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引导下的探究式学习
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型学习方式
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型学习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型学习方式学习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型学习方式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型学习方式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论证和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调整。
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者。
此外,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只需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中,学生需要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是主动探索者和学习者。
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一种必要的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和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归纳总结、提出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步骤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面临各种挑战做好准备。
总之,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型学习方式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中问题引领式教学的实践探究
·205·思维空间摘 要:数学是教学核心学科之一,如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已被视作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当下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点。
本文对问题引领式教学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谈谈小学数学中问题引领式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引领;高效课堂大多数的孩子在童年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在他们的小小脑袋中有无数对世界的疑惑,那么教育应该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如何让小学生在充满“小问号”的海洋中乐此不疲地探索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究“问题引领式教学”的运用,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问题引领式教学的概念与特征“问题引领式教学”是问题教学法的一种新的运用形式。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既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目标,又将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途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笔者通过阅读、分析、整理大量的“问题引领式教学”的课堂案例以及文献总结出了“问题引领式教学”的特点:第一,注重问题的生活性。
自古以来数学与生活都应是密切相连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问题的知识性,让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积累知识,还要关注问题的生活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注重问题的探究性。
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又一个富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维受到启发,引导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乐园里“闯关”,逐步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第三,注重问题的导向性。
小学生思维活跃,所提问题大多是奇思妙想、五花八门的,为了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导向性,引领学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形成深度思考,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小学数学中问题引领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一)制作系列问题工具,引领学生能够提问小学生的记忆力和思考力都还不够成熟,仅仅依靠数学情景激发学生产生提问的感觉是不够的,在创设了情境之后,教师还需要做一个“引路人”,引导学生从情境或者任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达问题并分享问题。
浅谈探究式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谈探究式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式实验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独立自主去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文章通过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论述,教学存在问题的阐述及评析,对培养学生能力有重大促进作用。
标签:探究式教学;问题分析;物理实验探究式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但目前的教学中,仍普遍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问题1:课堂实验情景不能有效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分析:在探究《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教师常常会通过鸡蛋在烧瓶口缩入与伸出的“缩骨神功”作为实验情景,但学生却很难直接从实验现象的观察中提出与探究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之间关系相关的问题,并且往往会片面联想到这是一种热胀冷缩现象,这就产生了问题1。
导致问题1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课堂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缺乏有效性。
主要表现为所选实验产生的现象与问题情境不匹配,实验情境缺乏趣味性和明显的指向性,导致学生的思考没有目标,由于实验情境的单一,导致提出的问题在针对性和有效性上都存在较大的区别。
