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构造地基与基础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

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

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第一篇: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基础构造3.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3.1.1 地基的分类基础: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

地基: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能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的承载能力弱,或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须预先对土壤层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处理后才能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等。

3.1.2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1、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均匀程度;2、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3、经济技术要求。

3.2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3.2.1 基础的埋深基础的埋深:从设计室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埋深不超过5m时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大于5m时称为深基础。

基础埋深在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500mm。

3.2.2 基础的分类与构造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1、刚性基础:由砖石、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

其基础底面尺寸的放大应根据材料的刚性角来决定。

刚性角:是指基础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如图3-2中的α角。

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角可以用基础放阶的级宽与级高之比值来表示。

不同材料和不同基底压力应选用不同的宽高比(见教材表3-1)。

大放脚的做法一般采用每两皮砖挑出1/4砖长或每两皮砖挑出1/4与一皮砖挑出1/4砖长相间砌筑。

图3-2 刚性基础2、柔性基础: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基础。

钢筋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有水平力和力矩等荷载的情况下使用,为了节约材料可将基础做成锥形,但基础最薄处不得小于200mm;或做成阶梯形,但每级步高为300~500mm,故适宜在基础浅埋的场合下采用(图3-3)。

平房房屋构造知识点总结

平房房屋构造知识点总结

平房房屋构造知识点总结一、基础1. 地基基础地基基础是平房房屋结构的基础,包括地基垫层和地基底层。

地基垫层是指用碎石、砂石等材料铺设在地基上,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地基底层是指直接与地基垫层接触的地基层,常见的有浇筑混凝土地基底层和砌筑砖石地基底层。

2. 基础类型平房房屋的基础类型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浅基础和深基础。

浅基础适用于地基质量较好的地方,一般选用扩大底板、筏板基础和带梁基础等;深基础适用于地基质量较差的地方,一般选用桩基础、沉井桩基础和桩承台基础等。

二、结构1. 墙体结构平房房屋的墙体结构通常采用砖瓦结构或者砖混结构,墙体材料有砖、砖瓦和砖混等。

砖瓦结构的墙体一般有青砖、红砖和其他粘土砖等,而砖混结构的墙体一般有混凝土墙和预制板墙等。

2. 梁柱结构平房房屋的梁柱结构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和柱的截面形状有矩形、T形和I形等。

梁柱结构的承重墙一般选用混凝土砌块或者红砖砌块,而非承重墙一般选用轻质砖块或者砌筑石材。

3. 屋面结构平房房屋的屋面结构一般采用木质结构或者钢结构,屋面材料有瓦、石板和钢板等。

现代平房的屋面结构还可采用轻钢结构或者复合结构,以减轻屋面负荷和提高抗风抗震能力。

三、构造1. 地面构造平房房屋的地面构造一般选用水泥混凝土地面、水泥砂浆地面或者水磨石地面,以实现地面的平整、防水和耐磨。

2. 墙面构造平房房屋的墙面构造一般选用砌筑墙体或者抹灰墙体,墙面材料有砖、石材、水泥砂浆和粉刷等。

3. 顶面构造平房房屋的顶面构造一般选用承重屋面结构和非承重屋面结构,顶面材料有砖、瓦、钢板、水泥砂浆和沥青等。

四、其他1. 设备构造平房房屋的设备构造包括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和通风系统等,这些设备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2. 防水构造平房房屋的防水构造包括墙体防水、屋面防水和地面防水等,这些构造的设计和施工需要保证房屋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

以上就是关于平房房屋构造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建筑工程构造-基础、地下室构造

建筑工程构造-基础、地下室构造

2 基础和地下室构造一、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基 础上部结构地 基地基(subgrade,foundation soils):建筑物的全部荷载都由它下面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就称为地基。

基础: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基础埋置深度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基础的底面至室外设计地面的距离。

p实质:选择合适的持力层。

p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持力层的情况;建筑物的结构、使用功能;建筑结构及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

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由砖、毛石、砼、毛石砼、灰土、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无需配置钢筋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俗称“刚性基础砖: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

砂浆:不低于M5。

在地下水位以下或当地基土潮湿时,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适用于6层及6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和砖墙承重的厂房。

