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ppt课件
![焦虑障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960f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d.png)
案例二:社交焦虑障碍
总结词
社交焦虑障碍表现为在社交场合出现强烈的恐惧和紧张感,影响个人正常的人际交往。
焦虑障碍ppt课件
目 录
• 焦虑障碍概述 • 焦虑障碍的成因 • 焦虑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 焦虑障碍的治疗 • 焦虑障碍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 焦虑障碍的案例研究
01
焦虑障碍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过度的担 忧和恐惧,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 和工作。
特征
焦虑障碍的主要特征包括紧张不 安、易怒、过度警惕、恐惧和忧 虑等情绪反应,以及自主神经系 统功能亢进的身体症状。
感谢观看
心理因素
个性特征
如自卑、完美主义、依赖性强等个性特点,可能增加个体患焦虑 障碍的风险。
认知模式
对危险和威胁的过度估计、悲观主义等认知模式可能导致焦虑情绪 的产生。
心理创伤与童年经历
早期心理创伤或不良的年经历可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增加焦 虑障碍的风险。
03
焦虑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
01
02
物理治疗
如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等,在 某些情况下可能对缓解焦虑症状
有帮助。
05
焦虑障碍的预防与自我管 理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 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降 低焦虑的发生风险。
学习放松技巧
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有助 于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第6章 焦虑障碍
![第6章 焦虑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a56caf59fe4733687e21aa8c.png)
第6章焦虑障碍1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
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或各种躯体不适感以及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2 Lewis基于临床实践和文献回顾,认为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的焦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病人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惊恐或恐怖。
(2)这种情绪是不快的和痛苦的,可以有一种死在眉睫或马上就要虚脱昏倒的感觉。
(3)这种情绪指向未来,它意味着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到来或马上就要发生。
(4)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
(5)在焦虑体验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行性不安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3CCMD-3中神经症的主要类型分为: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4弗洛伊德按焦虑的不同来源,将其分为三类:(1)现实性焦虑(2)精神症性焦虑(3)道德性焦虑5 Spielbeger将焦虑分为两类:(1)状态焦虑(2)特质性焦虑6神经症性焦虑可有三种表现形式:(1)游离型焦虑(2)恐怖症(3)惊恐反应7神经症被认为是没有精神病理形态学改变的一类神经功能性疾病。
8精神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精神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
(2)症状复杂多样,其典型体验是患者感到不能控制他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患者虽有多种躯体的自觉不适感,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
(3)患者一般能适应社会,其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可以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但其症状妨碍了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
(4)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常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
(5)症状持续时间至少已3个月。
9恐怖症是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的强烈的恐惧情绪。
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
10恐怖症在人群中很常见,是仅次于抑郁症,酒精依赖,位于第三位的精神障碍。
焦虑障碍新PPT课件
![焦虑障碍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328e48650e52ea551898cd.png)
惊恐障碍最主要的特征是反复性 看表6-3
变态心理学
DSM-5中场所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注意: DSM-IV-TR 曾将场所恐惧症划分为惊忍障碍的亚型, 而不是单独
精英心理咨询师讲课系列
变态心理学 第六章 焦虑障碍
主 办:安徽明德心理教育
变态心理学
1
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类心理疾病
DSM-5中最主要的五种焦虑障碍包括 1.特定对象恐惧症 2.社交焦虑障碍 3.惊恐障碍 4.场所恐惧症 5.广泛性焦虑障碍。 焦虑感在所有的焦虑障碍中都很常见,恐惧
感在除广泛性焦虑障碍之外的焦虑障碍中常 见。