解决问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表达要与适时的问题情景相匹配。
如上所述的“缩骨神功”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解释所看到的现象并提出问题,观察归纳的难度很高,而学生应答的针对程度却很低。
在实验中,教师若能适时提出“烧瓶浸入热水(或冷水)时,鸡蛋为什么会在某一瞬间开始向上弹出(或向下滑移)”这一问题,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瓶内气体的压强变化与温度的关系,使观察与思维活动的指向更明确,更能有效地引发学生问题的意识。
正如物理学家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所以,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验要求或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问题2:实验探究过程中对“猜想”环节的忽视。
问题描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课中,教师通过演示书上的实验以及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用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像和倒立、放大的像等环节,直接告诉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凸透镜成的像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交流,完成知识的建构和理解的过程。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特点1. 学生主体性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需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学习和探究,建立起知识结构,增强记忆和理解。
2. 合作交流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协调,增强彼此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增加新知识和思维方式,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3. 独立思考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不仅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也能应对日后的挑战。
1.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方法。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测肉眼无法直接读出的毫米尺上的读数,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思考,探索新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的性质,同时让学生通过刻画模型、模拟实验、找规律等方式,自主发现ON,境线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小学生的探究式教学中要注重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例如,在学习计算周长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生活实际问题,以此为样板,让其他小组去计算并分享答案,展开讨论,探究正确的解决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指通过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价值在于:
1.把数学知识和实践问题联系起来,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其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潜能。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其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率。
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同时,教师需注重创设适当的环境和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注重合作学习和目标导向的教学。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的美妙和应用,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获得更好的数学学习体验和效果。
浅谈如何引导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浅谈如何引导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条件下提倡的学习方式。
它的目的是改变教育中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一、切实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1.致力于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把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转变为自身的教学信念,还要把新理念运用到自己教学的决策和行为中,包括在新理念的指引下确定教学的具体目标、挑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等。
其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由教师来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成为课堂知识的垄断者,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被遏制,学生求知的欲望被扼杀。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善于将课程内容问题化,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说来,就是要将以“定论”形式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形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同时问题的设计要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和学习欲望。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而后又是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
而学生是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
尤其在一些思想品德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低,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新课程改革基于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地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创设一个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主阵地。
