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发文机关标识
《应用写作》复习题
![《应用写作》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52d2a5cbb68a98270fefa2d.png)
11年秋季期全日制《应用写作》复习题一、填空题1.完整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构成。
2.行政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3.2000年8月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公文有13种。
4.下行文指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公文。
5.公文的紧急程度要求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速度)的要求。
6.公文的发文字号一般包括( 机关代字)、( 年份)、(序号)三项内容。
7、(标的)是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8.按行文方向划分,行政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种。
9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10.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11.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12.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3.在一定的范围内,公布人们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需用( 通告)。
14、狭义的新闻指(消息)页脚内容115.在总结的写作中《发掘内部潜力,实现扭亏增盈》属(新闻)式标题。
16.述职报告的特点是(实绩的呈现性)(论断的标准性)(行文的庄重性)17.经济合同的结构主要有三种:(条款式)、(表格式)、(条款和表格结合式)。
二、判断题1.主送机关是指同公文内容相关,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
(X )2.写总结一般用第三人称。
(X)3.只有下行公文有签发人(X )。
4.附注是用来说明公文正文不便说明的材料名称的件数与名称。
(X )5.所有的公文在落款处均应加盖印章。
(X )6. 只有上行公文有签发人(√)。
7.能否找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是衡量一篇总结质量好坏的标准。
(√)8.批复和请示一样,也应一文一事。
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各要素标识规则
![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各要素标识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f5e6f960ddccda38376bafc3.png)
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各要素标识规则一、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绝密"、"机密"级公文应当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标明份数序号。
(二)紧急程度。
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顶格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标识"特急"或"急件",两字之间空1字。
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同一公文既是密件又是急件的,秘密等级标于紧急程度之上。
(三)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的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
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文星简美黑体字,用红色标识。
字号应小于22mm×l5mm(高×宽)。
联合行文,应当列明联合行文的各机关名称。
同级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应当排前,"文件"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行政机关与其他机关联合行文,应当以党、政、军、群次序排列。
(四)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一般由行政区域代字、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加入专业职能代字。
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行政区域代字、机关代字应当使用规范的简称。
本机关简称可能与其他机关简称相混淆的单位,由双方商定各自机关代字并报上级机关办公室备案。
行政公文眉首部分包括哪些要素
![行政公文眉首部分包括哪些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17d17bc5bd64783e08122b5a.png)
行政公文眉首部分包括哪些要素行政公文眉首部分包括哪些要素本文简介:行政公文的眉首部分包括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项,下面小范为大家详细介绍行政公文眉首部分包括哪些要素。
(1)份数序号。
简称份号,标在眉首左上角顶格第一行。
份号是指一份文件在总印数中的顺序号,一般用6位数,不足规定数时,前面用“0&rdq行政公文眉首部分包括哪些要素本文内容:行政公文的眉首部分包括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项,下面小范为大家详细介绍行政公文眉首部分包括哪些要素。
(1)份数序号。
简称份号,标在眉首左上角顶格第一行。
份号是指一份文件在总印数中的顺序号,一般用6位数,不足规定数时,前面用“0”补齐。
标注份号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公文的印数、分发范围和对象,便于公文的管理。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简称密级。
密级按公文内容泄漏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程度,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标注的位置在眉首右上角第一行。
保密期限是对保密时效的说明,标注的方法是在密级後加“ ”并注上期限,如“秘密六个月”。
长期保密的可不作标注,按二十年认定。
(3)紧急程度。
又称缓急时限,是对文件处理的时限要求,急件分为特急、急两种。
标注在眉首右上角、密级的下方位置。
(4)发文机关标识。
也称“文头”、“版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发文机关标识大字套红,印在文件首页上端、眉首区域正中央。
联合发文,版头可以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以并用联署机构名称。
(5)发文字号。
简称文号,位于版头的正下方。
发文字号是指由发文机关编排的文件代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号(加六角括号〔〕)及该年度的发文序号组成(序号不编虚位)。
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党政机关联合发文,只标注党的机关的发文字号。
文号下面有一条宽度等同版心的间隔横线,作为眉首区域和主体区域的分界线。
最新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最新行政机关公文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42e0e4b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f.png)
最新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
它是特殊规范化的文体,具有其它文体所没有的权威性,有法定的制作权限和确定的读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并有行文规则和办理办法。
