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施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标准教案

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标准教案

表1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四、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就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依据,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在课程目标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强调学完后会做什么。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经验性知识(怎么干)和策略性知识(怎么干更好)为主,以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为辅。

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在教学组织实施上,积极推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全人发展,即学习待人接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管理自己。

在教学评价上,教学评价多元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老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五、课程总体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熟练使用水准仪测高差;能熟练的使用经纬仪测水平角;能熟练的使用测距仪测距离;2.能自主学习、并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3.培养职业道德素质。

通过多层建筑物的定位测量,强化学生对测量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短时间内掌握各类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方法。

4.能进行土的工程分类及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能正确选用土方开挖的边坡支护方法;能根据土方工程施工条件正确选择降水排水方法;能正确选择土方施工机械;5.能进行换土地基、深层搅拌及夯实地基等地基处理的施工;会板式基础、伐式基础、箱式基础等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6.能用测量仪器进行桩位的确定;能进行桩机的选择;能确定桩机的行走路线;会预制桩的接桩工作;(二)能力目标1. 会使用仪器进行地面点位的确定和标高的抄平;2.会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细部轴线测设及标高的控制;通过对大型基坑土方工程的施工,学会编制土方开挖的技术交底;具有编制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的能力。

3.通过对各类浅基础的模拟施工,掌握地基处理和浅基础的施工方法。

4.具有编制桩基施工方案的能力;能进行桩基的检测和验收;能自主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

(公开课用)构造课教案基础和地基

(公开课用)构造课教案基础和地基

(公开课用)构造课教案-基础和地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础和地基的概念,理解它们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设计原则和构造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建筑构造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基础和地基的定义及作用。

2. 基础的类型及设计原则。

3. 地基的处理方法及要求。

4. 基础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5. 基础和地基在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基础和地基在建筑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基础和地基的定义、作用、类型、设计原则、处理方法、施工工艺等。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基础和地基的认识和理解。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建筑实例,让学生了解基础和地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础和地基的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和地基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认识和见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基础和地基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基础和地基相关教材、图片、案例等。

2.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教学用具等。

3. 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基础和地基的基本概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和地基相关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 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基础和地基图片,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案例:提供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基础和地基在实际中的应用。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实地了解基础和地基的施工过程。

2. 邀请建筑师或工程师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程中的经验和案例。

3. 开展小组项目,让学生设计一个小规模的建筑项目的基础和地基方案。

公开课用构造课教案——基础和地基

公开课用构造课教案——基础和地基

公开课用构造课教案——基础和地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础和地基的概念,理解它们在建筑构造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类型及构造要求,了解不同基础的设计原理。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建筑构造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基础和地基的定义及作用2.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要求3. 不同基础的设计原理4. 地基的处理方法5. 案例分析:优秀基础和地基设计实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础和地基的定义、类型、构造要求及设计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基础和地基设计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应用。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关于建筑构造、基础和地基的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展示案例分析和重点内容。

3. 模具或实物:展示不同类型的基础构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建筑基础和地基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基础和地基的定义、类型、构造要求及设计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基础和地基设计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应用。

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讨论,教师解答。

5. 总结:强调基础和地基在建筑构造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实际设计中注意相关要求。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基础和地基处理方法。

2. 技术发展:介绍新型基础和地基处理技术,如地源热泵、深基础等。

3. 施工要点:讲解基础和地基施工的关键环节,注意事项。

七、实践环节1. 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实地观察基础和地基的施工过程。

2. 安排学生进行基础和地基设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对实践成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基础和地基的关键知识点。

2. 强调基础和地基在建筑构造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实际设计中注意相关要求。

九、作业布置2. 研究新型基础和地基处理技术,了解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地基与基础设计课程设计

地基与基础设计课程设计

地基与基础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其重要作用;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基及其特点,掌握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3. 引导学生了解地基与基础工程中涉及的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中地基与基础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基础设计计算、绘制基础施工图的技能;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进行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认同感;2. 引导学生关注工程质量,培养其责任感、使命感;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地基与基础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基与基础设计基本概念:讲解地基、基础的定义,作用及分类,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地基特性及地基处理:分析不同类型地基的特性,介绍地基处理方法,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基础设计原理:阐述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基础类型、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基础施工技术:介绍基础施工的常见工艺、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地基与基础工程实例分析:分析典型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地基与基础设计基本概念第二周:地基特性及地基处理第三周:基础设计原理第四周:基础施工技术第五周:地基与基础工程实例分析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有序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地基与基础设计相关知识。

