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

合集下载

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

交配类 指植物的自花传粉或同株异花传粉;动物是指基因型相 指植物的自花传粉或同株异花传粉;动物是指基因型相 自花传粉 基因型 (1)自交: )自交: 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 。(用 表示) 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用 × 表示) × AA×AA → AA(表示为:AA →AA) 表示为: × 表示为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出 × aa × aa → aa (表示为:aa → aa) 表示为: 表示为 现 性状分离 × Aa×Aa → AA Aa aa (表示为:Aa→AA Aa aa) 表示为: × 表示为 ———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 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 (2)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用×表示)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用 表示) AA×aa →Aa AA×Aa→AA Aa 杂交后代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杂交后代有纯合子 也有杂合子 纯合子, Aa×aa→Aa aa (3)测交:F1代与隐性纯合子的相交。(目的: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 隐性纯合子的相交。 目的:测定 的基因型 的相交 目的 如:Aa× aa → Aa aa ×
通过表现型直接判断基因型) (5)显性的相对性(通过表现型直接判断基因型) ) 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表现出介于显性 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介于显性 和隐性之间的性状。 和隐性之间的性状。 例:紫茉莉花色:纯合红花(RR)×纯合白花(rr) 紫茉莉花色:纯合红花( ) 纯合白花( ) F1粉色花(Rr) × 粉色花 粉色 ) F2红花 :粉花Rr:白花rr=1 :2 :1 红花RR:粉花 :白花 红花
萝卜块根有长形、圆形、椭圆形,不同类型杂交产生以下结果: 萝卜块根有长形、圆形、椭圆形,不同类型杂交产生以下结果: 椭圆→159长,156椭圆 椭圆× 椭圆, 长×椭圆 长 椭圆 椭圆×圆→203椭圆,199圆 椭圆 圆 椭圆×椭圆→121长,243椭圆,119圆 椭圆, 长×圆→576椭圆 椭圆 椭圆×椭圆 长 椭圆 圆 上述遗传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⑴ 上述遗传类型是 不完全的显性遗传 。 AA或aa , 或 若基因用A、 表示 则长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表示, ⑵ 若基因用 、a表示,则长的基因型是 Aa 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椭圆基因型是 或 圆的基因型是 aa或AA ,椭圆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

04孟德尔遗传定律

04孟德尔遗传定律

第四节 细胞质遗传
• 雄性不育的遗传
植物中普遍存在,在生长发育程中,雄蕊发育不正常,不 能产生正常的花粉,但雌蕊正常,可接受正常的花粉而受 精结实。 核不育型:核内染色体基因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
核质互作不育型:由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互相作用共同控 制的雄性不育类型。
第四节 细胞质遗传
• 雄性不育的遗传: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
三系: 不育系、保持系、恢 复系 两区: 隔离区1:不育系 和保持系。繁殖不育 系。 隔离区2:不育系 和恢复系。杂交制种。
S代表雄性不育的细胞质基因;N代表正常的细胞质基因。
第四节 细胞质遗传
• 雄性不育的遗传: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
三系: 不育系、保持系、恢 复系 两区: 隔离区1:不育系 和保持系。繁殖不育 系。 隔离区2:不育系 和恢复系。杂交制种。
1964年,袁隆平在水稻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 1970年11月,他和助手在海南发现花粉败育的野生 稻,为培育不育系和“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
第四节 细胞质遗传
• 雄性不育的遗传: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
杂交实验
第四节 细胞质遗传
• 雄性不育的遗传: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
第四节 细胞质遗传
• 雄性不育的遗传: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
分离定律
AA
aa
Aa
AA、Aa
aa
第二节
• 两对性状的遗传
自由组合定律
第二节
• 两对性状的遗传
自由组合定律
第三节 孟德尔定律扩展
• 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①完全显性
第三节 孟德尔定律扩展
• 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②不完全显性
③共显性
共 显 性 不 完 全 显 性

