2021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精讲

合集下载

2021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精讲课件

2021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精讲课件

4、答题示例 春 怨 盖嘉运
托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清新自然,多用口语。(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 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 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
例如: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 淹《岳阳楼记》) ——只对偶,不对仗。 (2)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 (碧野《天山景物记》) ——只对偶,不对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自嘲》) ——既对偶,又对仗。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既对偶,又对仗。
从词性的角度而言,古诗炼字一般有:动词、形 容词、数量词、虚词等。
3、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明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 了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 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 形象。你 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意象
•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 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 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 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 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境
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 情;
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 生活图景,它是广意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 所见所历之事。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 思》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崔颢 《黄鹤楼》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绝句》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课件

判定这种手法要注意三点:一是所写景物需为 实景,如果写虚景,一般叫想象;二是当情景一致时 才叫“借景抒情”,当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 情时,一般不叫“借景抒情”而叫“乐景写哀”或 “哀景写乐”,或者干脆叫“反衬”;三是“借景抒 情”虽有三种情势,但那是专业视角,在平时的赏 析、考试中统称“借景抒情”。
赏析时应注意区分用何景抒何情,可用“运用 借景抒情的手法,借对……景物(抓住特点)的描写抒 发了……的感情,……景物与…感情相交融”的句式。
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
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将个人之“志” 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 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 者,从而收到情蕴物中、物涵情志的艺术效果。 也可叫作象征。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以秋景写秋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表达 了诗人心头索绕不去、蛮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 旅之思。(1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唐)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
[注] ①那:同“哪”。 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 请合理补充相关成分,说出诗歌中“薄暮 津亭下,余花满客船”的意思。(3分)
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 中,水面泛着金光。(2分)飘落的花瓣伴 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是一幅 绮丽迷人的景象(1分)
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 手法)手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 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 起到了(某某)作用。
①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②借孤桐天生枝 繁叶茂,古都却干直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 越老越强,越是暴露越是茁壮的特点,③表 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 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意志越顽 强,甘愿为百姓解除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

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 24 种修辞手法例解

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 24 种修辞手法例解

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24 种修辞手法例解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各种形象栩栩如生,从而表现出绚丽多姿的形象化美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比喻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的修辞手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的修辞手法。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南乡子》隐语(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在此处,是一种含蓄的传情方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实指“相思”和“眼泪”。

借代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贵之家。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管弦”指音乐。

夸张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1高考语文解题要点全集 诗歌鉴赏(1)

2021高考语文解题要点全集 诗歌鉴赏(1)

2021高考语文解题要点全集:诗歌鉴赏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刻画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要紧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制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归纳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

一样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表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什么缘故而“感伤”。

5答题例如: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走流离以后,临时居住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高兴颜”确实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3\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彷徨。

2021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技巧

2021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技巧
——“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对举互文,可理解为“(到)东西南北的 集市上购买骏马、鞍鞯、嚼子、缰绳和长鞭”,表现出木兰征战前的紧张忙碌。
例题:(14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 ▪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或修辞手法)上有何妙处?请 结合词句赏析。(5分)
语义双关:一词二义,构成语义双指,表面指一事物,暗中又指另一事物。 语义双关可能是一个词,一句诗,也可能是一首诗。
如:“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暖风”语义双关,它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浮靡之风。)
互文: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在古典诗歌中非常常见,它是把本应连起来说的 两件事物或两个词语,前后各出现一个又各省去一个。也称“互文见义”。
②“朝歌夜弦”
——“朝歌弦,夜弦歌”的浓缩形式,可译为“日日夜夜唱歌弹琴”。
(2)单句互文: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 如:①“秦时明月汉时关”
——由“秦时明月”和“汉时关”两部分组成,前者省“汉”和“关”,后者省“ 秦”和“明月”,可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
(3)偶句互文: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其特点是前后两个句子互相呼 应,互相补充,彼此隐含,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个句子拼合起来。 如:①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多用叠词的,讲究押韵的,则读来
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设问方式
一、修辞手法 【高考设问】(2016年山东)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 诗与雪缠绵”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孙周卿《水仙子·舟中》) 【其他设问】

