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总结——中国的气候

合集下载

总结中国气候知识点

总结中国气候知识点

总结中国气候知识点中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热带气候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气候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气候。

温带气候包括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南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气候则分为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国北方多为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南方多为季风气候,夏季雨量充沛,冬季湿润。

西藏高原气候寒冷干旱,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紧密,地理环境对气候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影响。

地形的高低、山地的位置、干湿的地理环境、海陆的分布等因素都会影响气候,而气候又会影响植被的分布、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生产生活。

因此,了解中国的气候知识对于理解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热带气候中国的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台湾岛等地区。

热带气候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和西南部的云南省。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气温变化不大,年降水量较大,常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热带雨林广泛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特点是冬季干燥,夏季多雨。

气候温和湿润,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夏季多台风。

这种气候区的植被种类繁多,且保持着较好的生态平衡。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的新疆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干燥、炎热,日照时间较长,降水量极少。

气温昼夜温差大,整年气温较高,多年平均气温在14℃以上。

这些地区荒漠沙地较多,植被稀疏,动植物种类较少。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和华南沿海地区。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春秋气温适中,夏季雨量充沛,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冬季少雨,显著的四季变化。

夏季存在低气压和高气压系统的交替,形成季风,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

我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

我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气候是地球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人类以及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中国地跨寒温带、暖温带和热带,南北气候差别明显。

中国气候主要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气候分布。

一、中国气候分区1. 中国地跨东经73°33′至135°05′,北纬3.51°至53.33°,横跨寒温带、暖温带和热带,气候类型多样。

2. 中国气候分区主要分为东亚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和高原气候。

二、中国气候特点1. 季风气候影响明显:中国的气候主要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北方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南方为海洋性季风气候。

2. 温带和热带气候并存:中国地域广阔,既有寒温带气候,也有热带气候,南北气候差异明显。

3. 随着地形地貌的变化,气候条件复杂:中国地形多样,东西横断山脉和海洋的存在,导致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4. 气候变化显著: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中国气候变化明显,极端天气频发。

三、东亚季风气候1. 分布范围:东亚地区,主要包括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家。

2. 特点: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年温差大,季风明显。

3. 对人类的影响:农业生产依赖季风,季风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交通。

四、温带季风气候1. 分布范围:中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平原。

2. 特点:四季分明,夏季雨水充沛,冬季干燥,年降水量适中,气温适宜。

3. 对人类的影响:便于农业生产,但夏季降雨量过多易引发洪涝灾害。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1. 分布范围:中国南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以南地区以及台湾、香港等地。

2. 特点:夏季雨水充沛,冬季干燥,年温差较大。

3. 对人类的影响:气候适宜,农业生产较为便利,但夏季易受台风影响,带来灾害。

六、地中海式气候1. 分布范围: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包括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等地。

2.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年温差大,降水不均匀。

地理高考第一轮复习之中国地理③-气候

地理高考第一轮复习之中国地理③-气候
9.分析甲地的年降水量的数值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大于400mm; 原因:地处祁连山,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形成地形雨
10.读图,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图示地区的主 要气候特征。(8分) ①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 亚热带,热量丰富(年均 温较高); ②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 影响大,降水丰沛,干湿 季分明;雨热同期; ③东部高原地形;光照充足, 气温年较差小; ④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 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地形雨: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多是锋面雨 台风雨: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雨 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多形成于夏季午后
对流雨
2、降水的空间分布: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托克逊
找出: 800mm、400mm、 200mm等降水量 线, 归 纳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规律 并分析其原因。 • 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 通过 秦岭-淮河 一线至 青藏高原东南边 缘。 它大体与我国 1 月份的 0 ℃等温线是一致的。
>8000 4500 ~8000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至三熟, 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 我国水稻、油菜及 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亚热带水果产区。
3. 温度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积温:≥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13年高考福建卷】
11.读图,描述 M 城气候特征。(7分)
4.气候带来的影响: ①影响地形:如西北干旱内陆的风力作用下形 成的风蚀地貌、流动沙丘;东部湿润、 半湿润地区的流水作用;东北冷湿条件 下形成的沼泽等 ②影响河流、湖泊: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 干旱区的咸水湖等 ③影响生物、土壤:不同气候下形成不同的动 植物和土壤,如亚热带季风气候下植被 为常绿阔叶林,土壤经高温淋溶形成酸 性的红壤 ④影响人口的分布和社会经济活动:气候适宜 的地区人口较多,湿热、干、冷的地区 人口较少;气候中的光、热、水对农业 的作物品种、品质、熟制等影响较大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季节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冬季1月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夏季7月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①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

