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2 《听听秋的声音》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3.12《听听,秋的声音》课件1

一只只小鸟儿赶上了白云, 撒下了一片片清脆的歌声, 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飞过了田野, 送来了一阵阵丰收的歌吟。
是(和花瓣告别的话音)。
听听,秋的声音,
蝉(振动翅膀),
(“知了,知了”)。
是(和大树告别的歌韵)。
2019/9/9
31
听听,秋的声音,
农民伯伯( ),
(
),
(
)。
听听, 秋的声音,
小草(
),
(
),
是( 2019/9/9
)。 32
听听,秋的声音, 农民伯伯笑了, “哈哈”, 今年又大丰收了。
听听, 秋的声音, 小草摇摇身子, “飒飒”, 是2019和/9/9 大地母亲告别的舞3蹈3 。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花瓣里, 在每一株小草上, 在每一颗露珠中, 在每一张灿烂的笑脸上。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37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青蛙正在加紧挖洞, “呱,呱,呱!” 是准备过冬的声音。
2019/9/9
21
2019/9/9
22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2019/9/9
23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瞿瞿”,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一排排大雁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ppt课件.pptx

自读诗歌第五小节:
思考:怎样理解这一小节的含义呢?
秋天来到,万物都发生了变化,到处都有秋的声音,这些声音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体会。
课文讲解
自读诗歌第六小节:
思考:怎样理解这一小节的含义呢?
秋天是美妙的,但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我们要尽情地感受和聆听秋天的声音,把握每一刻的美好。
这一小节句式工整,给人以节奏轻快、朗朗上口的感觉。
诵读这一小节时,脑海中产生出一幅大雁南飞、五谷丰登的画面。
课文讲解
自读诗歌第四小节:
思考:“音乐厅”有什么特殊含义?
“音乐厅”指秋天的大自然,它的含义是:秋天的大自然像动听的音乐一样值得我们去欣赏,去感受,去热爱和赞美。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思考:秋的声音还有哪些?你能仿照课文再写一写秋的声音吗?
其他示例
听听,秋的声音,露珠从小草上滑落,“叮咚”,是和小草道别的话音。
听听,秋的声音,田野里一片金黄,“咔嚓”,这是农民收割稻谷的声音。
拓展延伸
仿写诗歌
听听 ,秋的声音,蜜蜂扇动翅膀,“嗡嗡”,是和花朵告别的声音。听听 ,秋的声音,石榴露出笑脸,“啪啪”,是对秋姑娘的问候。一只只燕子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果园,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拓展延伸
思考:秋的声音还有哪些?你能仿照课文再写一写秋的声音吗?
听听,秋的声音, , , 。
秋雨从天上落下来
“沙沙”
是和云妈妈分别的歌声
拓展延伸
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 。”
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你
蟋蟀振动翅膀,“㘗㘗”,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说:“ 。”
引入新课
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小鸟“叽叽”,蜜蜂“嗡嗡”,青蛙“呱呱”。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听听_秋的声音精品课件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返回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返回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返回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 声音。
返回
小诗人园地
听听, 秋的声音, 小草( ), ( ), 是( )。
听听,秋的声音, 农民伯伯笑了, “哈哈”, 今年又大丰收了。
听听, 秋的声音, 小草摇摇身子, “飒飒”, 是和大地母亲告别的舞蹈。
听听,秋风的声音 秋风吹动大树的枝干 一片片树叶纷纷落下 好像在对大树说: 妈妈,您要保重 我们还能见到您
听听,秋风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花枝( ), ( ), 是( )。 听听,秋的声音, 蝉( ), ( )。 是( )。
听听,秋的声音, 花枝(扭扭腰身), (“沙沙”), 是(和花瓣告别的话音)。 听听,秋的声音, 蝉(振动翅膀), (“知了,知了”)。 是(和大树告别的歌韵)。
听听,秋的声音, 农民伯伯( ), ( ), ( )。
12.听听,秋的声音
阅读提示: 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 有美妙的声音。让我们有感情地朗 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把读后的体会பைடு நூலகம்同学交流。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返回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口瞿口瞿”,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返回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小学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听听,秋的声⾳》是⼈教版⼩学语⽂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单元第7课的课⽂,作者是毕国瑛,由梓君参与录制。
