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唐代前期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提出
唐代的文学理论和批评
刘知几又主张写历史事件,在叙述的时候应 当简练。他在《叙事篇》说:“国史之美者,以 叙事为工;而叙事为工者,以简要为主。”他批 评六朝人写的历史废话太多。“一行之间,必谬 增数字;尺纸之内,恒虚费数行”。刘知几主张 简练,也是针对六朝的骈偶风习提出来的。
刘知几于文章主张简要ຫໍສະໝຸດ 并不是脱离内容表 达单纯求简练,而是要作到“文约而事丰”。所 以,他主张简练,实际上是一种文学上的精练。 正是从这种见解出发,所以他提出“用晦”的主 张。刘知几所谓“用晦”并不是晦涩,而是语言 精练而含义深刻,内容丰富而完整。
第六章 唐代的文学理论和批评
唐代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文论和诗论开始分道扬镳。在魏晋南北朝 时期,是把诗和文放在一起来探讨的。但是到了 唐代,因为诗歌的发展达到空前的兴盛,人们对 诗的特点、文和散文的界限认识得越来越清楚。 人们也就把它们分开来探讨。当然还有另外一个 原因,那就是和文学创作的实际情况有密切联系。 六朝时期,文学注重辞藻雕琢。
刘知几在《史通》中举了用晦的具体例子。 比如《左传》写楚王去巡视军队,对三军的感动 只用了几个字:“三军之士,皆如挟纩”。用几 个字作了个生动贴切的比喻,把当时前线上的气 氛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读来余味无穷。
刘知几又举了《汉书》的例子。《汉书》上 说翟公这个人,原来做过廷尉,声势显赫,所以 那个时候宾客盈门。后来罢了官,无权无势,所 以家里冷冷清清。《汉书》也只用了几个字叫 “翟公之门,可张雀罗”来说明这件事情。
韩愈,字退之,河南人。他在思想上是个正 统的儒家,政治倾向比较比保守,但是他在文学 上,由于他深通古文,所以在阐述他的文论中, 虽然也从儒家的传统观点出发,但是他没有停止 在这上面,而是深入到文学的内部规律。
刘知几举例子:北朝时有一个皇帝也是文盲, 但是作史者写他过渭水时说:“此地宁复有吕望 耶?” 。法国有个大作家列那尔,他曾批评过 一些作家对人物语言描写得不真实,说这些作家 “文才太高了,竟把他自己的文才给了他笔下的 农民”。作家描写人物语言,必须真实,符合这 个特定人物的身份。
中国文学批评史——唐宋金元时期
第一节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和“诗境”的提出
缘境不尽曰情。(《诗式〃辨体有一十九字》
夫诗工创心,以情为地,以兴为经,然后清
音韵其声律,丽句增其文彩。如杨林积翠之 下,翘楚幽花,时时开发,乃知斯文,味益 深矣。(《诗议》 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秋日遥和卢 使君游何山寺宿杨上人房论涅槃经义》) 为依炉峰在,境胜增道情。(《夏日与綦毋 居士昱上人纳凉》)
杜甫对前代文学遗产采取了正确的态度,
在反对齐梁文风中,他顶住了全盘否定了 齐梁文学的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坚持了正 确的原则,这是很不容易的。李白虽然并 不全盘否定六朝文学,但在理论上旗帜还 不够鲜明。而杜甫则明确提出了文学发展 中这一重要问题,并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这在《戏为六绝句》中论述得最为充分。
唐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总的特点
第一,主要是诗学批评,是诗歌的实际批评,是以 诗为主的专门化的文学批评,即文学批评的诗话。 第二,与汉人的审美情趣一样,整个社会崇尚弘丽、 富艳。受其文化心态与审美风尚的影响,唐代的文 艺思潮与诗学理论大致分为两大流别: 一重兴寄,主风骨; 二重兴象,主神韵。 前者属于儒家学派,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由陈子昂、 殷璠、杜甫到元稹、白居易,一直到晚唐皮日休。 后者缘于佛老哲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从王昌龄 到释皎然,一直到晚唐司空图之辈。
第一节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和“诗境”的提出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 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 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 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 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 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 有金石声。……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 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唐代文学四个发展阶段
唐代文学四个发展阶段第一篇:唐代文学四个发展阶段唐代文学四个发展阶段一、初唐:唐诗的准备阶段。
试探总的趋势由齐梁旧风向盛唐气象过渡。
两个重要现象:1.一大批宫廷诗人承袭齐梁绮丽的风气。
追求诗歌的词藻和声律,而最终导致了律体的完成。
2.为数不多的卓杰之士,批判六朝以来浮华的文风,强调诗歌的风雅兴寄,从而导致试探风起的转变。
初唐诗人的特点:继承加变革二、盛唐:唐代诗歌的鼎盛期、顶端充满“爱国主义和爱国热情”反映在文坛:积极浪漫的诗歌成为创作主流。
代表人物:李白安史之乱使开唐以来的矛盾集聚,反映现实揭露现实的诗歌得到发展。
代表人物是杜甫。
总结盛唐,开启中唐,杜甫应运而生。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边塞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
高适以乐府歌行见长,风格苍凉雄健,岑参后期诗歌磊落奇骏。
三、中唐:再盛期。
大历时期是一个低谷时期,但也是对盛唐诗歌的继承,多沿袭他们的文风。
大历十才子;山水田园诗:刘长卿、韦应物;边塞诗:刘禹锡、李益;奇崛派诗人:代表韩愈、孟郊,又称“韩孟诗派”,孟郊独创风格是古拙瘦硬用语奇险;“山水诗人”:柳宗元、刘禹锡。
刘禹锡诗歌风格:“沉着稳练,风调自然,格律精切”;古文运动:领导者:韩愈、柳宗元。
是一场以复古为旗帜的文学革新运动,它的重点在于对文体的改革,同时也兼及文风、文学语言的改革。
特点:1.古文运动与儒学复古紧密结合,具有政治革新意义;2.文体改革与进步的文学观点紧密结合。
四、晚唐:夕阳期。
感情情绪十分浓厚。
杜牧、李商隐是晚唐的代表作家。
有的刻苦沉吟,追求“清新奇僻”,代表贾岛、姚合;有的着力艳丽,写闺中女儿之情思,如温庭筠、韩偓;有的淡薄诗风,如司徒空、陆龟蒙;有的讽喻时事,表达动离之感,如皮日休、罗隐。
在散文上出现小品文创作,继承韩柳的古文传统,用尖锐的笔锋,讽刺时事。
唐传奇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第二篇:唐代文学复习唐代文学复习提纲唐诗繁荣情况及原因历代唐诗选本中选诗较多较全、影响较大、品位最高的是清代沈德潜的《唐诗别裁》。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的提出)
第8章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的提出8.1 复习笔记一、唐初反齐梁文风中的两种不同倾向(一)齐梁文学概况1.齐梁文学总结了自魏晋以来文学艺术发展中的新成果和新经验,重视文学的“缘情”本质,讲究艺术形式的华丽,注意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初步形成了近体诗的格式和雏形。
2.齐梁文学的不良倾向主要有两个方面:(1)相当一部分作家中有片面追求形式美而不注意内容充实的缺点,有些作品内容贫乏,情调低下。
(2)艺术上偏重辞藻、典故、声律等具体技巧,而对审美意象的整体塑造方面较为忽视。
(二)唐初反齐梁文风中的两种不同倾向1.对齐梁文学持根本否定态度(1)这一派以李谔、王通、王勃等为代表,对齐梁乃至整个六朝文学持根本否定态度,把产生华靡淫丽文风的根源一直追溯到以屈原作品为主的《楚辞》。
(2)李谔《上隋高祖革文华书》主张一切文章,都要以“教化”为本,认为“诗、书、礼、乐”乃“道义之门”,学习六经以为文,可以实现“家复孝慈,人知礼义”的目的。
①他虽然也指出了六朝文学片面追求形式美的缺点,但其持论极端偏激,不能正确反映六朝文学发展的实际。
②他指责的六朝文学的重缘情、重艺术,恰恰是六朝文学发展中的优点和有价值的贡献。
③他这种儒家复古主义文学观,直接影响到隋末唐初的王通,并对中唐以后的文艺思想发展有较大影响。
(3)王通的文学思想是对李谔的进一步发挥①王通在《中说·天地篇》中强调“文”必须“贯乎道’,“济乎义”,合乎“雅”而“及理”。
诗歌也必须“上明三纲,下达五常”,和汉儒一样把文学当做经学的附庸。
②从这个标准出发,王通对南朝诗人从人品到创作都给予了否定评价,抹杀了南朝重要诗人对文学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这是极不公允的。
③王通肯定颜延之、王俭、任防等,都只擅长于非艺术文学的一般文章之写作,而在诗歌等艺术文学创作方面则成就一般。
(4)王勃的文学思想是对王通的继承①王勃,字子安,是王通的孙子。
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在诗歌创作上为唐诗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第八章 唐代前期文论 《古代文论选读》教学课件
❖ 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是针对齐梁诗风以及 它在唐初诗坛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发的。
❖ 一方面反对齐梁诗大量以宫廷艳情为题材,要求文 学作品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抒发豪情壮志,蕴含广 阔的社会内容;
