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

合集下载

各龄段婴幼儿心理生理特点

各龄段婴幼儿心理生理特点

各月龄段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7—9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大肌肉运动方面精细动作方面感知方面语言方面社交和情感方面大肌肉运动方面满6个月的宝宝很快便会坐稳而且学会连续翻身,到7个月时已开始学习匍行,进入第八个月,练习爬行就是他最重要的任务了。

宝宝从会做发展到学习手膝着地爬行,并逐渐学会从爬行到扶物站起、横向跨步。

这就为以后的行走奠定了基础。

精细动作方面这时的宝宝能按大人的吩咐拿玩具,说明宝宝已经记住玩具的名称,看到它在哪里马上动手去取。

此时,宝宝的分辨力、记忆力、观察力和动作技能都配合得很好。

手的动作已非常灵活:用它表示的语言更加丰富;会揭开纸或布找到玩具;会用食指操纵多种开关。

感知方面这个阶段,宝宝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记忆力。

他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大为提高,能注视周围更多的人和物体,并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的表情。

凡是具有色彩或处于动态的自然景物,都能引起宝宝的注意。

因此,要利用宝宝的这一特点,让他多听多看。

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会认识任意三个他喜欢的身体部位。

语言方面宝宝开始会模仿父母的声音、动作,这时他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他还会向别人表达意愿,会用四种以上的姿势去表达语言(这里也包括用表情),这时任何一个母亲懂能懂的表达方式。

当宝宝能用语言之外的方法去表达时,他自然也能理解别人言语之外的用意,即学会察言观色,这是一生都有用的交往技巧,它使宝宝更加机灵,更加善解人意。

社交和情感方面宝宝会对娃娃表示关心,这是关注别人、同情别人的开端;懂得别人的谈话,当谈到自己时会表现出害羞的神情。

能分清身边人、熟人和陌生人,对熟悉的人喜欢用咿呀话语交流沟通,对陌生人表示不安。

7—9个月宝宝能做的有亲子依恋情绪;个性发展,好奇心日益旺盛;能够熟练爬行;会拇指和食指对捏食物,会拿勺子盛到食物;穿衣时能伸头伸手配合;扶杯喝水,自食饼干;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发展,有模仿行为,如“谢谢”、“再见”;指认3~4种日常物品,会认指身体1~2个部位。

幼儿身心发展情况

幼儿身心发展情况

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引言概述:幼儿身心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幼儿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探讨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交发展和运动发展。

正文内容:一、生理发展1.1 生长发育:幼儿期是身体迅速发育的阶段,身高、体重和器官的发育都在这个时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1.2 运动能力:幼儿期的运动能力逐渐提高,包括爬行、走路、跑步、跳跃等动作的掌握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二、认知发展2.1 感知能力:幼儿的感知能力逐渐增强,包括对声音、颜色、形状等感觉的辨别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2.2 记忆力:幼儿的记忆力开始发展,能够记住简单的事物和经历,并逐渐形成记忆的基础。

2.3 思维能力:幼儿的思维能力逐渐转变为具体思维,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考。

三、情感发展3.1 情绪表达:幼儿能够通过言语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情绪,如开心、生气、害怕等。

3.2 情绪控制: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逐渐增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学会自我安抚。

3.3 自我意识:幼儿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能够认识自己的身体和个体差异,并开始形成自我认同。

四、社交发展4.1 与家人的互动:幼儿与家人之间的互动日益增加,建立了亲密的情感联系,并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4.2 与同伴的互动:幼儿开始与同伴进行互动,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培养了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3 社会规范的认知:幼儿逐渐认识到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学会遵守和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需要。

五、运动发展5.1 粗大运动技能:幼儿的粗大运动技能逐渐发展,如走路、跑步、跳跃、爬行等,能够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

5.2 精细运动技能:幼儿的精细运动技能开始发展,如握笔、剪纸、系鞋带等,逐渐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5.3 运动意识:幼儿逐渐形成运动意识,能够感知和理解自己的身体动作,并能够通过运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一、快速生长婴幼儿时期是人的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他们的认知、情感、语言和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的发展。

