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本科教学课件·史学概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本科教学课件·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乔治忠 孙卫国 编著
教学大纲
思考题
第一章 导论
一、基本概念的理论解析 二、历史学的渊源 三、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四、历史学的学科特点 五、学习史学概论的必要性与学习方法
目录页 目录页
一、基本概念的理论解析
理论思维是以概念和范畴运行的,作为理论著述,若 不对基本概念作出明晰的界定和解析,不是自身认识的 浅薄、混乱及迷茫,就一定是企图贩卖欺人之谈。本课 程的首要讲述,就是必须解析历史、历史学、历史观、 历史哲学、史学理论、史学概论等等基本概念。 1. 历史 历史是客观事物发展演化的历程,是不依赖于我们 今天主观意识的以往的客观存在。站在人类的角度, “事物”有两大系统,一是自然,二是社会,一般所言 的历史,主要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历史 历史, 历史 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客观历程。在这个客 观历程中,包涵着人类能动的主体活动以及与自然界相 互作用。
3.部分中外史家对“历史”的定义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认为:“历史存在 . 于我们自己的胸中,才能找到那种熔炉,使确凿的东西变成 为真实的东西,使语文学与哲学携手去产生历史。”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 Edward Hallett Carr, 1892-1963): “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 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 马克思、恩格斯给历史下过这样的定义:“历史可以从两方 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 密切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 约。” 梁启超:“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 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 李大钊说:“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 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 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 周流变动的东西。他不是陈编,不是些故纸,不是僵尸,不 是枯骨,不是死的东西,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我们所研究 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
3.历史观与历史哲学。历史观是对人类客观历史的概括性、 历史观与历史哲学。历史观 历史观与历史哲学 总体性认识。历史哲学是将某种历史观予以理论的、系统 的论证。二者的区别是历史观可以不作理论论证性的表述, 可以寓于其他历史撰述或散见于判断的表达。历史哲学也 可称之历史理论,解决诸如社会历史的根本性质、历史是 否发展、如何发展,历史发展的动力如何,历史发展的方 向及有无规律等重大问题。 4.史学理论。所谓理论,是一种总体性、抽象性的系统化 史学理论。 史学理论 认识,并且以逻辑论证的形式表述出来的学说。史学理论 史学理论 是将历史 历史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历史 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的区别在于研讨的对象不同,二者不 应混淆,但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史学理论应解决诸如历史 学的性质、任务、特点,历史学可否真实反映历史,史学 的功能,历史认识如何检验,史家的应有基本素质,史学 的研究方法等等问题。
目录页
二、历史学的渊源
历史学的产生,是由人类对于本身社会活动的记忆行为,经过外化而形 成。记忆是人类群体生活的需要,与其他高级动物不同,人类的记忆很早 就具有了辅助性的转移至身体之外的外化储存方式。结绳、刻木、图画等 等都是辅助口耳相传的工具,其共同特点是记忆部分地从人的头脑外化出 来。待到文字发明并且逐渐成熟,大部分记忆信息则可以完整地成为外化 储存。 除文字之外,历法的出现可以为记事提供明确的时间因素,是连续性历 史记载的又一必要条件。从自觉的连续性史事记录而萌发,到对史事记录 有所取舍、判断、评析、引伸及综合编纂,历史学即具备了产生和发展的 基础。 《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周礼·天官冢宰》:“史掌官书以赞治。”
黄遵宪在1889年,将“历史”一词用于史学著作中。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1889年出版)介绍日本兴办 西学状况时说:“明治四年,设立文部省,寻颁学制 于各大学区,分设诸校。……有小学校,其学科曰读 书、曰习字、曰算术、曰地理、曰历史。”十年后, 与日本学术界有密切关系的学者罗振玉、王国维开始 频繁使用“历史”一词,这样历史一词就渐为学界通 用。 “历史”这个词语从翻译和外来语中产生 之际,就带 上客观历史与史学模糊不分的缺陷,应当予以重新厘 定和改造。而中外主张历史学应当求真的史家,如刘 知幾、修昔底德、兰克等等,实际是将历史与史学区 别看待的。
目录页
四、历史学的学科特点