❖ 另一方面又反对齐梁文学仅在辞藻堆砌、典故排比、 碎用声律这些“小技”上追求纤巧,要求创造鲜明、 生动、自然、传神的艺术形象。
❖ 兴象,是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不过,这种审 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然而又 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 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
❖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所谓‘兴象’, 就是按照‘兴’这种方式产生和结构的意 象。”
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 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 叹。” 所谓“兴寄”,兴,指感兴,意兴,是诗人浮想联翩, 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时的一种状态。寄,指寄托, 是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 所谓“汉魏风骨”,和刘勰的“建安风力”意思大致相 同。指那种刚健有力的文风。
“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 陈子昂提倡继承汉魏风骨的传统,注重于刘勰所指 出的“梗概多气”的情调,扬弃了刘勰强调风骨必 须要合乎经意的含义。
❖ 同时,他要求诗歌应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 采的美结合,创造健康而和谐的文学,即所谓“音 情顿挫”“有金石声”。
❖ 所谓“光英朗练”是从形象塑造的角度来说,诗歌 要有生动传神的整体形象,即刘勰批评建安文学时 所说的“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 取昭晰之能。”(《文心雕龙·明诗》)
第八章 唐代前期文论
一、唐初反齐梁文风中的两种不同倾向 二、陈子昂、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理论 三、殷璠的兴象论和王昌龄的诗境论 四、皎然的《诗式》与诗歌意境特征探讨
唐宋文学理论批评
6、王国维文艺美学思想的意义和影响: 、王国维文艺美学思想的意义和影响: (1)王国维《人间词话》对以意境为中心 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总结, 并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因而标志着 中国文学理论从古代进入了现代阶段。 (2)王国维的“意境”说理论虽是在总结 古典文艺思想,并在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基 础上产生的,但只有到了王国维的手中,这 种意境理论才达到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 阶段。 (3)王国维的文艺思想对现当代文学理论 和文学批评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4、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王国维的“ 不隔”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还提出了“隔” 与“不隔”的观点,主张文学作品应该“不 隔”。所谓“不隔”,当是指语言清新平易, 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自然真切之美,不见人 工雕琢之痕。反之,“隔”则是指语言雕琢, 用典深密,精工修饰而缺乏平淡自然之美。 “不隔”的思想吸纳了西方重视艺术直觉作 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更是受到了中国 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如钟嵘的“直寻”、司 空图的“直致”、严羽的“妙悟”、王夫之 的“现量”、王土禛的“神韵”等理论观点 的影响,并与之一脉相承。
1、 司空图论 “ 思 ” 与 “ 境 ” 的关系 、 司空图论“ 的关系——“思与 思与 境偕” 境偕”说: 在《与王驾评诗书》中,司空图提出: “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这是 讲意境的基本性质,“思”,可理解为创作 中的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侧重于创作主 体的情志意趣活动;“境”,是激发诗情意 趣并且表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境”与 “思”相偕(即二者同在),相互融会,这 就产生了作品的意境世界。这种思想的渊源 可以追溯到刘勰、皎然,但比他们表述得更 清楚,并用“思与境偕”概言之,应是司空 图独特的体会。
2、司空图的“韵味”说: 、司空图的“韵味” 对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 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 了出来,就是“韵味”说。他在《与李生论 诗书》中强调诗歌要有“咸酸”之外的“醇 美”之味,这就是他的“韵味”。“韵味” 说本于钟嵘“滋味”说,但有发展变化。什 么是“韵味”的具体所指呢?那就是诗歌应 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 之象”、“景外之景”。笼而言之,就是指 诗歌要有丰富的醇美韵味,而这种韵味必须 含蓄在诗歌的语言意象之外。这并不是任何 一篇作品都有的,只有有意境的作品才具有 这种韵味。他认为这种诗能“使味之者无极, 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唐代文学批评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 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 历块过都见尔曹。 ☆庾信文章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觉前贤畏后生。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基本内容: 一、强调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的积极社会作用。 二、创作方法上要体现“直书其事”的“实录” 精神。 ☆“救济人病”:要求诗歌能反映人民疾苦,使 百姓的病痛“稍稍递闻于上”,让最高统治者 有所了解。 ☆“裨补时阙”:要求诗歌能揭露时政的弊端, 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促使他们进行必要的改革。
司空图的诗歌理论
司空图的诗歌理论以诗歌意境为中心。 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 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等著名的 诗歌美学范畴。 在钟嵘论诗歌“滋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了诗歌的“味外味”问题。 ☆“文之难,而诗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 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 《与李生论诗
☆《与极浦书》:“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 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 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 美,似虚而实,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故可望 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这种诗歌意境在有形的具体的情景描写之外, 还能借象征、暗示创造一个无形的、虚幻的、 存在于人想象中的、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
(《原道》)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进学解》)
明确提出文以明道、注重实用的思想 ☆《争臣论》:“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 得其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 ☆“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 利,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 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 言蔼如也。”(《答李翊书》)
唐代文学批评
二,诗歌功能论
在白居易看来,诗歌不但可以感动人心,而且还具有多种作 用,如可以反应社会现实,可以表现民生疾苦,具有认识作 用;也可以抒写诗人内心的欢娱之情,闲适之情,具有娱悦 作用。他在读《读张籍古乐府诗》中对诗歌的多种作用做了 说明:“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 臣。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读君齐勤诗,可劝薄夫敦。 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性情,卷之善一身。” 虽然诗歌具有多种功能、作用,但是白居易更强调诗歌的政 治功利作用。这方面,他继承了儒家的诗教传统,并予以极 大的发展,提出了诗可以“补察时政”,“泄导民情”, “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等口号,其实质就是要求诗歌密切 联系现实,充分反映社会现实,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 弊端、不合理现象通过诗歌表现出来,从而使下情上达,是 君王认识到社会的真实情况,认识到社会的种种弊端,予以 革除,这就是要求诗歌充分发挥社会作用。
