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赏析

合集下载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诗译文及鉴赏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诗译文及鉴赏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诗译文及鉴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由苏轼所创作的,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屋里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注释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励志古诗词《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

励志古诗词《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

励志古诗词《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水调歌头》是一首知名的古诗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诗的主要内容叙述的是明月和清风的情景,描述了青年人在思念中对地理和历史的回忆。

水调歌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耕雨阡陌事无成,角余声啾啾成叹息苏轼在这首诗中,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抒情图景。

他通过富有诗意的语言,形象地将景物、动植物、地理景观融为一体,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思。

全诗以“水调”为桥梁,将青年人在自身思考与理想中所总结出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连接起来,以一种内外相对的情趣,把诗人的内心追求和深沉的思想完美展示出来。

诗中,第一句“水调歌头”运用了俏皮的双关语,既有“歌颂”的意思,也可以指“曲调”。

紧接着,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清新明媚的自然景物,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青年期的憧憬,也暗含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后边四句描写青年人的奋斗,勤劳耕耘,努力获得欢乐,不畏饥寒苦难,将爱情与理想紧紧结合在一起的生活状态,令读者深受感动。

最后一句里苏轼把自己的思绪完美一笔带过,用“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抒发了沧桑、慨叹之情;以“耕雨阡陌事无成,角余声啾啾成叹息”告诉人们,努力和奋斗,是获得自己人生追求的必由之路。

当苏轼以高雅的语言和清新自然的气氛,将景物、情思和理想融会贯通,以歌颂的笔触,将自己的信念表达出来时,那种浓浓的唯美情思真是难以言表。

《水调歌头》的意境清新,语言抒情,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形都令人震撼,充分展现了苏轼的文学天赋和高超的文学功力,正可谓文学的杰作。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

精心整理“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原文】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千顷旷阔的江水,都清澈明净如镜,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江面上。

忽然一阵巨风,波涛汹涌,一个白发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起伏。

可笑的是那兰台公子宋玉,还没弄懂庄子所谓的天籁,偏说风有雄雌之分。

其实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气般的正气和节操,就能处之泰然,如同领略千里快哉风那般舒适快意。

【赏析一】作者在表现这些复杂曲折的心情时挥洒自如,从本是有损民族尊严的行为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本是可悲可叹的被动局面里,表现出诛灭敌人的必胜信心。

词人以议论入词,既痛快淋漓,又形象可感;立意高远,通篇洋溢着乐观主义的情怀和昂扬的感召力量。

在陈亮的词作中,此篇堪称为压卷之作。

【赏析二】本词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江南的秋景: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寥寥两句,就把江南秋日雨天和晴天的特色呈现于读者眼前。

以碧形容秋雨,这是词人的独创,色四面袭来,几乎溶尽了山影,山似眉峰皱,山峰与诗人的眉头一样都在愁苦中紧蹙。

人间俯仰陈迹用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典故,言光阴倏忽,人生短暂,俯仰人间已为陈迹,慨叹自身盛年易逝,事业无成,转眼之间年华老大,壮志即尽付东流。

不见当时杨柳以下三句亦是时光荏苒,世事推移,人寿难久之意。

英雄豪杰尚且随着时光的流驶而磨灭,何况我辈?最后词人发出天地一孤啸的长叹:茫茫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人如此长啸浩叹,而叹有何用,啸又何益?明天还是得迎着西风匹马踏上人生的征途,跋涉长驱!这又表现了诗人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一种虽九死而未悔的韧性和顽强毅力。

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陈亮《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

陈亮《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

陈亮《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陈亮《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陈亮《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①[北宋]苏轼丙辰②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③。

《水调歌头》原文与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与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与赏析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篇一原文: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

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

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

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

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闲闲居士,好为濯冠巾。

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赏析:这是一首充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游仙词。

作者赵秉文,自号“闲闲居土”,金代著名文人,处世颇有太白遗风,故其友人常以神仙或前代才人喻之并有诗文相赠,于是,赵秉文写了这首游仙词予以作答,表现了词作者本人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

