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赏析
余秋雨散文《道士塔》原文及赏析
余秋⾬散⽂《道⼠塔》原⽂及赏析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
中国官员也不是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净的书房⾥翻动出⼟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
但他们没有那付⾚肠,下个决⼼,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下。
他们⽂雅地摸着胡须,吩咐⼿下:“什么时候,叫那个王道⼠再送⼏件来!”已得的⼏件,包装⼀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礼品。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
他们愿意变卖⾃⼰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两件⽂物回去的路费。
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沙漠的危险,甚⾄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
他们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烟,⽽中国官员的客厅⾥,也正茶⾹缕缕。
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续,外国⼈直接⾛到了那个洞窟跟前。
洞窟砌了⼀道砖、上了⼀把锁,钥匙挂在了王道⼠的裤腰带上。
外国⼈未免有点遗憾,他们万⾥冲刺的最后⼀站,没有遇到森严的⽂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切的⼀切,竟是这个肮脏的王道⼠。
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
略略交谈⼏句,就知道了道⼠的品位。
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案纯属多余,道⼠要的只是⼀笔最轻松的⼩买卖。
就像⽤两枚针换⼀只鸡,⼀颗纽扣换⼀篮青菜。
要详细地复述这笔交换账,也许我的笔会不太沉稳,我只能简略地说:1905年10⽉,俄国⼈勃奥鲁切夫⽤⼀点点随⾝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批⽂书经卷;1907年5⽉,匈⽛利⼈斯坦因⽤⼀叠银元换取了24⼤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法国⼈伯希和⼜⽤少量银元换去了10⼤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本⼈吉川⼩⼀郎和橘瑞超⽤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次⼜来,仍⽤⼀点银元换去5⼤箱、600多卷经卷…… 道⼠也有过犹豫,怕这样会得罪了神。
解除这种犹豫⼗分简单,那个斯坦因就哄他说,⾃⼰⼗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脚印,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了。
道士塔 余秋雨《道士塔》赏析
道士塔余秋雨《道士塔》赏析道士塔余秋雨《道士塔》赏析【《道士塔》原文】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
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
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
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
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
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
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
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
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
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招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
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
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投来歆羡的目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
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
《道士塔》原文及赏析
《道士塔》原文及赏析余秋雨的写《道士塔》影响深远,是他的代表作。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原文及赏析,欢迎参考!道士塔余秋雨一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
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
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
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
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
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
几经周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
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
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
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二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
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
