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土壤学第6章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泥土学II》进修指点——供大农学各专业用安徽农业大学资本与情形学院泥土教研室编二零一一年八月绪论一.填空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学说和清偿学说,为植物养分和施肥奠基了理论基本.2.泥土圈处于().().().()的中间部位,是它们互相间进行物资,能量交流和转换的枢纽.3、泥土四大肥力身分是指().().()和().4.泥土肥力按成因可分为().();按有用性可分为().().二.断定题1.()没有生物,泥土就不克不及形成.2.()泥土在地球概况是持续散布的.3.()泥土肥力的四大身分中,以养分含量若干最重要.4.()一般说来,砂性泥土的肥力比粘性泥土要高,所以农平易近比较爱好砂性泥土.5.()在已开垦的泥土上天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慎密联合在一路,分不出哪是天然肥力,哪是人工才能.三.名词解释1.泥土2.泥土肥力四.简答题1.泥土临盆力和泥土肥力的关系2.18世纪以来有哪些重要泥土学派?五.阐述题1.泥土在农业临盆和天然情形中有那些重要感化?第一章泥土母质与泥土的形成一.填空题1.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是()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2.按照矿物的来源,矿物可分为().()两大类.3.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和()三种类型.4.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5.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两类.6.岩石矿物的风化感化按风化感化的身分和特色可分为().().()三类.7.化学风化感化包含四种感化,它们是().().().().8.岩石风化的三个阶段是().().()9.泥土形成的五大天然身分是().().().()和时光.10.发育完整的天然泥土剖面至少有().()和母质层三个层次.11.岩浆岩一般具有()构造.沉积岩一般具有()构造.演变岩一般具有()构造.二.断定题1.()高岭石是原生矿物.2.()伊利石是原生矿物.3.()云母的解理为不完整解理.4.()花岗岩是演变岩.5.()板岩属于沉积岩.6.()沉积岩在地球陆地概况出露面积最多,但是重量(质量)最大的是岩浆岩.7.()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不合的风化感化类型在一个地区都同时消失着,只是感化的强度不合罢了.三.名词解释1.矿物:2.原生矿物:3.次生矿物:4.岩石:5.岩浆岩:6.沉积岩:7.化学或化学岩:8.演变岩:9.风化感化:10.物理风化:11.化学风化:12.水解感化:13.水化感化:14.生物风化:15.有机质积聚进程:16.粘化进程:17.富铝化进程:18.潜育化进程:19.潴育化进程:20.熟化进程:21.退化进程:22.泥土剖面:23.土体构型:24.硅铁铝率:25.绝对年纪和相对年纪:26.泥土母质:四.选择题1、在泥土的形成进程中,脱硅富铝化进程可产生在()前提下.A.高温少雨;B.低温多雨;C.高温多雨;D.低温少雨2.在泥土形成进程中,SiO2在土体亚表层残留的进程是().A.粘化进程;B.灰化进程;C.钙化进程;D.白浆化进程3.土体内盐基大量流掉,铁铝相对富积的进程称为().A.粘化进程;B.灰化进程;C.钙化进程;D.富铝化进程4.富含有机质的土层是().A. A层;B. B层; C .C层; D. D层5.下列矿物中,最难风化的矿物为( ).A.橄榄石;B.角闪石;C.正长石;D.石英6.下列风化进程不属于化学风化的为( ).A.消融;B.水解;C.水化;D.水蚀7.不属于天然泥土剖面的泥土层次为().A.腐殖质层;B.淀积层;C.心土层;D.母质层8.下列矿物中属于次生矿物的为().A.石英;B.正长石;C.角闪石;D.高岭石9.不属于垦植泥土剖面的层次为().A.淀积层;B.心土层;C.垦植层;D.犁底层10.下列矿物中,最轻易风化的矿物为().A.橄榄石;B.角闪石;C.正长石;D.石英五.简答题1.地壳中罕有原生矿物有哪些?2.地壳中罕有次生矿物有哪些?.3.地壳中罕有的岩浆岩有哪些?4.地壳中罕有的演变岩有哪些?5.地壳中罕有的沉积岩有哪些?6.简述生物身分的成土感化7.人类活动对泥土形成的影响8.地质大轮回与生物小轮回的关系9.天然泥土剖面层次重要有哪些?10.工资农业旱耕地泥土剖面层次重要有哪些?第二章泥土肥力的物资基本一.填空题1.卡庆斯基把土粒分为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简明二级分类制,其分界点是()毫米.2.泥土粒级一般可分为().().().()四级.3.泥土质地三个根本类别是().()和().4.泥土腐殖酸可分为()和()两大组分.5.泥土有机质转化可分为()和()两个进程.6.泥土腐殖质是两性胶体,带()电,也带()电,但以()电为主.7.按粘土矿物晶层构造划分,蒙脱石属于()型矿物,高岭石属于()型矿物.8.泥土胶体可划分().().()等三种类型,但在泥土中常以()形态消失.9、泥土矿质胶体的根本结晶单位有().()两种.当泥土溶液pH值高于等电点时,胶体带()电,吸附()离子.10.铝氧八面体由()个铝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11.泥土层状铝硅酸岩矿物的根本结晶单位有()和()两大类.12.泥土胶体的双电层构造是指().()两大层.13.泥土胶体电荷来源有().().().()四个方面.14.泥土有机质的成分重要包含().().().含N.P.S的有机化合物.其它有机物.二.断定题1.()泥土三相物资构成,以固相的矿物资最重要.2.()砂质土全体由砂粒所构成,粘质土全体由粘粒所构成.3.()任何一种泥土,从表层到成土母质,各层泥土的质地都是一样的.4.()泥土质地重要取决于泥土粘粒含量.5.()壤土发老苗也发小苗.6.()一般来说,粘土的养分含量比砂土丰硕.7.()只要多施有机肥,泥土有机质就会响应的不竭进步.8.()只要不竭地向泥土中施入有机物资,泥土有机质含量就能不竭地进步.9.()腐殖质常与矿物资联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体.10.()腐殖质与钙联合成凝胶状况具有优越的胶结感化,并且具有可逆性.11.()腐殖质占泥土有机质的绝大部分.12.()腐殖质重要以有机无机复合体情势消失于泥土中.13.()泥土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的粘结力大,比粘粒的粘结力小.14.()增施有机肥料,无论对砂质土或粘质土,均有优越的改进后果.15.()就全部胶体微粒而言是电中性的.16.()胶体有伟大的比概况,但概况能很小.17.()泥土粘粒不属于胶体.18.()伊利石属于1:1型矿物.19.()2:1型的粘土矿物带有比较多的负电荷,其数目大小取决于情形pH的转变.20.()动电电位愈小,胶体愈疏散.21.()高岭石属1:1型粘土矿物.22.()胶粒是电中性的.23.()胶体的永久电荷重要由粘土矿物的同晶置换引起的.三.名词解释1.泥土粒级:2.泥土机械构成:3.泥土质地:4.泥土有机质:5.泥土腐殖质:6.泥土胶体:7.同晶置换:8.永久电荷:9.可变电荷:10.腐殖化系数:11.有机质的矿化率:四.选择题1.使泥土色彩呈现黑色的物资主如果().A.腐殖质;B.氧化铁;C.氧化亚铁;D.碳酸钙2.合适大多半细菌发展的泥土酸碱性情形是( ).A.碱性;B.中性;C. 酸性;D.强酸性3.泥土物理性粘粒的直径规模是().A.<;B.>;C.<;D.>五.简答:1.不合粒级泥土的特色2.为什么说砂土肥效快.后劲缺少,而粘土肥效慢.但后劲稳长?3.为什么说砂土保水抗旱才能衰,而粘土保水抗旱才能强?4.简述泥土有机质的来源及消失状况?其构成中包含哪些部分?5.什么是泥土胶体,它包含哪些物资?6.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分几种类型,各举1-2例.7.绘图解释泥土胶体的双电层构造六.阐述:1.试述砂土和粘土的肥力特点,并据此剖析砂土和粘土的治理要点.2.影响有机质转化的身分:3.阐述泥土有机质在泥土肥力上的感化及调节措施.4.重要类型的层状硅酸盐矿物的晶体构造特点.七.盘算题:假定每亩表层(20厘米)土重150 000kg;某泥土有机质含量2%,矿化率为2%;假定施入有机物资为紫云英,其腐殖化系数为,紫云英含水率86%;则要想用紫云英保持原有泥土有机质程度不降低,应施入量为若干?第三章泥土的基赋性质一.填空题1.比起表层泥土,底层泥土容重().2.比起底层泥土,表层泥土容重().3.一般耕地泥土密度的近似值是()g·cm-3.4.非活性孔隙的当量孔径一般为().5.泥土孔隙按当量孔径可分为().().()三大类.6.一般来说,砂土.粘土.壤土总孔度从大到小分列次序为().().().7.粘质土的总孔隙度比砂质土(),容重比砂质土().8.泥土中土粒因不合原因而互相团聚成大小.外形和性质不合的土团.土块或土片,叫().9.形成团粒构造的胶结物资有().().().10.pH 8.0 的泥土盐基饱和度为().11.垦植对泥土的三个重要请求是().().().12.盐碱土的盐基饱和度为().13.泥土中交流性盐基离子占全体交流性阳离子的百分比叫().14.两种重要的致酸离子是().().15.对南边酸性红壤进献最大的交流性阳离子是:().16.我领泥土pH的宏不雅散布格式是南()北().17.泥土淹水今后,泥土的Eh的变更偏向是:().18.泥土构造可以分为四类,它们是:().().().().19.我领泥土酸碱性从南向北的变更纪律是().二.断定题1.()比重大小可以反应泥土孔隙状况.2.()泥土密度大小可以反应泥土孔隙状况.3.()泥土密度永久比泥土容重小.4.()当量孔径与泥土水吸力成反比.5.()颗粒分列很紧的泥土,其总孔隙度小,但通气孔隙相对较多.6.()砂土的总孔度大于粘土.7.()泥土物理性质相对最好的泥土构造体类型为柱状构造体.8.()泥土的宜耕期是指泥土合适垦植的时代.9.()泥土胶体是一种矿物.10.()泥土粘粒不属于胶体.11.()电价数雷同的交流性阳离子,其水化半径小的,则交流才能强.12.()动电电位愈小,胶体愈疏散.13.()胶粒是电中性的.14.()就全部胶体微粒而言是电中性的.15.()互补离子与泥土胶粒之间吸附力气越大,则越能进步该种养分别子的有用度.16.()铁铝对泥土胶体的凝集感化对泥土构造的形成是有利的.17.()泥土溶液中的阳离子,一旦被胶体吸附后,便掉去活性就永久不克不及被植物接收,变成无效态养分了.18.()在泥土阳离子代换进程中,电价数高的离子代换力强,故一价阳离子不克不及代换出被胶体吸附的二价或三价的阳离子.19.()在无机胶体中,CEC从大小次序为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20.()Al3+是酸性泥土潜在酸的重要根源,它比交流性H+重要得多.21.()南边石灰性泥土的潜在酸比南边酸性泥土高,是因为石灰性泥土CEC比酸性土高所致.22.()长江以北的泥土多为中性或酸性泥土.23.()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铵的泥土,其pH值升高.24.