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选择题汇总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A.实践性B.革命性C.科学性D.民主性答案:D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包括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不包括民主性。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A.自然界的规律B.人类社会的规律C.思维的规律D.人类思维的历史发展答案:C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不是思维的规律。
3、下列哪一项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2.世界是可知的 C.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答案:B解释: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而世界是可知的并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4、下列哪一项不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B.世界是精神创造的C.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D.意识决定物质答案:C解释: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世界是精神创造的,而不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二、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是: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的客观性及其检验标准。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其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符合客观事物的真理才是正确的。
三、论述题请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相互关联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帮助我们认识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称为:A. 马克思主义B. 列宁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生产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工人对资本家的剥削C. 工人与资本家的平等关系D. 资本家与工人的合作关系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人的理性C. 科学技术的进步D. 社会制度的变革6.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混合所有制D. 无政府状态7.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阶级消亡B. 社会不平等C. 贫富差距扩大D. 个人主义盛行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是:A.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建立封建专制D. 建立民主共和国9.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A. 唯物史观B. 唯心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1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是:A. 暴力革命B. 和平演变C. 经济改革D. 文化革命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五阶段论。
3. 马克思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机制?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分析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马原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A6. A7. A8. B9. A10. A二、简答题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马原期末复习选择题(附答案)

马原期末复习选择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0.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1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 B )A、客观性B、实践性C、历史性D、社会性1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 )A、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矛盾激化以及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B、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C、德国古典哲学D、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1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 A )A、唯物论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17.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C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8.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19.从( D )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0道选择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C)A.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2、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D )A.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C.辩证法理论D.唯物史观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B )的历史观A.唯物主义B.宿命论C.唯意志论D.循环论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6、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C )A.变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D)①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②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③是社会发展的目的④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8、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C)①多数人选择的道路②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③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④能够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道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9、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D)①事物的自我否定②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③包含肯定的否定④抽象的否定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10、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理论D.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A. 社会形态B. 基本矛盾C. 经济危机D. 所有制形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4.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市场失灵B. 资本的过度积累C. 社会分配不公D. 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最终会导致:A. 社会和谐B. 社会动荡C. 社会主义革命D. 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它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推动的。
2. 马克思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的产生?答: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力被资本家购买,并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这部分超出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即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劳动成果,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来源。
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何看法?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生产过剩。
而工人阶级由于收入有限,无法消费掉这些过剩产品,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选择题

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定义? A. 资本主义是血腥的剥削制度。
B. 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C. 资本主义是劳动者的解放阶段。
D. 资本主义是人类追求幸福的理想社会。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哲学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
3.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果是: A. 资本论。
B. 共产党宣言。
C. 科学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理论。
4.以下哪个思想家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A. 法拉第。
B. 亚当·斯密。
C. 达尔文。
D. 列宁。
5.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可以概括为: A. 不断革新,追求真理。
B. 无产阶级的崛起和革命。
C. 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
D. 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
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C. 土地的私有制。
D. 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力。
7.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定义是: A. 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
B. 资产阶级的统治下的社会。
C. 劳动者的解放社会。
D. 公有制的社会。
8.以下哪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A.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 预算制度的建立。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革命精神的崛起。
9.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最终实现的条件是: A. 生产力高度发达。
B. 私有制完全消除。
C. 社会公正和平等。
D. 全球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
10.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宿命论的观点是: A. 无论经济条件如何,人类都无法改变历史进程。
B. 社会发展和社会意识是相互作用的。
C. 历史是由个人决定的。
D. 历史发展是一种偶然现象。
答案及解析: 1. B: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商品生产和交换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特征。
2.A: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强调了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社会变化中的作用。
大学期末马原考试题库

