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大全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的新人教版物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物理量与单位:介绍物理量的概念和常用的物理量单位,例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2. 速度与加速度:介绍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速度和加速度的图像表示。
3. 运动的规律:讲述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斜抛运动的规律,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4. 力的概念:介绍力的定义和力的单位,以及常见的力的种类,如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
5. 力的合成与分解:讲述多个力作用于物体时,如何求出合力和分解力。
6. 牛顿第一定律:介绍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描述了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
7. 牛顿第二定律:阐述牛顿第二定律,即力和加速度的关系,以及质量与动量的关系。
8. 平衡力与摩擦力:讲解物体平衡的条件和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9. 原理与应用:介绍一些物理原理和应用,如杠杆原理、浮力原理和机械能原理等。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 简单机械:介绍一些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如杠杆、滑轮和轮轴等。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还会涉及一些实验设计和计算题的解答,以
及做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来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课桌的高度约 0.75 米。
2.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 1 分米=0.1米=10-1米;1 厘米=0.01米=10-2米; 1 毫米=0.001米=10-3 米;1米=106微米; 1 微米=10-6米。
3.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有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4.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5.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替代法。
6.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或采用更精密的仪器。
7.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 ),小时(h );1min=60s;1h=60min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脉搏;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3. 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4.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 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1. 运动与力
-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
返运动等。
- 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包括推力、拉力、重力、弹力等。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合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不同物体上。
2. 声与光
- 声的传播: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包括声
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 声的特性:音调、音量、音色等。
- 光的传播:光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通过介质传播
时会发生折射。
- 光的特性:反射、折射、色散、光的直线传播等。
3. 电与磁
- 电流与电路:电流由正电荷向负电荷的流动形成,电路是电流的路径,包括导体、电源、开关、负载等。
- 电阻与电压: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电压是电流的推动力。
- 磁场与磁力:磁场是磁力的作用区域,磁力是由磁场对物体的作用力。
- 电磁感应:当导体相对磁场运动或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4. 科学与社会
- 科学方法:观察、提问、假设、实验、总结等。
-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交通、通信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 科学伦理:科学研究应遵守的伦理规范,包括诚实、公正、保密等原则。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最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km 103101m= 106 um = 109 nm103 mmdm 10 cm10310um 103 nmmm②数不变、记进率、化单位a. 大单位T小单位,乘以进率;b. 小单位T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c. 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d. 单位使用字母符号书写。
【典例1] 25km = _________ nm由km r nm ,下了四级台阶,进率为1012 所以25km = 25 x 1012 nm = 2.5 x 1013 nm由umm,上了两级台阶,进率为10-6所以25um = 25 x 10-6 m = 2.5 x 10-5 m25um = __________ m 、长度测量1km = 103 m,1.基本工具:刻度尺2•常用工具:直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T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看分度值。
②使用时T三会:会放: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
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①累积法(以多测少):多用于测量细微物体的直径或厚度。
L总公式为L - (N为数量)N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或细金属丝的直径等。
②化曲为直法:用于测量曲线的长度。
用无弹性棉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用刻度尺测出棉线长度即可。
例如:测蚊香的长度,树干的周长。
③滚轮法:先测出某圆的周长,让圆在待测曲线上滚动,记下圈数,用周长乘以圈数即可,多用于测较长曲线的长度。
例如:测操场的周长。
【注意】①测量时不可利用已磨损的零刻度线,但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对齐物体时,千万不要忘记最后读数时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
②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常考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常考点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常考点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五、声的利用常考点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选择题)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物态变化常考点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②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⑵ 继续放热.2、汽化和液化:①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化 放 热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解释“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第四章 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蒸发沸腾☆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 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⑵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混合之后为白光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之后为黑色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二、透镜1、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典型光路3、填表: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⑴u=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⑵u=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⑷成实像时:⑸成虚像时:四、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二、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 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4、测量: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X k B 1 . c o m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⑶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 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⑵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 )=厘米3 ( c m 3 ) 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7、测固体的密度::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ρ m V = V m ρ = V mρ= ρ m V= ρ m V = 原理 浮在水面: 工具(量筒、水、细线) 、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沉入水中: 形 状 不 规 则 形状规则工具:刻度尺积质量 工具天平⑴ 原理:ρ=m/V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9、密度的应用: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X|k |B| 1 . c |O |m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⑷判断空心实心:。