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乘除法知识点与练习
1.4有理数的乘除法及混合运算(整理)

化简:
72 (1) ; 9
30 (2) (3) 45
0 75
;
计算:(1) 2 1 (1 1 )
3 6 (2) (56) (1.4) 2 (3) (81) (36) (2 ) 3 (4) ( 1 ) 0 ( 3 ) (1 2 ) 2 5 3
归纳总结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 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注意、两个符号不能出现在一起,必须用 括号隔开 。比如:7+-1-2=?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 推广及其应用
多个有理数相乘遵循以下法则: (1)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 数时,积是负数;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 积是正数。 (2)几个有理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 那么积等于0.
1 1 1 (1) ( ) 6 3 2
练习、观察下面两位的解法正确吗?若不正确,你 能发现下面解法问题出在哪里吗?
1 (2) 3 6 ( ) 6
1 (2) 3 6 ( ) 6 3 (1) 3
这个解法 是错误的
1 ( 2) 3 6 ( ) 6 1 1 3 ( ) 6 6 1 1 3 6 6 这个解法 1 是正确的 12
5 4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练习、观察下面两位同学的解法正确吗?若不正确, 你能发现下面解法问题出在哪里吗?
1 1 1 1 1 1 解: (1) ( ) 解: (1) ( ) 6 3 2 6 3 2 1 1 1 1 1 1 6 3 6 2 ( ) 6 6 1 1 3 2 6 6 1 ( 6) 1 1 这个解法 6 这个解法 2 3 是正确的 1 是错误的 1 6
有理数乘除法及乘方经典例题和课后练习

一、有理数乘法1.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例1: (1)(—3)X 9(2)(-12)X(-2)(3)3 591654(4) 56 4 1(5)(-2012)X(+ 8)X 0X(-5 40.5 )X( - 1999)2、倒数(1) 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数互为倒数。
倒数不能独立存在。
1(2) 若a^0,则a的倒数是匚,0没有倒数;a若a、b互为倒数,则ab=1;倒数为本身的数是土 1.(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的符号是一致的).例2:倒数是3的数是 ____ ; a+b (a+b M 0)的倒数是.例3: a与b互为相反数,x与y互为倒数,c的绝对值等于2,求a|b +xy- 1c.3、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再把绝对值相乘.(2)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注意: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先定符号后定值; 第一个因数是负数时,可省略括 号.例如:判断下列算式积的符号并计算结果:(1)3 X (-5) X (-2) ;(2)3 X (-5) X (-2)X (-4);(3) -3 X (-5) X (-2) X (-4) X (-3) X (-6) ; (4)(-2) X (-3) X 0X (-4);4、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小学学习的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都适用于有理数乘法.计算 下列式子比较可以说明:(1) 5 X (-6) ,(-6) X 5;(2)[ 3X (-4) ]X (-5) ,3X[ (-4) X (-5) ];(3)5 X[ 3+(-7)], 5X 3+5X (-7)11 6 + 12 ) X (-24)⑶ 5 X (-11 )-(-6) X (-11 )-1 172二、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 a 十例 4.(1)4 X (- 0.17) X( -25)⑵( 1361b=a x (b^ 0)b(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3)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注意:1.0不能做除数;2.做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一般的,不能整除的情况下, 应用法则(1),能整除时,应用法则(2); 3.有理数的除法是有理数的乘法的逆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除法知识点及习题

第五讲:有理数的乘法除法知识点: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均为0;2、 倒数:在有理数中仍然成立,即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积的符号与负因数个数之间的关系: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是正数;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是负数;几个数相乘时,当有因数是0时,积为0;4、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①乘法交换律:ab=ba; ②乘法结合律:(ab)c=a(bc);③乘法分配律: a(b+c)=ab+ac;5、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其倒数;即:)0(1≠⨯=÷b ba b a 6、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一不为0的数,都得0;7、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若无括号,则按照先“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运算;一、填空题1、5×(-2.4)=____,(-1.25)×8=____,(-6.5)×(-65)×0×0.001=_____。
2、-8的倒数是_____,-4与51的差的倒数是____。
3、绝对值小于1000的所有整数的积是_______。
4、a ,b 若互为相反数,x ,y 互为倒数,c 的绝对值为2,则124a b xy c ++-=______。
5、如果四个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数,那么负因数的个数为____________。
6、若是,,,a b c d 是互不相等的整数,且abcd =9,则a b c d +++=_________。
7、在有理数-5,-3,-2,4中任取三个数相乘,所得积中最大的是_____。
8、若0,0,0a b c ><<,则abc ___0,ab c -___0,45(36)y y -+ac b -____0。
9、当a =_____时,11a -没有意义;当a =______时,32a +没有意义。
专题03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训练)(苏科版)

专题03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1.(2022秋·江苏连云港·七年级统考期中)计算(1)8×(−2)×(−5)(2)(−91)÷13(3)(−12−13+34)×(−60) (4)12×(−3)÷(−4)【思路点拨】(1)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计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即可;(3)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即可;(4)根据有理数乘除法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计算即可.【解题过程】解:(1)8×(−2)×(−5)=8×2×5=80;(2)(−91)÷13=-(91÷13)=-7;(3)(−12−13+34)×(−60)= −12×(−60)−13×(−60)+34×(−60) =30+20−45=5;(4)12×(−3)÷(−4)=(−36)×(−14)=9.2.(2022秋·七年级统考课时练习)计算:(1)−2.25÷118×(−8);(2)(−21316)÷(34×98);(3)(−5)÷(−7)÷(−15);(4)(−0.4)÷0.02×(−5);(5)72÷(−8)÷(−12);(6)(−32)÷54÷(−35)×(−14). 【思路点拨】(1)直接利用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2)先计算括号内的乘法,再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进行计算即可;(3)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进行计算即可;(4)先算除法,再算乘法即可得解;(5)直接利用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6)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进行计算即可.【解题过程】(1)−2.25÷118×(−8) =−94×89×(−8)=2×(8)=16;(2)(−21316)÷(34×98)=−4516÷2732=−4516×3227 =−103;(3)(−5)÷(−7)÷(−15)=−5×17×115=−121;(4)(−0.4)÷0.02×(−5)=20×(5)=100;(5)72÷(−8)÷(−12)=(−9)÷(−12)=34; (6)(−32)÷54÷(−35)×(−14)=−32×45×53×14 =−12.3.(2023·全国·七年级假期作业)计算:(1)−3÷(−34)÷(−34); (2)(−12)÷(−4)÷(−115);(3)(−23)×(−78)÷0.25;(4)(−212)÷(−5)×(−313). 【思路点拨】(1)直接利用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除法变乘法,再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除法变乘法,再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3)直接利用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除法变乘法,再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4)直接利用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除法变乘法,再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题过程】(1)原式=−3×(−43)×(−43)=−163;(2)原式=(−12)×(−14)×(−56)=−52;(3)原式=(−23)×(−78)×4=73; (4)原式=(−52)×(−15)×(−103)=−53. 4.(2022秋·吉林长春·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计算.(1)−5÷(−127)×45×(−214)÷7;(2)(512+34−58)÷(−524).【思路点拨】(1)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题过程】(1)解:−5÷(−127)×45×(−214)÷7=−5÷(−97)×45×(−94)×17=−5×(−79)×45×(−94)×17=−1(2)解:(512+34−58)÷(−524) =512×(−245)+34×(−245)−58×(−245) =−2−185+3 =−135. 5.(2022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1)8×|−6−1|+26 12 ×653.(2)3.2÷ 45×(− 815 )÷(−16). (3)(1 13 + 18 −2.75)×(−24)(4)(−36)×(54−56−712).【思路点拨】(1)去掉绝对值号,再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法和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首先把除法统一化为乘法,再确定结果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即可.(3)首先把括号内的数化成分数,然后利用分配律,最后进行加减计算即可.(4)利用分配律即可转化成有理数的乘法,然后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即可.【解题过程】(1)解: 8×|−6−1|+26 12 ×653=8×|−7|+ 532 ×653=56+3=59.(2)解:原式=165×54×(−815)×(−116) =165×54×815×116 =215;(3)解:原式=(43+18−114)×(−24)=−43×24−18×24+114×24 =−32−3+66=31(4)解:原式=(−36)×54−(−36)×56−(−36)×712=−45+30+21=6.6.(2023·全国·七年级假期作业)计算:(1)(−8)×(−6)×(−1.25)×13; (2)(−81)÷(−214)×49÷(−8).【思路点拨】(1)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题过程】(1)解:(−8)×(−6)×(−1.25)×13=−8×1.25×6×13=−10×2=−20;(2)解:(−81)÷(−214)×49÷(−8)=(−81)×(−49)×49×(−18)=−2.7.(2022秋·全国·七年级期末)计算:(1)(−23)×25−6×25+18×25+25;(2)(−12)×(−8)+(−6)÷(−13).【思路点拨】(1)根据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根据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题过程】(1)解:原式=25×(−23−6+18+1)=25×(−10)=−250;(2)解:原式=12×8+6÷13=4+18=22.8.(2022秋·重庆万州·七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计算:(1)(−56)×(−1516)÷(−134)×47(2)3.25+(−2.6)+(+534)+(−825)【思路点拨】(1)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题过程】(1)(−56)×(−1516)÷(−134)×47=(−56)×(−2116)÷(−74)×47 =56×2116×(−47)×47 =7×212×(−47)×47=−24;(2)3.25+(−2.6)+(+534)+(−825) =3.25−2.6+5.75−8.4=(3.25+5.75)−(2.6+8.4)=9−11=−2.9.(2022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1)(﹣85)×(﹣25)×(﹣4);(2)﹣215×2311÷(−212);(3)(−124)÷(134−78+712);(4)(79−56+34−718)×36.