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家投来羡慕的眼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
《道士塔》赏析
余秋雨《道士塔》赏析(一)这篇文章是作者对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道士塔》全文四个部分。
作者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展示了近代中国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带来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
作者有“道士塔”作题目,寓意深刻。
这座道士塔既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又是近代中国文明衰弱的标志。
它是曾经发生过的、我们必须正视的历史。
第一部分记叙了外国冒险家疯狂地掠夺和俞劫数以万计的敦煌文物。
作者的感情表面上是平静的,但平静中已涌动着无法遏目的悲愤。
第二部分点出敦煌文物被毁被盗的原因之一:愚昧和无知。
劈头就是一段议论,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接着叙述王道士破坏敦煌文物的罪恶行径,无奈中兼有揶揄。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作者悲痛之情的迸发,这是一种出于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的神圣之情。
第三部分揭示了造成敦煌国宝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的落后和腐败。
作者用凿凿有据的事实告诉人们: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的浩劫和悲剧,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
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无奈之情。
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
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
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但是,中华民族毕竟站起来了,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仍然在中国,敦煌学仍然在中国。
比之前三部分,这一部分虽然简短,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复杂的,压抑、悲痛和自豪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道士塔”作为民族文明的耻辱和衰败的象征虽然成为历史,但它足以警策每一个中国人:决不能重蹈覆辙。
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这种文明是如此博大而辉煌,又是如此命运多舛。
它历尽沧桑,迄今仍然生生不息。
如今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国文化正面临别国的掠夺,比如说,无耻的韩国人成功地完成了江陵端午祭的申遗,唐朝时代的琵琶如今却被人收藏,而我们束手无策。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有一种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再流入他人的口袋。
1/1。
道士塔课文精讲
道士塔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道士塔》的段落划分可以如下进行: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引出话题,交代王道士的身份和他所把持的文化遗产——莫高窟。
通过描绘夕阳下的莫高窟和那位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的王道士,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以及作者对这场民族悲剧的沉痛心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叙述王道士破坏敦煌文物的罪行。
作者通过描绘王道士的愚昧无知和外国冒险家的狡猾贪婪,揭示了敦煌文物被毁被盗的原因。
其中,第2自然段点明了王道士的无知和外国冒险家的狡诈,第3自然段详细叙述了王道士如何以极低的价格将国宝卖给外国冒险家,第4自然段则是对王道士所犯下的罪行的总结。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揭示造成敦煌国宝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旧中国的落后与腐败。
作者通过对比外国博物馆所收藏的敦煌文献和中国专家所购买的微缩胶卷,表达了对旧中国无力保护文化遗产的悲愤之情。
同时,作者也指出,我们必须正视这场民族悲剧,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和进步。
第四部分(第8-10自然段):写这场悲剧的终结。
虽然历史已经翻过了新的一页,但中华民族仍然需要反思和警醒。
作者通过描绘敦煌的辉煌和敦煌学的繁荣,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那些为保护文化遗产而付出努力的人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通过对《道士塔》的段落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感受到作者对这场民族悲剧的沉痛心情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同时,也可以引导我们反思历史,珍视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文章赏析《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中的佳作。
全文围绕敦煌莫高窟展开,既介绍了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又描述了王道士的愚昧无知和外国冒险家的狡猾贪婪,揭示了敦煌文物被毁被盗的悲惨命运。
整篇文章情感饱满,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文化的珍视,让人读来深感震撼。
