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视距空战战法探讨
面向第四代战斗机的超视距空战
![面向第四代战斗机的超视距空战](https://img.taocdn.com/s3/m/07264adcb9f3f90f76c61b35.png)
火 力 与 指 挥 控 制
FieCo to r n r l&. mm a d Co to Co n nrlΒιβλιοθήκη J n, 0 9 u 2 0
第 3 4卷 第 6 期 20 0 9年 6月
文 章 编 号 : 0 2 O 4 ( o 9 O — 1 40 1 0 一 6 O 2 O ) 60 5 — 4
f ur . ut e
Ke r s:ou t e e a i n fgh e s,BV R o b t r d r, i— o a rm isl a rc m b t y wo d f r h g n r to i t r c m a , a a a r t — i s ie, i o a
Abs r c : he f ur h g n r to i t r s r ie f r t i o c t a t As t o t e e a i n fgh e s e v c o he a r f r e,t e a va c d t c o o e n h d n e e hn l gis a d t c is o he f ur h ge r to i ht r d h a tc f t o t ne a i n fg e s ma e t e BVR omba de be o r n c t mo c me mo e a d mor mpo t n n ei r a t i t e u ur . h f t e The BVR c m b t o a ha s e i l a tc c a a t rs i . Al o h BVR c s p ca t c i s h r c e itc s t e omb t fe t a e f c ha b e s en a f c e b a y f c o s Es ca l h a r or e ie o t olr da a d i— o a r fe t d y m n a t r . pe i ly t e ib n fr c n r a r n ar t — i mi sl o h o r h s ie n t e f u t ge r to i t r v e t i e to o ne a i n fgh e s ha e a gr a nf c i n f r BVR o c mba . S v o k w n o r lt e fgh e s t o we ha e t no a d c nt o h i t r a r il Bu he pio n o ma e ho d dipo e n a l d o ty. tt lta d c m nd r s ul s s e ty whe he a r i h ng u de l As t n t ifghtc a e s d n y. he fg e s de e o d,wes ou d s ud he BVR o i ht r v l pe h l t yt c mba a tc n tme.So t twe c n wi h ifgh n t tt c isi i ha a n t e a r i ti he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e658a7cf01dc281e53af0ef.png)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编队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在兵力上要处于数量优势,同时编成利于攻击的队形。
(2)空战中尽量攻击敌长机,并分割敌僚机,使之丧失战斗力。
(3)长机要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要时刻观察敌长、僚机行动,掩护长机行动。
如条件具备,应主动攻击敌机,并及时报告长机。
(4)长机出现弹药耗尽、负伤、机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僚机应主动承担空中指挥任务。
(5)退出战斗时,编队应向战区的己方一侧、有地面防空火力掩护地区退出。
剩余油料较多、位置有利的飞机,应积极掩护其它飞机先行退出战斗。
编队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当双机编队被敌机追踪时,应根据敌机的位置和距离,采取向外上下分开的机动动作,迫使敌顾此失彼。
(2)编队其中一架被跟踪时,其它飞机应全力实施火力掩护,努力使敌机放弃攻击。
(3)尽量用一架(双)飞机引诱敌机,其余飞机对敌攻击;防御的双(单)机向敌机转弯,诱使敌机跟随,另一对己机寻找机会攻敌。
(4)当敌机数量明显多于自己编队,或编队失去战斗力的飞机较多时,应主动退出战斗。
单机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进入作战空域和判明敌机已开始实施攻击时要投掉副油箱。
要不间断地观察敌情。
要尽量减少无线电通话。
在作战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飞行。
(2)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敌人。
要把对方的飞机当成最好的飞机。
在攻击前要实施目的明确的机动。
(3)要尽可能从敌机尾后或下方进行攻击。
如果己机机动性不及对手,应以高度优势攻击。
当有速度较快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
(4)未确认敌机时不要攻击。
攻击机动动作和射击、发射动作要协调一致。
(5)遵守战斗纪律,要有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单机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发现己机处于被动时,要迅速采取果断动作,摆脱敌机追踪和导弹攻击。