1、综合性:历史学研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举凡以 、综合性 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 具体事件、人物等等,均在探讨范围。史学不仅 研究各个组成部分,而且注意到不同内容间的相 互联系,予以综合,力图得出统一的概括性、规 律性的认识, 2、写实性 写实性:历史学不仅对研究对象予以总结和概括, 写实性 还必须记述客观史事的真情实况。 3、动态回顾性 动态回顾性:历史学将既往的人类活动,视为前 动态回顾性 后相承、连续发展的过程,因此研究已经消逝的 史实,是一种动态的回顾。这有助于找出事件的 前因后果。动态的回顾,是通古今之變,是把握 历史发展的轨迹与方向。站在当今时代的思想高 度上回顾历史,这种回顾是向前展望结合一起的。
2. 以特定对象或特定方法为轴心的综合研究 科目:历史文献学、历史器物学、历史考 科目 据学、历史地理学、历史年代学等。 3.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史 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学史、史学理论、历史编纂学、史学评论 等。 这构成历史学分支学科的基本部分,随着时 代的发展,还会不断产生新的分支与组合。
2. “历史”的来历
今天“历史”一词引入自日本(歷史 れきし), 而日本翻译自欧洲。希腊用“Historia” 称历史, 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的《历史》,书名是 Historiai,即以此字为“史”之起源。而这个字的 含义有“探究”、“查询”之意,意指一门记叙往事 的学问。中国虽然也出现过“历史”的写法,但那只 是“一个又一个史书”的意思。据有的学者考证, “历史”名词,是日本学者福泽谕吉(1835-1901) 于1860年创造的。1860年1月,德川幕府派使团赴美 交换《日美通商条约》,福泽谕吉为使团成员之一。 返国时,他带回一本《韦伯斯特大辞典》(Webster English Dictionary),这是日本引进的第一本英文 字典。回到日本,他写《西航记》,遂用“历史”对 译英文history,于是这个词语得以广泛采用。其实, 如果准确地翻译希罗多德的著述,书目应当是“历史 的叙述与探究”。
目录页
五、学习史学概论的必要性与学习方法
1、史学概论的内容,包含着史学理论、历史观念、史学 方法治史技能等等内容,这是整个历史学的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可以提高分析能力、思维水平,使学习和 研究历史较快地进入系统化境界。 2、历史学科的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目标是建立系统化的 历史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而记忆具体史实 实际是有限度的。这样,教学中缺乏理论思维而偏重具 体知识的记忆,是不可取的。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 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3、史学概论的学习,要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要将史 学理论结合具体历史知识赖对照思考,要学与思相结合。 4、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墨守既定的历史结论。 5、认真学习基本理论,特别要掌握辩证法这一思想方法。
1.
“历”与“史” 历 ”
历,下部字形是一只脚,表示空间的移动,上部两个“禾”字,庄稼一 熟至又熟,表示时间的流动,总和一起是空间、时间的流动历程,又引伸 为多种语意。当“历”与“史”联接成词,于时甚晚,已无语源学意义。
史,字形为右手持中,惟对中的解释,各家歧义甚多, 《说 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清人吴 大瀓认为“中”,是“简”,即木、竹的写字片。文字学家江 “ 永则认为:凡官府薄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 王国维《释史》(《观堂集林》卷六)考证,“中”字在甲骨 文和金文中的原始意义是盛放简策之器,后引申为薄书。史的 字形既是手持薄书之人,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 为事。”徐复观认为“中”从口,是官员右手持笔在简册上写 出祝词而以口上告于天,中间一竖应当直延长到手内。可见多 数解释最后都归结为书写文字的简册。因此,“史”最初是指 掌握简册的文官,即《周礼·天官冢宰》所言:“史掌官书以赞 治。”后来具有掌存文告及记载史事的职能。至战国时期, “史”具有了记载性文件的含义。
目录页
三、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1.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a.按研究的空间范围划分:中国史、国 别史和地区史。 b.按研究的时间跨度划分:通史、断代 史 c.按社会历史中的某一纵向内容进行专 门研究产生的学科,如经济史、军事 史、文化史 、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等 专门史。
5.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产生于近代,它不是一个系统学科 史学概论
的名称,只作为一个传习知识的课程载体。其 主体内容应当是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但史学 理论与历史理论有极密切联系,又离不开史学 史内容的辅助,因此成为历史理论、史学理论、 史学方法论、史学技能修养、史学史内容的综 合组装体。而各家的此类著述、各学校的课程 内容,构成均有较大差异。史学概论的这种性 质,正好适合向大学生传授关于历史学的综合 性理论知识。
Biblioteka Baidu
2. 历史学 历史学可以简称史学,界定了 “历史” 的 概念之后,其定义就迎刃而解。历史学 历史学是系统叙 历史学 述和研究人类以往的各种活动和人类社会发展历 程的学科。即对于以往人类活动及社会状况的条 理化、系统性认识。 近代以来,多种流派的史家往往混淆“历史” 与“历史学”之间的区别,造成混淆的原因,一 是有语源学、外语翻译、外来语应用上的问题, 二是主观主义学派故意含混言之,以推行其思想 见解。因为混淆了历史与史学的区别,他们就可 以拒绝回答或拒绝关注这样的问题:在我们记载、 叙述及研讨的历史内容之外,究竟是否存在过客 观的人类生活与社会活动?