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范围≧1000℃积温作物熟制热带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8000℃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亚热带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

稻麦两熟或双季稻。

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我国冬小表、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等)的主产区。

中温带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1600-3400℃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寒温带黑、内蒙古的最北部<1600℃一年一熟。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节中国的气候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节中国的气候
一年三熟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1、我国降水空间的分布特点
根据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我国年降 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400mm 200mm 800mm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1、我国降水空间的分布特点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的成因?
① 我国东南地区距海近,受夏季风带来的水 汽影响,降水多
10月份:夏季风向南退出大陆,雨带撤出中国大陆 4、5月,华南雨季
10月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3、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和雨季长短主 要由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带的进退规律 决定的。
我国东部降水锋面雨带的移动: 4月5月:东南沿海登陆北上; 6月:江淮地区停留-梅雨; 7月8月:华北东北进入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9月:冬季风增强,雨带退到长江以南; 10月:离开中国大陆。
第四节中国的气候
一、中国的气温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
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减低,南北温差大;
形成原因: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因为冬季太阳直射南半 球,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而且白昼时间短, 北方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少。 (2)冬季风:冬季风源自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距 北方近,南下时加剧北方严寒。 (3)地形: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 冷空气对南方影响小。
吉全部和黑、 辽、内蒙古大 部,北疆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 甜菜、玉米、谷子、高粱
黑、内蒙古的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麦、
最北部
马铃薯等
青藏高 原区
<2000
青海、西藏大 一年一熟。早熟的青稞, 部和四川西部 豌豆
寒温带