下文是关于最新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仅供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条文释义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
其他机关公文可参照执行。
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格式可参照本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本章规定了标准的内容范围、适用范围和特定范围。
(1)内容范围内容范围只涵盖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以下简称“公文”)格式中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各要素的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并不是公文格式的全部范围。
对公文格式的完整要求应是把《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格式的要求与本标准结合起来学习。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的公文,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文可参照执行。
所谓参照执行的含义是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执行。
(3)特定范围《办法》规定,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公文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
由于少数民族文字的字体、字型和书写习惯与汉字不同,执行本标准在某些地方可参照本标准另行规定。
2 引用标准GB/T 148—1997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在本标准中引用的国家标准GB/T 148—1997《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主要规定了印刷、书写和绘图纸的幅面尺寸,在一般的公文用纸中,主要是采用印刷纸和书写纸。
由于该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 218等同采用过来的,因此其中的纸张幅面尺寸完全与国际标准一致。
在A系列纸型中,公文用纸的纸型为A4型,即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并规定各裁边的误差为土3mm。
因此GB/T 9704一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中规定的公文用纸幅面尺寸的依据就是GB/T 148—1997《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行政管理)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各要素标识规则
![(行政管理)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各要素标识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b14f9f36f524ccbff12184ed.png)
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各要素标识规则一、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绝密"、"机密"级公文应当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标明份数序号。
(二)紧急程度。
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顶格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标识"特急"或"急件",两字之间空1字。
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同一公文既是密件又是急件的,秘密等级标于紧急程度之上。
(三)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的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
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文星简美黑体字,用红色标识。
字号应小于22mm×l5mm(高×宽)。
联合行文,应当列明联合行文的各机关名称。
同级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应当排前,"文件"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行政机关与其他机关联合行文,应当以党、政、军、群次序排列。
(四)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一般由行政区域代字、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加入专业职能代字。
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行政区域代字、机关代字应当使用规范的简称。
本机关简称可能与其他机关简称相混淆的单位,由双方商定各自机关代字并报上级机关办公室备案。
公文格式(政府发文与政府发文)
![公文格式(政府发文与政府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c17dde7f1922791688e8e4.png)
政府发文规定1、发文字号:3号仿宋字体,六角括号〔〕,序号偏实位(如1、2、3)。
在发文机关下空2行(版心下空6个4号字)。
(长政发的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标识,签发人居右空1字标识)。
2、标题:2号小标宋体字,在发文字号下空1个4号字。
3、主送机关:标题下空2个小4号字,3号仿宋体字标识。
4、正文:3号仿宋体。
5、附件: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3号仿宋体,全角冒号,附件符号为阿拉伯数码,名称不加标点符号,回行要齐平。
6、成文日期:用中文数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0”,3号仿宋体,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右空4字,距正文下空2个4号字。
7、主题词:3号黑体,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词目之间空1个字。
8、抄送机关:左右各空1字,4号仿宋体,“主送”、“抄送”、“分送”后标全角冒号,同一单位各部门名称用顿号隔开,其他用逗号隔开,末尾标句号。
9、引发机关:左右各空1字,4号仿宋体。
10、印发份数:居右空2字,用圆括号,4号仿宋体。
11、页码:4好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单面印刷在下端居中,双面印刷在下端居右空1字,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
12、文尾部分:即主题词后面部分要往下靠平,注意美观。
13、格式:A4纸(210mm×297mm).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左侧装订。
党委发文规定1、发文字号:4号仿宋体,六角括号,年份标全称,序号实号,不加“第”,在版心下空各4号字。
2、标题:2号小标宋体(发文字号下空1个4号字)。
3、主送机关:与标题空开2个小4号字。
4、正文:3号仿宋体(转发文件则用3号楷体)。
5、附件:正文下面隔1行,前空2字,3号仿宋体。
6、发文机关:与上文空开1行,右边与版心右边空开4字,3号仿宋字体。
7、成文日期:3仿宋字体,用阿拉伯数字,右边与版心右边空开2字。
8、主题词:“主题词”3个字用3号黑体,居左顶格排,主题词目3号小标宋体,词目之间空1字。
9、抄送机关:3号仿宋体。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79e116a60029bd64783e2c32.png)