我们称突如其来的惊恐发作为无线索发作。由特定情境(如 看见一条蛇) 引发的惊恐发作叫作有线索的惊恐发作。有线 索的惊恐发作患者,有可能同时患有恐惧症。DSM认为个 体必须反复经历无线索的惊恐发作,才能被诊断为惊恐障碍 。此外,他们必须担心发作,或者因为惊恐发作面改变行为 模式,这种担心或改变至少要持续一个月。因此,惊恐发作 所引起的反应和惊恐发作本身,一起为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 据
社交焦虑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是指患者对可能需要面对或接 触陌生人的社交场合表现出稳定的、不切实 际的恐惧。DSM-IV-TR将这种障碍命名为社 交恐惧症,而DSM-5却将它命名为社交焦虑 障碍。因为与其他的恐惧症相比,这种障碍 引发的问题更普遍,而且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更大(Liebowitz,Heimberg, Fresco, et al, 2000)。 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比如下文临床 个案中的莫琳,常回避某些社交场合。
事实上,特定对象恐惧症更多的是对一类事物或情境的恐惧。DSM根据 恐惧来源将特定对象恐惧症分类(见表6.2)。患有某种特定对象恐惧症的 个体很可能也患上另一种特定对象恐惧症,也就是说,特定对象恐惧症 之下间文存中在乔很依高的的个共案病,率我们(Ke可n以dl看er到, M特y定ers对,P象re恐sc惧ot症t, 是eta如l.何, 2影00响1变)人。态们通心生过理活学 的。
焦虑障碍概述
![焦虑障碍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ebd5e4a767f5acfa1c7cdb5.png)
焦虑症治疗药物简介
药物名称
苯巴比妥 鲁米那 苯二氮卓类
使用年代
一次世界大战前 第一代 第二代
药理及副作用
催眠作用太强 毒性作用大 催眠作用强,不理想,药理作 用涉及 GABA 能神之传导系 统。 无催眠作用,作用机制不清 楚,可能是 5-HT1A 有程度不同的抗焦虑效果 肾上腺能阻滞剂,有轻微镇 静作用,尤适合心慌突出的 讲台、舞台焦虑
赛乐特抗焦虑的药理学机制
5-HT是与焦虑症有密切关联的神经递质。主要包 括5-HT1, 5-HT2, 5-HT3, 5-HT4,其中尤以5-HT2A, 5-HT2,5-HT3与焦虑症的病因学密切相关。 应用赛乐特进行长期治疗时可使5-HT2c受体功能 下调,可能是其产生 部分抗焦虑药活性的原因的证据(Lightowler等, 1995)。
致焦虑因素和反应不相称
程度严重
持续时间过长
焦虑定义
焦虑 指一种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怀有一种忐忑不
安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核心症状 恐惧
不安
过度担心
紧张
焦虑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有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如颜面潮红、出汗、心悸、 胸闷、气短、颤抖等表现称焦虑的躯体表现。 表现为紧张恐惧,搓手顿足,坐立不安,来回 踱步,并同时有内心焦虑不安称焦虑的精神/行 为表现。
关于强迫症状(1)
攻击性强迫观念: 害怕伤害自己,害怕伤害别人,暴力 或恐怖的想 象,害怕说出侮辱性的语言,害怕做 出令人尴尬 的事情,害怕作出非意愿的冲动(如 刺伤亲人, 朋友),害怕不小心伤害别人。
关于强迫症状(2)
污染性强迫观念:关注或厌恶身体的排 泄物或 分泌物(如大小便、唾液、鼻涕),怕 脏物或 细菌,过分关注环境中的污染物,家庭 用品, 动物,或粘性东西,担心受到污染而患 病,担
变态心理学-焦虑障碍
![变态心理学-焦虑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e22745412b160b4e767fcf80.png)
2. 广泛性焦虑(1)(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
1、CCMD-3的定义
是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紧张
不安为主的焦虑症,
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6个月。
Page 个体感到很无助,他们神经过敏,紧张,易警醒,
经常处于崩溃的边缘。
在认知上,个体预料到某种可怕的事情将会出现,但却又不知 道具体是什么。 在生理上,个体会体验到慢性的肌肉紧张。
Page 10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核心特征是担忧。广泛性焦虑障碍 患者持续地担忧,通常是关于很琐碎的事情。“担 忧”指的对一个问题考虑过多并且不能从这种思绪 中走出来的认知倾向。通常这种担忧持续的原因是 个体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大多数人都会 不时地担忧,但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担忧是过度 的、不受控制的且持久的。
Page 2
焦虑是指人对将要发生的事过分担心和忧虑。 恐惧是对突发危险做出的反应。
心理学家关注恐惧的“突发性”和焦虑的“预期性”。
恐惧是对即时出现的威胁的反应,而焦虑是对即将出现 的威胁的反应。 所以,面对一只熊时,人的反应是恐惧;而大学生对毕 业后就业问题的担心就属于焦虑。
焦虑障碍
焦虑与恐惧的概念:
焦虑是一种以显著的负性情绪、紧张的躯体症状以及对未 来的担忧为特点的情绪状态。 恐惧,是一种对当前危险情景做出的即时的应激反应,具 有很强的逃避倾向,并伴随着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
两者的区别:
恐惧的认知成分是对清晰的、特定的危险的认识,而焦虑 的认知成分则是对弥散的、不确定的危险的预期。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3f6be8fd4693daef5ef73dca.png)
病因和发病机制
3.受体的作用 Β受体上调---心悸出汗颤抖等植物神经症状 苯二氮卓-GABAa复合受体功能不足 A2受体(下调)及 5-HT1A受体功能异常(上调?) 三)脑解剖和影象学 颞叶(海马)---皮层萎缩,血流降低 惊恐发作---脑干蓝斑核功能异常 预期焦虑---海马 扣带回等边缘系统功能异常 恐怖回避---额叶皮层功能异常
以强迫观念 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为主要
临床相 症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有意识 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 两者尖锐的矛盾冲突使病人焦虑痛苦 观念和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背本人的 意志 这种思维观念毫无意义,故极力抵抗排 除,但结果又无法控制和摆脱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生物学因素 一)神经生化 5-HT 功能异常? 作用于5-HT 递质的药物治疗有效 强迫症状减轻常伴血小板5-HT含量下降 5-HT激动剂可使强迫症状暂时加重 突触5-HT2受体上调?---治疗后下调 但40%用SSRI治疗无效 胆碱能功能异常? 多巴胺功能异常?