(三)论复古通变
《诗式》卷五有“复古通变体”一节,文曰: 评曰:作者须知复变之道,反古曰复,不滞曰变。如惟复不 变,则陷于相似之格,其状如驽骥同厩,非造父不能辨。能 知复变之手,亦诗人之造父也。以此相似之格 ,置于古集之 中,能使弱手视之眩目,何异宋人以死鼠为玉璞,岂知周客 嚧而笑。又复变二门,复忌太过,诗人呼为膏肓之疾,安可 治也?如释氏顿教,学者有沈性之失,殊不知性 起之法,万 象皆真。夫变若造微,不忌太过,苟不失正,亦何咎哉?如 陈子昂复多变少,沈 、宋复少变多。吾始知复变之道,岂惟 文章乎?在儒为权,在文为变,在道为方便。后辈若乏天机, 强效复古,反令思扰神沮。何则?夫不工剑术,而欲弹抚干 将、太阿之铗,必有伤 手之患,宜其戒之哉。 强调变通,而反对拟古。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一,诗歌本质论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是白居易 对诗歌本质的认识,他认为诗歌以表现思想感情为 根本,以优美的语言文字为表现手段,但白居易并 未停留在“情”上,而是把“义”看作是诗歌之 “实”,“义”不同于“情”,主要是指诗歌的思 想意义,以“义”为诗歌之“实”,就是强调诗歌 的思想性。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备史》名词解说《中国文学责备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对于文学责备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备标准就是倡导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可以过于强烈,应尽量做到委宛波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说为:兴,指诗歌生动详细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喜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取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应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俗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偏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涉现实、责备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如人意”说:这是孔子在评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由是由于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备的要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论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其对于文质的论述,以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备史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备方法论,是孟子对遍体鳞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认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类文学责备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给了较客观实在的责备原则,后代大批的诗话、词话,大略是在此原则下睁开文学谈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对于文学责备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一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行之美,养成浩然之气,而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类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品涵养下手,拥有崇高的道德质量,而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60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四年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
对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分为先秦、汉魏六朝、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进行介绍。
2、本课程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为基本线索,批评家及批评论著为主要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使学生深入领会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传统和艺术精神,了解它和西方文艺美学的不同特点,并可以为建设当代新的文学理论,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3、本课程教学时间安排总计36学时,一学期授完,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8周。
以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的方式计分,总计学分2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践学时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先秦时期文学批评的萌芽儒家的文学观道家的文学观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玄学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X勰与《文心雕龙》《文心雕龙》的批评价值钟嵘与《诗品》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唐代后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明代的复古与反复古文学思想明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清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清代中前期的诗文词理论晚清时期与西方文学思想的交汇2222222222222222220 合计92 0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知识,熟悉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出现的重要批评家、著作和重要批评观点,并能理解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主要的文学批评思潮与现象。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对于特别有影响的批评家、论著及理论批评及思潮能建立起正确的理解,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理论分析和解释批评观点与思潮,对重要批评著作具备较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内容提要:第一节:文学的起源和初期的文学观念中国“文”的概念的演变;学术与文章的逐渐分离;先秦时期诗乐舞合一,文史哲不分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