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1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一、测量的意义及其单位(1)测量的意义:如图甲所示,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那个较长?如图乙,中心的两个圆那个面积较大?先目测,在用刻度尺测量,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AB和CD一样长,中心两个圆的面积一样大,由此说明仅凭感觉判断一个物体的大小、长短,有时并不准确,所以要对物体的某些外观特征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专门的仪器和工具来进行准确的测量。
(2)国际单位制:测量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由于世界上不同地区选定的标准各不相同,交流就会很不方便。
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知识点二、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2)常用的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物理量单位符号换算关系长度千米km1km=1000m=103m米m----分米dm1dm=0.1m=10-1m厘米cm1cm=0.01m=10-2m毫米mm1mm=0.001m=10-3m微米μm1μm=0.000001m=10-6m纳米nm1nm=0.000000001m=10-9注意: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单位之间的换算,不仅仅是数值参与运算,且单位也同时参与运算;(2)换算过程中,不要再写上原单位,只写目标单位;(3)明确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
可简记为:数不变,单位换,乘进率,进行算。
知识点3、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①刻度尺:指各种有刻度的尺子,如直尺、卷尺、三角尺、皮尺等,通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测量长度时使用。
①精密测量工具:如需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于机械加工的精密测量,而激光测距仪通常用于远距离精确测量中。
(2)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下表中的内容。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换算关系: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106μm;1m=109nm常识:课桌高、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数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二、时间的测量时间测量的工具是停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
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换算关系是:1h=60min 1min=60s三、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四、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为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
故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五、速度1、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计算公式:v=s/t 变形:t=s/v s=vt v-速度-m/s s-路程-m t-时间-s速度单位:m/s;1m/s =h2、常识:人步行s,自行车5m/s,大型喷气客机900Km/h,客运火车140Km/h,光速3x108m/s,声速340m/s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声音不一定停止。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均可发声;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v固>v液>v气常识: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一、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 速度的计算公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 运动图表的解读与绘制二、力的作用- 力的基本概念:力的性质、力的单位-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惯性的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关系、质量的概念与衡量-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与特点三、力的效果- 物体的平衡:平衡的条件、平衡力的合成- 物体的斜面运动:斜面的特点与力的分解- 物体的自由下落:重力的概念与计算、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四、力的工作- 功的概念与计算:功的性质、功的单位- 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与计算- 能量守恒定律:封闭系统的能量守恒五、简单机械- 机械的分类:杠杆、轮轴、滑轮等- 原理与应用:杠杆原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六、电的基本概念- 电荷的概念与性质:正电荷、负电荷、元电荷- 电流的概念与计量:电流的定义、电流的计量单位- 电阻的概念与计量:电阻的定义、电阻的计量单位七、电路基础-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电器- 串联与并联: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欧姆定律:电流、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八、静电现象- 静电的产生与消失:摩擦、接触、感应三种方式- 静电的有关现象:电荷的相互吸引和排斥、静电的运动和放电九、影响电阻的因素- 电阻与电线的关系:导线材料、导线截面积、导线长度-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电阻温度系数的概念与计算十、电能的转化与利用- 电能的转化:发电方式与原理- 电能的利用:电灯、电热器材、电动机等十一、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传播路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镜面反射:入射角、反射角的关系- 折射定律:折射角、入射角、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十二、光的色散与成像- 光的色散现象:光的折射与色散的关系-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特点与成像方式十三、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产生:振动物体产生声音的原理- 声音的传播方式:机械波、纵波、横波- 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十四、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音调: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声音的音量:振幅与音量的关系- 声音在空气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差异十五、物体的状态变化- 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变:凝固、熔化、汽化、冷凝等- 物质的热膨胀:热胀冷缩的原理与应用十六、热量与能量- 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能量与功的关系: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功的计算及单位十七、能源的利用与保护- 能源的分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能源的利用与保护策略: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基础练习(全册)---学生用(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的目的是:获得的数据,作出的判断。
2、长度的测量工具叫。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
3、刻度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叫。
叙述分度值是要有和。
4、使用刻度尺测量前要三看:一看;二看;三看。
5、刻度尺按照厚薄不同可分为刻度尺和刻度尺。
6、刻度尺按照分度值不同可分为刻度尺、刻度尺、刻度尺和刻度尺。
7、记录的长度测量结果必须要有和。
8、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必须注意:(1)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或者;(2)要用刻度线或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前边缘;(3)刻度必须要物体。
