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6.3比大小》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80edd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3.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三节,比大小。
我们将通过生活情境来引入比较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面积和重量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独立地进行物体大小的比较,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大小,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在比较中,有时需要借助工具来进行精确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比较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如尺子、书本、玩具等,以及一些图片和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一根尺子和一本书,让学生们观察并告诉我哪个更长,哪个更高。
2. 讲解比较方法:我会向学生们介绍比较的方法,如何用眼睛观察和用手比划来判断物体的大小。
3.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比较身高、手臂长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 例题讲解:我会出示一些图片和卡片,让学生们比较其中的物体大小,并说出比较的结果。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物体,让学生们进行比较,并记录下来比较的结果。
6. 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比较的板书,帮助学生们记忆和理解。
7.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比较的作业,如比较家庭成员的身高、比较书本的大小等,并要求学生们用语言表达出来。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些比较的板书,包括比较的方法、比较的结果等,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比较家庭成员的身高,用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爸爸比妈妈高。
2. 比较书本的大小,用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这本故事书比那本科学书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比较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独立地进行物体大小的比较,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下《6.3比大小》word教案 (3)doc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下《6.3比大小》word教案 (3)doc](https://img.taocdn.com/s3/m/568dd395f46527d3250ce047.png)
比大小【教材分析】“比大小〞是在学完“分一分〔一〕〞和“分一分〔二〕〞,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关于分数的进一步认识。
教材呈现比拟分数大小的过程,是通过图形表示分数,让学生通过详细、直观的思维操作去理解和掌握。
如此编排,能够进一步加强分数意义的理解和稳固,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突出现阶段必须掌握的根本方法。
本节没有建构分数比拟大小法那么的任务〔它是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素养学习目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详细情境与直观操作,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大小比拟与生活的联络,会结合实例和图示直观比拟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过程和方法:经历探究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小于10)大小规律的过程,感受解决咨询题方法的多样化,经历从特别到一般的认识开展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浸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进步观看、操作、分析和推理才能,开展数感。
【教学过程预设】〔一〕师生谈话,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板书2和4,咨询:这两个数哪个比拟大?将2改成3,4改成7,咨询:这两个数呢?依照学生答复情况引入课题。
〔设计说明: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络看,分数的大小比拟是以整数大小比拟为根底的。
从整数比拟大小引入分数比拟大小的咨询题:一能激活学生先前的知识经历;二要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心向;三也孕伏着本节课将要提醒两者之间的关联。
〕〔二〕探究比拟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体会比拟分数大小的必要性。
1、从生活经历动身,直观比拟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大小。
〔1〕折一折,涂一涂。
〔2〕分不圈出下面两堆桃子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再比比它们的大小。
(3) 比一比,米尺的二分之一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哪段长?〔设计说明:一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咨询题情境,以便他们自主进展操作与考虑;二是把复习稳固知识与技能的根本训练有机结合在教学的各环节之中;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考虑、动手操作的时机。
〕2.交流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c6f68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1.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比”的概念,理解比的大小。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比大小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比的大小的概念。
2.难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1.“比”的意义。
2.比较大小的方法。
3.比的大小,相等。
2. 教学步骤:(1)Warming-up•教师介绍“比”的概念,解释“比”的大小,让学生了解“比”的用途和重要性。
(2)Presentation•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和用途。
•举例说明比较大小的方法,如用同种单位、列成分数等方法。
•根据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比较大小,培养学生的比较意识。
(3)Practice•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比较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互相进行比较,增加互动性。
(4)Consolidation•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理解比的大小和相等。
•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梳理一些比较困难的例子,巩固所学知识。
(5)Homework•布置做题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活动课堂法2.讲解法3.组合拼接法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教具等。
2.学生携带笔、笔记本等。
六、教学后记:1.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c0ad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f.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大小的概念;2.掌握比大小的方法;3.能够运用比大小的方法,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大小的概念,掌握比大小的方法;2.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比大小的方法,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比大小的示例,磁性图或书本图片;2.学生准备:数学课本。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4.1. 比大小的思路开场问题:•现在有两个数,5 和 3,请问哪个数大?让学生思考一下,引导学生发现,5 比 3 大,因为 5 > 3。
教师进行学生讨论并分享,让一部分学生解释答案。
教师可以应用一下小磁性图或书本的图片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2. 使用大于和小于号比较大小•请看两个数:5, 3。
请问哪个数大?引导学生应用大于和小于号进行比较,确定 5 > 3。
•再看这两个数:8, 10。
请问哪个数大?引导学生使用大于和小于号进行比较,确定 8 < 10。
练习:请使用大于和小于号比较以下数字大小:1.3, 72.9, 23.6, 64.5, 44.3. 使用等于号比较大小介绍等于号的使用方法,并应用等于号比较以下数字大小:1.3 和 3 是否相等?2.3 和 8 是否相等?4.4. 可爱活动教师出示卡片上的数字,学生按升序和降序排列。
