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专题之一-公司治理(ppt 47)
合集下载
《简谈公司治理》PPT课件
![《简谈公司治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ff3e3a04a1b0717fd5dddd.png)
整理ppt
25
类别 目的 所涉及的主体
在公司发展中的地位
职能 层级结构 实施的基础
法律地位 政府的作用
股本结构
资本结构
公司治理 实现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制衡 利益相关者(股东、债 权人、政府、职工、社区等) 确定公司的基本框架,以确保管 理处于正确的轨道 确定责任、监督体系 企业的治理结构 内外部的显性、隐性契约和市场 机制 主要有法律、法规规定 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体现股东的相对地位
(1)垂直的说明责任
(2)水平的说明责任
整理ppt
15
二、公司治理的权益主体与说明责任
4、公司的说明责任关系
整理ppt
16
三、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型
1、利害相关者利益的实现与公司治理边界的确定
整理ppt
17
2、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型
整理ppt
18
整理ppt
19
整理ppt
20
第三篇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一、公司内部治理的激励机制 二、公司内部治理的监督机制治理的激励机制
(一)激励机制的目的 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动力问题。
(二)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 1、报酬激励机制 固定薪金、股票与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等构成。 2、剩余支配权与经营控制权激励机制 3、声誉或荣誉激励机制 4、聘用与解雇激励机制
整理ppt
10
四、公司治理及与公司管理的关系
总结一下:
治理关心的是:公司向何处去 管理关心的是:使公司怎样到达那儿
整理ppt
11
第二篇 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与体系
一、公司在运行中产生的治理问题 二、公司治理的权益主体与说明责任 三、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型
整理ppt
《公司治理教程》PPT课件
![《公司治理教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296884be1e650e52ea99f5.png)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在公司内部构造一个合理的权力结构,从 而在股东、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与制衡机制, 以保证公司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并实现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公司外部治理市场主要是指公司外部的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人才市 场通过产品与价格竞争、公司控制权竞争、经理人才竞争等方式对公司产 生的激励约束作用。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第四,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使得 公司能够吸引到更多国际国内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 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微观元 素——企业发展了,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第五,有利于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 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东亚国家的商务环境以关系为 基础,保护长期投资的可靠机制较为薄弱,国外投资者主 要做短期投资,稍有冲击就撤资,从而引发危机。专家认 为,一国在开放资本市场的进程中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基础 的体制来分配金融资源。以市场为基础的体制通过明确的 合约和相关价格来分配金融资源,由于合约的不完全性难 以避免,如果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较好、透明度较高,投 资者得到的保障就较大,因此也就愿意进行长期稳定的股 权投资。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第六,有利于资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随着经济的全 球化,国与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度提高,企业筹资与机构 投资全球化,一套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在世界范 围内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国际资本流动,降低企业和国 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筹资成本,提高资本在全球的配置 效率。现任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James D. Wolfensen) 有一句关于公司治理的名言:“对世界经济而言,完善的 公司治理和健全的国家治理一样重要。”