大学期末马原考试题库大学期末马原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C.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国际主义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著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德意志意识形态》D. 《哲学的贫困》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自然辩证法D. 社会辩证法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D. 阶级斗争5.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D. 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包括: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俄国民粹主义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以下哪些问题?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B. 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节D. 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消亡8.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目的是:A. 消灭私有制B. 实现共同富裕C. 建立无阶级社会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经济基础D. 政治制度10.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C. 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D. 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2. 马克思是如何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13. 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哪种经济现象?A. 商品交换B. 剩余价值C. 货币流通D. 社会分工答案:B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A. 商品的使用价值B. 商品的交换价值C. 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D.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答案:D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A. 市场供求失衡B. 资本积累的无序性C. 货币供应不足D. 社会总需求不足答案:B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异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劳动产品异化B. 劳动过程异化C. 人的本质异化D. 所有以上答案:D6.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什么?A. 资本家如何获取利润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C. 工人阶级的贫困化D. 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答案:B7.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积累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 技术创新B.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 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D. 市场扩张答案:C8.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什么?A. 科技进步B. 阶级斗争C. 政治革命D. 思想启蒙答案:B9.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A. 思想观念的变迁B. 经济基础的变革C. 政治制度的更替D. 文化传统的传承答案:B10.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没有阶级差别B.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C.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马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及答案

马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及答案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D ) A. 社会的本质是阶级斗争 B.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C. 社会发展具有唯物主义的规律性 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社会的本质是阶级斗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具有唯物主义的规律性。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B ) A. 解放生产力 B. 解放生产力和消除剥削 C. 实现共产主义 D. 实现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消除剥削,实现共产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 B ) A. 阶级斗争 B. 功利主义 C. 革命暴力D. 个人主义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阶级斗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灵魂。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 D ) A. 列宁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马克思和恩格斯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体系。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是( A ) A. 德国 B. 苏联 C. 中国 D. 法国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是德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国开始了他们的研究和创作。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 B )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C. 英国资本主义的危机 D. 俄国社会的变革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 D ) A. 理想主义世界观 B. 唯心主义世界观C.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D. 唯物辩证主义世界观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是( A ) A. 实践性检验真理 B. 主观主义 C.客观主义 D. 统一认识和实践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是实践性检验真理,认为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考察和验证。
马原期末考试题型

马原期末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
– A. 人民战争
– B. 无产阶级专政
– C. 社会主义制度
– D.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关于()。
– A. 人民民主专政
– B. 阶级斗争
–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立者是()。
– A. 毛泽东
– B. 列宁
– C. 斯大林
– D. 马克思和恩格斯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的先锋队。
– A. 地主阶级
– B. 资产阶级
– C. 封建主义者
– D. 无产阶级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是()。
– A. 领导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C. 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
– D.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唯物史观?请简要阐述其基本内容。
2.解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理论。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的?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特征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1.请分析并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军事战略和军事战术。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1.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A. 独立建构的理论体系B. 借鉴其他学派理论的结晶C. 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D. 一种非实践的思想正确答案:A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C. 科学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D.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正确答案:A3.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
A. 上层建筑B. 文化传统C. 政治体制D. 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A. 价值创造问题B. 生产关系问题C. 分配问题D. 民主问题正确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最高追求是()。
A. 个人自由解放B. 阶级斗争消亡C. 劳动人民当家作主D. 社会主义建设正确答案:C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0分)1.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答案: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价值,超过其必要劳动时间的那部分价值。
2. 无产阶级()答案:指社会生产中不占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阶级。
3. 社会意识形态()答案:指社会上反映社会存在和人们实际生活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
4.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科学体系。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指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吸收、创新和发展,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的过程。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0分)请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为什么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劳动力的特殊化和剥削程度逐渐加深,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化。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斗争加剧,劳动者对剥削现象的认识逐渐清醒,开始要求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解放,这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兴起提供了条件。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
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阶级斗争论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科学技术D. 文化教育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
A. 共产主义B. 社会主义C. 资本主义D. 封建主义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
A. 社会进步的标志B. 社会进步的前提C. 社会进步的结果D. 社会进步的障碍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改变7.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D. 资本积累与消费不足的矛盾8.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社会主义D. 消灭私有制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公有制经济B. 计划经济C. 无阶级社会D.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C. 各取所需,按需分配D. 各取所需,按劳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阶级斗争论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