(4)记录数据时,必须记录到分度值的位。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
9、长度的单位从大到小有:、、、、、、等。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
10、判断记录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就看倒数第位的和分度值的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是的,如果不一致是的。
11、在我们记录的正确长度测量结果中,所有各位都是数字,一位数字是估计数字,除最末一位外的其他各位数字都是数字。
12、误差是与的差异。
13、人,用工具,使用方法都会有误差。
14、误差是避免的。
但误差可以。
15、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有关,与测量的有关。
16、由于测量方法而产生的叫错误。
测量错误避免。
17、改正了错误的测量方法只能避免,不能避免,也不能减小。
18、长度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与有关;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与有关。
19、分度值越小,长度测量越。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多少,测量长度时所能达1到的准确程度就是。
20、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2);(3)。
21、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测量结果除了要记录到分度值的外,还必须满足除位可以不同,其余各位必须。
2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只能用的测量结果来求平均值,错误的测量结果用来求平均值。
24、求平均值时,应当用法保留小数位数和原小数位数。
25、时间用来测量。
古代测量时间用和。
26、时间的国际单位有:、、。
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
初二上物理知识点大总结第一部分声现象1. 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 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 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10.声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雷达等)(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第二部分光现象及透镜应用(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8、理解: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9、两种反射现象(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1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以下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的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位置的描述:用参照物和位置矢量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时间的描述:使用时钟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间。
3.速度的描述: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来描述物体的速度。
4.加速度的描述:用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来描述物体的加速度。
5.速度-时间图象: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6.加速度-时间图象:用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来描述物体的加速情况。
二、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者方向有所改变的原因。
2.力的计算: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3.力的合成与分解:将力分解为几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4.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5.摩擦力的计算:计算摩擦力时一般采用标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最大值。
6.弹力:物体因受到弹簧形变的作用力而产生的力。
7.斜面上的力:斜面上的作用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力。
8.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做重力。
9.等效重力:在垂直向下和垂直向上的力的合力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用等效重力来替代这两个力的合力。
三、机械功和机械能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功的概念:功是力对物体作用引起物体速度、形状或位置改变时所做的功。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值乘以物体的位移。
3.功率:功率是功对时间的比值。
4.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的位能和动能之和,它是物体进行做功的能力。
5.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6.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不受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四、静电和电流1.电与电荷: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静电仪的原理:静电仪通过将金属雷达接触到地球,使其与地球保持相同的电势差,使金属球的电荷不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重点
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点知识点。
下面是重点知识点的归纳:
1. 第一单元:力和压强
- 力的概念和特点
- 力的计算和单位
- 力的合成和分解
- 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
- 杠杆原理和杠杆的计算
2. 第二单元:声音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和测量
-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 声音的吸收和隔声
3. 第三单元:光的追迹与成像
- 光的传播和光线的追迹
- 光的折射与反射
- 理想平面镜和实际镜子的成像
- 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
4. 第四单元:电和电路
- 电的产生与传导
-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符号表示
- 串联和并联电路
- 测量电流和电压的仪器
5. 第五单元:电的磁效应
- 磁场的产生和磁力的作用
- 磁铁的磁性和磁场的方向
- 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和电流感生磁场
- 电磁感应现象和简单电磁感应器
以上为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1、测量的物理意义生活中,我们常常依靠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去判断外界的事物;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如果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准确的定量描述,就必须用仪器来测量,为此人们发明了很多的测量仪器和工具;生活中常见的尺子、钟表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2、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3、其他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μ)、纳米(nm )4、换算关系:m 10km 13= m 10dm 11-= m 10cm 12-= m 10mm 13-= m 10m 16-=μm 10nm 19-=5、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人头发的直径约为70m 70μ;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 ;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1)常用工具:刻度尺(带有刻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精确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2、认识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分度值”和“量程”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或某一刻度线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2)读出两端示数,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不能仰视或俯视,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两端示数之差就是所测物体的长度三、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1)时间的国际单位:秒(s)(2)其他单位:小时(h)、分(min)(3)换算关系:minmin1=h1=s60602、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秒表、停表等3、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1)认识停表:在表盘中认清大小表盘的分度值、分针(短指针)和秒针(长指针)、各按钮作用(开始、停止、复位等)(2)使用方法:按下开始按钮开始计时,再次按下开始按钮表针停止走动.