当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以获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来自太阳方向的敌人。
不要让敌人尾随。
敌机位于己机尾后时,要向敌机方向做“S ”减速机动。
(3)任何防御的目的是摆脱敌人转入进攻。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706f4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e.png)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是一种针对空中编队作战的算法,其核
心思想是通过多机协同,提高作战效率与战斗力。
该算法综合了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以及系统工程等学科领域的成果,可有效应对现代高技术条件
下的空中战斗挑战。
算法流程如下:
1.目标识别与跟踪:通过雷达、光电等装备获取目标信息,实现目标
识别与跟踪。
2.目标分配:基于目标信息,对编队中的飞机进行目标分配,确保每
个飞机都有一个目标攻击。
3.路径规划:根据编队任务和目标分配结果,设定编队成员的任务及
路径,通过避免障碍物和优化路径,使各成员飞机能够尽快到达指定位置,配合作战。
4.指挥与控制:通过建立分布式控制网络,把各成员飞机的控制信息
汇集到一个决策中心,进行指挥控制,实现多机协同行动。
5.战术规划:基于现有的信息,通过各种战术规划算法,制定作战方案,并指示各飞机执行任务。
6.执行与评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评估执行效果,调整算法参数,
优化算法,提高作战效率。
该算法的优点包括:
1.提高作战效率,增强战斗力:通过多机协同,可实现高效率执行作
战任务,提高战斗力和作战效率。
2.减小人员伤亡和战斗损失:不仅提高了参战人员的生存几率,还可减小航空器损失,降低作战成本。
3.具有高灵活性:随着作战环境的变化,该算法具备高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作战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4.应对复杂环境:该算法具有强大的感知和决策能力,可以在高度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应对挑战。
超视距空战战法探讨
![超视距空战战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ce07cc76137ee06eff918f5.png)
“霍克,三点钟方向,敌机两架。
”接到E-3A预警机的目标信息通报,霍克上尉驾驶F-15C战斗机快速右转,紧接着,僚机格雷中尉也跟着右转。
随着E—3A不断传来指令,霍克和格雷驾驶着F-15C保持无线电静默隐密向敌机逼近。
在距敌机约100公里处,霍克打开机载雷达对前方进行搜索。
很快,雷达屏幕上出现两个亮点;为了慎重起见,霍克对目标又跟踪了几秒钟并由敌我识别器进行敌我识别,当确系为敌机后,霍克把雷达转为锁定状态,马上锁定一架敌机。
与此同时,打开了武器发射开关。
在距敌机约45公里时,霍克按动了导弹发射按钮。
“砰”地了声,一枚AIM-120空空导弹离开挂架快速向目标扑去。
数秒钟后,远处闪起一团火光,目标从雷达屏幕上消失;这时,格雷也用同样的方法打掉了另一架敌机......这并不是一场真实的战斗,而是美军经常进行的超视距空战演练。
在海湾战争中,第一次出现了中距空空导弹击落的飞机数超过了近距格斗导弹击落的飞机数,它标志着一个空战时代——超视距空战时代的到来。
如何对付超视距空战,成为世界各国空军都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不外乎以下几种方法.打掉预警机人们在谈论空战时,常常把焦点集中在战斗机身上,却往往忽视了预警机的作用。
其实,对于超视距空战而言,预警机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决定性的。
因为在现代空战中,谁先发现对方,谁就掌握了空战的主动权。
战斗机由于机体有限,不能容纳直径较大的雷达,搜索距离近,且存在很大的死角(只能对前方一定区域内的目标进行搜索),对所处空域的空情了解有限。
而预警机则不同,其机体大,能载直径很大的雷达天线,且能360度搜索,不存在雷达盲区,对空情的掌握远远超过战斗机,如美E-3A预警机,能在9000米高空,据测到方圆400 公里以外低空飞行的战斗机;能同时处理600批目标。
指挥100架战斗机进行空战。
同时,大量的实战也说明有无预警机,空战结果大不一样。
以叙贝卡谷地空战、海湾空战。
划分超视距、近距的多机协同作战战术决策
![划分超视距、近距的多机协同作战战术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f3587ba6dd3383c4bb4cd246.png)
中图分 类号 :29 V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 5 (0 1 0 -9 1 7 1 02 8 2 1 )60 7 - 0 7 0 视距 阶段进 入 近距格 斗过 程 。
1 超视距协 同作 战方案
11 超视距空战的威胁评估 . 威胁估计是 目标排序与分配的前提 。目 前常用
距格斗的作战过程 , 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过深入 的 研究 , 如文献 [ 2—8 研究 了超视距 的多机协 同作 ] 战, 文献[ , ] 9 1 研究 了近距 的多机协 同作战。但是 0 关于这两个作战过程的研究 都是相互独立 的, 没有
划分 超 视 距 、 近距 的 多机 协 同作 战 战术 决 策
牛绿伟 ,高晓光 , 张 坤 ,李 波