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科学技术D. 文化教育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

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第一部分: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 A. 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辩证法D. 实证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 A. 人类解放 B. 社会主义建设 C. 阶级斗争 D. 发展生产力3.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是() A. 首要地位 B. 次要地位 C. 平等地位 D. 无关紧要4.“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属于() A. 唯物主义观点 B. 唯心主义观点 C. 辩证法观点 D. 实证主义观点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运动 B.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 C. 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D. 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6.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强调()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真理只能通过理性思考获得 C. 实践和理论是相互独立的 D. 理论可以脱离实践而存在7.中国共产党的党的最高理论和指导方针是()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8.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对象是() A. 形而上学观点 B. 实证主义观点 C. 辩证法观点 D. 社会科学观点9.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 A. 统一的整体 B. 左右矛盾的 C. 超越现实的 D. 可量化的10.“自由的完全实现是唯一能够使每个人自由”的观点属于() A. 唯物主义观点 B. 唯心主义观点 C. 辩证法观点 D. 实证主义观点第二部分: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解释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实践的作用是什么?5.请简述中国共产党的党的最高理论和指导方针。
第三部分:论述题1.阐述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对象和批判的方法。
2.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社会意识的关系?3.“自由的完全实现是唯一能够使每个人自由”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以上为2023年马原期末考试题库的一部分。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物质的B. 精神的C. 意识的D. 理念的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人的意志D. 神的旨意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价值规律D. 资本积累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5.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私有制B. 公有制C. 计划经济D. 市场经济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 共产主义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封建社会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反映客观B. 客观反映主观C. 主观创造客观D. 客观创造主观8.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动力B. 社会倒退的原因C. 社会稳定的保证D. 社会进步的障碍9.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政治经济学B. 哲学C. 历史学D. 文学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A. 人为设计的B. 自然发展的C. 随机发生的D. 神的安排的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3. 解释什么是剩余价值,并简述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4. 描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理念。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及其原因。
2. 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剥削现象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阅读以下材料,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马克思的《资本论》出版C.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遇D. 巴黎公社的成立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启蒙思想D. 以上都是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
A. 商品的使用价值B. 商品的供求关系C. 商品生产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 商品的生产成本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经济危机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高效的生产方式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实现社会公平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永远存在5. 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 圣西门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B.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的《共产党宣言》C. 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D. 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出版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2. 阐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给出至少一个历史事件作为例证。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2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和国家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从原始社会的公社制度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特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然而,这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从而引发社会革命,产生新的社会形态。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形态更迭的规律及其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启示。
期末考试马原必考试题

期末考试马原必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___。
A. 唯物辩证法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物主义D. 辩证法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观点是____。
A. 辩证法唯物主义B. 唯物辩证法C. 辩证唯物主义D. 唯物主义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____。
A. 辩证法B. 非辩证法C. 实证法D. 形而上学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问题主要是解决___问题。
A. 知识和认识的一般问题B. 辩证法问题C. 实验的一般问题D. 思维的一般问题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根本问题是____。
A. 辩证法和庸俗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B. 方向问题C. 基本问题D. 应用问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庸俗唯物主义是哲学的___。
A. 形而上学B. 真理C. 修养D. 表面现象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盲点是_____。
A. 概念问题B. 方法问题C. 应用问题D. 价值问题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是______。
A. 总量和对量结构的规定B. 实践的规定C. 唯物辩证法的规定D. 社会性的规定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_______。
A. 物质的B. 精神的C. 主体性的D. 自然的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论认为论证的依据是______。
A. 假设证明B. 真理C. 经验D. 大量事实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问题主要包括______。
A. 人的价值B. 价值观C. 社会价值D. 伦理价值12. 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含义是_______。
A.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表现和构建B. 社会发展的一般法则C. 指导各个国家和民族全部实践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D. 自然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结合13. 马克思主义崇尚的立场是______。
A. 实证主义B. 权威主义C. 自由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14. 正确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特点的是______。
A. 只能看到事物的现象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B. 从开始的地毯式思考到全面统筹思考C. 脱离社会实践和阶级斗争D. 跳跃性的思维方式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维规律的研究取得的基本原理是______。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答案:B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A. 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B. 工人的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C. 工人的劳动时间等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D.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答案:A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的过剩B.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C. 消费能力的不足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答案:B4.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障碍D. 社会发展的次要因素答案:A5.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结构D. 社会关系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2. 解释什么是“异化”以及马克思如何理解异化。
答案:异化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商品,工人失去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控制,从而失去了自我。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也表现在人的精神和社会关系上。