在文章结构上,《道士塔》采用了典型的“三段式”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尾。
引言部分通过描绘夕阳下的莫高窟和那位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的王道士,引出了文章的主题。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3课《道士塔》解析
第3课 道士塔【文本导读】敦煌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
敦煌学的研究对象,一是敦煌石窟,窟内陈列着自十六国到元代一千多年间的彩塑和壁画,是一座宏伟瑰丽、举世无双的艺术博物馆;二是藏经洞出土的缮本图书四五万件。
就艺术而言,有绘画、建筑、雕塑、装饰图案、书法、文学等大量文物,是我国美术史、建筑史、文学史、书法史、音乐舞蹈史的珍贵史料。
就历史而言,涉及政治、军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科技、民俗、中西文化交流等广泛领域。
敦煌这座艺术宝库的发现及保存,经历了怎样的一种曲折历程?余秋雨笔下的《道士塔》揭示了这一历史层面。
【作者卡片】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中国大陆著名的文化史论学者、作家。
上海写作协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宁波大学客座教授。
所著《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秋千架》《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余秋雨台湾演讲》等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籍排行榜前列,是目前世界各地华人社区中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基础荟萃】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坍.弛( ) ②塑.造( ) ③朔.风( ) ④凛冽..( ) ⑤歆.羡( ) ⑥婀娜..( ) ⑦尴尬..( ) ⑧蹊跷..( ) ⑨炽.热( ) ⑩藩.台( ) ⑪关卡.( ) ⑫跋.涉( )⑬载⎩⎪⎨⎪⎧ 载.歌载舞 记.载 ⑭匙⎩⎪⎨⎪⎧ 汤匙. 钥匙.⑮卡⎩⎪⎨⎪⎧ 卡.车 关卡. ⑯禁⎩⎪⎨⎪⎧ 禁.止 禁.受⑰宿⎩⎪⎨⎪⎧ 住宿.三天两宿.星宿.⑱落⎩⎪⎨⎪⎧ 落.后大大落.落丢三落.四落.埋怨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①⎩⎪⎨⎪⎧ 煌隍惶②⎩⎪⎨⎪⎧朔塑溯③⎩⎪⎨⎪⎧ 喧渲宣暄④⎩⎪⎨⎪⎧ 诅狙沮咀⑤⎩⎪⎨⎪⎧悔诲晦⑥⎩⎪⎨⎪⎧衍愆⑦⎩⎪⎨⎪⎧驰弛⑧⎩⎪⎨⎪⎧坍彤⑨⎩⎪⎨⎪⎧抒舒纾⑩⎩⎪⎨⎪⎧ 详祥样3.近义词辨析①富裕·富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圣地·胜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委曲·委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品味·品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未免·不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突破】1.本文以“道士塔”为题,有何意义?点拨本文以“道士塔”为题,寓意深刻。
余秋雨《道士塔》赏析:虚构中的真实——析《道士塔》的艺术手法
余秋雨《道士塔》赏析:虚构中的真实——析《道士塔》的艺术手法余秋雨《道士塔》赏析:虚构中的真实——析《道士塔》的艺术手法虚构中的真实析《道士塔》的艺术手法有人说,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中能见到活的山水楼台、活的历史人物;又能从山水楼台历史人物之中,见到一整幅的活的书。
《道士塔》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在文中,他将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有关王道士对莫高窟的整理、对藏经洞中文物的随意处置以及外国学者对文物的劫掠等历史事件描述得栩栩如生,如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
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
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
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
,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
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
现在,他正衔着旱烟管,趴在洞窟里随手捡翻。
他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只觉得事情有点蹊跷。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
这样的语句在课文中还有很多,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感染力,使人读了宛如置身其中。
可这样的笔法,却曾遭人非议,讥讽地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时,余秋雨就在现场。
余先生当然无法知道当年的王道士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并如何粉刷洞窟进而发现藏经洞的,作者只能发挥他的艺术想象力,对那时的情景进行属于他的艺术虚构。
其实在这里,余先生突破了传统散文的规格和表达方式,在方法和技巧上大胆地吸取了小说和戏剧的因素,用小说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陈迹,让枯骨生肉,使尘封的史实复活;用镜头组接的形式,从王道士的照片写到他拎一桶石灰粉刷,从他清除洞窟中的积沙到鞠躬为斯坦因送行,让读者的感觉是在看一个纪实片,又像是几幕短剧,情景历历在目。
其中的许多细节自然是虚构的,但给人的感觉却又是那样的真实。
如何看待文中的这种虚构笔法?散文发展到今天,真实和虚构的界线已被作家无形中破除了,写散文不必刻板地遵循文体概念,关键是作者的才情、想象力的自由表达。
《道士塔》(余秋雨)鉴赏要点
《道士塔》(余秋雨)鉴赏要点《道士塔》(余秋雨)鉴赏要点《道士塔》鉴赏要点余秋雨刷新了散文叙述的一般模式。