焦虑障碍治疗
认知治疗 人格基础--对现实不满或期望值过高 预期性焦虑:凡事坏处想,担心结局,长期处 于高警觉状态 对真实环境和事实歪曲的思维和认识 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的观念和歪曲的认知 指出错误观念与焦虑的关系
焦虑障碍治疗
行为治疗 放松训练 系统脱敏疗法 冲击疗法
频度和程度呈波动性
多者一日数次,少者数月或终身一次
过量咖啡因 尼古丁可使症状加重
惊恐发作诊断相 一月内至少3次发作,或首次典型发作后以害 怕再发作的焦虑而持续一月 在没有任何客观危险的环境下发作,或发作无 明显固定的诱因,以至发作不可预测 两次发作间除了害怕再发作外,没有明显症状 表现为强烈的恐惧伴植物神经症状,还常有人 格和现实解体,濒死恐怖及失控等痛苦体验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310c428603d8ce2f0166230c.png)
CCMD-3的诊断标准(3)
• 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 有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 病程标准:6月 • 排除标准:排除甲亢、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
病所致的焦虑;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 物、或抗焦虑药物的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 疑病症、神经衰弱等伴发的焦虑
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概述(1)
素过去以后,焦虑还持续的存在); •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焦虑与害怕
焦虑与害怕的共同点
• 预期有危险发生,紧张担心 • 警觉性增高,一种负性情绪 • 心神不宁 • 定位于将来 • 伴有躯体症状
焦虑与害怕的不同点
对象 相关性
持续时间 范围 诱因 形式 性质 躯体症状
合理性
焦虑 难于肯定 与危险无明确相关
– 其他症状:疲劳、抑郁、强迫、恐惧
• 惊恐发作
•
(CCMD-3标准)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GAD概述:
• 是焦虑障碍中常见的类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 神精神障碍;
• 特征为过度的焦虑和担忧; • 在普通人群中现时患病率为1.6~2.7%,年患病率
为3.1~5.4%,终身患病率为5.1~8.9%。女性明 显的多于男性。广泛焦虑可以在任何年龄起病, 但是起病的高峰年龄为16~19岁。
害怕 特定对象 与危险密切相关
持久 泛化的心神不宁 不肯定 长久 增加警觉性 头昏、胸痛、昏厥、软 弱 迷惑
短 环境性紧张 肯定 发作性 急性发作 出汗、发抖
合理
流行病学资料:
• 在普通的人群中,焦虑障碍的终身患病 率高达14.6%。
• 在一月及六月为两个发病的高峰。
临床表现
• 心理症状:担忧、紧张、着急、烦躁、害怕、 不祥预感等焦虑情感为主,伴有注意力不能集 中、警觉性增高、记忆障碍等。
第六讲 焦虑障碍
![第六讲 焦虑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c140edc57f1922791688e87d.png)
在焦虑障碍中
情感得到了释放:广泛性焦虑障碍 ——你害怕什么,我不知道 焦虑置换到一个客体上:恐怖症 ——你害怕什么,老鼠 焦虑置换到想法上:强迫思维 ——你害怕什么?污染 焦虑置换到具体的情境中:分离焦虑 ——你害怕什么?和妈妈分离
恐怖症
焦虑置换到一个客体上,该客体变成我们恐惧的对 象(步入青春期的少女-害怕老鼠:尾巴上没有毛, 会爬上裤子。。。)
焦虑障碍
焦虑
由一些不确定的事件导致的心理困扰或者不安 缺乏(意识的)客体/对象的恐惧 -你焦虑什么? -我也不知道啊。。Or焦虑的对象,程度不符合逻
辑
恐惧
一种痛苦或不安的情绪,它是由一种即将有危险要 发生的感觉或预期有一些可能的邪恶导致的
应激
人对外界的真实刺激作出的反应
焦虑、恐惧和应激的关系
焦虑的分类
急性焦虑(惊恐):一种突然的惊慌或高强度的恐 惧或不可控的感觉,导致一种放大的或广泛存在的 不可思考的行为
慢性焦虑(焦虑神经症):慢行焦虑性的预期,焦 虑发作,躯体症状(眩晕,呼吸困难,心脏症状, 出汗)
在焦虑障碍中
第一个阶段:把情感从想法上分离,并把这个想法 压抑
第二个阶段:这是一个心理加工的过程,逃离出来 的焦虑进行绑定
有关于安全原则
这种安全感不仅仅是没有不舒服或者没有焦虑,而 是一种自我(ego)非常确定的感觉
很多正常行为以及一些临床的现象(例如某些精神 病性的行为和成瘾)都可以用这种角度来理解,即 他们都是自我(ego)尝试保持这种程度的安全感做 出的努力
什么会促进安全感?
容纳 自我(ego)能力的发展 掌控-身体和头脑 防御-防御的是什么?帮助建立恰当的防御,以抵
御焦虑 能够分辨内部现实(自我反思)和外部现实的能力
第六章焦虑障碍
![第六章焦虑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618ff0a405087632311212a7.png)
2019/11/16
8
(三)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症状为基本 特征的一种神经症。
强迫观念:强迫怀疑、强迫性穷思竭 虑、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意向
强迫情绪:表现为患者对某些事物的 担心和恐怖
强迫动作和行为:强迫检查、强迫询 问、强迫清洗、强迫性仪式或动作、 强迫迟缓
2019/11/16
9
(四)疑病症
2019/11/16
32
概念
强迫观念(Obsession)指的是持 续和重复发生且不能从头脑中消除 的思想、冲动或想象。
强迫行为(Compulsion)是指人 为降低焦虑而受到驱使完成的仪式 性行为。
2019/11/16
33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个人成长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家庭 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孩 子的责任和压力就越来越重,愈来愈多的仪 式性行为将会干扰完成这些责任的能力。
2019/11/16
23
概念
恐慌症(Panic Disorder)又称为 急性焦虑障碍,以病人突然出现严 重的恐惧或恐慌发作(Panic Attack)为特征,持续几分钟至 一小时。
2019/11/16
24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既往史:病人既往是否有重复且突发 性地呈现极端的不安、恐慌的焦虑状 态。
2019/11/16
37
护理目标
长 显护期示理目控诊标制长动:自断期代病我为目替人行“标 洗与为焦: 手其和他生行病虑人活为人”讨的。以的论能其自护力他我。理活感目觉标, 短护期理目诊标短:断期病为目人“标显个:示与病人家人应属减对、少无朋洗友效手相”处的护 和理娱目乐标性次活数动,的皮时肤间增损加伤。逐渐修复。 护 护 护长 成 短 和理理理长松短注期日期强意技期 期诊诊目目常目迫力巧目 目断断标标生标行,,标 标为为:活:为降将: :活 的病病“ “低焦病 病动 时人人强虑人人低皮迫控显能。 间在减自肤观制示够。现少尊完念在有主实用的可效动”整于的出应地转的性时强现对运移护受间迫频水用自理损内观率平放 我。。完念目”标的
焦虑障碍PPT课件
![焦虑障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00201c02020740be1e9b45.png)
