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输血安全管理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了确保输血安全,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及护理人员。
三、管理制度1. 严格执行《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输血操作。
2. 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制定输血方案,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由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
3. 护士认真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确保输血安全。
4. 输血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袋标签等,确保无误。
5.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严禁同时采取两名病人的血标本。
6. 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7. 输血完毕后,妥善保管输血记录,及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
8.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用一次性输血器,避免交叉感染。
9. 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输血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输血安全意识。
四、输血流程1. 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开具输血申请单,并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 护士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将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
3. 输血科收到输血申请单后,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并将结果反馈给医师。
4. 医师根据输血科反馈的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输血。
5. 输血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袋标签等,确保无误。
6. 护士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进行输血,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7. 输血完毕后,填写输血记录,并将输血反应报告单送至输血科。
8. 输血科对输血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输血相关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制度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2. 本制度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3. 护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 引言护理安全输血是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为了保障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制定并严格执行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2. 目的本文旨在规范和指导输血护理的各个环节,确保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3. 术语定义•输血: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血管注入患者体内•输血护理: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护理工作4.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4.1 输血护理前准备•确保患者符合输血适应症,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输血需求•完善患者基本信息和输血相关检查资料•确定输血品种和输血量,并将其记录在病历中•检查患者的血液样本,以确保血型和交叉配对的准确性•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4.2 输血操作规范•确保输血设备和输血用具的清洁和消毒•根据医嘱准备输血血液制品,并进行标识•根据输血要求安置输血患者的静脉通道,并确保静脉通道畅通•输血前必须进行双人核对,核对患者身份、血液品种和交叉配对信息•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在输血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输血过程中保持通畅的沟通,并记录输血过程中的关键信息4.3 输血后处理•输血完成后,及时停止输血,注意收紧输血管路,并观察输血部位有无异常反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输血相关的并发症•输血后必须完成对输血情况和患者反应的记录,并将记录完整归档5.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的执行•由医院制定相关的输血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岗位培训和考核范围•护士应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掌握最新的输血操作规范和安全知识•配置输血护理设备和器材,确保其安全可靠,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定期对输血操作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制度的执行情况•建立患者投诉和意见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和解决输血相关问题6.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的评估和改进•定期对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了解其执行情况和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发现并解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监测输血相关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立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宣教措施,提高护理安全输血的管理水平7. 结论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减少输血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
安全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规范临床输血护理工作,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根据《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前准备1. 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并与患者或其家属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 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原始血型、Rh血型,采集防凝血样送输血科备血。
3. 输血科对血样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检和输血前检查,确保血型准确无误。
三、输血前核对1. 护士到输血科取血时,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输血资料,包括患者姓名、科室、病房、床号、血型;献血者姓名、血液编号、血型;血液容量、采集日期、有效期;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明显凝块、血液颜色有无异常、有无溶血等;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2. 核对无误后,发配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字,取回血液。