( 西北 工业 大学 电子信息学 院, 陕西 西安 702 ) 119
摘
要: 针对 战斗机 超视距 协 同作战和近距协 同作 战 的不 同, 出 了划分超视 距 、 提 近距 的 多机 协 同作
随着战场探测技术 、 指挥 自 动化技术、 数据链技 术、 新一代战机和空空导弹等武器装备的飞速发展 ,
现代空战逐渐演化成为超视距 的多机协同作战和近 距 的超 机 动 空 战 两 种 形 式 … 。超 视 距 空 战又 分 为 中距空战 和远距空 战 , 距空 战一 般指双 机相距 远 10k 0 m以上, 自 各 在预警机的指挥下通过发射远距 空空导弹攻击 目标 的空战 ; 中距空战一般指双机在 相距 1 — 0 m时, 0 10k 通过发射中距空空导弹攻击 目 标的空战; 近距空战是指双机在相距 1 m或可 目 0k 视距离 内, 通过发射红外空空导弹或者航炮进行近
超视距多机协同空战目标分配算法
![超视距多机协同空战目标分配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cceff9f705cc1755270926.png)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学 报 JournaI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March VoI. 33
2007 No. 3
超视距多机协同空战目标分配算法
高 永 向锦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
整机的角度优势取为二者乘积: T A = T g l T !2
# #
(3)
用以调整二者在 式中, 0 ! #l , # 2 ! l 为 权 重 系 数, 乘积中的比例, 该值可由专家评定法确定, 本文中 取为 # l = # 2 = l. 1. 2 速度优势
6] 速度优势函数取为[ l , :
{
0
TA = 0 或 TD = 0 否则
T!
式中, ! M max 为 空 空 ! R max 为 雷 达 最 大 搜 索 方 位 角; 导弹最大 离 轴 发 射 角; ! Mk max 为 不 可 逃 逸 区 圆 锥 角. 进入角优势函数:
TM
Tg =
{
I gI 50 l I g I - 50 l30
1. 5 I g I < 50 50 ! I g I < l80 (2) 示为
势指数的对比可作为战术选择的依据 .
!" 目标分配算法
目标分配以威 胁 估 计 为 基 础 . 假 定 红 方 参 战 飞机共有 m 架, 兰方作 战 飞 机 n 架; 其中第 ( i i= 其相对 1, 2, …, m) 架红机 可 同 时 攻 击 g i 个 目 标, 于兰方第 ( j j = 1, 2, …, n) 架飞机的优势指数为 而第 j 架兰方飞机对第 i 架红方飞机的优势指 ! ij , 数为 " ij , 由此, 可构造双方的优势函数矩阵 . 红方优势函数矩阵: ! = …, …, ! 11 , ! 12 , !1j , !1n …, …, ! 21 , ! 22 , !2j , !2n …, …, ! m2 , ! mj , ! mn ! m1 , …, …, " 12 , "1j , "1n " 11 , …, …, " 21 , " 22 , "2j , "2n …, …, " m2 , " mj , " mn " m1 , ( 10 )
超视距协同空战网络化效应研究
![超视距协同空战网络化效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700cdac1c708a1284a4426.png)
F e b . 2 01 3
超 视 距 协 同空 战 网络 化 效 应 研 究
陈
摘
正 ,王
磊 , 贾子 英
2 6 4 0 0 1 )
( 海军航空工程 学院 ,山东 烟 台
要: 利用复杂 网络理论将超视距协 同空战 的 实体 及其之 间的联 系进行 节点和 边 的抽 象处理 , 分别从 编 队无协
s y ne r g Y・
w h i c h a r e n o s y n e r g y , s y n e r g y o f i f r e s , s y n e r g y o f s e n s o r s ( t r e e / d i s t r i b u t e d c o mm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 , s y n e r g y o f s e n s o r s a n d C 2
( t r e e / d i s t i r b u t e d c o m m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 ,s y n e r g y o f s e n s o r s , C 2 a n d i f r e s ( t r e e / d i s t i r b u t e d c o m m a n d s t mc t u r e ) ,s y n e r g y o f s e n s o s, r C 2 a n d i f r e s c o n t r o l l e d b y A WA C S ( t r e e / d i s t i r b u t e d c o mm a n d s t uc r t u r e ) .T h i s p a p e r na a l y z e s t h e n e t w o r k e f f e c t o f
超视距空战仿真中的策略识别
![超视距空战仿真中的策略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46cbcac750e2524de5187ef7.png)
划来修 复策 略 。文献 [ 8 】 同样 研究 了该领 域 的计 划识
化学 习 。文 献[ 9 】 将人类 行 为认知应 用于 识别老 年人
助 。与 B VR领 域 的 a g e n t 不同, 这些 认 知 a g e n t s 能 够
单一 a g e n t 的计划可 扩展 到多 a g e n t 领域 , 但面 临