概述 临床表现 病因 治疗
9
1、概述
恐怖症是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 的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 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 类心理障碍。
10
患病率 美国:
社交恐怖症终生患病率:11.1%(男)和15.5%
(Magee,1996) 特殊恐怖症的终身患病率大约为 11% (其中男性 7% , 女性16%) ( Keller,1994) 广场恐怖症终身患病率为 5.3% (其中女性约占 75% ) ( Keller,1994) 中国: 全国12地区调查时点患病率为0.059‰ (1986,1978以前 无此诊断)
22
个案研究
第一次惊恐发作的时候,莉莉正在麦当劳上班。她正 准备把一份汉堡递给顾客的时候,她经历了有生以来 最大的痛苦。她的心脏剧烈跳动,并且感到窒息,汗 如雨下,她肯定自己会心脏病发作并死去。大约20分 钟后,她的恐惧才逐渐减弱。她在颤抖之中坐上的士 回家,下车后她拼命一阵狂跑回到家中,之后的三个 月里她几乎没有出过家门。 从这以后,莉莉每个月大约至少有三次发作。她不知 道自己何时会发作。每次发作时,她感到恐惧、胸口 灼痛、窒息、眩晕和颤抖。有时候她觉得所发生的一 切都是不真实的,自己会疯掉。她还认为自己就要死 了。
强迫症
除惊恐障碍之外,病程要求: DSM-Ⅳ -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 CCMD-3 -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
7
3、患病率
国外:焦虑障碍与抑郁性障碍:5-10%
国 内 : 神 经 症 : 北 京 ( 1991 ) 35.18‰ 全国12地区(1986)22.21‰
8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dcda626aaf1ffc4ffe47ace6.png)
2.回避相关刺激或情感麻木 患者刻意回避与创伤有关的想法、感受及 话题,或回避相关的事情和环境。有时表现出 一种情绪上的麻木,并失去对任何事情的兴趣, 与外界相隔离,对事物无动于衷,失去细腻的 情感体验,对未来心灰意冷,甚至自杀。有的 患者可以对创伤事件产生遗忘,从而导致难以 诊断。这种症状实际是一种防御机制。
诊断 在问诊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详细了解病人做梦的情况,特别是噩梦的细 节。 2.了解病人对周围人的态度,人际交往的表现, 与人相处时的情感体验,以确定有无回避和情绪性 迟钝。 3.对比应激事件发生前后病人的行为模式变化。
病因 1.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患者海马萎缩或功能损 伤,可能与闯入性回忆有关;杏仁核活 动增强,可能与恐惧反应有关。去甲肾 上腺素系统功能加强,与惊恐发作和闯 入性回忆有关。
强迫症
强迫症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强迫观念和强迫 行为。所谓强迫观念是指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 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冲动意向,患者 能认识到这些观念是无意义的,并极力摆脱和 排斥,但是无能为力,并为此感到十分苦恼和 焦虑。强迫行为是指为阻止或降低焦虑和痛苦 而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动作。
流行病学分析 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在2%左右。成年 男女比例接近1:1,在儿童中男女比例2:1。 城乡患病率比较接近,离婚或事业人群中患 病率较高。在心理咨询门诊中强迫症比率较 高,仅次于焦虑症。
症状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是漂浮不定的焦虑, 所谓漂浮不定,是指患者的焦虑没有具体对象,也 没有明确的社会倾向。患者没有明显的回避行为。 患者常伴有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难以决断等症 状。可能出现一些行为障碍,如表情紧张,双眉紧 锁,震颤等,言语功能也可能受影响。睡眠障碍和 植物性神经系统亢进也是常见表现。
焦虑障碍(完结)
![焦虑障碍(完结)](https://img.taocdn.com/s3/m/3b1ca97e7e21af45b307a877.png)
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 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此强迫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
或其他躯体疾病。
该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
解释
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当抵抗的程度可疑、强迫思
维的内容异常、仪式行为怪异荒谬时需要注
意鉴别。
预后
约有67.7%的病 人的病情在1年 后有一定程度 的改善 (1997Ravizza) 75%的病人在13~20年 后症状仍没有变化 (1965Kringlen) 约50%的强迫障碍会 持续50年以上 (1999Skoog)
• 回避行为 • 预期焦虑
三个亚诊断
• 特定恐惧症 • 社交恐惧症 • 广场恐惧症
• • • •
环境 物体 自然 现象
特定恐惧症:
蜘蛛、昆虫、狗
对一种或多种物体或情境产生不恰 当的焦虑(可出现焦虑的各种症状)
高处、暴风雨、水
针头、侵入 性医疗操作
动物型
自然环境 型 情境型
血液-注射损伤型 其他
如可能导致哽咽 或呕吐的情况等
• 震颤、头痛、肌痛 • 眩晕、手足刺痛感、 • 感到呼吸急促 • 失眠、夜惊
口干、吞咽困难 上腹不适、过度胀气 蠕动频繁或腹泻
胸部紧缩感
吸气困难
胃肠道 心血管
心悸
自主性 警觉
呼吸 泌尿生殖
尿频或尿急
胸部不适
勃起障碍、月经不调
焦虑障碍的分类(ICD-10)
F40:恐惧性焦虑障碍
• 广场恐惧症(伴/不伴有惊恐障碍) • 社交恐惧症
可使回避行为获得实质性和长期性的改变。
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物:BZD类与暴露疗法联合使用; 抗抑郁药物:丙咪嗪、SSRIs、MAIOs等。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a2d747b965ce0508763213b9.png)
个案
!
!
!
特定恐惧症
由于存在或预期某种特殊物件或情景(例如,飞行、高度、
动物、在注射时看到流血)而出现的过度或不合理的,显著 而持续的害怕。 一接触(暴露于)所恐惧的刺激,几乎毫未例外地之即发生 焦虑反应,采取一种仅限于此情景或由此情景所诱发的惊恐 发作形式。注:如是儿童,焦虑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惊呆、 或紧紧拖住他人。 患者认识到这种害怕是过度的或不合理的。 患者一般都没法避免这种情景,否则便以极度的焦虑或痛苦 烦恼忍耐着。 这种对所恐怖的情景的避免、焦虑的期待、或痛苦烦恼,会 显著地干扰个人的正常生活、职业(或学业)、或社交活动 或关系,或者对于具有这种恐怖感到显著的痛苦烦恼。
n 焦虑跟滥用药物和毒品无关,跟生理病变无关,跟
患有另一种心理障碍无关。
!
