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

摘要:1、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朗读训练;2、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3、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4、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关键词:朗读训练;语文素养;语言思维;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251-01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听所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但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尤其是朗读的训练最容易被忽视。

以读为本,是我国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这一方法对于现代新课改下的语文学习来说,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新课改下的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语文的素养。因而,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

如《荷塘月色》一文,朱自清用自己的所见所感将荷塘月色的描写结合起来,描写了月下的荷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些内容就能体会到这里没有写月却处处有月,感受到景的优雅、朦胧、幽静之美,感受到作者心情的变化,感受到修辞运用所带来的意蕴美。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小狗包弟》中“文革”期间艺术家被认为是反革命,批他、斗他、打他、拖他游街示众,认识他的人不愿接近他,而小狗不管别人怎样赶它、踢它、打它,让它离开艺术家,它都不愿意离开的一段,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认识到文革的荒谬、残酷,认识到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从而对艺术家充满同情,对人不如狗的社会产

生感慨。可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仅大大提高了认识,而且发展了思维,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三、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教材中有不少描写景物的文章,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瓦尔登湖》等,作者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景的美,教学中,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景,感受景之美、人之情怀。

如《瓦尔登湖》中“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通过朗读,借助想象,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张脸,湖是它的眼睛,森林是它的睫毛的画面。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景之美妙,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欣喜地审美情怀。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唤起对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与自然的感情。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体现出来的。如李白的《客中作》一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诗的节拍是二二三式,所押的韵脚是“香、光、乡”,发音响亮,诗人的思乡之情就是通过它的节奏和韵脚传达出来的,这些要在反复的吟诵才能感受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能培养学生的爱美之情操。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强训练,课堂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领读,齐读;分段落读,分角色读;可分小组朗读,也可采用集体朗读;可采用对话朗读,也可分角色朗读,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景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在教授《雷雨》节选部分第一场戏时,可以请两位朗读水平较好的男女生分别来朗读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语言,学生那声情并茂的朗读一定使全班同学都进入情境。而在教《荷塘月色》时可以选用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或钢琴曲《月光》进行配乐朗读,乐曲优美的旋律,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一盘佳肴,只有让食客吃下去,才能品尝其中的色香味,获得营养。一篇范文,也只有让学生去诵读,去领会,去涵咏,方能得其妙处。

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