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

⑵纯合子与杂合子 ①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 育成的个体(如DD、dd、AABB、AAbb)。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纯合子杂 交,后代会出现杂合子) ②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 育成的个体(如Dd、AaBB、AaBb) (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判断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的方法 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为杂合子,不出现性状分离为纯合子 测交(已知显隐性):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为杂合子,不出现性状分离为纯合子
应用b.育种—— 杂交集优、自交选种 (要求正确书写遗传图 解来表示该过程)
若所需优良性状为显性,则杂交后需连续 多年自交,直到性状不再分离为止。 若所需优良性状为隐性,则先杂交,后自 交一代便可出现,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 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大,最终接近于1,且显性纯 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杂合子每代递减50%,最终 接近于零。 杂合子Aa连续自交n代,Fn中杂合子占1/2n, 纯合子占1-1/2n
因子 YyRr 性状 黄圆 比例 1 : Yyrr 黄皱 绿圆 1 : 1
这个理论值与实际结果是否一致呢?
黄色圆 黄色皱 绿色圆 表现型 粒 粒 粒 项目 实际子 F1作母 31 27 26 粒数 本 F1作父 24 22 25 本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1 : 1 : 1 : 1
绿色皱 粒 26 26
来表示, 那么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 aa, 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
孟 德 P 尔 两 对 相 F1 对 性 状 的 杂 交 F2 实 验 个体数
×
纯种黄色圆粒 黄色圆粒 纯种绿色皱粒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315 108 101 9 : 3 : 3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

假 说
验 证
理 论
解释(假说)
现 象 孟德尔对一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
假 说
④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 因分离,每个配子中基因 成单。 ⑤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 相等,受精机会均等,所以 F2性状分离,表现比为3:1, 基因类型比为1:2:1。
验 证
理 论
三、 表现型和基因型
• 1906 年 , 丹 麦 遗 传 学 家 Johannsen 把 Mendel所称的遗传因子叫做基因(Gene)。 细胞内遗传因子即Gene的组合称为基因型 ( genotype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必须具 备的内因,即遗传的物质基础。例如, CC 和 Cc 基因型决定花的颜色是红色, cc 基因 型决定花为白色。
所选择的
七个单位
性状中, 其相对性 状都存在 明显差异, 杂交后代 个体间表 现明显的
类别差异。
孟德尔的碗豆杂交实验
• 他选择了七对区别分明的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这7对相对性状是: • 种子的形状:圆的和皱的 • 子叶的颜色:黄色和绿色 • 花 的颜色:红花和白花 • 成熟豆荚的形状:饱满的和不饱满的 • 未成熟豆荚的颜色:绿色和黄色 • 花的着生位置:腋生和顶生 • 茎蔓的高度:高的(2m±)和矮的(小于0.5m)
玉米杂交实验 黄色籽粒与其它颜色籽粒的分离比例为3.18:1, 1837 年发表的获奖论文《植物杂种形成的实验和观察》
诺丁(Charles Naudin, 1815~1899)
提出了”杂种后代分别保留着双亲性质”的重要假设
孟德尔的碗豆杂交实验
• Mendel先从市场上买了34种不同的豌豆, 种了两年,从中选出了22个在遗传上稳定 的品种(品系)进行详细观察。这些品种 的性状都很稳定,是真实遗传的,很符合 他的试验要求。他用这些豌豆进行了8年 (1856-1864)的杂交试验,获得了重要的 成果。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福尔摩斯·卡尔·孟德尔是20世纪著名的遗传学家,他发现了即使在低概率发生的情况下,遗传基因也会传承下去,这就是现在所称的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早年是德国农业科学家,关注谷物实验、育种和方舟计划。

他受到统计学家费正清的影响,发展了遗传定律。

在1901年的一篇论文中,他介绍了一种新的遗传法则,根据这种法则,关于自身状况及特性会遗传给下一代的个体有一定的几率,这就是广为人知的孟德尔遗传定律。

首先,孟德尔遗传定律根据基因的二级传播规律,以及基因组成的互补机制,得出了以下遗传规律:
1)染色体对等遗传规律:每个个体拥有同一对来源且类型一样的受精卵(即拥有同一对父母),每一对染色体上都有一一对应的基因,基因的性状会以二进制的形式传递下去,以表示一个子代的特征。