发文机关标识的字号,本标准以 22mm×15mm为高限,现行“国务院文件” 的字号即是22mm×15mm。本标准以此为 高限,就是要求除“国务院文件”以外, 其他各级行政机关标识的字号要小于“国 务院文件”,以显示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 行政机关的地位,具体字号各行政机关可 根据机关名称的字数多少来定。
8.3.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 占l行位臵;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l字,印 发日期右空1字。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 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8.3.4版记中的反线 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反线,宽度同版心。 8.3.5 版记的位臵 版记应臵于公文最后一面(封四),版记的最后 一个要素臵于最后一行。
第二种仅限于上行文,凡上报的公文发文机 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即要留出 80mm一25mm=55mm的空白供上级机关批示文 件用,也就是说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距上页边为 天头37mm十25mm十55mm=117mm。
各行政机关在设计文件“红头”时,两种形 式均应具备,即平行文或下行文发文机关标识距 上页边为62mm,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距上页边 为117mm。
8.2.5 成文日期 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 “0”;成文日期的标识位臵见8.2.6。 8.2.6 公文生效标识 公文生效标识是证明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 它包括发文机关印章或签署人姓名。公文生效标 识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一发文机关如何标 识公文生效标识,另一种是联合行文的机关如何 标识公文生效标识。
8、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 本标准将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 体、版记三部分。 臵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心,即 156mm)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臵于红色反线 (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 称主体;臵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2ef4b0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2.png)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一、标题及标识1.1 标题:在公文之前,顶格写明公文标题,居中书写,用三号黑体字。
1.2 标识:公文右上角注明分类标识及编号,一般采用行政机关的名称和文种名称,例如:某某市人民政府文件,编号为:X。
二、页眉2.1 页眉的位置在每页纸的上方,用四号宋体字居中书写。
左侧栏位写有文件标识,右侧栏位写有页码。
2.2 文件标识包括公文类型、行文序号和发文日期。
2.3 页码从第一页开始编排,按照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制。
三、发文机关和日期3.1 发文机关应位于文件标识的下方,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居中书写,字体降低两号。
3.2 发文日期应位于发文机关的下方,采用小四号宋体字靠右书写,日期一般以年、月、日顺序。
四、4.1 行文格式: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间空行1行。
4.2 标题格式: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字居中书写,二级标题采用小四号黑体字居左书写,三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居左书写。
4.3 内容以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述,段落之间要连贯、通顺。
使用条款或者项目时,应按照序号顺序编号。
五、署名5.1 署名一般分为文件起草单位、审核单位和签发单位。
5.2 须署名的公文一般需要签字和注明单位全称。
签字人的姓名一般位于全称之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5.3 署名单位应位于签字人姓名的下方,小五号宋体字居中书写,字间距调整适宜。
六、附件6.1 附件一栏位于公文之后,小四号黑体字居中书写。
6.2 附件可以包括表格、图片、照片等,一般在附件下加注说明。
以上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以上述格式书写公文可以保持清晰、规范和统一。
在实际书写公文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公文的性质进行适当调整和灵活运用。
行政机关公文排版示意图
![行政机关公文排版示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2eb5eb09b7360b4c2e3f6453.png)
—1—XXX 发〔2016〕号★中共XX委员会关于XXXXXXX的通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 年XX 月XX 日虚线部分名为版心(正常行文时不加虚线),版心尺寸:255mm×156mm上边距:37mm左边距:28mm右边距:26mm下边距:35m m空三行距离发文字号与红线距离4mm,红线磅值3磅,中间可以不加红星。
发文机关标识采用红色方正小标宋体字,最大高度22mm,推荐使用艺术字,距离版心上边缘35mm,距离纸张上边缘72mm。
正文采用仿宋GB2312字体,行间距设置为28.95磅可满足每行28个字、每页22行要求。
文档中的小标题共四级:一、采用黑体字,后不加句号(一)采用楷体GB2312,独占一行时不加句号1.采用仿宋GB2312,必须加句号(其中的.必须采用英文半角.)。
(1)采用仿宋GB2312,必须加句号。
标题采用方正小标宋体2号字,不加粗,行间距建议设置为30磅。
回行词意完整,排列应为梯形或菱形。
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右空四字安排,发文机关署名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安排;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右空2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右移二字,如果发文日期较长,应以发文日期为准,右空2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右空字数。
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2行位置,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签发人三字3号仿宋字体,签发人姓名3号楷体字,居右空一字)。
—2—XXXXXXXXXXXXXXXXXX 2016年月日印发主送:各乡镇党委,各街区党工委,县委各部委,县(市)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县各人民团体党组附件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 第一章 行政公文概说1
![1 第一章 行政公文概说1](https://img.taocdn.com/s3/m/532d0aa6d1f34693daef3eca.png)
(二)主体部分(内文部分) 1.公文标题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公文主题、公文文种三部 分组成。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 不用标点符号。 一般位于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 (小标宋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中规定 的一种标准字体,主要用于政府文件中的发文机 关标识、公文标题和主题词词目。),可分一行 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 列对称、间距恰当。