3.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唯物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认识论答案:C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哥达纲领批判》D. 《哲学的贫困》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D. 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答案:C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具有()A. 创造性B. 异化性C. 自由性D. 平等性答案:B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计划经济C. 市场经济D. 混合经济答案:A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国家宏观调控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 以上都是答案:D8.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A. 法治精神B. 法治理念C. 法治原则D. 法治实践答案:A9.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C. 推动文化创新D.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答案:A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要求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1)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2)辩证法,即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3)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免费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免费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着重揭示的是()。
A. 社会不公正B. 社会问题C. 社会变革的规律D. 社会发展趋势答案:C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实证主义D. 经验主义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最本质的问题是()。
A. 人的解放B. 社会制度C. 阶级斗争D. 人的本质答案:B4.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根本的任务是()。
A. 维护自身利益B. 改造社会C. 经济发展D. 维护国家利益答案:B5.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的作者是()。
A. 列宁B. 马克思C. 恩格斯D. 斯大林答案:B二、判断题1. 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种教条主义思想。
()答案:错误2.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答案:正确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靠个人努力即可实现。
()答案:错误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
()答案:正确5.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成不变的,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和创新。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解释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答案: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其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点:- 对立统一: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矛盾构成的。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解决的。
- 质量互变:事物的性质是通过数量的积累逐渐发生变化的。
质量变化的规律是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
- 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旧事物而创造新事物的过程。
新事物包含旧事物的一部分,并且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和超越。
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是怎样的?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的核心特征是消灭剥削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需要通过阶级斗争和生产力的发展来逐步消灭剥削,并使所有人平等享受社会财富。
社会主义社会还强调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理念B. 物质C. 精神D. 意识答案:B2.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价值规律C. 劳动价值论D. 资本积累理论答案:A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 利润最大化B. 价值规律C. 剩余价值规律D. 资本积累规律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体现了:A. 唯物主义历史观B. 唯心主义历史观C. 机械唯物主义历史观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答案:A6.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分为: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 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答案:A7.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障碍D. 社会发展的次要因素答案:A8.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源泉是:A. 工人的剩余劳动B. 资本的自我增殖C. 资本的积累D. 资本的流通答案:A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经济B. 计划经济C. 市场经济D. 混合经济答案:A10.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物质极大丰富B. 阶级完全消亡C. 人的全面发展D. 所有制形式的统一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50道题。
每题2分。
1-40单项选择,40-50判断正误。
(注:去除多项选择)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客体是(D)A.观念本身B.人的意志的产物C.自然界的存在物D.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196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年教皇为伽利略公开平凡,这说明(D)A.谬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真理B.真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 )A.学习书本知识B.进行社会调查C.研究历史资料D.参加社会实践。
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A.寄生的资本主义B.腐朽的资本主义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D.过渡的资本主义5.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思想家,名列榜首的是(A)A.马克思B.爱恩斯坦C.达尔文D.牛顿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D)A.自然界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
7.下列各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有(C)A.理性为万物的本原B.数为万物的始基C.水是万物的本原D.精神是世界万物之源。
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B)A.资本家节余B.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剩余价值C.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财富D.用暴力剥夺小生产者和他国劳动人民。
9.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是(C)A.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B.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C.跨国公司的发展D.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社会化10.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在(B)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C.劳动者D.管理方式1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D)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C.精神劳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B)A.劳动过程B.价值增殖过程C.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D.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13.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阶级斗争理论C.社会发展理论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14.G—W…P…W’—G’是(A)A.货币资本循环公式B.生产资本循环C.商品资本循环公式D.流通资本循环公式15.我国制定2020年远景规划的依据是(D)A.现实的可能性B.抽象的可能性C.好的可能性D.现实性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是(A)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D.事物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D)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抗B.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C.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D.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19.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C)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B.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C.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20.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D)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21.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C)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社会总产品D.社会总资本22.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A)A说明一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扩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23.在劳动力买卖当中,劳动者出卖的是(A)A劳动力的使用权B.劳动力的所有权C.劳动的使用权D.劳动的所有有权24.“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25.逻辑证明是(A)A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B.实践标准以外的另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C.先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D.优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26.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是指(B)A.MB.v+mC. c+vD.c+v+m27.“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B)A.唯物主义真理论B.主观真理论C. 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28.划分阶级的标准是(D)A.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B.经济收入的多少C.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D.人们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和其他集团的劳动29.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实事求是C. 阶级性D.科学性30.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4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的价值或价格(B)A正确B.错误4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A) A.正确B.错误43.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都是资本(B) A.正确B.错误44.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A) A.正确B.错误45.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认识和实践的关系(A) A.正确B.错误46.资本运动的起点是货币,终点也是货币(A) A.正确B.错误47.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资本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之间的矛盾(A) A.正确B.错误48.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A) A.正确B.错误4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B) A.正确B.错误50.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B) A.正确B.错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2考试时间50分钟,50道选择题。