公司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公司外部治理市场主要是指公司外部的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人才市 场通过产品与价格竞争、公司控制权竞争、经理人才竞争等方式对公司产 生的激励约束作用。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第四,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使得 公司能够吸引到更多国际国内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 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微观元 素——企业发展了,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第五,有利于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 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东亚国家的商务环境以关系为 基础,保护长期投资的可靠机制较为薄弱,国外投资者主 要做短期投资,稍有冲击就撤资,从而引发危机。专家认 为,一国在开放资本市场的进程中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基础 的体制来分配金融资源。以市场为基础的体制通过明确的 合约和相关价格来分配金融资源,由于合约的不完全性难 以避免,如果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较好、透明度较高,投 资者得到的保障就较大,因此也就愿意进行长期稳定的股 权投资。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第六,有利于资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随着经济的全 球化,国与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度提高,企业筹资与机构 投资全球化,一套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在世界范 围内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国际资本流动,降低企业和国 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筹资成本,提高资本在全球的配置 效率。现任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James D. Wolfensen) 有一句关于公司治理的名言:“对世界经济而言,完善的 公司治理和健全的国家治理一样重要。”
公司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公司治理培训课件(PPT 45张)
![公司治理培训课件(PPT 45张)](https://img.taocdn.com/s3/m/ca3d4121bb68a98271fefae8.png)
概念上分析,我们可以把股东权益定义为股东在公司里 拥有的各种法定权利的总和。这些权利包括自益权与共益 权两类。 • 自益权:股东本人或称个人的权益:包括:股利分享权、 剩余财产索取权、认购新股优先权、个人股份处置权。 • 共益权:股东为保障自身利益而行使的各种参与决策制 定、行政监督、战略规划等权利。是股东干预、参与和监 督公司经营的权利,包括股东大会表决权、临时股东大会 请求权、召集权、提案权、质询权、查阅权等。现在一般 做法是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通过独立董事履行共益权。
•
• • •
3.损失风险
契约双方所面临的各种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损失风险越小,契约关系就越稳定 4.控制 是指对公司拥有的决策权。控制权的配置决定了契约关系的稳定程度。
1.2
公司治理对象的基本特征
1.2.2股东与企业 1.期限 上市公司: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在期限上几乎是开放的。企业发展迅速, 股东会大量涌入,企业稍有不利,股东可能溜得最快。证券市场大力 发展机构投资者,典型的是证券基金投资。 非上市公司:股东离开企业的现象较少。 • 2.回报
1.1
公司治理概述
从以上模型中传递的信息是: 无论是政治家、经理人员、学者、自由职业者还是 工人,他们都是足智多谋的、具有评估能力的最大 化模型,他们对环境所提供的机会做出创造性反应, 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金钱,而且还有尊敬、荣誉、 权力、爱情以及他人的利益。
1.1
公司治理概述
2公司冶理准则 公司冶理是全社会所有公司共同面临的难题,因此 有必要在社会范围内统一明确所有公司治理方面的 一些基本要求,做法及必须遵守的原则,由此产生 了公司治理准则。
目 录
案例:“辞职门”事件 从社会影响来看,2007年深圳华为7000多名员工辞职门事件在全 国闹得沸沸扬扬,无疑是继2004年联想裁员事件之后又一起国内 著名企业的危机事件,震动比联想还大,对华为公司的负面效应 更大。甚至全国总工会、广东省总工会都介入华为“辞职门”事 件调查,华为遭受了前所未遇的冲击,社会声誉受损,处境尴尬。 华为“买断工龄”事件的本身是企业与员工的一场博弈,按一般 形势看,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员工是弱势群体,应该是事在必成, 但是没想到员工利用社会舆论,成功阻击了企业的这一计划,这 个事件可以说是华为的败笔,其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更是一次信 任危机。
公司治理模式PPT课件
![公司治理模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9af2596c175f0e7cd1375a.png)
德日企业多采用双层制董事 会。在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控 制主导型模式中,证券市场不 发达,公司经营者在企业中居 于主导地位,监事会独立于董 事会而存在。内部控制模式更 注重监事会的完善。
银行兼有债权人和股东双重身份,由此 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 系——主银行关系。通过相互持股为 基础的主银行关系,形成了银行与企业 共同治理的模式,同时也排斥了公司治 理结构中股东的积极作用和市场对企业 行为的正常监督。
19
案例分析——索尼
引入美国型 委员会制度
1970年,索尼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同 年索尼公司在日本率先仿照美国公司,设置了2名独立董事, 看起来索尼公司似乎已与美国公司治理机制无异。但是,从 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成员选聘方式来看,其却仍保留着日本 公司的董事会规模过大和以内部晋升者为主的传统特点。
4
股权的强流动性使股东们可以通
过在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交易活动
来控制、监督经营者,可以在很
大程度上让经营者按自己的意志
办事,经营者的创造力得以发
挥。
3
7
外部控制主导型模式的缺陷
1.股东大会“空壳化”比较严重
由于每个股票持有者在公司发行股票总额中仅占很小 的份额,因而在影响和控制经营者方面股东力量过于 分散,使得公司的经营者经常在管理过程中浪费资源 并让公司服务于他们个人自身的利益,有时还会损害 股东的利益。
监督机制 提名委员会
董事会 薪酬委员会
监察委员会
执行能力
执行经理
21
案例分析——索尼
索尼接受美国标准 披露会计信息机制