2021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课件64张)

2021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课件64张)
答案:首联写“山”和“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包裹着积雪的山峦像一道银色的屏 关闭 风;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的镜子。形象地展示出一幅春日将临的明丽画面。
答案
-6-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2)比拟 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是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它
使描绘的事物更形象,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感人。拟物是把人当 作物,或把此物当彼物来写,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而 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答案:“晴”和“情”谐音双关,表面上说晴雨的“晴”(晴朗),实际上说情感的“情”(情感)(“有 关闭 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含蓄贴切地表现出抒情女主人公听到情郎的歌声 时所产生的疑虑不安、含羞、惊喜等微妙复杂的情感。
答案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13-
2.表达方式
知识讲解
设问方式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反复、衬托、用典、设 修辞方法 问、反问、反语等
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 结构形式 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浑然天成、画龙点睛等
-4-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典例导学 1.修辞方法
知识讲解
设问方式
高考对修辞方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
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 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借助生动的细节描写传 递人物的思想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家 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22-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2021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二)表现手法

2021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二)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渲染即正面 渲染是指对 风急天高猿 杜诗一连出现风、
环境、景物 啸哀,渚清 天、猿、渚、沙、
等做多方面 沙白鸟飞回 鸟六个特定镜头,
的正面描写 。(杜甫《登 渲染秋江景物凄清

高》)
肃杀的特点。
烘托即侧面 烘托是指从 东船西舫悄 从听者的反应和环
侧面着意描 无言,唯见 境来写琵琶女的演

江心秋月白 奏技巧高超,比从
表现手法
对比重差别
衬托重正反
把不同的人物、 陶者 梅尧臣 相对比较(不
生活现象、思想陶尽门前土,分主次)
感情放在一起,屋上无片瓦。
使美者更美,丑十指不沾泥,
者更丑,区别鲜鳞鳞居大厦。
明。
衬托:以乙托甲,
为使事物的特
使甲的特点或特
点突出用另一
质更加突出。分
事物放在一起
正衬和反衬两种。
来陪衬(一主
一次)
南乡子 陆游 早岁入皇州。尊酒相逢尽胜流。三十年来真 一梦,堪愁。客路萧萧两鬓秋。 蓬峤偶重游。不待人嘲我自羞。看镜倚楼俱 已矣,扁舟。月笛烟蓑万事休。
(2)词中作者把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的不同情况进 行了对比,试做具体分析。
[答案] ①早年青春年 少,而今年老体衰。 ②早年广交名流雅士, 而今孤独重游故地。
③早年志向远大,渴 望建功立业;而今功业 无成,万事皆休。
赋就是铺排记叙
叙物以言情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 裁衣,十五弹箜篌,十 六诵诗书
比就是比方
索物以托情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也使得情绪表达更加含蓄,更加耐人寻味。
赠内人 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少女形象?请结 合诗句简要分析。

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为了表现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而使用的手法)之“术语”清单(一)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对比、引用、双关、反语、顶真、通感、用典、互文等(二)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三)描写手法1.写景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

(2)观察的角度(视角):远近高低俯仰,从高到低(高低结合),从远到近(远近结合),俯仰结合。

(3)感知(感官)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或通感。

视听结合、声色结合、色彩绚丽、明暗对比,富有层次感。

(4)综合的角度:如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化静为动)、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

2.人物描写手法:外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正面(侧面)描写、直接(间接)描写、细节描写、细描与白描等。

(四)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助写人、叙事、写景、咏物来间接抒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景结情等。

(五)结构手法:开篇点题、先总后分、先景后情、铺垫(伏笔)、承上启下(过渡)、首尾照应(照应)、以景结情、重章叠句(唱)、起承转合、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等。