四、输血过程1. 输血前,护士应再次核对患者信息、血型、血液编号、血袋标签等,确保无误。
2. 输血过程中,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给予相应处理。
3. 输血过程中,血液不得自行储存,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物。
五、输血后处理1. 输血结束后,护士应将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血袋标签等资料整理归档。
2. 使用完的血袋用双层黄塑料袋捆扎,连同输血不良反应回执单一同及时送到输血科保存24小时。
六、查对制度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包括患者姓名、血型、血液编号、血袋标签等。
2. 严禁同时采取两名病人的血标本。
七、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护士进行输血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护士的输血护理技能。
2. 定期对护士进行输血护理考核,确保护士掌握输血护理知识。
八、监督与奖惩1. 医院设立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输血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3. 对在输血护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证输血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操作。
三、输血前准备1. 临床医师开具输血医嘱;2. 护理人员准确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和输血医嘱,确认患者同意接受输血;3. 检查输血袋的标签及密封是否完好;4. 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管、输液器等设备;5. 核对输血所需的血液制品,确认品种、血型、数量是否符合患者要求;6. 对患者进行输血前的评估,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
四、输血操作1. 严格执行输血前核对程序,核对患者身份、腕带、病历号、输血医嘱、血袋标签等信息;2. 适当选取输血管道,确认血管通畅;3. 将输血袋装入输血器中,连接输血管道,进行滴速调整;4. 在医师或上级护士的监督下进行输血操作;5.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输血反应;6. 输血过程结束后,及时查看输血量,并记录输血时间、速度、输血反应等内容。
五、输血后处理1. 输血结束后,清理输血管道及输血器,妥善处理输血袋;2.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不良反应;3. 输血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持续观察其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的变化。
六、输血安全控制1. 建立严密的输血对照系统,包括输血前的核对程序、输血过程中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输血后的随访观察;2. 建立完善的血液制品管理制度,包括血液的采购、存储、运输、使用和废弃等环节;3. 建立输血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操作的技能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输血操作技巧;4. 建立输血质量监测系统,对输血相关的质量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5. 加强输血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格追踪和处理,确保输血安全。
七、输血风险管理1. 积极配合医院进行输血相关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2. 对常见的输血并发症及时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风险意识;3. 针对高风险患者,加强输血前的评估,提前做好准备,并加强对患者的监测;4. 在输血过程中,注重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和技能水平,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性;5.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配合,及时处理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一、总则⑴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工作,确保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护士的职业健康,并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
⑵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涉及输血操作的护理人员。
二、术语定义⑴输血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经过相应处理后,经血管直接注入患者体内的过程。
⑵输血反应指输血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
⑶输血标本指开袋前的待输血的血液样本。
⑷输血工具指与输血过程相关的各类器械、药物等。
三、护理安全输血管理要求⑴输血前的准备工作⒊⑴患者评估在进行输血前,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临床情况、血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评估。
⒊⑵患者知情同意在进行输血前,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输血的目的、步骤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⒊⑶输血标本采集和标识护士应按照相关规定采集输血标本,并在标本上正确标识患者信息、血型等。
⑵输血操作技术要求⒊⑴输血准备护士应按要求准备输血所需的血袋、输血管路等。
⒊⑵输血检查护士应检查输血血袋、输血管路等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⒊⑶输血过程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
⒊⑷输血观察护士应密切观察输血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
⑶输血后的处理⒊⑴输血后观察护士应在输血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⒊⑵输血后护理护士应对输血后的患者进行及时护理,包括监测体温、观察尿量、进行输血后血常规等检查。
四、附件⑴输血知情同意书范本⑵输血操作规程范本注:以上为部分内容,完整内容请参阅附件。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⑴《卫生部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规定。
⑵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等。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输血知情同意书范本附件2:输血操作规程范本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卫生部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规定。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引言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旨在确保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是维持生命的关键步骤。
然而,输血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如输血不合格、输血反应等。
为减少这些风险,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一、背景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输血操作,提高输血安全性和质量。
输血操作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输血准备、输血前核对、输血过程监控和输血后处理等。