这种快速生长的特点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也是父母需要关注和引导的重要方面。

二、无条件接受婴幼儿对于周围的事物和人都有着无条件接受的特点,他们不会像成年人一样对事物和人进行筛选和判断。

因此,婴幼儿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也需要父母和社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保障他们的心理发展健康。

三、依赖性婴幼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他们需要父母或者其他亲近的人的照顾和支持,以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父母需要给予婴幼儿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

四、好奇心婴幼儿对于周围的事物和人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通过观察、触摸、听等方式来了解周围的世界。

父母需要鼓励和支持婴幼儿的好奇心,通过回答他们的问题、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的玩具等方式来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

五、情绪化婴幼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他们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表现出喜怒哀乐等情绪。

父母需要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变化,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安慰。

六、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价值,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再完全依赖父母。

父母需要尊重婴幼儿的自我意识,支持他们的探索和尝试,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七、想象力婴幼儿具备一定的想象力,他们会通过想象来理解世界,比如想象玩具是真实的、想象自己是超人等等。

父母需要引导和支持婴幼儿的想象力,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八、社会性发展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表现出对社交的兴趣,开始与同龄儿童和成人建立关系,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验,也愿意帮助别人。

父母需要为婴幼儿提供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亲社会行为。

三岁前婴儿身心发展特点

三岁前婴儿身心发展特点

1三岁前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大动作4~6个月4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翻身,先能从仰卧位翻成侧卧位,以后能从仰卧位翻成俯卧位,再从俯卧位翻成仰卧位。

到6个多月,翻身动作已相当灵活。

会翻身的孩子,活动自由度大,接触的范围及物体也多了,这对孩子认识、探索外界环境相当有好处。

5个多月时婴儿俯卧时,能用肘支撑着前胸抬起,但腹部还是靠着床面。

仰卧时喜欢把两腿伸直举高。

随着宝宝头颈肌发育的成熟,他的头能稳稳当当地竖起来了,这时他不再愿意家长横抱着,而是喜欢大人竖抱起,这时孩子开始了靠坐,向坐位迈向了第一步。

到6个月时,婴儿能双手向前撑住坐片刻。

婴儿从卧位发展到坐位是动作发展的一大进步。

坐位能使婴儿的视野更加扩展,他能更好的接受外界信息,对智力发展很有好处。

大约在5-6个月的时候,婴儿就为爬行做准备了,会趴在床上,依赖腹部为中心,向左右挪动身体打转转,渐渐地会匍匐爬行,但腹部仍贴着床面,四肢不规则的划动,往往不是向前爬而是向后退。

7~9个月宝宝到7个多月时,会变得“调皮”起来,坐不好好坐,站又不会站,抱在手上上窜下动,左右环顾,手脚不停,显得非常活泼好动。

大部分7个多月的宝宝已经会坐了,开始会用双手支撑着,身体略微前倾。

过一段时间,就不需要手的帮助了,完全能自己独坐,手里还拿着玩具玩。

大约到了8个多月时,孩子坐得相当稳,不但会坐着玩,还会左右自若地转动上身,也不会倾倒。

有了这种能力,宝宝才完成了坐的全部动作。

这个年龄段也是宝宝向直立过度的时期。

刚开始的时候,会扶着东西站那儿,如果大运动发育好的话,到9个月的宝宝就会扶着东西自己站,不再需要家长扶,能力强的还能扶着东西挪动脚步或者独站,不需要扶东西。

8-9个月左右,宝宝就会爬了,真正会爬是用手和膝盖爬行,头颈抬起,胸腹部离开床面。

爬对婴儿来说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活动,完成爬的动作,不仅需要全身许多部位地参与,包括手臂、腿部、胸、腹、背等,还需要大脑对这些部位肌肉运动进行协调平衡。