批评史〔上〕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1.殷璠"兴象论""兴象论"是殷璠从反齐梁的角度以与总结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他从诗歌艺术形象塑造的角度,指出六朝人过于偏重在词藻、声律等具体形式、技巧方面,而轻视了审美意象的创造,因此提出了诗歌创作应以创造"兴象",即艺术意象为主的思想."兴象"是殷璠首先提出的重要文艺美学概念,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它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因此说"兴象"是"可以兴"的审美形象.标举"兴象",反对"轻艳"是殷璠诗歌理论的基本特征.2.王昌龄"诗境论"王昌龄著有《诗格》一书,他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的情况下进行构思.创作中首先要立意,但诗歌创作中的意必须与外境融为一体,然后才能产生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如"境思不来,不可作也."意与境的融合,就是心与物的结合,这样才能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心击物,深穿其境,即是要求心与物能水乳交融,这种心与物的结合又必须在创作主体"安神净虑"〔"虚静"〕的条件下实现.意与境的和谐,必须任其自然,由感兴而生成,绝不是人为强制所能达到的.王昌龄关于诗境的论述,一般以<<吟窗杂录>>本<<诗格>>中的"三境"、"三格"说作为主要依据.3.杜甫的文学思想要求表现民生疾苦,"为民请命".他主张文学创作要描写现实的社会内容.杜甫对庾信后期诗歌、齐梁著名诗人艺术成就、初唐四杰诗歌创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戏为六绝句>>中以诗论诗,杜甫对待前代文学的态度是既要继承风雅的传统,"别裁伪体",又要"转益多师".杜甫诗歌创作思想核心是讲究传神.4.皎然"取境说""取境"指诗歌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意境构思过程中要依靠诗人的灵感,出现"意境神王,佳句纵横".他力求把人工修饰与天工自然融为一炉,很重视人工修饰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皎然对诗境审美理想的追求,仍是在天真自然,有象外之奇,有飞动之貌,写冥奥之思,若不思而得.皎然在<<诗式>>、<<诗议>>中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气腾势飞,具有动态之美;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诗式·取境>>云"或云: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予曰:不然.无盐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时意境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5.晚唐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等著名诗歌美学范畴.他在诗歌理论批评中,比较偏重于诗歌的艺术美,深入地探讨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诗歌的"味外味"---"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文学作品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许多具体的景象,但文学作品的真正醇美之处在于由这些具体景象所构成的,存在于这些具体景象之外的艺术意境上,可以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诗歌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指艺术意境所具有的含蓄不尽、意在言外的特点.司空图欣赏的是以这种艺术意境来表现山水田园隐逸生活、寄托佛老情操的诗歌.司空图认为诗歌意境的创造,必须做到"思与境偕".它指诗人在审美创造中,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和化合,是和某种特定的外在境界相联系的.诗歌"醇美"之味在诗外,亦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6.白居易:为艺术而艺术,为生活而艺术他强调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积极社会作用,创作方法上要体现"直书其事"的"实录"精神. 7.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陈子昂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两个弊病,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核心思想.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他的文学主张."兴"指诗歌审美意象对人所产生的感发作用."寄"指寄托,指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即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风骨"指"汉魏风骨",要求文学作品应以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抒发豪情壮志为主,要具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要求创造鲜明、生动、自然、传神的艺术形象.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1.<<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是一种积淀着社会政治伦理内涵、体现出社会群体人际规范的思想情感,是指诗歌所表现的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2.孔子的系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仁"的主要意义是"爱人",是"泛爱众",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而不是把人当做可以任意杀戮的贵族私产.3.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兴"指感受,要求修身必先学诗."立于礼"就是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成于乐"指通过音乐的陶染,来改造自己的性情以与内心世界,使自己从本能出发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诗经>>在当时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突出.如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赋诗言志.〔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孔子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尽善尽美""以中和为美".5.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感发意志",指诗歌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指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壮况以与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他要求文艺能具体确切地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体现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是孔子思想中##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6.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地表达人的思维内容,即形式的根本目的在完美地体现内容,不必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唯信辞巧""文质彬彬"---"质"指人的内在品格,"文"指人的外在仪表,它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它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在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发展史起着主导作用.7.论雅乐与郑声:孔子提倡雅乐,反对郑声.他认为雅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正而不邪,有助于养成以仁义为特点的高尚品德品质,而不去做悖礼违义的事情.而郑声容易诱发私欲,不利于培养以仁、礼为内容的道德品质.这是孔子文艺思想上比较保守方面的集中表现.8.孟子思想:民本思想、仁政学说、性善论孟子也强调文艺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孟子的"与民同乐"是在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诗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诗论建立在乐论的基础上."乐"指快乐之乐,指一切美好事物之享受,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把它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孟子"与民同乐"思想是以他的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理论依据--人们感觉器官有共同性,因此他们在审美感知方面也有共同之处.孟子尊敬古乐,发展革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问题,看到了争取民心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兴亡与民心之向背是密切联系着的,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要思想."以民为本"是他"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孟子认为要做到"与民同欲",一是要施行仁政,二是要发扬仁教,还要有"与民同乐"的实际行动."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意"指说诗者的主观体会和理解,即读者之意.