通过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减少输血错误和不合格输血的发生,确保患者从患者身体健康。
二、管理目标1. 确保输血安全:通过严格执行输血操作流程、提高护士的操作规范性和专业素质,减少输血操作中的人为失误和技术差错。
2. 减少输血并发症:建立和完善输血反应监测机制,确保在输血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3.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简化护士工作步骤,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4. 加强质控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对输血操作、设备维护和血液管理等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输血过程的质量。
三、管理流程1. 输血前准备:在输血前,护士需核对患者和输血单位的信息,包括患者身份、输血适应症、输血血型和RH阴性等。
同时,还需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准备输血设备和材料。
2. 输血前核对:在输血前,护士需与输血医生和实验室进行核对,确保患者和输血单位的信息一致。
核对内容包括患者身份、输血血型和RH阴性等。
3. 输血过程监控:在输血过程中,护士需仔细监测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包括体温、血压、脉搏等指标。
同时,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出现过敏反应等应及时处理。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六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2.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1)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2)核对血袋标签。
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5.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检测)记录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确认1无误后方可输血。
6.输血时(1)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臵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2)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5)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①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
引言
护理安全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输血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特别重视。
本文旨在介绍护理安全输血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措施。
重要性
安全输血管理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输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
因此,护士在输血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安全输血管理的措施:
1. 提前准备:在输血前,护士需核对患者身份和血型信息,确保与输血血袋匹配。
同时,准备好必要的输血设备和药物。
2. 预防输血反应: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变化,
如体温、血压、脉搏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3. 确保输血安全:护士需要严格遵守输血操作的规范,如正确
选择输血针头尺寸、正确连接输血管和血袋等。
同时,护士需要定
期检查输血设备的有效性和血液储存条件。
4. 防止感染:护士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正确消毒输
血部位、使用无菌器械等。
此外,护士还需注意血袋的保存,避免
交叉感染。
5. 输血记录和反馈:护士应及时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如输血
时间、输血量等,并向医生和护理人员提供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结论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提前准备、预防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防止感染以及输血记录和反馈
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输血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以上即是护理安全输血管理的简要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输血护理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输血安全,预防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规范输血护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输血护理工作。
三、输血护理安全管理要求1.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规定。
2. 护士应具备输血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输血相关药品、器械和操作流程。
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输血过程中患者信息、血型、血袋标签等准确无误。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5. 严格执行输血前准备、输血实施、输血后观察等环节,确保输血过程安全。
6. 严格执行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四、具体措施1. 输血前准备(1)患者信息核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血型、Rh血型等信息。
(2)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准确无误。
(3)输血申请单核对:核对输血申请单上患者信息、血型、输血量、输血目的等。
2. 输血实施(1)核对血袋标签:核对血袋标签上的患者信息、血型、血量、采血日期、有效期等。
(2)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医生。
(3)输血完毕后,保留输血记录单,并妥善保管。
3. 输血后观察(1)输血后30分钟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采取措施。
(2)输血后24小时内,观察患者有无输血相关并发症。
(3)输血后3天内,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输血效果及不良反应。
4. 输血不良反应监测(1)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如出现严重输血反应,立即报告医生。
(2)记录输血反应发生的时间、原因、处理措施及结果。
(3)定期分析输血反应发生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五、监督检查1. 定期对输血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2. 对违反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护士,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按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输血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输血工作,包括患者自体输血、异体输血及输血相关物品的采购、储存、使用等。
三、职责1. 医院护理部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执行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2. 临床科室负责组织科室护士学习输血安全知识,落实输血安全措施。