接下来需要学生组成两支团队,每组挑选两个人,进行两人比较大小。
4.5. 达标检测请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比较以下数字大小:1.4, 62.7, 83.5, 5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阅读课本并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思考并分享其他比大小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大于、小于、等于号5 > 3,8 < 10,3 = 3,3 ≠ 8。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让学生参与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比大小方法、进行实战操作、进行游戏活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大小的理论知识并不难,对于学生而言,这个知识点是易学、易懂,易掌握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3《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3《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735f2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7.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3《比大小》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我在本节课中选择了北师大版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教授第六章第三节《比大小》的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了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以及如何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正确表示大小关系,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相信学生在比较整数大小方面会比较容易上手,因此我将其作为教学重点。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同时让学生准备了一些练习纸和笔,以便于他们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教学方法。
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践情景,如比较两组水果的数量,让学生初步理解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
接着,我通过PPT展示了一些例题,详细讲解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步骤和方法。
然后,我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板书上设计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步骤和方法,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以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典型的比较整数大小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写明解题思路。
答案如下:答案:78 > 56解题思路:比较十位数,78的十位数是7,56的十位数是5,7 > 5,所以78 > 5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我选择了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践情景,如比较两组水果的数量,来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
这个实践情景的引入非常关键,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比较整数大小的概念,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我在PPT上展示了几个典型的例题,并详细讲解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步骤和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3《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3《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8ce3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d.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3《比大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比大小”的概念;2.能够应用“比大小”的方法比较不同的数值;3.通过练习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较准确地比较数值大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确定准确呈现数值的表现形式。
2.掌握“比大小”的概念及其方法。
3.运用所学方法比较不同的数值。
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建立起准确呈现数值的表现形式的意识;2.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比大小”的概念;3.制定活动或练习以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学用具:黑板、彩色卡纸、数值卡片。
•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6.3节。
四、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本节课采用数字游戏形式,伴随着微笑歌曲,热烈欢快的节奏出现在黑板上。
2. 学习展示1.首先,课件放出几张卡片,上面写有数字。
让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把这些数字根据本人的看法排列出一个从小到大的顺序。
2.随后,让学生口头表达出自己排列数字的方法。
3.制定“跟我比大小”游戏,把数字定下规则后,进行游戏。
要求:查看每张卡片上面的数字,依据规则先后把所有的数字排列出一个从小到大的顺序,最后通过奖品的赠予,来对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进行加强。
3. 基础巩固1.学生进行讨论,比较各种表示数值的方式之间存在的异同点。
2.通过画图等方式对比学生所提供的数字表现方式之间的异同点,让学生能借由这些方法作为表现数字的方法。
3.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讨论不同数字之间比较大小的方法。
4. 拓展延伸1.通过有趣的动画、游戏等方式教学生如何用手指比较数字大小。
2.通过拟定测试题,来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更多的数值比较。
3.对于那些数值较大的数字,我们可以用图表、图谱等方式来辅助我们进行比较。
五、课堂作业在课堂之后,学生应该发挥所学中介绍的概念,来编制各类简单的数值比较测试题目。
六、教学反思1.本堂课我们采用了交互性比较强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气氛较活跃;2.对于一些常规应用,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图表、图谱等方式来辅助我们进行数值比较;3.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掌握自己的数值比较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方法思维,并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95afc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c.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 能够正确比较整数和分数的大小。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比大小的概念和方法。
2. 整数和分数的比较。
3. 比大小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比大小的概念和方法。
2. 整数和分数的比较。
教学难点:1. 比大小的方法的灵活运用。
2. 分数比较大小的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比较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比较的概念。
2. 提问学生,让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比较情景。
第二阶段:讲解比大小的概念和方法1. 讲解比较大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较的目的是找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 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包括比较整数和分数的大小。
第三阶段:练习1. 让学生进行整数比较大小的练习。
2. 让学生进行分数比较大小的练习。
第四阶段:讲解整数和分数的比较1. 讲解整数比较大小的规则。
2. 讲解分数比较大小的规则。
第五阶段:应用1. 通过PPT展示一些比较大小的应用题,让学生解决。