()在中性泥土中Al3+对碱起缓冲感化.25.()肯定泥土酸碱性所根据的泥土酸度类型是潜性酸.三.名词解释1.泥土孔隙:2.泥土密度:3.泥土容重:4.泥土孔隙度:5.泥土构造:6.泥土团粒构造:7.泥土接收机能:8.阳离子交流接收:9.CEC(阳离子交流量):10.盐基饱和度:11.致酸离子和盐基离子12.离子饱和度:13.泥土活性酸:14.泥土潜性酸:15.泥土交流性酸:16.泥土水解性酸:17.泥土缓冲性:18.泥土垦植:19.泥土粘结性:20.泥土粘着性:21.泥土塑性:22.泥土耕性:23.宜耕期:24.缓冲感化:四.选择题1.泥土胶体概况吸附的盐基离子可以被代换到泥土溶液中供植物接收运用.下例准确的代换方法是().A.等当量代换;B.等离子代换;C.正负电荷代换;D.不合错误等代换2.酸性土和碱性土淹水后,泥土酸碱性的变更纪律是().A.酸土更酸,碱土更碱;B.均无变更;C.均向酸偏向成长;D.均向中性成长3.泥土容重指在天然状况下单位体积(包含孔隙)泥土的().A.烘干土重;B.风干土重;C.湿土重;D.天然土重4.泥土构造体是指泥土中的单粒互相胶结成为必定外形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幻想的泥土构造体是指().A.粒状;B.团粒状;C.块状;D.片状5.在泥土中有利于泥土构造体的形成的物资是().A.胡敏酸;B.富里酸;C.有机酸;D.无机酸6.肯定泥土酸碱性所根据的泥土酸度类型是().A .活性酸; B.交流性酸; C.水解性酸; D.潜性酸7.改进酸性泥土经常运用的是().A.石膏;B.石灰;C.明矾;D.硫磺8.不属于盐基离子的是().A.K+;B.Ca2+;C.Mg2+;D.Al3+9.泥土物理性质相对最好的泥土构造类型为().A.层状;B.片状;C.柱状;D.团粒.五.简答题1.泥土孔隙可分为几类?每类的具体指标及机能若何?2.简述泥土孔隙状况的评价尺度.3.泥土构造体有哪些?并区分优秀和不良构造体.4.什么是泥土的酸碱缓冲性?若何评价之?5.阳离子代换接收有什么特色?6.影响阳离子交流力身分有哪些?7.影响阳离子交流量的身分有哪些?8.试剖析我领泥土形成“南酸北碱”的泥土酸碱性散布格式的原因.六.阐述题1.泥土团粒构造的肥力意义及改良门路2.影响泥土酸碱化的身分重要有哪些?3.泥土酸碱性的改进办法有那哪些?七.盘算题:1.下表为某种泥土的阳离子构成与某种交流性阳离子的交流量.A.泥土的CEC;B.泥土的盐基饱和度;C.这种泥土呈酸性照样呈碱性?2.根据下表断定甲.乙两种泥土的离子有用度.第四章泥土水.气.热和养分状况一.填空1.泥土液态水按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2.土水势包含().().().()四个分势.3.泥土水分重要来自().().().()四个方面.4.泥土水气从温度()处移向温度()处.5.泥土水老是从土水势()处向土水势()处活动.6.泥土气态水的活动情势重要有()和()两种.7.泥土空气的更新方法重要有().()两大类.8.泥土空气和大气的交流进程重要有()和().9.泥土含水量愈大,泥土热容量也愈().10.泥土热能重要来自().生物热量.地心热的传导.化学反响放热等四个方面.11.泥土热容量分为().()两种暗示办法.12.泥土空气的热容量比矿质泥土颗粒的热容量要().13.从温度较高的土层向温度较低的土层传导热量的机能称为泥土的().14.泥土导热率随含水量增长而(),并随热容重增大而().15.泥土温过活变更最高温度出如今();泥土温度所变更最低温度出如今().16.按作物需求量泥土元素可分为()和().17.泥土氮素的重要消失形态包含().().18.泥土养分按植物汲取难易分为().()两大类.19.分散施肥表现了泥土()效应.二.断定题1.()非活性孔隙中保持的水对作物是有用的.2.()烘干土即为风干土.3.()毛管水是消失于毛管及大于毛管的孔隙中的水.4.()膜状水对植物来说是无效的.5.()某泥土含水量200g·kg-1,则1千克该泥土含水分200克.6.()泥土导热率随含水量增长而增长,并随容重增大而增大.7.()泥土空气中水汽老是饱和的.8.()泥土水的流淌偏向是从土水势高处流向低处.9.()泥土水分不是纯水,而是含有多种物资的稀薄溶液.10.()泥土水分只有势能,没有动能.11.()泥土热容量重要决议于泥土含水量.12.()泥土有用水分最高上限是全蓄水量.13.()一般泥土水分含量愈高,泥土热容量愈大.14.()垄作的泥土吸热多于平作.15.()在弱酸至中性前提下,磷素的化学固定量较少.16.()在水田施用硝态氮比较好.17.()氨化感化只能在通气优越的前提下进行.18.()氨化感化只能在有氧前提下才干进行.19.()泥土中氮的硝化感化在任何情形下都可以进行.20.()植物体内所含的元素都是它发展发育所必须的养分元素.21.()泥土溶液总浓度越高对植物发展越有利.22.()大量养分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高,所以它们比微量养分元素重要.23.()反硝化进程是泥土N素的无效化进程之一.34.()反硝化进程有利于泥土养分的运用.25.()肥料三要素是指钙镁硫.26.()泥土淹水今后,泥土的Eh的变更偏向是降低.27.()泥土中没有有机态钾.28.()泥土中氧化还原电位越高越好.29.()我国南边大部分泥土中的磷酸盐主如果钙磷酸盐.三.名词解释1.吸湿水和膜状水2.最大分子持水量:3.吸湿系数:4.凋萎系数:5.田间持水量:6.土水势:7.泥土水吸力:8.泥土热容量:9.导热率:10.氨化进程:11.硝化进程:12.泥土水的重量百分数:13.泥土水分特点曲线:14.泥土养分.速效养分.迟效养分四.选择题1.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泥土含水量叫做( ).A.最大吸湿量;B.最大分子持水量;C.田间持水量;D.凋萎系数2.小麦的凋萎系数鄙人列泥土中最大的是( ).A.砂土;B.壤砂土;C.壤土;D.粘土3.泥土中水分可以分为多种形态,个中对植物发展影响最大的水分形态是().A.气态水;B.固态水;C.膜状水;D.毛管水4.有用水含量规模最大的泥土是( ).A.石砾土;B.砂土;C.壤土;D.粘土5.泥土空气构成特色是氧气少.二氧化碳()和水汽常饱和.A.多;B.少;C.较少;D.起码6.泥土有用含水规模为( ).A.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B.田间持水量-吸湿系数;C.全容水量-凋萎系数;D.全容水量-吸湿系数五.简答题1.泥土水的来源有哪些?保持泥土水分的根本力有哪些?2.泥土气态水的活动纪律如何?3.泥土空气与大气有什么差别?4.什么是泥土的呼吸感化?5.泥土水.气.热互相关系如何?6.什么是泥土有用水?7.影响泥土供磷才能的身分8.影响微量元素供给才能的身分有哪些?六.阐述题1.影响泥土热状况的身分有哪些?并剖析泥土温度的日变更与年变更特点.七.盘算题1.某地耕层含水量为200(g·kg-1),泥土容重为·cm-3,泥土总孔度为54.72%,求泥土固.液.气三比拟.2.某一泥土耕层(),容重为/cm3,试盘算每亩(667m2)泥土重量?若泥土含水量为8%,请求灌水后达到28%,则每亩灌若干立方米?3.现有500平方米的地块,耕层深度为20厘米, 若泥土容重为1.25g/cm3,比重为 g/cm3,泥土含水量的重量百分数为20%,试求:(1)耕层泥土的孔隙度;(2)耕层泥土的干土重;(3)泥土含水量的体积百分数;(4)泥土的三比拟例.4. 某块地泥土容重为/cm3,泥土密度为/cm3,泥土田间持水量为25%,求泥土固液气三比拟.第五章泥土分类与中领泥土散布一.填空题泥土散布的程度地带性分为()和().二.断定题1.()泥土类型是固定不变的.2.()南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泥土是暗棕壤.3.( )黄壤的脱硅富铝化感化相对较红壤强.三.名词解释:1.泥土地带性:2.泥土纬度地带性:3.泥土经度地带性:4.泥土垂直地带性:四.选择题1.在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泥土带谱的分列准确的是().A.砖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B.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和黄壤.砖红壤;C.砖红壤.红壤和黄壤.暗棕壤.棕壤.黄棕壤.棕色针叶林土;D.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砖红壤.红壤和黄壤.2.在北亚热带的泥土垂直带谱中由下向上的分列,准确的是().A.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B.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C.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D.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3.泥土与气象.生物前提相顺应的散布纪律叫做().A.地带性散布;B.非地带性散布;C.隐地带性散布;D.地域性散布.4.在泥土的形成进程中,具有显著的脱硅富铝化和生物富集进程的泥土是().A.棕壤;B.黄棕壤;C.褐土;D.红壤.5.在泥土的形成进程中,具有显著的粘化进程的泥土是().A.灰化土;B.棕壤;C.黄壤;D.红壤.6.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泥土是 ().A.暗棕壤;B.黄棕壤;C.黄壤;D.砖红壤五.简答:1.丛林泥土:(潮湿型)表示出的配合特色有哪些?2.草原泥土(半潮湿半干旱型)表示出的配合特色有哪些?3.荒野泥土:(干旱型)表示出的配合特色有哪些?4.水成土和半水成土表示出的配合特色有哪些?六.阐述:1.阐述中领泥土程度散布情形第六章安徽泥土一.简答:1.安徽省共划分出哪些土纲?2.安徽的重要泥土类型(土类)有哪些?二.填空:1.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地带性泥土是()和().2.一般地把泥土与气象.生物相顺应的散布纪律,叫做()或显域性纪律.3.淮北的地带性泥土是().4.江淮之间的地带性泥土是()和().三.阐述:1.阐述安徽泥土程度散布情形:《泥土学II》演习答案绪论一.填空1.矿质养分2.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3.水分.养分.空气.热量4.天然肥力.人工肥力.有用肥力.潜在肥力二.断定题1.√2.×3.×4.×5.√三.名词解释1.泥土是地球陆地概况上,可以或许发展植物的松散表层.其本质特点是具有肥力.2.泥土肥力是指泥土能同时并且不间断地供给和调和植物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才能.它是泥土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点.四.简答题1.泥土肥力是指泥土能同时并且不间断地供给和调和植物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才能.泥土临盆力是由泥土肥力与施展肥力感化的外界前提所决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肥力只是临盆力的基本,而不是全体.