!
!
讨论:
!
强迫症
n 出现强迫性思维或强迫行为 Ø 强迫思维:
1.思想、意念、或想象,会反复或持久地闯入头脑,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若 烦恼; 2.这种思想、意念、或想象并不单纯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过分担心; 3.患者努力压制这些想法,但总是无法控制,因为一旦控制不去做,就会出 现紧张,心慌等严重的焦虑表现,为了避免焦虑的发生,患者只好去想、 去做。这个特点称之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 4.患者能够意识到这种强迫的意识和冲动来自于自我,而不是来自于外界, 是自己的想法。
Ø2.社交恐惧症
Ø3.特定对象恐惧症
!
陌生环境恐惧症
n 对置身于某处或某情景感到焦虑,觉得难以逃逸(或感到难堪),或感到
在发生意想不到的或情景所诱发的惊恐发作或惊恐样症状时会找不到帮助。 典型的广场恐怖是在下列情景时,;例如独自离家在外;在一个人群中或 正在站队;在一座桥上;在公共汽车、火车、或汽车中旅行。 (注:如 果只是某一个或一二个特殊情景,那就可以考虑特殊恐怖症的诊断;如果 只限于社交情景,那就诊断社交恐怖症。)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f55f7cc5bb4cf7ec4afed06b.png)
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s)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常见神经症。
我国的调查研究显示:焦虑症在一般居民中的发病率为2%,其中41%为广泛性焦虑,33%为情境性焦虑。
精神障碍病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有某种形式的焦虑障碍,而且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中应激因素增加,心理不适应等焦虑反应势必增多,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目录正常焦虑病理焦虑和焦虑症状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焦虑症的其他症状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和类型焦虑症状群:焦虑症的发病原因正常焦虑病理焦虑和焦虑症状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焦虑症的其他症状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和类型焦虑症状群:焦虑症的发病原因•焦虑症的临床表现•焦虑症的鉴别•如何自我防治焦虑症•焦虑症的三种治疗药展开正常焦虑焦虑是一种情感表现,当人们面对潜在的或真实的危险或威胁时,都会产生的情感认识焦虑障碍反应。
绝大多数因一定原因引起、可以理解的、适度的焦虑,属于正常焦虑。
失去焦虑反应的人倒是不正常的。
病理焦虑和焦虑症状如同许多生理心理反应一样,如果反应过度,便是不正常了。
病理焦虑是指焦虑障碍不适当的焦虑表现,指没有明确的致焦虑因素,或者是因素和反应不对称,严重的或持续的焦虑反应。
后者可以反映于他们的感受、行为或功能状态中,他们本人、亲属或周围人,也能觉察到这类反应/状态,非同寻常。
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
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焦虑障碍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
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
广泛性焦虑: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病人终日惶惶不安,顾虑自己的工作、健康;担心亲人的安危、唯恐不测,并常伴有躯体不适感,如晕眩、出汗、心悸、胸痛、全身有针刺感、作呕等。
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以上两类病人往往都去内科或急诊室就医,常被误认为是冠心病发作,呼吸紊乱或其他发作性疾病,反复检查,徒然浪费精力、物力和时间。
焦虑障碍课件
![焦虑障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bf9c003186bceb18e8bb55.png)
非适应性:为焦虑的出现感到痛苦、 自我效能下降。
6
焦虑综合征
心理方面
对危险的过高评价 过度惊吓反应 持续的精神紧张、恐惧、担心、害怕、内心的不
安全感(惶惶不可终日) 痛苦、烦躁、发脾气、易激惹、看什么都不顺眼、
鸡蛋里挑骨头 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下降、想法多 (不想想,
过分的焦虑和担忧 没1有4 特殊原因或事情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 anxiety disorder,GAD )
生理方面(躯体性焦虑)
神经系统:头昏、头痛、头胀、紧绷感、沉重感; 心血管系统:心慌、心悸、心跳加快、感觉血管跳动
等; 呼吸系统:胸闷、气促、呼吸困难; 皮肤系统:汗多、四肢发麻、发抖、时冷时热、发烧
无目的行为、动作增多,行为效能 下降,运动不安(小动作多、坐立 不安)
难以采取指向现实目标的行为 缓解焦虑的行为:回避、退缩、寻
求刺激、物质滥用
焦虑综合征可出现于
精神疾病(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应激相关障碍 等)
躯体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 病(甲减、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等)
等; 呼吸系统:胸闷、气促、呼吸困难; 皮肤感觉系统:汗多、四肢发麻、发抖、时冷时热、
发烧发烫、烧灼感;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胃胀、腹泻、便秘; 泌尿系统:尿频、尿急、尿不净感; 生殖系统:月经紊乱、经期不调等; 运动系统:坐立不安、来回走动、全身肌紧张、震颤
等;
9
焦虑综合征
行为方面
选择性缄默症
广场恐怖症,无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障碍病史
特定恐怖症
特定恐怖症
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672ae15d763231126fdb113c.png)
焦虑障碍规范化治疗流程
• 治疗目标
提高临床治愈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恢复社会功能 长期随访,减少复发,GAD治疗至少持续12个月 改善预后,减少社会功能缺失
焦虑障碍规范化治疗流程
• 治疗原则
明确诊断,合理用药 特殊人群、重点关注 单一足量足疗程,不急于联合药物治疗 密切观察病情,监测不良反应 家属、患者共同参与
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梗
胃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结肠炎
感染
HIV,结核,败血症
呼吸疾病
哮喘,气胸,肺栓塞
神经疾病
脑血管疾病,癫痫发作
撤药反应
酒精,镇静催眠药,麻醉品,尼古丁
7
可能引起焦虑的药物
激素 奋剂
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 素
苯丙氨,可卡因,哌醋甲酯
支气管扩张剂
茶碱
升压药
焦虑障碍概念
• 一组以焦虑为主要临床相的精神障碍。 • 精神症状+躯体症状 • 特点:
起病早(80%-90% 35岁前) 遗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起病均有影响 预后与个体素质和临床类型有关
几种常见的焦虑障碍(1)