(3)读数:先读小表盘再读大表盘,即“先分后秒”,测量时间=分针位置读数+秒针位置读数;如图停表所示的时间是4min41.9s四、误差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误差产生的原因(1)测量人的估读(2)测量工具的精确度(3)测量的方法3、减小误差的方法(1)选用合适的、精密的测量工具(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3)改进测量方法4、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除了机械运动,运动还有多种形式,如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2、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变化;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二、参照物1、定义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所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变化,就说明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明它是静止的.2、参照物选取的规则(1)认为参照物是不动的(2)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3)参照物的选取要根据需求来选择,尽量使研究问题简单,易于描述.(4)不能选取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5)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6)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一般不加以说明.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静止;也就是说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但一定会有相对于其他物体是运动的情况;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运动的,它可能相对于其他物体都是运动的,但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个与之相对静止的物体.2、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应用(1)相对运动:指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2)相对静止:指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即两者以相同的速度向同一个方向运动.知识点三:运动的快慢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3 利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比值大的物体运动得快 4利用所用时间与路程的比值比值小的物体运动得快二、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3、公式:t S =ν 公式变形:⎪⎩⎪⎨⎧==⇒=νννS t tS t S4、单位:国际单位米每秒,符号s /m 或1s m -⋅;交通运输中常用的单位千米每小时,符号h /km 或1h km -⋅;换算关系,h /km 6.3s /m 1= s /m 6.31h /km 1=5、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速度约1.1m/s ,自行车速度约5m/s ,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速度约30m/s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15℃)约340m/s ,真空中光速为3×108m/s 三、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机械运动(2)特点:轨迹是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变);其t s -图像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t -ν图像为平行于t 轴的直线.2、变速直线运动(1)变速直线运动:路线是直线速度变化的机械运动(2)平均速度: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就叫作该段路程或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用来反应该段路程或该段时间的平均快慢程度;计算公式ts=-ν3、机械运动的分类⎪⎩⎪⎨⎧⎩⎨⎧曲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机械运动知识点四:测量平均速度1、原理:ts=-ν ;实验中先测量路程和时间,再根据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实验步骤(如图所示)(1)用刻度尺测量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21S S 、 (2)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的时间21t t 、 (3)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11t S =-全ν;上半程的平均速度22t S=-上ν;下半程的平均速度2121t t S S --=-下ν 3、结论(1)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2)小车通过全程、上半段和下半段的平均速度间关系:下全上---<<ννν 4、注意事项(1)为了计时方便,斜面的长度要足够长、坡度要小(注意:坡度也不能过小,否则测出的平均速度大小会接近相等),且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坡度.(2)金属片的作用:①防止小车滑落;②便于准确测量时间.(3)测量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量到结束时的车头,而不是测斜面的长度,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大.(4)要测量哪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就测量其对应的路程及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2)对声源的理解:①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者气体;②只有正在发声的物体才能叫声源,一个能够发声但没有发声的物体,不能称为声源.3、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实验(如下图所示)音叉的振动不易直接观察,可以通过乒乓球弹起显示,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放大法) 4、声音的记录(1)通过记录振动规律来记录声音;如唱片. (2)其他记录方法:磁记录、光记录、存储卡记录等 二、声音的传播1、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声的介质. 2、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即声波)向周围传播 三、声速1、声速(1)定义: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2)影响声速的大小的因素:①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气液固ννν>>);②介质的温度(声音在C o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s /m )(3)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声音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匀速传播的. 2、回声(1)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再次传入人耳的现象.(2)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t S ν21=其中,t 为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所用时间.(3)回声与原声间隔s 1.0≥—听见回声(4)回声与原声间隔s1.0≤—加强原声(5)回声的防止:室内讲话(比如晚会、报告会等场合)的回声有时候会使人听到多重声音,产生重音,不利于接收信息,严重时会对人的听觉系统造成危害,所以剧院的墙壁常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俗称燕子泥),使到达的声音向各个方向反射,从而相互抵消掉一部分,减弱回声的影响.四、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空气传导:听觉→→听小骨空气振动→鼓膜振动2、骨传导:听觉→头骨声源→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高时,声音比较尖细;音调低时,声音比较低沉.2、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3、频率: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越高表示振动得越快;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比如一个物体2s内振动了50次,频率就是25Hz4、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5、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大约从20Hz到20000Hz;高于20000Hz 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二、响度1、响度: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强弱2、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响度与振幅的大小有关,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声源的振幅越小,声音的响度就越小.3、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距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越小.4、增大响度的方法:增大振幅,减小声音分散(喇叭、听诊器就是通过减少声音分散,来增大响度的)三、音色:声音的特色(即音品)1、音色是每个发声体单独具有的声音特性;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2、影响因素: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因此音色是我们区别不同发声体的一个重要依据.