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天气和气候1、中国的气候和降水分布特征及原因。

2、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

3、中国的主要气候灾害原因及分布。

(一)中国的气温1、描述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太阳照射时间的影响2、观察:①冬季大兴安岭两侧等温线弯曲状况及原因西侧位于迎风坡,气温低,弯向南东侧气温高弯向北②七月天山地区等温线分布状况及原因沿山脉延伸,受地形的影响③在图中画出:一月 -8 0 8℃七月24℃ 28℃等温线的分布④秦岭两侧气温差异及原因北侧气温低南侧气温高3、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分析:(二)中国的降水1、降水分布与其影响因素分析观察800mm、400mm、50mm等降水量的位置五月:南部沿海2、季风区雨带推移规律六月:长江中下游七、八月:华北东北地区九月:夏季风开始南撤3、我国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的原因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风进退规律的反常4、注意分析:①六月江淮地区阴雨连绵: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②冬季贵阳阴雨连绵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③华北地区春旱严重降水少,太阳高度较大蒸发旺盛七、八月江淮地区伏旱受副高控制西北终年比较干旱:地处大陆内部降水少云贵高原多旱灾的地貌原因: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5、干湿地区(由蒸发量和降水量决定)①四个干湿地区的大致范围②年等降水量线与农业类型的关系(三)我国气候特征:①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②雨热同期③气候复杂多样(四)我国主要灾害性天气1、寒潮成因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时间冬春季节影响地区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2、台风成因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时间夏秋季节影响地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3、旱涝灾害成因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时间一年四季都有影响地区季风区1、我国气候对河流的影响2、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同处于北纬30度附近的非洲和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景观却大不相同4、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受冬季风影响小专项练习1. 云贵高原所处的温度带是 ( )A.亚热带B.暖温带C.中温带D.热带2. 下列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 )A.北京B.长春C.上海D.湛江3. 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地形C.季风活动D.陆上水域分布4. 当黑龙江省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在春耕大忙了,这是因为 ( )A.纬度跨度大B.经度跨度大C.海陆差异大D.垂直差异大5.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③6.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 )A.地形复杂B.海岸线漫长C.夏季风强弱变化D.纬度位置7. 形成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水汽,最主要源地是 ( )①热带太平洋②温带太平洋③印度洋④大西洋A.①B.①③C.①D.①②③8.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 我国冬季风的主要风向为 (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10. 在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容易出现 ( )A.南涝北旱B.北涝南旱C.西涝东旱D.东涝西旱11. 在冬季我国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的等温线是 ( )A.8℃B.0℃C.8℃D.16℃12. 我国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 ( )A.漠河、武汉B.哈尔滨、吐鲁番C.漠河、吐鲁番D.哈尔滨、武汉13. 能够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 )A.寒潮B.台风C.旱灾D.涝灾14. 以下省区跨干湿区最多的是 ( )A.黑B.川C.甘D.新15. 以下省会在非季风区的是 ( )①西宁②兰州③呼和浩特④西安A.①B.①③C.①②D.都不是16. 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④一月份0℃等温线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④17. 在我国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的年降水量是 ( )A.200毫米B.400毫米C.600毫米D.800毫米图6是我国7月均温的区域分布图,读图回答18—21题。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一.气温:1.气温的分布:(1)冬季: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大②冬季最低温出现在漠河的原因:纬度高,获太阳辐射少,邻近冬季风源地③东部等温线与纬线比较接近平行,西部则等温线比较弯曲,而且一些地方等温线出现闭合的原因:A.东部地势较低,地表起伏小,地形对气候影响小,纬度因素起着主导作用,等温线分布大致与纬线平行B.西部地势高,地表起伏大,地形因素对气候影响作用大,成为主导因素,温度分布与等高线分布比较一致,等温线比较弯曲,盆地或或山地出现闭合④几处等温线弯曲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兰州附近河谷⑤冬季南北方温差大的原因:A.纬度因素(太阳辐射)的影响: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北,不但太阳高度角小,辐射弱,而且白昼时间短,南北方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差值大B.大气环流(冬季风)的影响:北方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加剧北方寒冷C.地形影响: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受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山脉阻挡,势力不断减弱,加剧了南北气温的差异(2)夏季:①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②夏季最高温出现在吐鲁番的原因:A.纬度:纬度较高,夏季昼长长,日照时间长B.天气: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盆地四周高,受海洋影响小,多晴天,太阳辐射强C.下垫面:内陆荒漠,升温快D.地形:吐鲁番盆地低洼而闭塞, 不易散热。

气流越过山地时,下沉增温作用强③夏季青藏高原五道梁气温低的原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易散失④我国夏季温差小的原因:A.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北方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但白昼时间长,弥补了一些热量的不足;B.北方雨季短,晴天多,增加了太阳辐射,故北方气温不低,南北温差较小(3)温度带①寒温带: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马铃薯等②中温带: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准噶尔盆地、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③暖温带:华北平原、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气候是地球表面上一定时期内的大气状态,由气温、降水、风向、风速、湿度等因素组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气候特点。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我国气候知识点。

一、我国气候带及特点1. 热带气候我国南海诸岛及台湾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高温多雨,夏天多热带季风影响,气温高,降雨充沛。

而冬季则多受到冬季季风影响,气温适中,降水较少。

2. 亚热带气候我国南部、东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较低,适宜的降水,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3. 温带气候我国东北部和华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春季风沙天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而中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

4. 寒带气候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寒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夏季短而凉爽,冬季长而严寒,降雪丰富,冰雪天气较为明显。

5. 藏区高原气候我国西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气压低,阳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平均气温较低,夏季短而凉爽,冬季冰雪覆盖。

二、我国气候的季风特点季风是指一定季节内,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化引起的风向变化。

1. 东亚季风中国东部地区受东亚季风影响,夏季为东南季风,冬季为大陆季风。

夏天冷暖空气交汇,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为中国东部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雨水,利于农作物生长。