孟子认为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必须要能"知人论世",即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这也是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孟子"知言养气"说---提倡"浩然之气",认为能够具有"美""大""圣""神"的高度人格美的人亦即是具有浩然之气的人.他认为志、气、言有密切关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9.荀子思想---"天行有常"自然观,他充分肯定人的积极作用,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提出了"人定胜天",重视人的创造性在文艺发展中的作用.政治上--"法后王"、隆礼尊法、王道与霸道.认为"后王"所作所为乃是对"先王"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与发展.对待"五经"提出"学莫便乎近其人",要向现实中真正有学问的人学习.荀子指出人性本恶,提倡学习,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创作出日臻完美的文艺作品.荀子提出的"全""粹"的美的境界,认为创作对象必须经过创作者的主观努力,对之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改造,方有可能使之成为真正完美的艺术品.荀子主张文艺创作要从现实出发,不断有新的创造发明,不能唯以复古为尚.荀子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 是对儒家文学思想的重大发展.他认为文学是明道的,表现在荀子的道既是社会政治之道,同时又是具有哲理性的自然规律之道,既是先王之道,又是后王之道.明道与言志的结合,亦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荀子在认为文学批评中应以"道"作为基本标准,一切言论行动包括文学在内都应当合乎"道".他强调,言辞应当符合于辨说的需要,辨说应当符合于人内心的意图,而人的内心意图应当符合于"道".荀子是中国文学史上原道征圣、宗经思想的先声,他要求以道、圣、经的原则指导现实.荀子对文艺和政治关系做过系统的论述,<<乐论>>的核心是论说音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音乐也是"言志"的,音乐是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提出了"音乐—人心—治道"的模式.他还全面阐述了礼乐关系,提出了礼别异、乐合同的思想.他还提出了"以道制欲"的重要命题.他的文学观是诗、乐、礼三位一体的.10."中和"是儒家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虚静、玄览是道家倡导的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11.道家之道--自然之道老子庄子一虚一实审美角度—大美全美、见素抱朴、以真为美、自然12.老子对文艺、美学的贡献:对"象"和"虚静"的论述.两方面都建立在以"自然之道"为中心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老子认为"天地母,万物宗",宇宙万物本源为"道",有它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他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人的智慧与创造,主张"绝学""弃智",对人为的文艺持否定态度.他要求的是完全摒弃认为而合乎天然的文艺,与道相合的美的境界.老子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要有具体的"声"和"形"来暗示、引导、象征,才能使人联想和体会到.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道"的境界,是朴素唯物观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为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老子认为要有"致虚极,守静笃"的心理状态才能进入"道"的境界.老子提出"涤除玄览",他要求审美主体必须排除一切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内心虚静,方能洞察宇宙,览知万物. 13.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他对"人为"的一切均持否定态度,对"天然"的事物给予了最大的肯定.庄子哲学上强调"天道自然无为",认为"道"就是"无有",强调要尊重客观事物存在的内在规律,否认人可以掌握自然规律,得出了人只能消极地顺应自然.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否定和取消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在人性发展上以共性束缚个性.庄子论艺术创造的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修养能否达到在精神上与"道"合一的问题.庄子<<齐物论>>将声音之美分为三类:人籁、地籁、天籁.庄子的"无乐之乐""解衣磅礴""言意之表"成为我国古代音乐、绘画、文学的最高境界.他认为要达到此境界创作主体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必须达到"物化"的状态."虚静"是庄子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也是能否创造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它要求"无知无欲""绝圣弃智",方法是"心斋""坐忘",即排斥一切具体认识与实践活动.它可以使人进入到一个"大明"的境界,能从内心深处把握整个宇宙万物,洞察它的变化发展规律.庄子把"虚静"看做是人的认识的最高阶段,它重在内心体察领悟,不重在思辨的理论探索.〔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用"虚静"、"物化"<艺术创作论>来要求艺术创造,是中国古代论艺术创造的首要标准."物化"之要害是使主客体完美地默契合一.庄子—"得意忘言"论,言意关系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儒家强调努力运用语言去充分地表达思维内容以达到最精确的程度.而道家主张"不言之教",认为言不能尽意,圣人之意无法言传.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认为语言文字只是表达人们思维内容的象征性符号而已,是暗示人们去领会"意"的一种工具,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得意忘言"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而又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之基本方法.庄子认为象为言、意的桥梁---他把语言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语言可以表达的方面借助于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引起对某种认识和印象的回忆,联系和形成许多更加丰富复杂的思维内容,以获得"言外之意",要从有限的语言文字中,领会无限的言外之意,所以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要沿着它所比喻象征暗示的方向,充分发挥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去补充丰富它,以获得比语言文字已经表达出来的内容更加广阔的内容,这就是"得意忘言"的真正意义所在.〔尚意会,重直觉,主妙悟〕庄子对形神关系的看法:重神轻形,认为精神和形体是可以分离的.他强调了美在神不在形,缺点是过分贬低了形的作用,实际上形神不能分离、对立.庄子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特征---他要求艺术描写理想,而不是描写现实.他认为"道"是超现实的,不能通过描绘现实来体现,只能借助于暗示、象征的方法让人们去领悟.他常常用具体的、现实的内容来象征理想的、超现实的境界的.庄子---寓言指凭借故事说明道理,重言指庄重之理,卮言指游离之言.<<庄子>>是一种带有朦胧色彩的象征主义,可以用最具体、现实的内容来象征超现实的理想.14.中国古代论艺术创作理论的重要特点:从主体入手讲到与客体的结合.墨家在文艺上与儒家对立,认为文艺对社会只能起消极破坏作用,主张"先质而后文".墨子在<<非乐>>中不否定文艺的美与其娱乐作用,强调文艺首先必须服务于功利的目的.他在美学上也鲜明地表现出了狭隘的功利主义色彩.墨家口号"兼爱""非攻".17.商鞅和韩非的法家文学观法家反对儒家的仁义礼乐,反对以文艺服务于政治教化的主张,对文艺也持功利主义观点,强调文艺必须服从于法治的需要.商鞅把言谈、文学看作是与法治相对立的.韩非并不一概反对文艺,他肯定利于法治的文艺,他提出要以法治、功用作为衡量一切言谈、文学之标准.韩非的文学观:重质而不重文,认为外在形式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内在之质,而质的价值在于实用.他把事物的本质与其表现形式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错误的.韩非的思想接近于现实主义.18.<<易传>>包括十篇:<<彖辞>>、<<象辞>>、<<系辞>>各有上下两篇,<<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各一篇,又称"十翼",都是解释和阐述<<易经>>的.<<易传>>体现的与文学有关的重要思想:"象"与"物"的关系;阳刚与阴柔;发展变化的观念;"修辞立其诚".19.<<楚辞>>的"发愤抒情"说屈原对现实采取积极入世态度.<<楚辞>>强调通过"抒情"而达到"言志"的目的,艺术表现上以瑰丽多姿的浪漫主义为主,运用赋比兴表现方法,以夸张比喻为主.<<楚辞>>和<<诗经>>在艺术上存在继承发展关系,但和<<庄子>>的艺术表现完全不同.<<楚辞>>侧重强调人工修饰之美.屈原更喜欢浓重的、鲜艳的色彩之美.