2.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板书设计1. 板书比大小2. 板书内容:比较大小的概念,比较大小的方法,整数和分数的比较规则。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比较大小的题目。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比较情景,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比较整数和分数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和应用题来巩固他们的知识。
在课后,我会根据学生的作业和反馈来进行教学反思,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在上面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实施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学生能否有效掌握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a19de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9.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三节内容,主要是比大小的概念和应用。
我们将通过一些有趣的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比大小的意义,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是如何理解和运用比大小的规则,重点是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练习题,同学们需要准备好纸和笔,以便做练习。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用PPT展示比大小的规则,并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数轴,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七、作业设计答案:第一组数中,5/6小于2/3;第二组数中,7/8大于3/4。
2. 小明的成绩是85分,小红的成绩是90分,比较一下两人的成绩大小。
答案:小红的成绩大于小明的成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比大小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但在比较复杂的题目时,还有一些同学会混淆。
在课后,同学们可以多做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加深对比大小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还可以拓展学习一些其他数学概念,如分数的比较等。
这就是我对于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6.3比大小教案的设计,希望通过这个教案,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大小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这是帮助同学们建立对比较大小概念的直观理解的关键。
比大小的规则的讲解和例题的解析,这是同学们掌握比较大小方法的核心。
再次,随堂练习的设计,这是检验同学们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业的设计,这是同学们课后巩固知识的重要资源。
实践情景的引入。
我选择了比较两块糖果的重量这个情景,因为同学们对这个情景都非常熟悉,能够直观地理解比较的概念。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比较大小不仅仅是在数学学习中才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进行比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acb05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8.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课题是《比大小》。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三节《比大小》。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以及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比较。
2. 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学PPT,内容包括详细的讲解和生动的动画。
2. 两组整数卡片,每组卡片上的整数各有5个。
3. 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际情景,比如:“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小红的年龄比小华大,请问小明的年龄比小华大还是小?”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接着,我利用PPT进行讲解,介绍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我会用动画展示两个整数卡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比较大小的过程。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比较方法。
例如:“比较12和18的大小,请说出你的思路。
”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5. 小组合作:我会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
例如:“请小组合作,找出10个整数,使得其中最大的数比最小的数大9。
”我会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回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1. 比较两个整数的位数。
位数多的整数大于位数少的整数。
2. 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再比较下一位,依此类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253e9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b.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3 比大小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第六章第三节“比大小”。
我们将通过比较不同的数字和物体来理解大小的概念,并学会使用比较符号“>”和“<”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大小的概念,并能够比较数字和物体的大小。
2. 学会使用比较符号“>”和“<”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大小的概念,学会使用比较符号“>”和“<”。
难点:能够准确地比较数字和物体的大小,并正确地使用比较符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实物等。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让学生们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大小”。
2. 讲解:我会用PPT展示一些数字卡片,然后用实物进行比较,如比较两块积木的大小,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大小的概念。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用“>”和“<”来比较数字的大小,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应用:我会让学生们分组合作,用卡片或实物进行比较,并记录下比较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比较符号“>”和“<”2. 比较大小的方法和规则七、作业设计1. 题目:比较下列数字的大小,并用“>”或“<”表示出来。
答案:5 > 3;8 < 9;4 = 42. 题目:用卡片或实物比较下列物体的大小,并用“>”或“<”表示出来。
答案:苹果 > 橘子;书本 < 桌子;篮球 = 篮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比较大小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正确地使用比较符号“>”和“<”。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60267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c.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3 比大小|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学会使用“>”、“<”、“=”等符号进行比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定义。
2. 比较符号的使用:掌握“>”、“<”、“=”符号的书写和使用方法。
3. 实际应用: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和比较符号的使用。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大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比较大小的卡片。
2. 学具:练习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大小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更大或更小。
2. 新授:讲解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和比较符号的使用,通过互动游戏加深理解。