(1)砖基础(2)毛石基础毛石是指未经加工凿平的石料。

应采用未风化的硬质岩石,禁用风化毛石。

(3)灰土基础石灰和土料按体积比3:7或2:8拌和均匀,在基槽内分层夯实(每层虚铺220~250mm,夯实至150mm)。

毛石基础灰土基础(4)三合土基础由石灰、砂、骨料(矿渣、碎砖、碎石)加水混合而成。

体积比1:2:4或1:3:6。

用于4层和4层以下的民用房屋。

(5)砼基础C15。

抗压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较好。

毛石砼基础:在砼基础中埋入体积占25%~30%的毛石,石块尺寸不宜超过300mm。

可节省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Ø适用:上部结构荷载大、地质条件差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时采用。

Ø在墙或柱之下设置的水平截面向下扩大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2)钢筋砼扩展基础(简称扩展基础)Ø形式:ü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用于柱基、烟囱、水塔等。

ü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分带肋与不带肋两种。

(a)(b)图2-3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a)无肋的; (b)有肋的底板肋垫层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a)阶梯形基础; (b)锥形基础;(c)杯口基础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a)无肋的; (b)有肋的柱下条形基础支撑同一方向(或同一轴线)上若干根柱的长条形连续基础。

房屋建筑构造全面详解

房屋建筑构造全面详解

房屋建筑构造全面详解1、房屋构成部分:地基与基础、墙或柱、楼板与地面、门窗、楼梯、屋顶等组成。

(1)地基和基础:地基:系建筑物下面的土层。

它承受基础传来的整个建筑物的荷载,包括建筑物的自重、作用于建筑物上的人与设备的重量及风雪荷载等。

基础:位于墙柱下部,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

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的全部荷载并把它传给地基。

(2)墙和柱:承重墙和柱是建筑物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屋顶、楼板层传来的荷载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基础。

此外,外墙还能抵御风、霜、雨、雪对建筑物的侵袭,使室内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即起围护作用;内墙还把建筑物内部分割成若干空间,起分割作用。

(3)楼板和地面:楼板是水平承重构件,主要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

同时将建筑物分为若干层。

楼板对墙身还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底层房间的地面贴近地基土,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直接传给地基。

(4)楼梯:是指楼层间垂直交通通道。

(5)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的覆盖构造层,它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

它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各种荷载并连同屋顶结构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同时又起到保温、防水等作用。

(6)门和窗:门:是提供人们进出房屋或房间以及搬运家具、设备等的建筑配件。

有的门兼有采光、通风的作用。

窗:其主要作用是通风采光。

一般来说,基础、墙和柱、楼板、地面、屋顶等是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门、窗、楼梯等则是建筑物的附属部件。

2、基础(1)基础的类型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

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

二基础与地基

二基础与地基
箱型基础
32
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
33
浇注箱型基础底板
34
壳体基础
其它类型的基础形式
35
第三节 地下室
• 建造于建筑物地下的空间——地下室。 • 一、分类 • 按使用性质分 • 普通地下室和人防地下室。 • 按埋入地下深度分 • 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36
• 全地下室——地下室地坪低于室外地坪面 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2者。
6
第一章 地基与基础
• 核心内容: ✓
• 一. 地基、基础概述 • 地基——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
土层。 • 基础和地基的区别: • 基础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是
地球的一部分。
8
• 地基承受荷载是有一定限度的。 • 地基的承载能力(地基容许承载力)——
膨胀土。
11
12
• (三)人工地基 • 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
打桩。 • 三、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 地基应有足够的强度——足够的承载力; 1. 地基应满足变形的要求——在建筑物荷载
作用下,地基发生下沉,其总沉降量和不 均匀沉降量要限定在规定范围内,以保证 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13
15
• 二. 基础的分类及构造 • (一)按所用材料分类 • 砖基础、毛石基础、灰土基础、混凝土基
础及钢筋混凝土基础。 • (二)按基础埋深分 浅基础、深基础
(桩基础)和不埋基础。
16
• 基础的埋置深度——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 础地面的垂直距离。一般不小于500mm。
• 浅基础:埋深小于5米的基础。 • 深基础:埋深大于5米的基础。 1. 不埋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的基础。
• 建筑工程的基本组成 • 一般由基础、墙(柱) 、楼板、楼梯、门