【思路点拨】(1)先计算(﹣25)×(﹣4),再乘(﹣85)即可得出结果;(2)先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3)先将括号内通分,再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4)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解题过程】(1)解:(﹣85)×(﹣25)×(﹣4),=(﹣85)×[(﹣25)×(﹣4)],=﹣85×100,=﹣8500;(2)﹣215×2311÷(﹣212),=﹣115×2511×(﹣25),=2;(3)(﹣124)÷(134﹣78+712),=(﹣124)÷(4224−2124+1424), =(﹣124)÷3524, =(﹣124)×2435,=﹣135;(4)(79−56+34−718)×36,=79×36﹣56×36+34×36﹣718×36,=28﹣30+27﹣14,=55﹣44,=11.10.(2022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1)−127÷(−156)×138×(−7); (2)(−113+19+512)×36.【思路点拨】(1)先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利用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计算即可;(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解题过程】解:(1)−127÷(−156)×138×(−7)=−97÷(−116)×118×(−7) =−97×(−611)×118×(−7) =−274;(2)(−113+19+512)×36=−43×36+19×36+512×36 =−48+4+15=−29.11.(2022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1)49×1516÷56(2)(12−13+14)×48(3)625÷9+625×89(4)15÷[(23+15)×0.6]【思路点拨】(1)直接根据有理数乘除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去括号直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3)先乘除后加减计算即可得到答案;(4)先去括号在根据法则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解题过程】(1)解:原式=49×1516×65=12;(2)解:原式=12×48−13×48+14×48=24−16+12=20;(3)解:原式=625×19+625×89=625×(19+89)=625(4)解:原式=15÷(23×0.6+15×0.6)=15÷(25+325)=15÷1325=15×2513=513.12.(2022秋·山东青岛·七年级青岛超银中学校考期末)计算下列各题:(1)(−24)×(−34+23+112);(2)(−81)÷214×49÷(−16).【思路点拨】(1)根据分配率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即可求解.【解题过程】(1)解:(−24)×(−34+23+112)=(−24)×(−34)+(−24)×23+(−24)×112=18−16−2=0;(2)解:(−81)÷214×49÷(−16)=(−81)×49×49×(−116)=1.13.(2022秋·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1)34×(−112)÷(−214)(2)(﹣81)÷2.25×49÷(﹣32).(3)−34÷38×(−49)÷(−23)(4)﹣15÷(13−112−3)×68(5)−112÷34×(−0.2)×134÷1.4×(−35).【思路点拨】(1)先统一为乘法运算,再按照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除法运算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进而化简求出即可.(3)先统一为乘法运算,再按照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即可;(4)先算小括号,再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即可;(5)先统一为乘法运算,再按照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即可.【解题过程】解:(1)34×(−112)÷(−214) =34×32×49=12. (2)(﹣81)÷2.25×49÷(﹣32)=81×49×49×132=12. (3)−34÷38×(−49)÷(−23) =−(34×83×49×32) =−43. (4)−15÷(13−112−3)×68=−15÷(−256)×68 =15×625×68=244.8.(5)−112÷34×(−0.2)×134÷1.4×(−35)=−(32×43×15×74×57×35) =−0.3.14.(2023春·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1)−2.5÷58×(−14); (2)−27÷214×49÷(−24);(3)(−35)×(−312)÷(−114)÷3;(4)−4×12÷(−12)×2;(5)−5÷(−127)×45×(−214)÷7;(6)|−118|÷34×43×|−12|.【思路点拨】(1)把小数化为分数,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根据乘法法则计算;(2)(3)(5)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根据乘法法则计算;(4)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根据乘法法则计算;(6)先算绝对值,再算乘除法.【解题过程】(1)原式=−52×85×(−14)=1; (2)原式=−27×49×49×(−124)=29; (3)原式=(−35)×(−72)×(−45)×13=-1425;(4)原式=−4×12×(−2)×2=8; (5)原式=−5×(−79)×45×(−94)×17=−1;(6)原式=98×43×43×12=1.15.(2022秋·贵州铜仁·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乘除计算:(1)(−81)÷214×(−49)÷(−16)(2)1.25÷(−0.5)÷(−212)×1(3)(−2)×32÷(−34)×4;(4)(134−78−712)×(−117)【解题过程】(1)解:(−81)÷214×(−49)÷(−16) =−81×49×(−49)×(−116)=−1;(2)1.25÷(−0.5)÷(−212)×1=54×(−2)×(−25)×1=1;(3)(−2)×32÷(−34)×4 =(−3)×(−43)×4 =16.(4)(134−78−712)×(−117)=74×(−87)+78×87+712×87=−2+1+23 =−13. 16.(2022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1)(−3)÷(−134)×0.75÷(−37)×(−6);(2)(−15)×(−0.1)÷125×(−10);(3)[(−72)×(−23)]×[(−35)÷(−815)]. 【思路点拨】(1)首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把除法变为乘法,先约分,后相乘进行计算即可;(2)首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把除法变为乘法,约分后相乘进行计算即可;(3)首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乘法即可.【解题过程】(1)解:(−3)÷(−134)×0.75÷(−37)×(−6) =3×47×34×73×6 =18;(2)解:(−15)×(−0.1)÷125×(−10)=−(15×110×25×10) =−5;(3)解:[(−72)×(−23)]×[(−35)÷(−815)]=(72×23)×(35×158) =48×98=54.17.(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计算(1)−25÷(−13)÷(−325)×(523)(2)1÷(−18)+73÷|15−23|【思路点拨】(1)先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根据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按照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先算绝对值里面的,再根据乘除互化,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结合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解题过程】(1)解:−25÷(−13)÷(−325)×(523) =−25÷(−13)÷(−175)×173=−25×(−3)×(−517)×173=−2;(2)解:1÷(−18)+73÷|15−23|=1×(−8)+73÷|315−1015| =1×(−8)+73÷|−715| =1×(−8)+73÷715=1×(−8)+73×157=−8+5=−3.18.(2022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1)15×(−5) ÷ (−15)×5(2)2÷(−37)×47÷(−517) (3)(+512)÷(−4425)×(−1315)÷(−3118)(4)(−56)÷(−3)×|−145|×(−2)【思路点拨】(1)原式先把除法转换为乘法后,再进行乘法运算即可;(2)原式先把除法转换为乘法后,再进行乘法运算即可;(3)原式先把除法转换为乘法后,再进行乘法运算即可;(4)原式先把除法转换为乘法后,再进行乘法运算即可.【解题过程】(1)解:15×(−5)÷(−15)×5 =15×(−5)×(−5)×5 =(−1)×(−5)×5=25;(2)解:2÷(−37)×47÷(−517) =2×(−73)×47×(−736) =1427;(3)解:(+512)÷(−4425)×(−1315)÷(−3118) =112÷(−10425)×(−1315)÷(−5518) =−112×25104×1315×1855 =38;(4)解:(−56)÷(−3)×|−145|×(−2)=56×13×95×(−2)=−1.19.(2023·全国·七年级假期作业)计算:(1)(−3)÷(−134)×0.75÷(−37)×(−6);(2)(−15)×(−0.1)÷125×(−10); (3)[(−72)×(−23)]×[(−35)÷(−815)]. 【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题过程】(1)解:(−3)÷(−134)×0.75÷(−37)×(−6)=3×47×34×73×6 =18;(2)解:(−15)×(−0.1)÷125×(−10)=−(15×110×25×10) =−5;(3)解:[(−72)×(−23)]×[(−35)÷(−815)] =(72×23)×(35×158) =48×98=54.20.(2022秋·山东济宁·七年级统考期中)请你先认真阅读材料:计算(﹣130)÷(23﹣110+16﹣25) 解法1:(﹣130)÷(23﹣110+16﹣25) =(﹣130)÷[(23+16)﹣(110+25)]=(﹣130)÷(56−12)=(﹣130)÷13=﹣130×3=﹣110 解法2:原式的倒数为:(23﹣110+16﹣25)÷(﹣130) =(23﹣110+16﹣25)×(﹣30)=﹣20+3﹣5+12=(﹣20﹣5)+(3+12)=﹣10再根据你对所提供材料的理解,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142)÷(16−314+23−27). 【思路点拨】观察解法2,可让除数和被除数交换位置进行计算,最后的结果取计算结果的倒数即可.【解题过程】解:原式的倒数为:(16−314+23−27)÷(−142) =(16−314+23−27)×(−42)=−7+9-28+12=−14∴原式=−114.。
有理数的除法题型归纳总结(含答案)

有理数的除法-重难点题型【题型1 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辨析】【例1】(2020秋•许昌期末)如果a +b <0,ab >0,那么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a ﹣b >0B .ab >0C .b ﹣a >0D .ab<0【解题思路】直接利用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以及加减运算法则判断得出答案. 【解答过程】解:∵a +b <0,ab >0, ∴a ,b 同为负数, ∴ab >0,故选:B .【变式1-1】(2020秋•鼓楼区校级月考)在下列各题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a >0,b <0,则ba >0B .若a >b ,则a ﹣b >0C .若a <0,b <0,则ab <0D .若a >b ,a <0,则ba <0【解题思路】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进行判断.【解答过程】解:A .两数相除,异号得负,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 .∵a >b ,∴a ﹣b >0,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a >b ,a <0,∴1<ba ,∴ba >1,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变式1-2】(2020秋•锦江区校级期中)若a +b >0,a ﹣b <0,ab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b ,b >0B .a <0,b <0C .a <0,b >0且|a |<|b |D .a >0,b <0且|a |>|b |【解题思路】直接利用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加法、减法运算法则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过程】解:∵a ﹣b <0, ∴a <b , ∵ab <0,∴a <0<b , ∵a +b >0, ∴|a |<|b |. 故选:C .【变式1-3】(2020秋•秀峰区校级月考)已知a ,b 为有理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①若a +b >0,a b >0,则a >0,b >0.②若a +b >0,a b <0,则a >0,b <0且|a |>|b |. ③若a +b <0,a b >0,则a <0,b <0.④若a +b <0,ab <0,则a >0,b <0且|b |>|a |. A .1B .2C .3D .4【解题思路】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以及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分别分析得出即可. 【解答过程】解:①若a +b >0,ab >0,则a >0,b >0,故①结论正确;②若a +b >0,a b <0,则a >0,b <0且|a |>|b |或a <0,b >0且|a |<|b |,故②结论错误;③若a +b <0,ab>0,则a <0,b <0,故③结论正确;④a +b <0,ab <0,则a >0,b <0且|b |>|a |或a <0,b >0且|b |<|a |,故斯结论错误.故正确的有2个. 故选:B .【题型2 有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例2】(2021春•青浦区期中)计算:−1.75÷(−312)×47. 【解题思路】原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过程】解:原式=−74÷(−72)×47 =−74×(−27)×47 =27.【变式2-1】(2021春•杨浦区期中)158÷(﹣10)×(−103)÷(−154) 【解题思路】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过程】解:原式=158×−110×10−3×−415=−16【变式2-2】(2020秋•广信区月考)计算: (1)−0.75×0.4×(−123); (2)916÷(−112)×1924.