3. 输血科负责输血物品的采购、储存、检验和供应。
4. 护士负责输血前的核对、输血过程中的观察和输血后的护理。
四、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 仔细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2. 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是否过敏、输血史、手术史等。
3. 严格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配血结果等。
4. 输血科提供合格的血液及输血相关物品。
五、输血过程中的观察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 观察患者输血反应,如寒战、发热、皮疹、呼吸困难等。
3.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4. 记录输血过程,包括输血时间、血型、配血结果、输血反应等。
六、输血后的护理1. 观察患者输血后的反应,如发热、寒战、皮疹等。
2. 注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
3. 保持输血针头、输血管道清洁,防止感染。
4. 记录输血后的护理措施和患者反应。
七、输血物品的储存与管理1. 输血科负责输血物品的采购、储存、检验和供应。
2. 输血物品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
3. 定期检查输血物品的有效期,确保输血物品质量。
4. 输血物品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干燥,妥善保管。
八、培训与考核1. 定期组织护士学习输血安全知识,提高护士的输血安全意识。
2. 对护士进行输血操作考核,确保护士具备输血操作技能。
3. 对违反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九、附则1.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旨在提高我院护理输血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输血安全的护理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确保输血安全,降低输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输血患者的护理工作。
三、输血安全管理原则1.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2. 严格把握输血指征,确保输血安全。
3. 严格执行输血前的检查、核对制度。
4. 严格执行输血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制度。
5. 严格执行输血后的随访制度。
四、输血安全管理措施1. 输血前的管理(1)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输血指征。
(2)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输血史,了解患者的血型。
(3)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配血、血液采集、血液保存等。
(4)严格执行输血前的核对制度,确保输血信息的准确性。
2. 输血过程中的管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3)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做好输血过程中的记录,包括输血时间、输血量、输血速度等。
3. 输血后的管理(1)观察患者输血后的反应,如出现发热、皮疹、黄疸等,及时报告医生。
(2)做好输血后的随访工作,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3)对输血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降低输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五、输血安全管理责任1. 护士长负责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输血安全管理知识。
2. 护士负责输血过程中的各项操作,严格执行输血安全管理措施。
3. 医生负责患者的输血指征评估、输血过程中的观察和输血后的随访。
4. 血液科负责血液的采集、保存和分发。
六、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试述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一、引言输血是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在输血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引发输血反应、感染等不良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制定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内容1. 输血前准备(1)患者知情同意:在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2)输血申请单核对: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主治医师填写好的《输血申请单》,填写好病人的信息并将粘贴于配血管上。
2. 输血过程管理(1)采血标本: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病人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采血后两人在《输血申请单》下面签字。
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2)血液采集与储存:采集血液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结果。
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3)取血核对:取血时,取血护士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受血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核对血袋标签:献血员条码编码、血型、血液的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
3. 输血后观察与处理(1)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输血后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液颜色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记录输血情况,包括输血时间、输血量、血型、血液成分等。
4. 输血科(血库)管理(1)输血科(血库)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计划的申报、血液入库、储存、出库、配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在输血前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持输血申请单和贴有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信息,采集血样时禁止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
非急症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得同时使用一个血液标本。
应先进行血型鉴定,需要申请输血时再另外采集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对于急症患者,采集血样时医护人员要两人核对相关信息,避免抽错血标本造成重大的输血事故。
血样采集后,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和输血申请单代送交血库,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全名。
配血标本必须是在输血前3天内采集的,超过3天必须重新采集。
取血时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与发血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信息和血液信息,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
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制品拒绝领取。
在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需要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质量是否异常。