7.附注
“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 电话。
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 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日期下1行。
(三)版记(文尾部分)
1.主题词——
经过规范化处理用来标引公文主题内 容的词语,用于揭示公文内容,便于计算 机检索和管理公文。
A.选词:
要从规定的公文主题词表中选择。如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 曾专门制发《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并规定“凡国务院办 公厅印发的和各地区、各部门报送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 均按该词表标引主题词”。公文主题词表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对主题词区域的分类如“综合经济”、“财政、 金融”类等;第二层是类别词,即对主题词的具体分类, 如“工交、能源、邮电”类中的“工业”、“交通”、 “能源”和“邮电”等。第三层是类属词。第二层和第三 层统称为主题词,用于文件的标引。(详见国务院办公厅 秘书局于1994年4月23日《关于印发〈国务院公文主题词 表〉的通知》)
5.发文字号——构成、位置、字体字号、 书写形式等
行政公文的基本要素和格式要求
![行政公文的基本要素和格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ff4ee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6e.png)
行政公文的基本要素和格式要求行政公文是一种特定的书面形式,用于行政机关之间或行政机关与公众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
它是一种规范、正式的文书,具有一定的格式和要素。
本文将介绍2023年行政公文的基本要素和格式要求。
一、行政公文的基本要素1. 标题:行政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准确概括文书的内容,便于人们进行分类和查阅。
2. 发文机关:行政公文必须明确标注发文机关的名称和层级,以显示其合法性和权威性。
3. 发文字号:行政公文必须有唯一的发文字号,并标注在文书的右上角,用于查询和存档。
4. 日期:行政公文在发文时必须注明日期,以记录文书的时效性和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
5. 收文机关:若行政公文是用于对另一机关的回复或命令,应明确标明收文机关的名称和层级。
6. 正文:行政公文的正文是文书的核心内容,应明确、准确地表达意思,语言规范,逻辑严密。
7. 署名:行政公文应明确标注发文机关的实际主体和联系方式,以便接收方及时与之联系。
8. 印章:行政公文必须盖有具有法定效力的公章,以确保文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行政公文的格式要求1. 纸张尺寸和印刷:行政公文应使用A4纸打印,纸张应整洁无折痕,印刷清晰。
2. 字体和字号:行政公文的字体应为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以保证文书的可读性。
3. 页边距和行距:行政公文的左、上、下页边距一般为2.5厘米,右页边距为2厘米。
行距一般为1.5倍行距。
4. 段落标识和间距:行政公文的段落标识要求明确,一般使用缩进或空行隔开段落内容。
5. 行文格式:行政公文要求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达,段落内容分清楚、结构简洁,重点内容突出。
6. 附件和页码:行政公文的附件要求编号,并在正文中引用。
同时,公文需要统一进行页码标注。
7. 盖章和签字:行政公文的正文结尾应留出空白处供主管人员签署并盖章。
8. 封套和邮寄:行政公文需要装入信封或公文封套中,防止破损和泄露,必要时可通过邮寄寄送。
总结起来,行政公文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发文机关、发文字号、日期、收文机关、正文、署名和印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2a9c0e6c783e0912a2162ab8.png)
• 特殊情况说明: •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 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措 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 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 方法解决。
• 与其他机关联合行文,原则上应使用排列 在前的机关的发文字号,也可以协商确定, 但只能标注一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 发文字号之下4mm印一条与版心同宽的红 色反线(实际掌握发文字号只要不贴红色 反线即可)。
(6)签发人
• 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签发人姓名平行 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这时,发文字号不要居中。发文 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 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 签发人姓名。 • 如果有多个签发人,或者有的文件按规定,还需要标注 会签人,那么,发文字号应始终放在红色反线之上的最 后一行,文件主办单位的签发人要始终放在最上面的位 置;其他签发人或会签人在主办单位签发人之下按发文 机关标识的顺序排列,最后的签发人或会签人要与发文 字号同处一行平行排列;如果3行位置放不下,将红色 反线下移,但排列顺序和原则不变。发文字号和最后一 个签发人与红色反线仍保持4mm的距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目录
1.份数序号(份号) 9.正文 2.密级和保密期限 10.附件 3.紧急程度(等级) 11.成文日期 4. 发文机关标识 12.公文生效标识(印章) 5.发文字号 13.附注 6.签发人 14.主题词 7.公文标题 15.抄送机关 8.主送机关 16.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1)份数序号(份号)
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 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 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使用份数序号主要是有密级的公文。其作 用是便于机密文件的分发和回收,有利于提高 受文机关和阅读者的保密责任感。一旦出了问 题,也便于追查,明确责任归属。如发文机关 认为有必要,也可对不带密级的公文编制份数 序号。发文机关根据份数序号可以掌握每一份 公文的去向。因此,发文机关在发文和收文机 关在收文时,都要登记份数序号。
公文的文面结构
![公文的文面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dc6d4eefab069dc502201b9.png)
公文的文面结构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引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从总的方面综合来看,在我国,党政机关通用公文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公文文头部分、公文本体部分、公文文尾部分。
公文文头部分,包括版头(发文机关标识)、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等项。
公文本体部分,包括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印发传达范围)等项。
公文文尾部分,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等项。
1、份号。
公文印刷份数的顺序号。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2、密级和保密期限。