浅谈初中英语“问题导向”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英语“问题导向”教学模式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因其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教学领域中备受关注和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
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同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围绕初中英语“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展开探讨,以期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有所启发。
一、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像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以问题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达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和提高能力。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被认为是一种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问题导向的意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主动性往往比较高,因此利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为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通过自主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式学习来获取知识的,这样学生会更加深入地思考并且更加主动地去掌握知识,因此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为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11浅谈探究式学习
教学论文浅谈化学探究式学习延津一中:刘仁贵2006年3月10日浅谈化学探究式学习延津一中:刘仁贵摘要: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本文就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式学习的尝试,得到一些经验、体会和心得,和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自主、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2000年组织编写出版了一本专著,对探究式教与学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比较有说服力的阐述。
其中,将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它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简单的说,自主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是相对的。
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
现代教育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探究式学习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平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问题:重教法、轻学法。
把教学活动看成单纯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就会忽视过程教育;重智力因素挖掘,轻非智力因素开发;重理论,轻实践;重解题技巧的训练,轻科学思维的培养。
这一切是以应试为目标,对学生来说,放学后还有一大堆作业等着去做,没有了休息和玩乐的时间,许多学生的情绪长时间被压抑,没有了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
这样,学习效果一定很差,且学生也没有快乐可言,学生就会开始讨厌学习。
总之,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就是传统教学片面的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而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 开展探究式学习
李 翠芝 ( 河北省 行唐 县 口头 镇 中心 校 000 5 60
音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 . 活跃课堂气氛 在体 育教学 中, 择适 选 当的音乐 . 以其独有 的语言 . 用于学生的心 作
理. 刨设教学情境 . 活跃体育课堂气氛 。 在体育 学科与音乐学科之 间进行融合渗透 . 让体育教 学方法 与教学过程更加 丰富多彩 . 让学生全身 心地参加到活动之 中 . 在轻松 、 乐的体育课 快 中强身健体 .有效地 增强 了学生 的体质健康 , 实现体育教学的终极 目 “ 标 健康第一” 。
体育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 用
关键词 : 体育教学 音乐作 用
于教学气氛来说非常重要 . 我们要 向文娱 节 目中的主持人学 习 .要吸纳 观众 的参
与. 在与“ 观众” 互 动” 的“ 中才能 取得更 好 的效果 学会设 计一 些情节或活动 . 让学 生在和谐 轻松 的互 动的课堂 环境 中敢 想
一
备 部分 .恰 当的音乐 能迅速激发学生 的兴奋 性 、 习主动性 和积极 性 、 学 求知欲 , 让整 同时 个 课堂的气氛 瞬间活跃起来 .创设 了生动活
泼和谐的体育课 堂教学情境 在这个 环节所 选 择的音乐应 当是一 些节奏感强 .活泼欢快 的音乐。如 , 我们可选用 《 兔子舞》 大家一起 《
着不 可分割的情感和联 系.把 音 乐作为体 育 教 学环节 中的一个 重要 的辅助工具 .对提 高
科学有序 . 激发学 生活动 的兴致 与激情 , 提高 练习效率
4 . 让体育教学更加形象化 小学生的理解
能力和思维能力 比较差 .但是模仿能力超强 . 因此教师 不仅讲解语言要生动 . 示范动作更要 形象 . 这样便 于学生模仿 . 到较快掌握动作 达 的 目的 音乐有 的时候 比教 师的动作更 为形 象 . 如练习模仿动物行进 学习时 . 例 放一些 动
小学数学问题式(探究性)教学方法浅谈
柱体切割成长方体 。 于是 , 学生一起 动手 , 找来 一 个 圆 柱 体 的 白萝 h, 合作操作 , 推 导 出 圆柱 体 体 积 的计 算公 式 。 此 时 学 生 完全沉浸 在“ 哥伦布发现新 大陆 ” 式 的 喜 悦 之 中 。学 生 在 合 作交 流中 , 参与程 度高 , 自身 潜 能 得 以 发 挥 , 获 得了知识 , 提 高 了 研 究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 培 养 了 新 时 代 所需 要 的 团 队 合 作精神。
小 学数 学 问题 式 ( 探究性 ) 教 学 方 法 浅 谈
李 莉 萍