输血时也需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和血液信息,并确认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
血液制剂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30分钟,取回的血液制剂应按照要求在30分钟内输注。
血小板、冷沉淀取回后尽快输注。
暂时不输注的血液应保存于血库输血专用冰箱中。
输血前需要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使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输注,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输血器。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节滴速,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的输注。
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过敏反应、寒战发热、腰痛血尿、四肢抽搐等。
需要在开始输血前,开始输血后15分钟以内,输血过程中至少每小时一次,输血结束后4小时进行监测。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
05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的未来展望
继续教育与培训
定期组织输血安全培训课程,提 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建立严格的培训考核制度,确保 护理人员掌握输血安全操作规程
。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国内外输血安 全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研究
成果和技术进展。
新的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引进先进的输血设备和技术,提高输 血安全性和效率。
严格控制血液来源,加强血液检测和储存管理,减少输血过程中的 操作环节,以及加强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输血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预防
严格筛选献血者
01
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和血液检测,排除携带病毒和病
原体的潜在风险。
采用一次性输血器具
02
确保在输血过程中使用一次性输血器具,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
加强器具消毒和操作规范
提高医疗质量
输血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 分,确保输血安全有助于提高整个 医疗体系的水平。
输血安全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输血安全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初,输血并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 措施,导致了大量医疗事故的发生。随着医学的进步,输血安全管理逐渐得到重视,制定 了一系列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输血安全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 应对措施
输血反应的处理与预防
输血反应的识别
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识别 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等。
输血反应的紧急处理
一旦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通畅,给予抗 过敏、抗感染等治疗,同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预防输血反应的措施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输血信息管理 系统,实现血液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共 享。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从电脑上打印标本采集单,正确准备试管,并将条码粘贴在经管医生填写好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试管上。
3、护士根据医嘱,完善输血全套、血型、交叉配血等各项化验检查。
4、凡申请输注红细胞、全血者,护士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条码的试管,医护____人至床旁核对患者的腕带,清醒患者请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无误后方可采血。
5、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进行血型检查或交叉配血时,必须一人一次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一次采集两名或以上患者的血标本。
6、护士采集标本并经____人核对签名确认后,由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将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并签名。
7、输液科血液准备好后,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凭《领血证》到输血科领取血液,采用冷链密闭式转运。
8、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均应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对”制度,并做好签字交接工作。
9、输血时应挂上具有醒目的血型标识牌,并告知患者血型。
10、输血时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注意听取病人主诉,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若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执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与流程,并按照输血反应报告制度上报输血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
11、输血完毕,将血型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存入病历,将血袋放入专用的单独存放的黄色垃圾袋中,及时送输血科保存。
12、做好输血相关的护理记录,包括输血时间、种类、量、血型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认真填写《输血护理记录单》。
13、定期进行输血安全知识培训,组织输血护理质量检查,确保输血安全。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二)____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可以挽救因失血或血液疾病引起的生命危险。
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传染疾病和过敏反应等。
因此,建立和执行严格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文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文护理安全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而输血管理作为护理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患者安全水平、保证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制定一套完备的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对患者输血的整个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下面是一份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的模板。
一、输血管理的基本原则1. 患者血型和配血确认原则:在进行输血前必须进行患者的血型和抗体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配血。
确认血袋标签是否与患者的血型一致,是否存在输血反应的风险。
