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古老反映在远古中国和古希腊的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着作;年轻是心理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西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算起的。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心理学在发展方向上出现了以下特点:1.各心理学学派之间协调、互补2.呈现了一种汇合的趋势。

3.转向解释某种心理现象的小型理论模型。

4.重视应用。

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二、人的心理现象(简答题1)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在心理学中,人们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心理现象。

一个方面是心理过程,它是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另一个方面是个性心理特征,它探讨人的心理的差异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人在各种心理活动中,还伴随着一种心理状态,就是注意。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和互相影响的。

个性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个性一旦形成后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

简答题2: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间的关系?答: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在控制的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缺点:难以对结果进行证实和验证难以重复观察现象;观察者被动等 待,主试与被试容易各取所需
心理测验法(measurement method) 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验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心理测验按内容分:智力测验、态度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按形式:文字和非文字 按规模:个人与团体 心理测验注意两个基本要求 信度(reliability):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效度 (validity):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的心理品质
个案法 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原因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 (一)构造主义 structuralism 代表人物 :冯特 铁钦纳 主张研究意识,并把意识分为三种元素(感觉 表象 情感),重视内省法 (自我观察的方法,依靠实验过程中被试者对自己的经验的观察和描 述)
能力和人格
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行为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是由一系列动作和活动构成 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叫刺激
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被个体觉察到的心理现象 注意是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基本作用是选择信息 意识的特点(p5) 无意识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 其规律的自然科学)
个体心理
认知 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或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 思维、语言等)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一词原于两个希腊词——灵魂的(phyche)、学问的(logos),原意为“灵魂之学”。

公元前5-6世纪人们已经开始了对自己精神活动进行各种探索与论述,不过在很长时间内都仅限于哲学范畴,由哲学家或医学家们运用哲学的思辩方法进行的,并未形成独立的体系。

随着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物理学和生物学研究的巨大进展,心理学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只有100余年的历史。

(心理学界公认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成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史的一个新纪元)可以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正如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

”(心理其实是意识的一部分,但它是低层次的意识,它是哲学的分支,哲学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正确十分重要,心理问题也是如此。

)人的任何活动都有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又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

为了研究方便,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大部分。

(一)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不断充实与完善的活动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心理学家把心理过程又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人们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总要不断地去认识周围的事物。

这种认识活动最初是要依赖眼看、耳听、鼻闻、手摸、口尝等方法获得对某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认识,这就是感觉。

在感觉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对事物上匙属性加以分析、综合,便形成知觉,从而对事物常识了较完整的认识。

感觉、知觉是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也是人们行为定向的前提。

人们把感知过的事物储存起来,需用时再予以提取,这就是记忆。

记忆是人类一切智慧的基础和仓库,是整个心理活动的重要条件。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心理学导论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心理学的含义1.世界上存在两种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3.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外显行为(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反应),内显行为(内部心理过程)。

4.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学科或中间学科。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㈠.心理:指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

意志、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现象。

㈡.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人格⒈情感过程反作用于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也具有密切联系。

⑴认知过程(最基本):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始于感觉(直接认识)和知觉(感觉经验和知识经验的有机结合,其中知识经验起着重要作用)。

●记忆: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

●思维: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接受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⑵情绪情感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

⑶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为:发动和制止。

⑴心理动力: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和基本动力。

●主要包括需要(引起活动的基本原因)、动机(心理动力)、兴趣(对事物认识的倾向)、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

●儿童——兴趣青少年——理想青年后期和成年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它制约着心理活动的性质和变化,并且对人的行为习惯起着最高的调节作用。

⑵心理特征:人在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对象:心理现象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整体性; 等级结构性; 动态性。

3、实践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教育性原则6、伦理性原则三、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因果研究2、心理学的描述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四、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一切的心理活动都是反射活动,都是对各种内外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心里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是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

3、人的心理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的发展和意识起源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五、感觉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2、分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内脏感觉﹡视觉适应:适应指的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提高感受性,也可以降低感受性。

六、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时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阈限(或称绝对阈的下限)。

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E=1/R(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刚刚产生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的最小变异量叫差别阈限。

区别出同种刺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就称为差别感受性。

韦伯定律七、知觉及其特征(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二)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物体知觉、社会知觉——个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三)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相对性:人在知觉事物时,首先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心过程、行为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为了了解这些对象,心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

本章将介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广泛而复杂,主要包括感知、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和动机等心理过程,以及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表现。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这些对象。