他站在历史高度,以记叙生动感人的史料、掌故作基础,运用具有学者气度的表达方式,对人类文明特别是民族文化进行审视与反思,文章意蕴深隽、语言雅洁,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作者不墨守一贯到底的叙事模式,而是采用链环式结构,把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根据不同的需要切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集体。
彼此相连又各具独立性,随叙述的演进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
以下几点,在鉴赏中应予以关注:1.课文以生动的描述复原了历史陈迹。
细检当代藉史抒怀的散文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品位不高,仅以大题材和小才气取胜,文笔不够厚重。
而余秋雨的散文则有所突破,极力提高散文的文化品味,从历史中参悟人格,从哲学中发掘诗意;他把握住人文科学的严肃性,对尘封于册箧中的历史事件进行高超合理的艺术加工,枯骨生肉,使人读起来置身其中。
2.课文的标题是牵连历史事件的索引,由历史的怪胎说及民族的悲剧。
行文中因循历史轨迹,由今寻古、由古映今,视角互换,轻巧自然,文章思路与结构十分清晰。
点染情境的景语,淡化了读者与历史事件的时空距离,催人生真情,启人明事理。
有人说:余秋雨能从书中见到活的山水楼台、活的历史人物;又能从山水楼台历史人物之中,见到一整幅的活的书。
秋雨先生无疑又是能感之兼能写之的人。
无数的人文胜地,我们一般都去过;许多文史典故,我们大都也知道,可是我们却还未能如秋雨先生那样胸藏丘壑,兴寄烟霞,横七纵八,拈来皆成妙文。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这样的将自家真实生命敞开来,去贴近文化的大生命,去倾听历史或沉重或细微的足音。
唯其如此,他笔下的草木山川、庙宇楼台、飞鸿雪泥,总是关情,与人呼息相通,远胜于那些味同嚼蜡、质木无文、描眉毛画眼睛的文化史著作。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并不夸张地说,讲中国文化,需要有秋雨先生的这。
他令人耳目一新地探入了中国文化的底处。
这样的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余秋雨《道士塔》赏析
余秋雨的王道士――评《道士塔》中的王道士形象湖南娄底蓝圃学校刘玛林说余秋雨先生是当今最引人注目的文化人一点也不过分.且不说过去的辉煌,单是近来的批评就够了.作者看重《道士塔》,是《文化苦旅》开篇之作;批评者也看重《道士塔》.特意弄了一个《道士塔》的评注版.(附文后)要说《道士塔》,王道士是个关键人物.看重与批评,分歧就出在王道士身上.在《道士塔》中,作者既写出了王道士作为文物破坏者与文物出卖者的身份,破坏了敦煌的壁画,破坏了敦煌的雕塑.是敦煌的罪人.又写出了王道士的无奈.出身农民,生活所迫,当了道士.改善居住环境,粉刷房子,塑造天师灵官.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至于出卖文物,更看不出有什么不合适,要王道士去识破外国掠夺者的阴谋不现实;把文物保护的重任都压在王道士身上更没道理.所以作者有文中写道:"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所以作者最后把王道士定位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作者对"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并不是要一味地贬低,揭发他的"罪恶",而只是用艺术手法去还原历史上的真实的人物.这就是余秋雨先生散文的"枯骨生肉"的特点.或者说"煽情"."枯骨"指的历史事实,"生肉"指的是借历史事实而创造的鲜活的"人",生动的"事",深切的"情".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国学网站有关王道士的介绍:王道士(1849-1931)湖北麻城人。
本名圆箓,一作元录,又作圆禄。
家贫,为衣食计,逃生四方。
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
奉道教,后离军,受戒为道士,道号法真,远游新疆。
约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敦煌莫高窟,在窟南区北段,清理沙石,供奉香火,收受布施,兼四出布道幕化,小有积蓄,乃于莫高窟第16窟东侧建太清宫道观,即今“下寺”。
雇敦煌贫士杨某为文案,冬春间抄写道经以供发售,夏秋间,朝山进香者络绎而至,命杨于今第16窟甬道内设案,接待香客,代写醮章,兼收布施,登记入帐。
光绪二十六年(一说二十五年)初夏,杨某坐此窟甬道内,返身于北壁磕烟锅头,觉有空洞回音,疑有秘室。
道士塔赏析
赏析一:余秋雨的<道士塔>写莫高窟敦煌文书所遭受的历史厄运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悟沉思.但文章涉及的一些问题却引起了我的疑问和思考. 作品首先写王道士,说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尽管作者也意识到"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并且也提到了一些官员的无知和腐败,但还是把相当多的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了.什么"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什么"小丑""肮脏"等等,作品详细描述了王道士发现敦煌文书并将其卖给斯坦因等人的过程.文章名为<道士塔>就很说明问题,而且应该说,全文是紧扣"道士塔"这个题目的.这就给人一个印象,似乎真如作者所说:"不幸由王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而如果换另一个有文化的人来当家,似乎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赏析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道士塔>揭示了一个文化悲剧,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但除了愤怒与悲哀,作者也未能告诉我们出现这样的悲剧的根源所在.人的被"错置"的命运是导致历史荒谬的本源所在,而"家天下"的制度则是民族悲剧的必然发生的现实因素,文化认知意识的落后则是这一悲剧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根源性动因.赏析三:道士王圆箓长眠于敦煌莫高窟已经70多年了.他是一个道士,最终却沉睡在了佛的怀抱,受到佛的永久庇荫,不能不说是非常罕见的例外.更有意思的是,从古至今,王圆箓大约还是道教史上惟一一位在死后得以建塔的道士,而且在莫高窟,而且安葬他的那座塔,比别的塔高而且大.这两点例外,已是难得的殊荣,足以表明他的不同寻常.赏析四:余秋雨的王道士――评《道士塔》中的王道士形象湖南娄底蓝圃学校刘玛林说余秋雨先生是当今最引人注目的文化人一点也不过分.