这篇课⽂是⼀⾸现代诗,课⽂通过作者抓住秋天⾥⼤⾃然⼀些声响,⽤诗的语⾔,赞美了秋天。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听听秋的声⾳》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听听秋的声⾳》原⽂ 听听, 秋的声⾳, ⼤树抖抖⼿臂, “唰唰”, 是黄叶道别的话⾳。
听听, 秋的声⾳, 蟋蟀振动翅膀, “㘗㘗”,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排排⼤雁追上⽩云, 撒下⼀阵暖暖的叮咛; ⼀阵阵秋风掠过⽥野, 送来⼀⽚丰收的歌吟。
听听, ⾛进秋, ⾛进这辽阔透明的⾳乐厅, 你好好地去听 ——秋的声⾳。
秋的声⾳, 在每⼀⽚叶⼦⾥, 在每⼀朵⼩花上, 在每⼀滴汗⽔⾥, 在每⼀颗饱满的⾕粒⾥。
听听, 秋的声⾳, 从远⽅匆匆地来, 向远⽅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去听秋的声⾳。
【篇⼆】⼩学三年级语⽂《听听秋的声⾳》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诗。
过程与⽅法:⼀边读⼀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句诗⽂。
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能交流体会,⾃⼰创作诗歌。
教学难点:创作诗歌 教学时间:⼀课时 课前准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带。
2、配套的课⽂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乐磁带。
教学过程: ⼀、游戏导⼊,展开想象 1、游戏导⼊:同学们,⾃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你们想欣赏⼀下吗?下⾯我们做⼀个听录⾳猜声⾳的游戏,请⼤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说你听到了哪些声⾳。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你脑海⾥出现了⼀幅怎样的画⾯?再次播放声响录⾳带,引导学⽣想象并交流。
3、有⼀位诗⼈在秋天⾥听到许多美妙的声⾳,就写下了这么⼀⾸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初读课⽂,整体感知 1、播放课⽂朗读录⾳或配乐范读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听听秋的声音》

三年级上册语文《听听秋的声音》示例文章篇一:《听听秋的声音》秋,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我呀,特别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好多好多有趣的声音,就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呢。
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周围都是金黄的稻田。
风一吹,稻子们就沙沙沙地唱起歌来。
这声音可好听啦,就像是一群小伙伴在悄悄地说悄悄话。
我想,它们是不是在说:“我们都成熟啦,农民伯伯快来收割我们呀。
”嘿,你看,那稻穗沉甸甸的,都把稻杆压弯了腰。
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脸上那开心的笑容,他们肯定在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呢!”我轻轻地走进稻田,弯下腰,仔细听着稻子们的歌声,感觉自己都快变成一颗小稻子,和它们一起欢快地唱歌了。
旁边的大树上,树叶也开始有动静了。
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
它们发出了簌簌的声音,这声音像是在和大树妈妈告别。
我捡起一片落叶,对着它说:“小树叶呀小树叶,你是不是很舍不得大树妈妈呢?”我觉得树叶就像一个个懂事的孩子,它们知道自己要离开大树妈妈,去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地毯。
大树妈妈肯定也很舍不得它们,可是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呀。
我把落叶放在手心里,感受着它的脉络,就像感受着它的生命历程一样。
再往前走,我听到了蛐蛐的叫声。
蛐蛐在草丛里叫得可欢啦,唧唧吱,唧唧吱。
这声音就像一把小钥匙,打开了秋天音乐的大门。
我蹲下身子,想要找到蛐蛐在哪里。
我想对蛐蛐说:“你是不是在为秋天的到来而欢呼呢?”可是蛐蛐很调皮,我还没看到它的身影,它就不叫了。
等我刚要站起来的时候,它又开始叫了起来,好像在跟我玩捉迷藏呢。
旁边的小伙伴笑着说:“蛐蛐可机灵啦,你很难抓到它的。
”我不服气地说:“哼,我一定要找到它。
”我们就在草丛里找啊找,虽然最后也没有找到蛐蛐,但是我们听到了它美妙的歌声,也很开心。
果园里也是热闹非凡呢。
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大苹果,就像一个个小灯笼。
我听到苹果们在枝头你挤我碰,发出轻微的砰砰声。
我猜它们在说:“我们都已经成熟啦,又大又甜,快来摘我们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

⼈教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2课⼈教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2课《听听,秋的声⾳》教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诗,粗知诗的⼤意。
2、⼀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
设计理念:1、让学⽣运⽤精读课⽂中学到的⽅法⾃读⾃悟。
2、让学⽣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
⼒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提⾼学⽣的语⽂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1、从秋天的⾳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秋天特有的声⾳,如:风声、⾬声、蛐蛐声、鸟啼声等,和着轻⾳乐。
2、乐曲《⾦铃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享受⾳乐,发挥想象1、谈话导⼊:秋天,不仅有丰富的⾊彩,还有许多美妙的声⾳。
⼩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听,你听到了哪些声⾳?2、展开想象:此时此刻,你还看到了什么?学⽣交流想象,教师引导学⽣表达清楚。