观察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对象的行为、言语和表情等,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规律。

观察可以进行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观察,以获得真实的数据。

实验室观察则是在实验室中通过人为控制变量,观察实验对象的行为。

实验是一种通过人为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变化的方法。

通过实验,心理学家可以确定因果关系,探索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内在机制。

除了观察和实验,心理学还使用其他研究方法和技术。

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让被试填写问题,了解他们的态度、信念和行为。

访谈是一种深入了解被试思想和感受的方法,通过与被试的对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心理学还使用心理测量和脑成像技术等方法来研究心理过程。

心理测量是通过心理测试来测量人的个性特点、智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等。

脑成像技术则是通过检测脑活动来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

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断层扫描等技术都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正常人,还包括心理障碍患者和动物。

通过研究心理障碍患者,心理学家可以揭示心理疾病的成因和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而通过研究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心理学家可以了解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进化和发展。

总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广泛而复杂,包括感知、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和动机等心理过程,以及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表现。

为了了解这些对象,心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观察、实验、问卷调查、访谈、心理测量和脑成像技术等。

通过这些方法,心理学家可以揭示心理过程和行为的规律和机制,为改善人类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普通心理学 重点.1~7章

普通心理学 重点.1~7章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 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1)行为不同与心理但由于心里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的复杂性引起的。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人有意识,因而人类就和其他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称为无意识。

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人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是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

但在人的正常生活中也存在无意识现象,它对人的行为有重要作用。

3心理学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它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其他动物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意识也研究无意识;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

有时心理学被认为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它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和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心里的神经机制、心里的发生和发展、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等。

(3)在理论上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实践上有助于引导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并用心理学的规律,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活动。

4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一名心理学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一方面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另一方面心理现象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因而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也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要成为一名心理学家需要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知识和科学素养。

5心理学有哪些分支,在人类生活中作用有哪些?(1)普通心理学:基础学科的地位,为各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如感知觉、记忆思维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研究一般理论问题;研究心理现象的最一般方法。

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三、意识及其特征
(一)意识的含义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形式,是积极主 动的、有组织、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是人所 特有的心理现象。
(二)意识的基本特征
意识的基本特征
1. 意识的自觉性。
是指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能够 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与周围环境的 关系,并能够对自身的反映活动产生相应的 认识和评价。
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
2.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抵制和消除各种唯心
主义思想的影响。
3.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学好其它邻近学科。
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 有重要意义。
2.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3.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 4.心理学对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具有更重要的意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应用 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几乎从事任何研究都离 不开观察法。
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计划,以免 出现遗漏;
其次,应力求使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 避免主观性;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第三,要反复多次地进行系统观察,以获得 全面翔实的资料;
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谈话、问卷、个案 追踪、分析作品和教育经验总结等手段来研究 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它主要包括 谈话法、问卷法、个案法、作品分析法和教育 经验总结法等。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
1.谈话法。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 和计划,同被试进行谈话,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 法。
2. 意识的目的性。
是指人们不但在行动之前知道干什么, 而且知道自己的行动将要取得的结果。
意识的基本特征
3. 意识的能动性。

普通心理学精讲课件—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普通心理学精讲课件—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个体行为个体意识社会心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法、相关法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它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一)个体心理(二)个体行为(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

(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1、认知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1、认知感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颜色、明暗、声调、香臭、粗细、软硬等。

知觉: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认识。

记忆:人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并没有马上消失,还被保留在人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

思维:人能运用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问题,这就是思维。

(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2、动机和情绪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所谓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2、动机和情绪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形成对事物的态度,产生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二 )机能主义 主张研究意识 “意识流” 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
或目的是什么?”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三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
斯金纳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环境决定论”(华生)
三、心理学的谱系
6、广告心理学 7、消费心理学 8、环境心理学 9、法律心理学
心理学问题的多样性
问题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人们如何更好的处理日常问题? 临床心理学家
咨询心理学家
大众心理学家
心理治疗师
记忆是怎样存储在大脑中的? 生物心理学家
精神药理学家
问题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何教一条狗听从命令?
实验心理学家
三、心理学的谱系
(一 )基础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 2、实验心理学 3、生理心理学 4、发展心理学 5、社会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谱系
6、认知心理学 7、人格心理学 8、变态心理学 9、动物心理学 10、心理测量学
三、心理学的谱系
(二)应用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 2、临床心理学 3、咨询心理学 4、工业心理学 5、管理心理学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 柯勒 考夫卡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整体性。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六)认知心理学( ) 代表人物:
皮亚杰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 马斯洛 1908-1970) 罗杰斯
投射测验法
罗夏克墨渍(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知识点考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知识点考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知识点考点整理●一、心理学研究对象●1.个体心理●认知●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者应用知识的过程,或者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里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动机和情绪●动机: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其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既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情绪: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和关系,还会形成对事物的态度,产生满意、不满意等主观体验。