且不说过去的辉煌,单是近来的批评就够了.作者看重《道士塔》,是《文化苦旅》开篇之作;批评者也看重《道士塔》.特意弄了一个《道士塔》的评注版.(附文后)要说《道士塔》,王道士是个关键人物.看重与批评,分歧就出在王道士身上.在《道士塔》中,作者既写出了王道士作为文物破坏者与文物出卖者的身份,破坏了敦煌的壁画,破坏了敦煌的雕塑.是敦煌的罪人.又写出了王道士的无奈.出身农民,生活所迫,当了道士.改善居住环境,粉刷房子,塑造天师灵官.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至于出卖文物,更看不出有什么不合适,要王道士去识破外国掠夺者的阴谋不现实;把文物保护的重任都压在王道士身上更没道理.所以作者有文中写道:”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从《道士塔》看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从《道士塔》看余秋雨散文的特点作者:李俊霞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第06期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奖”,甚至还被盛誉为“可能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同时也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下面我们就以高中语文第三册节选的《道士塔》为例来了解余秋雨散文的魅力。
一、链环式的结构方式余秋雨刷新了散文叙述的一般模式,行文并不墨守“一贯到底” 的叙事格局,而是大胆采用了链环式结构,把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根据不同的需要切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各具独立性,随着叙述的演进不断推进情感的深化。
在《道士塔》中,作者利用小标题的形式,把王道士是敦煌石窟的罪人这个历史事件分成三个部分来叙述,这三个部分分别包括王道士刷白壁画和砸碎塑雕、发现洞窟经卷、随意送给官员洞窟文物、低价出卖文物等故事,在叙述的同时又穿插着作者对王道士、满清官员、满请政府的愤怒、痛苦、伤心、绝望的情感,这种情感随着叙述的推进而不断深化,从而形成余秋雨散文的独特结构方式。
二、将历史生动故事化敦煌石窟的当家人王道士对敦煌文物的破坏出卖已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对于这一段历史,余秋雨先生突破了传统散文的表达方式,在方法和技巧上大胆吸收小说和戏剧的特点,充分发挥他的艺术想象才能,对发生在晚清的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史实进行了艺术的虚构,使尘封的历史复活。
如作者在描述王道士“整理”莫高窟时,就恰如其分的运用了此法。
“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
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 “‘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
这样的描写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感染力,使人读了仿佛置身其中。
透过这种手法,我们会感知作者那颗跃动的拳拳之心和对民族文化的无限珍视之情,他的哀惋和痛惜,他的无奈和悲愤,他的凄厉和呼唤,足以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潸然泪下。
道士塔原文、道士塔赏析
道士塔原文、道士塔赏析道士塔原文(选自2002年01月版《文化苦旅》)一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
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
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
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
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
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
几经周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
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
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
那里[1],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二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
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
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家投来羡慕的眼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
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
《道士塔》精彩词句分析
龙源期刊网
《道士塔》精彩词句分析
作者:王立合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01期
《道士塔》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文章之中有许多饱含强烈感情、像诗一般优美的词句需要引导学生认真揣摩玩味。
现分析如下:
(1)“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
全文的感情基调——悲凉,同时,用“朔风”的“凛冽”、“塔群”的“破落”来进一步烘托“悲凉”的气氛,再加上“夕阳西下”一句意味深长的点染,使读者深切体会到作者为中华民族这条东方巨龙受到侵害后的衰弱而感到痛心和愤怒;也不由得让人想起鲁迅先生《故乡》中“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来。
余秋雨《道士塔》赏析3篇
余秋雨《道士塔》赏析3篇若爱,请深爱,如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余秋雨余秋雨《道士塔》赏析(一)“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