2)分离遗传规律:每个个体都有四组染色体,每组染色体都会与另一半的染色体进行分离,这意味着每组遗传基因在第二代中,母体对相同性质基因的传递率比父体要高,而单倍体则具有更大的异质性,也就是两个父母具有相同等位基因,如果有一种特征更为突出,那它在子代中的传承率会更高。

3)独立分裂遗传规律:每组基因在其中的一个染色体上的传递是独立的,在不同的染色体之上,以及由于环境、染色体隔离等原因,基因的传递是没有联系的。

从而,孟德尔遗传定律表明,一个基因的传递存在概率,且下一代子代中有可能出现因某种基因特性由父母遗传而来的不一致情况。

孟德尔遗传定律为19世纪后期的遗传学发展提供了基础,对当代的遗传研究都有巨大的影响。

孟德尔遗传定律高中

孟德尔遗传定律高中

孟德尔遗传定律高中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分离定律是指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简单来说,就是每一对遗传因子会分别遗传给下一代,独立地传递遗传信息。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是指决定不同遗传性状的遗传因子间可以自由组合。

也就是说,当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同时存在于一个生物个体时,这些基因可以在遗传给下一代时进行组合,形成不同的基因型组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这两个定律,他利用数学和逻辑推理,将生物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更加精确地描述了生物体的遗传规律。

这些定律为现代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农业、医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完整)普通遗传学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推荐文档

(完整)普通遗传学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推荐文档

4、AaBb的个体,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组合是()。

A、Aa AA aa Bb BB bbB、 A a B bC 、AB Ab aB ab D、 Aa Ab aB Bb5、人类白化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这意味着白化症患者的双亲必须()。

A、双亲都是白化症患者B、双亲之一是携携带者C、双亲都是纯合体D、双亲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6、己知黑尿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两个都是黑尿症基因携带者男女结婚,预测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率是()。

A、1.00B、0.75C、0.50D、0.257、有一个杂交组合:AaBbCc × AaBbCc。

假定这三个位点都是自由组合的,并呈完全显性,并有不同的表型。

那么在后代中,表型完全同亲代的概率是()。

A、1/64B、3/64C、27/64D、1/48、杂种植株AaBbCc自交,如果所有的座位都在常染色体上,无连锁关系,与自交亲本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A、1/8B、1/4C、37/64D、7/89、在AAbbCC aaBBcc的杂交后,F代的纯合隐性个体的比率是()A、0B、1/8C、1/3D、1/32E、1/6410、小鼠中,黑色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决定。

两个正常毛色的小鼠交配,产生了一个黑色雄鼠,该黑色雄鼠与一个正常毛色雌鼠再进行兄妹间交配,那么所产生的第一个小鼠是黑色的概率是(假设没有发生突变)()A、0B、1/4C、1/3D、1/2E、1/811、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隐性纯合的严重的代谢缺陷病症,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那么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3/4B、2/3C、1/2D、1/4E、1/812、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的情况下,两种基因的作用都可以完全表现出来,这叫做()。

A、不完全显性遗传B、显性遗传C、隐性遗传D、共显性遗传13、两个都是黑尿症基因携带者的男女结婚(黑尿症属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率是()A、100%B、75%C、50%D、25%E、12.5%14、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定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第二定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代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是()A、1/16B、1/8C、3/16D、1/4E、1/215、老鼠中,毛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毛对白毛为完全显性,如果白毛与黑毛杂合体交配,子代将显示()A、全部黑毛B、黑毛:白毛=1:1C、黑毛:白毛=3:1D、所有个体都是灰色16、有一豌豆的杂交试验,P:绿子叶黄子叶F 1全部黄子叶F2:1绿子叶:3黄子叶。

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孟德尔遗传学定律以下是孟德尔遗传学定律:一、分离定律。

1.定义: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适用范围: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

二、自由组合定律。

1.定义:当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组合也会发生自由组合。

2.实质: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组合会发生自由组合。

3.适用范围: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

三、遗传平衡定律。

1.定义: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

该理想状态要满足5个条件: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

此时各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并且保持不变。

2.实质: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

3.适用范围: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

四、分离重组定律。

1.定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随机的,这种分离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基因重组。