这节课,我们⼀起来学习⼀⾸好听的诗《听听,秋的声⾳》。
请学⽣读课题,要求读得美⼀点。
【⽤⾳乐与声响将学⽣带⼊美丽的⼤⾃然中,引起学⽣⽆限的遐想,创设了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
】⼆、欣赏朗读,感受诗情1、⾃读。
要求读准字⾳,读通句⼦,了解具体写了什么声⾳。
2、再读。
运⽤已学过的⽅法理解词语,然后⼩组交流,互相帮助。
3、听⽼师范读,可试着模仿。
(配轻⾳乐)4、找出你最喜欢的⼩节,多读⼏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5、展⽰朗读,展开想象。
(配乐)学⽣每读⼀⼩节,教师可让他说说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节的,还可组织其他同学⾃由评议,再引导学⽣想象说话。
如:第⼀⼩节,可以读出⼀点点忧伤,因为树叶还舍不得和⼤树妈妈告别呢!假如你就是那⼀⽚黄叶,你会怎么和树妈妈告别?(提⽰学⽣注意表情和动作)第⼆⼩节,可以读得⾼兴些,因为⼩蟋蟀正张⼤嘴巴快乐地歌唱,它在唱什么呢?第三⼩节,⼤雁在对谁叮咛?怎样叮咛?秋风唱什么?第五⼩节,要读出欣喜的感觉,因为⼤⾃然到处都有秋的声⾳……6、全班齐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走进秋天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图画,想看一看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季节?2、是呀!秋天不光有缤纷的色彩、香甜的气味,它还有好听的声音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去听听秋的声音。
3、齐读课题(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带拼音的字和难讲的句子少读几遍。
2、好,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谁能把这些生字读准。
(指名读生字)3、读准了生这,能读好词司吗?开火车读一读。
4、现在这些调皮的生字都跑到课文里去了,你们能读好吗?(齐讯课文)三、品读秋之声,读中想象1、读这首诗,你听到了谁的声音?(板书:黄叶、蟋蟀、大雁、秋风)2、哪小节写了黄叶的声音?让我们自由读D1小节(课件D1小节)a.大树做了什么?黄叶做了什么?男同学做大树的动作,女同学做黄叶的动作,来读读这一小节(标注:抖抖、刷刷)b.读后,你仿佛盾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标注:道别)如果我要和别人说谢谢,应该说(道谢)如果和别人说对不起,应该说(道歉)所以,“道”字还有说的意思呢?c.在道别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你感受到了他们怎样心情?学生说(指名读)告别了,心情是复杂的?还有什么心情呢?小结:是呀!当天天相依相伴的妈妈和孩子就在今天要分别了这“刷刷”声中流露出几分不舍,几分忧伤,读当妈妈和孩子都想着分别是短暂的,明天春天又会相聚,这“刷刷”声中又流露出几分希望、几分欣喜,读3、刚才我人按这样的方法学习了D1小节,相信大家一定能用这个方法学好D2小节,自学D2小节(出示学习方法D2小节)学生汇报生A:我找到动作的词(振动)听到的声音“qūqū”。
生B:我仿佛看到了蟋蟀和阳台告别的画面(板书:告别)指名读D2小节4、秋天,除了有“刷刷”“qūqū”的声音,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嘎嘎、呱呱、叽叽、知了知了、sīsī、啪啪、咚咚……)(课件)5、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仿照1、2小节,写一写你听到的秋之声。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选自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蛐蛐”,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的来,
向远方匆匆的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
(作者:毕国瑛,女,山东人。
当代诗人。
1980年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结业,留校在附小任教师5年。
1986年调上海少年报
社《童话报》编辑部任编辑。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

12*听听,秋的声音石潭镇中心小学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在教材的46~47页,写的是秋天独有的一些大自然的声响,用诗歌的优美语言赞美了秋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独有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丽。
3、仿照诗歌的形式,自己写几句诗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互读等形式加强朗读的训练指导,读出秋天美的感情。
2、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画面显示,形象感知,体会秋韵。
3、制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试着写诗文,互相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味诗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对美的欣赏能力,在续写诗文中获得创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秋天是一个色彩的宝库。
你看,秋天的天是湛蓝湛蓝的;秋天的月是明亮的,皎洁如玉盘;秋天的树林是五彩缤纷的,黄叶飘飘,红叶似火……师: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的宝库,它还是一个辽阔的音乐厅。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音乐厅,去《听听,秋的声音》,品味浓浓的秋意。
二、初读课文。
1、请打开书第46面,一起听听课文范读,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边听边标出小节。
诗歌共有几个小节?2、我们要想把课文读懂,先要打好基础,把课文读通顺,请看自读要求。
CAI出示自读要求。
生字词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吗?让老师来考考你们吧!3、CAI出示词语:(小组接龙读)4、小诗你们都能读通顺吗?谁愿意来读?(点名读,6人)其他想读的同学可以小声跟读。