幼儿身心发展情况

幼儿身心发展情况

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引言概述:幼儿身心发展是指从出生到6岁的阶段,这个时期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刺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幼儿身心发展情况。

一、身体发展1.1 运动技能:幼儿在这个阶段逐渐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如爬行、走路、跑步等。

他们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抓握和放置动作。

1.2 精细动作:幼儿的精细动作逐渐发展,可以进行简单的握笔、画画、穿扣子等活动。

他们的手指灵便度和手眼协调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1.3 肌肉控制:幼儿的肌肉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可以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如跳跃、踢球等。

他们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性也在逐渐发展。

二、认知发展2.1 感知能力:幼儿的感知能力逐渐提高,可以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感官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他们开始能够辨别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基本概念。

2.2 记忆力:幼儿的记忆力开始发展,可以记住一些简单的事物和经历。

他们能够通过重复学习来巩固记忆,并逐渐形成记忆的能力。

2.3 逻辑思维:幼儿的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可以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

他们能够理解因果关系,并开始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语言发展3.1 语音能力:幼儿的语音能力逐渐提高,可以发出更加清晰的语音并摹仿简单的单词和短语。

他们开始学习掌握语音的规则和语调。

3.2 词汇量:幼儿的词汇量逐渐增加,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并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他们开始学习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规则。

3.3 沟通能力:幼儿的沟通能力逐渐提高,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开始学习倾听和回应他人的言语。

四、情感发展4.1 自我认知:幼儿开始逐渐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感受,并能够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4.2 社交技能:幼儿的社交技能逐渐发展,可以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互动和合作。

他们开始学习分享和尊重他人的感受。

4.3 情绪管理: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逐渐提高,可以通过言语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逐渐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儿童心理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心理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心理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值得关注的领域。

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对于父母、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的各个角色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1. 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指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早期阶段,儿童倾向于以自身经验为基础进行思考,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具体形象所吸引。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逐渐变得抽象、理性且逻辑性增强。

2. 儿童情绪发展特点儿童的情绪发展受到生物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在婴幼儿时期,他们对于情绪的表达主要通过哭泣和面部表情来传达。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学会控制情绪,并且开始表现出更多的情绪多样性。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育者起到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提供安全的环境和情绪管理的指导。

3. 儿童社交发展特点社交发展对于儿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涉及到他们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和能力。

在早期的社交发展中,儿童主要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来学习社交技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独立意识,并且开始与同龄人建立更多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教育者应该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4. 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身体方面,儿童的身高、体重、运动能力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在心理方面,儿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逐渐增强,并且开始展现出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了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父母和教育者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活动机会,以满足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兴趣。

5. 儿童道德发展特点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指他们对于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认同。

在早期阶段,儿童倾向于依赖大人的指导和规则,他们的道德判断主要来自外部的权威。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并且能够更加独立地进行道德思考。

父母和教育者应该为儿童提供明确的道德指导,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平、公正的行为。

