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中“折叠问题”解题策略(含详细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几何中“折叠问题”的解题策略[例题]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BD∥DC,点E是BC边的中点,将∥ABD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连接AE,AC,DE,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

(1)求证:AB∥平面ADC;

(2)若AD=1,二面角C­AB­D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为6,求二面角B­AD­E的余弦值.

[解](1)证明:因为平面ABD∥平面BCD,

平面ABD∩平面BCD=BD,BD∥DC,DC∥平面BCD,

所以DC∥平面ABD.

因为AB∥平面ABD,所以DC∥AB.

又因为折叠前后均有AD∥AB,DC∩AD=D,

所以AB∥平面ADC.

(2)由(1)知AB∥平面ADC,

所以二面角C­AB­D的平面角为∥CAD.

又DC∥平面ABD,AD∥平面ABD,

所以DC∥AD.

依题意tan∥CAD =CD

AD = 6. 因为AD =1,所以CD = 6. 设AB =x (x >0),则BD =x 2+

1. 依题意∥ABD ∥∥DCB ,所以AB AD =CD

BD , 即x 1=6x 2+1

,解得x =2,

故AB =2,BD =3,BC =BD 2+CD 2=3.

以D 为坐标原点,射线DB ,DC 分别为x 轴,y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

则D (0,0,0), B (3,0,0), C (0,6,0), E (23,2

6

,0), A (

33,0,3

6), 所以DE ―→=(2

3,2

6,0),DA ―→=(3

3,0,3

6

).

由(1)知平面BAD 的一个法向量n =(0,1,0). 设平面ADE 的法向量为m =(x ,y ,z ),

由⎩⎨

m·DE ―→=0,m·DA ―→=0,

得⎩⎨⎧

32x +6

2y =0,

33x +6

3z =0.

令x =6,得y =-3,z =-3,

所以m =(6,-3,-3)为平面ADE 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cos=n ·m |n |·|m |=-1

2.

由图可知二面角B ­AD ­E 的平面角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B ­AD ­E 的余弦值为1

2. 解题策略:

1.确定翻折前后变与不变的关系

画好翻折前后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分清翻折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一般地,位于“折痕”同侧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不变,而位于“折痕”两侧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对于不变的关系应在平面图形中处理,而对于变化的关系则要在立体图形中解决.

2.确定翻折后关键点的位置

所谓的关键点,是指翻折过程中运动变化的点.因为这些点的位置移动,会带动与其相关的其他的点、线、面的关系变化,以及其他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的变化.只有分析清楚关键点的准确位置,才能以此为参照点,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置,进而进行有关的证明与计算.

变式练习:

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BAD =90°, AB =23,BC =4,AD =6,E 是AD 上的点,AE =1

3AD , P 为BE 的中点,将∥ABE 沿BE 折起到∥A 1BE 的位置, 使得A 1C =4,如图2.

(1)求证:平面A1CP∥平面A1BE;

(2)求二面角B­A1P­D的余弦值.

解:(1)证明:如图3,连接AP,PC.

∥在四边形ABCD中,AD∥BC,∥BAD=90°,AB=23,BC=4,AD=6,E是AD上的点,

AE=1

3AD,P为BE的中点,

∥BE=4,∥ABE=30°,∥EBC=60°,BP=2,∥PC=23,∥BP2+PC2=BC2,∥BP∥PC.

∥A1P=AP=2,A1C=4,

∥A1P2+PC2=A1C2,∥PC∥A1P.

∥BP∩A1P=P,∥PC∥平面A1BE.

∥PC∥平面A1CP,∥平面A1CP∥平面A1BE.

(2)如图4,以P 为坐标原点,PB 所在直线为x 轴,PC 所在直线为y 轴,过P 作平面BCDE 的垂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 1(-1,0,3),P (0,0,0),D (-4,23,0), ∥P A 1―→=(-1,0,3), PD ―→=(-4,23,0), 设平面A 1PD 的法向量为m =(x ,y ,z ),

则⎩⎨

m·P A 1―→=0,m·PD ―→=0,

即⎩⎪⎨⎪⎧

-x +3z =0,

-4x +23y =0,

取x =3,得m =(3,2,1).

易知平面A 1PB 的一个法向量n =(0,1,0), 则cos 〈m ,n 〉=m ·n |m||n|=2

2. 由图可知二面角B ­A 1P ­D 是钝角, ∥二面角B ­A 1P ­D 的余弦值为-2

2.

2.如图1,在高为2的梯形ABCD 中,AB ∥CD ,AB =2,CD =5,过A ,B 分别作AE ∥CD ,BF ∥CD ,垂足分别为E ,F .已知DE =1,将梯形ABCD 沿AE ,BF 同侧折起,得空间几何体ADE ­BCF ,如图2.

(1)若AF ∥BD ,证明:DE ∥BE ;

(2)若DE ∥CF ,CD =3,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CP 与平面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5

35?并说明理由.

解:(1)证明:由已知得四边形ABFE 是正方形,且边长为2, ∥AF ∥BE .∥AF ∥BD ,BE ∩BD =B ,∥AF ∥平面BDE . 又DE ∥平面BDE ,∥AF ∥DE .

∥AE ∥DE ,AE ∩AF =A ,∥DE ∥平面ABFE . 又BE ∥平面ABFE ,∥DE ∥BE .

(2)当P 为AB 的中点时满足条件.理由如下: ∥AE ∥DE ,AE ∥EF ,DE ∩EF =E ,∥AE ∥平面DEFC . 如图,过E 作EG ∥EF 交DC 于点G ,

可知GE ,EA ,EF 两两垂直,以E 为坐标原点,以EA ―→,EF ―→,EG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