基础工程施工教案(3篇)

基础工程施工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遵守施工安全规范,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一、基础工程施工概述1. 基础工程的分类及特点2. 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程序3. 基础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二、土方开挖与支护1. 土方开挖方法2. 土方开挖安全注意事项3. 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及施工要点4. 基坑排水及降水措施三、地基处理1. 地基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2. 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四、基础施工1. 基础形式及构造2. 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3. 基础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基础工程?基础工程在建筑中的重要性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基础工程施工概述1. 讲解基础工程的分类及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基础工程的应用场景。

2. 介绍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程序,让学生对施工过程有初步认识。

三、土方开挖与支护1. 讲解土方开挖方法,如放坡开挖、机械开挖等,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2. 讲解土方开挖安全注意事项,如边坡稳定性、基坑支护等。

3. 介绍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及施工要点,如挡土墙、支撑等。

4. 讲解基坑排水及降水措施,如集水井、排水沟等。

四、地基处理1. 讲解地基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如换填、压实、加固等。

2. 讲解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如施工顺序、材料选择等。

五、基础施工1. 讲解基础形式及构造,如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等。

2. 讲解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如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3. 讲解基础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高空作业、起重作业等。

六、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a. 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新型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b. 分析一种常见基础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公开课用)构造课教案-基础和地基

(公开课用)构造课教案-基础和地基

(公开课用)构造课教案-基础和地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础和地基的概念,理解它们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基础和地基的设计原理,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的基础和地基结构。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础和地基的施工。

二、教学内容1. 基础和地基的定义及作用2. 基础的类型及设计原理3. 地基的类型及设计原理4. 基础和地基的施工技术5. 基础和地基的检测与维护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础和地基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施工技术。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基础和地基设计及施工。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基础和地基的模型制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课件和教学图片。

2. 准备基础和地基的模型或实物样本。

3. 准备施工工具和材料,如铁锹、铲子、混凝土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建筑物倒塌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基础和地基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基础和地基的定义、作用、类型及设计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基础和地基设计及施工,让学生了解基础和地基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基础和地基的模型制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思考基础和地基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基础和地基概念的理解。

2. 模型制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制作的基础和地基模型的准确性、稳定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程中的基础和地基设计及施工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观察基础和地基的施工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16建工《地基基础施工》教案

16建工《地基基础施工》教案

教案课程名称:地基基础施工课程类型:□理论课 理论、实践课□实践课学时: 60 学分: 3 授课教师:郑金贵授课班级: 16建筑工程技术2 授课学期:20 17 至20 18 学年第一学期教材名称:《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参考资料:1.《地基及基础》,杨位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土力学及地基基础》,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7年8月28日教案编制说明一、教师上课前必须写出所授课程的教案,不能无教案或借他人教案进行授课;授课教案应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发展、教学要求变化、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师以往教学的课后小结、批注等进行补充、修改或重写,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不得使用未经任何补充、修改的陈旧教案进行授课。

二、实践教学的教案与理论教学的教案分开编写;对于公共课,难课、新课,提倡由教研室组织进行集体备课;公共课教案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进度,重点难点内容,教学内容及过程等)应相同。

三、教案编写要求内容简明、条理清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重点难点清晰。

四、教案应采用统一格式书写或打印(建议使用A4纸),不同专业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但应包含教案基本内容。

教案必须含首页,与各单元教案形成一个整体。

参考格式见附件。

五、提倡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教案编写,与教学过程中的手写批注相结合,形成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注意分别存盘和存档)的教案。

六、妥善保存各阶段的教案,并配合好学院的教学检查和归档等工作。

授课题目:项目1子项1.1基础施工图识读教学时数: 3 授课类型: 理论课□实践课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基础施工图的识读方法,能够阅读一般房屋基础施工图并根据图纸进行后续工作。

教学重点:基础施工图的图示内容和识读方法。

教学难点:基础施工图的图示内容和识读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1、结合实际案例来进行教学引入。