地基与基础的类型和构造

地基与基础的类型和构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图2-9 筏式基础 (a)板式 (b)梁式
精品文档
图2-11 筏板基础配筋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图2-10 箱形基础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桩基础 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
,如图2-12所示。 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
,则称为低承台桩基; 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面位于地面以
共41页 第34页
5钢筋笼吊放及桩头处理
灌注桩桩头处理
桩间挖土 除
承台高程控制
桩头凿
剥出主筋 扎
浇筑砼垫层
精品文档
承台钢筋绑
共41页 第35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柱下独立基础示意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图2-6 独立基础配筋图
精品文档
2.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平面形式为连续条形,如图2-7所示,有墙 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两种。
(1)墙下条形基础是指承重墙下采用的通长条形基础。 中小型建筑常采用刚性条形基础。
(2)柱下条形基础一般是指房屋为框架结构时,在一 排柱下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如果在柱网纵横方向 均设置条形基础,这就形成了十字交叉基础。
砖基础
精品文档
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
精品文档
图2-4 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精品文档
柔性基础可以做薄、标高可以浅一些
H H
差别 好大 呀!
精品文档
柔性基础 埋深浅、厚度小
(二).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
1.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呈柱墩形,有台阶形、锥形、杯形、折
壳形等形式,如图2-5所示,独立基础有柱下独立基础 和墙下独立基础两种。

建筑工程十大分部包括

建筑工程十大分部包括

建筑工程分部包括: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电梯、建筑节能工程地基地基是指基础持力层及下卧层基础分部工程是指需要施工的基础工程.基础分部工程包括地基持力层处理,如软土加桩挤密、橡皮土换填等。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之间没有明显的分至线。

要分开可采用两种方式:1、已施工部分为基础分部工程,未施工部分为地基工程。

2、持力层上表面以上为基础分部工程,持力层上表面以下为地基工程。

主体结构主体结构是基于地基基础之上,接受、承担和传递建设工程所有上部荷载,维持上部结构整体性、稳左性和安全性的有机联系的系统体系,它和地基基础一起共同构成的建设工程完整的结构系统,是建设工程安全使用的基础,是建设工程结构安全、稳左、可靠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基本功能包括三部分:一是主体结构本身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有效地协调工作,承受主体结构部件本身相互传递的荷载,发挥主体框架支撑功能;二是附着于英体系表而的所有维护结构、装饰而层、相关设备重虽及苴施工和使用期间的活荷载、以及在设汁规范限左范伟1内的相关风载、尘载、雪载、地震荷载等自然力通过主体结构体系有效地承担,使建设工程能正常发挥各部分的使用功能;三是与地基基础可靠地联系,将其自身荷载和承受荷载系统地、有效地、稳左地传递给地基基础结构体系,并能与地基基础结构形成协调工作的整体结构体系,和谐地工作以共同维护建设工程整体安全和使用安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可以这样说:第一:在砖混结构中,主体结构是基础\梁\圈梁\柱\构造柱\墙\楼梯\板\屋而板叫主体结构,我们施工时一般叫主体封顶.第二: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或框支结构工程中,主体结构是基础\ 梁\板\柱\诠墙\楼梯工程,对于后砌的填充墙,也叫主体部分,但不是一般说的主体封顶T.主体结构是也是建筑的主要承重及传力体:包括梁,柱,剪力墙及楼而板。

屋面梁及屋面板。

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的关系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

由于高层建筑的受力复杂,对基础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更加严格。

因此,上部结构和基础、地基的共同工作问题,成为高层建筑分析中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对建筑基础分类及构造,基础埋深及地基和基础的关系作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地基;基础;构造;关系1 基本概念1)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与基础自身荷载一起传给地基。

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2)地基是基础下面承受荷载的土层,承受着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

地基不属于房屋组成部分;3)地耐力。

地基每平方米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地基允许承载力。

地基基础的投资一般占整个建筑物总投资的10%~20%。

2 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天然地基:当地基有足够承载力,不需要经过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称为天然地基;2)人工地基: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虽然土层较好,但上部荷载较大时,为了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对土层进行人工加固和改良,这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称为人工地基。

3 基础的埋置深度1)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地基土质的好坏、地下水位的高低、土的冰冻的深度以及新旧建筑物的相邻交接关系等。

2)类别深基础——埋置深度大于4m ;浅基础——埋置深度小于0.5m~4m 之间;不埋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的基础。

为了防止冻融时土内所含的水的体积发生变化会对基础造成不良影响,基础底面应埋在冰冻线(结冰的土层厚度处)以下200mm。

3)基础埋深:基础埋深是指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4 基础的分类及构造4.1刚性基础构造1)毛石基础。

抗压、冻、抗水、抗腐蚀性能好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冻结深度较深的多层民用建筑。