该方法在传 统 的基 于案例推理 方法基础上 , 在案
文献 【 6 】 致 力 于 研 究 为 获 得 更 多 的计 划 信 息 , a g e n t s 何 时进行 交互最 合适 或必须 , 其 系统执 行符 号 化 的计 划识 别 , 通过 决策 特征 树来 判 断多 a g e n t 想 定
中 图分 类 号 : T P 3 1 1 文献标志码 : A
随着机 载 电子设 备和武器装 备性能 的不断提高 , 超视 距 ( B e y o n d V i s u a l R a n g e , B v R) 空战 已成 为现代 空 战 的主要形 式 。B V R空战仿 真 中 , C G F ( C o mp u t e r G e n e r a t e d F o r c e ) 在机 动动作 的仿 真 周期 内有 充足 的 时间来预测对 手机动并规 划应对策 略 , 对对手行 动和 计 划 的准确识 别将 大 大降低 规划 应对 策略 的复 杂程 度“ j 。然 而 , 对对 手进 行远 距离 空 中观 测往 往受机 载 雷达 所获得 的测量数据 的限制 , 使得 准确识别对 手的 行 动很 困难嘲 。因此 , 怎样 从不完 整 的观测 信息 中识 别 出对手 的策 略是 B V R空战仿真 中 C G F 策略识 别的
2 0 1 7焦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68097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5.png)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一、问题背景超视距空战是现代战争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战斗形态,其中多架飞机组成编队,在高空进行空中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飞机之间的距离较远,无法直接进行通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算法,使得多架飞机能够共同制定决策,提高编队的战斗能力。
二、算法设计和实现1.建立决策网络:根据飞机之间的战斗力和距离等因素,建立一个决策网络。
每个飞机作为一个节点,节点之间的边代表飞机之间的关联关系。
可以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网络的训练和建立。
2.信息交换:每个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无线通信手段获取周围飞机的动态信息,并将自身信息发送给周围飞机。
这样,所有飞机可以获得周围飞机的动态信息,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集体决策:基于决策网络和信息交换,每个飞机都可以获得周围飞机的决策结果。
根据自身的状态和战斗目标,飞机可以通过博弈论、最优化等方法,制定自己的决策方案。
4.决策更新:根据飞机自身的决策方案和周围飞机的动态信息,不断更新自身的决策结果。
这样,在飞行过程中,每个飞机可以不断地向周围飞机发送自身的动态信息和决策结果,实现多机之间的决策协同。
三、实验结果本算法在超视距空战仿真平台上进行了实验。
实验设置了多个飞机编队进行空战任务,并使用了不同的决策算法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的编队,在战斗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与传统的决策算法相比,该算法在编队的战斗能力、生存能力和合作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四、讨论尽管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例如,如何提高信息交换的效率和准确性,如何更好地利用决策网络进行决策更新等。
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算法,结合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和决策方法,提高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的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是一种有效的空战决策方法,可以提高飞机编队的战斗能力和合作能力。
该算法在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ab45479a26925c52cc5bf15.png)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编队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在兵力上要处于数量优势,同时编成利于攻击的队形。
(2)空战中尽量攻击敌长机,并分割敌僚机,使之丧失战斗力。
(3)长机要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要时刻观察敌长、僚机行动,掩护长机行动。
如条件具备,应主动攻击敌机,并及时报告长机。
(4)长机出现弹药耗尽、负伤、机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僚机应主动承担空中指挥任务。
(5)退出战斗时,编队应向战区的己方一侧、有地面防空火力掩护地区退出。
剩余油料较多、位置有利的飞机,应积极掩护其它飞机先行退出战斗。
编队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当双机编队被敌机追踪时,应根据敌机的位置和距离,采取向外上下分开的机动动作,迫使敌顾此失彼。
(2)编队其中一架被跟踪时,其它飞机应全力实施火力掩护,努力使敌机放弃攻击。