所谓施展泥土肥力的外界前提指泥土所处情形.气象.日照状况.地形.供水.垦植等.2.(1)西欧泥土学派:其重要包含农业化学泥土学派和农业地质泥土学派.(2)俄领泥土产生学派(3)美领泥土学派五.阐述题1.答案要点:(1)泥土是农业临盆的基本(2)泥土是天然情形的重要构成部分(3)泥土是地球陆地生态体系的基本(4)泥土上是人类社会的珍贵资本第一章泥土母质与泥土的形成一.填空题1.氧.硅.铝2.原生矿物.次生矿物3.岩浆岩.沉积岩.演变岩4.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5.侵入岩.喷出岩6.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7.消融.水化.水解.氧化8.脱盐基阶段.脱硅阶段.富铝化阶段9.母质.气象.生物.地形10.淋溶层.淀积层11.块状.层理.片理二.断定题1.×2.×3.×4.×5.×6.√7.√三.名词解释1.是一类天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必定化学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化学元素.2.消失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3.原生矿物在各类风化身分的感化下,转变了形态.成分和性质而形成的新矿物.4.岩石就是天然界消失的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5.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6.各类先成岩(包含岩浆岩.演变岩.原有沉积岩)经风化.搬运.沉积.从新凝集而新形成的岩石.7.由化学或生物化学感化沉淀而成的沉积岩.8.先成岩在高温高压.热气热液感化下产生演变感化而形成的岩石,称演变岩.9.地表的岩石在外界身分的感化下,产生崩解破裂和分化的感化.10.指岩石受物理身分感化而逐渐崩解破裂成大小不合颗粒而不转变其化学成分的进程.11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身分感化的影响下,产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更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进程12.是因为水的部分化离所成的氢离子(H+),与矿物中的碱金属(钾.钠)或碱土金属(钙.镁)(统称盐基离子)起置换感化,使岩石矿物遭遇损坏,分化形成新矿物的感化13.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进程.14.岩石在生物的感化下产生破裂.分化的进程称为生物风化.15.是指在各类植物与微生物的感化下,在土体中,特别是土体表层进行的腐殖质的积聚进程.其成果是使土体产生分化,往往在土体上部形成一暗色腐殖质层.16.泥土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累积的进程.常在温带和暖温带的生物气象前提下,一般在土体心土层粘粒有显著的聚积,形成一个相对较粘重的层次——粘化层.17.又称脱硅富铝化进程.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并有必定干湿季的前提下,泥土物资因为矿物风化.形成中性或碱性情形,跟着盐基离子和硅酸盐的大量淋掉,而铁.铝.却产生沉淀,滞留于本来心土层中,造成铁铝在土体内相对富集的进程.简略地讲就是土体中脱硅富铁铝的进程.18.泥土长期渍水.有机质嫌气分化.铁锰强烈还原,形成灰蓝—灰绿色土层的进程.19.氧化还原瓜代使土体内消失锈纹.锈斑.铁锰结核和红色胶膜等物资的进程.20.人们经由过程轮作垦植.施肥和浇灌等措施,促进水肥气热诸身分不竭调和,使泥土向着有利于作物高产偏向转化的进程. 21.因为晦气的天然身分和工资运用不当而引起的泥土肥力降低.植物发展前提恶化和泥土临盆力减退的进程.22.是指从地面向下发掘而袒露出来的垂直切面,它是泥土外界前提影响内部性质变更的外在表示.23.是指各泥土产生层在垂直偏向有纪律的组合和有序的分列状况.它是辨认泥土最重要特点,也称剖面构型.24.用硅铁铝率来暗示母质风化程度的器量指标,是指泥土母质中。
土壤学第六章

2.土壤动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1)参与了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和养分的转化。
(2)动物的活动可疏松土壤,促进团聚结构的形成。 (3)土壤动物种类的组成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壤 类型和土壤性质的标志,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
(二)土壤的系统发育
土壤系统发育指土壤发生类型在漫长地质时期 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土壤既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同时也是整
个地表的一个自然要素。它是独立的而不是孤立的, 它与其它历史自然体一样,具有自已特殊的发生规 律,但这种发展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与周围的
外在环境条件相互发生作用,辩证地发展着。
较易积累,土壤剖面的形态也有相应的变化。
(2)坡面的形态对水分状况影响很大 ① 凸坡和光滑的坡面不易保存水分,而凹坡与粗 糙坡面水分较充足。
② 平原地区因地下水位较高,因此微地形的差异会引 起土壤水分状况很大的差别。
(3)地形的差别还可导致地形雨 (4)地形对水分状况的影响,在湿润地区尤为重要;
而在干旱地区则相对较小
物质的分解与合成及物质积累和淋失; 二是控制植物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有机质
的积累和分解,决定养料物质循环的速度。 1.湿度因子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1)影响土壤中物质的迁移 (2)影响土壤中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转化
2. 温度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温度状况将影响矿物和有机物质的风化与合成。一
般来说,每增加10℃温度,反应速率可成倍增加。温 度从0℃增长到50℃时,化合物的解离度可增加7倍。
(三)土壤剖面和土体构型 1.土壤剖面(soil profile)
浙大885环境学考点背诵——第六章 土壤污染

第六章土壤污染原理第一节土壤组成与性质一、土壤组成土壤是环境中特有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组成的多相疏松多孔体系。
包括以下几个组成成分:(一)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来源于地壳岩石(母岩)和母质,它对土壤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影响很大。
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1. 原生矿物是各种岩石(主要是岩浆岩)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都没有改变。
2. 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有所改变。
包括各种简单盐类、三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
(二)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及土壤生物。
(三)土壤水分土壤水分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灌溉。
在地下水位接近地面的情况下,地下水也是上层土壤水分的重要来源。
此外,空气中水蒸汽冷凝成为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并非纯水,不仅含有 Na+、 K+、Mg2+、 Ca2+、 Cl-、 NO3-、 SO42-、 HCO3-等离子以及有机物,还含有有机的、无机的污染物。
(四)土壤空气土壤空气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
这些气体主要来源于大气,其次是产生于土壤中的生物化学和化学过程。
其组成接近于大气的正常组成,但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土壤空气中 O2的含量较少,而 CO2的含量显著增加,土壤空气的水汽含量一般总比大气高得多,并常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如果是被污染的土壤,其空气中还可能存在污染物。
四、土壤胶体性质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 2 m m 或小于 1 m m ,具有胶体性质的微粒。
(一)土壤胶体类型土壤胶体种类按成分及来源可将其分为三大类:1. 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质和生物活动的产物,它们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2. 无机胶体:主要是细颗粒的粘土矿物。
3. 有机-无机复合体:是由土壤中一部分矿物胶体和腐殖质胶体结合在一起所形成。
(二)土壤胶体性质1. 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土壤胶体由于颗粒细小,因而具有巨大的表面积。
土壤学课后习题答案

土壤学1-1土壤在农林牧、人类及生态系统中有何意义?(1)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土壤是地球的皮肤,在植物生长中起到营养库的作用、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雨水涵养作用、生物的支撑作用以及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2)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和解毒作用;具有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养分和其它元素的功能。
(3)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具有再生性,质量具有可变性,资源数量具有有限性;(4)土壤资源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就是资源破坏的零或负增长。