史学概论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乔治忠 孙卫国 编著
教学大纲
思考题
第一章 导论
一、基本概念的理论解析 二、历史学的渊源 三、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四、历史学的学科特点 五、学习史学概论的必要性与学习方法
目录页 目录页
一、基本概念的理论解析
理论思维是以概念和范畴运行的,作为理论著述,若 不对基本概念作出明晰的界定和解析,不是自身认识的 浅薄、混乱及迷茫,就一定是企图贩卖欺人之谈。本课 程的首要讲述,就是必须解析历史、历史学、历史观、 历史哲学、史学理论、史学概论等等基本概念。 1. 历史 历史是客观事物发展演化的历程,是不依赖于我们 今天主观意识的以往的客观存在。站在人类的角度, “事物”有两大系统,一是自然,二是社会,一般所言 的历史,主要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历史 历史, 历史 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客观历程。在这个客 观历程中,包涵着人类能动的主体活动以及与自然界相 互作用。
3.部分中外史家对“历史”的定义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认为:“历史存在 . 于我们自己的胸中,才能找到那种熔炉,使确凿的东西变成 为真实的东西,使语文学与哲学携手去产生历史。”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 Edward Hallett Carr, 1892-1963): “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 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 马克思、恩格斯给历史下过这样的定义:“历史可以从两方 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 密切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 约。” 梁启超:“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 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 李大钊说:“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 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 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 周流变动的东西。他不是陈编,不是些故纸,不是僵尸,不 是枯骨,不是死的东西,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我们所研究 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
3.历史观与历史哲学。历史观是对人类客观历史的概括性、 历史观与历史哲学。历史观 历史观与历史哲学 总体性认识。历史哲学是将某种历史观予以理论的、系统 的论证。二者的区别是历史观可以不作理论论证性的表述, 可以寓于其他历史撰述或散见于判断的表达。历史哲学也 可称之历史理论,解决诸如社会历史的根本性质、历史是 否发展、如何发展,历史发展的动力如何,历史发展的方 向及有无规律等重大问题。 4.史学理论。所谓理论,是一种总体性、抽象性的系统化 史学理论。 史学理论 认识,并且以逻辑论证的形式表述出来的学说。史学理论 史学理论 是将历史 历史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历史 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的区别在于研讨的对象不同,二者不 应混淆,但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史学理论应解决诸如历史 学的性质、任务、特点,历史学可否真实反映历史,史学 的功能,历史认识如何检验,史家的应有基本素质,史学 的研究方法等等问题。
目录页
二、历史学的渊源
历史学的产生,是由人类对于本身社会活动的记忆行为,经过外化而形 成。记忆是人类群体生活的需要,与其他高级动物不同,人类的记忆很早 就具有了辅助性的转移至身体之外的外化储存方式。结绳、刻木、图画等 等都是辅助口耳相传的工具,其共同特点是记忆部分地从人的头脑外化出 来。待到文字发明并且逐渐成熟,大部分记忆信息则可以完整地成为外化 储存。 除文字之外,历法的出现可以为记事提供明确的时间因素,是连续性历 史记载的又一必要条件。从自觉的连续性史事记录而萌发,到对史事记录 有所取舍、判断、评析、引伸及综合编纂,历史学即具备了产生和发展的 基础。 《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周礼·天官冢宰》:“史掌官书以赞治。”
黄遵宪在1889年,将“历史”一词用于史学著作中。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1889年出版)介绍日本兴办 西学状况时说:“明治四年,设立文部省,寻颁学制 于各大学区,分设诸校。……有小学校,其学科曰读 书、曰习字、曰算术、曰地理、曰历史。”十年后, 与日本学术界有密切关系的学者罗振玉、王国维开始 频繁使用“历史”一词,这样历史一词就渐为学界通 用。 “历史”这个词语从翻译和外来语中产生 之际,就带 上客观历史与史学模糊不分的缺陷,应当予以重新厘 定和改造。而中外主张历史学应当求真的史家,如刘 知幾、修昔底德、兰克等等,实际是将历史与史学区 别看待的。
目录页
四、历史学的学科特点
1、综合性:历史学研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举凡以 、综合性 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 具体事件、人物等等,均在探讨范围。史学不仅 研究各个组成部分,而且注意到不同内容间的相 互联系,予以综合,力图得出统一的概括性、规 律性的认识, 2、写实性 写实性:历史学不仅对研究对象予以总结和概括, 写实性 还必须记述客观史事的真情实况。 3、动态回顾性 动态回顾性:历史学将既往的人类活动,视为前 动态回顾性 后相承、连续发展的过程,因此研究已经消逝的 史实,是一种动态的回顾。这有助于找出事件的 前因后果。动态的回顾,是通古今之變,是把握 历史发展的轨迹与方向。站在当今时代的思想高 度上回顾历史,这种回顾是向前展望结合一起的。