2.实质:同源染色体的随机性分离导致非等位基因的重组。

3.适用范围: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

五、显性定律。

1.定义:如果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产生的杂合子一代中,显现出的亲本某一性状的为显性性状。

在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这一相对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为杂合子自交后代。

2.实质: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产生的杂合子一代中,显现出的亲本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

(完整)普通遗传学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推荐文档

(完整)普通遗传学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推荐文档

一、名词解释:1、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4、性状分离现象5、等位基因6、自交7、回交8、测交9、基因型与表现型10、纯合体与杂合体11、真实遗传二、填空题:1、在遗传学上,把生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统称为。

2、孟德尔用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这对相对性状杂交,F1代全为红花豌豆,孟德尔把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F1不表现出来的性状叫。

3、χ2测验的公式为。

4、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5、杂种植株AaBbCc 自交,如果所有的座位都在常染色体上,无连锁关系,与自交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后代比例是。

6、在AaBbCcDd×AaBbCcDd 的杂交中,① 每一亲本能产生种配子② 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种。

③ 后代的表型种类有种(假定4 对基因均为完全显性)。

④后代中表现A_B_C_D_表型的占。

⑤后代中表现aabbccdd 表型的占。

7、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

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8、玉米种子的淀粉性(A)基因对砂糖性基因(a)为显性,一个纯系砂糖性玉米的雌蕊接受了淀粉性的花粉,它所产生的种子的胚乳的基因型是。

9、设有一杂交组合为AABBEE×aabbee,其F1的基因型为,F1产生的配子有共8 种。

10、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

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到第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 F3代想得到 100 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种植株。

11、在对玉米的杂交实验中,父本的基因为Aa,母本的基因型为aa,则F1代的果皮基因型为,胚乳基因型为或,胚基因型为或。

4孟德尔遗传规律

4孟德尔遗传规律
首先,自然选择学说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人们在
对其进行完善的同时必然将注意力放到生物性状变 异的产生和传递这一遗传学问题上来;
其次,细胞学对生物有性生殖过程的研究取得重要
进展;
再者,分别以不同的生物为研究对象,重复孟德尔
的杂交试验,得到相似的结果,可用遗传因子假说 解释,表明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及其分离规律是绝 大多数有性生殖生物性状遗传的基础(普遍性)。
二、自交法


纯合体(CC/cc)只 1. F2基因型及其自交后代表现推测 产生一种类型配子, 1) (1/4)表现隐性性状F2个体基因 自交后代也都是纯合 型为隐性纯合,如白花F2为cc; 体,不发生性状分离 2) (3/4)表现显性性状F2个体中: 现象; 1/3是纯合体(CC)、2/3是杂合 体(Cc); 杂合体(Cc)产生 推测:在显性(红花)F2中: 两种配子,其自交后 1/3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代会产生3:1的显性: 其F3均开红花; 隐性性状分离现象。 2/3自交后代将发生性状分离。



掌握多对基因(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条件及一般规律;
掌握用概率定理和二项分布公式推算杂交后代群体结构的 方法及其统计检验方法(Χ2检验) 了解一因多效与多因一效现象;理解两对基因互作的各种 方式。

相关名词概念

性状(Character):生物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特 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统称。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指生物某一具体 的形态或生理特征。如豌豆的花色、籽粒的形状。 相对性状(Relative Character):单位性状内 具有相对差异的性状。如豌豆花色的红花与白花。
后代应该有两种基因型(Cc和cc),分别表现
为红花和白花,且比例为1:1。