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
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3、紧急程度。
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
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4、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6、签发人。
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7、标题。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8、主送机关。
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9、正文。
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10、附件说明。
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全称。
11、发文机关署名。
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12、成文日期。
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13、印章。
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2a9f442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6.png)
• (22mm×15mm)。
(5)发文字号(文号)
• 发文字号的作用是便于分类归档, 查找及引用。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 份和序号组成。其 位置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 用3号仿宋体字, 居中排布; 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 应标全称, 不要把“1999”简化为“99”, 用六 角括号“〔〕”括入, 不要用方括号“[]”或半 圆括号“()”。序号是发文的流水号, 一般都 按文件的形式统一编, 即是哪一个部门主办的, 只要是同一发文形式, 就要统一按顺序编号。序 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或001), 不加“第” 字。如 “苏府〔2001〕12号”, 表示江苏省人民 政府在2001年度内的第12号文。“粤府 办〔2001〕 2号”表示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01年度内
(12)公文生效标识(印章)
• 公文生效标识是证明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它包括发文机关印章或者签署人 姓名。
• 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 应当加盖印章。一般情况除了 会议纪要之外, 不加印章视为无效。
•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 只标成文日期。成文日期 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
(2)密级和保密期限
•
秘密等级就是公文内容涉密程度的等级。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
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我国
• 《保密法》将秘密等级分为: 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应根据公文内容恰当划 分密级,不能过宽或过严。“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 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国家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 受到严重损害 “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 害。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中应按照上述要求在公文中标识公文的秘密等级 。
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
![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https://img.taocdn.com/s3/m/9d7a55f2a76e58fafbb0036b.png)
5.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是公文生效的时间。成文
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的书写位置:(1)文尾标 注。(2)题下标注。
行政机关公文的成文日期一定要用 汉字书写,零要写作“〇”,不能将阿 拉伯数字与汉字混用,年、月、日要写 全。应注意的是,党委机关的公文成文 日期按规定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6.印章。
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张贴的公文用纸 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要保证公文的封面与 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
附: 公 文 格 式 图
第二节 命令(令)、决定、
意见
一、命令
(一)概念及种类
1.概念 命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
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 有关单位及人员。
(十)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 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 “请示”、“意见”和“报告”。
(十一)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 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 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 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六、行政公文的格式(眉首部分)
1.公文份数序号。公文份数序号是指依据同一文 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在总印数中的顺序编号。 绝密、机密公文要求必须标明份数序号,用阿 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四)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
任何单位制作公文都必须执行标准的公 文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和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对此作 了明确的规定。
四、行政公文的作用
(一)领导和指导作用 (二)行为规范作用 (三)宣传和教育作用 (四)联系知照作用 (五)依据和凭证作用
公文的上述作用多是互相联系的,有时 一种公文可以同时具有多种作用。
编号 命令(令)的编号有别于其他公文 的发文字号,它不以年度编排,而是从领导 人任职开始编排的流水号。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0038832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b.png)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一、公文种类1. 命令(令)2. 决定3. 公告4. 通知5. 通报6. 报告7. 请示8. 批复9. 议案10. 意见11. 函二、公文格式1. 公文标题- 应简明扼要,体现公文主旨。
- 一般采用二号或小二号宋体字,加粗。
2. 发文机关标识- 包括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 位于公文标题下方,使用小一号字号。