2. 以特定对象或特定方法为轴心的综合研究 科目:历史文献学、历史器物学、历史考 科目 据学、历史地理学、历史年代学等。 3.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史 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学史、史学理论、历史编纂学、史学评论 等。 这构成历史学分支学科的基本部分,随着时 代的发展,还会不断产生新的分支与组合。
2. “历史”的来历
今天“历史”一词引入自日本(歷史 れきし), 而日本翻译自欧洲。希腊用“Historia” 称历史, 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的《历史》,书名是 Historiai,即以此字为“史”之起源。而这个字的 含义有“探究”、“查询”之意,意指一门记叙往事 的学问。中国虽然也出现过“历史”的写法,但那只 是“一个又一个史书”的意思。据有的学者考证, “历史”名词,是日本学者福泽谕吉(1835-1901) 于1860年创造的。1860年1月,德川幕府派使团赴美 交换《日美通商条约》,福泽谕吉为使团成员之一。 返国时,他带回一本《韦伯斯特大辞典》(Webster English Dictionary),这是日本引进的第一本英文 字典。回到日本,他写《西航记》,遂用“历史”对 译英文history,于是这个词语得以广泛采用。其实, 如果准确地翻译希罗多德的著述,书目应当是“历史 的叙述与探究”。
目录页
五、学习史学概论的必要性与学习方法
1、史学概论的内容,包含着史学理论、历史观念、史学 方法治史技能等等内容,这是整个历史学的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可以提高分析能力、思维水平,使学习和 研究历史较快地进入系统化境界。 2、历史学科的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目标是建立系统化的 历史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而记忆具体史实 实际是有限度的。这样,教学中缺乏理论思维而偏重具 体知识的记忆,是不可取的。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 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3、史学概论的学习,要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要将史 学理论结合具体历史知识赖对照思考,要学与思相结合。 4、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墨守既定的历史结论。 5、认真学习基本理论,特别要掌握辩证法这一思想方法。
1.
“历”与“史” 历 ”
历,下部字形是一只脚,表示空间的移动,上部两个“禾”字,庄稼一 熟至又熟,表示时间的流动,总和一起是空间、时间的流动历程,又引伸 为多种语意。当“历”与“史”联接成词,于时甚晚,已无语源学意义。
史,字形为右手持中,惟对中的解释,各家歧义甚多, 《说 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清人吴 大瀓认为“中”,是“简”,即木、竹的写字片。文字学家江 “ 永则认为:凡官府薄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 王国维《释史》(《观堂集林》卷六)考证,“中”字在甲骨 文和金文中的原始意义是盛放简策之器,后引申为薄书。史的 字形既是手持薄书之人,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 为事。”徐复观认为“中”从口,是官员右手持笔在简册上写 出祝词而以口上告于天,中间一竖应当直延长到手内。可见多 数解释最后都归结为书写文字的简册。因此,“史”最初是指 掌握简册的文官,即《周礼·天官冢宰》所言:“史掌官书以赞 治。”后来具有掌存文告及记载史事的职能。至战国时期, “史”具有了记载性文件的含义。
目录页
三、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1.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a.按研究的空间范围划分:中国史、国 别史和地区史。 b.按研究的时间跨度划分:通史、断代 史 c.按社会历史中的某一纵向内容进行专 门研究产生的学科,如经济史、军事 史、文化史 、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等 专门史。
5.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产生于近代,它不是一个系统学科 史学概论
的名称,只作为一个传习知识的课程载体。其 主体内容应当是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但史学 理论与历史理论有极密切联系,又离不开史学 史内容的辅助,因此成为历史理论、史学理论、 史学方法论、史学技能修养、史学史内容的综 合组装体。而各家的此类著述、各学校的课程 内容,构成均有较大差异。史学概论的这种性 质,正好适合向大学生传授关于历史学的综合 性理论知识。
Biblioteka Baidu
2. 历史学 历史学可以简称史学,界定了 “历史” 的 概念之后,其定义就迎刃而解。历史学 历史学是系统叙 历史学 述和研究人类以往的各种活动和人类社会发展历 程的学科。即对于以往人类活动及社会状况的条 理化、系统性认识。 近代以来,多种流派的史家往往混淆“历史” 与“历史学”之间的区别,造成混淆的原因,一 是有语源学、外语翻译、外来语应用上的问题, 二是主观主义学派故意含混言之,以推行其思想 见解。因为混淆了历史与史学的区别,他们就可 以拒绝回答或拒绝关注这样的问题:在我们记载、 叙述及研讨的历史内容之外,究竟是否存在过客 观的人类生活与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