●意志: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还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世界。

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这种自觉的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能力和人格●稳定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叫个性心理特性或者个性。

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使得个体和个体之间区分开来●2.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刺激: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产生,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叫刺激,引起行为的刺激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起作用。

●基本法则: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法则●3.个体意识与无意识●意识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构成,是人们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

●无意识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觉查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4.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人是社会属性,生活在社会中,与他人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有社会关系,就会产生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和个性心理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二、心理学的任务●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技能形成过程●心理结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心理的脑机制●心理与脑的关系●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心理现象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以及它们和脑发育的关系●心理与环境的关系●心理现象和人的外部环境之间的规律性联系●2.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正确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和起源●实践意义●根据社会需要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3.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基础领域●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用领域●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法律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军事心理学●4.心理学在科学大家庭中的地位●交叉学科●2.根据实际采用的方法划分●质性●观察法→看●使用场景:●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2)控制条件下会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3)由于社会道德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缺点●1)难以重复观察●2)结果难以精确地进行分析●3)观察时有可能要研究的对象没有出现●4)观察容易“各取所需”●个案法→查●使用场景●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详尽的观察与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其过去和现在的资料,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的原因●缺陷●不够客观,不够严谨●调查法→问●使用场景●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像被调查者提问,通过对他的回答进行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1.访谈法 2.问卷法●缺陷●取样需要有代表性,避免抽样误差●欺骗和社会赞许性●不够严谨●量化●测验法→测●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优缺点●优点:经济省事,适合多人作答,信度和效度保证●缺点:欺骗,社会赞许性●实验法→做●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目的在于寻找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①实验室实验②自然实验●优缺点●优点●1)可揭示因果关系●2)可重复,可检验●3)数量化指标明确●缺点●1)产生主试效应和被试效应●2)外部效度低●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描述:开发测量工具,准确描述行为●解释:事件发生背后的原因●预测:能够准确预测行为●控制:根据预测结果,改变影响行为的条件●2.心理学研究的步骤●形成可检验的假设●选择研究方法和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报告结果●3.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4.心理学研究的类型●描述研究:现状或特点•●因果研究:揭示心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实验法)●相关研究:发现两种人格特征、两种行为或两个事件之间的相关程度●如父母体罚与儿童攻击的关系(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个案研究:从个别案例中发现有价值的结果,如临床研究失语症病人●生物学研究:研究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其他部分●5.心理学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考核知识点:1(心理的含义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它反映的是不同于物质现象又与物质世界相联系着的人的内心世界,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动物阶段以后开始出现的,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2(心理的两大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人的心理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组成。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心理表现的重要方面。

(心理的知、情、意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3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分为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接受、存储、加工和理解各种信息的过程,即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注意则是伴随在心理过程中共有的一种心理特征。

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于新认识或新操作的事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过程,如喜、怒、哀、乐、爱、憎、恶、惧等等。

意志过程则是指为达到预期目的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各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并且在他们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延续,故称之为心理过程。

上述三个过程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

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前提;反之,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对认识又有重要影响。

只有强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力,人才能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意识和情感对认识有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构成的心理过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4(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心理活动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心理过程,而且在具体人生上产生时,还要表现出各个人的特点。

这些不同的特点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差异,称为个性差异。

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普通心理学(第二版)第一章

普通心理学(第二版)第一章

1.2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研究人的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 如认知过程、情感过程等。
以知觉过程为例,看到一个物体,先要用眼睛接受来自物体的光刺激,然 后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把光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从而察觉到物体,接 着要将看到的物体从它的环境或背景中区分开来,最后要确认这个物体, 并叫出它的名称。这个过程几乎是在瞬间完成的,但用科学的方法可以把 它从时间进程中分离开来。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对科学地揭示心理 活动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1.3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五)工业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 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其内容包 括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 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工业心理学除了研究人际关系、 人机关系、人与工作环境的关系外,还研究劳动作业 的内容、方式、方法与人的工作效能的关系问题。
1.3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六)临床心理学
是运用心理学原理诊断和治疗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分支。 临床心理学对具有心理障碍临床心理学的人进行评估
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对轻度行为和情绪问题进行处理, 主要工作方式包括与病人谈话、实施心理测验和提供 集体或个人的心理治疗。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2.1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人有生理需要,如困则睡、渴则饮、饥则食等,也有社会需要;人有物质需要, 也有精神需要,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是在各种需要的 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动机。动机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方 式也不一样。
1.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你知道吗?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有趣啦。