2. 输血前的血样采集原则:在进行输血前须留取输血样本,并验证患者的身份和样本一致性,以避免输错血的错误。
3. 注射器、输血器具使用原则:注射器、输血器具使用前应检查其有效性和完整性,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方可使用。
4. 输血过程的登记和记录原则:对每次患者输血,必须进行登记和记录,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血型、输血时间、输血剂量和输血反应等情况。
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 输血医嘱(1)医生必须明确写出输血医嘱,并说明输血的血型和血量,以及输血目的和指征。
2. 血型和抗体检测(1)患者血液采集前,护士必须向患者解释采集目的和过程,并征得患者同意。
(2)采集血液样本后,注明患者姓名、医院号、日期和时间,在样本上盖上护士章并送往实验室。
3. 配血(1)实验室在接受患者血样后,进行血型和抗体检测,并记录结果。
(2)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护士与实验室确认输血目标和血型信息,并记录在患者病历上。
(3)实验室发放适合患者血型的血制品。
4. 输血签字护士在输血前必须通过询问患者的姓名、生日或其他身份信息,并记录核对结果。
5. 输血器具准备(1)准备输血器具,包括输血管路、输血输液器具、穿刺针等。
(2)检查输血器具的有效期和是否损坏。
6. 输血前的准备措施(1)患者佩戴适当的护理标志。
(2)患者注射常规预防用药,如抗过敏药物等。
7. 输血评估护士在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对患者的输血反应的风险评估。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_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_护理安全输血制度护理安全输血制度_护理安全输血制度范文为保证输血的安全进行,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应制定规范的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护理安全输血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篇11医生填写患者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输血同意签字单后,护士核对原始血型、RH正反定性实验结果及患者姓名、病历号、家属同意书、采血样,并在配血单的指定处签名送血库备血。
2护士到血库取血时需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2.1受血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2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3血液库存日期,库存血在4℃冰箱中可冷藏保存2-3W,超过3W不能使用。
2.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2.5核对完毕在指定处签名。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血型、血液种类、编号、血袋号及受血者姓名、病历号、原始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和医嘱。
5至患者床前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及无菌操作制度。
6输血应为独立静脉通道,使用专用静脉输血器,不能同时混输其它药物。
输血前按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用0.9%盐水冲管后再行输血,如同时输两位不同供血者的血时,两袋血之间应用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供血者的.血,输血完成后要用0.9%盐水冲管。
7若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并封存保管。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8.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8.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9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9.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化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血标本的运送
标本采集完成后,应尽量减少运输 和储存时间,尽快处理,尽快送检,确 保在规定时间送达检验科。
标本运送过程中,应注意其安全性, 采用加盖容器,保证标本不受污染,特 别是对怀疑有高生物危险性的标本应严 密包装,防止传染他人。
运送血箱
(四)血库接收标本过程控制 要做到血标本八不收: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 各项内容,检查血袋及血液颜色,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规29条)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到床旁核对患者资料, 确认与配血报告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用符合标准的输 血器进行输血。(规30)
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血,血液发出后 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未 超过30min,但有任何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过或有任何溶 血现象应当报废。(规30)
采血
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确认无 误采集血样。
• 由护士或经培训的护工及时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送交输
送检 血科,送检者与输血科人员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确认签名。
• 由护士提储运血箱到输血科取血,经双方仔细核对输血申请
取血 单、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信息,并检查血袋
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
管床护士对被错误抽血的患者进 行沟通,以取得谅解,避免患者有 意见
重新查对患者医嘱与检验申请 单项目,携用物到患者床旁,按 “三查七对”核实患者信息
查对清楚后,按检验单项目采
(二)采集血标本过程控制措施
制订并严格执行《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 防止血标本张冠李戴的最有效方法是给每位患者佩 戴腕带(腕带上有患者重要信息) 采集血标本之前需仔细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与 患者腕带资料是否一致,二者有矛盾不得采集血标本 采集血标本时呼唤患者叫什么名字,应请患者与家 属参与核对。核对床号和床头卡不足为据。国外强调核 对患者出生日期(输血申请单上有出生日期这一项,而 不是年龄)。 采血后必须在离开床边之前在试管上贴上标签
⑴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信息过于简 单(例如只有患者的姓)不收;
⑵血标本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 ⑶血标本量少于3ml不收; ⑷血标本被稀释不收,从输液管中获取血 标本不收;
⑸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用鱼精蛋白对抗时之凝
结不收
⑹非医护人员送标本不收(护工送标本需要经过培
训并授权,禁止闲杂人员送标本) ⑺用右旋糖酐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
管理上
人员 医疗机构要指定医务人员负责血液的收领、发放工 作,要认真核查血浆包装。(管7) 医疗机构的临床科室应当有专人配制血单(卡)领 取临床用血。领血时,按本办法第七条规定认真核查, 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绝领用。(管13) 医疗机构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给患者输血前应当认 真检查血袋标签记录,经核对血型、品种、规格及采集 时间(有效期)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治疗,并将输血
2.血样标签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 采血日期;