3. 发文字号- 包括年份、发文机关代字、序号。
- 位于发文机关标识下方,使用小四号字。
4.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如涉及保密内容,应标明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 位于发文字号下方,使用小四号字。
5. 紧急程度- 如公文具有紧急性质,应标明“特急”或“加急”。
- 位于秘密等级下方,使用小四号字。
6. 正文- 公文主体部分,应按照逻辑顺序编排,条理清晰。
- 采用四号或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固定值28磅。
7. 附件说明- 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标明附件名称和数量。
- 使用小四号字。
8. 落款- 包括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日期。
- 位于正文下方,使用四号字。
9. 印章- 发文机关公章应盖在落款日期旁边。
- 印章应清晰,位置适当。
10. 主题词- 根据公文内容提炼关键词,便于归档和检索。
- 位于印章下方,使用小四号字。
11. 抄送机关- 如需抄送其他机关,应在文末注明抄送机关名称。
- 使用小四号字。
12. 印刷份数- 根据需要确定印刷份数,并在文末注明。
- 使用小四号字。
三、排版要求1. 页面设置- A4纸大小,上下左右页边距均设为25毫米。
2. 字体和字号- 正文及大部分辅助文字采用四号或小四号宋体字。
3. 行距和段落- 正文行距为固定值28磅,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4. 页眉页脚- 页眉可包含公文标题,页脚包含页码,采用小五号字。
四、电子公文1. 文件格式- 推荐使用.docx、.pdf等电子文档格式。
2. 电子签名和印章- 电子公文应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确保其法律效力。
2021《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行政机关执行版本说明
![2021《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行政机关执行版本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3c85b6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b.png)
2021《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行政机关执行版本说明----4494ec28-6ea1-11ec-8dcb-7cb59b590d7d《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行政版一、正式文件的构成要素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二、公文排版格式排版形式指公文各组成要素在文件版面上的标印格式。
1.公文用纸幅面尺寸:采用国际标准A4纸,297mm×210mm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为:公文用纸天头37mm,公文用纸订口28mm,版心尺寸225mm×156mm(不含页码)。
发文机构标识上边缘到页面中心上边缘的距离为25mm。
提交的公文,发行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次中心上边缘的距离为80mm。
2.信函式公文发证机构名称的上边缘与页面上边缘之间的距离为30mm。
建议使用小曲字体,字体大小由发行机关确定;签发机关全名下方4mm处为一条军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缘20mm 处为一条军线(上细下粗)。
两条线都有170毫米长。
每条线中间有28个单词。
发证机构的名称和两行用红色打印。
3.字体字号发证机构标识为宋体,2号小标签,红色标识;密级、持续时间和紧急程度应采用粗体3号字体;文件编号、发行人、主要发送机构、注释、复印机构、打印机构和打印时间均为3号仿宋体;发行人的名称应为斜体3号;文本为3号仿宋体,每面22行,每行排28字,正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
三、公文要素及排版形式公文的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1.眉首官方文件首页红色反线上方的元素统称为官方文件的眉毛。
页眉包括:公文编号、序列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签发机关标识、签发字体号和签发人。
(1)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即将同一文稿印刷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https://img.taocdn.com/s3/m/8b75d4ed02768e9950e73813.png)
发文机关用来制发正式文件时使 单位,必 须标注。发文机关常用红色字 体印刷,俗称“红头”,字体 为长宋体。
红头,字体为长 宋体。大小:约
为初号字
红头构成:发 文机关全称 (或规范化简 称)+“文件”
平行文和下 行文发文机 关标识位置
上行文发 文机关标 识位置上 行文,发 文机关标 识上边缘 至版心上 边缘为
80mm
范例
上下居中
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发 文机关过多只能挤发文机关, 不能挤正文,可将发文机关 字号缩小,行距缩小,直至 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为止
规则
行政机关联合行文, 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与其他机关联合行 文,按照党、政、 军、群的顺序排列。 “文件”二字置于 发文机关名称右侧, 上下居中排布
行政公文的文号和印鉴使用规定
![行政公文的文号和印鉴使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57bfa4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2.png)
行政公文的文号和印鉴使用规定行政公文是政府机关和行政单位用于传达、决策、通知等事务的文件。
在中国行政管理中,行政公文的文号和印鉴使用规定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文件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行政公文文号和印鉴的使用规定。
一、行政公文文号的使用规定行政公文文号是指行政文件上的编号。
它用于标识文件的种类、发文单位、发文顺序和年份等信息。
行政公文文号的使用规定如下:1. 根据文件种类进行分类编号:不同种类的行政公文应该分别进行编号。
例如,发文单位可以使用不同的公文编号系列来区分决策文件、通知文件、通告文件等不同种类的文件。
2. 发文单位的标识:行政公文文号中应包含发文单位的标识信息,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通常,发文单位的标识可以采用简称、全称或者编号等方式表示。
3. 发文顺序号:发文单位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确定发文顺序号的设置。
一般来说,发文顺序号应该按照文件的发文时间顺序递增,以便于对文件进行顺序管理和检索。
4. 年份标识:行政公文文号的设置中应包含年份标识,用以标识文件的发文年份。
年份标识可以直接写入文号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符号、标点等方式表示。
二、行政公文印鉴使用规定行政公文的印鉴是指用于证明文件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印章。
行政公文印鉴的使用规定如下:1. 印鉴的种类和规格:行政公文印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种。
通常情况下,政府机关和行政单位会设计并使用自己的公章、法人章、合同章等不同种类的印鉴。
2. 印鉴的使用方式:行政公文印鉴应该按照规定的方式和要求使用。
一般来说,印鉴应该按照文件的重要程度和使用权限进行设定,确保印章的使用安全和准确性。
3. 印鉴的管理和保管:行政公文印鉴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和保管。
印鉴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使用印鉴,并将印鉴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被他人冒用。