《孟德尔遗传定律》课件

《孟德尔遗传定律》课件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遗传性疾病 的发生,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 影响。
基因突变也为生物适应环境变 化提供了可能,有助于生物在 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衍。
生物多样性的挑战与机遇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压力,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导致许多物 种濒临灭绝。
03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解释
遗传因子的传递方式
配子
生物体产生的具有生殖能力的生 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
表型
生物体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 境因素共同决定。
01
02
遗传因子
在生物体中,控制遗传性状的物 质单位。
03
04
基因型
生物体的遗传组成,由基因和等 位基因组成。
显性与隐性遗传的机制
显性遗传
当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时 ,它就会掩盖住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使
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同时也为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和生物资源利 用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基因工程
基于孟德尔遗传定律,通过基因工程 技术,将优良性状基因导入农作物中 ,实现快速育种。
生物多样性的解释
物种形成
孟德尔遗传定律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来源之一,即基因变异和重组导致新物种 的形成。
适应性进化
生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基因变异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适 应性进化。
05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展与挑战
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同时开始进行植 物学研究。
孟德尔的科学研究
采用科学实验方法研 究植物杂交,发现遗 传规律。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

普通生物学CAI课件
F2群体共有9种基因型,其中: 4种基因型为纯合体;
1种基因型的两对基因均为杂合体,与F1一样;
4种基因型中的一对基因纯合,另一对基因杂合。 F2群体中有4种表现型,因为Y对y显性,R对r显性。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总目录
生命科学与理学院普通生物学课程组
普通生物学CAI课件
细胞学基础:
普通生物学CAI课件
4. 分离定律的证明
测交法(test cross):也称回交法。
即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基型的亲本杂交, 根据测交子代(Ft)的表现型和比例测知该个体的 基因型。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总目录
生命科学与理学院普通生物学课程组
普通生物学CAI课件
供测个体 x 隐性纯合亲本 例如
������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总目录
生命科学与理学院普通生物学课程组
普通生物学CAI课件
一、分离定律
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试验材料 研究的性状 豌豆(Pisum sativum) 7对相对性状
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
成熟种 子叶的 种皮的颜 豆荚的 未成熟 花的着 茎的高 子的形 颜色 色(花的 形状 豆荚的 生位置 度 状 颜色) 颜色 显性 圆形 性状 隐性 皱形 性状 黄色 灰色(红 花) 白色(白 花) 饱满 绿色 腋生 高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总目录
生命科学与理学院普通生物学课程组
普通生物学CAI课件
分离定律(遗传学第一定律) 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Aa),互不干 预,保持其独立性,在形成配子时各自(A或a) 分配到不同配子中去。 分离定律的核心问题:等位基因的分离

孟德尔定律的内容

孟德尔定律的内容

孟德尔定律的内容
孟德尔定律,也称遗传规律,是研究遗传物质传递和表达的遗传
规律。

孟德尔定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亲缘关系:孟德尔定律表明,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沿着两条链(一对同源染色体)传递,即染色体的某一侧包含遗传信息,另一侧则
不包含。

2. 传递方式:孟德尔定律揭示了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即染色体
上的物质在一代接着一代传递,一代传递物质一代,代代相传。

3. 遗传变异:孟德尔定律还表明,遗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并且
遗传变异的类型和强度与亲缘关系有关。

亲缘关系越近,遗传变异越
显著,反之则较小。

4. 分离规律:孟德尔定律揭示了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的分离规律,即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则不分离。

孟德尔定律是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验证的遗传规律,对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孟德尔遗传定律(共43张PPT)

孟德尔遗传定律(共43张PPT)
• ②同一性状的亲本自交(植物)或相同性 状的亲本杂交(动物),若后代出现不同 于亲本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CHENLI
17
• (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 ①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性状 • 分离比为3:1,则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 ②具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性状分 • 离比为9:3:3:1,则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性状。
CHENLI
19
• 2、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 表现为隐性性状的肯定是隐性纯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的 则既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
• ⑴自交:让某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 若后代无性状 分离,则为纯合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
• 和摩尔根在验证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过程中,均
• 使用到“假说—演绎法”,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 常
• 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全过程如下(以孟德尔的总
• 结过程为例):CHENLI
10
CHENLI
11
• 例1.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 • 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属于假说内容 •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 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 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 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遗传学课件孟德尔定律课件