美国安然、世通公司会计造假丑闻曝光后,为加 强证券市场监管,恢复投资者信心,美国国会参 众两院通过了《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SOX)。索尼公司为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注册成功,不得不接受SOX法案的适用 条款,即索尼公司要履行向SEC提交财务报表、 信息披露手续以及内部控制材料的义务。
第十一章公司治理.ppt
![第十一章公司治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08565bfb6edb6f1afe001f48.png)
法国兴业银行危机
责任人凯维耶尔于2000年进入法国兴业银行,在监管交易的 部门工作5年后,凯维耶尔转入交易部门,从事套汇交易。在 2004-2005年间他越权建立了大量违规头寸,他利用自己 过去在中台部门(即银行负责信贷分析、审批、风险管理
、计算交易盈亏等流程的部门)工作所积累的关于控制流
程的丰富经验,通过精心设计建立了大量伪造交易头寸, 在股票衍生产品交易中以“欺诈”手段大量购入欧洲股指期 货,并看多欧洲股市。人算不如天算,美国次贷危机导致 全球股市暴跌,由此导致兴业银行蒙受了约49亿欧元( 71.4亿美元)的损失。2008年1月27日凯维耶尔已被法国警 方拘捕。这两个案例惊人的相似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何相 隔将近13年类似案例会重复发生。
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 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
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 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
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
利益的的一种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公司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部分。
内部控制系统(Internal Control System)指的是 在一个企业的资源计划范围内,可以用来实现企业的公 司治理目标的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总称。它包括股份、 股东、股东会与股权结构、董事会和管理层激励等方面。
④服务于股东的利益。具体包括:保护股东的股权收益, 促进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股东在选任代表时有 平等的机会,以及对公司信息的知情权。
9.2.2 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
Berle和Means(1932)指出,随着股份公司规模 的不断扩大,股权的高度分散化,股东对公司的决策 与运营已无力施加直接的影响,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已 转移到职业经理的手中。这样,股东的利益可能受到 经理层的掠夺,导致公司的行为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 标。
《公司治理概论》PPT课件
![《公司治理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970309a1c7aa00b42acbaa.png)
精选PPT
15
第二节 公司制企业的治理体系
内部治理
内部治理是基于委托-代理和产权理论,对 代理人实施激励,从而在公司的各个利益 主题之间进行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有 效配置的一套产权制度安排
精选PPT
16
第二节 公司制企业的治理体系 内部治理的基本原则和组织设计
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所引起 的不确定性,使得在公司内委托人与受托 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能完全通过契 约解决。现代的公司内部治理主要通过激 励机制、监督机制与决策机制促使代理人 努力为实现委托人的目标努力。
现代企业制度
•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能在高层次水平上适应现代 化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关系明确、 治理结构严谨、责权关系对等、筹资渠道广泛、 制约机制健全、企业规模可以迅速扩大并能稳定 持久地经营的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制度。有限责任 公司,包括多主体(自然人或法人)的有限责任 公司和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则不充分具有或 不同时具有上述股份有限公司的这些特点。
• 研究发现,有员工参与决策的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没有进 行类似组织结构改变的企业;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利润 分享与员工的工作效率呈正比关系。事实表明员工持股计 划对公司业绩没有负面影响。
精选PPT
29
第三节 扩展中的公司治理框架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现代企业理论研究认为,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 关系的总和。契约本身所内含的利益主体的平等 性和独立性要求公司的利益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 、独立的关系。这些相互关联的主体包括股东、 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等。企业的效 率只能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平等的基础之上。
• 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不过是一个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黑 匣子),在这个黑匣子里面实现劳动,资本,管理者才能 等要素的结合,各种资源获得各自的边际贡献报酬。由于 把企业的概念过于简化,在该理论下,我们无法讨论企业 之间组织形式的差异及效率差异。
公司治理概述.ppt
![公司治理概述.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337a2fc77da26924c5b081.png)
公司治理作用于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企 业管理作用于如何管理得更有效率与效力。
讨论: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不同内涵?