《19—24个月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概述》优质课件精选全文

《19—24个月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概述》优质课件精选全文

情感与社会
19—24个月婴幼儿在情绪方面的表现是: 能够感受到成人哭、笑、生气等 不同情绪,同时也学会了处理别人情绪的能力。情绪表达方面,开始表现出对 爸爸的喜爱。19—24个月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是学习发起并维持与他人交 往的技巧。主动发起与成人的互动,愿意做讨家长喜欢的事情;以依恋对象为 安全基地,探索陌生的环境;有更多观察和模仿同伴的行为;理解并会说 “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理解并遵守轮流的规则。
案例8-5
活动提示: (1) 鼓励宝宝用语言表达,如有困难,家长可以说出短句的开头几个字,让宝宝接着说。 (2) 家长语速要慢,边念边做动作,帮助宝宝理解。
认知与探索
19—24个月婴幼儿在认知领域的发展主要表现是产生“表象认知”这一心理现象。表象发 生使形象记忆出现。凡是直观的、形象的、有趣的,均能被婴幼儿自然记住,如小猫可爱的形 象、小狗独特的叫声等。集中注意时间延长至8—10分钟。
提供机会让婴幼儿练习自如地走、跑,进行举手扔球、玩叠高积木、串珠等游戏,学着收玩具。
鼓励婴幼儿学用简单句(双词句)表达自己的需求,说出自己的名字,提供机会多多进行亲子阅读、听故事、 学念儿歌。19—24个月婴幼儿在情感与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与要求是: 提醒婴幼儿与人打招呼,学着在和同伴 一起玩耍、游戏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案例8-3
活动价值: 此月龄段宝宝对细微事物的变化反应敏感,能记住生活中熟悉物品放置的固定地方,如糖罐。通过活动,尝试让 宝宝记住熟悉物品放置的地方,促进宝宝观察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红、黄、绿杯子(每人各一个),小铃铛,小水果等。 活动流程: 1. 示范互动: 杯子宝宝排排队 (1) 数一数: 数数有几个杯子宝宝? (2) 认一认: 红色杯子宝宝是哪个?黄色杯子宝宝在哪里?绿色的呢? (3) 排排队: 教师按红、黄、绿的顺序给杯子宝宝排队,在“一二一向前走”的过程中故意把顺序换错。 (4) 教师介绍此活动的价值。 2. 亲子互动: 藏藏找找 (1) 家长引导宝宝说说杯子的颜色,听指令给杯子宝宝排排队。 (2) 家长拿出玩具小铃铛,在宝宝的注视下把小铃铛放进一个杯子里,让宝宝猜猜在哪个杯子里。 3. 亲子游戏: 找找小宝贝 (1) 家长在宝宝的注视下把小水果放进一个杯子里,然后移动杯子的位置,让宝宝猜猜在哪个杯子里。 (2) 宝宝把水果放进一个杯子里,移戏初,杯子移动的次数不宜太多,从移动一次逐渐增加到两次甚至更多。 (2) 家长可以把三个玩具放在宝宝面前,拿走其中一件,让宝宝猜猜什么东西不见了。随着宝宝游戏能力和兴 趣的增强,逐渐增加拿走玩具的件数。

幼儿心理问题剖析

幼儿心理问题剖析

幼儿心理问题剖析
幼儿心理问题是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这一阶段,幼儿面临着许多心理发展上的挑战和适应性问题。

以下是对幼儿心理问题的一些常见剖析:
1.情绪管理问题:幼儿期是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们可能经常
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沮丧等情绪问题。

他们可能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缺乏应对负面情绪的有效策略。

2.行为问题:一些幼儿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反抗
性行为等,这些问题可能与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注意力缺陷、沟通困难等因素有关。

3.社交技能不足:幼儿期是社交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一些孩子
可能在这方面遇到困难。

他们可能缺乏自信、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退缩或攻击性行为等。

4.自尊心和自信心问题: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他们的心理发展
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孩子可能由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原因,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产生怀疑。

5.家庭环境问题: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家庭
冲突、父母离异、缺乏关爱和支持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幼儿出现心理问题。

6.学习和注意力问题:一些幼儿可能面临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
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

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帮助幼儿。

例如,提供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鼓励积极的情绪表达和应对方式,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和技能训练,以及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注意力问题并提供适当的支持。