冬季则受到大陆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没有降水。

2. 南亚季风南亚季风主要影响印度次大陆和中国西南地区,夏季为南亚季风,冬季为逆季风。

夏季受孟加拉湾季风的影响,带来了大量的降水,而冬季则由于印度次大陆的高压势力带来了干燥的天气。

3. 西风季风中国西北地区受西风季风的影响,夏季为西南季风,冬季为西北季风。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气温高,降水充沛。

而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气温低,降水较少。

三、我国气候变化及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造成了重大影响,加剧了自然灾害,而我国的气候变化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2024届全国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中国气候

2024届全国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中国气候

伏旱
长江中下 游地区
春旱 华北
干旱
华北、 西北
季节
特点
防治措施
6月
阴雨连绵—降水多; 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梅” 出现“空梅”—干旱 天气——引水灌溉
7月 天气酷热少雨
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 解旱情
1、冬季我国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地方?
并分析其原因?
最低气温处:漠河 原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且白昼时间 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受冬季风的影响大
中国1月平均气温
2、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冬季气温
有何不同?
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高; 原因:受北部秦巴山地的阻挡,冬季风对四川盆 地的影响小,故气温较高。
S-diagram of the main track of typhoon movement in China
发生时间: 夏秋季节(7-11月) 源地: 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西北太平洋 最多 影响地区: 粤、台、琼、浙、闽等沿海地区 带来的后果: 狂风暴雨带来灾害,但也可以缓解伏旱
二、中国气候与气象灾害--(2)台风
西南风(西南地区,来自印度洋)
气候特征及评价(对农业的影响)
特征
季风 气候 显著
雨热 同期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冬季寒冷,会冻死部分农作物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
的害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夏季暖热多雨,对农作物的生 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
二、中国气候与气象灾害--(1)寒潮
侵入中国的寒潮频次与路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生时间: 秋末、冬季、初春(冬半年) 源地: 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强冷空气侵 入(寒潮的实质就是冷锋天气) 影响地区: 除西藏、云贵外的我国大部分地区 带来的后果: 严寒、大风、霜冻,影响生产、生活; 但也可以缓解旱情,杀死病虫害等

中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中国地域广阔,纬度横跨辽阔的亚热带、亚寒带和寒带,狭长的国土纵深地跨出辽阔的热带、北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区带,因此中国的气候多样变化、复杂多变。

一、中国气候分区中国气候地域分布很明显,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多个气候带。

1.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区包括长江流域、南部和东南部地区。

夏季比较长,冬短温和,降水充沛。

这里年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

2.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区包括黄淮海平原,以及东北部和西南部。

这些地区冬寒夏热,降水充沛丰富。

3.寒带气候:中国的寒带气候包括新疆北部和东北部,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这些地区气温低且降水少。

二、气候要素中国气候变化的要素包括温度、降水、湿度、气压和风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中国的气候特点。

1.温度:中国的气温在不同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东部和南部地区气温较高,西部和北部地区气温较低。

年平均气温在-2摄氏度到18摄氏度之间。

2.降水: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充沛,但东北地区降水较少。

中国南方水汽充足,多雨的时间较短,北方则雨量较少。

3.湿度:中国南方湿度较大,北方湿度较小。

4.气压:中国气压的变化主要受季风、地形和气候带的影响,东部地区气压较大,西部地区气压较小。

5.风:中国东部地区风力较大,主要受季风的影响,南方地区多为暖湿季风,北方地区为干冷季风。

三、气候特点1.季风气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主要受东亚季风和西风带的影响。

东亚季风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西风带主要影响中国西部地区。

2.干旱气候:中国西北部和内蒙古地区属于干旱气候,降水少,干旱频发。

青藏高原处于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带。

3.高原气候:中国青藏高原气候属于高寒气候,气温低,气压低,降水少。

四、气候变化中国气候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变化等。

1.全球气候变暖:中国的气候变化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包括气温上升、降水模式变化等。

2.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城市化等因素也影响着中国的气候变化。

高考地理笔记:中国气候

高考地理笔记:中国气候

地理笔记:中国的气候一、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划分 1.我国气温分布: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原因:1.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远2.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 3.北方太阳高度低,南方太阳高度高;北方白昼时间短,南方白昼时间长 我国 1 月 0℃等温线的特点:东段大致与纬线平行(或大致呈东西走向),西段在青藏高原 东南边缘弯曲。