(六)其它表现手法:赋比兴、渲染、烘托、衬托(反衬、正衬)、对比、用典、抑扬、联想、想象、象征、设悬念、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以小见大、即事感怀等。

附教材中诗歌表现手法复习1.《芣苢》采采芣(fú)苢(yǐ),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之。

重章叠唱,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不断变化的,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2.《短歌行》(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运用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感慨。

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全归纳

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全归纳

2021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全归纳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技巧。

如下表:(一)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即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即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能够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人等。

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5.对偶(对仗):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对偶的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6.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如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怀古》:“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7.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

高考古典诗歌复习之表现手法讲解

高考古典诗歌复习之表现手法讲解

高考古典诗歌复习之表现手法讲解2021年高考古典诗歌温习之表现手法解说【学习目的】1、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总结这类考题的答题思绪。

2、掌握几种重要的描写手法,学会赏析。

学习重点:掌握几种重要的描写手法,学会赏析。

学习难点:总结这类考题的答题思绪。

【知识预备】描写手法:主要有:白描、细描、意味、烘托、烘托、渲染、对比、抑扬、动态结合、正侧结合、真假结合等。

【自主探求】1、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精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颜色。

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描画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摹细琢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繁复的言语,朴素平易的文字,洁净利素地勾勒出事物的外形、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即纯用线条勾勒,运用精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摹细琢,相关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写意,3、意味意味是经过特定的容易惹起联想的详细笼统,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意味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络起来。

意味通常是以详细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

例如蜡烛,黑暗正大,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详细笼统,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损人利己的高尚肉体。

因此蜡烛是损人利己的意味。

意味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笼统的事理表现为详细的可感知的笼统。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委婉些,运用眼前之物,寄予深远之意。

"菊〞意味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 "兰芷〞意味名贵、孤芳、清初等等。

4、烘托应用事物间近似或统一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应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烘托一事物,称正衬;应用事物的统一条件来烘托一事物,称反衬。

罕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

5、烘托烘托是用水墨或颜色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烘托,使物象清楚突出。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鉴赏表达方式课件—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鉴赏表达方式课件—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就是同时描写静 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如杜甫《漫成 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 鸣”两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 妙结合。
以动衬静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 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如贾岛《题李凝幽 居》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 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 “敲”来,反而更显的环境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 了诗意;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欲静,鸟 鸣山更幽”,则是以声衬静的典范。
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 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 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 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 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 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 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
2021年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三)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结构技巧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泛夜”“弄晴”,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这两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③本诗既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之美,又写出了它的动态之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异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雨后池塘的喜爱之情。 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 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 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写人时一般称烘托,写景时一般称渲染。 ②有花纹的浅黄色的丝织品。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①堕马髻,发髻偏在一边,呈坠落状。 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则是以声衬静的典范。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看描写事物的数量:烘托可以是以“多”写“一”,俗称“众星捧月”; 对写想象曲笔妙,以景结情余味足。 “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泛夜”“弄晴”,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2021年高考语文 通关诗歌鉴赏(十一)艺术手法之表现手法1

2021年高考语文 通关诗歌鉴赏(十一)艺术手法之表现手法1

2021年高考语文通关诗歌鉴赏(十一)艺术手法之表现手法1学习目标1. 能辨析何种表现手法2. 能结合诗句分析手法及表达效果一、规律探究这里的表现手法主要是烘托、渲染、抑扬、动静、虚实等。

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主要的步骤是:首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解释,最后说明具体效果。

例: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马前”“马后”很明显是对比,一马之隔气候再异常也不会如此的分明,肯定有夸张的成分,“雪”“桃花”不应是实在的景物,应该借指关内、关外气候的差异,通过读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大都反应战士对战争的厌倦和思乡之情(初唐、盛唐有展现瑰丽的边塞风光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内容)。