古文云:“诗本性情。

若系真诗,则一读其诗,而其人性情,入眼便见。

”(明·江盈科《雪涛诗评》)这首词便是如此。

上片借神仙境界、前代才人的文坛佳话引发开来。

“四明狂客”即唐代才子贺知章,因是四明人,故自号四明狂客。

“谪仙人”指唐李白,传说贺知章初见李白文章,惊为天人所作,故称之为“谪仙人”。

所以首句既借用了李白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的典故,又用“四明狂客”来指作者自己的朋友,用“谪仙人”来自比,语句双带,一举两得。

“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意为因“俗缘未尽”,所以仙人谪落凡世,与首句相联。

“我欲骑鲸归去”三句,典故颇多。

“骑鲸人”仍指李白,传说李白死后骑鲸归去,而李白自己也曾自称“海上骑鲸客”。

“神仙官府”缘自唐顾况集《王源诀》:“下界功满方超上界,上界多官府,不如地仙快活。

”意思是神仙也不自在,照样要受管束,“嫌我醉时真”就是原因之一,所以倒不如谪去仙籍,反倒自在。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是以“谪仙”身份,对还是仙人的人们谈大彻大悟的感慨。

上片围绕“谪仙”层层展开,从古到仙,浑然一体。

下片承上片,进一步发挥词人的丰富想象,“倚长松,聊拂石,生看云”区区九字,一幅地仙游乐图跃然约上,这种优美闲适的生活多么让人羡慕!然“忽然”二字,急转笔锋,由静至动,以紫毫之笔,蘸天上的里霓作墨,醉酒当书,这时的词人是多么狂放咨意!“寄语”三句,化用古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闲闲居士”乃词人自号,意思是用沧浪之水洗净尘世间的肮脏与不平,还一个清白人间,抒了作者的高远理想。

苏轼表达乐观诗句《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表达乐观诗句《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表达乐观诗句《水调歌头》赏析苏轼表达乐观诗句《水调歌头》赏析水调歌头,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因其语言流畅,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再者表达了人们最美好的愿望,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名传千古的名作。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苏轼表达乐观诗句《水调歌头》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作者简介苏轼解析:(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

题解及写作背景——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

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

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

(参见教材P111注释1)——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

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

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注释1、把酒解析:端起酒杯。

2、宫阙(qùe)解析:宫殿。

3、归去解析:回到天上。

4、琼楼玉宇解析:指想象中的宫殿。

5、不胜(shēng)解析:经不住,承担不了。

6、弄清影解析: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7、何似解析:哪像是,怎比得上。

8、不应解析:不该。

9、何事解析:为什么。

10、别时圆解析:在人们分别时圆。

11、此事解析: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

水调歌头注释翻译及赏析逐句

水调歌头注释翻译及赏析逐句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⒃。

【词句注释】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⑵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⑶达旦:到天亮。

⑷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⑸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⑹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⑺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

归去:回到天上去⑻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⑼不胜(旧读shēng):经不住,承受不了。

胜:承担、承受。

⑽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弄:玩弄,欣赏。

⑾何似:一说何时;何如,哪里比得上。

⑿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⒀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⒁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⒂但:只。

⒃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共:一起欣赏。

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1] [2]【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苏轼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苏轼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苏轼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中秋节祝福语】水调歌头是我国最著名的中秋词之一,是古代大诗人苏轼的经典著作。

下面是整理收集的苏轼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参考!一、原文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译文及解释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赏析苏轼《水调歌头》原文赏析《水调歌头》原文应该怎么去品味赏析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水调歌头》原文赏析,欢迎参考阅读!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宫殿。

(3)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

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指月宫。

(6)不胜:忍受不住。

(7)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的睡不着的人。

(11)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12)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13)丙辰: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14)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15)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16)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把,握着(18)起舞弄清影:在月下起舞,身影摇曳。

(1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照进雕花的窗户,照到不眠的人。

绮户,装饰着花纹或图案的窗户。

(2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对人间有什么遗憾,为什么总是在人离别之时圆呢?(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都能身体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中。

苏轼水调歌头古诗词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古诗词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古诗词赏析苏轼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文化名人,他的诗词作品广为流传,其中《水调歌头》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该诗以婉约、细腻、含蓄的笔触描绘了别离之情,情感真挚、扣人心弦。