三、品读想象。
1、小诗大家都能读通顺了,证明回家进行了认真的预习,真棒!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1---3节,找找秋天还有哪些声音?2、诗中写了秋天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就读读那一节。
不过,要想把诗歌读得美美的,我们可有小妙招,“读中想画面”。
三年级语文上册 12.听听,秋的声音课件 新人教版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3
阅读提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们交 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写几句。
阅读提示: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 象,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 体会。
•听听, •秋 的 声 音, •大树抖抖手臂 (b ì), •“ 刷 (sh u ā) 刷 ”, •是黄叶道别 的 话 音。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阵暖暖的 叮 (dīng)咛(nīng)
•一阵阵秋风掠(Iüè)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yín)。
听听, 秋的声音,
• 听听, • 秋的声音, • 从远方匆(cōng)匆地来, • 向远方匆匆地去。 • 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谢谢指导!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2
谢谢欣赏!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听听,秋的声音》。
2.教材简析: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通过把握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落实教材要求。
选择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3.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
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材重点,根据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出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4.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写诗文。
5.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6.教学难点是: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意,仿照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
二、说学情秋天,对南方的孩子来说是不太明显的,所以就要激发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的积极性。
三年级的孩子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所以,让学生在在合作中探究,在想像中创新,在朗读中悟情,在感悟中积累,关注动态生成的课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就成了这堂课的设计依据。
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都落在了朗读上,要树立“朗读第一位”的教学观,把“读”作为教学的突破口。
三、说教法1、情境创设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教师通过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出示秋天的图片,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024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留意”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秋天的声音。
(2)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2.齐读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学生分段朗读,感受秋天的声音。
3.交流感受:你觉得秋天的声音有哪些?三、品析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1)朗读第1自然段,找出秋天的声音。
(2)引导学生理解“留意”的意思,学会用“留意”造句。
2.学习第2自然段:(1)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秋天的声音。
(2)理解“收获”的意思,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3.学习第3自然段:(1)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秋天的声音。
(2)引导学生理解“留意”的意思,学会用“留意”造句。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声音。
2.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二、深入品析课文1.学习第4自然段:(1)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秋天的声音。
(2)引导学生理解“留意”的意思,学会用“留意”造句。
2.学习第5自然段:(1)朗读第5自然段,找出秋天的声音。
(2)引导学生理解“留意”的意思,学会用“留意”造句。
三、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秋天的声音。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让秋天的声音更加美好?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年级上册语文12《听听秋的声音》PPT课件

26
听听,