2、板书绘图3、施工图识读教学条件:普通教室参考资料:1.杨位洸主编《地基及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19972.陈兰云主编《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7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引入(可选):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一、建筑识图概述1、施工图的产生与分类产生过程: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分类:建施、结施、设施2、施工图识读方法和步骤(1)总体了解:总说明、总平面图(2)顺序识读:按照施工顺序识读(3)前后对照:建施、结施、设施结合看图(4)前后细读:注重细节、尺寸3、施工图绘制规则(1)图线绘制类型与用途(2)定位轴线表示方法(3)尺寸及标高表示方法(4)索引及详图符号4、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材料介绍及图例二、基础平面布置图识读(1)基础平面图图示方法(2)基础平面图阅读方法(3)常见基础平面图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三、基础详图识读(1)基础详图图示方法(2)基础详图阅读方法(3)常见基础详图四、基础施工图识读案例识读顺序,画法介绍课后小结:识图在于多练,准备图纸来练习。

地基及基础课程设计

地基及基础课程设计

地基及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地基及基础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基的分类和基础的设计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地基的特点,并解释其适用条件。

3. 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结构受力的分析方法和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地基及基础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基础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基础结构受力和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增强对工程安全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为未来从事工程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问题的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地基及基础的基本理论体系,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实际工程问题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基及基础概念:包括地基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基础的类型、功能和设计原则。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基及基础概述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介绍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讲解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及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措施。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基承载力3. 基础结构受力分析:阐述基础结构受力原理,分析不同类型基础结构受力特点,介绍基础结构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基础结构受力分析4. 地基处理与加固:讲解常见地基处理方法,分析各类地基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及效果。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基处理与加固5. 基础工程设计及施工:介绍基础工程设计原则,讲解基础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分析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地基与基础设计课程设计

地基与基础设计课程设计

地基与基础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不同类型基础的设计计算和施工要求;了解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基础设计计算;能够分析评价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能够制定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基与基础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地基与基础工程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性;2.不同类型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及其比较;3.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4.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5.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可靠性分析及评价。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基与基础设计的方法;3.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实验法:安排地基与基础工程实验,使学生了解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地基与基础设计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地基与基础工程实例;4.实验设备:配置地基与基础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2.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评估学生对地基与基础设计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3.考试: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运用能力;4.课程设计:安排一次地基与基础设计课程设计,评估学生的实际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工程施工教学设计

基础工程施工教学设计

基础工程施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基础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流程,掌握基础工程施工的常用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施工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2. 地基处理方法3. 基础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序4. 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 基础与主体结构的连接6. 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等综合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1.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体系。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基础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基础工程施工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流程1. 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 介绍基础工程的定义和作用- 分析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和要求- 探讨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地基处理方法- 介绍地基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分析不同土层的地基处理方法- 探讨地基处理的影响因素和技术要点3. 基础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序- 介绍基础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施工工序- 分析基础施工中各项工序的作用和要求- 探讨基础施工工艺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4. 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分析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难题和质量问题- 探讨基础工程施工中的问题预防和解决办法- 强调基础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和保障措施5. 基础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介绍基础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分析基础与主体结构连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影响- 探讨基础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6. 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强调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 探讨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的应用和实践经验- 分析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案例和教训五、教学评估和考核本次教学将采用考试、作业和综合实践等方式进行评估和考核,以确保学生对基础工程施工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工程地基施工教学(3篇)

工程地基施工教学(3篇)

第1篇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地基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施工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

二、教学要求1. 了解地基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地基处理方法。

2. 掌握地基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地基开挖、地基加固、地基回填等。

3. 熟悉地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如施工质量检验、验收及整改措施。

4. 了解地基施工中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5. 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参与地基施工的现场管理和施工技术指导。

三、教学内容1. 地基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地基是指建筑物、构筑物等建筑物基础以下的部分,它承受建筑物、构筑物及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

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2. 地基处理方法(1)地基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开挖,以清除软弱土层,为地基加固创造条件。

(2)地基加固:针对地基承载力不足、稳定性差等问题,采用加固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3)地基回填:对地基进行回填,确保地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3. 地基施工工艺流程(1)地基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开挖,确保开挖深度、宽度及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地基加固:根据加固方法,进行地基加固施工,如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深层搅拌桩等。

(3)地基回填:采用合适的回填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回填,确保回填材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4. 地基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质量检验:对地基开挖、地基加固、地基回填等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验收及整改措施:对施工完成的地基进行验收,对不合格的工程部位进行整改。

5. 施工安全知识(1)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地基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施工安全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

(公开课用)构造课教案基础和地基

(公开课用)构造课教案基础和地基

(公开课用)构造课教案-基础和地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础和地基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类型及构造要求。