同时,如果问题严重或持续存在,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的帮助。

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从中间到两边 从粗到细
婴儿粗大动作的发展
婴儿出生大约4周以后,就出现了有意识 的头颈部运动,表现为仰卧位时能够勉强 抬头。4月以后,宝宝能够对头部控制自 如。
婴儿对躯干部分的控制开始于2个月之 后
5-6个月的婴儿能够自己用手支撑坐在床 上
行走动作的发展
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婴儿3-4个月的抓握模式也被称为“掌心 抓握”
牙齿与营养
钙:保持健康的牙齿,出牙期的宝宝每天需要600~ 800毫克的钙; 磷:有助于生长发育,并促进牙龈和牙齿的健康; 氟:有助于防止龋齿,有助于形成强壮的骨骼; 镁:使牙齿更加健康; 维生素A:促进生长发育,保持牙齿和牙龈的健康; 维生素B1:促进正常的食欲,帮助消化; 维生素D:辅助钙和磷吸收,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强壮。
大小知觉:4个月具有知觉恒常性,9个 月大小恒常性
3、注意的发展
喜欢注视复杂的刺 相比直线,更喜欢
激物
曲线
更喜欢注视不规则 图形
轮廓密度大的图形
集中的刺激物
对称的刺激物
注意事物四周向内 部发展
二、0-6个月婴儿的心理发展—语言 发音能力的发展 语音知觉能力的发展
二、0-6个月婴儿的心理发展—情绪情感
味觉 嗅觉 触觉 空间知觉
物体知觉
胎儿 3个月 7-8个月 2个月
新生儿
发育完好,味觉发达,偏爱甜食
能对各种气味作出相应的典型反应
能辨别软硬不同的乳头 方位知觉:基本的听觉定位能力
距离知觉(深度知觉):视崖实验,2个 月婴儿能分辨视崖两边
新生儿对空间逼近的物体有反应,2-3 个月闭眼反应。 形状知觉:3个月具有分辨简单形状的 能力
4)味觉的发展 对于婴儿为什么会偏爱甜的味道,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人类种族发展中适

婴幼儿教育学 第二章 婴幼儿身心发展

婴幼儿教育学 第二章 婴幼儿身心发展

2.3 婴幼儿观及婴幼儿身心发展观
一、婴幼儿观
➢ (二)婴幼儿是未成熟的人 • 马卡连柯曾提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0 ~ 3 岁是一
个人出生后发展的初始阶段,婴幼儿在生理和心理 等各方面正处于发展之中。也正因为婴幼儿是发展 中的人,国家通过《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障婴幼 儿发展权利。我国婴幼儿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 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一、婴幼儿观
➢ (一)婴幼儿是权利平等的人 • 3 岁以下的婴幼儿是权利平等的人,可以从两方面来
理解。一是从人类学角度,从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属 性而言。婴幼儿作为“人”具有人类所共有的特征,如 具有人类的精神世界,具有自由主体的特征,具有 怜悯心等人类的情感等。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 婴幼儿是社会群体的一分子,和成人一样是社会的 公民,是权利的主体,与成人一样具有平等的法律 地位,享有基本的人权,比如具有人格权。
二、教养环境
• 教养环境对婴幼儿身心发展起着诱 导作用
• 教养环境对婴幼儿个性发展起着促 进作用
2.2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保教活动
• 保教活动促进婴幼儿全面的发展
• 保教活动促进家庭教育水平提升
2.2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
•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改 造世界的心理倾向和实践行动,对婴幼论
6
婴幼儿合作共育 与衔接
1
婴幼儿教育
5
婴幼儿照护者
2
婴幼儿身心发展
3
婴幼儿保教活动
4
婴幼儿游戏活动
第二章 婴幼儿身心发展
01 婴幼儿身心发展概述 02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03 婴幼儿观及婴幼儿身心发展观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 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
学前儿童发展
一、婴幼儿的身体发展 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三、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趋势 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人生第一年(乳儿期) 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 阶段, 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 最大的阶段。
(2)认识依靠行动。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是非常具体的,往 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其思维特点是先做再想,他不会想 好了再做。
(3)情绪作用大。不受理智支配。受兴趣左右,注意感兴趣的 东西以及自己喜欢的事物。
(4)爱模仿。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更加活泼好动。反应、动作等比过去更加灵活。 (2)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性在中班尤为突出。 (3)开始接受任务。能够执行大人的指令;有意性注意、记忆、 想像有较大发展。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4岁会自己玩、会分工、安排角色、组 织游戏。
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好问好学。有强烈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喜欢探索, 喜欢动脑筋。 (2)抽象思维开始萌芽。能根据概念分类,对因果关系 理解。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如在观察图画时,5岁后儿童已 不再是胡乱地看,而是能够学会按照一定的方向或路线 (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扫视。 (4)个性初具雏形。开始出现了较为稳定的态度。如稳定 的兴趣,总喜欢玩几种游戏,不是看一个喜欢一个。情绪 较为稳定,能持续很长时间。
(三)从被动到主动
• 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 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混乱的,心理活动之间 缺乏有机联系,而且非常容易变化。儿童心理发展 的方向是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形成整体,有了 系统性,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了各人特有的个性。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言语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之一。它 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0-3岁婴儿阶段是言语发展的早期阶段,大体分为以 下两个时期:
1、0-1岁为言语的发生期; 包括呀呀学语、开始懂得别人说的和自己说说的
话三个阶段。
2、1-3岁为言语的初步发展期。 包括词汇的发展、句式发展和口语的表达能力三
个阶段。
(十)气质特征
气质特征是指儿童神经反应的特征,即心理活动的特征。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 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 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 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 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 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气质是个体特有的心理 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既涉及人的先天性,又受环境、人际关系、 外界刺激和活动条件等影响,气质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在 出生后的最初一段时间表现的最充分。
(三)、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 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
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 展的早期阶段,其发展的好坏对以后 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婴儿心理发展和生长发育是最快的时期。
如:婴儿出生时还不会说话,到3岁左右,已经 可以说和理解1000多个词汇;
新生儿脑重只有350-400克,3岁时已达到1000 克左右,是出生时脑重的2.5倍左右;
第 三 部 分
情绪 类别
痛苦
婴儿情绪发生时间表
最早出 现时间
1-2天
诱因
机体生理刺激
经常出 现时间
诱因
1-2天
同前
厌恶 微笑反应
1-2天 1-2天
兴趣