遗传学课件孟德尔定律课件

发表多篇论文,提出遗 传学理论,但当时未被 重视。
晚年继续进行实验,直 到逝世。
科学贡献
提出遗传学基本定律
揭示了遗传机制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遗传规律, 提出了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为 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孟德尔的理论揭示了遗传物质的传递 机制,为后来的遗传学发展奠定了基 础。
创立了科学方法
孟德尔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 法论。
CHAPTER
遗传因子的概念
总结词
遗传因子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 的基本单位,是基因的载体。
详细描述
遗传因子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 基础,它们通过基因的形式存在于生 物体的DNA中,控制着生物的各种性 状。
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
总结词
显性遗传因子是指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明显表现的遗传物质,而隐性遗传因子 则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隐蔽特征的遗传物质。
谢谢
THANKS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的发展,使得科学家能够更精确 地编辑生物体的基因组。
基因组测序技术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生物体 的基因组序列。
基因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对基因与疾病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 了解,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人类遗传学中的应用
遗传疾病预防
通过了解遗传性疾病的孟德尔遗传模式,可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 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人类进化研究
利用孟德尔定律分析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变异,有助于揭示人类的进 化历程和适应机制。
个体差异研究
孟德尔定律揭示了个体间的遗传差异,有助于理解不同个体在生理、 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和差异。

孟德尔遗传

孟德尔遗传
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率是(4)。
(1)1.00 (2)0.75 (3)0.50 (4)0.25
15.人类白化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这意味着白化症患者的正常双亲必须(4)。
(1)双亲都是白化症患者 (2)双亲之一是携带者
(3)双亲都是纯合体 (4)双亲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6.已知大麦籽粒有壳(N)对无壳(n),有芒(H)对无芒(h)为完全显性。现以有芒、 有壳大麦×无芒、无壳大麦,所得子代有1/2为有芒有壳,1/2为无芒有壳, 则亲本有芒有壳的基因型必为:(2)
(1)NnHh (2)NnHH (3)NNHh (4)NNHH
7.三对基因的杂种Aa、Bb、Cc自交,如果所有座位在常染色体上并不连锁,问纯 种后代的比例是多少?(1)
9. 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10. 一因多效(pleiotropism):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现象。
11. 多因一效(multigenic effect):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
12. 返祖现象:是指在后代中出现祖先性状的现象。
①1/4
14.两个白花豌豆品种杂交,F1自交得96株F2,其中54株开紫花,42株开白花,这种遗传属于基因互作中的( ),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
①互补作用 ②AAbb、aaBB
15.两种燕麦纯合体杂交,一种是白颖,一种是黑颖,F1为黑颖,F2中黑颖418,灰颖106,白颖36,该遗传属于基因互作中×ddss
9.金鱼草的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是不完全显性,另一对独立遗传的基因N使植株表现狭叶形,n表现阔叶形,N对n 是完全显性,基因型RrNn 的个体自交,后代会产生( )白花狭叶,( )粉红花阔叶,( )红花阔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本章重点:1.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2.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关系;3.细胞质遗传。

本章难点:1.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2. 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关系。

繁殖是生命的一个基本特征,通过繁殖产生后代。

遗传和变异是繁殖的两大特征。

遗传---性状传递的稳定性变异---繁殖过程产生差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的奥秘是什么呢?这些相似与变异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工杂交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大变异的后代?第一节分离定律豌豆杂交实验性状:有机体所表现出的固有的可鉴别的表型特征(如种子颜色、花色)在F1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在F1代被隐藏,F2代重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Mendel对7组相对性状分别进行杂交实验,统计了子二代植株显隐性状比例3:1规律提出假说:控制花色的是一对因子(genetic factor),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形成配子(生殖细胞,精、卵)时相互分离。

------即是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的要点:1.个体的性状由基因决定2.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称为等位基因,形成配子时相互分离3.一对等位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回交—杂种一代与亲代进行杂交测交—未知基因型的显性表现型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杂交。

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P 黄圆 X 绿皱YYRR yyrrF1黄圆YyRr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Y-R- Y-rr yyR- yyrr315 101 108 329 : 3 : 3 : 1分析:黄绿3:1 圆皱3:1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多对)遗传因子彼此独立,互不干涉,形成配子时,不同对因子自由组合。