• 广泛性焦虑症 又称慢性焦虑症,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 现形式。缓慢起病,以经常或持续存在的焦虑为主要 临床相。
焦虑障碍规范化治疗流程
• 抗焦虑药物治疗策略
小剂量开始,4-6周推荐剂量,1-2年长期治疗,逐渐减药,至少2-3 个月
SFDA批准 治疗惊恐障碍: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氯米帕明 治疗GAD:文拉法辛 治疗SAD:帕罗西汀
早起合并苯二氮卓类控制严重焦虑、失眠等,2-4周逐渐减停
焦虑障碍
焦虑(anxiety)
• 焦虑是一组紧张、担忧症状的组合。 作为一个症状,指在缺乏充足的客观原因所产生紧张、 不安或恐惧的内心体验并表现相应的自主神经功能失 调:
焦虑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焦虑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78518819e8b8f67d1cb967.png)
第六章焦虑障碍第一节概述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是一组以焦虑症状群为主要临床相的精神障碍的总称。
焦虑障碍的特点是过度恐惧和焦虑,以及相关的行为障碍。
恐惧是指面临具体不利的或危险的处境时出现的焦虑反应,焦虑是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心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紧张不安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根据ICD-11和DSM-5的疾病分类,目前的焦虑障碍包括:①广泛性焦虑障碍;②惊恐障碍;③场所恐惧症;④社交焦虑障碍;⑤特定恐惧障碍;⑥分离性焦虑障碍;⑦选择性缄默;⑧其他药物或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
本章的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和特定恐惧障碍这5种常见类型。
一、流行病学2019年发布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HMS)结果显示,焦虑障碍是我国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年患病率为5.0%,终生患病率为7.6%。
焦虑障碍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通常起病于儿童期或少年期,到成年期就诊。
焦虑障碍有性别差异,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焦虑症状越来越常见,并常与抑郁症状共存。
研究发现,焦虑障碍的共病率很高,可以同时共病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焦虑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生物节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功能失调、神经递质平衡失调等。
心理因素包括童年经历、性格特点、生活事件等。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生活节奏、经济状况等。
与焦虑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焦虑障碍家族史,童年期焦虑障碍病史,童年期不良的养育方式,应激性或创伤性生活事件,女性,离异,丧偶,失业,经济困难,共病精神障碍(尤其抑郁障碍)等。
三、临床特征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为焦虑症状群,包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
精神症状表现为焦虑、担忧、害怕、恐惧、紧张不安;躯体症状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颜面潮红、苍白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精神科护理学承德第六章焦虑障碍ppt课件
![精神科护理学承德第六章焦虑障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29d971da38376bae1fae03.png)
极度焦虑(Panic) 又可称为恐慌,与惧
怕、恐惧和惊骇相关,完全失去自我控制, 活动增加,沟通能力严重降低,感觉扭曲, 丧失理性思维。
2020/11/19
a
3
分类
他业余时间经常参加体育探险活动,如打球、 健身、蹦极和跳伞运动,大学期间是学校蹦 极协会的主要成员,毕业后参加了探险俱乐 部,与俱乐部的会员相处得很好。在他8岁
的时候,母亲患病死亡,他的父亲将他养大, 二人相依为命,生活一直平静、和谐。
2020/11/19
健康教育 使病人及其家属认识到强迫
症的本质,帮助病人和家属公开谈论 强迫观念、焦虑和仪式行为,降低病 人保守秘密的需求,减轻病人负罪感, 使家庭成员能够更好地给予病人情感 支持。
护理评价
2020/11/19
a
25
三婚,一个IT公司的
职员,为人谦和,人际关系很好,与同学、 同事、朋友及领导相处十分融洽,生活态度 曾经很积极、乐观、向上,得到很多人好评。
认知改变:思维混乱,自我感觉分离(人格 解体),脱离现实(丧失现实感),定向力 丧失,判断力中断,缺乏自知力。
自尊低下:无力、无助感,自我责备,消极 评价自我,甚至考虑自杀,统计结果表明: 大约有20%的恐慌症的病人企图自杀。
2020/11/19
a
11
3.社会状况
回避及妥协 工作能力降低或丧失
2020/11/19
CCMD-III 恐惧症(恐怖症) 焦虑症
惊恐障碍 广泛性焦虑 强迫症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衰弱 其它或待分类的神经症
a
【内科学】焦虑障碍
![【内科学】焦虑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3b377bb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3.png)
【内科学】焦虑障碍【发病及发病机制】(一)遗传因素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在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
焦虑障碍先证者一级亲属中本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单卵双生子本症同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
(二)神经生化因素1.神经递质研究发现某些药物能解除焦虑症状,另一些药物可导致焦虑症状,这成为焦虑障碍生物学最有利证据。
中枢NE、DA、5-HT和γ-GABA等四种神经递质与焦虑发病机制有关。
NE能系统特别是蓝斑起警戒作用,可引起危险的警惕和期待;中脑皮层的DA能系统与感情行为和感情表达有关;5-HT能系统特别是背侧中缝核能抑制与焦虑相关的行为;5-HT能活动具有重要的保持警觉和控制焦虑作用;GABA是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含量降低,则可导致过强的焦虑情绪。
2.乳酸学说认为乳酸盐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有氧代谢异常、β肾上腺活动亢进,外周儿茶酚胺过度释放、中枢化学感受器敏感性增高,使焦虑轻者产生焦虑表现。