教育概论_0-3岁婴儿身心发展特点

教育概论_0-3岁婴儿身心发展特点

壹.0-3岁婴儿身心发展特点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0-3岁的系统研究,1882年发表了《儿童心理》专著,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观察报告,为研究婴儿打开了一扇窗口;我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对自己的长子从出生进行了808天的观察纪录,写成《儿童的心理》;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

--陈鹤琴对婴幼儿年龄的界定婴儿期:早期儿童学把婴儿期认定为0---1岁,医学界也认同,心理学著作有的把婴儿期看作0-1岁,有的扩展到0-2岁或者0---3岁;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台湾、苏联心理学家都把婴儿期限定为“生命第一年的儿童”;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把婴儿期定为0---2、3岁;陈帼眉定为0-1岁。

幼儿期:这里的幼儿实际上是前幼儿期,指1-3岁,真正的幼儿期指3-6岁。

一、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总述1、活泼好动: 小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

除了睡觉,他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都在活动,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的挥手踢脚,到五六个月时,看见东西就要抓,抓了就放进嘴里,再大一点他就要推推这里、拉拉那里,会走以后,他的动作就更复杂了,一次玩一两个小时也不觉得累。

2、好模仿:婴儿出生不久,就能模仿大人伸舌头,张嘴巴,半岁以后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挥手学再见、把手指放在嘴里模仿大人刷牙;到两岁左右的时候,能模仿更复杂的动作,妈妈洗衣服,他也要给娃娃洗,妈妈弄面,他也要拿擀杖擀来擀去,三岁以后她的模仿能力更强了。

模仿是婴儿学习的主要途径。

3、好游戏:儿童天生好游戏,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儿童从游戏中放松身心,获得快乐。

三四个月的婴儿会乐此不彼的躺在床上做视物远近的游戏;一岁左右的孩子能连续十几次把球抛出去做练习游戏,两岁多的孩子会高兴的做搭积木、娃娃家游戏,也喜欢与爸爸妈妈一起做扮演游戏。