综合这些内容可以得到答案:“马前桃花马后雪”诗句巧妙地以“马”勾连“桃花”与“雪”二个事物,采用借代手法,以桃花代家乡温馨美好的生活,以“雪”代塞外严寒的生活,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突出关外环境的恶劣,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通关训练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①。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

这里指花瓣。

1.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2. 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岁暮① [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2021届语文高考复习-古诗中列锦修辞表达技巧讲析

2021届语文高考复习-古诗中列锦修辞表达技巧讲析

语文高考古诗中列锦表达技巧讲析详析高考古诗阅读题中每个古诗表现手法,都分别从概念、分类、特点和表达效果四个方面举例分析,对高考必备知识点进行了全析式的解析和梳理,并且讲练结合,每个讲座后面都配有典型的巩固训练题,做到精讲精练,精准实用。

列锦是古诗特有的语言表现形式,其本质就是“意象组合”或称“意象叠加”“意象连用”。

高考语文卷的古诗阅读题就考查了这种表现手法。

一、列锦的概念列锦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

二、列锦的叠用列锦修辞还可以与比喻、对偶、排比、借代等修辞综合运用,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因此,在赏鉴时需要仔细地去咀嚼品评。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是对偶兼用列锦。

只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的排列,勾勒了一幅凄清萧索的清晨景色,曲折的透露出早行旅人孤独的心境和羁旅行役的艰辛。

(2)是设问中套用列锦、虚写。

诗人设想与恋人别后的情景。

“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含此后难以团圆之意。

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

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3)设问套用比喻、列锦。

连用三个比喻,将本来无情的风、雨、草、絮做为喻体叠加复合,以实拟虚,把作者纷乱的愁情形象生动地描摹出来。

那一腔愁绪仿佛遍地如烟的青草,连绵弥漫,无边无际;又像那满城随风飘舞的柳絮,濛濛一片,遮天盖地;更似那江南黄梅时节的霏霏细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

(4)是排比中套用列锦。

三句的九个名词组成了一幅萧瑟冷寂的深秋晚景图,把天涯游子的羁旅惆怅烘托得十分浓烈。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人教新版特色专题:赏析诗歌表达技巧-(讲义教师版)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人教新版特色专题:赏析诗歌表达技巧-(讲义教师版)

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知识集结知识元赏析表达技巧知识讲解一、常见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以小见大点面结合主次远近通感白描绘声绘色等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反语、反复、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引用4.结构形式: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二、考查点【考查点一:鉴赏诗歌的抒情手段】1.设题角度:一般考查方式是指出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以及有何表达效果。

2.知识储备:抒情手段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是用来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的。

规范答题:■ 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

■ 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 第三步简析这种抒情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 特别提示:答题时要区分“一”“些”“主要”等关键词。

如问“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只答一种即可。

如问“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至少两种以上。

如问“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可答一两种即可。

【考查点二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1.设题角度、常见提问方式有:(1)诗中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段?请简要分析。

(2)本诗是如何描写×××的?(3)请从×××的角度分析本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2.知识储备: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手法,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工笔、细节等。

规范答题:■ 第一步先准确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者描写了什么内容,是如何进行描写的;■ 第三步简析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即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精讲(一)描写方式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做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1.白描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实地勾勒出描写对象的情态面貌,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运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诗表现了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个议论和抒情的句子,那么,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简要回答。

[教你分析][答案] 本诗运用白描手法,(明技巧)寥寥数语勾勒出农人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

(释运用)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析作用)2.细节描写一首诗歌,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

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借助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絮二阕(其二)韩琦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这首诗中的“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教你分析][答案] ①诗歌第三、四句,通过细节描写来描绘柳絮。

(明技巧)②柳絮穿过花枝,巧妙地借来了色香,引来无数蜂儿成队追逐。

(释运用)③将柳絮的狡狯轻薄表现得极为形象。

这两句语言活泼有致,富有意趣。

(析作用)3.正侧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亭柳·赠歌者①晏殊家住西秦,赌②博艺随身。