( 白银 市 平 川 区 王 家 山小 学 , 甘 肃 白银 摘 要 : 在 小 学 数 学探 究 式教 学 中 . 教 师应结合 学生 的 生 活实际,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培 养 学 生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 发展 学 生 的数 学 思 维 , 培 养 实 践创 新 能 力 ; 重 视 实践 应 用 , 提 高应 用 意识 ; 关 注对 学生 数 学 学 习 的评 价 。 关键词 : 小 学数 学教 学 探 究性 学 习 教 学 方 法 新的小学数学课 程标准提 H { : 有 效 的 数 学 活 动不 能 单 纯 地 依 赖 模仿 与记 忆 , 动手实践 , 自主探 索 与合 作 交 流 是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 重 要方 式 。小 学 数 学 探 究 性 学 习就 是 以学 生 探 究 为 基 本 特 征 的 一种 教学 形 式 和学 习方 式 .是 指 以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为 基 本 途径 。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 以学 生 独 立 自主学 习 和 合 作 讨 论 为前 提 , 以学 生 已有 知 识 和 生 活 经 验 为 基 础 , 以现 行 教 材 和 学 习生 活 、 社 会 生 活 中的 专 题 为 基 本 探 究 内容 , 以类 似 科 学 研 究 的 方 法 为 学 生 提 供 充 分 自 由表 达 、 质疑、 探究 、 讨 论 问题 的机 会 , 让 学生通过个人 、 小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集 体 等 多 种 解 难 释 疑 尝试活动 , 自 己发 现 问 题 、 提 出 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 决 问题 的一 种 教 学 活 动 形式 。 在 教 学 中 应 根 据 学 生 的年 龄特 点进 行 探 究 性学 习 , 让学生 多“ 动” , 多“ 说” , 多“ 想” , 多“ 表 现” , 使 学 生 各 方 面 的能 力 都 得 到发 展 , 从 而 提 高学 生 的数 学 素 质 。 探 究 性 学 习 内容 不 是 特 定 的 知 识 体 系 ,而 是 来 源 于社 会 生 活, 因 此它 涉 及 的范 围 非 常 广泛 。 它 的 学 习 内容 既 可 以是 数 学 学 科 的 。又 可 以是 多 学 科 综 合 交 叉 :既 可 以 侧 重 于 社会 实 践, 又 可 以侧 重 于 某 些 公 式 、 法 则 等 研 究 。即 使 是 在 确 定 同 一 主题后 , 研 究 视 角 的定 位 , 研 究 目标 的 确 定 , 切 人 口 的选 择 , 资 料 的搜 集 . 过 程 的设 计 , 方法手段的应用 . 以及 结 果 的表 达 . 也 都 有 较 强 的灵 活 性 . 留有 展 示 学 生 和 老 师 个 性 特 点 和 发 挥 才 能 的 足够 空 间 。 学 习 内容 具 有 开 放 性 。 结合 学生的生活实 际 。 创设 问题情境 , 引 导 学 生 积 极 思 考, 培 养探 究和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是 组 织 开 展 有 效 探 究 式 学 习前 提 。能 让 学 生 在 情 境 中产 生 问题 冲突 ,在 探 究 中发 现 问 题 .进 而 提 出问 题, 探 究 解决 问题 的策 略 。 为 了让 学 生 的探 究 性 学 习活 动 更 有 价值 , 教 师 在课 堂 教学 中应 该 从 学生 的生 活经 验 、 认知基础 出 发, 为 学 生创 设 精 彩 的 问题 情 境 。 如在教学《 分 数 除 法 应 用题 》 时, 先用课 件展示例 题情境 图 , 引导学 生观察 , 分析 , 理 解 题 意。 接着问 : “ 你 能用 自己 的话 描 述情 境所 反 映 内容 吗 ? 提 出不 同的问题吗? ” 学生通过观察 , 提 出 了 要解 决 的 问题 。 然 后 让 学 生 积 极 思考 , 探究 解决 问题 的方 法 。 通 过 检 查 发 现 , 学生用 了 两 种 不 同 的解 答 方 法 : 一种 是用算式 , 另一种是 用方程解答 。 在 教学 中 , 借助主题图中的教学活动 , 使 学 生 增 强 了运 用 方 程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 ,培 养 了学 生 的 自主探 究 能 力 和 创 新 求 异 的精 神 。 这 样 就 激发 了学 生 的 探 究 欲 望 , 使 学 生 主 动 参与 到 探 究 活 动之 中 。 二、 解 决 实 际 问题 。 拓展数学思维, 培 养 实 践创 新 精 神 。 富兰克林说 : “ 告诉 我的 , 我会忘记 ; 展示 给我看 的 , 我 会 记住 ; 我参与其 中的 , 我会理解 和应用 。” 有 效 的 探 究 不 仅 仅 是 回答问题 , 也 不仅仅是 寻求 正确答 案 , 探 索 还 意 味 着 发 展 探究 技能 , 养成 探究 的态度和 习惯 . 使 学 生 能 终 身 不 断 地 寻 求知识 , 追求真理 。 合作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重要动力 。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浅谈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浅谈首先,探究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等。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实例、故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增强学习的乐趣。
再次,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涉及许多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而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
最后,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互相合作、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然而,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在课堂安排上合理控制时间。
探究式教学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究分析,因此时间控制要合理安排,不能过于拖延。
其次,教师要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
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和资料,确保教学实施的顺利进行。
同时,教师还要具备较强的领导管理能力,确保学生在实践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实践操作和合作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然而,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注意时间控制和充分准备,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运用
’
的 各种 教 学 材料 , 以及 在关 键 时 能给 学 生 必 要 的 提示 等 . 如在 教学 几何 学 时 , 师 : 同 学 们 都 听 说 过 ‘ 丈 高 楼 教 “ 万 平地 起 ’ 句 名 言 , 个 房 产 开 发 公 司 要 建 筑 一 座 高 楼 大 厦 这 一
必须 有 如 下 几 个 环 节. 先 , 屋 设 计 师 根 据 公 司 要 求 画 出 首 房
( 分 析 过 渡 与 概 念 生 成 ; 3) 断 应 用 与 比较 升 华 . 2) ( 判
房 子 空 间立 体 几 何 图形 . 次 , 屋 建 筑 师 傅 通 过 看 空 间立 其 房 体 几 何 图形 , 算 相 应 的 建 筑 面 积 和 距 离 等 . 后 , 筑 工 计 最 建
( ) 你 设 计 礼 品价 值 , 2请 以使 商 场 获 得 最 大 利 润 . 为 节 (
省 时 间 , 用 题 都 可 以用 讲 义 发 给 学 生 ) 应 题 目出 来 后 要 求 学 生 认 真 读 题 , 出 关 键 量 . 引 导 学 找 再
过 程. 面 就 在 教 学 实 践 中如 何 培 养 学 生 探 究 性 学 习 , 谈 下 谈
.
.