三、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㈠汉代儒家文艺观历史变化的表现:1.保守性增强,批评性减弱.①强调对上层统治者与其政治措施的批评,必须限制在统治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对黑暗社会的揭发,不能越出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不能触与统治者地位和妨害封建秩序的稳固,严格遵守"礼义"界限."温柔敦厚"的"诗教"使文学变成了儒家经学附庸②复古主义与述而不作的倾向复活并有了很大的发展③神学迷信色彩加重.2.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科学的、积极的、进步的内容,作了更加深入系统的阐述,充实了许多新内容,使之更趋成熟完整.①美刺谏讽说的明确提出,对"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阐述②对诗歌本质认识深化,把志和情紧密结合起来,对文学的抒情特性有了极为充分的论说③进一步明确了文学和现实、文学和时代的关系④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物感说3.<<礼记﹒乐记>><<毛诗大序>>是汉代儒家文艺思想的有代表性的纲领性著作.㈡ <<礼记﹒乐记>>1.<<礼记>>是西汉儒生对先秦礼仪制度的论述.2.<<乐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是儒家文艺思想的经典文献,是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3.<<乐记>>的基本思想来自荀子的<<乐论>>,书中对声、音、乐概念各有不同内容:声---组成乐曲的不同声音因素,如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音乐的乐曲乐---配有歌、舞的诗、乐、舞统一体4.<<乐记>>的美学思想与文学思想完全相通,直接对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影响,主要有:①音乐的本源---音乐的产生在于人心感物;音乐本源论:物--心--声--音--乐;强调了外物对内心的感化作用②音乐的作用声--音--乐--心--物〔音乐--人心--治道的公式具体化〕;[音乐的功用在于治心,它使人欲无穷的人性得到节制,而不至于产生悖逆作伪之心,达到改恶从善目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乘;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音乐乃是王道政治〔分为礼、乐、刑、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文艺和社会政治的密切关系;]礼乐关系:"礼以节外,乐以和内".[礼从外面节制人的言论行动,使之合乎封建等级的礼仪制度与相应的道德规范,乐从内心起调和感化作用,使之从心灵深处、思想感情上自觉遵循礼义的要求;]礼乐相互配合,目的都是建立王道政治.礼乐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而且也是合乎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以五声比附"君臣民事物",音乐对自然界有神奇玄妙的作用.③音乐的创作音乐创作必须具有高度真实性,音乐应当是人的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中西真实论:中方重于强调作家的思想感情与艺术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的一致;西方艺术论真实注重艺术作品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一致.<<乐记>>对音乐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也作了具体分析.把音乐作品的构成分为本、象、饰三部分.㈢ <<毛诗大序>>1.集中汉对诗经基本看法和见解,反映了汉人为适应统治需要的主观性理解.它的主要思想内容为:2.诗歌的创作原则与对风格的要求强调文艺必须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诗歌创作要符合"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绝不能超越礼义的大防;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必须主文而谲谏,以十分委婉的方式,在统治者所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他们可以接受的批评;3.诗歌的社会作用: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充分肯定文艺批评现实的意义与作用;基础是建立在文艺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的思想上的;认为变风、变雅正是国家衰败的现实在文艺上的反映.。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的
8.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沉郁顿挫[首都师范大学2010、2011、2013年研;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沉郁顿挫是对杜甫诗歌风格的集中概括。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诚挚。
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
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民生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及其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
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
2.皎然《诗式》[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皎然《诗式》是唐代著名的理论批评专著,共五卷,作于贞元五年。
其第一次把佛教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引来论诗,以意境说为核心,比较深入地探讨了诗歌的特质、诗歌的创作、诗歌的风格等问题,为我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范畴——意境说的诞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以后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司空图、严羽、王士稹等一派诗论的先声。
《诗式》第一卷总论诗歌创作的种种问题,其余四卷分别论用事的各种方法及其优劣高下,并分别摘引前人诗句近五百条以为例证。
3.移情[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移情是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它是指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
即古人所说的“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移情的过程就是诗人先有某种情意而后将它移注于外物之中,达到物人合一,使对象活动拟人化的过程。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李逐水流”“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些诗句就是采用了移情手法,其中花、鸟、柳絮、桃李、蜡烛,这些本无感情色彩的“物”在诗人的笔下,宛若与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息息相通,别有一番审美情趣。
唐宋时期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发展
唐宋时期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发展唐宋时期被誉为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不仅涌现出了众多文学巨匠,还产生了丰富的文学理论。
在这个时期,文学理论和文学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貌。
一、唐宋文学理论唐宋时期的文学理论主要有两个流派:古文派和诗词派。
古文派注重言简意赅,写作风格含蓄,以韵味传达思想感情。
代表人物有韩愈、柳宗元等。
他们提倡"以文为本",追求文以载道的宗旨,注重文采和修辞技巧。
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开启了文言文的鼎盛时期。
诗词派则追求自然真实,不拘泥于修辞技巧,强调感受力和形象力。
代表人物有杜甫、李白等。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苦难和豪情壮志,以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民生艰苦。
他们开创了豪放派的诗歌风格,深受后世诗人的影响。
二、诗、词、曲的繁盛发展唐宋时期的文学不仅表现在文学理论上,更突出的表现在诗、词、曲的繁盛发展上。
在这个时期,中国诗歌达到了巅峰时期,不论是藏头诗、律诗还是绝句,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唐代的绝句以杜甫、李白等的作品为代表,他们的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社会、自然等多方面的触动和思索。
而宋代的词则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他们的词集中表达了个人的内心感受和体验。