3. 实践: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找出教室里的物品进行比较,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1. 6.3 比大小2. 内容:大于(>)小于(<)等于(=)3. 示例:5 > 3,2 < 4,7 = 7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实践作业:在家里找出三样物品进行比较,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参与度,评估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适用性。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知识。
同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
教学过程1. 导入: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比较大小的思考。
活动:使用PPT展示不同大小的物品,如苹果、橙子、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更大或更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3《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3《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bb9a7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9.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3《比大小》北师大版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第六章“比大小”,主要教学内容为“怎样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大小的方法和基本概念,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如何比较大小,并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比较大小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道比较两个正整数、两个负整数、正整数和零之间、负整数和零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2.通过实例练习,巩固比较大小的方法,提高比较大小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3.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比较两个正整数的大小关系2.比较两个负整数的大小关系3.比较正整数和零之间的大小关系4.比较负整数和零之间的大小关系5.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3.2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大小的方法和基本概念。
2.在黑板上演示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提问和解答问题。
3.布置练习题,由学生个别完成或小组讨论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进行讨论比对答案,进行讲解。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在进入教室后,先依次问好同学们,并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1.你们已经学过的比大小方法有哪些?2.你们知道如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吗?通过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说、想、问和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为教学的顺利展开打好基础。
4.2 讲解1.比较两个正整数的大小关系两个正整数的大小要比较,先比较个位数的大小,个位数相等,则依次比较十位、百位……位上的数的大小;若这些位上的数也相等,则两个数相等。
例如:给出两个正整数21和54,则先比较它们个位上的数,显然2 < 4,所以21 < 54。
2.比较两个负整数的大小关系两个负整数的大小关系也可以通过先将它们化为两个正整数再比较大小。
例如:给出两个负整数-21和-54,则化为两个正整数进行比较,就变成了21和54的大小比较,这样就可以得出-54 < -21的结论。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ba0e4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9.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内容1. 比较整数大小:使学生能够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比较过程。
2. 比较小数大小:使学生能够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比较过程。
3. 比较分数大小:使学生能够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比较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整数、小数、分数大小的方法。
2. 难点:使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比较整数、小数、分数大小的过程。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比较大小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比较大小的重要性。
2. 新授:讲解比较整数、小数、分数大小的方法,并通过黑板演示、学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比较整数、小数、分数的大小,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过程。
4. 巩固:通过PPT展示一些比较大小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并请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
板书设计1. 6.3 比大小2. 内容:包括比较整数、小数、分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比较大小题目。
2. 口头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整数、小数、分数大小的过程。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等。
3. 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口头描述,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生活实例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比较实例,如购物时比较价格、比赛中比较分数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比较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3比大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3比大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b7e3f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5.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3比大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6.3比大小》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大小的意义,学会使用比较符号“>”和“<”以及“=”。
本节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加减法和分数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比较符号“>”和“<”以及“=”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运用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实例和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比较大小的意义,学会使用比较符号“>”和“<”以及“=”,并能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比较大小的意义,学会使用比较符号“>”和“<”以及“=”。
2.难点: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大小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比大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使用比较符号。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和实际例子,用于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大小的意义。
2.学具准备:为学生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印有不同数字,用于比大小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苹果和香蕉,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例子,如3个苹果和4个香蕉,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比较符号“>”和“<”以及“=”。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37f09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8.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3 比大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63页。