第三节孟德尔定律的扩展一、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一)显性现象的表现1. 完全显性F1代所表现的性状与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完全相同,若与该亲本种在一起,根据该性状无法将亲本与F1代区别开来。

2. 不完全显性杂种F1的性状表现趋向于某一亲本,但并不等同于该亲本的性状,或者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这称为不完全显性。

例如,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花色的遗传,红花亲本(RR)和白花亲本(rr)杂交,F1(Rr)的花色不是红色,而是粉红色。

3. 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双亲的性状融为一体,对后代的影响力相同,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或称并显性。

例如,正常人的红细胞呈碟形,镰形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形。

这种贫血症患者和正常人结婚所生的子女,其红细胞既有碟形,又有镰刀形,这就是共显性表现。

MN血型的遗传也具有同样的特点。

4. 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

例如,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色斑的遗传,黑缘型鞘翅(S Au S Au)瓢虫(鞘翅前缘呈黑色)与均色型鞘翅(S E S E)瓢虫(鞘翅后缘呈黑色)杂交,子一代杂种(S Au S E)既不表现黑缘型,也不表现均色型,而出现一种新的色斑,即上下缘均呈黑色。

在植物中,如玉米花青素的遗传也表现出这种现象。

5. 超显型F1代的表现超过亲本的表现的现象称为超显型。

在数量性状遗传中经常能观察到这种遗传现象。

(二)显性与环境的影响当一对相对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为什么显性基因能决定性状的表现,而隐性基因不能,是否由于显性基因直接抑制了隐性基因的作用?试验证明,相对基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直接抑制或促进的关系,而是分别控制各自所决定的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

显隐性关系有时受到环境的影响,或者为其他生理因素如年龄、性别、营养、健康状况等所左右。

由于环境的影响,显性可以从一种性状表现变为另一种性状表现,这种现象称为条件显性。

例如,将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的红花品种与象牙色花品种杂交,其F1如果培育在低温、强光照的条件下,花为红色;如果在高温、遮光条件下,花为象牙色。

可见环境条件改变时,显隐性关系也可相应地发生改变。

生物的显隐性表现在同一世代个体不同的发育时期还可以发生变化。

在须苞石竹(Dianthus barbatus)中,花的白色和暗红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让开白花的植株与开暗红色花的植株杂交,杂种F1的花最初是纯白的,以后慢慢变为暗红色。

这样个体发育中显隐性关系也可相互转化。

有角羊与无角羊杂交,F1雄性就没有角。

因此,杂种有无角与性别有关。

二、复等位基因所谓复等位基因是指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为复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在生物中是比较广泛地存在的,如人类的ABO血型遗传,就是复等位基因遗传现象的典型例子。

人类的ABO血型有A、B、AB、O 四种类型,这四种表现型是由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这三个复等位基因是I A、I B和I O。

I A与I B之间表示共显性(无显隐性关系),而I A和I B对I O都是显性,所以这三个复等位基因组成六种基因型,但表现型只有四种。

另一复等位现象就是植物的自交不亲和。

例如,在烟草中至少有15个自交不亲和基因S1,S2,…,S15构成一个复等位系列,相互之间没有显隐性关系。

三、致死基因所谓致死基因,是指当其发挥作用时导致个体死亡的基因。

致死基因包括显性致死基因和隐性致死基因。

隐性致死基因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能使个体死亡。

如植株中常见的白化基因就是隐性致死基因,它使植物成为白化苗,因为不能形成叶绿素,最后植株死亡。

显性致死基因在杂合体状态时就可导致个体死亡。

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只要一份就可引起皮肤的畸形生长,严重的智力缺陷,多发性肿瘤,所以对该基因是杂合的个体在很年轻时就丧失生命。

四、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一)互补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

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这种基因互作的类型称为互补作用。

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

例如,在香豌豆(Lathyrus odoratus)的花色遗传。

亲本白花CCpp ×白花ccPPF1 CcPpF29紫花(C P ): 73C pp + 3ccP + 1ccpp)上述试验中,F1和F2的紫花植株表现其野生祖先的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返祖遗传(atavism)。