四、声音特征总结归纳知识点三:声的利用一、声与信息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人与人的交流,利用声音的变化表达不同的意义.2、超声波和次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1)次声波与信息:如大象的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的监测等.(2)超声波与信息:如蝙蝠的回声定位、倒车雷达、声呐系统、B型超声波诊断仪、超声波探伤等.3、人能通过声音获得信息的原因(1)声音在产生时本身会携带相关的信息(2)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可传递有关信息(3)声波被反射时,回声也能传递一定信息.二、声与能量1、声波可以传递能量2、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听到的声音更加强烈,在实际中的应用更加广泛.(1)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超声波牙刷、超声波清洗、空气加湿器(2)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如超声波洗牙、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3)超声波在工业中的应用:如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超声波除尘.(4)超声波在军事中的应用:如次声波武器知识点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及其来源1、噪声(1)从物理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来源(1)自然界噪声:如风声、雨声、雷鸣声等(2)交通运输噪声: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工作时的声音(3)工业噪声:如纺织厂、机械车间的机器等运转的声音(4)工地噪声:如挖掘机、打桩机等工程机械产生的声音(5)生活噪声:如娱乐场所、集市等人群密集地的声音(6)电器噪声:如电冰箱、电风扇等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声音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噪声的单位:声音强弱的等级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划分2、常见噪声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dB30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40~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超过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处于90dB 的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3、噪声的危害(1)心理效应:如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和睡眠.(2)生理效应:如引起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3)物理效应:如高强度的声音能损坏建筑物三、噪声的控制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2、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如下表)3、噪声的利用:如噪声除草、噪声除尘、噪声发电、噪声制冷、噪声克敌等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一:温度一、温度(用T表示)1、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单位:通常情况下温度采用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3、摄氏温度的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把0℃至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份代表1℃4、常见的温度值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舒适的室内气温约为23℃、洗澡水的温度约42℃、绝对零度为-273.15℃.二、温度计1、用途:测量物体的温度2、常用温度计的构造(1)玻璃外壳内是内径很细而且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下端与玻璃泡相连.(2)泡内装有适量的水银、煤油或酒精等液体,外壳上标有均匀的刻度及符号.3、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4、常用温度计分类(1)按用途分:如“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等.(2)按测温物质分:如“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5、常用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体温计C1.0o35o C42~寒暑表CC1o30o~50三、温度计的使用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2、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3、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4、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5、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四、体温计量程是C4235o,分度值是C1.0o,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读体温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在“缩口”处断开,仍指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知识点二: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物质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叫做物态变化.二、熔化和凝固的定义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过程要吸热.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过程要放热.三、探究固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1、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1)实验设计(如上图)(2)实验现象海波通过加热,温度升高,当海波升至一定温度时,有液态海波出现,随着加热的不断进行,有更多的固态海波变成液态,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当海波全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石蜡通过加热后,温度升高,逐渐变软、变稀,温度不断升高;完全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3)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上图)(4)实验结论海波熔化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石蜡熔化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升高.2、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1)实验现象将熔化后的海波和石蜡停止加热,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和石蜡完全凝固后在记录几次温度;同时会发现海波开始处于液态、温度下降,然后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温度保持不变,最后变成固态,温度下降;石蜡由硬变软、由软变稠、由稠变稀、最后变成液态,温度一直在下降.(2)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上图)(3)实验结论海波凝固时的特点:持续放热,温度不变;石蜡凝固时的特点:持续放热,温度下降.3、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等)(2)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如松香、沥青、玻璃、蜡等)(3)晶体和非晶体区别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凝固时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的熔点和凝固点.四、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2、晶体的熔化(1)晶体的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收热量.(2)晶体熔化的特点: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熔点)3、晶体凝固(1)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出热量.(2)晶体凝固的特点: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凝固点)4、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逐渐升高;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逐渐降低.5、温度等于熔点或凝固点时晶体物质的状态可能是固体、可能是液体、也可能是固液共存态(如“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冰的熔点是0℃、水的凝固点是0℃)知识点三:汽化和液化一、汽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过程要吸热;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2、沸腾: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3、探究液体沸腾的特点(1)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2)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直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度.