【解题思路】(1)先把小数化成分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求出即可; (2)先把除法变成乘法,再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求出即可. 【解答过程】解:(1)原式=34×25×53 =12;(2)原式=916×(−23)×1924=−1964. 【变式2-3】(2020秋•官渡区校级月考)(﹣81)÷94×49÷(﹣16) 【解题思路】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计算解答即可. 【解答过程】解:(﹣81)÷94×49÷(﹣16) =81×49×49×116 =1【题型3 有理数除法的应用(含绝对值)】【例3】(2020秋•南沙区校级期中)若|abc |=﹣abc ,且abc ≠0,则|a|a+|b|b+|c|c=( )A .1或﹣3B .﹣1或﹣3C .±1或±3D .无法判断【解题思路】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判断得到a ,b ,c 中负数有一个或三个,即可得到原式的值. 【解答过程】解:∵|abc |=﹣abc ,且abc ≠0, ∴abc 中负数有一个或三个, 则原式=1或﹣3, 故选:A .【变式3-1】(2020秋•句容市期中)已知a 、b 为有理数,且ab >0,则a |a|+b |b|+ab |ab|的值是( )A .3B .﹣1C .﹣3D .3或﹣1【解题思路】根据同号得正分a 、b 都是正数和负数两种情况,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去掉绝对值号,然后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过程】解:∵ab >0, ∴a >0,b >0时,a |a|+b |b|+ab |ab|=a a+b b +ab ab =1+1+1=3, a <0,b <0时,a |a|+b|b|+ab |ab|=a−a +b−b+ab ab=−1﹣1+1=﹣1,综上所述,a|a|+b |b|+ab|ab|的值是3或﹣1.故选:D .【变式3-2】(2020秋•讷河市期末)若三个非零有理数a ,b ,c 满足|a|a+|b|b+|c|c=1,则|abc|abc= .【解题思路】由|a|a+|b|b+|c|c=1知,a 、b 、c 中有一个为负数,故能求|abc|abc的值.【解答过程】解:∵|a|a+|b|b+|c|c=1∴a 、b 、c 中有一个为负数,另外两个为正数, ∴|abc|abc=−1故答案为﹣1.【变式3-3】(2020秋•旅顺口区期中)若abc <0,a +b +c =0,则|b+c|a+|a+c|b+|a+b|c= .【解题思路】根据有理数的乘法判断出负数的个数,再用两个字母表示出第三个字母,然后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解:∵abc <0, ∴a 、b 、c 有1个负数或3个负数, ∵a +b +c =0,∴a 、b 、c 只有1个负数,∴b +c =﹣a ,a +c =﹣b ,a +b =﹣c , ∴|b+c|a+|a+c|b+|a+b|c=−1+1+1=1,故答案为:1.【题型4 有理数除法的应用(新定义)】【例4】(2020秋•平阴县期中)概念学习: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23,读作“2的3次商”,(﹣3)÷(﹣3)÷(﹣3)÷(﹣3)记作(﹣3)4,读作“﹣3的4次商”.一般地,我们把n 个a (a ≠0)相除记作a n ,读作“a 的n 次商”.根据所学概念,求(﹣4)3的值是( ) A .﹣12B .−43C .14D .−14【解题思路】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过程】解:根据题意得,(﹣4)3=(﹣4)÷(﹣4)÷(﹣4)=1÷(﹣4)=−14. 故选:D .【变式4-1】(2020秋•如皋市期中)有两个正数a ,b ,且a <b ,把大于等于a 且小于等于b 的所有数记作[a ,b ].例如,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4的所有数记作[1,4].若整数m 在[5,15]内,整数n 在[﹣30,﹣20]内,那么nm 的一切值中属于整数的个数为(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解题思路】根据已知条件得出5≤m ≤15,﹣30≤n ≤﹣20,再得出nm的范围,即可得出整数的个数.【解答过程】解:∵m 在[5,15]内,n 在[﹣30,﹣20]内, ∴5≤m ≤15,﹣30≤n ≤﹣20, ∴−305≤n m≤−2015,即﹣6≤n m ≤−43,∴n m的一切值中属于整数的有﹣2,﹣3,﹣4,﹣5,﹣6,共5个; 故选:A .【变式4-2】(2020•白云区一模)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有一种键盘密码,每个字母与所在按键的数字序号对应(如图),如字母Q 与数字序号0对应,当明文中的字母对应的序号为a 时,将a +7除以26后所得的余数作为密文中的字母对应的序号,例如明文“X ”对应密文“W ”. 按上述规定,将密文“TKGDFY ”解密成明文后是( )A .DAISHUB .TUXINGC .BAIYUND .SHUXUE【解题思路】根据“明文”与“密文”的转化规则,由“明文”得出“密文”,反之亦然. 【解答过程】解:由“明文”与“密文”的转换规则可得:故选:C .【变式4-3】(2020秋•铜梁区校级期中)我们知道,正整数按照能否被2整除可以分成两大类:正奇数和正偶数,小明受到启发,按照一个正整数被3整除的余数把正整数分成了3类:如果一个正整数被3整除余数为1,则这个正整数属于A 类,例如1,4,7等;如果一个正整数被3整除余数为2,则这个正整数属于B类,例如2,5,8等;如果一个正整数被3整除,则这个正整数属于C类,例如3,6,9等.(1)2020属于类.(选填A或B或C)(2)①从A类数中任意取两个数,它们的和属于类.(选填A或B或C)②从A类数中任意取8个数,从B类数中任意取9个数,从C类数中任意取10个数,把它们都加起来,则最后的结果属于类(选填A或B或C);(3)从A类数中任意取出m个数,从B中任意取出n个数,把它们都加起来,若最后的结果属于C类,则关于下列关于m、n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填序号)①m+2n属于C类;②|m﹣n|属于B类;③m属于A类,n属于B类;④m、n属于同一类.【解题思路】(1)计算2020÷3,根据计算结果即可求解;(2)①从A类数中任取两个数进行计算,即可求解;②从A类数中任意取出8数,从B类数中任意取出9个,从C类数中任意取出10数,把它们的余数相加,再除以3,根据余数判断即可求解;(3)根据m,n的余数之和,举例,观察即可判断.【解答过程】解:(1)2020÷3=673…1,所以2020被3除余数为1,属于A类;故答案为:A;(2)①从A类数中任取两个数,如:(1+4)÷3=1…2,(4+7)÷3=3…2,被3除余数为2,则它们的和属于B类;②从A类数中任意取出8数,从B类数中任意取出9数,从C类数中任意取出10数,把它们的余数相加,得(8×1+9×2+10×0)=26÷3=8…2,∴余数为2,属于B类;故答案为:①B;②B;(3)从A类数中任意取出m个数,从B类数中任意取出n个数,余数之和为:m×1+n×2=m+2n,∵最后的结果属于C类,∴m+2n能被3整除,即m+2n属于C类,①正确;②若m=1,n=1,则|m﹣n|=0,不属于B类,②错误;③若m=1,n=1,③错误;④观察可发现若m+2n属于C类,m,n必须是同一类,④正确;综上,①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④.【题型5 有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题】【例5】(2020秋•吉安期中)气象统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大约5℃,我省著名风景区庐山的最高峰高于地面约为1200米,若现在地面温度约为3℃,则山顶气温大约是多少?【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过程】解:根据题意得:3﹣1200÷1000×5=3﹣6=﹣3(℃),则山顶气温大约是﹣3℃.【变式5-1】(2021春•南岗区校级月考)温度的变化与高度有关:高度每增加1km,气温大约下降5.8℃.(1)已知地表温度是12℃,则此时高度为3km的山顶温度是多少?(2)如果山顶温度是﹣6.1℃,此时地表温度是20℃,那么这座山的高度是多少?【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进行计算;(2)先求温度差,利用温度差除以5.8,得高度.【解答过程】解:(1)依题意,得12﹣3×5.8=12﹣17.4=﹣5.4(℃).答:山顶温度为﹣5.4℃.(2)[20﹣(﹣6.1)]÷5.8=26.1÷5.8=4.5 (千米)答:这座山的高度为4.5千米.【变式5-2】(2020秋•肇源县期末)在湖北省抗击新冠病毒期间,国家实行“一省帮一市对口”支援,春雨矿泉水厂向武汉市的某地区运送矿泉水,该地区人口约12万,每人每天需2瓶水,24瓶水装成一箱,则该厂每天需要装运多少箱矿泉水?【解题思路】先计算每天需要矿泉水的瓶数,再用总瓶数除以每箱矿泉水的瓶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过程】解:120000×2÷24=10000(箱),答:则该厂每天需要装运10000箱矿泉水.【变式5-3】(2020秋•杨浦区校级期中)某中学举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竞赛,全校一共有100位学生参赛,比赛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项,其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人数情况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回答:奖项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人数101625(1)一等奖人数是三等奖人数的几分之几?(2)一、二等奖人数之和占全校参赛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3)三等奖人数比二等奖人数多了几分之几? 【解题思路】(1)10除以25即可得答案,(2)一、二等奖人数和除以全校参赛学生人数即得答案,(3)三等奖人数减去二等奖人数的差,再除以二等奖人数即是答案. 【解答过程】解:(1)10÷25=25, 答:一等奖人数是三等奖人数的25;(2)(10+16)÷100=26÷100=1350, 答:一、二等奖人数之和占全校参赛学生人数的1350;(3)(25﹣16)÷16=9÷16=916, 答:三等奖人数比二等奖人数多了916.【题型6 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问题】【例6】(2020秋•启东市校级月考)阅读后回答问题: 计算(−52)÷(﹣15)×(−115) 解:原式=−52÷[(﹣15)×(−115)]① =−52÷1 ② =−52③(1)上述的解法是否正确?答: 若有错误,在哪一步?答: (填代号)错误的原因是:(2)这个计算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解题思路】(1)直接利用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分析即可; (2)直接利用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过程】解:(1)答:不正确 若有错误,在哪一步?答:①(填代号)错误的原因是:运算顺序不对,或者是同级运算中,没有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2)原式=−52÷(﹣15)×(−115) =−52×115×115=−190, 这个计算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190. 故答案为:−190. 【变式6-1】(2021秋•大安市期末)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 计算(﹣15)÷(13−12)×6解:原式=(﹣15)÷(−16)×6(第一步) =(﹣15)÷(﹣1)(第二步) =﹣15(第三步)回答:(1)上面解题过程中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是第 步,错误的原因是 ,第二处是第 步,错误的原因是 .(2)把正确的解题过程写出来.【解题思路】(1)从第一步到第二步,先计算除法,再计算乘法,所以第1处是第二步,错误原因是运算顺序错误;然后根据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可得第2处是第三步,错误原因是得数错误. (2)根据有理数除法、乘法的运算方法,从左向右,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过程】解:(1)上面解题过程中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是第二步,错误的原因是运算顺序错误,第二处是第三步,错误的原因是得数错误. (2)(﹣15)÷(13−12)×6=(﹣15)÷(−16)×6=(﹣15)×(﹣6)×6 =90×6 =540.故答案为:二、运算顺序错误;三、得数错误.【变式6-2】(2020秋•上蔡县期中)阅读下列材料:计算50÷(13−14+112).解法一:原式=50÷13−50÷14+50÷112=50×3﹣50×4+50×12=550. 解法二:原式=50÷(412−312+112)=50÷212=50×6=300.解法三:原式的倒数为(13−14+112)÷50=(13−14+112)×150=13×150−14×150+112×150=1300.故原式=300.上述得出的结果不同,肯定有错误的解法,你认为解法 是错误的.请你选择合适的解法解答下列问题: 计算:(−142)÷(16−314+23−27) 【解题思路】根据有理数的除法,可转化成有理数的乘法,可得答案; 根据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有理数的除法,可得答案. 【解答过程】解:没有除法分配律,故解法一错误; 故答案为:一. 原式=(−142)÷(56−36) =(−142)×3 =−114.【变式6-3】(2020秋•鄂托克旗期末)小华在课外书中看到这样一道题: 计算:136÷(14+112−718−136)+(14+112−718−136)÷136. 她发现,这个算式反映的是前后两部分的和,而这两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她顺利地解答了这道题(1)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2)先计算哪部分比较简便?并请计算比较简便的那部分.(3)利用(1)中的关系,直接写出另一部分的结果. (4)根据以上分析,求出原式的结果. 【解题思路】(1)根据倒数的定义可知:136÷(14+112−718−136)与(14+112−718−136)÷136互为倒数;(2)利用乘法的分配律可求得(14+112−718−136)÷136的值;(3)根据倒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4)最后利用加法法则求解即可.【解答过程】解:(1)前后两部分互为倒数; (2)先计算后一部分比较方便. (14+112−718−136)÷136=(14+112−718−136)×36=9+3﹣14﹣1=﹣3; (3)因为前后两部分互为倒数,所以136÷(14+112−718−136)=−13;(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式=−13+(−3)=−313.。
有理数的乘除法知识点讲解

四 有理戤泵法∞运算 律
() 1 乘法交换律: 在有理数
乘 法 中 。 个 数 相 乘 ,交 换 因数 两
l 仞4 计算:1 一 8 ) 一 5 ×(4 ; () (5 ×(2 ) 一 )
( )( 2
u
一
) 0 ×3 ;
点 拔 ① 第一个 因数 可以加括号 , 也可 以不加括号 , 面的负因数 但后
必须加括号 ; 分数 与小数相乘时 , ② 若分数能化成有 限小数 , 也可以把 分数化 成 小数 进行 计算 : 再 进行 乘 法运 算 时 , 数 要 化 成假 分 数 , ③ 带分 以便 于 约分 .
二 倒数的概念
上是通 过符号法则 , 转化为算术
乘 法来完成的.
(一 × ) ‘ × )— 2 (. = = ; )1 一 + 1 } 1 1 .