(三)社会心理因素临床中,一些焦虑障碍患者前常有应激性生活事件。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焦虑源自内在的心理冲突;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焦虑是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所形成一种条件反射,焦虑发作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对可怕情景的条件反射,因而环境因素构成了焦虑障碍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一)广泛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一种以经常或持续、全面而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及过度焦虑感为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该焦虑不限于某特定场景。
患者往往能够自知而不能控制。
1.神经性焦虑为核心症状,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经常、过份担忧,恐慌的预感,终日心烦意乱,坐卧不安,忧心忡忡,好像不幸即将在自己或家人头上。
内容常是对疾病的关注,他人安全的牵挂等。
有的患者担心对象或内容可能是现实的,但与实际很不相称。
患者常有警觉性增高,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敏感,易出现惊跳反应;注意力不能集中,健忘,失眠、睡中易醒,情绪易激惹等,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以致学习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d143e2a7336c1eb91b375d10.png)
〔3〕担忧再次发作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病症+病程+排除诊断 鉴别: 躯体疾病:甲亢、心肌堵塞 其他焦虑障碍:恐惧障碍 抑郁障碍 精神分裂症
治疗
1.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暴露治疗 〕、放松训练、家庭治疗
2.药物治疗 〔1〕SSRIs类药物:舍曲林、帕罗西汀 〔2〕苯二氮卓类:阿普唑仑
• 生活事件 行为反响:咬指甲、腹痛等
〔2〕苯二氮卓类:阿普唑仑 第四节 强迫障碍
临床表现
• 核心病症:与依恋对象别离后表现出过分 担忧、害怕等焦虑情绪及继发的行为异常 或躯体病症。
• 情绪反响:烦躁不安、哭闹、对抗、随意 发脾气
• 行为反响:咬指甲、腹痛等
治疗
• 心理治疗 • 药物治疗
第二节 恐惧性焦虑障碍
病因
• 遗传
• 依恋模式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悸、出汗、头昏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悸、出汗、头昏等 〔1〕强迫疑心或担忧:疑心门窗是否关好;
• 教养方式 〔1〕SSRIs类药物:舍曲林、帕罗西汀
排除分裂症、其他精神障碍 核心病症:与依恋对象别离后表现出过分担忧、害怕等焦虑情绪及继发的行为异常或躯体病症。 〔2〕苯二氮卓类:阿普唑仑
〔2〕回避行为:回避社交场合、拒绝 上学
鉴别诊断
• 正常儿童的害羞 • 别离性焦虑障碍 • 广泛性发育障碍 • 抑郁障碍
治疗
1.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团体治疗 2.药物治疗
第四节 强迫障碍
定义: 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等强迫病症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 特点:强迫与反强迫,痛苦体验
病因
〔1〕遗传 〔2〕脑功能异常 〔3〕神经递质 〔4〕心理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态心理学讲义河北大学杨志刚SynRhine@变态心理学讲义第六章焦虑障碍(AnxietyDisorders)第五章焦虑障碍一. 概述二. 恐怖症三. 惊恐障碍四. 广泛性焦虑障碍五. 强迫障碍六. 创伤后应激障碍一、概述1、焦虑概念它与抑郁的区别,焦虑的适应性功能。
2、焦虑的分类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3、焦虑障碍的研究历史和类型研究历史18世纪:神经症指神经系统的感觉异常19世纪:有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的疾病都被从神经症中分离出去20世纪50年代:神经症被认为没有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的神经功能疾病,曾译为神经官能症1980:DSM-III提出焦虑障碍的概念y将有焦虑症状的障碍归入其中中国的CCMD系统目前仍沿用神经症的名称流行病学情况(患病率)国外:焦虑障碍与抑郁性障碍:5-10% 国内:神经症:北京(1991)35.18‰全国12地区(1986)22.21‰诊断分类DSM-IV中焦虑障碍的主要类型惊恐障碍(伴有或不伴广场恐怖)广场恐怖(无惊恐障碍)特殊恐怖症(specific phobias)社交恐怖症强迫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CCMD-3中神经症的主要类型y恐惧症(恐怖症)○场所、社交、特定恐惧症y焦虑症○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y强迫症除惊恐障碍之外,病程要求:DSM-Ⅳ-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CCMD-3 -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神经症的几个主要特征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常构成发病的基础。
症状复杂多样,典型体验是不能控制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
一般能够适应社会。
症状持续时间至少已3个月(惊恐障碍除外)。
二、恐怖症(phobia,恐惧症)1、概述2、临床表现3、病因4、治疗phobiaBees apiphobia Blood hematophobiabelonephobiatraumatophobiaalgophobia Animals zoophobia Contamination mysophobiaStars siderophobia Enclosed places claustrophobiahodophobia Rain ombrophobia Bridge gephyrophobia Thunder brontophobia Empty rooms kenophobia Darkness nyctophobia1、概述恐怖症是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的强烈的恐惧情绪。
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
患病率美国:y社交恐怖症终生患病率:11.1%(男)和15.5% (女)(Magee,1996)y特殊恐怖症的终身患病率大约为11%(其中男性7%,女性16%)(Keller,1994)y广场恐怖症终身患病率为5.3%(其中女性约占75%)(Keller,1994)中国:y全国12地区调查时点患病率为0.059‰(1986,1978以前无此诊断)临床表现与诊断(1)广场恐怖症(agoraphobia)-又译场所恐怖症(2)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3)特殊恐怖症(specific phobia)广场恐怖症(agoraphobia)又译场所恐怖症y病人害怕开放的空间或害怕离家y病人害怕置身于人群拥挤场合以及难以逃回安全处所三个特点:1、焦虑症状担心昏倒,或失去自控;植物性神经功能激活的表现;惊恐发作2、焦虑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人群拥挤的场合、封闭场所、难以立即逃到安全的地方等情境3、回避行为立即从恐怖情境中逃走或回避恐怖情境(P190 案例诊断标准P191)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s)y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具有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y恐惧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当泛化,如恐惧被别人注视y恐惧自己会做出丢脸的言谈举止或表情尴尬y多数患者起病于青少年(案例P191)特殊恐怖症(specific phobias)又译特定恐惧症y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而出现的不合理焦虑y恐惧对象有某些动物、昆虫、登高、雷电、黑暗、坐飞机、外伤或出血、锐器,以及特定的疾病等(案例P193)3、病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y心理分析理论的解释y行为治疗的解释Watson’s little Albert experiment/watch?v=KxKfpKQzow8Mowrer的两阶段模型(P195)班杜拉模仿学习理论y认知理论的解释高估所害怕事物或情境的危险性的不合理信念。