花柳③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

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①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

②赌:与人竞赛。

③花柳:借指欢场上的歌舞技艺。

词的上片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歌者技艺的?请简要赏析。

[教你分析][答案] ①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明技巧)②词的上片从正面描写了歌者的多才多艺,对歌舞技艺的追求以及高亢嘹亮的歌声,又从侧面描写了歌者受人追捧的情景。

(释运用)③表现了歌者的技艺高超。

(析作用)4.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

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动。

动静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互映衬。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以动衬静是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教你分析][答案] ①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释运用)②诗歌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析作用) 5.虚实结合“实”指的是眼前的、现实的景、物、人、事;“虚”指的是不在眼前的景、物、人、事,不是事实,为心中所想,梦中所见。

虚和实之间或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或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5.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客意元好问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①见归途。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客中忆二女高启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注】①了了:了然,清楚。

两首诗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虚实结合。

(明技巧)元诗中,实写自己身处寒冷屋内、面对昏暗灯火孤枕难眠的情形;虚写归途出现在眼前,仿佛见到儿女们在山间眺望等候父亲归来、听到他们在计算父亲归期的情景。

高诗中,实写自己在客居他乡的长夜中,常常梦回家乡;(释运用)虚写回忆中两个女儿一起在门前等候父亲归来,想象她们在灯下依偎在母亲身旁,看着母亲缝制衣服的情景。

(释运用)6.多种感觉结合(视听结合等)多种感觉结合指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角度,相辅相成,相互衬托,使其所描写的景物更具立体感,使读者身临其境。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①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本诗作于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期间,当时杜牧常去城中开元寺游赏。

此篇抒写俯瞰宛溪、眺望敬亭山的今古感慨。

②范蠡:辅佐越王勾践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泛舟五湖,经商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后人尊称他为“商圣”。

本诗中间两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绘景物?请简要分析。

[教你分析][答案] 采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

诗人抓住山间飞鸟来去之态,秋雨连绵家家挂上天然雨幕之形,绿水之畔人歌人哭、楼台夕照竹笛悠悠之声进行描写,将视觉与听觉有机结合,形态与声音相得益彰,描绘了一幅安静祥和的湖光山色图。

(二)抒情方式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对有关的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少年行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①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①河湟: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的一带,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

本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

[教你分析][答案] ①直接抒情。

(明技巧)②后两句直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不收复河湟一带失地,誓不回头眺望故乡。

(释运用)③表达了将士们收复失地的决心,克敌制胜的爱国激情,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和公而忘私的英雄主义精神。

(析作用)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可分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情写乐景、托物言志、借古喻今、用典抒情,使情与景有机融合,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渔家傲朱服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

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城沽酒市。

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阕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教你分析][答案] 上阕借景抒情。

(明技巧)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水流花落,春光将尽,惹人愁思,(释运用)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

(析作用)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ɡ):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教你分析][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明技巧)通过对性情高洁、心系苍生、没有同伴、没有共鸣的“凤凰”这个意象的描写,(释运用)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也充分反映了他坚守高洁志向和忧愤深广的情怀,同时反衬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析作用)(一)衬托衬托又称“映衬”“陪衬”,就是利用其他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当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处用桃花潭水之深正衬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

衬托与对比不同,衬托要分出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

10.(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自乐孙周卿草团标①正对山凹。

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注】①草团标:茅屋。

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

溜,小股水流。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案] 起因: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

(释运用)表达效果:反衬出山间的幽静。

(明技巧、析作用)(二)对比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人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封建贵族“朱门酒肉臭”的奢华生活和穷苦百姓“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命运对比得更加鲜明突出,形象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悲惨丑恶状况。

11.(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教你分析][答案] “终年”与“寸诚”对比,(释运用)表现了决心之坚;(析作用)细石与大海对比,(释运用)表现了抱负之大;(析作用)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释运用)表现了命运之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