() 4 0×( o ) 0 一 = ・
,
( ) ×( l ):一 × 6 ) _ 3 3 一 ( 7 =一 1; 2
时 间消 逝 : 是 慰 藉 者 , 是 镇 痛 剂 。— — 威 廉 ・ 克雷 它 也 萨
于 零 的 有 理 数 相 乘 , 根 据 负 因数 的 个 数 确 定 积 的符 号 , 后 把 绝 对 值相 乘 先 然
作为积的绝对值 ; 几个数相乘 , ③ 如果有一个因数为零 , 那么积就为零 ; 反过
的位置, 积相等, b b. 即a : Ⅱ () 2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
乘 . 把 前 两 个 数 相 乘 , 者 先 先 或
( )( l ) 3+( 1 ) 1一( 1 ) 6 ; 3 一 7 ×4 一 7 X2 一 7 X14 () 1 4 一 3×— —03 +. ×( l ) 2 4× 一3 一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以及分类练习(含解析)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以及分类练习【知识点1: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和计算】1. 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即有:na a a an⋅⋅⋅=个.在a n中,a叫做底数, n叫做指数.2. 有理数的乘方特点(1)乘方与幂不同,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2)底数一定是相同的因数,当底数不是单纯的一个数时,要用括号括起来.(3)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3.符号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4)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如a n≥0.【知识点1: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和计算 练习】1. 比较(﹣4)3和﹣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底数相同,指数也相同 B . 它们底数相同,但指数不相同C . 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但运算结果不相同D . 虽然它们底数不同,但运算结果相同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大于这个数B .一个数的平方一定是正数C .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小于这个数D .一个数的平方不可能是负数 3. 一个数的平方是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是( ) A .1B .0C .1或0D .1或1-4. 计算()23-的结果是( ) A .9-B .9C .6-D .6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的底数是2- B .23读作:2的3次方 C .27的指数是0 D .负数的任何次幂都是负数6. ﹣12020=( ) A .1B .﹣1C .2020D .﹣20207. 对于式子(-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指数是3B .底数是2-C .幂为6-D .表示3个2-相乘8.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有( )①(2)--和|2|-- ②2(1)-和21- ③32和23 ④3(2)-和32- A .④B .①②C .①②④D .①③④9. 下列每对数中,相等的一对是( ) A .(-1)3和-13 B .-(-1)2和12 C .(-1)4和-14D .-|-13|和-(-1)310.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2与0.5B .(-1)2与1C .-1与(-1)2D .2与|-2|11. 下列各组数中,结果相等的是( ) A .52与25 B .﹣22与(﹣2)2 C .﹣24与(﹣2)4 D .(﹣1)2与(﹣1)2012. 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A .(-2)4=16 B .233=827 C .(-3)3=-27 D .(-1)104=113. 式子−435的意义是( ).A . 4与5商的立方的相反数B .4的立方与5的商的相反数C .4的立方的相反数除5D .−45的立方 14. (﹣1)2016的值是( ) A .1 B .﹣1 C .2016 D .﹣2016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对于任何有理数m ,都有m 2>0; ②对于任何有理数m ,都有m 2=(-m)2;③对于任何有理数m 、n(m≠n),都有(m -n)2>0; ④对于任何有理数m ,都有m 3=(-m)3. A .1 B .2C .3D .016. 在(-2)4中,指数是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在-23中,指数是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在235中底数是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 17. 计算:﹣(﹣3)2= .18. -(-3)= ;-25= ;−(−13)3= ;225= .19. -[-(-3)]3= .20. 已知a <2,且|a-2|=4,则a 3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知识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2.在运算过程中注意运算律的运用.【知识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练习】 1. 计算(-1)2+(-1)3=( )A .-2B .- 1C .0D .22. 计算(﹣2)2015+(﹣2)2014所得的结果是( ) A .﹣2 B.2 C .﹣22014D . 220153. 若(a −1)2+|b −2|=0,则(a −b)2020的值是( ) A .-1B .1C .0D .20184. 1×2+2×3+3×4+…+99×100=( ) A .223300B .333300C .443300D .4333005. 计算(-2)2009+3×(-2)2008的值为( ) A .-22008B .22008C .(-2)2009D .5×220086. 计算−32×(−13)2−(−2)3÷(−12)2的结果是( ). A .-33 B .-31 C .31 D .337. 如果()()01122=-++b a ,那么()2a b -的值为( ) .A .0B .4C .-4D .28. 已知n 表示正整数,则 n n 1(1)(1)2+-+- 的结果是 ( )A .0B .1C .0或1D .无法确定,随n 的不同而不同9. 若a ,b ,c 均为整数,且20212020||||1a b c a -+-=,则||||||a c c b b a -+-+-的值为( )A .2B .3C .2020D .202110. 设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既可表示为1,,a b a +的形式,又可表示为0,,bb a的形式,则20192020a b +的值是( ) A .0 B .1- C .1D .211. 如果有理数m 、n 满足m ≠0,且m +2n =0,则−(n m )2= . 12. 看过西游记的同学都知道:孙悟空会分身术,他摇身一变就变成2个悟空;这两个悟空摇身一变,共变成4个悟空;这4个悟空再变,又变成8个悟空…假设悟空一连变了30次,那么会有 个孙悟空. 13. 若|a +1|+(b -2)2=0,则(a +b )2+a 2003= . 14. 如图是一个计算程序,若输入的值为﹣1,则输出的结果应为 .15. 阅读材料:①1的任何次幂都等于1;②﹣1的奇数次幂都等于﹣1;③﹣1的偶数次幂都等于1;④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试根据以上材料探索使等式(2x+3)x+2016=1成立的x 的值为 . 16. 计算:(1)4×(﹣12−34+2.5)×3﹣|﹣6|;(2)(﹣1)3×(﹣12)÷[(﹣4)2+2×(﹣5)].17. 计算:(1)-14-(1-0.5)×13-[2-(-3)2](2)(-2)4÷(-4)×(12)2-1218. 计算:(1)-81÷214-(-94)÷(-16) (2)-15-213+415÷(-3)×(-521)(3)(-2)3×214+(-32)2÷(-12)3 (4)-9+5×(-6)-(-4)2÷(-8)(5)(-1)5-[-3×(-23)2-113÷(-2)2]19.用简便方法计算:(1)(35−12−712)×(60×37−60×17+60×57)(2)[113×(1-14)2-(-112)2×316]×(-513)20.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半个小时分裂一次(由1个分裂成2个).若经过4小时,100个这样的细菌可分裂成多少个?a⨯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10nl≤|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2000000=4.2×107.2.负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照写,其它与正数一样,如:-3000=-3×103;3.把一个数写成a×10n形式时,若这个数是大于10的数,则n比这个数的整数位数少1.【知识点:科学计数法练习】1.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超过90万亿元,将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9×1013元B.9×1012元C.90×1012万元D.9×10142.据宁波市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本市常住人口760.57万人,其中760.57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7.6057×105人 B.7.6057×106人C.7.6057×107人 D.0.76057×107人3.计算3.8×107﹣3.7×107,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1×107B.0.1×106C.1×107D.1×1064.全球平均每年发生雷电次数约为16000000次,将1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____________.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870000000;(2)3000亿;(3)-287.6.(1)__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__1.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1)从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出发,观察各个数量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变化规律;(2)由此及彼,合理联想;(3)善于类比,从不同事物中发现其相似或相同点;(4)总结规律,大胆猜想,做出结论,并验证结论正确与否;S(5)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要善于变换思维方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的乘除法》知识点解读(人教版)

《有理数的乘除法》知识点解读一、关于有理数的乘法知识点一: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温馨点拨:(1)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是专指“两数相乘”而言的;(2)有理数的乘法与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步骤一样,第一步:确定符号;第二步:确定绝对值。
知识点二:有理数的乘法的运算律(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算术乘法中适用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依然成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 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 c a bc=。
(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 b c ab ac+=+。
知识点三: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1)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2)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例1 计算(134-78-712)×(-117).分析:可以直接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即正向运用。
解:(134-78-712)×(-117)=74×(-87)+(-78)×(-87)+(-712)×(-87)=-2+1+23=-13. 说明:利用乘法的分配律可以使某些特殊结构的有理数乘法运算简化,但要注意灵活运用避免符号、拆项等错误。
二、关于有理数的除法知识点一:倒数的概念(理解)倒数的概念:与小学学过的互为倒数的概念一样,即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3和13,5-和15-,56-和65-分别互为倒数。
一般的,当0a ≠时,a 与1a互为倒数。
有理数的乘除法练习题

1.4.1 有理数的乘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计算-3×2的结果为( )A.-1B.-5C.-6D.1 2.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A.(+3)×(+4)=12B.-13×(-6)=-2C.(-5)×0=0D.(-2)×(-4)=83.(1)6的倒数是 ;(2)-12的倒数是 .4.填表(想法则,写结果):5.计算:(1)(-15)×13; (2)-218×0;(3)334×⎝ ⎛⎭⎪⎪⎫-1625; (4)(-2.5)×⎝⎛⎭⎪⎪⎫-213.第2课时 多个有理数相乘1.下列计算结果是负数的是( )A.(-3)×4×(-5)B.(-3)×4×0C.(-3)×4×(-5)×(-1)D.3×(-4)×(-5) 2.计算-3×2×27的结果是( )A.127B.-127C.27D.-273.某件商品原价100元,先涨价20%,然后降价20%出售,则现在的价格是 元.4.计算:(1)(-2)×7×(-4)×(-2.5);(2)23×⎝ ⎛⎭⎪⎪⎫-97×(-24)×⎝⎛⎭⎪⎪⎫+134;(3) (-4)×499.7×57×0×(-1);(4)(4)(-3)×⎝ ⎛⎭⎪⎪⎫-79×(-0.8).第3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简便计算2.25×(-7)×4×⎝ ⎛⎭⎪⎪⎫-37时,应运用的运算律是(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乘法分配律 2.计算(-4)×37×0.25的结果是( )A.-37B.37C.73D.-73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5×(-4)×(-2)×(-2)=80B.-9×(-5)×(-4)×0=-180C.(-12)×⎝⎛⎭⎪⎪⎫13-14-1=(-4)+3+1=0 D.-2×(-5)+2×(-1)=(-2)×(-5-1)=124.计算(-2)×⎝⎛⎭⎪⎪⎫3-12,用分配律计算正确的是( )A.(-2)×3+(-2)×⎝ ⎛⎭⎪⎪⎫-12B.(-2)×3-(-2)×⎝ ⎛⎭⎪⎪⎫-12 C.2×3-(-2)×⎝ ⎛⎭⎪⎪⎫-12 D.(-2)×3+2×⎝ ⎛⎭⎪⎪⎫-12 5.填空:(1)21×⎝ ⎛⎭⎪⎪⎫-45×⎝⎛⎭⎪⎪⎫-621×(-10) =21×( )×( )×(-10)(利用乘法交换律)=[21×( )]×⎣⎢⎢⎡⎦⎥⎥⎤⎝ ⎛⎭⎪⎪⎫-45×()(利用乘法结合律)=( )×( )= ;(2)⎝ ⎛⎭⎪⎪⎫14+18+12×(-16) =14× +18× +12× (分配律) = = .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C2.B3.(1)16(2)-24.-48-48-80-80+3636+1601605.解:(1)原式=-5.(2)原式=0.(3)原式=-125.(4)原式=356.第2课时多个有理数相乘1.C2.B3.964.解:(1)原式=-(2×7×4×2.5)=-140.(2)原式=23×97×24×74=36.(3)原式=0.(4)原式=73×⎝⎛⎭⎪⎫-45=-2815.第3课时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C 2.A 3.A 4.A5.(1)-621-45-621-10-68-48(2)(-16)(-16)(-16)-4-2-8-14。
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第4讲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及练习