9 ≤n 0, 当 n= ≤1 . ’ . 9或 n=1 0时 , 最 大 值 . Y有
幼儿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
幼儿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探究式学习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的定义、特点、价值以及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应用。
第一节:探究式学习的定义与特点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索、实践、合作和反思来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强调孩子们自主学习和参与的重要性,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探究式学习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实践:探究式学习注重幼儿亲身参与和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建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强调问题导向:探究式学习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强调合作:探究式学习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合作,通过小组活动促进他们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技能。
4. 强调反思:探究式学习强调幼儿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帮助他们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策略。
第二节:探究式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探究式学习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探究式学习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问题的引导和自主探究,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在实践中获取新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其次,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通过实践和合作,幼儿能够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和创造力等综合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具备更好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第三,探究式学习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交和情感发展。
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幼儿能够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智慧,提高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问题的探索和反思,幼儿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探究式学习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来应用探究式学习。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导向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为意识,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带领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各种道德和法治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和法治知识的重要性和真实性,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形成正确的道德和法治观念。
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案例、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和法治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能够理性应对、自我保护。
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各种法治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治的公平正义和秩序稳定,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法治信仰。
教师还可以通过道德故事、道德传统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弘扬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浅谈探究式教学
浅谈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学习方式,在中图版地理教学中应大力倡导,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展开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提炼归纳知识、发展技能、培养水平也符合中图版教材的设计理念。
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习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地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创设新疑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质疑质疑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创造的起跑线。
探究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式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理解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有,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所以,质疑是展开探究教学的第一步。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最好选择一些实践操作性强,资料来源丰富,学生感兴趣的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实行自主质疑,对地理问题实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理解。
如在讲授《四大地理区域》时,我有意将教材的编排做些改动,将全国分为两绝大部分:东部和西部。
结合西部大开发,要求学生6至8人为一组,以“走进西部”为课题,对西部作进一步的了解和理解。
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他们查阅各种资料,并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分别从自然、经济、人口、交通、环境、资源等方面阐述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和意义,并就“怎样对西部实行开发”、“开发西部应着重注意的问题”、“西部开发利与弊”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初中地理教材中可质疑设问的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巧妙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质疑问难,协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频频撞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意识阀,持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独步养成自主质疑的思维品质,最终达到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从问题出发,紧紧抓住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程序,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用引发出新的开发性、发散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果。
该模式要求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让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学习,实现认知与心理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提高认知结构形成的效率,使之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探究教学是以“疑问”为中心,是以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相协调。
探究教学模式有如下七部分组成。
(一):寻疑----课前预习、发现问题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学生通过通读教材,可以初步理解教材内容和思路,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明确教材重难点,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课前预习发现问题,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积极地探索规律,学生以最大的精力和顽强性掌握教材时,其智力受到最强烈的激发。