4、好奇:出生2、3个月的孩子眼睛就不停的转,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感兴趣,5、6个月大的孩子一听到声音就要转头去找,一看到东西就要伸手去拿,7、8个月至1岁左右的孩子,拿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心理学家称这个时期是“口腔期”;1-3岁的孩子喜欢做推、拉、扔、抠、压等动作,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连续开门关门25次,他对“咯吱咯吱”开门的过程很感兴趣,连续按压吹风机开关21次。

简述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简述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简述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婴幼儿心理发展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是提倡婴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婴幼儿心理发展不仅会影响婴幼儿未来获得智力、健康、道德、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也会影响他们未来在社会中的表现。

因此,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主要包括:一是探索性发展。

婴幼儿积极地探索周围的学习环境,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探索能力,从而促进后期发展。

二是语言发展。

婴幼儿从出生开始,就可以使用语音、面部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以及与他人进行交流。

随着年龄增长,婴幼儿会积极模仿他人的语言,并逐步会言,发育成较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情绪发展。

婴幼儿可以体会到自己的情绪,并根据外界反应和事件来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在情绪发展方面,婴幼儿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满足、恐惧、愤怒、哭泣等多种情绪,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

四是智力发展。

婴幼儿具有快速发展的智力,能够快速认知和理解外部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认知过程。

此外,他们也能够掌握知识、学习问题解决技能、发现规律等智力活动,从而促进未来的智力发展。

五是社会发展。

婴幼儿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更好地理解社会规范,树立自己的道德观,学习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交流等,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以上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认真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可以为家长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孩子保持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可以采取观察、给予支持、适当管束、培养独立能力、引导正确的品格等方式,使孩子的心理发展更加健康。

只有积极持续的营养,才能够使孩子成长得更好。

幼儿身心发展情况

幼儿身心发展情况

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引言概述:幼儿期是一个重要的身心发展阶段,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和学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可以匡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本文将从幼儿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交发展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幼儿身心发展情况。

一、幼儿的身体发展1.1 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期是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幼儿的身体特点包括身高迅速增长、体重逐渐增加、脑部发育迅速等。

1.2 运动能力的发展:幼儿期是孩子运动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可以学会控制身体的基本动作,如爬行、站立、行走等。

同时,幼儿也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精细动作。

1.3 健康习惯的养成:幼儿期是养成健康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幼儿的饮食、睡眠、卫生等方面,匡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幼儿的认知发展2.1 感知能力的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逐渐增强,他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幼儿开始能够辨别颜色、形状、声音等基本信息。

2.2 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期是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可以通过摹仿和语言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幼儿开始学会说简单的词语和句子,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

2.3 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在幼儿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他们开始学会观察、思量和解决问题,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幼儿的情感发展3.1 自我认知的发展:幼儿开始逐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自我意识。

3.2 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在幼儿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他们能够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逐渐学会与他人相处。

3.3 社会情感的发展:幼儿开始逐渐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能够体验到友谊、亲情等情感。

他们开始学会分享、合作和关心他人,逐渐形成社会情感。

四、幼儿的社交发展4.1 同伴关系的发展:幼儿期是同伴关系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开始与其他幼儿建立起友谊关系,能够进行一定的合作和互动。