成因:东段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西段受地形地势的影响,青藏高原东南地区 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的东部气温低。

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除青藏高原外。

原因:(1)纬度位置: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2)夏季北方昼长较南方长 (3)夏季风影响,南方雨季时间长,光照时间短。

北方雨季短,晴天多,增加了 太阳辐射量。

答题模板: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低纬度地区气温大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①海拔高,气温低;②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气温高;③谷地 形状与风向一致,利于暖湿(干冷)气流长驱直入;(狭管效应)④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 低。

⑤下沉气流: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焚风效应)。

(3)海陆位置:沿海温差小,内陆温差大。

冬季海风增强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1(6)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 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 2.我国温度带: ①温度带划分(生长期和积温):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导因素。

当日平均气温 稳定到 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 10℃以上的持续 日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 做积温。

②温度带划分依据——积温多少: 根据≥10℃积温的多少二、降水特征和干湿地的划分21.我国降水空间特征: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原因:我国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

名称 空间分布 规律
内容
东南部湿润, 愈向西北部内 陆越干燥
使我国旱涝灾害 频繁,夏季风强 或来的早,北涝 南旱;夏季风弱 或来的晚,南涝 北旱
形成北方的春旱、 夏涝;江淮地区的 梅雨和伏旱
降水的南 北差异
北方:降水少,雨季 短;南方:降水多, 雨季长
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 进退规律决定的。
高考回顾:2010年全国卷
1月等温线大
致呈东西方向
延伸,说明影
响我国南北温
度差异的主要
因素是纬度因
素。
青藏高原、祁连山等处等温线闭合
横断山区为什么等温线向南凸出?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冬季 1、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 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达50℃
2、原因: ⑴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 ⑵北方昼较南方短
________________ 风坡多雨;②受
吐鲁番
暖流影响,多雨 ________________。
火 烧 寮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三、降水 (二)降水的时间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____、 广州 北京 哈尔滨 武汉 _____、_____ 、_______。
(二)降水的时间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 4、5、6、7、8、9 ____________ 3、4、5、 6、7、8 月,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月,北京为 ______月,哈尔滨为_____ 月。 7、8 7、8
(二)降水的时间变化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 中国的气候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 中国的气候知识点大全

中国的气候一、气温和温度带(一)气温的时间分布1、中国1月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读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读等温线从数值、走向、疏密与形状方面回答)(1)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海口和漠河),越往北气温越低,东西延伸;等温线密集。

成因: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往北太阳高度角小,辐射弱,且白昼时间短,南北方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差值大。

②冬季风:北方近冬季风源地,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2)极值:最低在黑龙江的漠河。

(3)1月平均气温0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

2、中国7月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1)分布特点: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东西延伸,等温线稀疏成因:①纬度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大,但白昼短于北方,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2)极值:最高在吐鲁番盆地。

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增温;②沙漠广布,比热小,夏季增温快;③空气干燥,云量少,太阳辐射强。

最低: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易散失;植被少,太阳反射强空气流动性强(3)重庆、武汉、南京被称为“三大火炉”的共同成因:①地处长江河谷地带,地势低,地形闭塞,热量难扩散;②夏季受副高控制,成伏旱天气,晴天多,雨天少,太阳辐射强,气温高;③空气由地势的高处向谷地流动,温度越来越高。

④河网密布,水汽含量大、湿度大;高温高湿的气候使人体汗液很难蒸发,使人感到非常的闷热。

(二)气温的空间分布——温度带1、温度带划分依据:日均温达到10℃以上的时期,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之和叫做积温。

2、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另外,由于青藏高原海拔特别高,形成了一个天高地寒的高原气候区。

3、温度带与作物熟值及主要作物(积温)寒温带:黑龙江省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16000C中温带:东北、内蒙古大部及北疆,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亚麻等34000C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及南疆,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冬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花生等45000C亚热带:秦淮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一年两到三熟,稻麦或双季稻,或加冬油菜或冬小麦。