第4讲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知识点1 加减运算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①把算式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 ②省略加号与括号;③利用运算律及技巧简便计算,求出结果. 加减混合运算技巧: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 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把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相结合; 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要统一后再结合; 把带分数拆分后再结合; 分组结合; 先拆项后结合.【典例】⎧⎪⎨⎪⎩加减运算有理数的运算乘除运算乘方运算()a b a b -=+-a b b a +=+()()a b c a b c ++=++1.计算:(1)4+(﹣6);(2)(﹣116)+(-23);(3)-2-(﹣3.5);(4)|(﹣7)+(﹣2)|-(﹣3);(5)[1.4﹣(﹣3.6+5.2)﹣4.3]﹣(﹣1.5).【方法总结】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0,从而确定用哪一条法则.在应用过程中,要牢记“先符号,后绝对值”.注意:绝对值有括号的作用.2.【题干】计算:(1)﹣2.4+3.5﹣4.6+3.5;(2)(−478)−(−512)+(−414)−(+3178);(3)−200956−(+200823)−(−401834)+(−112);(4)1+(﹣2)+3+(﹣4)…+2015+(﹣2016)+2017+(﹣2018).【方法总结】(1)把和为整数的数结合在一起;(2)把分母相同或容易通分的数结合在一起;(3)拆项法,把带分数拆成整数和分数,再把所有整数和分数分别结合在一起;(4)找规律,相邻两数之和为﹣1.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将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是解题的关键.能使用运算律的要使用运算律,以简化计算,减少计算错误. 【随堂练习】1.(2017秋•小店区校级月考)计算:(1)﹣3+(﹣4)﹣(﹣5); (2)1+(﹣2)+|﹣2|﹣5; (3)﹣5﹣(+11)+;(4).2.(2016秋•靖远县校级月考)计算题: (1)27﹣28+(﹣7)﹣32 (2)1+(﹣2)﹣(﹣3)﹣4; (3)0.5+(﹣)﹣(﹣2.75)+0.25 (4)3+(﹣1)+(﹣3)+1+2.知识点2 乘除运算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相乘,都得.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多个有理数相乘:(1)几个不是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即“奇负偶正”.(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那么积等于.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2)乘法结合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00000ab ba(3)分配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倒数的概念:乘积是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整除:一个整数a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整数b ,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则我们说a 能被b 整除(或说b 能整除a ).【典例】1.计算:(1)(﹣2)×(﹣8); (2)(﹣8)÷(﹣1.25); (3)11÷17×(−411); (4)(−1.5)×45÷(−25)×34.【方法总结】(1)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2)根据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3)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4)把小数转化为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ab c a bc =()a b c ab ac +=+1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熟记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计算:(1)37×(﹣45)×712×58;(2)292324÷(﹣112);(3)﹣5×(﹣115)+13×(﹣115)﹣3×(﹣115).【方法总结】(1)利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把分子或分母容易约分的因数结合;(2)先把除法转换为乘法,再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3)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选用合适的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随堂练习】1.(2017秋•夏邑县期中)小华在课外书中看到这样一道题:计算:()+().她发现,这个算式反映的是前后两部分的和,而这两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她顺利地解答了这道题(1)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2)先计算哪部分比较简便?并请计算比较简便的那部分.(3)利用(1)中的关系,直接写出另一部分的结果.(4)根据以上分析,求出原式的结果.2.(2017秋•兴化市期中)小明对小丽说:“请你任意想一个数,把这个数乘2后加12,然后除以6,再减去你原来所想的那个数与6的差的三分之一,我可以知道你计算的结果.”请你根据小明的说法探索:(1)如果小丽一开始想的那个数是﹣5,请列式并计算结果; (2)如果小丽一开始想的那个数是2m ﹣3n ,请列式并计算结果; (3)根据(1)、(2),尝试写出一个结论.3.(2017秋•盐都区校级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计算:÷﹙﹣+﹚. 解法一:原式=÷﹣÷+÷=×3﹣×4+×12=.解法二:原式=÷﹙﹣+﹚=÷=×6=.解法三:原式的倒数=﹙﹣+﹚÷=﹙﹣+﹚×24=×24﹣×24+×24=4. 所以,原式=.(1)上述得到的结果不同,你认为解法 是错误的; (2)请你选择合适的解法计算:﹙﹣﹚÷﹙﹣+﹣﹚.知识点3 乘方乘方的概念:求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一般地,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即,记作,读作“的次方”;(2)在中,叫做底数,叫做指数;(3)当看作的次方的结果时,读作的次幂. 注意:,其底数为,;,其底数为,;,其底数为,; n n a n a a a a ⋅⋅⋅⋅⋅⋅⋅ 个n a a n n a a n n a a n a n ()224-=()2-()()()22224-=-⨯-=224-=-2()()222121224-=-⨯=-⨯⨯=-239=749⎛⎫⎪⎝⎭372333977749⎛⎫=⨯= ⎪⎝⎭,其底数为,; ,带分数的乘方运算,一定要先化成假分数后再运算.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就是,指数通常省略不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特别的,一个数的二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平方;一个数的三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立方.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的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是正整数).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位整数,其中的指数是,的指数比整数的位数少. 万,亿 .【典例】1.一张纸的厚度为 0.09mm (毫米),将这张纸连续对折8次,这时它的厚度是多少?假设连续对折始终是可能的,那么对折15次后,所得的厚度是否可以超过你的身高?先猜猜,然后计算出实际答案.【方法总结】根据乘方的定义和题意可计算出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得厚度,由此可算出折第8次的厚度.一张纸的厚度为0.09mm ,对折1次后纸的厚度为0.09×2mm ;对折2次后纸的厚度为0.09×2×2=0.09×22mm ;对折3次后纸的厚度为0.09×23mm ;对折n 次后纸的厚度为0.09×2n mm ,据此列出算式.即可求解.本题主要考查从实际问题中寻找规律的能力.乘方是乘法的特例,乘方的运算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来进行.乘方的意义就是多少个某个数字的乘积. 2.若|x −2|+(y −23)2=0,则y x =__________.【方法总结】绝对值和偶次方具有非负性,由“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可求出x 、y 的值,然后将x 、y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解.239=77323339777⨯==221391224⎛⎫⎛⎫== ⎪ ⎪⎝⎭⎝⎭51511010n a ⨯110a ≤<n n 101n -101410=810=3.德国科学家贝塞尔推算出天鹅座第61颗暗星距地球102000000000000km,比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还远690000倍.(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暗星到地球的距离;(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690000这个数;(3)如果光的速度大约是300000km/s,那么你能计算出从暗星发出的光线到地球需要多少秒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方法总结】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数的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由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关键是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随堂练习】1.(2017秋•石景山区期末)(﹣1)2018÷.2.(2017秋•蚌埠期中)﹣32×(﹣)3=______.3.(2017秋•浦东新区期中)用简便方法计算:﹣35×(﹣)5×(﹣5)6(结果可用幂的形式表示)综合运用1.若|a|=2,b=﹣3,c是最大的负整数,a+b﹣c的值为_______.2.2.5+(﹣214)﹣1.75+(﹣12)=____.3.某外贸企业为参加2016年中国江阴外贸洽谈会,印制了105 000张宣传彩页.105 000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4.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第四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是_______ 米;第n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是_______ 米.5.将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如图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第一次对折后可得到1条折痕(图中虚线),第二次对折后可得到3条折痕,第三次对折后得到7条折痕,那么第10次对折后得到的折痕比第9次对折后得到的折痕多_______条.6.计算:(﹣0.5)+|0﹣614|﹣(﹣712)﹣(﹣4.75).7.高速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东西向公路巡视维护,如果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8,﹣9,+7,﹣14,﹣3,+11,﹣6,﹣8,+6,+15.(1)养护小组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哪个方向?距出发点多远?(2)养护过程中,最远处离出发点有多远?(3)若汽车行驶每千米耗油量为a升,求这次养护小组的汽车共耗油多少升?8.计算下列各式:(1)(﹣14)×(﹣100)×(﹣6)×(0.01);(2)91819×15;(3)﹣100×18﹣0.125×35.5+14.5×(﹣12.5%);(4)(1﹣2)×(2﹣3)×(3﹣4)×(4﹣5)×…(19﹣20).9.已知(x+3)2+|3x+y+m|=0中,y的平方等于它本身,求m的值.。
七年级----第四讲---有理数的乘除法-2016

第四讲 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类型一、乘除法中的简便运算A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例、113526812+-+⨯(-)(-24) )531(135)135()53(135)54(-⨯--⨯--⨯-要点:1、将括号里看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形式,直接运用分配律。
2、对于不符合分配律结构形式的算式,可先变形,使其符合分配律。
练习、1、(-36)×[+()]2、2215130.34133737-⨯-⨯-⨯+⨯(-0.34)3、(1--)×(-24) 4、()3.1435.2 6.2823.3 1.5736.4-⨯+⨯--⨯B 、合理拆项例、8999910⨯(-) 211271113-⨯要点:1、带分数的拆分原则上将带分数拆分成可以和后面的分数的分母直接约分的整数防错 2、注意拆分后的整数部份和分数部份之间是加还是减的关系练习、1、1839919100⨯(-) 1537-56⨯()C 、倒数法的应用例、计算:11322()4261437÷-+- 92-125-183-4387127要点:1、除法没有分配律。
2、1(b c)(b c)a a ÷+=+÷练习:1、)1515131()301(--÷-2、11357--3264812-÷++()类型二、由法则推导字母符号例、若a+b <0,ab <0,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a|>|b| B. 当a >0,b <0时,|a|>|b|C. |a|<|b|D. 当a <0,b >0时,|a|>|b|练习1、已知a>0,ab<0,a+b<0,则a ,b ,-a ,-b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2、如果abcd <0,a+b=0,cd >0,那么这四个数中,负因数的个数有_________个3、若|m|=3,|n|=2,且m n <0,则m+n=__________类型三、与绝对值相结合推导符号例、四个有理数a,b,c,d 满足||1abcd abcd =-,则||||||||a b c d a b c d+++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练习、1已知||0|b|ab b ab += ,则||ab ab =_________2、若|abc|=-abc ,则201520131-33•()=__________3、若非零有理数a,b,c 满足a+b+c=0,则|||||||abc |a b c a b c abc+++=__________四、利用整数的性质解题例、四个整数a ,b ,c ,d 互不相等,且abcd=25,则a+b+c+d=_________练习1、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a,b,c,d ,它们的积abcd=49,则a+b+c+d= ________2、如果4个不同的正整数m 、n 、p 、q 满足(7-m)(7-n)(7-p)(7-q)=4,那么m+n+p+q 等于______________3、若a 、c 、d 是整数,b 是正整数,且满足a+b=c,b+c=d,c+d=a 那么a+b+c+d 的 最大值是____________五、n a 和-na 的联系与区别例、若a 是有理数,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有( )(1)(-a )2=a 2;(2)(-a )2=-a 2;(3)(-a )3=a 3;(4)|-a 3|=a 3.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练习、1、下列每对数中,不相等的一对是( )A .(-2)3和-23B .(-2)2和22C .(-2)4和-24D .|-2|3和|2|3 2、-22-(-3)3×(-1)2-(-1)3的结果为( )A .-30B .0C .-1D .243、下面四个等式中,总能成立的是( )A 、22-m m =B 、33-m m =()C 、66-m m =()D 、23m m =六、利用乘方的意义巧算 例、计算12713923(0.125)(1)(8)()35-⨯-⨯-⨯-=___________练习1、(-2)2011+(-2)2010的值是( )A .22011B .-22011C .22010D .-22010 2、201520131-33•()=___________3、计算:32333333251234()0.750.5()(1)()4()44372543-⨯+⨯-+⨯⨯+÷-七、简单的等比数列的求和例、计算:1+5+52+53+…+599+5100=_______练习1、计算23201012222+++++=__________练习2、计算34520103333++++=___________练习3、观察一列数2,4,8,16,32,…,发现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是____;根据此规律,如果a n(n为正整数)表示这个数列的第n项,那么a18=____,a n=_____;(2)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知:若数列a1,a2,a3,…,a n,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的常数为q,则a n=______(用含a1,q,n的代数式表示),如果这个常数q≠1,那么S n=a1+a2+a3+…+a n=_________(用含a1,q,n的代数式表示).a a=64,求S8=a1+a2+a3+…+a8(4)已知数列满足(2),且a6-a4=24,35类型八、综合应用例、观察下面三行数:-2,4,-8,16,-32,64,…;0,6,-6,18,-30,66,…;-1,2,-4,8,-16,32,…(1)第一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同一列数中,第二、三行数与第一行数分别有什么数量关系?(3)若第n列数的三个数的和为642,求n并写出这三个数.练习、观察下面三行数:2,-4,8,-16,32,-64,…;①4,-2,10,-14,34,-62,…;②1,-2,4,-8,16,-32,….③(1)第①行第8个数为______;第②行第8个数为_____;第③行第8个数为_______;(2)第③行中是否存在连续的三个数使得三个数的和为768?若存在,求出这三个数;不存在,则说明理由;(3)是否存在这样的一列,使得其中的三个数的和为1282?若存在,则求出这三个数,不存在,则说明理由.。