”“它成了一个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余秋雨《莫高窟》)在这里,最美的文字与“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融为一体,点燃了一个民族的激情。
毋庸赘言,大凡飞天的后代无不神往于那千年的辉煌。
追溯到东晋(公元336年),我们看到乐樽和尚的身影,正是他的虔诚和灵性,开始了莫高千年生命的孕育。
那北魏的奔放豪迈,隋代的畅快柔美,唐代的瑰丽豪华,五代的温煦沉着,大宋的拘谨雅丽,元代的沉默冷清,在历史的长河里绽放、沉淀,拓延、生生不息。
然而,这所的激情都在20世纪初的那场浩劫中变得苍白和苦涩了。
我们无法越过那个黑暗、屈辱而冷漠承德时代,就如走近莫高窟,就不得不面对那座丑陋而荒凉的道士塔一样。
不管记忆中的敦煌多么绚烂多彩,富丽堂皇,都终究无法填满那空阔的藏经洞,无法洗去千佛洞中的惨白,无法抚平天边古老民族滴血的伤痕。
而它——道士塔,却还如古迹一般完好地戳在那儿。
我恨不得将这塔推翻,掘倒,猛挥血泪之鞭,鞭笞那早已腐臭的无知躯壳。
是的,王圆簏,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这样“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身影,在20世纪初的中国本来随处可见,不同的是,偏偏他走了狗屎运,“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了“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历史的车辙就这样脱轨了。
你还希望怎样呢?将洞窟刷白,将“婀娜的体态”换成“天师和灵宫”,对于一个老农,对于一个道士来讲,不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吗?他只是在尽个人的本分而已,况且,中国的平民向来都是最务实最本分的。
如果要怪,也只能怪上天太“眷顾”这个卑微的人了,让他发现了藏经洞。
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代,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处财源,王圆簏小农式的精明萌动了,就像“一颗纽扣换一篮青菜”,难以计数的瑰宝流失了,有人嘲笑他的荒诞,有人怒视他的卖国,固然不错,但是,我们忘了一个前提,那就是王圆簏根本不懂这些经卷的价值,更何谈“文物”“文化”“爱国”!他的可笑行径给莫高窟层层累聚的生命划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但也是这场文化浩劫中“错步上前的小丑”!那么,鞭惩那早已干枯的躯壳,也只是徒增伤痛和疲惫而已。
〖2021年整理〗《道士塔》的语言表达特色
《道士塔》的语言表达特色《道士塔》是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的卷首名篇,于2021 年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语文课本。
这是一篇戏剧式地记叙敦煌文化惨遭出卖,民族尊严丧失殆尽的随笔性散文。
全文用语凝练,却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使凝练的散文有了厚重的力量。
《道士塔》的语言具有凝练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笔调轻松,言简义丰。
余秋雨用精炼的语言,轻松的笔调引出话题道士塔,“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
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语气轻松平静,却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愤怒。
接下来便有所显现“移步读去,猛然读去,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轻柔平缓的语调中掩饰不住对“错步向前的小丑”的鄙夷。
当王道士以极低的价格将珍贵无比的敦煌文化出卖时,“我好恨”,余先生惜字如金,滔滔的愤恨戛然而止,却又意味无穷,“我”恨愚昧的王道士,恨贪婪的外国传教士,恨冷漠的中国官员,可是更恨自己,若是早出生几年,也许灿烂的敦煌文化就不会丢失了,也许这场荒唐的文化浩劫可以避免了。
短短三字,读者便打开了自己的思维空间,进入了这个巨大的悲剧场。
二、字里行间,悲情充溢。
全文用语凝练干净,如同一场精致压缩版的戏剧将敦煌文化的丢失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字字见血,字里行间充溢着悲恨之情。
贪婪无知的王道士拨弄着他农民式的买卖经出卖了大量珍贵文化财产。
“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通俗到口语化的“了”“又”简单清晰地再现了当年的文物大量丢失的情景,作者尽量不动声色,强压心中的怒火,字里行间却处处透漏着无奈何伤悲。
“深深”单单是文物之多之重吗?不,还有作者深深的愤恨,读者深深的震撼。
所以作者感慨“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也许作者几次垂泪,悲痛欲绝甚至无数次梦回当年,单枪匹马拦住渐渐西去的车队。
俱往矣,敦煌研究院的专家恨了百年,我们的民族恨了千年。
三、巧设辞格,字句出彩。
〖2021年整理〗谈《道士塔》的语言特色
谈《道士塔》的语言特色如同在心中压了一块青石板前行,艰难而又步履蹒跚,那种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无奈、痛楚和茫然是阅读余秋雨先生《道士塔》的感受,那种无边的忧愤该是本文诗化语言的功效。
本文的语言几乎每一个语句都以情感“着色”,都具有凝练的表意内涵,给读者以新鲜感和反复咀嚼的引诱。
下面仅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无奈之语这部分语句主要是针对“渺小”、“卑微”、“愚昧”的敦煌文化罪人王圆箓而言的。
且看他的出身:“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
”他是那个时代最普通的一个农民,历史的巧合使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不幸”“把持”这些出语看似平静,却包含着作者对满清政府漠视文化遗产的无奈。
敦煌文化的悲剧,民族的悲剧也就由此拉开了序幕……姑且放下我们的无奈,看一看王道士究竟对敦煌文化做了些什么,为我们的民族留下了些什么。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
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些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农民式的眼光,即便是文化瑰宝在他看来也只不过是碍眼的东西。