(二):示疑-----创造情境,揭示问题在寻疑的基础上,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造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来烘托出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以问题为诱因造成的问题情境,体现出情境在探究式教学中的突出作用以及问题在情境中的地位。
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欲望,可以给学生的思维以发散作用,把凌乱的思维归类和条理化,让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这样有益于开展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形成应变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探疑-----深入课堂,抓住问题探疑是问题探究教学的中心环节。
探疑就是由疑难不确定的问题到确定的情境两端之间的全过程,要把握课堂教学的脉搏,对创设情境中的问题反复持续地探究,在探索过程中产生许多主意合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所有的主意和方法排列出来,从各种解决方法中选优、分析和预测他它的可行性。
浅谈“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
---------------------------------------------------------------最新资料推荐------------------------------------------------------浅谈“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浅谈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学习潜力得到拓展,成为知识建构的筑路者,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
它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那么怎样才能使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呢?在新课改教学法实施和探索中,我们体会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研究:一、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产生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真正的表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容许学生向老师质疑、问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新发现,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指导。
其次,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失误,虚心接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否则,师生之间将会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学生也就不可能进行主动思维。
最后,要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前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最大的优势是生生之间信息交流迅速快捷,实现优势互补,在课堂权益的保护下,学生可以自主1/ 4的发表见解,可以跟老师和同学说不,也可以让瞬间萌发的智慧火花得以展现。
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也是推动人们行动最好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里取向,将自己对问题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一种强的内驱力。
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善于激趣。
三、为探究式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小时候,曾在一个电视剧中看到这样一个情境:一位母亲在厨房里忙着烧菜,她让三四岁的儿子帮她从冰箱里取一个鸡蛋过来,鸡蛋从小男孩手里滑落掉到地上破了。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能使用 探究式学 习 , 否则只能费 时费力 , 不但不 能使学 生在探究 中得到锻炼和进步 , 还可能使其 自信 心受 到挫
败和打击 。
2 讨 问题 : . 探 学而不思 则 罔 , 探究 可以让学 生运用 知识 去发现 、 认识 未知世 界 , 而获得 新知 识 , 在 此 从 并 过程 中获得 深切 的体验 , 生积极 的情感 , 发进一 步 产 激
法。
一
在关键处加 以点拨 , 做好巡视指导工作便可 。合作探究 可 以促进 学生思想交 流 , 增强 团结协作 精神 , 成 良好 养
的个性 品质 。
3解决 问题 : . 数学 知识结 构是高 度严 密的 , 而学 生
的想法往 往又漏洞百 出 , 有时候甚 至五花八 门 , 于是需
要学生在合作交流 中各抒 己见 , 取长补短 , 多次实践 , 不
以探究 为本 的教学是 一种手段 , 是 目的 , 不 目的是
学 习的欲望 。面对逻辑性 、系统性很强 的高 中数学 知
识 ,学生可利 用头脑 中原有 的数学思想方法 思考解决 新 问题 , 如新授等 比数列 时 , 我要求 由学 生 自己思考 等
掌握科学知识 、 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 。探究式学 习的确
充工作 。
新课 标教 学要求 打破 传统教 学束 缚学 生 的做 法 ,
采用多样 化的学 习方式 , 遵循 “ 以人为本 ” 的教育理念 ,
给学生发 展以最大 的空 间 ,把 培养学生 的创 新精神 和 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因此 , 传统的授受式学习不
再成为 唯一的学 习方式 , 于是 , 探究学 习与教 学改革 相 伴而生 。
浅谈家、园“探究式学习”
浅谈家、园“探究式学习”作者:肖伊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53期一、问题的提出探究式学习是创新理念幼儿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幼儿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以幼儿的探究活动为主,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让幼儿根据自己现有的经验和相关信息,积极地在活动中寻找问题、发现意义与探求答案的一种活动。
二、研究内容1、对探究式环境创设和利用内涵的理性认识。
2、提炼利用探究式环境的策略。
3、指导家长为幼儿创设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经验。
三、研究的主要成果(一)、创设“探究式学习”环境的价值幼儿的探究行为往往会受到家庭、教育机构和社会三大环境的影响。
而家庭是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是幼儿进入社会的桥梁,是幼儿认识世界的起点。
因此,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为幼儿的成长共同创设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二)、“探究式学习”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1、协调性原则在探究式环境创设和利用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创设与幼儿园探究活动相一致的探究环境。
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及时向家长提供幼儿园探究活动开展的内容和要求、家庭环境创设和利用的方法、操作提示等;另一方面家长要及时向教师反馈家庭探究活动的开展情况,与教师交流、分析、反思,在双向的协调配合中促使幼儿的探究活动向纵深发展。
2、互动性原则互动是探究式环境创设中关注幼儿的兴趣,以现实生活和幼儿的经验为基础不断反馈、调整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创设探究式环境时应注重家庭与幼儿园、家长与教师、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
3、互补性原则创设和利用探究环境开展探究活动,是幼儿园正式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师在指导中必须形成教师与家长、家庭探究环境与幼儿园探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互补关系,共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4、共创性原则共创不仅指家长和孩子一起根据主题共同创设需要探究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与孩子互相交流学习的良好心理环境创设,激发孩子的主动探究,维持孩子的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式学习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对于儿童来说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自己拥有的认知潜能,大胆创造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引导学生大胆探索数学中的奥秘。
在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互动”氛围,营造探究的乐园。
“互动”对于教学气氛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要向文娱节目中的主持人学习,要吸纳观众的参与,在与“观众”的“互动”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会设计一些情节或活动,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互动的课堂环境中敢想敢问,引导他们体验感受探究的乐趣。