有理数练习题及答案题-乘除运算题

有理数练习题及答案题-乘除运算题以下是一些有关有理数乘除运算的练题及其答案:乘法运算练题1. 计算 $(-3) \times (-4)$ 的结果。
2. 计算 $3 \times \frac{5}{6}$ 的结果。
3. 计算 $(-\frac{2}{3}) \times (-\frac{3}{4})$ 的结果。
4. 计算 $(-5) \times 0$ 的结果。
5. 计算 $(-\frac{1}{2}) \times (-\frac{3}{8})$ 的结果。
乘法运算练题答案1. $(-3) \times (-4) = 12$2. $3 \times \frac{5}{6} = \frac{15}{6} = \frac{5}{2}$3. $(-\frac{2}{3}) \times (-\frac{3}{4}) = \frac{6}{12} =\frac{1}{2}$4. $(-5) \times 0 = 0$5. $(-\frac{1}{2}) \times (-\frac{3}{8}) = \frac{3}{16}$除法运算练题1. 计算 $\frac{3}{4} \div \frac{2}{3}$ 的结果。
2. 计算 $(-\frac{5}{6}) \div (-\frac{2}{3})$ 的结果。
3. 计算 $2 \div (-\frac{1}{2})$ 的结果。
4. 计算 $\frac{4}{5} \div (-\frac{2}{3})$ 的结果。
5. 计算 $\frac{0}{3} \div (-2)$ 的结果。
除法运算练题答案1. $\frac{3}{4} \div \frac{2}{3} = \frac{9}{8}$2. $(-\frac{5}{6}) \div (-\frac{2}{3}) = \frac{15}{4}$3. $2 \div (-\frac{1}{2}) = -4$4. $\frac{4}{5} \div (-\frac{2}{3}) = -\frac{6}{5}$5. $\frac{0}{3} \div (-2) = 0$以上是关于有理数乘除运算的练习题及其答案。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教案+例题+习题+答案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一、目标认知学习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会使用运算律简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和运算技巧,认识减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合理运算。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乘法法则、除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尤其是有理数加法和减法法则的理解;有理数运算中的符号问题;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问题;运算的准确性问题等。
二、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法: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加法。
要点诠释:相加的两个有理数有以下几种情况:(1)两数都是正数;(2)两数都是负数;(3)两数异号,即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4)一个是正数,一个是0;(5)一个是负数,一个是0;(6)两个都是0。
知识点二:有理数加法法则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两数相加,先弄清这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根据法则确定和的符号,然后根据法则求出和的绝对值。
要点诠释:(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知识点三: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定律要点诠释:(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知识点四: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要点诠释:有理数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知识点五:有理数减法法则要点诠释: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知识点六: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要点诠释:对于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这样一来,就将原来的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统一成加法以后的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有时,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代数和。
专题04 有理数的乘除法(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专题04 有理数的乘除法重点突破知识点一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数()0a a ≠的倒数是1a)确定乘积符号:(1)若a <0,b >0,则ab < 0 ;(2)若a <0,b <0,则ab > 0 ;(3)若ab >0,则a 、b 同号 (4)若ab <0,则a 、b 异号(5)若ab = 0,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数为0.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及规律:(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
确定符号后,把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
(2)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为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是0.[注意]在乘法计算时,遇到带分数,应先化为假分数;遇到小数,应先化成分数,再进行计算。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即a b b a ⨯=⨯。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即()()a b c a b c ⨯⨯=⨯⨯。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即()a b c a b a c ⨯+=⨯+⨯。
知识点二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即()10a b a b b÷=⨯≠。
(2)两数相除(被除数不为0),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注意】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除法步骤:1.将除号变为乘号。
2.将除数变为它的倒数。
3.按照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考查题型考查题型一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典例1.(2018·重庆市期末)在﹣2,3,4,﹣5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积中最大的是()A.20 B.﹣20 C.12 D.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乘法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而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可知同号两数相乘的积大于异号两数相乘的积,则只有两种情况,-2×(-5)与3×4,比较即可得出.,,所得积最大的是,故选C。
有理数的乘除法知识点(含例题)

1.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个数相乘,同号得__________,异号得__________,并把__________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__________;(2)倒数的定义:乘积为__________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①__________没有倒数;②求假分数或真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__________即可;求带分数的倒数时,先把带分数化为__________,再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③正数的倒数是__________,负数的倒数是__________;(即求一个数的倒数,不改变这个数的__________)④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注意不包括0.(3)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__________,积相等,即__________.乘法结合律:三个数__________,先把前两个数__________,或者先把后两个数__________,积相等,即(ab)c=__________.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__________,再把积__________,即a(b+c)=__________.(4)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5)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6)任何数同1相乘仍得原数,任何数同–1相乘得原数的相反数.2.有理数的除法(1)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__________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__________.即a b÷= __________.(2)从有理数除法法则,容易得出:两个数相除,同号得__________,异号得__________,并把__________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__________的数,都得__________.3.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1)因为乘法与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应按__________的顺序运算.(2)结果的符号由算式中__________的个数决定,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__时结果为正,负因数个数是__________时结果为负.(3)化成乘法后,应先约分再相乘.(4)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K 知识参考答案:1.(1)正,负,绝对值,0(2)1,0,颠倒位置,假分数,正数,负数,符号,两,1和–1(3)因数的位置,ab =ba ,相乘,相乘,相乘,a (bc ),相乘,相加,ab +bc2.(1)不等于0,倒数,1a b(b ≠0)(2)正,负,绝对值,不等于0,0 3.(1)从左到右(2)负因数,偶数,奇数一、有理数的乘法【例1】计算3×(–1)×(–31)=__________. 【答案】1【解析】3×(–1)×(–31)=3×1×31=1.【名师点睛】先根据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判断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即可得到结果. 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表达式: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其中的两个数相乘,积相等.表达式:(ab )c=a(bc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表达式:a(b+c)=ab+ac.【例2】(–0.25)×(–79)×4×(–18).【答案】–14【解析】原式=–(14×79×4×18)=–(14×4×79×18)=–14.【名师点睛】①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②通过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化.三、有理数的除法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例3】两个有理数的商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A.都是负数B.都是正数C.至少一个是正数D.两数同号【答案】D【解析】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可得,两个有理数的商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同号,故选D.【名师点睛】在进行除法运算时,若能整除,则根据“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进行计算;若不能整除,则根据“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进行计算;除法算式中的小数常化成分数,带分数常化成假分数,以利于转化为乘法时约分;0不能作除数(即分母).四、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运算时要注意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如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在同级别运算中,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并能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例4】下面是某同学计算(−)÷(−+−)的过程:解:(−)÷(−+−)=(−)÷+(−)÷(−)+(−)÷+(−)÷(−)=(−)×+×10−×6+×=(−)+−+=.细心的你能否看出上述解法错在哪里吗?请给出正确解法.【答案】见解析.【名师点睛】此题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运算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和使用运算律.。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1.5.1 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要点感知两数相乘,同号得____,异号得____,并把_______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____.预习练习1-1 计算:-4×(-12)=______,8×(-9)=______,(-2 013)×0=_______.1-2 计算:(1)(-6)×(-2);(2)-23×0.45.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下列计算中,积为负数的是( )A.(+2)×(+2 013)B.(+2)×(-2 013)C.(+2)×0D.(-2)×(-2 013)2.计算2×(-12)的结果是( )A.-4B.-1C.14D.323.数轴上的两点A,B表示的数相乘的积可能是( )A.10B.-10C.6D.-64.若两数的乘积为正数,则这两个数一定是( )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一正一负D.同号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号两数相乘,积的符号不变B.一个数同1或-1相乘,仍得原数C.一个数同0相乘,结果一定为0D.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积为16.若两数的积为0,则一定有( )A.两数中最少有一个为0B.两数中最多有一个为0C.两数同时为0D.两数互为相反数7.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A.一定为正B.一定为负C.为零D.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8.计算:(-34)×(+89)=_____.9.填表:10.计算:(1)15×(-6);(2)(-2)×5;(3)(-8)×(-0.25);(4)(-0.24)×0;(5)57×(-415);(6)(-23)×(-214).11.计算(-13)×(-9)的结果是( )A.-3B.3C.-27D.2712.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有理数相乘,积为( )A.正数B.负数C.零D.负数或零13.在-3、3、4、-5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的积中最大的是_______.14.