1-2什么是土壤、土壤圈?土壤有什么功能?何谓土壤肥力?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1-3土壤与地球各圈层之间有何关系?2-1 常见的成土母质有那些?什么叫残积母质、洪积母质、冲积母质、风积母质?(1)残积母质:岩石风化后,基本上未经动力搬运而残留原地的风化物;(2)洪积母质:山洪搬运的碎屑物质在山前平原的沉积物。
(3)冲击母质:风化的碎屑物质,经河流常年性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在河流两岸的沉积物。
沉积物具有成层性。
(4)风积母质:风积母质是风力搬运的堆积物,也是风蚀作用的产物,没有风蚀作用也就没有风积作用。
2-2岩石风化作用分那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1)碎屑阶段:1) 岩石风化的最初阶段,以机械破碎为主的物理风化占优势,只有最易淋失的Cl、S发生移动;2) 风化壳中主要是粗大碎屑,产生碎屑风化壳,释放易溶于水的简单盐类,粘土矿物以水化度低的水云母为主;3)土壤类型为石质幼年土。
(2)钙沉积或饱和硅铝阶段:1) Cl、S已流失,Ca、Mg、K、Na等仍大部分保留,部分Ca游离出来,以CaCO3的形式,淀积在岩石碎屑孔隙中;2)产生碳酸盐风化壳,粘土矿物以蒙脱石最多,还含有水云母、绿泥石等;3)土壤类型为各类型钙积土。
土壤学 1-9章复习提纲及答案

土壤学题型一、名词解释。
(10道*3=30分)二、选择题。
(5道*2=10分)三、图形题。
(共20分)四、简答题。
(5道*4=20分)五、论述题。
(2道*10=20分《土壤学》复习提纲第一章一、概念:1.土壤P2: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2.聚合土体P5 :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合和性状上相近的多个单个土体便组成聚合土体3.土壤圈物质循环P51 :是指土壤圈内部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其与地球其他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4.土壤的自净能力P10 :是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负载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过程,是其浓度降低、毒性减弱或者消失的性能。
5.土壤发生层P4:二、其他1、单个土体图解P42、西欧主要土壤地理学派的代表学家及观点P15-16以化学家李比希(1803-1873)为代表的农业化学土壤学派;“归还学说”以地质学家法鲁(1794-1877)为代表的农业地质土壤学派;“岩石-岩石”以土壤学家库比纳(1897-1970)为代表的土壤形态发生学派。
“土壤演替序列”3、土壤的自净能力包括哪些?P10土壤的自净能力包括:①物理自净,②化学自净,③物理化学自净,④生物自净土壤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章一、概念1、次生矿物P29: 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叫次生矿物。
2、粒级P36: 把土壤颗粒中粒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土粒归为一类,就为粒级3、土壤质地P40: 土壤中各个粒级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称为土壤质地4、灰分P42: 植物组织回落土壤之后,将经历化学变化和降解过程,则构成植物组织的元素,从植物组织分解后,将以离子或离子团形式保留在土壤中,它们就是灰分元素,简称灰分。
5、土壤腐殖质P437、土壤结构P57: 土壤原生矿物颗粒与次生矿物颗粒、其它土壤颗粒单元或土壤自然结构体相互组合重排的一种物理排列样式。
8、土粒密度P60: 是指单位容积土壤固相颗粒的质量(风干)。
浙江农林大学岩石与土壤复习资料(土壤学)重点

岩石与土壤学资料第一章绪论1。
土壤概念土壤是一种自然体,他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个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它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性。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过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植物对于来自土壤的生活要素(即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需求的能力。
3.土壤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场所。
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1)营养库的作用2)养分转化和循环的场所:无机养分的有机化,有机质的矿质化,养分元素的释放和散失,元素的结合,固定和归还3)雨水的涵养作用占土壤水的1%—5%4)生物的支撑作用:植物根系的机械支撑,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环境变化的缓冲功能,污染物的“过滤器”和“净化器”(2)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3)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第二章矿物1。
矿物、岩石、风化作用的概念1)矿物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
2)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结合组成的矿物集合体叫做岩石.3)受力影响引起岩石破碎和分解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2.主要岩石和矿物的特征3.五大成土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个自然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气候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生物是形成土壤的主导因子,4。
三大岩石的常见类型岩浆岩: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石英斑岩中性岩类:闪长石、安山岩、粗面基性岩类:辉岩、辉长岩、橄榄岩、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凝灰岩沉积岩: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第三章土壤有机质1。
土壤有机质含义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2。
土壤有机质来源、类型、组成来源:1)植物残体、2)动物、微生物残体 3)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 4)人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肥料类型:1)新鲜的有机物2)半分解的有机物3)腐殖质组成:1)碳水化合物2)木质素3)含氮化合物4)树脂、蜡质、脂肪、单宁、灰分物质3。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土壤学II》学习指导绪论一、填空——供大农学各专业用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教研室编二零一一年八月·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圈处于、、、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和。
4、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按有效性可分为、。
二、判断题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3、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4、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壤。
5、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土壤2、土壤肥力四、简答题1、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关系2、18世纪以来有哪些主要土壤学派?·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五、论述题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第一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一、填空题1、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是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按照矿物的起源,矿物可分为、两大类。
3、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和三种类型。
4、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
5、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两类。
6、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按风化作用的因素和特点可分为、、三类。
7、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
8、岩石风化的三个阶段是、、9、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和时间。
10、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11、岩浆岩一般具有构造、沉积岩一般具有构造、变质岩一·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般具有构造。
二、判断题1、高岭石是原生矿物。
2、伊利石是原生矿物。
3、云母的解理为不完全解理。
4、花岗岩是变质岩。
5、板岩属于沉积岩。
6、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出露面积最多,但是重量最大的是岩浆岩。
