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训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声训练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发声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达到发声、气息﹑共鸣的协调统一;具备一定的歌唱审美水平和演唱水平,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合格人才。
教学内容:声乐发声原理;发声技巧;作品分析:作品表达
教学要求:
理论要求:从理论上掌握歌唱发声的生理原理,了解歌唱器官,建立准确的歌唱观点。
技术要求:
1.对气息和声音有一定的控制水平
2.进一步稳定歌唱状态,并做到上下声区基本统一。
3.要求吐字清楚、准确。
4.有基本独立分析处理和表现声乐作品的水平,演唱较为完整、生动。
教学重点:进一步调整、稳固学生的歌唱状态;强调歌唱中气息、声音、情感的良好配合,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水平。
教学难点:稳定歌唱状态;作品理解与作品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讨论、实践;
课程安排:本学期教学分为四个阶段,每四周为一个阶段;
授课形式:小组课,每12-13学生为一小组,共4组(每生每周1节课),教学内容应根据课堂具体教学情况调整。
授课时数:17×4
授课地点:学校琴房。
第一章:歌唱的发声原理(1-4周)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歌唱的发声原理,了解相关声乐常识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歌唱的发声原理,在练声和歌唱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并使用。
2、打开牙关,稳定喉咙的位置歌唱,解决歌唱中的基础问题,从而建立准确的歌唱状态。
三、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体会准确呼吸方法
2.指导学生准确的咬字状态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打开歌唱通道(打开牙关,放下喉头),积极的歌唱,并形成循序渐进的良好歌唱习惯。
六、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
七、教学过程:
(一)简要地介绍歌唱的发声原理(气息冲击声带产生声音,通过人体共鸣器官打开和使用,声音扩大和美化)
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体会自然叹气时小腹的收缩力及腰部四周的扩张力。
使用共鸣腔体全身歌唱的原理:感受和体会打哈欠时的自然状态找到共鸣腔打开的感觉。
(二)实际操作训练
1.歌唱发声中的发声训练;
(1)5 4 ︱3 2 ︱1 —‖
U……………………
(2)1 2 ︱3 2 ︱1 —‖
U……………………
(3) 1 2 3 4 ︱5 4 3 2 ︱1 —‖
U……………………
(4)5 5·︱3 3 ·︱ 1 1 ·‖
U O U O U O
训练要求:
(1)练习速度:中速稍慢。
(2)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叹气时的感觉使气息支持发声。
(3)与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4)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5)练习4,由U过渡到O母音时,喉、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仅仅嘴由小圆形张开得稍大些。
训练方法:
(1)老师示范,提出要求,讲解练习的要点;
(2)学生按要求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第二章歌唱的呼吸训练(5-8)周
教学目的:
通过系统的呼吸训练及声乐作品辅导,让学生了解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即没有呼吸的支持就没有动力,就不能发声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初步学会吸气、呼气、巧用气的基本方法;理解歌唱中气息与声音的基本配和关系。
教学重点:
1.歌唱的呼吸方法。
2.歌唱的呼吸技巧使用。
3.会用科学的呼吸方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4.寻找到歌唱时呼吸的对抗力和内口咽喉状态的反向平衡关系。
教学难点:
深吸气,将气完全吸到肺的底部,使横膈膜下降,两肋往外扩张,小腹微收的歌唱气息及使用。
教学用具:钢琴、电脑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介绍本课内容:
1.歌唱的呼吸训练:体会叹气时的感觉,腹部及腰部四周的受力点,练习几种呼吸的方式即:快吸慢呼;快吸快呼;
2.初学水准的相对应歌曲,例如《青春舞曲》
二、发声训练:
54 32∣1—‖
u
53 42∣1—‖
a o u
1234 5432∣1—‖
1.训练要求:
(1)精神饱满,全身协调地演唱;
(2)在哼鸣的位置上实行开口音的训练,上下牙打开,舌头平放,稳定喉头,寻找叹气的感觉;
(3)在横膈膜的支持下,轻柔地深吸气,喉头保持在吸气时的歌唱状态;
(4)韵母轻换时声音位置的统一。
2.训练方法:
(1)老师提出要求,讲解教学要点;
(2)学生按要求逐条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3)回顾上节课发声训练,师生共同研讨声乐发声中的科学方法;
三.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训练,使学生对歌曲呼吸科学的发声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基本上掌握了准确的呼吸支持下的歌唱状态,训练时,还需增强和老师的配合,努力寻找到最优美动听的头腔共鸣。
第三章歌唱的共鸣训练(9-12)周
一、教学目的
在准确的气息支撑下,以中低声区为基础,做到准确的相对稳定的喉头位置
歌唱,培养学生对歌曲演唱位置的平稳,树立歌唱的整体共鸣概念。
二、教学方法
讲解法、对比法、示范法、引导法、启发法、指导并使用微格技术直观地实行教学反馈。
三、教学重点
1.准确、积极、自然地打开喉咙的训练。
2.打开牙关、放松下巴、稳定喉头的高位置声音共鸣的训练。
四、教学难点
1.演唱中的统一位置。
2.装饰音的演唱准确性。
五、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摄像机
六、教学过程
1.介绍本课内容
(1)自然声区的共鸣训练:歌唱声音的训练都是从自然声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自然声区,就是不用任何强制力量就能唱出接近说话音高的声。这段音域的声音,呼吸自然,喉头稳定,声音流畅动听,最富于人声的自然色彩。我们把这段声音作为训练发声的起点。
(2)初学水准相对应的歌曲
2.发声训练
每堂课要实行二十分钟的发声训练。
3 2 | 1----||
54 32∣1 —‖
u
5 3 | 4 2∣1 —‖
Lu
54 32∣1 —‖54 32∣1 —‖
u wo
训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