“农民做事就讲究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他达观的放下刷把”“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了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农民式的认真已经将文化瑰宝毁坏殆尽,他那里竟全然不知!面对他,我们还能说些什么?除了对他的无奈,对文化被糟蹋的痛心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如果只是对文化遗产的漠视,我们似乎尚可原谅他的无知和愚昧,但他的罪恶又何止这些!“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买卖。
就像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纽扣换一蓝青菜。
”由于他那种农民式的买卖经,“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大批的敦煌文物一箱箱、一车车的被运走,流向了法国、俄国、日本、英国……面对着大量国宝的流失,“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
”“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一:余秋雨的<道士塔>写莫高窟敦煌文书所遭受的历史厄运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悟沉思.但文章涉及的一些问题却引起了我的疑问和思考. 作品首先写王道士,说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尽管作者也意识到"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并且也提到了一些官员的无知和腐败,但还是把相当多的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了.什么"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什么"小丑""肮脏"等等,作品详细描述了王道士发现敦煌文书并将其卖给斯坦因等人的过程.文章名为<道士塔>就很说明问题,而且应该说,全文是紧扣"道士塔"这个题目的.这就给人一个印象,似乎真如作者所说:"不幸由王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而如果换另一个有文化的人来当家,似乎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赏析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道士塔>揭示了一个文化悲剧,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但除了愤怒与悲哀,作者也未能告诉我们出现这样的悲剧的根源所在.人的被"错置"的命运是导致历史荒谬的本源所在,而"家天下"的制度则是民族悲剧的必然发生的现实因素,文化认知意识的落后则是这一悲剧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根源性动因.赏析三:道士王圆箓长眠于敦煌莫高窟已经70多年了.他是一个道士,最终却沉睡在了佛的怀抱,受到佛的永久庇荫,不能不说是非常罕见的例外.更有意思的是,从古至今,王圆箓大约还是道教史上惟一一位在死后得以建塔的道士,而且在莫高窟,而且安葬他的那座塔,比别的塔高而且大.这两点例外,已是难得的殊荣,足以表明他的不同寻常.赏析四:余秋雨的王道士――评《道士塔》中的王道士形象湖南娄底蓝圃学校刘玛林说余秋雨先生是当今最引人注目的文化人一点也不过分.且不说过去的辉煌,单是近来的批评就够了.作者看重《道士塔》,是《文化苦旅》开篇之作;批评者也看重《道士塔》.特意弄了一个《道士塔》的评注版.(附文后)要说《道士塔》,王道士是个关键人物.看重与批评,分歧就出在王道士身上.在《道士塔》中,作者既写出了王道士作为文物破坏者与文物出卖者的身份,破坏了敦煌的壁画,破坏了敦煌的雕塑.是敦煌的罪人.又写出了王道士的无奈.出身农民,生活所迫,当了道士.改善居住环境,粉刷房子,塑造天师灵官.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至于出卖文物,更看不出有什么不合适,要王道士去识破外国掠夺者的阴谋不现实;把文物保护的重任都压在王道士身上更没道理.所以作者有文中写道:”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所以作者最后把王道士定位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作者对”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并不是要一味地贬低,揭发他的”罪恶”,而只是用艺术手法去还原历史上的真实的人物.这就是余秋雨先生散文的”枯骨生肉”的特点.或者说”煽情”.”枯骨”指的历史事实,”生肉”指的是借历史事实而创造的鲜活的”人”,生动的”事”,深切的”情”.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国学网站有关王道士的介绍:王道士(1849-1931)湖北麻城人。
本名圆箓,一作元录,又作圆禄。
家贫,为衣食计,逃生四方。
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
奉道教,后离军,受戒为道士,道号法真,远游新疆。
约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敦煌莫高窟,在窟南区北段,清理沙石,供奉香火,收受布施,兼四出布道幕化,小有积蓄,乃于莫高窟第16窟东侧建太清宫道观,即今“下寺”。
雇敦煌贫士杨某为文案,冬春间抄写道经以供发售,夏秋间,朝山进香者络绎而至,命杨于今第16窟甬道内设案,接待香客,代写醮章,兼收布施,登记入帐。
光绪二十六年(一说二十五年)初夏,杨某坐此窟甬道内,返身于北壁磕烟锅头,觉有空洞回音,疑有秘室。
以告圆禄。
于是年五月二十五日半夜,相与破壁探察,果见复室,积满写卷、印本、画幡、铜佛等,即后来蜚声中外之莫高窟藏经洞。
乃取部分写卷、佛画等分赠肃州兵备道廷栋及本县官员乡绅,是为藏经洞文物流出之始。
二十八年,甘肃学政叶昌炽闻讯,次年十一月及三十年四月和八月,先后得敦煌县令汪宗翰所赠经卷、画像,叶氏建议藩台将此宝物运省妥藏,以运费银五六千两无着而罢,三十年三月甘肃布政司命汪宗翰就地封存。
汪氏责令王道士妥加保管,不许外流。
三十二年,他于藏经洞所在之大窟前修建三层楼阁,有《重修千佛洞三层楼功德记》记其事。
三十三年三至五月,斯坦因至莫高窟,以四块马蹄银(共重二百两)骗买写卷印本古籍二十四箱,佛画、织绣品等五箱。
三十四年三至五月,伯希和踵至,以白银五百两骗买写本、印本、经卷、文书、佛画等六千卷,并拍摄莫高窟照片三百七十六帧。
宣统二年(1910)清廷学部获悉敦煌石室文物流散消息后,电令甘肃藩司将剩余经卷运京保管、王道士又私藏若干。
同年前后,于数十洞窟凿通道,使各洞相通连,大量壁画遭破坏。
修“古汉桥’,以便利朝山拜佛者上下。