下面是对苏轼《水调歌头》的赏析。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七绝词,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望舒的方式叙述了一个离别的场景,情感的表达真实而深入。

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直接揭示了诗人目睹离别之情的现场。

明月作为一个恒久不变的自然现象,与离别的场景形成强烈的对比。

而“把酒问青天”则意味着诗人对天地万物的呼唤,抒发内心的苦痛和无奈。

随后的几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表达出诗人对离别的困惑和茫然无措。

诗人并不知道眼前的离别是天意还是凡人之事,尤其是对于离别的时间和地点也一无所知。

接下来的几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离别的恐惧之感。

诗人希望通过乘风归去,但又担心琼楼玉宇高处的寒冷,这里寓意着过去的荣华富贵,同时也是对未来的迷茫。

随后的几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通过起舞弄清影,诗人在表达对离别人的思念之余,也展示了自己内心的纵情欢乐。

然而,“何似在人间”则表明诗人认为人间的乐趣和欢愉都无法与天堂相比。

接下来一段描述“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描绘了远离家园后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眠之夜。

通过对于离别之情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的情感。

最后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对离别之情的总结。

诗人认为离别本就是人生的常态,不应该有恨,而是应该淡然面对。

同时也暗示了悲欢离合的必然性,像是在提醒人们要坦然面对离别的现实。

《水调歌头》通过苏轼婉约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揭示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情感与心理变化。

这首词不仅流传至今,而且被音乐家改编为歌曲,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婉约、细腻、含蓄的笔触描绘了别离之情,情感真挚、扣人心弦。

诗词《水调歌头》赏析

诗词《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赏析
(北宋)苏轼
1.从内容上讲,本首词上片对月饮酒,感怀身世;下片对月怀人,思念亲人。

2.这首词上下片的过渡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弄”即“戏弄”,既反映了词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也反映了词人矢志不渝的政治抱负。

“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孤独、凄清的氛围,表现了作者的孤独苦闷。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转、低、无眠”的表达效果:“转”和“低”准确生动的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经很深;“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暗示词人的忧伤。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像月亮有圆有缺一样,这些事情自古以来就难以两全”,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道出了人生不可能完美无缺的哲理。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说:唯愿兄弟彼此珍重,即使你我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6.主旨:这首词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其实是在问人生。

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古诗水调歌头苏轼翻译赏析

古诗水调歌头苏轼翻译赏析

古诗水调歌头苏轼翻译赏析苏轼写的水调歌头诗词较为有名的共有三首,分别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三首诗词赏析如下:第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前言】《水调歌头》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词作上片反映执着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

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翻译】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水调歌头》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苏轼诗词《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诗词《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诗词《水调歌头》赏析苏轼诗词《水调歌头》赏析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

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苏轼诗词《水调歌头》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⑦婵娟:月色美好。

【品评】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

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苏轼。

相比之下,苏轼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

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

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

苏轼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

“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

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

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水调歌头的原诗翻译以及赏析

水调歌头的原诗翻译以及赏析

水调歌头的原诗翻译以及赏析水调歌头的原诗翻译以及赏析《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的思念,对世事的豁达,全词心情从伤心抑郁,心有郁结到乐观豁达。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水调歌头》原诗翻译以及赏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水调歌头》原诗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注释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

精心整理“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原文】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千顷旷阔的江水,都清澈明净如镜,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江面上。

忽然一阵巨风,波涛汹涌,一个白发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起伏。

可笑的是那兰台公子宋玉,还没弄懂庄子所谓的天籁,偏说风有雄雌之分。

其实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气般的正气和节操,就能处之泰然,如同领略千里快哉风那般舒适快意。

【赏析一】作者在表现这些复杂曲折的心情时挥洒自如,从本是有损民族尊严的行为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本是可悲可叹的被动局面里,表现出诛灭敌人的必胜信心。

词人以议论入词,既痛快淋漓,又形象可感;立意高远,通篇洋溢着乐观主义的情怀和昂扬的感召力量。

在陈亮的词作中,此篇堪称为压卷之作。

【赏析二】本词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江南的秋景: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寥寥两句,就把江南秋日雨天和晴天的特色呈现于读者眼前。