2)砖基础:因砖易受潮,抗冻性差,在砖基下面放置垫层,垫层地材料可用3 :7 灰土、碎砖三合土或砂等;适用于地基土质好,地下水位较低的低层建筑(5 层以内)。

(完整版)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

(完整版)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

漏窗高度一般在1.5米左右,与人眼 视线相平,透过漏窗可隐约看到窗外 景物,取得似隔非隔的效果,用于面 积小的园林,可以免除小空间的闭塞 感,增加空间层次,做到小中见大。 江南宅园中应用很多。
苏州留园园墙的漏窗
思考题二
1、常用墙体的厚度为多少? 2、实砌砖墙有哪些砌式? 3、试简述过梁的作用与类型。 4、什么是圈梁?圈梁有哪些作用? 5、构造柱一般设置在什么位置? 6、园墙所用的材料有哪些? 7、试简述墙面装修的作用与类型。 8、门窗的开启方式分别有哪些? 9、洞窗有哪些形状?洞门有什么作用?漏 窗的花纹图案可用什么材料制作?
洞门
园墙设洞门仅有门框而没有门 扇。
形式:圆形(又称月亮门、月 洞门)、六角、八角、长方、 葫芦、蕉叶形等。
作用:不仅引导游览、沟通空 间,本身又成为园林中的装饰。 通过洞门透视景物,可以形成 焦点突出的框景。
苏州拙政园月洞门
漏窗
漏窗又名花窗,是窗洞内有漏空图案 的窗。
花纹图案有套方、曲尺、回文、万字、 冰纹等,多用瓦片、薄砖、木竹材等 制作,清代更以铁片、铁丝作骨架, 用灰塑创造出人物、花鸟、山水等美 丽的图案。近代和现代园林漏窗图案 有用钢筋混凝土或琉璃制的。
地基的分类
天然地基:天然土层 不需人工加 固或改善
人工地基:人工加固(预压法、换 填法、强夯法、振冲法、深层搅拌 法)
基础、地基的设计要求
对地基的要求:
1、地基应具有一定的承载力与较小的压缩性。 2、地基的承载力应分布均匀。 3、在一定的承载条件下,地基应有一定的深 度范围。 4、尽量采用天然地基。
比如门编号: TSM0921AS
TSM—塑钢推拉门;A—窗式样;S—带纱扇 09—门洞口宽900mm; 12—门洞口高2100mm。

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地基、基础

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地基、基础
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两种。 当采用砖、石、混凝土、灰土等抗压强度好 而抗弯、抗剪等强度很低的材料做基础时,基础底 宽应根据材料的刚性角来决定。刚性角是基础放宽 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凡受刚性角限制 的为刚性基础;反之,不受材料刚性角限制,不仅 能承受较大的压应力,还能承受较大的拉应力的基 础为柔性基础。
• 混凝土以及毛石混凝土基础
• 混凝土基础 坚固、耐久、抗水、抗冻、刚性角大, 可用于有地下水和冰冻作用的基础。混凝 土基础不仅能做成矩形和阶梯形,当底面 宽度大于等于2000mm时,还可以做成锥形。 锥形断面能节省混凝土、减轻基础自重。
• 毛石混凝土基础 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基础,可以在 浇筑混凝土时加入粒径不超过300mm的毛石, 可形成毛石混凝土基础,可节约混凝土用 量。毛石混凝土基础所用毛石的尺寸不得 大于基础宽度的1/3。毛石的体积一般为 总体积的20%~30%,且毛石在混凝土中 应均匀分布。
压实法加固地基
换土法加固地基
三、对地基和基础的要求
• 地基应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均匀程度 建筑物的场址首先应尽可能选在承载力高且分布均匀的地 段,如岩石类、碎石类、砂性土类等地段。地质均匀才能保 证均匀沉降。 • 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又是埋于地下的隐蔽工 程,易受潮,且很难观察、维修、加固和更换。所以,在构 造形式上必须使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与上部结构相适应的耐 久性。 • 基础工程应注意经济效果 基础工程约占建筑总造价的10%一40%,甚至更高,要 使工程总投资降低,首先要降低基础工程的投资。这 就要选择地质好的地段,以减少地基处理费用;需要 处理的地基,也尽可能的选用地材和合理的构造 形式,从而减低工程投资。
上部结构
建筑物