中国气候主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气候主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气候主要知识点总结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西隔泰山山系与亚洲大陆相连,北与蒙古、俄罗斯、朝鲜相邻,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辽阔的版图使得中国拥有多种不同气候类型。

中国气候总体上呈现出各种气候类型的复杂交替和多样性分布,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季风季风气候等。

1. 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是中国最为典型的气候类型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之南,主要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气温高,多雨,冬季气温低,降水较少。

季风气候主要受到大陆性高压和西风带的控制,季风气候是中国主要农业区域,气温和降水分布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2.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的亚热带地区,主要特点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夏季受热带气旋的影响,气温高,降水丰富,冬季受季风气流的影响,气温低,降水较少。

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糖、茶、水果等热带作物的种植地带。

3.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地区,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

温带季风气候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生产区,气候条件适宜于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种植。

4.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主要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降水较少。

中国的西北地区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和寒冷的地区之一,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5. 高原季风气候高原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特点是气温低,降水不足,昼夜温差大。

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是世界上属高原季风气候类的地区,气候条件对牧业生产和特有的高原作物生产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总之,中国气候的多样性使得中国成为一个拥有多种气候条件的国家,这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包括干旱、洪涝、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以及气温上升等。

高三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

高三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
第一部分:中国的气温分布特点和成因
⑴ 气温时间变化
日变化: 一天最高和最低气温;日均温; 气温日较差。
年变化: 一年最高和最低气温;月均温; 气温年较差。 ⑵ 气温空间变化
包括不同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温差异
中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1) 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最高气温和 最低气温分别在海南岛和漠河。 2) 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藏东南 一线,东部等温线较平直,靠近青藏高原 等温线弯曲变化幅度大。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成因探讨:
纬度位置: 决定太阳辐射的多少。冬季我国 纬度越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并且日照时间越短。 季风影响: 冬季亚欧大陆东北部为寒冷中心, 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寒冷气流 对我国北方的影响更大。
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独特高寒区 同时对北方南下的寒冷气流有阻挡 地形高低: 作用。 我国东部一些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南 下冷空气也起到削弱,使得南方温 度较高。
地形背风坡形成干燥的下沉气流增温。
我国的温度带和农业耕作制度。
课堂练习: B
C
中国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1) 等温线稀疏,南北普遍高温,最高气温和 最低气温分别在吐鲁番盆地和青藏高原。 2) 我国东部地区等温线的呈现出东北— 西南走向的特点,受海洋影响明显。 而西部高原和高山地区等温线呈环状 闭合形态,受地势影响突出。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成因探讨:
决定太阳辐射的多少。夏季我国 纬度位置: 纬度越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但日照时间越长。 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形成锋面雨带 天气影响: 使得我国南部地区降水较多,阴雨 天气多,日照时间减少。而北方晴 朗天气多,日照

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四)台风雨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周围大量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其中的 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这叫台风雨。台风雨的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且伴有狂风、雷电。
2
2.我国降水分布图
[注意]降水三条界线: A.800mm 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 地区年降水量大于 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 区,以旱作农业为主; B.400mm 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 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C.200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 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 200mm 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 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3.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⑴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 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 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 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 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⑵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国南部沿海登陆,雨带徘徊 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到达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 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 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 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九月份撤到 长江以南
成因
特点
防治措施
梅 雨 江淮地区
春末夏初
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 阴雨连绵——降水多; 降水多时——排水;出现

我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高中

我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高中

我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概述气候是指某一地区气象要素长期的统计值,包括气温、降水、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

气候是地球表面气象要素在长期统计的基础上确定的一种气象现象,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等。

二、气温气温是指大气中分子的平均热运动能量的大小。

我国气温分布具有南热北冷、东暖西寒的特点。

南方地区气温相对较高,北方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受地形、纬度、海洋、大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差异明显,形成了“一年四季不同昼夜不同”的气温特点。

三、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以各种形式沉积到地面的过程,包括雨、雪、霰、雾凇等。

我国降水分布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多,西部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受地形、海洋、大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降水量和分布形式有显著差异,形成了“一年干湿相间,南北互异”的降水特点。