公司治理: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三会的责权 利、激励机制、项目投资、资产并购、风险管 理、与中介机构投资者的博弈、信息披露等。
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销售、库存、 品质),财务会计管理(总帐、财务报表、固 定资产、应付应收),生产制造管理(需求、 加工、车间管理),成本管理(估算、实际), 办公用品(采购、库存、费用),人力资源 (招聘、甄选、培训、报酬)。
斯利弗等:公司治理是公司资金提供者确保获 得投资回报的手段
梅耶:公司治理是包括从公司董事会到执行人 员激励机制的一切东西
(二)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权益
普罗兹:公司治理是一个机构中控制公司所有 者、董事和管理者行为的规则、标准和组织
希克:公司治理是一种以责任为基础的具有指 导公司业务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制度
二、公司治理的体系框架
(一)内部治理
股东及其他参与者利用公司内部的机构和程序 参与公司治理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安排。由 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几大机 构之间的责、权、利组成。
具体包括: 股权结构 资本结构 三会的责、权、利 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估
(二)外部治理
外部对公司的治理主要来自市场,也包括政 府和社区。其中市场对公司的治理包括产品 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现在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是什么样子? (不了 解公司治理结构)
有没有尝试利用股权激励的手段吸引人才留住 人才? (没有)
如何应对主要原材料如铜的价格的巨幅波动? (屯积铜)
高度分散化的股权结构的有利方面:
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利关系为资本市场的 有效运转奠定了牢固的制度基础
讨论: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不同内涵?
公司治理: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三会的责权 利、激励机制、项目投资、资产并购、风险管 理、与中介机构投资者的博弈、信息披露等。
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销售、库存、 品质),财务会计管理(总帐、财务报表、固 定资产、应付应收),生产制造管理(需求、 加工、车间管理),成本管理(估算、实际), 办公用品(采购、库存、费用),人力资源 (招聘、甄选、培训、报酬)。
斯利弗等:公司治理是公司资金提供者确保获 得投资回报的手段
梅耶:公司治理是包括从公司董事会到执行人 员激励机制的一切东西
(二)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权益
普罗兹:公司治理是一个机构中控制公司所有 者、董事和管理者行为的规则、标准和组织
希克:公司治理是一种以责任为基础的具有指 导公司业务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制度
二、公司治理的体系框架
(一)内部治理
股东及其他参与者利用公司内部的机构和程序 参与公司治理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安排。由 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几大机 构之间的责、权、利组成。
具体包括: 股权结构 资本结构 三会的责、权、利 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估
(二)外部治理
外部对公司的治理主要来自市场,也包括政 府和社区。其中市场对公司的治理包括产品 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现在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是什么样子? (不了 解公司治理结构)
有没有尝试利用股权激励的手段吸引人才留住 人才? (没有)
如何应对主要原材料如铜的价格的巨幅波动? (屯积铜)
高度分散化的股权结构的有利方面:
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利关系为资本市场的 有效运转奠定了牢固的制度基础
公司治理 第1章 公司治理及其制度内涵PPT
![公司治理 第1章 公司治理及其制度内涵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b5170a6294dd88d1d26b42.png)
1
企业、市场与交易成本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调配的科学。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基于“阿罗— 德布鲁范式”的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价格机制的充分运行可以完成资源配 置的帕累托最优。企业,因而只是市场中的最小交易单元,是一个使利润最大 化的“黑匣子”,内部的交易因素被忽视了。
科斯在1937的《企业的本质》中提出,“如果生产是由价格机制来调节的, 那么生产就可以在没有任何组织机构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对此我们要问,为什 么还会存在企业?” 当时理论界采纳的是亚当•斯密的观点,即企业的价值在 于实现了基于劳动分工的专业化生产。科斯的挑战是:既然价格机制可以调配 资源,那么分工就可以在市场上完成,又为什么要存在企业?
理论基础——企业的契约性质
经济活动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之间 的技术关系,称之为生产活动;二是人与人之间的 社会关系,称之为交易活动;
交易是在交易双方的讨价还价中通过一定的契约形 式得以完成的;
契约可理解为一个合法的双边交易中双方就某些相 互权利义务达成的协议。
理论基础——企业的契约性质
公司治理的两项前提
案例 书上说的用不着?
没有所谓“最佳”公司治理制度,公司治理也要坚 持基本的权变原则;
案例企业中,完成了经理革命了吗?
案例企业中,法人独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那里?