以碧形容秋雨,这是词人的独创,色四面袭来,几乎溶尽了山影,山似眉峰皱,山峰与诗人的眉头一样都在愁苦中紧蹙。

人间俯仰陈迹用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典故,言光阴倏忽,人生短暂,俯仰人间已为陈迹,慨叹自身盛年易逝,事业无成,转眼之间年华老大,壮志即尽付东流。

不见当时杨柳以下三句亦是时光荏苒,世事推移,人寿难久之意。

英雄豪杰尚且随着时光的流驶而磨灭,何况我辈?最后词人发出天地一孤啸的长叹:茫茫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人如此长啸浩叹,而叹有何用,啸又何益?明天还是得迎着西风匹马踏上人生的征途,跋涉长驱!这又表现了诗人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一种虽九死而未悔的韧性和顽强毅力。

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水调歌头全文、注释、赏析

水调歌头全文、注释、赏析

水调歌头全文、注释、赏析水调歌头全文、注释、赏析水调歌头全文、注释、赏析1[元]元好问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注释:【1】三门津:即三门峡,原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黄河中,因峡中有三门山而得名。

据《陕州志》记载:“三门,中神门,南鬼门,北人门,惟人门修广可行舟。

鬼门尤险,舟筏入者罕得脱。

三门之广,约三十丈。

”【2】人鬼:指三峡中的南鬼门,北人门。

【3】吕梁:《列子·黄帝》:“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yuán tuó)鱼鳖之所不能游也。

”其地不名一处。

【4】钱塘八月:指钱塘江八月十八日最盛大的潮水。

【5】尘寰(huán):尘世。

【6】溃:洪水旁决日溃。

【7】一峰:似指中神门,因前皆言“人鬼”重关。

或言指砥柱山,即中流砥柱。

【8】危巢:悬崖高处的鸟巢。

语出苏轼《后赤壁赋》:“攀栖鹘之危巢”。

【9】鹄(hú):水鸟名,俗称天鹅。

【10】杳(yǎo):此指高远。

【11】秘神奸:《左传·宣公三年》载夏禹将百物形象铸于鼎上“使民知神、奸”。

词中神奸指种种善恶神奇之物。

【12】燃犀:《晋书·温峤(jiào)传》载峤至牛渚矶,人言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13】佽(cì)飞:汉武官名,掌弋射鸟兽。

一云即做非,周代楚国勇士,曾渡江,两蛟夹舟,非拔剑斩蛟而得脱。

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14】障狂澜: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15】骑鲸客:指豪勇之士。

【16】挝(zhuā):敲击。

【17】银山:代指涛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

精心整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苏轼简介: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苏洵子。

嘉佑进士。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祭等。

也是中秋词中最着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赏析二】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精选8篇)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精选8篇)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花犯念奴”“花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水调歌头》赏析(精选8篇),欢迎大家阅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曲。

”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非常有浪漫色彩的,她非常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

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与憧憬。

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气质非常浪漫的人。

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圍、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

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

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

“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赏析水调歌头赏析《水调歌头&middot;明月几时有》&mdash;&mdash;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1)丙辰:指公元1076年(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1039&mdash;1112),北宋文学家,字子由。

(4)把酒:举起酒杯。

把,握。

(5)天上宫阙(qu&egrave;):指月中宫殿。

阙: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oacute;ng)楼玉宇:指神话中月宫里的亭台楼阁。

(8)不胜(sh&egrave;ng,旧读shēng):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赏玩。

(10)何似:何如,怎么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红色的楼阁。

绮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aacute;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朝着离别的人圆呢?何事:为何,为什么。

(13)此事:代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aacute;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共:一起欣赏。

婵娟:形容月色明媚,这里代指明月。

&nbsp;参考翻译: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nbsp;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至密州。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nbsp;赏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

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

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

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

”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

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mdash;&mdash;”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

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

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

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

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

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

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

”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

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

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

”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lsquo;可随我观之。

&rsquo;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

”“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

临行,叶叫他穿皮衣。

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

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

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

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

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

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

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

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

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

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

”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

”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

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

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

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

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

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

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

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