(3)尽量用一架(双)飞机引诱敌机,其余飞机对敌攻击;防御的双(单)机向敌机转弯,诱使敌机跟随,另一对己机寻找机会攻敌。
(4)当敌机数量明显多于自己编队,或编队失去战斗力的飞机较多时,应主动退出战斗。
单机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进入作战空域和判明敌机已开始实施攻击时要投掉副油箱。
要不间断地观察敌情。
要尽量减少无线电通话。
在作战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飞行。
(2)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敌人。
要把对方的飞机当成最好的飞机。
在攻击前要实施目的明确的机动。
(3)要尽可能从敌机尾后或下方进行攻击。
如果己机机动性不及对手,应以高度优势攻击。
当有速度较快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
(4)未确认敌机时不要攻击。
攻击机动动作和射击、发射动作要协调一致。
(5)遵守战斗纪律,要有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单机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发现己机处于被动时,要迅速采取果断动作,摆脱敌机追踪和导弹攻击。
当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以获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来自太阳方向的敌人。
不要让敌人尾随。
敌机位于己机尾后时,要向敌机方向做“ S ”减速机动。
(3)任何防御的目的是摆脱敌人转入进攻。
多机超视距协同空战协同力学模型研究
![多机超视距协同空战协同力学模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9fca08cc17552707220868.png)
力学 的方法 阐述舰载战斗机协同空战过程 中协 同运作机理 , 为采取有效 的指挥控制和协 同空战管理手段提供依据 。 关键词
中 图分 类号
Re s e a r c h o n S y n e r g e t i c Dy n a mi c Mo d e l o f Mu l t i - f i g h t e r Be y o n d - Vi s u a lபைடு நூலகம்- Ra n g e Co o r d i n a t e d Ai r Co mb a t
总第 2 2 3 期 2 0 1 3年 第 1期
舰 船 电 子 工 程
S h i p El e c t r o n i c En g i n e e r i n g
Vo 1 . 3 3 No . 1
2 8
多机 超 视 距 协 同 空 战协 同 力学 模 型 研 究
陈
( 1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指挥系 摘 要
__ … _ -a1 2 r l d g 2 j十 … 十 a1 2 …, i l 2 3 7 2…
评估[ ] 、 威胁估计E 9  ̄ 1 2 ] 、 目标 分配[ 。 ] 和效 能评估 。
做 了 系统 而 深 入 的研 究 , 从 多 个 方 面 说 明 了空 战 中 多 机 、 多 编 队之 间协 同 的作 用 和效 果 。但 是 这 些 相 关 的 研 究 都 没 有 从 协 同 学 理 论 的 角度 进 行 深 入 讨 论 , 本 文 力 图 从 超 视 距 协 同空战系统的角度人手 , 在 深 入 理 解 协 同学 理 论 的 基 础 上
统功能为 w, 则有 :
W 一 ( 1 , . 2 2 " 2 …, )
超视距空战环境下提高箔条干扰效果的策略
![超视距空战环境下提高箔条干扰效果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3684623453610661ed9f45d.png)
( 解放军 9 5 2 1 4部 队 , 长沙 4 1 0 1 1 5 )
摘要: 如何保证箔条干扰的作战效能 , 提高 超视 距空战环 境下的信 息对抗能力 , 是机载 自卫电子对抗 急需解决 的问
题 。针 对 主 动 雷 达 末 制 导 , 分 析 了照 射 箔 条 复 合 干 扰 的 干 扰 原 理 及 干 扰 条 件 , 并 对于扰效 果进行 了仿真 推演 , 仿 真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me t h o d h a s p e r f e c t j a mmi n g e f f e c t . Ke y wo r d s :o v e r — t h e ~ h o r i z o n a i r c o mb a t ;c h a f f j a mmi n g ;c o mp o u n d j a mmi n g t h r o u g h r a d i a t i n g
mi n a l g u i d a n c e ,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j a mmi n g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c o mp o u n d j a mmi n g t h r o u g h r a d i a t i n g o n c h a f f , a n d p e r f o r ms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d e d u c t i o n t O t h e j a mmi n g e f f e c t . Th e s i mu —
防空兵抗敌超视距打击对策
![防空兵抗敌超视距打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1a842b7960590c69ec37695.png)
征 的体系对抗 当中 , 并呈现 出鲜 明的特 点… .