请记住: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 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1.2 从企业的契约性质到公司治理的制度内涵
人
1
金字塔内的人员就是
公司管理所覆盖的范围;
人
的
公司治理所涉及的人
系 员则囊括在倒置的金字塔
权
统 之内;
公司治理系统的组成 更为复杂。
责
公司治理 ppt课件
![公司治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d2f6127c1cfad6185fa71b.png)
暖 通 工 程 师
设土 备建 造造 价价 工工 程程 师师
人 力
行
后
资 政勤
源 主主
主 管
管
管
财融 务资 主主 管管
总经理办
总 经 理 秘 书
报 建 员
法 律 顾 问
各级办事员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四、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公司股权分散化导致:
➢ 股东无法在集体行动上达成一致,造成治理成本提高 ➢ 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弱化,特别是小股东 ➢ 股东和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处于被机会主义行为损害、
公司治理
❖ 使得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道德风险 和逆向选择。
▪ 道德风险——指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 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
▪ 逆向选择——指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 的现象。
公司治理
❖ 练习1-2
一.判断题
1. 在公司制企业中,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所有
公司治理
❖第一节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公司治理
公司=企业
公司治理
一、什么是企业?
❖ 企业是集合生产要素——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 技术和信息,并在利润动机和承担风险的条件下,为社会提 供生产和服务的单位。
1.企业是个盈利性机构 2.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1.只有这样才能被市场认可 2.实现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
➢ 把一切权利和责任赋予股东,并非出于社会科学的规律,而 仅仅是一种法律和社会惯例而已 ;
➢ 职工、债权人、供应商都可能是剩余风险的承担者,所有利 益相关者的投入都可能是相关专用性资产,这部分资产一旦 改做他用,其价值就会降低 ;
➢ 该理论还从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上说明了重视非股东的其他利 益相关者的必要性 ;
公司治理模式ppt课件
![公司治理模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4c3f9349649b6649d74708.png)
第五章 公司治理
关于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最初是从国外引 进的,相应的英文为“Corporate governance”,国内有 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治理机制、企业 督导、公司治理等几种译法。 吴敬琏认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 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 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 一定的制衡关系。 北京大学张维迎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 排的具体化;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指,在两权分离 的情况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激励的问题,即 委托代理问题。
(1)制衡与协调功能 (2)激励功能 (3)约束功能
3
公司治理模式
外部控制型治理模式 内部控制型治理模式 家族控制型治理模式
4
外部控制型治理模式
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主要采取单线制,即 股东大会下面仅设置董事会,而不设立专门的监督机 构。其内部的权利分配是: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董事 组成董事会,全面负责经营管理事务并进行监督,董 事会直接对股东大会负责。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其他普通法国家采 用
9
2、公司的组织结构 (1)董事会:2001年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会由13名董 事组成,其中执行董事为4名,非执行董事为9名。 (2)董事会下设六个委员会:经营委员会、任免委员 会、关系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其中最 重要的是执行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由董 事组成,一个董事可以参加多个委员会。
10
内部控制型治理模式
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主要采取双线制
股东会
监事会
决策+监督
执行董事会
执行
德国的董事会结构
11
股东会
执行董事会
关于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最初是从国外引 进的,相应的英文为“Corporate governance”,国内有 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治理机制、企业 督导、公司治理等几种译法。 吴敬琏认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 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 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 一定的制衡关系。 北京大学张维迎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 排的具体化;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指,在两权分离 的情况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激励的问题,即 委托代理问题。