如图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x的值为1时,则输出的数值为________.15.(2013·玉溪)若规定“*”的运算法则为:a*b=ab-1,则2*3=____________.16.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在海拔3 000 m时,气温为-20 ℃,已知每登高1 000 m,气温降低6 ℃,当海拔为5 000 m时,气温是_________℃.17.计算:(1)(+4)×(-5);(2)1 000×(-0.1);(3)0×(-0.7);(4)(-0.8)×(-134 );(5)135×(-334);(6)(-0.125)×(-8);(7)(-3.25)×(+213);(8)(+123)×(-115).18.列式计算: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4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规定水位上升为正)挑战自我19.|a|=4,|b|=2,且ab<0,b-a 的值是( ) A.2或-6 B.6或-6 C.-2或6 D.2或-220.一只小虫沿着一根东西方向放置的木杆爬行,以向东为正方向,小虫先以每分钟178米的速度向西爬行,后来又以同样的速度向东爬行,它向西爬行了7分钟,又向东爬行3分钟,求此时小虫的位置.参考答案要点感知 正 负 绝对值 0 预习练习1-1 2 -72 01-2(1)原式=6×2=12.(2)原式=-0.3. 当堂训练1.B2.B3.C4.D5.C6.A7.A8.-32 9.+5 -31+5 10.(1)原式=-(15×6)=-90. (2)原式=-(2×5)=-10. (3)原式=8×0.25=2. (4)原式=0.(5)原式=-(75×154)=-214.(6)原式=32×241=23. 课后作业11.B 12.D 13.15 14.2 15.5 16.-32 17.(1)原式=-20. (2)原式=-100. (3)原式=0. (4)原式=1.4. (5)原式=-6. (6)原式=1. (7)原式=-21. (8)原式=-2. 18.(+3)×4=12(厘米). (-3)×4=-12(厘米).答:甲上升12厘米,乙下降12厘米. 19.B20.依题意,得(-187)×7+187×3=187×(-7+3)=815×(-4)=-215(米). 答:此时小虫的位置是在起点向西的方向离起点215米处.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要点感知1 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a ×b=______,乘法结合律:(a ×b)×c=________,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简称分配律):a ×(b+c)=__________,(-1)a=______.预习练习1-1计算:(-4)×(-7)×(-25)=_________.1-2计算:-34×(-113-4).要点感知2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当负因数个数是偶数时,积是_____;当负因数个数是奇数时,积是______.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_____.预习练习2-1计算(-1)×2×(-3)×4×(-5)的结果的符号是_______.2-2计算8×(-0.25)×0×(-2 013)的结果为_________.知识点1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1.指出下列运算中所运用的运算律:(1)3×(-2)×(-5)=3×[(-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8×(524-216)=48×524-48×1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1)(-76)×(-15)×(-67)×15;(2)(14-16+12)×(-12).知识点2 多个有理数相乘3.下列各式中积为正的是( )A.2×3×5×(-4)B.2×(-3)×(-4)×(-3)C.(-2)×0×(-4)×(-5)D.(+2)×(+3)×(-4)×(-5)4.三个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数,则其中负因数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1个或3个5.若2 014个有理数的积是0,则( )A.每个因数都不为0B.每个因数都为0C.最多有一个因数为0D.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6.计算:(1)(-2)×3×(+4)×(-1);(2)(-5)×(-5)×(-5)×2;(3)(-37)×(-45)×(-712);(4)(-5)×(-332)×730×0×(-325).7.计算(-2)×(3-12),用分配律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A.(-2)×3+(-2)×(-12) B.(-2)×3-(-2)×(-12) C.2×3-(-2)×(-12) D.(-2)×3+2×(-12)8.已知a,b,c的位置在数轴上如图所示,则abc与0的关系是( )A.abc>0B.abc<0C.abc=0D.无法确定9.在算式(-34)×31+21×31+(-87)×31=(-34+21-87)×31中应用了( )A.加法交换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结合律D.乘法分配律10.计算:(1-2)×(2-3)×…×(2 011-2 012)×(2 012-2 013)=________.11.绝对值小于2 013的所有整数的积为________.12.计算:(1)(-12)×(-23)×(-3);(2)14×(-16)×(-45)×(-114);(3)(-511)×(-813)×(-215)×(-34).13.用简便方法计算:(1)(-8)×(-5)×(-0.125);(2)(-112-136+16)×(-36);(3)(-5)×(+713)+7×(-713)-(+12)×(-713);(4)-691516×(-8).14.若a,b,c为有理数,且|a+1|+|b+2|+|c+3|=0,求(a-1)×(b+2)×(c-3)的值.挑战自我15.计算:(1-12)(1+12)(1-13)(1+13) (1)12014)(1+12014).参考答案课前预习要点感知1 b ×a a ×(b ×c ) a ×b+a ×c -a 预习练习1-1 -7001-2 原式=(-43)×(-131)+(-43)×(-4)=1+3=4. 要点感知2 正数 负数 0 预习练习2-1 负 2-2 0 当堂训练1.(1)乘法结合律 (2)乘法分配律2.(1)原式=[(-67)×(-76)]×[(-15)×51]=1×(-3)=-3. (2)原式=41×(-12)-61×(-12)+21×(-12)=-3+2-6=-7. 3.D 4.D 5.D6.(1)原式=+(2×3×4×1)=24.(2)原式=[(-5)×(-5)]×[(-5)×2]=25×(-10)=-250. (3)原式=-(73×54×127)=-51. (4)原式=0. 课后作业7.A 8.A 9.D 10.1 11.012.(1)原式=-(21×32×3)=-1. (2)原式=-(41×16×54×45)=-4. (3)原式=115×138×511×43=136. 13.(1)原式=(-8)×(-0.125)×(-5)=1×(-5)=-5. (2)原式=(-121)×(-36)+(-361×(-36)+61×(-36)=3+1-6=-2.(3)原式=(-5)×317-7×317+12×317=(-5-7+12)×317=0×317=0. (4)原式=691615×8=(70-161)×8=560-21=55921. 14.因为|a+1|+|b+2|+|c+3|=0,所以a=-1,b=-2,c=-3,所以a-1=-2,b+2=0,c-3=-6.则(a-1)×(b+2)×(c-3)=0. 15.原式=21×23×32×34×…×20142013×20142015=21×20142015=40282015.1.5.2 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要点感知1 同号两数相除得____,异号两数相除得____,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_____.预习练习1-1 (-4)÷(-2)=_____,(-72)÷8=______.要点感知2 一般地,如果两个数的____等于1,我们把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______没有倒数.预习练习2-1 (1)+3的倒数是____;(2)-1的倒数是____;(3)-47的倒数是_____;(4)-112的倒数是_____;(5)0.2的倒数是______;(6)-1.2的倒数是______.要点感知3 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______.即a ÷b=a ×1b(b______).预习练习3-1计算:(1)3÷(-32);(2)(-23)÷(-125).知识点1 倒数1.(2013·随州)与-3互为倒数的是( )A.-13B.-3C.13D.32.下列各对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A.-1与1B.0与0C.-12与2 D.-1.5与-233.倒数等于本身的数为_________.4.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3,-1,0.3,-23,14,-312.知识点2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5.(2012·南通)计算6÷(-3)的结果是( )A.-12B.-2C.-3D.-186.两个数的商为正数,则两个数( )A.都为正B.都为负C.同号D.异号7.(-57)÷(-212)的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A.(-57)÷(-212)=(-57)×(-52) B.(-57)÷(-212)=(-57)×(-52)C.(-57)÷(-212)=(-57)×(-25) D.(-57)÷(-212)=(-57)×(-25)8.如图,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两数的商为( )A.1B.-1C.0D.29.用“>”“<”或“=”号填空:10.计算:(1)(-6.5)÷(-0.5);(2)4÷(-2);(3)0÷(-1 000);(4)(-2.5)÷5 8 .11.(2013·永州)-12013的倒数为( )A.12013B.-12013C.2 013D.-2 013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18)÷6=3B.(-24)÷(-2)=-12C.75÷(-15)=5D.(-15)÷0.5=-3013.下列说法:①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②一个数的倒数一定小于这个数;③0除以任何数都得0.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0个B.1个C.2个D.3个14.如果x×(-6)=-23,那么x等于( )A.-4B.4C.19D.915.-223的倒数与13的相反数的积是( )A.8B.- 8C.18D.-1816.若a>0,则aa=______;若a<0,则aa=______.17.计算:(1)(-8)÷2;(2)(-6)÷34;(3)(-54)÷(-45);(4)(+513)÷(-313);(5)(-338)÷(-2.25).18.用简便方法计算:(1)(-2467)÷(-6);(2)99989÷(-119).19.求下列各数的倒数,并用“<”把它们的倒数连接起来.-12,-(-2.5),-|-5|,-313.挑战自我20.若a,b都是非零的有理数,则aa+bb+abab的值是多少?参考答案课前预习要点感知1 正数负数0预习练习1-1 2 -9要点感知2 乘积 0预习练习2-1 (1)31 (2)-1 (3)-47 (4)-32 (5)5 (6)-65 要点感知3 倒数 ≠0预习练习3-1 (1)原式=3×(-32)=-2. (2)原式=32÷152=32×75=1210. 当堂训练 1.A 2.D 3.±1 4.各数的倒数分别为:31,-1,310,-23,4,-72. 5.B 6.C 7.D 8.B9.> > < < = = < < > > = = 10.(1)原式=13. (2)原式=-2. (3)原式=0. (4)原式=(-25)×58=-4. 课后作业11.D 12.D 13.A 14.C 15.C 16.1 -1 17.(1)原式=-4. (2)原式=-6×34=-8. (3)原式=45÷54=45×45=1625. (4)原式=316×(-103)=-58. (5)原式=827×94=23.18.(1)原式=2476×61=(24+76)×61=4+71=471. (2)原式=(1 000-91)×(-109)=1 000×(-109)-91×(-109)=-900+101=-899109. 19.-21的倒数是-2;-(-2.5)=2.5,它的倒数是52;-|-5|=-5,它的倒数是-51;-331的倒数是103.所以-2<-103<-51<52. 20.当a>0,b>0时,原式=a a +b b +ab ab =a a +b b +abab=1+1+1=3; 当a>0,b<0时,原式=a a +b b +ab ab =a a +b b -+abab -=1+(-1)+(-1)=-1; 当a<0,b>0时,原式=a a +b b +ab ab =a a -+b b +abab -=-1+1+(-1)=-1; 当a<0,b<0时,原式=a a +b b +abab =a a -+b b -+ab ab =-1+(-1)+1=-1.即原式的值为3或-1.第2课时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要点感知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按______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将除法转化为_____. 预习练习 计算:(1)2÷13×3; (2)(-3)÷12×2; (3)(-225)÷3×13; (4)3.5×87÷(-117).知识点1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1.将式子(-1)×(-112)÷23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算,正确的是( )A.(-1)×(-32)×23B.(-1)×(-32)×32C.(-1)×(-23)×32D.(-1)×(-23)×232.计算(-2)÷(-5)×110的结果是( )A.1100B.25C.1D.125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5÷16×(-6)=25÷[16×(-6)] B.25÷16×(-6)=25×6×(-6)C.25÷16×(-6)=25×16×(-6) D.25÷16×(-6)=25×6×64.下列运算中,结果为负值的是( )A.1×(-2)÷(-3)B.(-1)×2÷(-3)C.(-1)×(-2)÷(-3)D.(-1)÷2×05.计算(-5)×(-6)÷(-7)的结果的符号是_______.6.计算2313÷(-67)×0的结果是________.7.m,n,p均为负数,则m÷n×p______0.(填“>”“<”或“=”)8.计算:(1)28×(-36)÷72;(2)-313÷213×(-2);(3)-34×(-112)÷(-214);(4)(-12)÷(-4)÷(-115);(5)(-2)×(-54)÷(-38);(6)(-56)×(-1516)÷(-134)×47.知识点2 用计算器计算9.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按键顺序为:,则计算结果为______.10.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1):(1)67.2×5.6÷4.5;(2)12÷(-45)×(-16).11.将(-7)÷(-34)÷(-2.5)转化为乘法运算正确的是( )A.(-7)×43×(-2.5) B.(-7)×(-43)×(-2.5) C.(-7)×(-43)×(-25) D.(-7)×(-34)×(-52)12.计算(-1)÷(-3)×(-13)的结果是( )A.-1B.-9C.-19D.913.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6÷(-14)×4=6×(-4)×4 B.6÷(-14)×4=6×(-14)×4C.6÷(-14)×4=6÷(-14×4) D.6÷(-14)×4=6×(-4)÷414.若a的相反数是512,b的倒数为-411,则a与b的商的5倍是_______.15.计算:(1)(-212)÷(-5)×(-313);(2)-23×(-85)÷(-0.25);(3)(-34)×(-16)÷(-94);(4)5÷(-12)×(-2);(5)(-512)÷(-35)×54;(6)-72×214×49÷(-335).16.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1):(1)(-37)×125÷(-75);(2)-4.375×(-0.112)-2.321÷(-5.157).挑战自我17.按下面程序计算:输入x=2,则输出的答案是______.18.通常,山的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将下降0.6 ℃,现地面气温是-4 ℃.请你帮小明算算:(1)高度是2 400米高的山上气温是多少℃?(2)气温是-22 ℃的山顶高度是多少米?参考答案课前预习要点感知 从左到右 乘法 预习练习 (1)原式=2×3×3=18. (2)原式=(-3)×2×2=-12. (3)原式=(-512)×31×31=-154. (4)原式=-3.5×78×87=-3.5. 当堂训练1.B2.D3.B4.C5.负6.07.<8.(1)原式=28×(-36)×721=-14. (2)原式=310×73×2=720. (3)原式=-43×23×94=-21. (4)原式=3÷(-511)=-25. (5)原式=(-2)×(-45)×(-38)=-320.(6)原式=-56×1621×74×74=-24. 9.-210.(1)原式≈83.63.(2)原式≈4.27. 课后作业11.C 12.C 13.A 14.10实用文档 精心整理 21 15.(1)原式=-25×51×310=-35.(2)原式=-32×58×4=-1564.(3)原式=(-43)×(-61)×(-94)=-181.(4)原式=5×(-2)×(-2)=20.(5)原式=(-125)×(-35)×45=144125.(6)原式=72×49×94×185=20.16.(1)原式≈61.67. (2)原式≈0.94.17.9518.(1)当h=2 400时,t=-4-0.6×1002400=-18.4(℃).答:高度是2 400米高的山上气温是-18.4 ℃.(2)当t=-22时,[(-4)-(-22)]÷0.6×100=3 000(米). 答:气温是-22 ℃的山顶高度是3 000米.。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讲义 学生版