四、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是大气压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国气压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点,东部及东南部地区气压高,西部及西北部地区气压低。

受地形、海洋、大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压分布差异明显,形成了“气压南高北低”的特点。

五、湿度湿度是指大气中水分含量的大小,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我国湿度分布具有南湿北干、东湿西干的特点。

南方地区湿度相对较高,北方地区湿度相对较低。

受海洋、大陆、风向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湿度分布差异明显,形成了“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湿度特点。

六、风向风向是指大气中气流的方向,受地形、纬度、海洋、大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风向分布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风向较多,西部内陆地区风向较少。

形成了“一年风向多变”的风向特点。

七、风速风速是指大气中气流的速度,受海洋、大陆、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风速分布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风速较大,西部内陆地区风速较小。

形成了“一年风速不一”的风速特点。

高考地理一轮备考我国气候基本特征

高考地理一轮备考我国气候基本特征

2021-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备考我国气候基本特征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它具有稳定性,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整理的我国气候基本特征,希望考生认真学习。

一、季风气候显著1、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换而显著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在我国有夏季风和冬季风,夏季风的特点是温暖湿润,受它影响的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冬季风的特点是寒冷干燥,受它影响的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冬季风和夏季风比较表季风名称成因发源地风向性质影响范围(地区)冬季风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偏北(西北、东北)陆地海洋寒冷干燥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台湾等)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海面偏南(东南、西南)海洋陆地温暖湿润东南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风:我国西南、华南、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①、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这条线以东以南是季风区,以西以北是非季风区,由此看出,我国的季风气候面积广大。

③、夏季风的强弱、进退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

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④、受海陆位置、季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容易引发旱涝灾害。

降水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年降水量呈现出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规律。

5、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我国地域辽阔,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气候千差万别。