它主要研究人呢,就像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

人的心理现象就是这个宝藏里的各种宝贝。

比如说,人的感觉和知觉,这就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小窗户。

像你看到一朵漂亮的花,闻到它的香味,这就是感觉在工作啦。

而知觉呢,就是把这些感觉综合起来,让你知道这是一朵完整的花,还能判断出它大概是什么品种呢。

还有人的情绪,这可太有意思啦。

有时候我们莫名其妙就高兴起来,有时候又会突然很沮丧。

心理学就想搞清楚这些情绪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能控制住,有时候却像洪水一样泛滥。

像你在得到一份惊喜礼物的时候,那种开心是从心底冒出来的,这背后就有很多心理学的原理哦。

人的个性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有的人很外向,像个小太阳到处散发活力;有的人很内向,就像个安静的小角落。

心理学就想知道是什么让大家有不同的个性,是天生的呢,还是成长环境造成的呢?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那心理学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些好玩的东西呢?其中一种是观察法。

就像一个小侦探一样,偷偷观察人们的行为。

比如说在幼儿园里,心理学家可能会观察小朋友们玩耍,看他们是怎么互动的,谁比较有领导力,谁比较害羞。

不过这种观察也有局限性啦,有时候被观察的人知道有人在看,就会变得不自然。

实验法也很常用呢。

就像做一个小游戏一样。

比如想知道某种药物对人的记忆力有没有影响,就会找两组人,一组吃这个药,一组不吃,然后让他们做一些记忆测试,看看结果有什么不同。

但是实验法也得小心,要控制好各种变量,不然结果可能就不准确啦。

还有调查法。

就像做问卷调查或者访谈。

比如想知道大家对某个新政策的看法,就可以去问很多人。

不过有时候大家可能不会说实话,或者对问题的理解不一样,这也会给调查结果带来麻烦呢。

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探索人的内心世界这个神秘的小宇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心理学研究的目标: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描述:描述这种现象是什么? 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预测:做出预测 控制:控制心理和行为
例如:
• 描述—研究发现:孤儿院儿童的智商低于 正常家庭养育儿童的智商。 • 解释—你能分析原因吗? • 预测—你能预测吗? • 控制—政府通过法律,禁止将2岁以下的儿 童放到孤儿院,除非该儿童有严重的身体 或智力障碍。
•三个和尚的故事!
社会促进 社会堕化
震惊全美的吉诺维斯案件:
•1964年,吉诺维斯在深夜回纽约的公 寓途中被歹徒杀害,过程持续约30分 钟,但死亡前没有一个人报警。
请问这是为什么
旁观者效应
是 一 种 责 任 分 散 : 在 场 的 人 都 觉 得 其 他 的 旁 观者会帮助受害者,对别人抱有期望,把责 任推给别人。
• 原来的心理学是阐述灵魂的学问灵魂的学问
——哲学
• 今天的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行为
——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1、个体心理(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心理学)
认知
情绪和动机
能力和人格
信息加工系统: 获得或应用知识 的过程,包括: 感知觉、注意、 思维、语言
心理与行为调节 与控制系统: 情绪过程,包括: 情绪、情感、动 机、需要、意志 等
走进心理学,走近我们自己
张丽雯
课程的性质
• 基础课、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教学的目标
1、传授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加深对自己 和他人心理现象的认识 2、初步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兴趣和悟 性,科学地认识心理学 3、培养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要求
• “最重要的是亲自到场”
缺勤每次扣总分的2分
由 于 责 任 分 散 , 旁 观 者 越 多 , 每 个 人 感 受 到 的责任就越小,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越小。
如 果 你 是 受 害 者 怎 么 样 正 确 求 助 ?
选择一个人,向他求救!
2、社会心理
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真实的 或者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Allport ,1985) 从众 服从 去个性化 社会知觉 人际吸引 助人 态度的改变 合作、利他
•理论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心理测量学 •军事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现代心理学的门类
咨询 • 人们如何更好的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
• 认知心理学——乔治·米勒、杰罗姆·布鲁纳、 斯蒂文森
信息加工和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 •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我实现
感谢您的聆听!
来源《心理学与生活》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不同专业的心理学家分布 《心理学导论》库恩
• 临床心理学:48% • 心理咨询:11% • 实验心理学:5% • 学习心理学:4% • 公寓和组织心理学:4% • 社会心理学和仍心理学:4% • 发展心理学:3% • 教育心理学:2% • 健康心理学:1% • 其他:18%
四、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咨询 •临床 •教育 •工业……
教育:了解学生心理,服务于教育
•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在一所小学1—6年级选三个班进行所谓的“未 来发展趋势测验”。
随机给出每个班的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
8个月后,再次到学校去了解,发现与名单相符学生的进 步非常明显,有全方位的发展。
原因:期望、关注
• 问卷法&访谈法 • 关键技术:
• 确定样本;问卷(访谈)设计。
• 优点:快捷、数据量大。 • 缺点:诚实;自陈偏差。
六、心理学的过去和未来