(3)实验现象及图像(如图所示)(4)实验结论: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4、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持续吸热.5、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气压的关系液面上方的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6、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是只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2)蒸发具有至冷作用: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能使液体和它附近物体温度下降.7、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二、液化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过程要吸热;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2、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一切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3、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部分气体,在体积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液化;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液化,必须先使它降低到一定温度以下,才能使它液化.4、液化的好处: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贮存和运输.知识点四:升华和凝华一、升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如灯丝变细,“干冰”不见了等)2、物质在升华过程中吸热二、凝华1、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如窗玻璃上结的“冰花”,“雪”等)2、物质在凝华过程中放热三、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1、利用升华吸热得到低温(如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来进行人工降雨、存放食品等)2、利用凝华放热形成“白云”(舞台上的“白云”是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其周围气温迅速降低,使处于低温区内的水蒸气被液化成小水珠,许多细小的水珠聚在一起,在大气中漂浮而成为“白云”)四、物态变化1、物态变化的三组互逆过程(如图所示)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别对应固液间变化、气液间变化、固气间变化.3、吸热的过程和放热的过程(1)吸热的过程:熔化、汽化、升华(2)放热的过程:凝固、液化、凝华五、自然界的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在不停地循环,海洋的海水蒸发升到空中,形成云(小水滴);小水滴凝结成为雨(雪或雹)落到地面;落在地面的水主要成为小溪或地下水,最终汇合为江河,流向大海.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一:光的传播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1、天然光源(如:太阳、闪电、萤火虫、水母、斧头鱼、灯笼鱼等)2、人造光源(篝火、火把、和蜡烛、发光的电灯、电视、电脑等)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用来表示光传播路径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3、小孔成像(1)原理:光的直线传播(2)特点:成倒立、实像(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像是缩小的;当物距小于像距时,像是放大的;当物距等于像距时,像是等大的)(3)像的形状: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三、光的传播速度: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真空中的光速是最快的.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m/s=⨯c8103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等于在真空中的速度33、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42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3知识点二: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象.二、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一点、二角、三线”(如图所示)即(1)入射点O(2)入射光线AO(3)反射光线OB(4)法线ON(5)入射角i(6)反射角r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1)平而光滑的物体表面发生镜面反射(2)特点:平行光被反射后,反射光线仍然平行射出(如上图所示)2、漫反射(1)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2)特点:平行光被反射后,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射出(如上图所示)3、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光路可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点三:平面镜成像一、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实验现象(如下中图所示)(1)在玻璃板另一侧成蜡烛的像(2)蜡烛所成的像都能与另一只完全相同的蜡烛重合(3)蜡烛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像的位置与物的位置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5)像的位置到玻璃板的距离与物的位置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2、实验结论:蜡烛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与蜡烛的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与蜡烛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蜡烛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实验中注意的问题(1)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用较薄的玻璃板是为了避免出现重像(3)玻璃板竖直放置是为了使所成的像与物在同一水平面上(4)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5)改变蜡烛的位置多次进行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如下左图所示):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三、实像和虚像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显示在光屏上.2、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显示在光屏上(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四、平面镜的应用1、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上右图所示)2、利用平面镜成像。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本文档总结了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知识点概述。
第一单元:力和压力
- 力的概念和特点
- 力的单位和测量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二单元:机械效应和杠杆
- 机械效应的概念和分类
- 杠杆的定义和结构
- 杠杆的运动特点和计算方法
- 杠杆的应用和例题分析
第三单元:浮力和密度
- 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 物体浮沉的条件和判别方法
- 密度的计算和性质
- 密度的应用和测量方法
第四单元: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 速度与时间图像的分析
- 位移与时间图像的分析
第五单元: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
-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和计算方法-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各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六单元: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原理
- 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平衡力和力的平衡条件
-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场景
第七单元:简单机械原理
- 斜面的概念和分类
-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 机械优势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第八单元:热传递和温度计
- 热传递的方式和规律
-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
- 温度计的原理和种类
-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误差计算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程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上物理书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上物理书知识点
第一单元运动
- 运动的概念及特征