(Barlow焦虑模型)自我推荐理论(Leary)y人格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作用4、治疗药物治疗(抗焦虑药)心理治疗y心理动力学治疗y认知行为治疗○系统脱敏法或暴露疗法○社交技能训练○放松训练○认知重建y认识领悟疗法y森田疗法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1、概述2、临床表现3、病因4、治疗1、概述惊恐障碍:极度焦虑状态的突然出现,通常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和灾难临头的想法。
案例:P201流行病学情况患病率:y惊恐障碍终生患病率约:2%一4%y惊恐发作终生患病率:3.6% (美国,80年代)y终生患病率:3.5%:男女比率:2∶5 (90年代) 多在成年早期发病临床表现心悸或心跳加速出汗颤抖或发抖气短或感到窒息(气闷)胸部疼痛或不适恶心或腹部难受感到头晕、站立不稳或晕倒现实解体(不真实感)或人格解体(感到并非自己) 害怕失去控制或将要发疯害怕即将死去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感)寒颤或潮热DSM-IV诊断标准 惊恐发作y发作常突然产生y l0分钟左右到达高峰y通常持续20一30分钟y极少超过1小时y通常每周1一2次病程:y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y或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CCMD-3)预后y约50%患者完全缓解,20%基本无变化y病前功能状况良好,症状持续时间短暂者,大多预后较好。
共病y抑郁症、其它焦虑障碍(如广场恐怖症、其他恐怖症等)惊恐发作的病因生物学因素y遗传因素y神经递质学说(NE的活性异常)y乳酸盐假说y神经解剖学心理社会因素y心理分析的观点(焦虑和防御机制)y行为学派的观点(fear of fear )y认知学派的观点(Beck et al., 模型P205)y特质-压力模型(Craske and Barlow, 2001. P206)惊恐障碍的治疗y药物治疗○抗抑郁类药物和笨二氮(艹卓)类药物。
y心理治疗○治疗原则y1. 告知;2. 保证可以得到治疗;3.告诉特点;4.药物作用;5.家属参与。
○心理动力学治疗○行为治疗:y逐级暴露法或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技术)○认知疗法:y认知重建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1、概述2、临床表现3、病因4、治疗概述广泛性焦虑:对多种事件或活动(例如工作或学习)呈现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心(一种提心吊胆地等待和期待),并伴有6种相关的负性或紧张症状中的至少3种,患者感到难以控制自己不去担心。
其基本特征是慢性的、不可控的担忧。
案例:P209流行病学情况患病率一般:2%-5%,终身患病率大概为1.6%和5.1%,在女性中较为多见,男女比例为1:2。
我国:1.48‰(1986)共病:y其它焦虑障碍(如恐怖症和惊恐障碍)y抑郁障碍临床表现坐立不安或感到紧张,容易疲劳;思想难以集中或脑子一下子变得空白;易激惹,肌肉紧张;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浅或易醒);焦虑没有明确的主题,也没有明确的社会倾向性;对担心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回避行为,有轻微的回避倾向,但不会减轻其焦虑。
DSM-IV对GAD的诊断标准P2113、病因生物学的解释心理学的解释心理分析学派的解释 行为学派的解释认知学派的解释生物学原因遗传研究y一级亲属中患GAD的比例为15%,一般人群为4%。
y同卵双生子共病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
y遗传因素所起作用约为30%。
生物化学研究y GAD与大脑特别是边缘系统的GABA不足或GABA受体不足有关。
y证据。
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分析(心理动力学)观点y自我和本能之间的无意识冲突,和恐惧症的区别在于没有形成合适的防御机制。
y早期亲密关系的影响作用。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观点y人本主义认为个体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形成了价值的条件化。
y存在的焦虑心理社会因素认知行为理论y行为观点○GAD也是条件反射作用的结果。
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的一种担忧。
y认知观点y GAD患者易于对应激事件感到不可控或不可预测,这与过去经验相关。
y如果人们对危险作出过度评价,焦虑反应与客观情境不相称,即会形成病理性的焦虑反应。
y对外界事物的负性评估方式。
GAD的治疗药物治疗y苯二氮(艹卓)类 心理动力学治疗 行为治疗认知治疗五、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1、概述2、临床表现3、病因4、治疗1、概述强迫症:特点是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美国(1984)5大城市调查:y终生患病率为2.5%y6个月的时点患病率为1.6%我国(1986)12地区调查:-患病率0.030%男性发病高峰13-15岁,女性20-24岁 男女比例基本接近2、临床表现强迫思想(obsessions) 强迫行为(compulsion)强迫思想:-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强迫观念强迫性回忆强迫性对立性观念穷思竭虑强迫行为-又名强迫动作,被迫作为强迫思维的反应而不得不进行的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y强迫洗涤y强迫核对y强迫检查y强迫性仪式动作y强迫性迟缓DSM-IV诊断标准(P221)病程y多于青春期前后或成年期起病,有些更早。
起病较慢,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共病y抑郁,其他焦虑障碍。
预后y预后不良者特点○病前有不良人格○病前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差○童年期起病○强迫症状怪异○伴有抑郁障碍生物学的解释y较其他焦虑症状有更为明显的生物学基础 社会心理学的解释y人格因素的影响y心理动力学的解释y行为学派的解释y认知学派的解释4、治疗药物治疗一线治疗及辅助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心理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认识领悟疗法的治疗森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