又搬出各窟残塑,造“千相塔”?之,有廷栋撰文并书丹之《敦煌千佛洞千相塔》碑记其事。
民国元年(1912)十月,日本吉川小一郎等至莫高窟,用白银三百五十两骗买写经四百余卷。
1914年,斯坦因又来莫高窟,用银五百两骗买经卷五百七十余件。
王道士在外人诱引下,监守自盗、非法出卖国家文物,计大宗者四起得银一千五百五十两,更加历年募化所得,遂成敦煌巨富。
曾拟重修第96窟大佛殿九层楼事未竟。
殁后即葬于莫高窟庙前大泉河东岸,同年七月卅日,其往赳玉明、徒孙方至福就其墓起塔立碑,其碑不著撰人,木质、阴刻,今仍嵌于原塔南侧龛内。
对王道士只是停留在事件的叙述上,没有对王道士的精神深处的刻画.可以说,只见其事而不见其人.在课文中是这样的: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
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
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
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
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
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
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
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塑雕就显得过分惹眼。
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
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
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
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
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
行了。
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
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
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
王道士农民的文化层次,道士的思想意识,中国平民憨厚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目的,不是讽刺中国的农民、道士、平民。
而是要突出“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让一个完全没有犯罪意识的人犯下了滔天大罪。
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呢。
为了写活王道士这个人物,作者还尽可能通过想象来还原历史事件,比如写到斯坦因来取经:那个斯坦因就哄他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脚印,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了。
好,既然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
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称伯希和为“贝大人讳希和”。
他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银元,这是平常化缘时很难得到的。
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
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
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敦煌文物的流失,是个悲剧。
这个悲剧的深刻性还在于我们很难用简单的判断来表明我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王道士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如果他不是在敦煌,可能什么事也不会发生,我们不能对他过于追究。
可想到敦煌那么多的文物都经他的手而流失,我们又不能不置之不理。
爱也爱不起来,恨也恨不起来。
剩下的就只有“痛”――“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这种深切的“痛”不光表现在王道士这人物身上,还表现在文物的去向的态度上。
作为中国人,自然希望留在中国。
可想到那些留在中国的反而遭破坏,还不如给别人保存。
在这样的悲剧的社会中,“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这种激愤的感情是作者创作的动力,也是打动读者的鼓点。
批评者说是“煽情”,好的散文哪篇不“煽情”?我倒认为如果余先生的文章中真的去掉这些内容,那就真的成了“浅薄”的论文,或者是“掉书袋”的散文。
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
“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
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但我确实想用这种方式,拦住他们的车队。
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
他们节严重会说,你们无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
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面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创伤,在极其悲痛的感情支配下,读者读到此处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而不去计较作者参与到叙事中去是否合理。
在历史长河中,王道士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守教规的道士,愚昧而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他给中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道士塔》中,王道士是一个上错了舞台,扮错了角色,说错了台词的演员。
从他身上我们读到了无奈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