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

下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六年级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

全册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重点: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2)正、反比例的意义。

(3)圆柱侧面积、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和应用。

(4)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5)巩固、梳理、沟通已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全册教学难点:

(1)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或成反比例。

(2)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3)对圆柱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等概念的区分。

(4)对已学的知识,正确掌握方法、形成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各单元的教学要求:

(一)比例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圆柱、圆锥和球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

第一单元比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内容有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概念,比例尺的意义和性质,按比例分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是为学习正、反比例作准备的。这些知识在今后学习是要经常用到。它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教材通过例子引入比例的意义,再引出比便的基本性质,接着讲应用比例的性质解比例。最后教材再进行比例尺的教学,沟通了比例和比例尺的联系。

比例尺是比的概念的实际,是用化简比的方法求出比例尺的。教材还介绍了线段比例尺,把丝段比例尺与前面讲的比例尺联系起来,使学生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

本单元第2小节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新教材是把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编在一起同时进行教学,加强了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的对比,使学生更容易区别、对比、判断。避免发生混淆。由于正、反比例的意义是解答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的依据,而正、反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因此,这部分内容既是本单元教学重点,出是难点。

二、教学重难点、关健:

1. 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2. 难点:正、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和判断。

3. 关键:通过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 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

容易的应用题。

3. 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

离。

4. 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课时划分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

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

3. 比例的应用.....................................2课时

4. 整理和复习.....................................2课时

5. 实践活动:美丽的校园............................1课时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比例各部分名称,组比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什么是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12:16 1/4 :1/3 4.5:2.7 10:6

二、新授

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在过去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一个的知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比例的意义

出示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25

路程(千米)80200

从上不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

第一次所行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

(1)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结果后,师指出: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是相等的,可以用等号将两个比连起来写成下面的等式。

板书:80:2=200:5 或80/2=200/5

师:这样的式子,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做比例。

(2)口答

A、把复习第2题中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用等号连起来。

B、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什么?

C、根据刚才的回答,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

(3)小结。

A、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这两个比相等。

B、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的两个比就不能组成比例。

(4)练习,课本第10页做一做。

2、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例题:80:2=200:5

并自学课本

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的项?什么叫前项?什么叫后项?什么叫内项?什么叫外项?这四项分别在等号的什么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