第1章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学习要求1、会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并运用相关运算律进行简算.2、理解除法与乘法的逆运算关系,会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巩固倒数的概念,能进行简单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知识点一: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例1.计算﹣1×2的结果是()A.1 B.2 C.﹣3 D.﹣2变式1.(﹣15)×7.变式2.(﹣3)×|﹣2|知识点二:倒数例2.的倒数是()A.﹣3 B.C.3 D.变式1.﹣2017的倒数是()A.2017 B.﹣2017 C.D.﹣变式2.已知□×(﹣)=﹣1,则□等于()A.B.2016 C.2017 D.2018变式3.填表:原数﹣2.5相反数 3 ﹣7 倒数绝对值变式4.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15;(2);(3)﹣0.25;(4)0.13;(5)4;(6)﹣5.知识点三:多个有理数的乘法例3.算式(﹣1)×(﹣3)×之值为何?()A.B.C.D.变式1.(2014秋•宝坻区校级期末)1.6×(﹣1)×(﹣2.5)×(﹣)变式2.计算.(1);(2)(﹣0.1)×1000×(﹣0.01);(3)2.3×4.1×0×(﹣7);(4).知识点四: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例4.计算(1)(﹣2)×4×(﹣3)(2)(+﹣)×12.变式1.用简便方法计算:①;②;③;④﹣989×(﹣9)+989×(﹣19)﹣(﹣989)×10.变式2.计算:(1)(2).变式3.(1);(2);(3);(4)(﹣8)×(﹣12)×(﹣0.125)×(﹣)×(﹣0.1).变式4.计算下列各式:(1)(﹣4)×1.25×(﹣8);(2)×(﹣2.4)×;(3)(﹣14)×(﹣100)×(﹣6)×(0.01);(4)9×15;(5)﹣100×﹣0.125×35.5+14.5×(﹣12.5%);(6)(1﹣2)×(2﹣3)×(3﹣4)×(4﹣5)×…(19﹣20).知识点五:有理数的除法例5.计算(﹣16)÷8的结果等于()A.B.﹣2 C.3 D.﹣1变式1.(2014秋•山西校级月考)(1)两数的积是1,已知一数是﹣2,求另一数;(2)两数的商是﹣3,已知被除数4,求除数.变式2.计算:(1)(﹣36)÷9(2)(﹣)×(﹣3)÷(﹣1)÷3.变式3.计算:(1)﹣5÷(﹣1);(2)(﹣)÷(﹣)÷(﹣1).知识点六: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例6.计算(1)(﹣)×(﹣)×0×(2)(3)(﹣﹣)×(﹣24)(4).知识点七: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例7.计算(1)(﹣3)×(﹣9)﹣8×(﹣5)(2)﹣63÷7+45÷(﹣9)(3)(﹣)×1÷(﹣1)(4)(1﹣+)×(﹣48).变式1.计算(1);(2).(3);(4).变式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3×(2)÷25%﹣÷0.75.变式3.计算:(1)(﹣)÷(﹣﹣);(2)(﹣28+14)÷7.变式4.计算(1)5.02﹣1.37﹣2.63(2)72×(﹣+﹣)(3)×[÷(﹣)](4)[﹣(﹣)÷]÷.变式5.计算(1)﹣20+(﹣14)﹣(﹣18)﹣13 (2)﹣22+|5﹣8|+24÷(﹣3)×.变式6.计算下列各题①(﹣7)+5﹣(﹣3)+(﹣4);②4×(﹣3)﹣|﹣|×(﹣2)+6;③(﹣+)×(﹣42);④﹣1+5÷(﹣)×4.拓展点一:概念、法则的理解问题例8.若a+b<0,ab<0,则()A.a>0,b>0B.a<0,b<0C.a,b两数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的绝对值D.a,b两数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变式1.若a+b<0,ab<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同号B.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C.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D.以上均有可能变式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数同0相乘,仍得0B.一个数同1相乘,仍是原数C.一个数同﹣1相乘得原数的相反数D.互为相反数的积是1变式3.如果两个数的和是正数,这两个数的积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异号的两个数,并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D.异号的两个数,并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变式4.若a、b为两个有理数,且ab<0,a+b<0,则()A.a、b都是正数B.a、b都是负数C.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大D.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大变式5.不计算,只判断下列结果的符号:(1)(﹣6)+(﹣4)(2)(+9)+(﹣4)(3)(﹣7)﹣(﹣4)(4)(﹣6)×(+3)×2×(﹣1)拓展点二: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例9.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数:(1)最小的正整数:;(2)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3)绝对值大于3且小于6的所有负整数:;(4)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5的所有数:;(5)倒数等于本身的数:;(6)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变式1.如图,已知点A在数轴上,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点B所表示的有理数是5的相反数,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请在数轴上标出点B和点C;(2)求点B所表示的有理数与点C所表示的有理数的乘积;(3)若将该数轴进行折叠,使得点A和点B重合,则点C和数所表示的点重合.变式2.已知a和b互为相反数,c和d互为倒数,m是绝对值等于2的数,求式子(a+b)+m﹣cd+m.拓展点三:乘除运算中的一些技巧例10.﹣99×36.变式1.用简便方法计算:(1)﹣13×﹣0.34×+×(﹣13)﹣×0.34(2)(﹣﹣+﹣)×(﹣60)变式2.简便计算(1)(﹣48)×0.125+48×(2)()×(﹣36)变式3.用简便算法计算下列各题.(1)(2).拓展点四:有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例11.小刘、小张两位同学玩数学游戏,小刘说“任意选定一个数,然后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加上20,乘以2,减去4,除以2,再减去你所选定的数”,小张说“不用算了,无论我选什么数,结果总是18”,小张说得对吗?说明理由.变式1.某班抽查了10名同学的期末成绩,以80分为基准,超出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记录的结果如下:+8,﹣3,+12,﹣7,﹣10,﹣3,﹣8,+1,0,+10.(1)这10名同学中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2)10名同学中,低于80分的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3)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变式2.某自行车厂一周计划每日生产400辆自行车,由于人数和操作原因,每日实际生产量分别为405辆、393辆、397辆、410辆、391辆、385辆、405辆.(1)用正负数表示每日实际生产量与计划量的增减情况;(2)该车厂本周实际共生产多少辆自行车?平均每日实际生产多少辆自行车?变式3.已知海拔每升高1 000m,气温下降6℃,某人乘热气球旅行,在地面时测得温度是8℃,当热气球升空后,测得高空温度是﹣1℃.求热气球的高度.变式4.一辆货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走3千米到达小李家,继续向东走1.5千米到达小张家,然后又回头向西走9.5千米到达小陈家,最后回到超市.(1)以超市为原点,向东为正,以1个单位长表示1千米,在数轴上表示出上述位置.(2)小陈家距小李家多远?(3)若货车每千米耗油0.5升,这趟路货车共耗油多少升?变式5.东东有5张卡片写着不同的数字的卡片:他想从中取出2张卡片,使这2张卡片上数字乘积最大.你知道应该如何抽取吗?最大的乘积是多少吗?变式6.李老师利用假期带领7名学生到市区社会实践,汽车票每张原价为30元,现在有两种优惠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所有成员全部打8折;第二种方案是学生打9折,教师免票.请问李老师他们应该采用哪种方案乘车比较合算?变式7.某粮食加工厂从生产的粮食中抽出20袋检查质量,以每袋50千克为标准,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结果记录如下:与标准质量的偏差:单位(千克)﹣0.7 ﹣0.5 ﹣0.2 0 +0.4 +0.5 +0.7袋数 1 3 4 5 3 3 1问:这20袋大米共超重或不足多少千克?总质量为多少千克?变式8.某日下午,出租车司机小王在南北走向的南海大道上运营.如果规定向南为正,向北为负,出租车的行车情况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5,﹣4,+13,﹣10,﹣12,+3,﹣17.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王距出车地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如果每百公里耗油10升,那么小王下午耗油多少升?拓展点五:作商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例12.比较大小:43-______;87-)32(+-______);43(-+拓展点六:新型题例13.设[x]表示不大于的所有整数中最大的整数,例如:[1.7]=1,[﹣1.7]=﹣2,根据此规定,完成下列运算:(1)[2.3]﹣[6.3](2)[4]﹣[﹣2.5](3)[﹣3.8]×[6.1](4)[0]×[﹣4.5].变式1.对于正整数a 、b ,规定一种新运算﹡,a ﹡b 等于由a 开始的连续b 个正整数的积,例如:2﹡3=2×3×4=24,5﹡2=5×6=30,那么7﹡(1﹡2)的值等于多少?变式2.若定义一种新的运算“*”,规定有理数a*b=4ab ,如2*3=4×2×3=24.(1)求3*(﹣4)的值;(2)求(﹣2)*(6*3)的值.变式3.若“!”表示一种新运算,并且1!=1,2!=2×1,3!=3×2×1,那么100!÷99!的商是多少?变式4.阅读下题解答:计算:.分析:利用倒数的意义,先求出原式的倒数,再得原式的值.解:×(﹣24)=﹣16+18﹣21=﹣19.所以原式=﹣.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计算:.易错点一:“加”“乘”运算结果符号确定方法不同,二者莫混例14.计算:(1)﹣5﹣1(2)(﹣20)÷5(3)6﹣[﹣(﹣2)](4)2﹣|﹣0.4|(5)﹣(+20)+(+45)﹣(+80)﹣(﹣35)(6)(﹣24)÷2×(﹣3)÷(﹣6)易错点二:运算顺序应注意例15.计算:(1)(﹣85)×(﹣25)×(﹣4);(2)﹣;(3);(4).易错点三:乘法分配律不适用于除法运算例16.(﹣)÷(﹣+﹣)变式1.计算:(﹣)÷(﹣+﹣).变式2.计算:﹣÷(+﹣).变式3.计算:(﹣45)÷[(﹣)÷(﹣)].变式4.计算: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乘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3.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
4.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
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有理数除法法则.
教学难点:
积的符号的确定.商的符号的确定.
知识点:
1·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法则: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注意:第一个因数是负数时,可省略括号.
3·乘法交换律:abc=cab=bca
乘法结合律:a(bc)d=a(bcd)=……
分配律:a(b+c+d+…+m)=ab+ac+ad+…+am
4·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ab=1,那么a和b互为倒数;
倒数也可以看成是把分子分母的位置颠倒过来.
5·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0不能做除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例题:
8+5×(-4);? (-3)×(-7)-9×(-6).
(-23)×(-48)×216×0×(-2) (-27)÷3 20÷7÷(-20)÷3
练习题:有理数乘法
1.下列算式中,积为正数的是( )
A .(-2)×(+2
1) B .(-6)×(-2) C .0×(-1) D .(+5)×(-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
B .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C .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因数异号
D .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3.计算(-221)×(-33
1)×(-1)的结果是( ) A .-661 B .-551 C .-831 D .56
5 4.如果ab =0,那么一定有( )
A .a =b =0
B .a =0
C .a ,b 至少有一个为0
D .a ,b 最多有一个为0 5.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 .-5×(-4)×(-2)×(-2)=5×4×2×2=80
B .12×(-5)=-50
C .(-9)×5×(-4)×0=9×5×4=180
D .(-36)×(-1)=-36
6.(1)(-3)×(-)=_______;
(2)(-521)×(33
1)=_______; (3)-×=_______;
(4)(+32)×(-)×0×(-93
1)=______ 7.绝对值大于1,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积是______。
8.绝对值不大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积是______。
9.计算:
(1)(-13)×(-6) (2)-3
1×
(3)(+1
32)×(-151) (4)3×(-1)×(-31)
10.(1)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是什么数
(2)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是什么数 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有理数除法:
1.计算84÷(-7)等于( )
A .-12
B .12
C .-14
D .14
2.-2
1的倒数是( ) A .-21 B .2
1 C .
2 D .-2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 .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积等于1
C .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相同
D .1和其本身互为倒数
4.两个有理数的商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 )
A .都是负数
B .都是正数
C .至少一个是正数
D .两数同号
5.(1)-3
1的相反数是______,倒数是_______; (2)-的相反数是_____,倒数是_____,绝对值是______;
(3)若一个数的相反数是-14
1,则这个数是______,这个数的倒数是______; (4)5
3的相反数的倒数是______;
(5)若a ,b 互为倒数,则ab 的相反数是______。
6.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为-,则这个数是_____,它的倒数是_____。
7.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有____,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有______。
8.若两个数a ,b 互为负倒数,则ab =_____。
9.当x =____时,代数式
2
1 x 没有意义。
10.(1)如果a>0,b<0,那么b
a _____0; (2)如果a<0,b>0,那么b
a _____0; (3)如果a<0,b<0,那么b
a _____0; (4)如果a =0,b<0,那么
b a _____0。
11.计算:
(1)(-40)÷(-12) (2)(-60)÷(+35
3)
(3)(-30
43)÷(-15) (4)(-)÷(+31)÷(-9)
12.(1)两数的积是1,已知一数是-2
73,求另一数;
(2)两数的商是-3
21,已知被除数42
1,求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