这种野生香豌豆的紫花性状决定于两种基因的互补。

这两种显性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如果显性基因C突变成隐性基因c,产生了一种白花品种;如果显性基因P突变成隐性基因p,又产生一种白花品种。

当这两个品种杂交后,两对显性基因重新结合,于是出现了祖先的紫花。

(二)累加作用在有些试验中,发现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显性基因均不存在时又表现第三种性状,这种基因互作称为累加作用。

例如,南瓜(Cucurbita pepo)有不同的果形,圆球形对扁盘形为隐性,长圆形对圆球形为隐性。

如果用两种不同型的圆球形品种杂交,F1产生扁盘形,F2出现3种果形:9/16扁盘形、6/16圆球形、1/16长圆形。

从以上分析可知,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形成长圆形;只有显性基因A1或A2存在时,形成圆球;A1和A1同时存在时,则形成扁盘形。

(三)重叠作用当多对基因共同对某一性状起到决定作用时,不论显性基因多少,都影响同一性状的发育,只有隐性纯合体才表现相应的隐性性状,这种基因互作称为重叠作用。

这类表现相同作用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duplicate gene)。

如荠菜(Bursa pursapastoria)的蒴果形状的遗传。

亲本三角形A1A1A2A2 ×卵形a1a1a2a2F1 A1a1A2a2F215三角形(9A1A2+ 3A1a2a2 +3 a1a1A2): 1卵形(a1a1a2a2)不同对基因互作时,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两对基因的重叠作用,F2产生15 : 1的比例。

当杂交试验涉及3对重叠基因时,则分离比例将相应地为63 : 1,余类推。

在这里它们的显性基因作用虽然相同,但并不表现累积的效应。

基因型内的显性基因数目不等,并不改变性状的表现,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就能使显性性状得到发育。

但在有些情况下,重叠基因也表现累积的效应。

(四)显性上位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而且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这种情形称为上位性。

反之,后者被前者所遮盖,称为下位性。

起遮盖作用的基因如果是显性基因,称为上位显性基因。

如西葫芦颜色的遗传。

亲本白皮WWYY ×绿皮wwyyF1 白皮WwYyF212白皮(9W Y + 3W yy): 3黄皮(wwY ): 1绿皮(wwyy)(五)隐性上位作用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称为隐性上位作用。

例如,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的遗传。

亲本红色CCprpr ×白色ccPrPrF1 CcPrprF29紫色(C Pr ): 3红色(C prpr): 4白色(3ccPr + 1ccprpr)上位作用和显性作用不同,上位作用发生于两对不同等位基因之间,而显性作用则发生于同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之间。

(六)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称为抑制基因。

抑制作用的孟德尔比率被修饰为13 : 3。

如家蚕茧色的遗传。

亲本欧洲白茧Iiyy ×黄茧iiYYF1 IiYyF213白茧(9I Y + 3I yy + 1iiyy): 3黄茧(iiY )五、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这称为多因一效。

生物体的许多性状都是由多基因互相影响决定的。

例如,已知玉米正常叶绿素的形成与50多对不同的基因有关,其中的任何一对发生改变,都会造成叶绿素的消失或改变。

玉米子粒胚乳蛋白质层的紫色,已知是由A1A2A3CRP 6对不同的显性基因和一对隐性抑制基因i共同决定的。

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称为一因多效。

水稻的矮生基因也常有多效性的表现,它除表现矮化的作用以外,一般还有提高分蘖力、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扩大栅栏细胞的直径等作用。

从生物个体发育的整体观念出发,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现象是不难理解的。

一方面,一个性状的发育是由许多基因所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

另一方面,如果某一基因发生了改变,其影响虽然只是一个以该基因为主的生化过程,但也会影响与该生化过程有联系的其它生化过程,从而影响其它性状的发育。

第四节细胞质遗传一、细胞质遗传的特点①细胞质遗传一般表现为母系遗传,正交和反交子代的表型不一致,F1代通常只表现母本性状。

②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种后代的遗传行为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杂交后代一般不出现一定比例的分离。

③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甚至可以用核移植技术将母本核基因全部置换,但母本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不会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