• 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 直到19世纪末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长的
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也就是说,心理学是一 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3、格式塔心理学派——魏特海墨 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詹姆士 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
的机能、作用
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提出潜意识,主张人格结构的三层次,主张性欲论
当代心理学研究取向
• 新的新行为主义——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
测验法
• 测验法是指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 行量化的研究方法。 • 韦氏智力测验工具:
个案法
• 个案法就是对某个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 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 原因。
调查法
•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 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实验法
•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 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这一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 的规律性的结果。
•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 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 优点:
• 明确因果关系 • 缺点:
• 无法研究复杂现象 • 外部效度难以确定 • 只看现象未见本质
心理特性系统: 体现个体心理的 独特性,包括: 能力、人格
科学的基本特征:
• 客观性 • 验证性 • 系统性
2、社会心理(从受他人影响的角度研究心理学)
受他人影响的心理:由于人总是在不同的关系中与他人 结成不同的各种关系,而受到这些关系的影响而产生社
会的心理和行为。
请问?
VS
• 一个人在教室上自习,与很多人在同一个教室上自习,哪一 种学习动机更强?为什么?
……
3、行为
研究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可观察的外 部活动,行为与心理的关系?
区别: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应,属于精 神现象。 行为是人的外部表现,是可观察到的。
心理——支配——行为
观察行为——研究——心理
心理学更多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心理
认知
•个体心理现象
情绪、动机
能力和人格
二、现代心理学的门类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 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 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 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 门科学。
哲学
生物学
(父亲) (媒人)
生理学 (母亲)
心理学(孩子)
19世纪—20世纪初西方心理学派别
1、 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纳 用内省的方法,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2、行为主义学派——华生 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
谈到“心理学”你联想到的3个词是什么?
一、心理学研究什么?
• 人们对心理学的预设偏见: 猜测他人心理…… 心理咨询…… 研究那些变态的人…… 心理学就是催眠……
“心理学”词源:
• “Psychology”=“psyche”+“logos”. • 阐释灵魂(心灵)的学问。 • Psyche=soul(灵魂);Logos=discourse(阐述)
• 第四章 知觉
• 第十章 情绪
• 第五章 意识与注意
• 第十一章 能力
• 第六章 记忆
参考书目: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菲利普.津巴多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故事》墨顿. 亨特著/李斯译,海南 出版社
《心理学与生活》 菲利普.津巴多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 第二节 心理学的任务 •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存
• 记忆的加工过程是怎么样的?
认知
• 记忆存储在大脑的哪个位置?
生理
• 是什么使人们彼此有所不同?
人格
• 同辈压力是如何起作用的?
社会
• 关于世界婴儿知道些什么?
发展
• 老师怎样对待捣乱的学生? • 为什么我在每次考试之前都会生病呢? • 如何选拔胜任的人才?
教育 健康 测量
心理学工作者所从事的领域
• “参与学习”
课堂讨论、课外作业 (占总分的20分)。
• 平时小测验
(占总分的10分)
• 全面总结
期末考试(占总分的70分)
• 表现突出
参与科研、辅助教学(额外10分)
教学内容
•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七章 思维
•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 第八章 语言
• 第三章 感觉
• 第九章 动机
上进动机
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客观、实事求是 • 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个案法和调查法等。
观察法
•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 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 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 • 例如:
许多关于婴儿的发展研究都是通过观察法完成的。 • 优点:自然、真实、前期探索。 • 缺点:代表性差;主试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