每题2分。
1-40单项选择,40-50判断正误。
1.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B)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C. 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D.借贷资金的增殖程度2.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3.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B)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 生产社会化D.经营管理社会化4.在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中的认识是(D)A.感性具体阶段的认识B.理性抽象阶段的认识C. 理性具体阶段的认识D.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真正统治者是(D)A.总统B.国家垄断资产阶级C. 国际垄断同盟D.金融寡头6.哲学上的自由是指(C)A.自由是对必然的崇拜B.自由是对必然的否定C.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D.自由就是抛弃偶然性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B)A.相对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 形而上学观点D.折中主义观点8.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B )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9.上层建筑的核心是(B)A.政党B.国家政权C. 法律D.哲学10.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D)A.先进的机器设备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C. 别人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11.社会基本矛盾是(D)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2.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D)A.社会主义革命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1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C)A.物质的B.运动的C. 实践的D.精神的14.矛盾的基本属性是(D)A.普遍性和特殊性B.绝对性和相对性C. 整体与局部D.同一性与斗争性15.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实质是(D)A.商品贱买贵卖的收益B.商品售卖劳动创造的价值C. 商品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差额D.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16.社会生产过程中决定作用的环节是(B)A.交换B.生产C. 消费D.分配17.测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C. 劳动者的主体素质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18.阶级的实质是(D)A.经济收入不同的社会集团B.暴力形成的不同的社会集团C. 政治思想不同的社会集团D.在人剥削人的生产关系中处于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19.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20.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21.“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C)A.相互矛盾的B.完全不同的两回事C. 有着内在联系的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2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A)A.能动的反映论B.经验论C. 先验论D.不可知论23.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24.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A)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C.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结果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没有关系2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存在性B.结构性C. 运动D.客观实在性27.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用思维整体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B.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C. 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D.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8.人的意识能动性是指(D)A.能动的创造客观规律B.能动的改造自然规律C. 自由的创造宇宙万物D.能动的反映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29.“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A)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B.辨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C. 唯心主义的时空观D.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3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C)A.人民群众B.阶级斗争C. 社会基本矛盾D.科技革命41.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局限性,因此不能进行自我调整(B)A.正确B.错误42.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B)A.正确B.错误4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B)A.正确B.错误44.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A)A.正确B.错误45.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A.正确B.错误(阶级斗争才是)46.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B)A.正确B.错误47.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目的是获取相对剩余价值(A)A.正确B.错误49.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了它的技术构成(B) A.正确B错误50.大学生只需要在理论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实际中应用是以后的事(B)A.正确B.错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卷31. 当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其价值量与生产价格量相等的部门是(C)A.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B.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C.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D.所有部门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C)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C.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D.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4.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规范C.文学艺术D.哲学思想6.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9.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C)A.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D.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1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C)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1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D)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12.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 )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政治经济学理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阶级斗争学说1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1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16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 )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8..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19.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科学实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20实践的主体是( B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2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B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22.“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2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B )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24.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25.上层建筑是指( D )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26.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C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2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B )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28.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D)A.商品;B.货币;C.价格;D.使用价值;2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30.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C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41.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