该章节主要介绍比较大小的方法,包括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以及如何将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进行比较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引发学生对比较大小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和解释。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4. 讲解:讲解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和解释。
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6. 讲解:讲解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和解释。
7.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较大小的方法:1. 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从高位开始比较,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
2.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
3. 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先通分,将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
七、作业设计1. 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找出大于、小于和等于的例子。
答案:34 > 25, 45 < 56, 78 = 782.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找出大于、小于和等于的例子。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分数的比较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分数的比较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5e11f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b.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分数的比较大小|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分数的比较大小|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三节内容,主要是分数的比较大小。
我们会通过实例来引入分数的大小比较,学习如何使用同分母、同分子、异分母的方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如何理解和运用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例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展示一个情景:有3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答案:每个人分到1.5个苹果,也就是分数2/3。
2. 同分母分数的比较我会继续展示一些同分母的分数,比如4/6和2/6,让学生比较大小。
学生会发现,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3. 同分子分数的比较然后我会展示一些同分子的分数,比如2/5和3/5,让学生比较大小。
学生会发现,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
4. 异分母分数的比较我会展示一些异分母的分数,比如2/3和4/6,让学生比较大小。
学生会发现,异分母的分数需要先通分,然后再比较大小。
六、板书设计分数的比较大小:1. 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2. 同分子分数的比较: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3. 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七、作业设计(1) 3/5 和 4/8(2) 2/3 和 5/6(3) 1/4 和 2/8答案:(1) 3/5 < 4/8 (通分后,3/5 = 6/10,4/8 = 6/10,所以3/5 < 4/8)(2) 2/3 < 5/6 (通分后,2/3 = 4/6,5/6 = 5/6,所以2/3 < 5/6)(3) 1/4 = 2/8 (通分后,1/4 = 2/8,所以1/4 = 2/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fa29c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d.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一、教学内容1. 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能够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表示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
2.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能够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表示两个小数之间的关系。
3. 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较整数和小数大小的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比较整数和小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比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两袋糖果,一袋有5颗,另一袋有8颗。
我提问:“你们认为哪一袋糖果多呢?”学生回答:“8颗的多。
”我接着问:“怎么知道8颗的多呢?”学生回答:“因为8大于5。
”2. 例题讲解:(1)比较整数大小:我出示两张卡片,一张写3,另一张写5。
我提问:“3和5哪个大呢?”学生回答:“5大。
”我追问:“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因为5比3多。
”(2)比较小数大小:我出示两张卡片,一张写2.5,另一张写3.2。
我提问:“2.5和3.2哪个大呢?”学生回答:“3.2大。
”我追问:“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因为3.2的整数部分3比2.5的整数部分2大。
”3. 随堂练习:(1)比较整数大小:我出示两张卡片,一张写7,另一张写8。
学生独立判断7和8哪个大。
(2)比较小数大小:我出示两张卡片,一张写1.8,另一张写2.3。
学生独立判断1.8和2.3哪个大。
4. 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我出示一道实际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7个苹果,谁的多?”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回答:“小红的苹果多,因为7大于5。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比大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45966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4.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3 比大小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三节内容,主要涉及比较不同物体或数字大小的方法。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子来引出比较的概念,并学会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来表示比较结果。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会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来表示比较结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并能够正确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不同大小的小物品,如积木、珠子等,以及一些比较符号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物品,如两块积木,让学生们观察并判断哪一块积木更大或更小,引出比较大小的概念。
2. 讲解:接着,我会通过一些例子,如比较两串珠子的大小,来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引入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概念。
3. 练习:学生们将会分成小组,使用教具和学具进行比较练习,尝试解决一些比较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大:使用大于号(>)比较小:使用小于号(<)比较相等:使用等于号(=)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比较下列数字的大小,使用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表示比较结果:23, 27, 2536, 32, 342. 比较下列物品的大小,使用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表示比较结果:一个苹果,一个橙子一本书,一张纸答案:1. 23 < 25 < 2732 < 34 < 362. 一个苹果 > 一个橙子一本书 > 一张纸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正确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b5726087c24028915fc38e.png)
(4)拓展延伸:为什么?