浙江大学土力学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土力学的英语是:(A)Soil Mechanics (B)Solid Mechanics (C)Soil Foundation2、岩土工程的英语是:(A)Rock and Soil Mechanics(B)Geotechnical Engineering(C)Rock and Soil Engineering3、下列哪位被誉为土力学之父?(A)库仑(Coulomb) (B)朗肯(Rankine) (C)太沙基(Terzaghi)4、土力学学科正式形成是哪一年?(A)1890 (B)1925 (C)19605、土力学主要研究地基那两方面的问题?(A)变形与渗流(B)变形和稳定(C)渗流与稳定6、浙江大学曾国熙教授倡导的岩土工程学科治学方法是?(A)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B)试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C)基本理论、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1、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是用颗粒累积级配曲线来表示的。
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A)土粒大小较不均匀,级配良好(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2、土的不均匀系数Cu越大,表示土的级配:(A)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B)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3、土的三相指标包括: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其中哪些为直接试验指标?(A)孔隙比、含水量、土粒比重(B)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C)含水量、重度、孔隙比4、测定土的液限的标准是把具有30度锥角、质量76克的平衡锥自由沉入土体,沉入多少深度时的含水量为液限?(A)18mm (B)2mm (C)10mm5、压实能量越小,则(A)最优含水量越大(B)土越容易压实(C)土的最大干密度越大6、土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称为(A)液性系数(B)塑性系数(C)液性指数(D)塑性指数7、土的含水量一般用什么测定:(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8、某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2%,液限35%,塑性指数17,孔隙比1.58,则该土应定名为:(A)淤泥(B)粉质粘土(C)淤泥质粘土9、土的密度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10、关于土中的结合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B)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C)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D)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都不能传递静水压力11、一般来说,粗大土粒往往是岩石经过什么作用形成?(A)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B)物理风化作用(C)化学风化作用12、粘性土的塑限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13、土的液性指数越大,则:(A)土的渗透性越大(B)土的塑性指数越小(C)土质越软14、土的塑性指数越小,则:(A)土的粘性越差(B)土的渗透性越好(C)土的变形越大15、土粒比重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第三章土的渗透性与渗流1、不透水岩基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厚度均为1m,渗透系数分别为0.5m/d、 0.001m/d、 0.02m/d,则土层等效水平渗透系数为多少?(A)0.426m/d (B)0.174m/d (C)0.028m/d2、某饱和土的含水量为40%,土粒比重为2.75,则该土发生流土的临界水力坡降为:(A)1.02 (B)0.83(C)1.203、管涌形成的条件中,除具有一定的水力条件外,还与土粒几何条件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均匀系数大于10的土比不均匀系数小于10的土更容易发生管涌(B)不均匀系数小于10的土比不均匀系数大于10的土更容易发生管涌(C)与不均匀系数没有关系4、在防治渗透变形措施中,哪些措施是在控制水力坡降?(A)溢出部位铺设反滤层(B)上游做垂直防渗帷幕或设水平铺盖(C)下游挖减压沟5、不透水岩基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厚度均为1m,渗透系数分别为0.4m/d、0.05m/d、 0.003m/d,则土层等效竖向渗透系数为多少?(A)0.367m/d (B)0.063m/d (C)0.008m/d6、变水头试验常用来测定哪种土的渗透系数(A)粘性土(B)砂土(C)任何土7、计算成层地基中等效渗透系数时,水平等效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渗透系数____的土层,而垂直等效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渗透系数_____的土层;(A)大小(B)大大(C)小大(D)小小8、下列哪种土样更容易发生流砂:(A)粗砂(B)粉土(C)粉砂9、下列土体中渗透系数最小的是:(A)砂(B)粘土(C)粉土10、常水头试验常用来测定哪种土的渗透系数?(A)粘性土(B)砂土(C)任何土第四章地基中的应力计算1、地下水位下降将引起:(A)自重应力减小(B)地面沉降(C)超静孔压减小2、已知宽为3m,长为6m和另一宽为6m,长为12m的矩形基础,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应力相等,则两基础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之间有何关系?(A)小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大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B)大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小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C)两基础角点下下z深度处竖向应力分布相同3、当地下水位从地表处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基底附加应力有何影响?(A)不变(B)减小(C)增加4、条形均布荷载中心线下,附加应力随深度减小,其衰减速度与基础宽度有何关系?(A)基础宽度越大,衰减越慢(B)基础宽度越大,衰减越快(C)与基础宽度无关5、双层地基中上层土与下层土的变形模量之比越小,则下层土中的附加应力:(A)越小(B)不变(C)越大6、某方形基础中心点下1m处竖向附加应力为70kPa,则该基础中心点下2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为:(A)95.2kPa (B)80.4kPa (C)56.3kPa7、在荷载作用范围外,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变化是:(A)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B)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大,然后减小(C)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先减小,然后增大8、对于天然地基,若土体竖向变形模量大于水平向变形模量,则与均质地基相比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A)产生应力集中(B)产生应力扩散(C)没有变化9、对于均布条形荷载p作用下的附加应力为0.1p的等值线深度大约为基础宽度的几倍?(A)6;(B)3.5;(C)2;(D)1.510、在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最大剪应力发生在基础的什么部位?(A)基础中心(B)基础边缘(C)不确定第五章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1、土体压缩性e—p曲线是在何种条件下试验得到的?(A)无侧限条件(B)部分侧限条件(C)完全侧限2、从现场载荷试验p—s曲线上求得的土的模量为:(A)变形模量(B)弹性模量(C)压缩模量3、在室内压缩试验中,土样的应力状态与实际中哪一种荷载作用下土的应力状态相一致:(A)条形均布荷载(B)矩形均布荷载(C)无限均布荷载4、某地基土,已测得压缩指数为0.5,则回弹指数可能为:(A)1.0 (B)0.01 (C)0.15、某地基土,已测得压缩模量6MPa,则变形模量可能为:(A)7MPa (B)6MPa (C)5MPa6、双面排水,在土层厚度相同、性质相同的两个粘土层顶面,分别瞬时施加无限均布荷载p1=100kPa,p2=200kPa,试问经过相同时间t,两种情况的固结度有何不同?(A)p1=200kPa的固结度大(B)p2=400kPa的固结度大(C)两种情况的固结度相同7、某地基粘土层的厚度均为4m,情况1是双面排水,情况2是单面排水,当地面瞬时施加一无限均布荷载,达到同一固结度时,所对应的时间有何关系?(A)t1=4t2 (B)t1=2t2 (C)t1=t2 (D)t2=4t18、土的渗透性越好,则:(A)变形稳定越快(B)强度越小(C)有效应力增长越慢9、土的压缩性越大,则:(A)固结越快(B)固结越慢(C)与固结无关10、地基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产生的原因一般为?