3.由护士将血样、输血申请单一起送交输血科;注:护工、患者 及其家属不得送血型及配血标本;
4.双方核对(是否正确)无误接收; 6.受血者配血标本必须是现抽现送或输血前3天之内的。(采血 当天记为0天,以此推算。)
临床输血申请单
配血取血记录
输血注意事项
1.临床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存。严格遵守一次只为 一位患者输血的原则;
2.认真核对: 输血前核对;护士站双查双对。 输血时床旁核对:双查双对、三查八对。
3.做好输血过程的观察与记录。 4.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 中;血袋返回给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 5.对有输血反应的,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 单(一式二份)并返回一份输血科保存。
行业标准:卫生部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规范》2008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1999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1997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1996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3 《血站基本标准》1998,2000,2006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2002
输血科每月上报医务科。
输血治疗同意书
输血科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单
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
标本采集
是整个输血过程中最关键 之一,对输血安全有着至关重要 的影响,应制定标本采集规程, 标本采集人员应按照规程进行标 本采集。
抽合血标本流程图
医生开具医嘱,打印患者检验前由2名医护人员再次核对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单
输血
和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 液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方可输血。
输血时查对流程
临床护士输血时操作流程
护士两人核对
受血者床号、住院号,询问 病人姓名、手腕带确认受血
确认病人信息与配血报告单
者。
相符
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血标本量少、溶血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有风险(某医院曾发生血标本在送的途中 洒了,用别人的血来代替而造成输错血的教训)
患者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处理流程图
发现患者抽血标本错误
报告护士长 上报护理部
严重的上报分 管院长
立即查看血标本有无送检验科
标本在科室立即 毁弃
若送入检验科立 即电话通知检验 科将血标本毁弃
婴儿换血 患者体内有强冷凝激素 血液加温应在专用血液加温器中进行,不 得在装有热水的容器中加温
※《护士执行输血制度》要点
输血患者的监测 对每袋输注的血液应在输血开始时,输血
开始后15min,输血过程中每小时、输血结束后 4h对患者进行监测(重点放在输血开始后的最 初15mmin)并记录。
监测指标为患者一般情况、体温、脉搏、 呼吸、心率、血压、体液平衡情况。
临床输血的监护制度
2.输血中监护
(1)除生理盐水外,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内 加任何药品。
(2)严格控制一般输血的速度:输血前15min应缓慢输注 (每min为2ml,约30滴);15min后如受血者无不良反应,可 酌情调整输血速度)。
(3)输血的全过程应随时观察受血者情况,尤其是输血开 始的15min内,医护人员应留在受血者床边严密观察,以便一 旦出现异常症状能及时发现。对婴幼儿、意识不清、全麻、用 大量镇静剂等不能表述自我感受的受血者,尤其应注意有无输 血不良反应。
做标记说明不收(如已标记说明应将细胞洗涤) ⑻血标本溶血不收(溶血性疾病例外)
过程控制措施
⑼制定并严格执行《工作环节交接制度》 ⑽血库工作人员与送检医护人员要逐项核对“输血申 请单”和受血者血标本标签信息 ⑾来源不明的血标本应重新采集 ⑿受血者的血标本应当天现抽现送,血标本送检时, 血库工作人员与送检医护人员双方核对,符合要求后在 血液送检登记本上签名确认
管床护士按检验申请单准备抽血用物 管床护士与值班护士一起携检验单和检验条码到
床旁,共同查对患者信息 解释抽血的目的与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的血管消毒皮肤 再次查对患者,按检验申请单项目抽取血标本
抽血完毕,再次核对,按要求核对条码粘贴后送检
四、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一)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
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找错人) 采错血标本(一位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患 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错误的试管中) 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本, 标本被严重稀释) 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贴错等。
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融化后尽快输注,要以患者 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注。一般200ml血浆在20min内输 完,一单位冷沉淀在10min之内输完
※《护士执行输血管理制度》要点
血液加温问题 一般输血不需加温。如输血量较大,可加
温血的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需要加温的情 况为:
大量快速输血 成人大于50ml(kg·h), 儿童大于15ml(kg·h)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
主要内容
1.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2.临床用血管理 3.临床输血技术流程 4.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5.护士执行输血面临的风险及控制 6.临床常见输血反应及处理
一、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二)过程控制措施 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制订《护士执行输血管理制度》并严 格执行
加强输血患者的监测,认真做好护理 记录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要点
发热患者需要输血时应将体温降至 38℃以下方能输血
术前自身贮血,亲友互助献血等执行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有关规定
※《护士执行输血管理制度》要点
情况详细计入病例。(管14)
技术上
临床输血的关键环节 过程控制管理 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三、临床输血的技术流程
输 血 申 请 ---- 受 血 者 血 样 采 集 ---- 送 检----交叉配血----血液入库、核对、贮存 ----发血----输血
临床护士输血操作流程
• 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 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协生理盐 水。
※《护士执行输血管理制度》要点
输血的时间限制
全血或红c应该在离开冰箱后30min内开始输注,一袋 血要在4h内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要适当缩短时间)
血小板收到后要尽快输注,每袋血小板要在20min内 输完
核对及检查无误
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给患 者输血
先慢后快的原则
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2ml∕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一旦出 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及时向医师 报告
临床护士输血结束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