这些词在描绘情感和抒发思想方面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文人所推崇的经典之作。
三、历史文学与次文化的碰撞在唐宋时期,历史事件对文学的影响愈发明显。
著名的《唐书》和《宋史》等大量历史文献的出现,使历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题材。
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和塑造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现了历史的荣光和人物的风采。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极具价值,还对后世的历史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唐宋时期的文学还与次文化发生了碰撞。
在这一时期,士人文化和民间文化逐渐交流和融合,世故文人开始关注农村社会和市井生活。
他们以民歌、民谣等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通过描绘普通人的形象和生活,开拓了文学题材的广度。
唐代诗歌意境理论
一、什么是“诗歌意境” 二、殷璠的“兴象论”
三、王昌龄的“
三境说”
四、皎然“三境合一” 五、司空图的“韵味”说和“思与境偕”
一、什么是“诗歌意境”
是指诗歌的创作环境,作者的心境和情感的
表达。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 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诗境的创造正是 诗人创作追求的极致,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气势飞动,具有动态之美
《诗式·明势》:“高手述作,如登荆、巫,
觌三湘,鄢郢山川之盛,萦回盘礴,千变万 态。或极天高峙,崒焉不群,气腾势飞,合 沓相属。或修江耿耿,万里无波,欻出高深 重复之状。古今逸格,皆造其极矣。”
(三)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
“文章宗旨”条说谢康乐为文“真于性情,
“意境”这一概念,第 一次明确运用出现在王 昌龄所作的《诗格》中。 “诗有三境:一为物境, 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王昌龄(公元690-756年)
什么是“三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 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 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 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 于心,则得其真矣。” 三境,作为诗歌所创造的三种境界,也可以简单的 理解为诗歌的三种表达方式:一曰写景状物;二曰 抒发感情;三曰揭示哲理。
四、诗境论的发展——皎然“三境合一”
皎然诗论的中心,它最有价值 的部分,是在论诗歌的已经创 造和已经透露出诗境和禅境合 一端倪的诗歌美学理想方面皎 然在其《诗式》谈到了意境论 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诗情 缘境发”的意境观、“取境” 的诗歌意境创造方法和“采奇 于象外”的意境审美特征,并 对其做出了具体的解释。
第八章唐代诗论
要使理语与景语融为一体,创造 含蓄、自然、耐人寻味的诗境。 如第十五‚理如景势‛;第十六 ‚景入理势‛。
皎然《诗式》
对于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
强调诗歌意境于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外, 必须要是人联想起许多更为丰富的象外之 奇景。即皎然说诗境要“采奇于象外”。 诗歌意境要具有一种飞动之势,给人以神 气腾涌、栩栩如生的动态之美。即皎然在《诗
王昌龄 “诗境论”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 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 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 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 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诗歌创作首先要确立主题,然后 按照所表达的意的需要,来选择 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魏徵:
‚文者,所以明言也。古者登高能赋,山川能祭,师旅能誓,丧纪能诔, 作器能铭,则可以为大夫。言气因物骋辞,情灵无拥者也。‛
提倡南北融合,‚气质‛与‚清绮‛并重,去南朝只华 美清丽,加之以北朝的意理气质,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统一 起来,使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统一,刚健清新,形象鲜明,从 而创造出一种与唐代政治、经济Leabharlann 展状况相适应的、前所未 有的新文学。
指艺术意境所具有的含蓄不尽、意在言外的特点。
“思与境偕”
‚然河汾蟠郁之气,宜继有人。今王生者,寓居其间,浸渍 益久,五言所得,长於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则前所 谓必推於其类,岂止神跃色扬哉? ‛《与王驾评诗书》
‚思与境偕‛说的是是人在审美创造 中主体和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 形象的融合,达到了天意无缝的最高 水平。
总结了自魏晋以来将近四百年文学艺 术发展中的新成果和新经验,重视文学 的“缘情”本质,讲究艺术形式的华丽, 注意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初步形成 了近体诗的格式和雏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的提
出
第一节 唐初反齐梁文风中的两种不同倾向
一、对齐梁文学的评价
齐梁文学总结了自魏晋以来将近四百年文学艺术发展 中的新成果和新经验,重视文学的“缘情”本质,讲 究艺术形式的华丽,注意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初 步形成了近体诗的格式和雏形。这些毫无疑问对文学 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可以说没有齐梁文学的发展, 也就没有唐诗的繁荣。
王勃
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自微言既绝, 斯文不振。屈、宋导源于前,枚、马张 淫风于后,谈人主者以宫室苑囿为雄, 叙名流者以沉酗骄奢为达。故魏文用之 而中国衰,宋武贵之而江东乱。虽沈谢 争骛,适先兆齐梁之危;徐庾并驰,不 能免周陈之祸。”
三、对齐梁文学既有肯定,亦有批判
这以唐初史学家魏征、令狐德棻等人为代表。如魏征 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说:“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 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 徐陵、庾信,分路扬镖。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 词尚轻险,情多哀思,格以延陵之听,盖亦亡国之音 乎!”但在《隋书·经籍志》中说:“爰逮晋氏,见称 潘陆,并黻藻相辉,宫商间起。清词润乎金石,精义 薄乎云天。永嘉已后,玄风既扇,辞多平淡,文寡风 力。降及江东,不胜其弊。宋齐之世,下逮梁初,灵 运高致之奇,延年错综之美,谢玄晖之藻丽,沈休文 之富溢,辉焕斌蔚,辞义可观。”《文学传序》“江 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 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 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如去其短,合其两长,则文质 彬彬,尽善尽美矣。”
齐梁文学的不良倾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相当一部 分作家有片面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缺点,有些作 品内容贫乏,格调低下。二是艺术上偏重辞藻、典故、 声律等具体技巧,而对审美意象的整体塑造方面较为 忽视。
二、对齐梁文学持根本否定态度
李谔《上隋高祖革文华书》“魏之三祖, 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 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竟骋文华, 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盛,贵贱 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 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 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 风云之状。”
2、气势飞动,具有动态之美
《诗式·明势》“高手述作,如登荆、巫, 觌三湘,鄢郢山川之盛,萦回盘礴,千 变万态。或极天高峙,崒焉不群,气腾 势飞,合沓相属。或修江耿耿,万里无 波,欻出高深重复之状。古今逸格,皆 造其极矣。”
3、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 造作痕迹
“放意须险,定句须难,虽取由我衷,而得若 神表。”
2、怎样创造出有“兴象”的诗歌?