3. 培养学生对建筑构造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其建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基础和地基的定义及作用2. 基础的类型a. 独立基础b. 联合基础c. 扩展基础d. 浅埋式基础e. 深埋式基础3. 基础构造要求a. 材料选择b. 尺寸设计c. 施工技术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建筑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建筑基础部分,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基础和地基的定义、作用及重要性。

3. 分析:介绍不同类型的基础及其构造要求。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建筑案例中基础的设计和施工。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基础和地基在建筑中的关键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础和地基的相关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础和地基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和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建筑基础和地基的图片、案例及视频资料。

2. 准备PPT课件,涵盖基础和地基的知识点。

3. 准备提问问题和讨论话题,以便于课堂互动。

七、教学环境:2. 布置教室,使学生座位整齐,便于观看PPT和参与讨论。

3. 准备白板或黑板,以便于书写和展示。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讲解基础和地基知识时,注意语言简练、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2.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3.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4. 注意调整课堂节奏,确保教学内容充实且不紧凑。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建筑工程师或设计师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程中的经验和技术。

地基与基础施工教学设计

地基与基础施工教学设计

1 学习情境设计2 教学过程设计《地基基础施工》学习情境的设置各情境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学习情境1——有条件浅基础设计与绘图学习任务:绘制浅基础图纸学习内容:(1)基础的概念(2)基础的类型(3)地基的类型(4)绘图技能。

学习目标:(1)基础的概念(2)基础的类型:无筋扩展级传播,扩展基础等浅基础;预制桩基础、灌注桩基础。

(3)地基的类型绘图技能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按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每一个组由组织能力强及成绩较好以上的同学担任组长,分析基础的种类和画图的相关规定,绘制基础图,同一个组的图纸可以一样,但每一个同学绘制一张。

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训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教师行动中的决策计划,学生行动的重点是实施过程,具体设计见下表:教学用时:6学习情境2——基础工程勘察报告的识读教学情境整体设计:²通过设计的5个项目,学生学会基础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名词概念;²试验人数以4人为宜,一起做实验,但要求每人提交一份试验报告;²如果试验仪器不足,可以采取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的办法,两个试验同时做;²除了教科书中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外,学习材料中每组要有一份纸质地质勘查报告。

教学学时:242.1 学习子情境——地质地形构造图的识读学习任务:地质构造图的识读学习内容: 1. 地质构造 2. 水文地质学习目标:让学生看懂地质构造图,了解地质构造常用的术语,以便看懂岩土工程勘察图纸;由地质图分析认识地质年代、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第四系沉积物、地貌单元等;体会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等概念的含义。

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以4人为宜,按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每一个组由组织能力强及成绩较好以上的同学担任组长,协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见下表教学学时:42.2 学习子情境——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绘制学习任务:土的野外鉴别;通过土的筛析试验,绘出土的级配曲线。

学习内容:野外识别土的类型,名称,结构与构造等;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工程分类;土的颗粒特性与土的级配曲线绘制。

某中学教学楼地基与基础工程

某中学教学楼地基与基础工程

针对某中学教学楼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楼地基与基础工程的相关知识,包括地基类型、地基设计原则、地基施工过程以及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分析现有建筑物的地基结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地基设计,并能够有效解决地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学内容2.1 地基类型•浅层地基:浅层连续墙式、浅层板式、浅层承台式等。

•深层地基:沉井桩、灌注桩、摩擦桩等。

2.2 地基设计原则•承载力原则:确保地基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稳定性原则:保证地基在不发生破坏或沉降的情况下稳定存在。

•建筑物变形与适应性原则:使建筑物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和荷载变化。

2.3 地基施工过程•前期准备:勘察、设计和材料准备。

•沉降观测:监测地基沉降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包括挖土、回填、加固等工作。

•基础施工:包括地下室施工、地板浇筑等。

2.4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处理方法。

•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的建筑物倾斜问题的解决方案。

•地下水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3.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地基设计和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观实际建筑工地,亲身感受地基施工过程,并进行实践操作。

4. 教学评价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对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掌握情况,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 - 课堂小测验:通过每节课后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当天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地基设计项目,并进行报告展示和答辩,考察其地基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土木工程基础》•参考资料:–高级建筑工程师资格考试教材–地基与基础工程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6. 教学进度安排本教学计划将按照以下进度安排进行: 1. 第一周:地基类型及特点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学习情境设计
2 教学过程设计
《地基基础施工》学习情境的设置
各情境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学习情境1——有条件浅基础设计与绘图
学习任务:绘制浅基础图纸
学习内容:(1)基础的概念
(2)基础的类型
(3)地基的类型
(4)绘图技能。