(A)地下水;(B)土自重与外加荷载;(C)地下水与外加荷载;(D)外加荷载11、某土样经压缩试验测得其在100kPa和200kPa压力作用下压缩24小时后的孔隙比分别为0.89和0.85,则该土样的:(A)压缩指数为0.25 (B)压缩模量为4.625MPa (C)压缩系数为0.4MPa-112、在固结过程中,饱和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按如下规律变化:(A)有效应力减小,孔隙水压力减小(B)有效应力不变,孔隙水压力增大(C)有效应力增大,孔隙水压力减小第六章地基沉降计算1、在疏浚河道形成的新冲填土上建造建筑物,其沉降产生的原因:)(A)原地基的自重应力(B)冲填土自重(C)冲填土自重及建筑物荷载(D)建筑物荷载2、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是指:(A)主要压缩层厚度(B)主要持力层厚度(C)20倍地基宽度3、工后沉降一般是指:(A)全部的次固结沉降(B)工程完工后使用期内地基所发生的沉降(C)大部分的次固结沉降4、关于地基沉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初始沉降的产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B)土体固结沉降也有短时间完成的(C)将地基沉降分为三部分是从时间角度考虑的5、浙江沿海饱和软粘土地基一般情况下次固结沉降约占总沉降的:(A)40% (B)10% (C)15%6、在半无限体表面,瞬时施加一局部荷载,这时按弹性理论计算得到的应力是:(A)有效应力(B)总应力(C)孔隙压力7、初始沉降产生的原因:(A)土体体积不变,形状发生改变(B)土体体积发生变化(C)上述两种情况都有8、在常规的沉降计算方法中,地基中的应力状态是根据什么理论计算得到的?(A)线弹性理论(B)弹塑性理论(C)塑性理论9、考虑应力历史的影响时,沉降计算应采用哪种压缩曲线?(A)e—p曲线(B)e—logp曲线(C)上述两种均可10、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时,采用的是哪种附加应力系数?(A)平均附加应力系数(B)附加应力系数(C)上述两种均可第七章土的抗剪强度1、饱和软粘土在不同竖向荷载p1>p2>p3作用下在直剪仪中进行快剪,所得的强度有何不同?(A)p越大,竖向荷载越大,所以强度越大(B)三者强度相同(C) p越大,孔隙水压力越大,所以强度越低2.十字板试验测得的抗剪强度相当于实验室用什么方法测得的抗剪强度?(A)不固结不排水试验(B)应力路径试验(C)固结排水试验3、直剪试验土样的破坏面在上下剪切盒之间,三轴试验土样的破坏面在什么位置上?(A)与试样顶面夹角为45(B)与试样顶面夹角为45-φ/2(C)与试样顶面夹角为45+φ/24、有一个砂样,在三轴试验时,在围压100kPa应力下,增加轴向应力使砂样破坏,已知砂样的内摩擦角为30度,则破坏时破坏面上的正应力为多少?(A)200kPa (B)180kPa (C)150kPa5、下列那个试验测试的不是土的天然抗剪强度:(A)十字板剪切试验(B)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C)直接剪切试验(D)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6、现场原位测试土的抗剪强度的试验有:(A)十字板剪切试验(B)无侧限抗压试验(C)直接剪切试验(D)三轴压缩试验7、在做三轴试验时,加荷速率越快,则测得的:(A)抗剪强度越大(B)抗剪强度越小(C)对抗剪强度没影响8、对于蠕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蠕变可能导致土体在没有达到抗剪强度的条件下破坏(B)随着土体蠕变,土体的粘聚力逐渐减小,直到某个限值(C)随着土体蠕变,土体的内摩擦力逐渐减小,直到某个限值9、固结不排水试验剪切阶段的总应力路径轨迹为:(A)曲线(B)直线(C)不确定10、考虑土体的各向异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固结粘土的水平向土样的强度常常小于竖直向土样的强度(B)正常固结粘土的水平向土样的强度常常大于竖直向土样的强度(C)不确定第八章土压力与支档结构1、挡土墙后填土发生朗肯被动破坏,滑动面的方向如何确定?(A)与水平面夹角45+φ/2(B)与水平面夹角45-φ/2(C)与水平面夹角452、库仑土压力理论通常适用于哪种土类?(A)粘性土(B)砂性土(C)各类土3、设被动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充分发挥时所需的挡土墙水平位移分别为△1和△2,则:)(A)△1>△2 (B) △1=△2 (C)△1<△24、关于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B)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C)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被动土压力5、对于无粘性土,在填土面水平、墙背竖直、墙背光滑的条件下,对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计算的结果比较,则:(A)库仑土压力>朗肯土压力(B)库仑土压力<朗肯土压力(C)库仑土压力=朗肯土压力6、由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出的主动土压力,其作用方向:(A)必垂直墙背(B)不一定垂直墙背(C)一般应为水平的7、刚性挡土墙墙背铅垂光滑,墙后土体之内摩擦角为φ,挡土墙后移使墙后土体产生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破裂面,土楔的重量为G,则按库仑土压力理论,作用在墙上的被动土压力为:(A)Gtan(θ+φ)(B)G /tan(θ+φ)(C)Gtan(θ-φ)8、在下列公式的建立过程中,未涉及摩尔—库仑强度理论的是:(A)朗肯被动土压力(B)库仑主动土压力(C)静止土压力9、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土静止土压力系数最大?(A)粘性土(B)砂性土(C)粉土1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档土结构背离填土方向移动相同的位移时,下列哪种土最可能先达到主动土压力?(A)密砂(B)松砂(C)软粘土第九章地基承载力1、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是指:(A)地基中形成连续滑动面时的承载力(B)地基中开始出现塑性区时的承载力(C)地基的变形达到上部结构极限状态时的承载力2、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公式时根据下列何种假设推导得到的?(A)根据建筑物的变形要求推导得到的(B)根据地基中滑动面的形状推导得到的(C)根据塑性区发展的大小得到的3、地基荷载达到某一数值后,基础的一侧到另一侧形成连续滑动面,基础四周地面隆起,基础倾斜,甚至倒塌,这种破坏模式称为:(A)整体剪切破坏(B)刺入破坏(C)局部剪切破坏4、通常,加大浅基础埋深,会使得:(A)承载力降低,沉降减小(B)承载力提高,沉降增大(C)承载力提高,沉降减小(D)承载力降低,沉降增大5、设地基为理想弹塑性体,基础为浅埋条形基础,地基的临塑荷载与下列哪项无关?(A)基础的埋深(B)基础的宽度(C)地基土的内摩擦角(D)地基土的粘聚力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基破坏时,土中都将出现延伸至地表的滑面(B)荷载—沉降曲线上由直线转为曲线时所对应的荷载为极限荷载(C)以临塑荷载作为地基的承载力通常是偏于保守的第十章土坡稳定性分析1、堤坝填筑过程中,若施工速度很快,且土体和地基的渗透系数很小,则在分析堤坝竣工时的稳定性时,应采用下述哪种分析方法:(A)总应力分析法(B)有效应力分析法(C)总应力分析法或有效应力分析法皆可2、分析土坡稳定性时,对挖方土坡最小安全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挖方结束时,安全系数最小(B)最小安全系数出现在挖方过程中某个时间(C)稳定安全系数存在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直至土坡形成后很长时间才趋于常数3、等厚度无限长砂性土坡下为基岩,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7度,砂性土的内摩擦角为30度,则土体的安全系数为:(A)1.0(B)1.2(C)1.44、无粘性土坡,内摩擦角为φ,坡角为β,其稳定安全系数为:(A)tanφ/tanβ(B)sinφ/sinβ(C)tanβ/tanφ。
浙江大学植物学课程知识点

浙江大学<<植物学>>课程知识点第一章丰富的植物世界要求课后对下列复习思考题进行复习1.浅谈植物多样性对自然界及人类的作用。
2.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主要表现在何处?3.谈谈生物界划分的历史演变及植物界的划分?4.植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5.掌握植物各分支学科概况及植物学科划分的新趋势。
在总的考试中占5%。
第二章植物的生活史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生活史的类型及其演化?2.藻类生活史的类型和特点 ?3.何谓世代交替?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世代交替各有何重要特征?4.孢子的结构,种子的结构和主要类型?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5.名词解释:生活史、孢子体、配子体、孢子、原叶体、世代交替、核相交替、种子占全课程5%。
第三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课后复习以下题目:1.细胞质中分布有哪些细胞器?并简要说明它们的超微结构和功能?2.细胞核的结构如何?它在生命活动中有何作用?3.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及其组成物质?4.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过程及其意义?5.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上有什么意义?6.什么叫组织?植物有哪些主要的组织类型?7.植物有哪几类组织系统及各自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及其功能?8.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9.传递细胞的特征与功能?10.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区别是什么?11.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分析,为什么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12.名词解释:胞间连丝;细胞分化;染色质和染色体;分生组织;细胞周期;器官;种子;幼苗。