- 速度与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
-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 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计算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
第二单元力和压力
- 力的概念和单位
-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 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 杠杆原理和浮力的概念
第三单元密度和压强
-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
- 浮力和物体的浮沉
-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 脉搏计算和心脏的作用- 气压和大气压强的概念
第四单元热学
- 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 导热和导电的区别
- 直热和不直热的传递方式- 物体的热胀冷缩
- 相变现象和相变过程
第五单元声音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音调- 声音是如何扩散的
- 如何保护听力健康
- 噪声污染的危害和预防
第六单元光学
- 光的传播和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 光的成像和透镜的原理
- 镜子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光的色散和波长的概念
第八单元电学
- 电荷和电流的概念
- 电阻和电阻的计算
-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 静电场和电场强度
- 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感应规律第十单元科学与技术
-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 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
- 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应用
-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
- 运用科学与技术解决问题
以上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整理,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
结
本文将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力和压力
1. 力的概念和性质
2. 力的计算
3.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4. 杠杆原理
5. 水压和大气压
第二章:运动和力
1. 运动的分类
2.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3. 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合成
4.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5. 弹力和重力
第三章:速度和加速度
1. 速度和速度的计算
2. 加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3. 自由落体运动
4.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第四章:能与功
1. 功的概念和计算
2. 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
3. 机械能的转化
4. 做功和功率的计算
5. 机械效率和机械功率
第五章:简单机械设备
1. 杠杆
2. 机械臂和齿轮
3. 摩擦和滑动摩擦力
4. 斜面和斜面的应用
第六章:光的传播
1. 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2. 阴影的形成
3. 物体的看见和被看见
4.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5.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第七章:声和听觉
1. 声的产生和传播
2. 声的干涉和共鸣
3. 声的吸收和反射
4. 声音的大小和音调
5. 听觉和声的保护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其他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km=_____m;1dm=___m;1cm=____m;1mm=_____m;1μm=_________m;1nm=________________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________。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______、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_____________,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要包含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差与错误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______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2、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3.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四、测量平均速度1、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动的物体叫_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合______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m/s。
4、回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______m。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______________。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在1s内__________叫频率,物体________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____。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4、音色:由____________决定。
人们根据_______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中减弱、在______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气固液熔汽凝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进行工作。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____变成______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点: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______。
⑵继续______。
②凝固:定义:物质从_____变成_______ 叫凝固。
凝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变硬成固体凝固点: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________。
凝固的条件:⑴ 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
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蒸发、沸腾②液化定义:物质从_____变为______ 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_______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____ 热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_____直接变成_____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____直接变成_____的过程,__ 热第四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_____________;人造光源,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_______m/s=______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______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一部分光被___________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____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____________条件:反射面________。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_______________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___________。
条件:反射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________的缘故。
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________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________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_________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____________的会聚点所成的像⑵球面镜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混合之后为白光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混合之后为黑色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