首先应当有“风骨”。他评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 气骨。”评陶翰诗“既多兴象,复备风骨。”
其次应当具有“神来,气来,情来”之妙。神来,是 指以神似为主,形神兼备;气来,是指具有生气盎然 的特点;情来,是指作品中有充沛的强烈的感情,能 够感染读者。
再次,构思要新颖、奇特、巧妙,并且具有自然的声 律之美。他评高适的《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 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等。《河岳英灵集论》 中说“是以气因律而生,节假律而明,才得律而清 焉。”一个诗人不可不知声律。同时,他谈到选诗的 标准:“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 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将来秀士, 无致深惑。”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总之,‘象’与 ‘境’的区别,在于‘象’是某种孤立的,有 限的物象,而‘境’则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 图景。‘境’不仅包括‘象’,而且包括‘象’ 外的虚空。‘境’不是一草一木一花一果,而 是元气流动的造化自然。”
二、王昌龄的诗境论
据《唐才子传》卷二云“时称
‘诗家夫子王江宁’,盖尝为江宁令。”擅长七绝。
王昌龄确有《诗格》著作,日僧空海公元804年到中 国,806年回日本,曾从中国带回《诗格》,上距王 昌龄死约50年左右。他在《文镜秘府论》中多次引用 这本著作。该著作多次论及诗境问题。如“夫置意作 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 如登高山绝顶,下临万象,如在掌中。以此见象,心 中了见,当此即用。”
王通
王通《中说·事君篇》“子谓文士之行可见:谢 灵运小人哉!其文傲,君子则谨;沈休文小人 哉!其文冶,君子则典;鲍照、江淹,古之狷 者也,其文急以怨;吴筠、孔珪,古之狂者也, 其文怪以怒;谢庄、王融,古之纤人也,其文 碎;徐陵、庾信,古之夸人也,其文诞;或问 孝绰兄弟,子曰,鄙人也,其文淫。或问湘东 王兄弟,子曰,贪人也,其文繁。谢眺,浅人 也,其文捷。江总,诡人也,其文虚。皆古之 不利人也。”
《诗式》中有:“缘境不尽曰情”“取境偏高, 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 逸。”“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 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 此高手也。”
《诗议》“采奇于象外,状飞动之句,写冥奥 之思。”
二、诗境的特点 1、“采奇于象外”
评谢灵运的诗说“且如‘池塘生春草’,情在 词外;‘明月照积雪’,旨冥句中,风力虽齐, 取兴各别。”在“重意诗例”条中说:“两重 意已上,皆文外之旨。”上承刘勰“隐秀”, 下开司空图“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说。
1、什么是“兴象”?
《河岳英灵集序》“然挈瓶肤受之流,责古人 不辨宫商,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攻乎异 端,妄为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 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
兴象,是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不过,这 种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 然而又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 审美兴趣,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
附录: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并序》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 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 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 人人之所独专矣。”
第三节 殷璠的兴象论和王昌龄的诗境论 一、殷璠的兴象论
殷璠,丹阳人。生卒年不详,大致生活在开元、 天宝年间。《河岳英灵集》是他选王维、王昌 龄、储光羲等24人的作品,计228首。开唐人 选唐诗之先河。选本对每一位作家都作了简要 而比较中肯的评论。
第二节陈子昂、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理论 一、陈子昂的诗歌理论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文章道弊五百年 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每以咏叹。”
所谓“兴寄”,兴,指感兴,意兴,是诗人浮 想联翩,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时的一种状态。寄, 指寄托,是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 寓意。
叶朗释三境:物境指自然山水的境界;情境指 人生经历的境界;意境指内心意识的境界。他 认为此三境都属于审美客体。
第四节 皎然的《诗式》与诗歌意境特征 探讨的深入
张少康教授认为“皎然诗论的中心,它 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在论诗歌的已经创 造和已经透露出诗境和禅境合一端倪的 诗歌美学理想方面。”
一、诗境的提出
所谓“汉魏风骨”,和刘勰的“建安风力”意 思大致相同。指那种刚健有力的文风。
附录:
《新唐书》“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 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
元好问《论诗绝句》“沈宋横驰翰墨场, 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 著黄金铸子昂。”
二、李白的诗歌理论
《古风》“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 风委蔓草,战国多荆蓁。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 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宣城谢 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三境”说
宋陈应行的《吟窗杂录》因王昌龄的《诗格》 有“三境”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 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 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 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 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 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 则得其真矣。”
第三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 宋金元时期 概说
这一时期是我国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宋词、 元曲、古文运动,涌现了一大批有成就的作家。相对 文学创作而言,文学批评显得较薄弱,但在一些重要 的,带根本性的文学理论问题上,比六朝更为深入, 如意境问题等。大量诗话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理论 批评兴旺发达的标志,除诗学理论外,散文理论有了 长足的发展,如韩、柳、欧、苏的古文理论等。 Nhomakorabea 附录: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所谓‘兴象’, 就是按照‘兴’这种方式产生和结构的 意象。”
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所谓‘象’ 即作品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所谓‘兴’, 是诗人由外界事物的触发而产生的感受, 殷璠所指多数是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古 人常用‘兴’表示自然景物引起的感触, 兴致,有时也包括因此而产生的创作冲 动。”
附录:
晚唐诗人吴融《禅月集序》“国朝能为诗 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 不失颂咏讽刺之道。”
三、杜甫的诗歌理论
杜甫的诗歌理论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他的 《戏为六绝句》中。1、对齐梁诗歌,反 对全盘否定。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 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 贤畏后生。”2、对前代文学遗产主张 “别裁伪体”“转益多师”。“未及前 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 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3、开以诗 论诗之先河。
“文章宗旨”条说谢康乐为文“真于性情,尚 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评李陵、 苏武诗“天予真性,发言自高”等。
附录:
刘禹锡“境生于象外”
《董氏武陵集纪》“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 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 寡和。”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对“境” 这一概念的准确概括。“意境”不同于“意象” 的地方,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