东部地区:(南-北)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二、补充:秦岭淮河一线是:①、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②、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③、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④、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⑥、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火烧寮
处东南季风的迎 风坡,多地形雨
2、影响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原因:
①海陆位置:我国东南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西北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
②季风影响:夏季风是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 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 降水多;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 稀少。
二、气温:大气的温度
等温线: 气温相同点的连线
有关等温线的分析
1、比较等温线的稀密:等温线密,说明温差大
2、走向:(常见的几种)
等温线稀疏,说明温差 小
1)、等温线大体沿东西(纬线)方向延
伸,数值在南北方向变化:太阳辐射是主要
影响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 布或洋流是主要影响因素
(1)读我国一月等温线的分布大致与___纬_线__线平行, 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受___纬_度_______影响大。 (2)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___秦_岭__山脉、__淮_河____河一线分布。
-32 我国漠河附近的等温线是_______℃,
海南岛附的等温线是___1_6_____℃,两地温差是______℃
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雨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伏旱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③地形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地形有 利于水汽深入,西部地形地势阻挡了水汽进入 内陆。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①概念: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
区 风 季
②分界线:
季风区和非 季风区大致以 __大__兴__安___岭、 _阴__山、_贺__兰__ 山、_巴_颜__喀__拉__ 山、__冈_底__斯___ 山为界。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广__州__、 __武__汉_、__北__京_ 、_哈__尔__滨__。
(二)降水的时间变化
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 4、_5_、_6_、__7_、__8_、_9_ 月,武汉为__3_、_4_、__5_、___6、__7_、__8月,北京为 __7_、__8_月,哈尔滨为_7_、__8_ 月。
3)、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或与山脉走 向)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
分析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
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 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 0°C等温线大致经过哪些地区?
秦岭 淮河
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
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 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003年) 36.(24分)古人 在一篇游记中写道: “登高南望,俯视 太行诸山,晴岚可 爱。北顾但寒沙衰 草……”据此和图, 回答下列问题。
(2)描述图中 10℃等温线的走向, 并说明其原因。 (16分)
2)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 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一西南走向 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5月
7、8月 东北
西南
华北 伏旱
6月
江淮
9月
西南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总结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退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南方 雨季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
(2)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⑶冬季风南下,北方影响比南方大 影响我国气温的自然因素:纬度是基础
因素、季风是主导因素、地形起到了强化和 调和作用
分析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
黑省北部 南海诸岛
南北温差 约12o C
最冷在 青藏高原
最热在 吐鲁番盆地
试分我国析7七月月气等温最温高线的的地分区布在特哪征儿?及气其温原大因约。是多少? 我 为什国么7月这里气是温夏最季低平的均地气区温最在高哪的儿地?区气?温大约是多 少?黑我为海龙国什南江南么省最北这的北气里7部月温是7平相月夏均差季气气大平温温约大均大多气约约少温是是?多最多低少少的??地区?
4、降水的类型
①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 ②锋面雨:
冷锋降雨:锋后及附近降水,影响我国的 锋面主要是冷锋。
暧锋降雨:降水多在锋前,多连续性降水。 准静止锋降水:多阴雨连绵天气。
③地形雨: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雨影效应、焚风效应)。
④台风雨:强度大、狂风暴雨、历时短。
1、降水最少的地方是_吐__鲁__番__托__克__逊___,原因是 _深__居__内__陆__,__水__汽__少__,__降__水__少_____。
(五)温度带: 1、积温:≥10℃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
2、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暖温带
中温带
高原气候区
热带
亚热带
我国的温度带和农业—— 作物熟制和作物品种
春小麦、大麦、马铃薯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 一年一熟
青稞 一年一熟
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主要由夏季风进退决定
我国主要的降水类型 锋面雨
空冷气冷空气冷空气空冷空气冷空气冷气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空气空气气气
北方
暖暖暖空暖空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暖空气暖空气暖空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空气暖空暖气 气气
800
降水量 米)
800
200
(毫 1600 4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800毫米等降水量 线通过___岭秦、 _淮_河附近至_青__藏__ 高原东南边 缘。 它与我国一月份 的_0_℃_等温线大体 是一致的。
400
。 。 张家口 。
降水量 米)
800
200
(毫 1600 4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冬季
最冷在漠河 最热在南海诸岛
试分析一月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注意观察等温线的数值、疏密、走向、弯曲)
冬季气温等温线的走向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1月等温线大 致呈东西方向 延伸,说明影 响我国南北温 度差异的主要 因素是纬度因 素。
青藏高原、祁连山等处等温线闭合
横断山区为什么等温线向南凸出?
(二)夏季
1、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等温线稀疏)。
2、原因 (1)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 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 长。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 差不大。 (2)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 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 间短。
(二)降水的时间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1、季节变化特点: 不_均__匀__,_集__中_ 在夏秋季节 , 明显的差异是__越__往__北__雨__季__越__短__,___________ 。
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二)降水的时间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2、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 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三)气温年较差 对比一月、七月等温线的疏密
密集 温差大
稀疏 温差小
(三)气温年较差 北方大,南方小;内陆大,沿海小; 平原盆地大,山地高原小。 随纬度增大而增大。
(四)与世界同纬度其它地方对比 冬季气温偏低 夏季气温偏高 气温年较差偏大
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分布的说法正确的

[]
C
A.在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 基本与纬线平行,并且排列较稀疏 B.由于地势高,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 气温最低的地区 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 地方,被称为“火洲” D.漠河是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地方
从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 逐渐渐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 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 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 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 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
东南部湿润, 愈向西北部内 陆越干燥
明显,降水稀少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 使我国旱涝灾害
间 变
降水集中在5月到9 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
2、降水最多的地方
_台__湾__火__烧__寮__,原因
是_①__东__南__季__风__迎____
吐鲁番
_风__坡__多__雨__;__②__受___
_暖__流__影__响__,__多__雨___。
火 烧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三、降水 (二)降水的时间变化
400毫米等降水量 线大致通过___大_ 兴 __安_岭、张家口市、 _兰__州_ 市、_拉__萨__ 市至 喜马拉雅山 脉东缘。
深居内陆盆地,地形闭塞,水汽少

托克逊
200
年降水量200毫米 以下的地区大多

_西__北__内__陆__地__区__。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水稻,油菜、冬小麦 一年两熟到三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