《建筑基础构造》

《建筑基础构造》
地基则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 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其中,直接支承基础, 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 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精选课件
持力层 下卧层
精选课件
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种类型。
天然地基是指天然状态下即可满足上述要求, 不需人工处理的地基。
当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可以对地基进行补强和 加固,经人工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处 理方法如:换填法、预压法、强夯法、深层搅 拌法
• C、基础应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基础所用材料和构造的选择应与上部建筑等级适应,符合 耐久性要求、。如果基础先于上部结构破坏,检查和加固都 十分困难,将严重影响房屋寿命。
• D、基础工程应注意经济效果
基础工程造价, 按结构类型不同约占房屋总造价的10-3 5%,甚至更高;所以应尽选择土质优良的地段建造房屋,以 降低基础工程的造价。当地段不能选择时,应采用恰当的基 础形式及构造方案,尽量节省工程费用。
精选课件
2.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一、基础埋置深度
• 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叫做基础的埋置深度。
• 基础埋深不超过5m的称为浅基础,大 于5m的属于深基础。
精选课件
设计室外地坪
基础埋深
基础低面
基础的精选课埋件 深
错误
精选课件
基础埋置原则: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
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当上层地 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 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 小于 0.5m。
➢ 砖、石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 (1:1.25)~(1:1. 50) (26~33度) 内,
➢ 混凝土基础刚性角控制在:1:1(45度)以内。
精选课件

房屋构造组成部分

房屋构造组成部分

房屋构造组成部分:1、房屋构成部分:地基与基础、墙或柱、楼板与地面、门窗、楼梯、屋顶等组成。

(1)地基和基础:地基:系建筑物下面的土层。

它承受基础传来的整个建筑物的荷载,包括建筑物的自重、作用于建筑物上的人与设备的重量及风雪荷载等。

基础:位于墙柱下部,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

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的全部荷载并把它传给地基。

(2)墙和柱:承重墙和柱是建筑物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屋顶、楼板层传来的荷载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基础。

此外,外墙还能抵御风、霜、雨、雪对建筑物的侵袭,使室内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即起围护作用;内墙还把建筑物内部分割成若干空间,起分割作用。

(3)楼板和地面:楼板是水平承重构件,主要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

同时将建筑物分为若干层。

楼板对墙身还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底层房间的地面贴近地基土,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直接传给地基。

(4)楼梯:是指楼层间垂直交通通道。

(5)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的覆盖构造层,它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

它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各种荷载并连同屋顶结构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同时又起到保温、防水等作用。

(6)门和窗:门:是提供人们进出房屋或房间以及搬运家具、设备等的建筑配件。

有的门兼有采光、通风的作用。

窗:其主要作用是通风采光。

一般来说,基础、墙和柱、楼板、地面、屋顶等是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门、窗、楼梯等则是建筑物的附属部件2、基础(1)基础的类型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

埋置深度不超过5M 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l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湿陷性黄土。
方法:振动或冲击成孔,在孔中填入砂、石、
土、灰土或其他材料,加以捣实后形成桩 体。
作用:使土挤密或消除湿陷性有显著效果。
9
第一节
概 述
五、对基础的要求
1、强度要求 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稳定将荷载传递给 地基,为整个建筑物的安全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 2、耐久性要求
应与上部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相适应
1、地基土层构造
地基土层不均匀,坚 实土距地面>5m,需 做地基加固处理
地基土层坚实和软弱层交替, 若建筑荷载大,可采用桩基础
15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2、建筑物自身构造
• 建筑物的稳定性的保证:需要一定的基础埋深 • 有地下室、地下设备层必须深埋
16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3、地下水位
地基土的含水量严重影响地基的承载力
一、有关概念
概 述
荷 载
基础
建筑物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
持力层
地基中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
下卧层
持力层以下的土层
4
第一节
二、地基的分类
概 述
天然地基
天然土层本身具有足 够的承载力,可直接 在其上建造房屋。
人工地基
天然土层承载力较差或虽 土层较好,但其上的荷载 较大,要经过人工加固处 理后才能承载。
12
第二节 基础的埋置深度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地基土层构造
建筑物自身构造
地下水位 冻结深度 相邻基础的埋深
13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1、地基土层构造
均匀、承载力好的坚 实土层,可浅埋,埋 置深度>0.5m
不均匀的地基土层,若坚实 土层距地面<2m,可挖去软弱 土层,将基础埋在坚实土层上
14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地下水位较低时,基础应 尽量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
地下水位较高时,基础底 面应埋置最低水位之下
17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4、冻结深度
基础底面必须置于冰冻线以下100~200mm
18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5、相邻基础埋深
新建房屋荷载对原有房屋基础的影响必须考虑
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 埋深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
1
本 章 要 点
了解地基的分类、要求和常见结构 掌握基础埋置深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掌握基础的分类 掌握常用基础的构造及特殊问题的处理 了解地下室的分类、构造及防潮防水
2
第一节
概 述
一、有关概念 地基
基础下面承受其传 来全部荷载的土层
地 基 应 力 和 应 变 减 小 土 层 深 度 增 加
3
第一节
压力分布角
32
一、基础的类型 (三)按使用材料受力特点分类
柔性基础
• 基础宽度加大 •不受刚性角限制 • 抗压、抗拉强度高
33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二、常用基础的构造
1、混凝土基础 台阶宽高比
1:1或1:1.5
材料:C7.5或C10混凝土 混凝土刚性角:α=45° 垫层:C7.5或C10 混凝土,厚度100mm
19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基础的类型 按材料
类 砖基础
毛石基础 灰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