(1)制衡与协调功能 (2)激励功能 (3)约束功能
3
公司治理模式
外部控制型治理模式 内部控制型治理模式 家族控制型治理模式
4
外部控制型治理模式
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主要采取单线制,即 股东大会下面仅设置董事会,而不设立专门的监督机 构。其内部的权利分配是: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董事 组成董事会,全面负责经营管理事务并进行监督,董 事会直接对股东大会负责。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其他普通法国家采 用
9
2、公司的组织结构 (1)董事会:2001年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会由13名董 事组成,其中执行董事为4名,非执行董事为9名。 (2)董事会下设六个委员会:经营委员会、任免委员 会、关系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其中最 重要的是执行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由董 事组成,一个董事可以参加多个委员会。
10
内部控制型治理模式
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主要采取双线制
股东会
监事会
决策+监督
执行董事会
执行
德国的董事会结构
11
股东会
执行董事会
公司治理与公司金融概述
![公司治理与公司金融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fac3b6e0722192e4436f600.png)
❖ 滥用反收购策略
并购市场可以督促和激励管理者努力工作,稍有 懈怠,其所在公司就有可能成为猎物公司。一旦 公司被收购,损失最大的是管理者,管理者极有 可能被收购公司解雇
管理者处于自身利益考虑,会借助反收购市场进 行反收购布防。
❖ 垂涎自由现金流
一是管理者可以怀着轻松心态使用自由现金流。
二是追求管理绩效奖励。管理者的绩效往往与公 司规模的扩大以及收益的增加挂钩,通过保留自 由现金流而不是增发现金股利也能够增加公司的 资产规模。
❖ 很大程度上, 收购的威胁比收购本身更为有效。市场上观察 到的较少的收购并不代表作为一种公司治理制度, 收购是市 场缺失的, 或者没有效率的。敌意收购的缺失恰恰说明收购 的危险本身作为一种机制能够约束管理者。
股票跨国上市
❖ 在上市门槛最高的海外股票市场上市代价不菲。例如,中国 某国内上市公司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或发放股票存 托凭证上市,它除了须遵循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 外,公司财务报表的制作业必须符合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且 必须按照美国的要求披露会计信息
收购
❖ 以上3 个公司治理机制都属于公司内部机制, 而公司外部, 即市场本身, 也提供了一些公司 治理的机制。
❖ 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就是收购对公司治理的 影响。这里的收购单指敌意收购。在敌意收 购中, 收购方直接在市场按照一定公示的价格 收购全部或者部分公司的股票。
❖ 当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无法使得管理者将公司的价值( 即股东 的价值) 最大化时, 这将被外部看作一个可以获得利润的机会。 通过购买股票获得控制权, 收购方能够改善公司的运营情况, 从而提高收购到的股票的价格。
❖ 这样, 能够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股本过度分散 造成的监管搭便车的问题。
❖ 从另一方面来看, 股本相对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能够增加大股东在收购中的谈判地位, 提供被 收购的溢价。
公司治理的制度分析(ppt 47页)
![公司治理的制度分析(ppt 47页)](https://img.taocdn.com/s3/m/6bf50d52ec3a87c24128c4d5.png)
权
和以之为基础的
法权关系
占有权 使用权 收益权 处置权
2021/3/24
11
● 产权的定义
产
所有制关系
权
使用权 收益权 处置权 转让权
12
● 产权的性质
一种经济和社会关系 (不同程度的)排他性
可分离性 可分割性
2021/3/24
13
● 产权的类型与比较
产权类型 产权主体 排他性 可分割性 可转让性 可分离性
o 第一是利益机制方面的问题,主要解决什么样的企 业制度最有利于确保投资者在上市企业中的资产得 到应有的保护和获得合理的回报的问题。
o 第二是决策机制方面的问题,主要解决如何构架企 业内部的领导体系,来防止因企业领导层(总裁、 董事会)的管理能力、思想方式与环境要求错位而 引起的决策失误,确保企业关键人事安排和重大决 策正确有效的问题。
私有产权 个人
完全
是
是
是
社团共有 产权
公共产权
国有产权
社团成员 全体
社会成员 全体
国家
内部不具有
对外具有 否
未经授权 不可分享
否
受限制
是
否
?
否
否
是,但产权
是
性质改变
2021/3/24
14
● 产权的作用
产权 的 可转 让性
促使资源从低生产力 所有者向高生产力
所有者转移
产权 的 权利 规定
对产权主体 行为选择形 成合理预期
信息 不对称
机会 主义
企业 实际的 产权组合
·占有权 ·使用权 ·收益权 ·处置权 ·转让权
企业内部 成本和报酬的 具体分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亚当. 斯密
“作为其他人所有的资金的经营者,不 要期望他会像自己所有的资金一样获得 精心照顾”(Adam Smith,1776)
Berle and Means(1932)在现代公司制 度的背景下把Adam Smith所观察到的现 象概括为“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 内部交易(self-dealing)
❖ 豪华的办公室、公司的飞机等在职消费
❖ 工作中的偷懒行为
(2)经理人员与投资者由于风险态度不同所形成的 利益冲突
*股东通常是高度多样化的资产组合持有人(a well -diversified financial portfolio),因而在 某一具体项目上,风险爱好(risk loving)
公司金融专题前半部分内容简介