听听,
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燕子拍拍翅膀,
秋雨从天上落下来,
"唧唧",
“沙沙”,
是和朋友们告别的歌韵。 是和云妈妈分别的歌声。
听听,
听听,
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青蛙张开嘴巴,
田野里一片金黄,
“呱呱”,
“咔嚓”
是和田野离别的话音。 这是农民收割稻谷的声音。
CHENLI
27
听听 , 秋的声音, 蜜蜂扇动翅膀, “嗡嗡”, 是和花朵告别的声音。 听听 , 秋的声音, 石榴露出笑脸, “啪啪”, 是对秋姑娘的问候。 一只只燕子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果园,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秋天是绿色的,
秋 松树拿出细细的针,
天
绣绿了满山遍野。 秋天是黄色的,
的 梧桐摇着小小的扇子,
色 扇黄了大街小巷。
彩
秋天是红色的, 枫树伸出红红的手掌,
染红了花园果园。
啊,
秋天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
CHENLI
1
CHENLI
2
CHENLI
3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CHENLI
返回 15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秋风对农民伯伯说:
“
。”
CHENLI
16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
音。
CHENLI
17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12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一、说教材:《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
本课时我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三)尝试仿照诗歌的格式,续写诗文。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法: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美”为基调,以“赏”为主线,以“趣”为佐料,以“仿”为桥梁,旨在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的渴望。
学法:充分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们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使学生初步接触诗歌,走进诗歌,感受诗歌从而达到热爱诗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展开想象1.出示给同学们一片真实的美丽的火红枫叶,给同学们十秒钟时间欣赏,谈谈自己的感受。
2.展开想象:看了这枚枫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会感受到叶子的美或秋天来了(一叶知秋)等内容。
3.接着欣赏秋天的美景图,(放背景音乐)让学生试着用学过的成语描述秋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课文。
学生只听不看书,比比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到了哪些好听的声音?并让学生试着模仿一下听到的声音。
学生应该很容易就会回答出来:落叶的刷刷声、蟋蟀发出的口矍口矍声。
其实不仅这些,书中还隐藏了很多美妙的声音正等着同学们去寻找呢!那就开始我们的发现之旅吧!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找到的秋的声音或能表现隐含秋的声音的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也可提出不懂的词)3、师生对话共同记录发现: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㘗㘗——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大雁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声;田野在唱一曲丰收的歌吟。
在对话里理解“歌韵、叮咛、歌吟”等词;在对话里引导学生想象“黄叶和谁在道别,大雁为谁而叮咛,田野里是谁在歌唱。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组 12 听听 秋的声音课件 新人教版

一一阵排阵排秋大风雁掠追过田 野上,白发云出,—撒—下的一声阵音, 这暖是暖秋的风叮送咛来:的—丰—收的 歌他吟们指。在导说朗些读什。么呢?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你还能听到哪些秋
的声音?用“听听,秋 的声音……”这样方式 来说。
老师引读: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蟋蟀
zhèn
振动
yùn
歌韵
dīng níng
叮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iáo
zhàn
辽阔 绽开
cōng
匆匆
tīng qū
音乐厅 瞿 瞿
大声朗读, 走进秋天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瞿瞿”,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到秋的声音, 我们的心里多么喜 悦!让我们一起来 赞美秋天吧!有感 情朗读。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反复诵读, 感悟秋天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瞿瞿”,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12、听听,秋的声音
音们
。 请 听
还 是 分 明
秋 的 脚
……
听步
到轻
了轻
秋,
的可
声我
秋天是绿色的,松树拿出细细的针,绣 绿了满山遍野。
秋天是黄色的,梧桐摇着小小的扇子, 扇黄了大街小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妙。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前准备:课件,布置学生搜集秋天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秋天的
景物图片,我们一起看看怎么样?