第四章植物的器官结构及其生长发育每次课后复习相应题目,下周课程提问或抽查1.根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2.主根和侧根为什么叫定根?什么叫不定根?3.根系有几种类型?各有何区别?了解根系类型有什么实际意义?4.根尖一般可分为哪几区?各区有何特征及功能?为什么说根尖是根最重要的部分?5.绘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横切面简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及所属组织?6.根为什么能不断伸长和增粗?根增粗后其内部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7.禾本科植物根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相比,有何主要不同?其他单子叶植物根如何?8.侧根是怎样发生的?属何起源?侧根与根毛有什么不同?9.根尖分生区的组织分化与根的初生结构及次生结构有何关系?10.绿色植物的根与非绿色植物有哪些共生实例?豆科植物为什么能肥田?11.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根的结构如何?12.茎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13.什么叫芽?以叶芽为例说明芽的结构组成?14.种子植物常见的几种分枝方式是怎样形成的?了解分枝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有何意义?15.被子植物茎尖生长锥的结构及其细胞活动有何特征?其活动结果与茎的初生结构有何关系?16.茎的生长方式有几种?举例说明17.绘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横切面简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及所属组织与功能?18.茎中维管形成层怎样发生的?形成层环有几种细胞形态?其活动结果各产生什么结构?19.茎中木栓形成层可从哪些部位发生?其活动结果产生何种组织?起什么作用?20.树皮是怎样形成的?年轮是怎样形成的?树干中空的树仍然会成活,为什么?21.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有何共同特点?禾本科植物水稻、小麦、玉米茎的结构有何不同?22.你如何从茎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识别根与茎的结构?23. 叶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24.举例说明完全叶和不完全叶的组成?禾本科植物叶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5.绘双子植物叶片结构简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及所属组织?26.禾本科植物水稻和玉米叶片的结构如何?其结构上有何不同?27.其他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如何?28.你如何从结构上区分叶的上、下表皮?29.旱生、水生、阳生和阴生植物叶片结构各有何特征?30.离层与落叶有什么关系?已知哪些内外因素与离层的产生有关?31.营养器官之间的维管组织在什么部位发生连接而使植物体的维管组织连成完整的输导系统?32.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有何相关性?举例说明33.何谓顶端优势?了解它有何实际意义?34.根有哪几种变态类型?甘薯块根形状不规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5.举例说明地下茎与地上茎的几种常见变态类型?36.举例说明叶的常见变态类型?37.何谓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举例说明。
浙江大学土壤的反应及缓冲性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土壤学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土壤的反应及缓冲性能一、实验目的1、了解酸碱度的来源及意义;2、掌握酸度的测定方法;3、深刻理解土壤的缓冲性能的来源及其土壤意义;二、实验原理1、土壤酸度的概念土壤酸度主要是由土壤中的氢离子、铝离子引起的。
根据氢离子和铝离子的存在形式和测定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活性酸酸度和潜性酸酸度。
活性酸酸度是指自由扩散在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直接反映出来的酸度,主要有两方面来源:一是生物活动产生的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土壤溶液中解离产生氢离子;二是有机酸在土壤中释放出的氢离子。
潜性酸酸度是指土壤胶粒上所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被盐类溶液中的盐基交换后所表现的酸度,其主要有两方面来源:一是土壤胶体吸附的氢离子被其他阳离子交换后进入土壤溶液,二是土壤胶体吸附的铝离子被其他阳离子交换后进入土壤溶液,再水解产生氢离子。
2、土壤酸度的意义土壤酸度对于土壤中矿物质的转化、土壤养分的形态和有效性、作物的生长、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都有较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土壤酸度指导施肥,改良土壤。
土壤活性酸度是标准土壤分析中最常规最重要的项目。
3、土壤酸度的测定土壤酸度的测定是将土壤和去离子水(盐溶液)按照1:2.5的比例混合,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达到提取平衡,用PH计测量PH值。
活性酸酸度是利用去离子水提取测得的氢离子浓度。
潜性酸酸度是利用盐溶液提取的和去离子水提取的氢离子浓度差值。
4、影响土壤酸度测定的因素(对于中性和酸性土壤)土水比:土水比越小,PH越低,国外多用1:1或1:2,国内用1:1或1:2.5,土壤学会规定用1:2.5,本次实验采用1:2.5的土水比。
提取平衡时间:平衡时间过短会导致离子未提取完全,PH偏高,本次实验搅拌平衡30分钟。
盐分含量:盐溶液可将土壤中的潜性酸交换出来,盐分含量高,PH低,若已交换出全部潜性酸,则提高盐分含量,PH不变,本次实验采用1mol/L的KCl溶液。
悬液效应:电极处于清液或泥浆,本次实验电极处于泥浆状态下测定。
浙江大学《土壤与土壤污染》

(4)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一般占固相 总质量的10%以下。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
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有机物,称为非腐殖物质; 另一类是腐殖质,是生物体有机质经过土壤微生物作用后 形成的复杂有机物的混合物。
腐殖质具有多种胶体特性: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对金属 络合、缓冲性能、氧化还原性能及生理活性。
3.2 污染土壤的特点
(2)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土壤一旦遭到污染后极难恢复,重金属元素对土
壤的污染是一个不可逆过程,而许多有机化学物 质的污染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降解时间。3.2 污 Nhomakorabea土壤的特点
(2)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1966年冬至1977年春,沈阳—抚顺污水灌区发生 的石油、酚类以及后来土灌区的镉污染,造成大 面积的土壤毒化、水稻矮化、稻米异味、含镉量 超过食品卫生标准。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包 括施用改良剂、深翻、清灌、客土、选择品种等 各种措施,才逐步恢复其部分生产力,付出了大 量的劳力和代价。
(3)土壤胶体性质和阳离子交换
土壤胶体是指1~200nm的固体颗粒,分为矿物胶体(粘粒 矿物)和有机胶体(腐殖质)。
土壤胶体有吸附离子并与溶液中离子进行交换的性能。 常见阳离子交换能力顺序: Fe3+>Al3+>H+>Ba2+>Ca2+>Mg2+>NH4+>K+>Na+ 不同胶体阳离子交换量为: 有机胶体>蒙脱石>水云母>高岭石>含水氧化铁、铝
日本痛痛病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5年至1972年发 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水、气、热状况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所组成的,固相部分包括矿物 质和有机质,前已述及。液相是稀薄溶液,有少量盐、气体溶于其 中,还有各种悬浮物质,本章则当成纯水来讨论。 水是四大肥力因素之一,为植物、微生物所必需,许多物理、 化学、生物反应都要求有水参加,水、气同存于孔隙中,水是矛盾 的主要方面,水也影响热状况,是最活跃的肥力因素 ,生产上的 措施:以水调气,以水调温,以水调肥等,本节讨论:土壤含水量 (容量);水分的能量状态,即以多大的吸力被土壤所吸持;水分对 植物的有效性。
无效水的界限,可见膜状水的大部分有效。
最大分子持水量:膜状水达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凋萎系数(凋萎含水量):当土壤对水分的吸持力大约在15个大气压时,植 物得不到有效水的供应而发生永久凋萎现象,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叫做凋萎 含水量或凋萎系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水分常数。
膜 状 水 示 意 图
(三) 毛管水
土壤保墒措施在蒸发的第一阶段进行效果最佳 ;第二阶段次之。
(四)盐土的水分蒸发:
•夏季积盐多; •蒸发力弱积盐少; •盐往高处走,盐斑的扩大。
五、水分管理
土壤是漏水的贮水库。
1、控制水分入渗,防地表迳流;水田蓄水(适当渗漏)。
饱和流的推动力主要是重力势梯度和压力势梯度。
田间出现的土壤水饱和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垂直向下的饱和流 二是水平饱和流
三是垂直向上的饱和流
二、非饱和水运动 与饱和流比较,不饱和流具有两个特点:
土壤非饱和流的推动力主要是基质势梯度和重力势梯度 饱和条件下的土壤导水率(K)对特定土壤为一常数,而非饱和导 水率是土壤含水量或基质势的函数
三、以水的容积表示---贮水量容积 一定面积,一定深度土层(土壤容积)内水的容积: 土壤贮水量(方) = 土壤容积(m3) x 含水量(容积%) =土地面积(m2) x 土层深度(m) x 含水量(容积%)
例:某土壤耕层深20cm,含水量(容积%)24%,其田间持水量为36%(容 积%),问灌至田间持水量时每亩需水多少方?
