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的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段辉霞专业:教育学原理学号:2013020011

尊重的教育

摘要: 教育是启迪心灵的艺术,尊重在教育过程中是启迪心灵的起点,尊重的力量就是教育的生命力,建立一种基于“尊重”的教育理念,就意味着找到了教育生命的基石。尊重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尊重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尊重;教育;尊重教育

一、尊重的内涵

“尊重”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尊敬或重视(个人、集体或有关的抽象事物,如意见或权利等。”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完整的、具有人格和尊严的人,而尊重就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基本的道德价值认同。

在教育领域中,“尊重”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常用语,人们没有给出明确的解说,更没有针对这个概念提出明确的行为规范。“尊重”这一理念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对学生德育的培养等问题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常值得探讨的教育理念。

尊重的对象指尊重的客体,指主体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倾向对象。关于尊重的对象,人们的探讨集中在单向还是双向。尊重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是人类各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基本伦理理念或“最起码的道德共识”。然而,在传统的认识中,尊重是单向的,即主要是指“下”对“上”、“弱势”对“强势”而言。“尊老爱幼”这一中国传统观点就是很好的证明。孩子在受保护、受教育之列,而往往不在受尊重之列。“尊老爱幼”变为“尊师爱生”,但尊重对象的单向性并没有改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尊重”的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对尊重对象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尊重的相互性、动态性特征正日渐深入人心。很多研究者都提出了尊重的相互性观点。如有研究者提出,不仅要尊重长者,而且“尊幼”“、尊生”同样也是正确的。在教育中,不应当只是要求学生“尊师”,教师其实也应“尊生”。“尊生”与“爱生”是有重要区别的。“爱生”所隐含的社会学意味是社会等级、社会距离,是强者对弱者之爱、高位对低位之爱。而“尊生”所凸显的则是一种社会认知、社会常识,其中所彰显的社会学意涵是相互交换、地位平等、相互依存、同舟共济。尊重不仅是教育手段,更是价值导向和教育理念。学校教育就是要让师生的主体与主体间得到合理发挥,彼此尊重,消除误解,增进理解。

二、尊重在教育中意义所在

(一)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

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尊重,这样才能衍射到尊重他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此外,马斯洛认为需要层次越低,它的能量越强,高级需要出现以前,低级需要应得到满足。由此可见,尊重的需要不仅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在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有“理想”、“抱负”可言。

(二)尊重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和充分尊重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为多经历了几(十)年的世事或多知道点知识而以高昂的目光去审视学生,我们也没有资格去嘲笑犯错误或暂时表现不尽人意的学生。尊重是教师必备的一种职业道德,也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有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真心懂得尊重学生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三)尊重是学生成长的推动力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学生得不到尊重,他们便可能会心灰意冷,降低自我要求,日益后退。学生们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用心去聆听,多鼓励表扬,多用中肯的语言加以引导,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学生尊重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可增强自我信任、价值、能力等方面的感觉,这种推动力一旦形成,学生就将具有持久的干劲。

尊重的教育是一种在理解、沟通基础上的教育,它要求我们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通过友善的态度、亲近的言行使学生感到温暖,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于尊重的教育理念的思考

尊重的教育是一种教师教育的导向思想和教育精神,即主导、倡导、引导指导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合规律、合价值、合人性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思想与精神,其核心是在这种新的理念的指导下,重建师生关系,重建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重建教育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和创造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实现。对于解决教育的主体意识问题,尊重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仅使教育工作者在行为科学层面获得一种遵循、反思和改造以往的教育实践,而且调动和激活了教育工作者的理性思考,使其有理论兴趣去探讨它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之源。尊重的教育是教育实践中人对人自身生命的尊重,把人本身作为教育的终极本质、终极价值和终极意义。以生命之爱为本质的尊重,应该在人的关系上来把握,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本质的关系中来理解。把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归结到人,归结到对人类生命本身的价值的尊重上,这不仅提升了教育活动的精神境界、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而且为教育主体及其活动过程规定了根本原则和评价标准。

尊重的教育是人化教育的需要,具有心理和社会双重涵义,具体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教育规律,培养学生向上的精神,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鼓励学生创造的激情;二是要尊重受教育者,尊重他们的人格人性,尊重他们学习的兴趣,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三是要培养受教育者,使他们具有尊重社会道德,尊重他人的基本素质。在学校实施优秀教学工作年,是希望能够引起广大教师和同学们的讨论,达成共识,从而提倡这种理念。希望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贯穿这种理念,让学生感悟到这种理念,也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他们未来的教育生

涯中倡导这种理念。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日益明显,教育改革的频率也愈来愈高,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常态。教育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发展。一种教育观念之所以为社会所接受,并最终在教育制度的层面加以落实与巩固,是因为这种教育观念符合一定时期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样这种教育观念终究是要被新的教育观念代替,但是旧的教育观念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每个人对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支配其教育行为的主要不是其自身的教育理念,而是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背后的体现国家意志的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教育理念。只有符合制度的行为才是可行的,才是有益的。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也会不断地调整其观念,与现有制度保持适度的平衡。在对制度的适应过程中,个体逐渐由批判转为依赖,制度对人的同化力是强大的。很多人之所以对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常常怀有叶公好龙式的心态,不是因为不赞同,而是他们已经适应了当下的教育体制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并在遵从这一体制的过程中成为体制的自觉维护者。维护一种体制往往是同自身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总是在现有制度的框架内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便偶有钻教育制度空子的这一行为发生,也是基于在接受规则的前提下的对规则的理性规避,从而谋求更多的利益或避免更大的损失。教育观念之所以难以变革,是因为观念通过制度与人的利益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观念—利益链条,如果遵从某种教育观念会带来利益,那么一般情况下,个体会逐渐认同这种观念。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在于必须斩断原有的观念—利益链条,如果接受新的观念可以比坚持原有的观念带来更多的利益与好处,那么还有谁会拒绝接受新观念呢?当前,教育理论界对教育思想的研究远甚于对教育制度的关注。似乎如果在理论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先进性与合理性得到肯定,就会自然被人所接受,从而忽视了教育制度对人的教育行为的现实影响力。

尊重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从培养人这一教育活动的本真使命出发,对当下教育进行反思。既然学校教育制度必然反映一定的教育理念,那么对教育理念的反思必然也包括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反思。也就是说,如果只反思教育理念,不反思学校教育制度,那么这种反思是无力的,是没有意义的。尊重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对社会当下教育理念的理论概括与总结,也不是对当下教育实践的凝练与提升,对教育现实而言,尊重的教育理念不是解释的,而是批判的;不是适应的,而是超越的。正是基于教育现实中更多地存在着不尊重的教育,尊重的教育理念才能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而现实中种种缺乏尊重的教育现象之所以长期存在,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当下的学校教育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缺乏尊重的。因此,实践尊重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更新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使其认同并接受尊重的教育理念,同时,要建设以“尊重”为旨归的学校教育制度,但实现之路必定是长路漫漫。

参考文献

[1]陈会昌,马利文.中小学生对尊重的理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2]程春风.“尊重学生”的管理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3]季俊昌.素质教育呼唤“尊重”[J].当代教育科学,200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