(共分5个专题) 专题之一: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兴起的现实背景 公司治理兴起的理题之二:隧道行为和股东之间 的利益冲突
公司控制的形式 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隧道行为和支撑行为 小股东投资的激励
专题之三:金融发展的结构理论 和利益集团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基本认识之一
一系列合约的组合(A Nexus of Contracts) 委托代理链条
投资人
经理人
雇员
供货商
“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质:信息的非对称
信息知情者(Informed)成为代理人(Agent)
例如:经理人熟悉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成为代 理人
信息不知情者成为委托人(Principal)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基本认识之二
合约不完全(Incomplete Contract )
合约不完全的原因 有界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签订完备的合约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合约不完全的可能危害
进行专用性投资的一方会受到另一 方“敲竹杠”的机会主义行为 理性预期到事后可能发生的敲竹杠 行为,事前将降低进行专用性投资 的激励
现代公司投资者和经理人利益冲突的可能性 (Possibility): 理性的投资者和经理人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现代公司投资者和经理人利益冲突的现实性 (Feasibility) 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 现代公司的投资者和经理人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信息非对称)
“代理问题” (Agency Problem) :投资者 (委托人)所面临的确保所提供的资金不被经 理人(代理人)掠夺和浪费在无吸引力项目上 的困难(Jensen and Meckling ,1976等)
代理成本的表现形式
经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三种利益冲突 (1)经理人目标的多样性与股东投资回报
最大化单一目标的利益冲突 经理人除了要求对所投入生产和经营的专 用性投资进行合理回报外,还利用实际的 控制权获得控制权的私人收益
控制权的私人利益(the private benefit of control):经理人由于拥有资金的实 际控制权力,而实施的对投资者的资金进行 剽窃、滥用,以及经理人的渎职和偷懒行为 的总称
专题之一: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兴起的现实背景 公司治理兴起的理论背景 代理成本及其表现形式 公司治理的定义 公司治理的研究内容 公司治理的研究方法 公司治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地位
(一)公司治理兴起的现实背景
公司制企业与现代公司制度 公司制企业:以公司的形式组织的企业 “公司制企业是解决筹集大量资金的一 种标准方式”(Ross等) “如果仅仅依靠资本积累去修建铁路, 恐怕到今天世界上仍然没有;但依靠资 本积聚,很快便实现了”(马克思)
例如:企业的投资人(股东)由于缺乏对企业 经营管理实际状况的信息,于是成为委托人
两种不同的信息非对称情形
事前的信息非对称 投资人在雇佣经理人之前并不了解申请人的实际 能力(签约前)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事后的信息非对称 受雇的经理人是否为投资人的利益努力工作(签 约后)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把投资者 所面临的确保所提供的资金不被经理人 掠夺和浪费在无吸引力项目上的困难称 为“代理问题”(Agency Problem)
(二)公司治理兴起的理论背景
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现代企业理 论 Coase(1937)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先 河 企业存在的原因(企业和市场的边界) 企业的组织方式 企业内部成员的激励方式等
金融发展的“结构”理论 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理论 两种理论的冲突和协调 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专题之四: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和全球趋势
金融监管从直接公共监管到公共规则的 私人实施 银行业的管制放松 其他
专题之五:社会资本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资本的概念 社会资本在金融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社会资本与新的信贷模式
几个例子
建立在煤矿附近的“坑口电站” 垄断企业所雇佣的具有某种特殊 技术(人力资本)的工人
合约不完全的解决途径:产权安排
一个例子:股东成为现代公司的产权所 有者 股东权益(公司资产价值与负债之差) 是企业资产的剩余权力 在法律上,经理人向股东负有诚信责任 (Fiduciary Duties)
(三) 代理成本及其表现形式
代理成本(Agency Cost ):投资者(委托人) 与经理人(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产生的交 易成本
公司治理的目标从此成为解决代理问题,或 者说,降低代理成本
代理成本概念的提出使现代公司制度和运行 的研究与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范式密切联系 起来,并集中到投资者和经理人的利益冲突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在公司治理 文献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被认为是现代公司 治理理论研究的起点
“逆向选择”的危害 “旧车市场的消失”(Akerlof, 1970) “保险市场的消失”
解决途径 信号传递(Signaling) 信息甄别(Signal Screening)
“道德风险”的危害 偷懒(Shirk) 可观察但不可证实
投资人无法区分经营业绩的下降是由于外部环 境的客观恶劣,还是由于经理人的主观不努力 解决途径 建立在可证实变量上的激励合约设计 努力-绩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