4. 印鉴的验真:行政公文印鉴应该具备防伪性能,以确保文件真实性。
发文单位在使用印鉴时,可以借助印鉴防伪技术进行验真,以防止文件被伪造或篡改。
公文发文机关标志排布
![公文发文机关标志排布](https://img.taocdn.com/s3/m/df5957ec76a20029bc642d13.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文发文机关标志排布篇一:行政公文发文机关标识行政公文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及标题的常见问题与对策行政公文是随文字的出现和行政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中国最早没有“行政公文”的名称,统称“公文”。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丕《典论·论文》里所说的“文章”,是指当时流行的奏、议、书、论、铭、诔、诗、赋这“四科八体”。
他又云:“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将公文奏、议列居“文章”首位,可见,“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章”首先指的就是公文,而且认为应以符合规范的的“雅”为宜。
曹丕对公文功能的认识极其深刻。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中道:“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
明确具体地直接指明章、表、奏、议等公文是治理国家的纽带与关键,一语道破公文作为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文字类型工具的性能与作用的本质。
当今世界,一切社会活动无不跟公文相联,无不在某种公文规定的轨道上运行。
一旦公文统统失效或废止,全社会无疑陷入混乱状态而走向崩溃。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除党和军队系统的公文外,所有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和使用的处理公务的文书。
标准的行政公文,是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20xx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13种公文,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二是行政公文离不开“行政管理过程”,离开行政管理过程这种“公务活动”就不存在行政公文了。
三是行政公文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和依据凭证,有法规依据作用的“法定效力”。
四是行政公文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形式都有特定的“规范体式”。
五是行政公文是进行上下左右的联系和沟通,处理公务活动的文字材料。
因此,行政公文的写作除了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主旨突出鲜明等原则外,还要遵循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遵循行政公文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曲,字词、数字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的要求,在行政公文语言上遵循精简性、实用性、确指性、陈述性、规范性、得体性的特点,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注重行政公文体式的规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公文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及标题的常见问题与对策行政公文是随文字的出现和行政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中国最早没有“行政公文”的名称,统称“公文”。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丕《典论·论文》里所说的“文章”,是指当时流行的奏、议、书、论、铭、诔、诗、赋这“四科八体”。
他又云:“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将公文奏、议列居“文章”首位,可见,“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章”首先指的就是公文,而且认为应以符合规范的的“雅”为宜。
曹丕对公文功能的认识极其深刻。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中道:“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
明确具体地直接指明章、表、奏、议等公文是治理国家的纽带与关键,一语道破公文作为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文字类型工具的性能与作用的本质。
当今世界,一切社会活动无不跟公文相联,无不在某种公文规定的轨道上运行。
一旦公文统统失效或废止,全社会无疑陷入混乱状态而走向崩溃。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除党和军队系统的公文外,所有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和使用的处理公务的文书。
标准的行政公文,是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13种公文,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二是行政公文离不开“行政管理过程”,离开行政管理过程这种“公务活动”就不存在行政公文了。
三是行政公文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和依据凭证,有法规依据作用的“法定效力”。
四是行政公文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形式都有特定的“规范体式”。
五是行政公文是进行上下左右的联系和沟通,处理公务活动的文字材料。
因此,行政公文的写作除了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主旨突出鲜明等原则外,还要遵循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遵循行政公文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曲,字词、数字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的要求,在行政公文语言上遵循精简性、实用性、确指性、陈述性、规范性、得体性的特点,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注重行政公文体式的规范性。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公文格式》中明确规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撰制行政公文,要严格遵循这一规定,以确保行政公文的统一性与科学性,和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然而,行政公文的实际撰制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先看两个病例:病例一:××市广播电视大学×市电大学发(2001)008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认真贯彻执行省电大《关于“经济应用文写作”完成作文练习的通知》的通知病例二:×教纪[2003]8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市教育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关于转发《××市纪委、监察委〈关于转发〈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转发〈北京市纪委、监察局〈关于严明纪律确保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顺利进行的紧急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由上面两个病例,可以看出常见的行政公文在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和标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公文眉首方面:主要是发文机关标识不规范,发文字号混乱。