秋天太美了。
其实秋天不仅有这么美丽的景色,还有美妙的
声音。
有位作家就把这声音写成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他
的诗——板书:听听,秋的声音。
齐读课题。
比较:与“听,秋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课题用两个“听”,是要仔细地听,认真地听,安静地听,才能听到秋的声音。
)
二、初读诗文
1、请大家轻轻打开语文书46页。
请看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10、
11课有什么不太一样?那与9课古诗又有什么不同呢?
(让学生认识现代诗,了解诗节)
2、那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听读课文。
(出示课文朗读示范)
3、学生练习朗读:a.分组读。
(1-4组分别读1-4小节,男女生分别读5-6小节。
)b.全班读,矫正叮咛、音乐厅的读音。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学生自学课文,老师给你一点提示:
自己小声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碰到不懂的可以翻翻工具书,问问别人。
2、作者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请用笔画出来,板书。
3、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最喜欢的那一节读读,边读边想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同桌互说。
(1)、品读第一节
问:a为什么喜欢?你好像看到什么了?黄叶会怎么道别?
b这么美妙的声音背下来了吗?指名,齐背。
(多种形式的读,读熟,为后面的仿做准备。
)
(2)、品读第二节
我们一起来听听,听蟋蟀声。
读出你的喜欢,评读。
(3)、品读第三节大雁句。
这句中有没有不懂的?大雁会对它的好朋友叮咛些什么呢?
每天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对你怎么说呢?(指名说)妈妈一遍又一遍地说,这就叫“叮咛”。
那大雁要飞往南方过冬去又
会对它的好朋友叮咛些什么呢?
留在这儿的好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
这就叫“暖暖的叮咛”。
齐读。
(读好“暖暖的叮咛”是学生理解字词的需要,也是为感受“秋的温暖”作铺垫。
)
(4)、秋风句。
为什么喜欢?丰收了,田野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读出你的感受。
四、仿写诗歌,升华理解
1、读第一二三小节。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好像来到了大自然,看到了一望无际的
田野,看到稻子成熟了,在对着我弯腰;甘蔗成熟了,在向我点头;果园里,苹果、梨子、桔子、葡萄都在向我微笑;还有呢,黄叶正
在与大树告别;蟋蟀正在说,再见了阳台;大雁正在叮咛白云哥哥,别冻着注意保暖……多么美妙多么温暖的秋的声音啊!
一起来读读第一二三小节。
(配乐)
2、引读第四五节。
教师配乐范读。
评读。
谁愿意像老师这样读读?
知道老师读这段时为什么越来越喜悦,越来越高兴吗?
是啊,从每一片叶子,每一朵小花,每一滴汗水,每一颗绽开的
谷粒里,我们都感受到了秋,感受到了秋的声音,感受到了秋的美丽、秋的丰收、秋的温馨和喜悦。
让我们带着这种温馨与喜悦一起
再读读第5节。
(让学生在体会老师读的过程中,感受秋的美丽、秋的丰收、秋的温馨和喜悦。
这种感受让学生用朗读的形式来表现。
)
3、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每位同学都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再仔细去听听秋的声音。
想想看,秋天还会有哪些声音?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声音,仿照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写下来。
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这是学生对“秋”的深入体会,也是体味语言、运用语言、积淀语言的契机。
)
4、小朋友都很有心,都用心体会到了、用心听到了各种各样秋的声音。
是啊,秋的声音也在每一个石榴上,在每一……大自然处处有秋的声音。
难怪作者说:(师引读第六节)。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开心吗?一起再读第六节。
五、师总结:
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配上音乐一起读读整首诗,会背的可以背。
板书:黄叶道别
蟋蟀告别
12﹡、听听,秋的声音大雁叮咛
田野歌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