土壤水汽进入大气的过程。
土 面 蒸 发
土面蒸发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
1、表土蒸发强度保持稳定的阶段
2、表土蒸发强度随含水率变化的阶段
蒸发速率急剧降低,有利于土壤墒情的保持
3、水汽扩散阶段
土壤输水能力极弱,不能补充表土蒸发损失的水分,土 壤表面形成干土层。在此阶段,蒸发面不是在地表,而 是在土壤内部,蒸发强度的大小主要由干土层内水汽扩 散的能力控制,并取决于干土层厚度,一般来说,其变 化速率十分缓慢而且稳定。
1、土壤质地与土壤有效水量的关系(重量%) 土壤类型 砂土 壤土 凋萎含水量 0.2-1.5 3-12 田间持水量 最大有效水量 3-6 12-30 2.8-4.5 9-18
粘土
结构好土壤
12-25
3-25
25-45
20-55
13-20
17-30
2、大多数旱地作物对水分要求的适宜水平多在田间持水量的60-80%, 不同作物吸水力各异,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期对水分要求亦不同。
研究土壤水的能量状态
土壤水受力:
基质吸力:
吸附力: 电场力 范德华力 氢键 弯月面力 重力 渗透力 (盐土,干旱条件下) 静水压力 (地面渍水)
-----基质势Ψm
-----重力势Ψg -----溶质势Ψs ----压力势Ψp
基质势Ψm :由土粒吸附力和毛管力所产生。 溶质势Ψs :又称渗透势,是由溶质对水的吸附所产生的。 重力势Ψg :由重力作用产生的水势。 压力势Ψp :土壤中水分还要承受土壤水体的静水压力,其水势与参比标 准之差,称为压力势。 Ψ总土水势 = Ψ基质势 + Ψ重力势 + Ψ溶质势 + Ψ压力势 Ψt = Ψm + Ψg + Ψs + Ψp (1)、土水势:指土壤水在各种力作用下势能的变化;
吸附力: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引力,可达几千至上万个大气压( 311万大气压),密度>1,风干土含吸湿水。 吸湿系数:当相对湿度达100%时,土壤吸湿量达最大值,这时的含水量
称吸湿系数或最大吸湿量。常数,由粘粒、有机质决定,粘土>壤土>砂土
吸 湿 水 示 意 图
(二) 膜状水(束缚水)
吸湿水外的一层水膜,以31-6.25大气压的能量保持着,作膜状运动, 是在吸附吸湿水后剩余引力,与液态水相接触时所吸附的液态水。水膜厚 水膜薄运动 由于植物根系吸水力大约为10-15大气压,常以15大气压划分有效水和
二、以水分容积占整个土壤容积百分数表示----容积百分数 土壤含水量(容积%) = 土壤含水量(重量%) x 土壤容重 水容积 = 干土重 x 土壤含水量(重量%) 土壤容积 = 干土重/土壤容重 例:测得耕层含水量(重量%)为20%,土壤容重为1.2, 含水量(容积%) = 20% x 1.2 = 24% 总孔度 = (1 – 容重/比重) x 100% = (1 – 1.2/2.65) x 100 % = 55 % 可知该土壤三相容积比为: 液相24%,气相31%,固相45%,孔隙比=55%/45%=1.2 (水密度=1)
如吸湿系数,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 等,表示能量、数量以及被作物利用的有效性等。
从图中可见,土壤凋萎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之间的水分,都是对旱作植物有效的,对旱作, 即 土壤最大有效水量 = 田间持水量(有效水上限) - 凋萎含水量(有效水下限)
某一含水量下土壤有效水含量 = 含水量 - 凋萎含水量
第三节
土水势
土壤 A 砂土 10%
土壤 B 粘土 15%
水 流 向 何 方 ?
一、土水势的概念 土壤水的自由能与标准状态水自由能的差值称为土水势。 一般用西腊字母Ψ来表示。 • 标准状态水是指:纯水,即无溶质;自由水,即无束 缚;105Pa;一定高度和温度。 • 以标准状态水的自由能为零,土壤水的自由能与其比 较的差值一般为负值。 • 差值大,表明水不活跃,能量低;差值小,表明土壤 水与自由水接近,活跃,能量高。
借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分子持 水量时,如继续增加水分,则形成移动性较大的自由水,首先被 保持在土壤毛管中,作毛管运动,由毛管粗处向毛管细处运动。 6.25---1/3大气压 数量大,作物有效
1)、上升毛管水:与地下水相联结的毛管水
2)、悬着毛管水:与地下水不相联的毛管水
悬着毛管水 上升毛管水 地下水
(二)土壤水的再分布 (soil water redistribution)
概念: 土壤水入渗过程
结束后,水在重力和吸力 梯度影响下在土壤中向下 移动重新分布的过程。 土壤水的再分布是土壤 水的不饱和流。
Soil Water evaporation
( ) 三 概念:即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上所蒸发的水量
667 x 0.2 x (36%-24%) =
方
四、以水层厚度表示(mm, 或cm)----贮水量深度 贮水量深度 = 含水量(容积%) x 有关土层深度
如上例:20cm x 24% = 4.8cm = 48mm 灌水深度 = 20cm x (36%-24%) x 10 = mm
五、相对含水量
绝对含水量与某一标准比较,比较时单位必须相同 常用的相对含水量有两个: 1)、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 相对含水量(%) = 绝对含水量/田间持水量 x 100% 2)、相当于饱和持水量的百分数 相对含水量(%) = 绝对含水量/饱和含水量 x 100%
三、水汽运动
土壤气态水的运动表现为 水汽扩散和水汽凝结两种现象 水汽扩散运动的推动力是水汽压梯度,这是由土壤水 势梯度或由土壤水吸力梯度和温度梯度所引起的。
干旱地区意义 ,上升至根部 扩散运动,水汽压大---->水汽压小, 湿---->干,热---->冷。
1、“夜潮”现象 多出现于地下水埋深度较浅的“夜潮地”。
2、“冻后聚墒”现象*** 冬季表土冻结,水汽压降低,而冻层以下土层 的水汽压较高,于是下层水汽不断向冻层集聚、 冻结、使冻层不断加厚,其含水量有所增加, 这就是“冻后聚墒”现象。 “冻后聚墒”的多少,主要决定于该土壤的含 水量和冻结的强度。含水量高冻结强度大,“ 冻后聚墒”就比较明显。一般对土壤上层增水 作用为2-4%左右 。
水 沿 着 毛 管 上 升
毛管作用力范围: 0.1-1mm 有明显的毛管作用 0.05-0.1mm 毛管作用较强 0.05-0.005mm 毛管作用最强
〈0.001mm
毛管作用消失
影响:毛管粗细,连通情况。 毛管水上升高度与毛管半径成反比,其公式为: H=0.15/r (H,r均以cm为单位, r毛管半径)
四) 重力水 不受土壤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吸持,受重力支配的那部 分水。旱作的多余水。
饱和含水量:当土壤大小孔隙全部被水充满时的含水量,或称全蓄水量。
二、土壤水的有效性 土壤水分常数:是指一定土壤水吸力下保持的含水量,或 是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过渡时的含水量。对于同一土 壤或土层来说,变化不大,故称为常数。
四、入渗、土壤水的再分布和土面蒸发
(一) 土壤入渗(soil water infiltration)**
一般是指水自土表垂直向下进入土壤的过程, 但也不排斥如沟灌中水分沿侧向甚至向上进入土 壤的过程。
影响因素:
一是供水速率, 二是土壤的入渗 能力 (入渗速率 —infiltration rate)
第四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土壤水运动
一、饱和水运动
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可用描述液体在多孔体中运动的达西定律来表示。
H q Ko L
q为土壤水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土壤的水量; Ko:饱和导水率。 H表示水流两端的水势差,以水柱高度表示。 L距离,即水的流程。 H/L(水势梯度)--单位距离的水势差。 K(比例常数,导水率)--单位水势梯度下的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