第二、公文主体方面:主要是公文标题冗长、混乱、残缺不全,在标题中随意加标点符号等。
一、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发文机关标识是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面加“文件”组成;发文机关全称应以批准该机关成立的文件核定的名称为准。
规范化简称应由该机关的上级机关规定。
有一些特定的公文在发文机关名称后面不加“文件”二字,如国务院就有“国务院任免通知”红头形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给这类“红头”留了余地,未规定一律要加“文件”二字,但只限于特定的公文。
一般来说,行政机关的重要公文特别是上报的公文均应加“文件”二字。
病例一是个转发通知,不属于特定公文,显然不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应写为“××市广播电视大学文件”。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尽管《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就“发文字号”的用法、格式、标准,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发文字号”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如病例一“×市电大学发(2001)008号”和病例二“沪教纪[2003]8号”。
发文字号上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文字号”与“公文编号”相混。
这一问题多出现在教课书中,如某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文写作教程》把“公文编号”解释为“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度、顺序号”,把“公文编号”混同于“发文字号”。
“公文编号”与“发文字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文编号”也叫文件编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阐述很明确:“公文份数序号(公文编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而“发文字号”是“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并不是所有的公文都需要编制份数序号,《办法》规定带有密级的公文要编制份数序号。
如果发文机关认为有必要,也可对不带密级的公文编制份数序号,如国务院文件都编有份数序号。
编份数序号的目的是准确掌握公文的印制份数和分发范围和对象。
当文件需要收回保管或销毁的时候,就可以对照份数序号掌握其是否有遗漏或丢失。
发文机关根据份数序号可以掌握每一份公文的去向。
因此,发文机关在发文和收文机关在收文时,都要登记份数序号。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编制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对编几位未作规定。
一般来说,应根据公文的份数来决定编几位,但至少应不少于两位,即“1”编为“01”,如果单编“l”,会使人不知其意,以为是误印上去的。
对份数序号,有的是用印号机手工在成文上加盖,有的印刷设备带有印号功能,可以与成文同时印刷,对此本标准不作统一规定,公文印发机夫可自行掌握。
“公文编号”与“发文字号”还有两大区别:其一、写法上的区别。
“公文编号”的写法过去是“No.000××”,现为“000××”,位置标于文件左上角。
而“发文字号”的写法是:“国发〔1991〕2号”即国务院1991年发的第2号文件。
其二、标注位置的区别。
“公文编号(公文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所谓版心:即公文印刷用纸除去天头(上白边)、订口(左白边)、右白边、下白边,余下的可排印文字的部分〕。
而“发文字号”,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距红色反线4mm处;大文头(有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发文机关标识的文头)的下行文,居中排列;小文头(仅以发文机关名称作发文机关标识的文头)的下行文或平行文,移至红色反线下靠右摆放;上行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时,发文字号移至左边,左空1字(红色反线上方4mm处)。
机关代字一般由两个层次组成。
第一个层次是发文机关代字,第二个层次是发文机关主办文件的部门的代字。
如铁道部文件的机关代字有“铁办”、“铁财”等,“铁”代铁道部,“办”、“财”代主办这份铁道部文件的铁道部的办公部门、财务部门。
读懂机关代字很重要,特别是知道了文件的主办部门是谁,可以比较准确地对文件进行分办、查询和保存归档。
有的机关代字还包合其他的层次,如国务院发文的机关代字有“国发”、“国函”,“国”代国务院,而“发”和“函”则代“国务院文件”和“国务院函”这两种发文形式。
(二)虚字多余。
如:“×政字〔2004〕第5号”、“×发字〔2004〕第28号”。
对于篇幅要力求简短、语言要遵循精简性、实用性、确指性、规范性的行政公文来说,这里的“字”“第”均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多余字,应该删去。
规范化的用法是:“×政〔2004〕5号”、“×发〔2004〕28号”。
(三)要素混乱。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条第四款规定:“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实质上明确指定了“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要素排列顺序。
但个别地方和单位在使用“发文字号”时,并没有按以上指定顺序排列,三要素位置颠倒。
如“〔2002〕×农字第63号”。
这一发文字号,不仅年份前移,而且“字”、“第”多余。
规范的写法是:“×农〔2002〕63号”。
(四)年号不全。
如“×政〔04〕15号”、“×政秘〔01〕3号”,这里的“〔04〕”“〔01〕”是指2004年度、2001年度。
如若事过几个世纪或时间更长一些,为什么不可能把“〔04〕”理解为公元 2104年、2204年呢?年号不全无疑会给将来查找利用文件档案带来很大麻烦。
所以,年份号应该标写全称〔2004〕〔200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明确:“年份应标全称”。
(五)错用括号。
如“×政(2004)6号”、“×政[2004]12号”,这里的年份所用的括号“()”、“[]”均是错误的。
规范的用法应是六角括号“〔〕”,如“×政办〔2002〕8号”。
六角括号不是数学公式的中括号,因为当引用公文时,标题后面的发文字号要用圆括号“( )”括起,如果年份用中括号括起,就违反了低级符号中不得包合高级符号的原则。
因此称之为“六角括号”是基于与数学的中括号相区别。
(六)乱设虚位。
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序号”常常出现虚位,如“×政办〔2002〕002号”。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 1999)已明确规定:“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
这里的“002号”应改为“ 2号”。
二、行政公文标题的常见错误政公文标题是行政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文内容的摄要,在发挥公文效能上起着画龙点睛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要求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文字简洁、格式规范。
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公文标题时常出现以下一些毛病。
(一)标题要素不齐全。
完整的、规范的公文标题,一般应具备“三要素”,即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以标明由谁发文、为何发文和用何文种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