说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相同||,那么每一份的大小就相等。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数多||,分数就大。分子是1的分数||,表示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的分数少||,其中的一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数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板书:比大小)பைடு நூலகம்
二、探究新知
1、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质疑: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以下1/2和1/4(指板书)谁大谁小?为了直观地比较出谁大谁小||,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拿出手中的正方形纸分一分||,涂一涂||,发挥集体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
教学内容:
6.3比大小
教学目的:
1、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比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初步对比、总结的能力。
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两个数的大小。
(3)全班交流每一次要求的含义及最后的结论。
(4)拓展提问:对于分数||,你有了那些更深的认识?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课堂小结: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下《6.3比大小》word教案 (4)doc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下《6.3比大小》word教案 (4)doc](https://img.taocdn.com/s3/m/0fb4f20a81c758f5f71f6747.png)
比大小素养教学目的:【知识目的】结合详细活动,掌握比拟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拟小数的大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考虑、讨论咨询题。
【才能目的】在活动中,开展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和推理才能,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络。
【情感目的】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的生动过程,体验学习的欢乐,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
教学重点:比拟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1、创设情境:青年演讲竞赛同学们都参加过什么竞赛呢?你们看过演讲竞赛吗?这些选手口齿伶俐,能言善辩。
看今天老师就带来了几名演讲竞赛的高手他们得分如下〔出示情境图〕:郑强同学的得分是9.87分,李明同学的得分是9.90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当回裁判,看看他们谁的得分高一些?你是如何想的?小数如何比拟大小?〔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来当裁判激发学生的内部需求,引起学生的考虑,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初步感知小数有大小,体会比拟小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2、大胆猜想:〔1〕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拟大小的?〔当整数位数一样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2〕老师提咨询:依照你已有的知识经历,和你对小数的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么样比大小吗?〔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考虑,回忆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此同时鼓舞学生在学习中多交流,大胆表达出自己的办法。
〕二、尝试探究,总结方法1、依照你的猜想,用你的方法比拟郑强和李明的分数,并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9.87○9.902、评委会给张华多少分呢?〔1〕独立阅读,分析信息〔2〕小组交流、互相评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才能,对他们理解数学非常有帮助,甚至产生深远妨碍。
〕3、你能将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吗?说一说你是如何比的。
〔〕>〔〕>〔〕4、归纳比拟小数大小的方法。
小组讨论后答复:先看整数局部,整数局部大的数就大;整数局部一样的,非常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非常位上的数一样的,再比拟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大小。
(教材第73~74页)
1. 借助直观图形,使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使学生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
重点:使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
难点:使学生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正方形纸片、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等。
课件出示中秋节时淘气和笑笑吃月饼的主题图。
气要吃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
师:是这样的吗?我们还是涂一涂、比一比吧。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产生猜想,为下一步的学习作铺垫】
出示教材第73页第一个主题图。
师让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然后师生交流。
师:你是怎么涂的?谁大谁小呢?
生1:这两个正方形或圆形的大小相同,并且都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的大小也相等。
师:还有别的情况吗?
师:像这种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一样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到5年级还会再学习的。
怎
生: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相同,左边的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2份,而右边的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4份,由于所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份的大小也不同。
总份数越多,每份的数量就越小。
因此,左
4.小结。
师:你们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了吗?
生1:分母相同,表示每一份都一样,分子大的表示份数多。
生2:分子是1且分母不同的,分的份数少的,每一份反而大。
师:大家总结得很不错。
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师: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了。
生2:我会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了。
师:大家真厉害!
比大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A类
1. 看图比较。
(考查知识点:比较分数的大小;能力要求: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2.比较分数的大小。
(考查知识点:比较分数的大小;能力要求: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B类
一共有10块糖,小红吃了这些糖的1
2,小明吃了这些糖的5
10
,两人都说自己吃得少,为此争论
不休。
小朋友们,请你们帮他们评评理。
(考查知识点:分数的意义;能力要求: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 ><>
2. <<><<>><><
B 类:
有10块糖,小红吃了这些糖的1
2
,也就是把这些糖平均分成2份,吃了其中的一份,是5块。
小明吃了这些糖的5
10
,也就是把这些糖平均分成10份,吃了5份,也就是5块,所以他们吃得一样多。
教材第74页“练一练”
1. ><涂色略
2. 略
3. <>画一画、涂一涂略
4、5.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