婴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婴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3) 形状知觉。婴儿 是带着观察复杂的模式 超过简单模式的偏爱而 出生的。婴儿喜欢看清 晰的、复杂的图像。婴 儿喜欢看活动的和轮廓 多的图形。
(范茨的“注视箱”)
(4) 大小知觉。 4个月以前的婴儿已具有物 体形状和大小知觉的恒常性。估计物体大小 的能力随年龄而增长
总体上
半岁左右能坐起来时,可以较好地完成眼手协调 的活动
no contact没有接触 contact接触 primative squeeze灵长类的挤榨 the squeeze grasp挤榨式的抓握 hand grasp手部抓握 palm grasp手掌抓握 superior palm grasp较好的手掌抓握 interior forefinger grasp食指向内抓握 forefinger grasp食指抓握 superior forefinger grasp较好的食指抓握
粗大动作包括抬头、翻身、坐、爬、站立、 走、跑等方面。发育的顺序:
儿童早期大动作的发展
新生儿 自发性运动,动作无规律,不协调 1个月 俯卧抬头片刻 2个月 抬胸,俯卧位抬头45度,从仰卧位拉至坐位时头后仰。 3个月 俯卧位抬头90度,垂直位能抬头,但控制不稳定。 4个月 仰卧头向中央,四肢对称,仰卧抬头高,能以肘部支撑 抬起胸部。 5个月 能直腰靠坐,扶腋下直立时,双下肢可支持体重。坐立 在膝盖上 6个月 喜欢扶腋下跳跃,会翻身。坐在高椅子上,能抓住摇摆 的物体
皮肤觉是最早出现的感觉
温觉:新生儿触觉已经很发达,皮肤对刺激的敏 感性已经接近成人,新生儿对冷热的感觉非常灵 敏,
痛觉:对痛觉反应迟钝,第2个月起对痛刺激才 表示痛苦
触觉:胎儿在第49天就已经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 新生儿凭口腔触觉辨别软硬不同的乳头,4个月 以后的婴儿具有成熟的用手够物行为。

婴幼儿心理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基本规律和 特点
一、婴幼儿心理发展过程 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婴幼儿心理发展过程
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指婴幼儿心理发展
史一个不可中断的过程,而且这个过 程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顺序。
一、婴幼儿心理发展过程
2.婴幼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 和可塑性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具有 相对的稳定性。
陌生人或新异性 较大物体刺激 新异刺激突然出 现 熟悉环境中突然 陌生人接近
0~3岁婴幼儿的情绪和感情的最大 特点是:冲动、易变、外露,年龄越小 特点越突出。婴幼儿的情绪更多受外在 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不是被稳定的主观 心态来左右。
9.意志力的发展
新生儿没有意志 1-2岁的幼儿才出现意志的萌芽 2岁幼儿在成人语言的指导下能调节自己 的行动,学会控制自己 3岁时,幼儿的各种好的意志品质(如自 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逐步明显起 来,意志行动开始发展,什么事情都希 望自己来,独立性增强
7.自我意识的发展 8.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9.意志力的发展 10.气质特征 11.语言的发展 12.动作能力的发展
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 映。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获得的客观事 物形状与色彩、声音、气味、味道等 。
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 过程,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6.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亲子关系 玩伴关系 群体关系.自我意识的发展婴儿1岁左右,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自我感觉逐步 认识作为生物实体的自我。从第2年到满3年,幼儿在不 断扩大生活范围,不断增长社会经验和能力,不断发展 语言的过程中逐步把握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自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攻击性行为
预防和矫正: 1)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 动空间 2)为儿童创设一个适宜 的心理环境 3)要为儿童提供适宜的 活动材料(提高认知水平 ;榜样法;强化法;情境 体验法;培养儿童交往, 合作能力)
(四)退缩行为
原因: 1)与儿童的自身素质有关 2)儿童很少与其他儿童接触 3)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 4)语言沟通障碍 预防和矫正: 1)多给儿童提供锻炼机会 2)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3)鼓励儿童多与同龄人交往 4)当儿童遇到困难时,成人 要教育儿童正确面对挫折
(五)性识别障碍
1)表现: 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与 自己真实的解剖性别相反。 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
2)原因: 主要由于家长在儿童3岁 前,觉得儿童小,什么都不 懂,给儿童穿异性儿童的衣 服,或对儿童像对待异性儿 童一样,未采取符合儿童性 别的评价标准和态度。 3)预防与矫正
(六)孤独症
英教1班 第四组
(一)吮吸手指 造成原因:
1)无条件反射 2)长牙时的需要 3)自我探索的需要 4)缺乏环境刺激和社会交往 预防和矫正: 1)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 2)合理喂养 3)行为治疗 4)转移注意力
(二)偏食
原因: 1)家长的影响 2)食物制作不当 3)家长早期迁就儿童 预防和矫正: 1)家长做好榜样 2)精心制作食物 3)行为矫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