学习目标:(1)基础的概念
(2)基础的类型:无筋扩展级传播,扩展基础等浅基础;预制桩基础、灌注桩基础。

(3)地基的类型
绘图技能
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按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每一个组由组织能力强及成绩较好以上的同学担任组长,分析基础的种类和画图的相关规定,绘制基础图,同一个组的图纸可以一样,但每
一个同学绘制一张。

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训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教师行动中的决策计划,学生行动的重点是实施过程,具体设计见下表:
教学用时:6
学习情境2——基础工程勘察报告的识读
教学情境整体设计:
²通过设计的5个项目,学生学会基础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名词概念;
²试验人数以4人为宜,一起做实验,但要求每人提交一份试验报告;
²如果试验仪器不足,可以采取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的办法,两个试验同时做;
²除了教科书中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外,学习材料中每组要有一份纸质地质勘查报告。

教学学时:24
2.1 学习子情境——地质地形构造图的识读
学习任务:地质构造图的识读
学习内容: 1. 地质构造 2. 水文地质
学习目标:让学生看懂地质构造图,了解地质构造常用的术语,以便看懂岩土工程勘察图纸;
由地质图分析认识地质年代、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第四系沉积物、地貌单元等;体会上
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等概念的含义。

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以4人为宜,按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每一个组由组织能力强及成绩较好以上的同学担任组长,协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见下表
教学学时: 4
2.2 学习子情境——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绘制
学习任务:土的野外鉴别;通过土的筛析试验,绘出土的级配曲线。

学习内容:野外识别土的类型,名称,结构与构造等;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工程分类;土的颗粒特性与土的级配曲线绘制。

学习目标:野外土样的初步辨认;说出土的物理指标名称与各个指标的定义;了解土的形成过程,掌握土的工程分类,学习土的环刀采取方法;掌握土的颗粒特性,独立完成筛析法试验,正确绘
制土的级配曲线。

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5人。

按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组长协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

学生按组采取一种土样供筛分试验和绘制曲线之用,每组采取土样尽量不同并有特点。

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训教学设计见下表:
教学学时: 4
2.3 学习子情境——粘性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
学习任务:完成土的液塑限试验,写出试验报告
学习内容:液限与塑限的概念,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的求值,采用联合液塑限仪器测定粘性土的液限与塑限。

学习目标:能独立完成粘性土的液塑限联合试验,正确的采集数据,绘制液塑限曲线,根据曲线求出粘性土的液限与塑限值,有液塑限值求出液塑限指数,判断粘性土的类型与状态。

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5人。

完成规定的试验任务。

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训教学设计见下表:
教学学时: 4
2.4 学习子情境——土的直剪试验
学习任务:完成土的直剪试验,写出试验报告
学习内容:土的破坏类型、环刀取土方法、剪切试验过程,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关系曲线绘制。

学习目标:学习土的剪切试验方法和土的抗剪强度与极限平衡,能够用环刀取土,知道土的破坏类型;
按正确步骤独立完成土的抗剪强度试验,分清土的抗剪参数,绘制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关
系曲线。

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5人。

完成规定的试验任务。

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训教学设计见下表:
教学学时: 4
2.5 学习子情境——土的固结试验
学习任务:完成土的固结试验,写出试验报告
学习内容:土的密实度和压实性、环刀取土方法、固结试验过程,变形量与时间对数关系曲线绘制。

学习目标:能够用环刀取土,叙述土的固结性能;按正确步骤独立完成土的固结试验,正确变形量与时间对数关系曲线绘制关系曲线。

组织形式: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5人。

完成规定的试验任务。

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训教学设计见下表:
教学学时: 4
《地基基础施工》考核采用理论课堂教学成绩、项目实训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评定成绩的方法实施。

理论课堂教学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两部分成绩;项目实训成绩包括学期实训实习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和实训报告的编写质量成绩等,具体评定方法结合下列15个表格评定;期终考试成绩是对学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采用一页纸或者闭卷方式进行。

学科成绩按下列公式计算:学科成绩=理论课堂学习成绩×30%+项目实训成绩×50%+期终考试成绩×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