独立基础 。 条形基础 按构造 筏式基础 桩基础 箱形基础 刚性基础 按使用材料受力 柔性基础
20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基础的类型 (一)按所用材料分类

砖基础 适用于地基土质好,地下水位低,5层以下砖混结构
34
二、常用基础的构造 2、钢筋混凝土基础 基础墙(柱 )
底板
垫层
保证基础钢筋和地基之间有 足够的距离,以免钢筋锈蚀
35
二、常用基础的构造
2、钢筋混凝土基础
构造要求: C10混凝土 垫层 厚度100mm,每边 比底板宽100mm 混凝土强度≮C15 底板 受力钢筋: Φ≮8mm s≯200mm 计算确 厚度(锥形) 定 200mm<h<500mm
按施工方法分:
端承桩
摩擦桩
打入桩、压入桩、振入桩、灌入桩
按受力性能分:
端承桩、摩擦桩
30
一、基础的类型 (二)按构造形式分类
箱形基础
上部荷载很大、浅层地质情况较差或建筑物很高,
基础需深埋时,要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时采用。
31
一、基础的类型 (三)按使用材料受力特点分类
刚性基础
• 采用刚性材料建造 • 受刚性角限制
21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基础的类型 (一)按所用材料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毛石基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冻结深度较浅的单层民用建筑
22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基础的类型
(一)按所用材料分类
灰土基础
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冻结深 度较浅的南方4层以下民用建筑
23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基础的类型
(一)按所用材料分类
一、基础的类型
(二)按构造形式分类
条形基础
当建筑物为墙承重时采用
27
一、基础的类型
(二)按构造形式分类
筏式基础
板式
梁板式
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时采用
28
一、基础的类型
(二)按构造形式分类
桩基础
29
一、基础的类型 (二)按构造形式分类
桩基础
适用:
•荷载较大,地基的软弱层厚度>5m •对软弱土层处理困难或不经济
换土材料:空隙大、压缩性低、无侵湿的材料
中砂、粗砂、碎石或级配石
换土范围:由计算确定
7
第一节
四、人工地基的常见做法
2、压实法
概 述
地基土条件: 有一定含水量
方法:夯实、碾压、振动
作用: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其透水
性和压缩性。
8
第一节
四、人工地基的常见做法
3、挤密法
概 述
地基土条件: 松散砂类土、杂填土、素填
混凝土基础
用于潮湿的地基或有水的基槽中
24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基础的类型
(一)按所用材料分类
钢筋混凝土基础 适用于荷载大、地下水位高的大、 中型工业建筑和多层民用建筑
25
一、基础的类型
(二)按构造形式分类
独立基础
阶梯形
锥形
杯形
上部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
构承重时,且柱距较大时采用
26
5
第一节
三、对地基的要求 1、强度要求
概 述
应有足够的地基承载力
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最大垂直压力(kpa)
2、变形要求
地基的沉降量和沉降差应保证在允许 的沉降范围内。
3、稳定性要求
应有防止滑坡、倾斜的能力
6
第一节
四、人工地基的常见做法
1、换土法
概 述
土层条件: 地基土是淤泥、冲填土、杂填
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
3、经济性要求
10
第二节 基础的埋置深度
一、基础埋置深度的定义
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室外地坪
自然地坪 施工地段现 存地坪 设计地坪 按设计要求竣 工后,经整理 后的室外地坪
11
第二节 基础的埋置深度
一、基础埋置深度的定义
基础埋置深度不同
浅基础 埋置深度<5m 深基础 埋置深度>5m
埋置深度≮5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