例如,学习“倍数”时,我便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参加我设计的一个游戏,即大家接力数数字,碰到7的倍数,或末尾带7的数字要说“过”,违规者要罚唱歌等,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愉悦。
2.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探秘的热情,让他敢于亲近数学,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学生都对西游记不仅不陌生而且很感兴趣,于是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章节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西游记》中的故事情境:在取经途中,唐僧师傅肚子饿了,孙悟空化缘前为了保护师父,用金箍棒在地上围着唐僧画了半径为3米的圆圈,妖精无法进入。
唐僧问徒弟孙悟空:“这个圈的面积有多大,我有多大活动空间呢?”孙大圣一下子被师傅给问住了。
这个问题情境一出现,课上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大家都替孙猴子着急,于是我乘机问:“哪位同学帮一帮孙悟空?”于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
无可否认,正是“帮一帮孙悟空”这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点燃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推动完成了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3.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延伸教学探究的地点,在家中、社会中找学习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问题引导下的探究式学习
发表时间:2012-11-09T09:10:43.187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曲学成[导读] 问题是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的催化剂。
曲学成(胶州市第十七中学,山东青岛266300)问题是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的催化剂。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感知不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动力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就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就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没有问题,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就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所以现代学习方式就特别关注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问
题看作学习的动力和起点,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也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
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既然问题在学习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怎样促使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呢?
一、引导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解决原有的问题,又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进而再寻求解决新问题。
通过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要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树立师生平等的原则,努力营造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
1.让学生鼓起“问”的勇气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实践证明,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唤醒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面对大胆质疑的每一名学生,教师都应当态度慈祥的认真倾听,积极引导,使学生从教师的充分尊重中受到支持和鞭策,从而消除胆怯和自卑的心理。
若教师教态过分严肃,老板着脸上课,会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无形的压力,导致学生有话不敢说,有疑不敢问。
在鼓励质疑求问的初期,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甚至会出现与教学无关的争辩,教师需要有宽广无私的胸怀和循循善诱的精神,引导学生实现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的转化。
2.给学生“问”的机会
要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废止教师独占课堂“满堂灌”或师问生答的形式主义教学模式,留出教学时间,创造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要认识到过于迷恋讲的功效,不给学生思索求问的空间,学生获得的知识是被动接受的死知识,结果只能是“教师讲得快,学生忘得更快”。
有些教师担心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疑问,会浪费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随着学生自我理解、自我消化知识能力的增长,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训练初期损失的教学进度会失而复得,而学生一旦习惯了质疑思解的方法,不仅会学得很快,还会记得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为重要,更有意义。
如果学生不会发现问题,只能死板地解决教师或别人提出的问题。
那么,他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他的思维还没有活跃起来。
没有发现问题的眼光,不会提出问题,也没有问题可提,哪里还谈得上自主探究呢?所以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进行批判性、反思性阅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通过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当学生在课堂上被赋予了提问的权力后,却往往由于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局限,心有余而力不足,要么提不出问题,要么不是所提问题肤浅,就是离教学内容太远,而影响整个教学进程,这时教师要努力增强学生的提问能力,教会学生善于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和中心问题提问。
开始时教师可就教学重点进行一定的提问,或者以问引问。
例如在讲授《日本平家蟹》时,教师可提出文章的题目能否统领全文?学生阅读全文后,可以提出“本文的中心内容是介绍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可文章为什么要由日本平家蟹开始写起呢?”在教师引导下,有的同学提出“日本平家蟹是人工选择的实例,可文章为什么要介绍自然选择呢?”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能围绕重点、难点提出问题,课堂学习就能把握重点,至于重点之外的问题,可留在课后提问解决。
三、引导学生积极寻求分析、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学生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提出问题远不是学习的结束,而只是学习的开始。
因为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通过分析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所以,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多方设法让学生自行解决,或反复阅读,加深感受和体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认真思考,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与他人团结合作,共同寻找研究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或利用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加强语文实践,开辟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适时启迪点拨,教给学生探求疑难的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使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研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充分发挥主动探究的精神。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益”。
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旦形成和培养起来,就能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提高学习效率便有了可靠的保障。
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能够主动地、自觉地猎取知识,感悟人生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