1 1 全 方位的情报保障 系统 . 要实施 超视距 打击 , 必须对 目标的性 质 、 状特征 、 形 地
下, 要达 到预期空袭效果 , 就需 要使 用高精 度 的攻击 弹药 .
据有关资料表 明 , 随着精确 制导 武器在 完成 空袭任务 中地 位作用 的变化 , 美军 现装备 有多达 10万枚数千 种的精确 3 制导武器. 在空袭 前 , 军会 根 据 每次空 袭 作战 任务 的不 美
对地制导导 弹和 激光 制 导钻 地炸 弹 ; 攻击 坦 克 、 炮 等 而 火 重装 甲 目标 时 , 军要求使用 G U一 7精确制导炸弹 或狱 美 B 2 火 Ⅱ火箭 等. 用精 确制导武器 进行 超视 距攻击 已成 为美 利 军 比较成熟 、 比较成 功 的空 袭样 式 , 大提 高 的空袭 效 也 大
效 果侦察和监视 侦察 等手 段 为其 提供 全方 位 的空袭 情 报 保 障. 科索沃 战争 中 , 美军 在太 空和空 中投 入了 2 5颗 侦察
预警卫 星 、0余架 侦察 飞机和 空 中预 警机 , 8 在地 面投 放 了
大量 的传感 器 , 从而 形成 了空 、 、 一体 的信 息优 势 , 天 地 实 现 了对作战 区域 内各类 目标 多 层次 、 多领 域 、 多方 位 的侦
察, 确保 了必 要 的 目标 信 息 的获取 , 以直接 引 导飞 机实 可 施攻击 , 而为空袭的成功起到 了倍增器 的作用. 从
果, 降低 了损失. 19 在 9 9年的科索沃战争 中, 北约 出动飞机 3 5万 多架 次 , . 损失 6 1架 , 损失 率为 0 1 % ;0 3年伊 拉 .7 20
1 超视距打 击的特点
超视距空战条件下舰载机空中巡逻研究
![超视距空战条件下舰载机空中巡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d32cdfd5bbfd0a79567337.png)
上 完成 , 搜索 的过程就是 在接敌 , 接敌也 是在搜索 中 实现 , 使 用空 空导 弹迎头 攻击 方式 时 , 舰 载歼击 机无
需 大动作 的机动 占位 , 只要在 发现 目标后 的接敌过程 中, 做好 武器 发射 的最后 准备 , 接 近到导 弹最 大有效 发射距 离 , 实施攻击 即可 1 。可见 , 超视距 空战将 以搜 索 和攻击 为主 , 其过程特 点是“ 发现一攻 击” [ 6 1 , 先敌发 现并先敌攻击 的一方将在空 战中 占有绝对优势 。
中巡 逻和空 中阻击 3 种 。其 中 , 空 中巡 逻是指 歼击机 在指定 空域和规定 时间 内, 以一定 规模 的兵力进行 的 警戒 飞行 , 其 目的是 监视 空 中情 况 , 及 早 发现空 中 目
真模 型 , 模拟 舰载 机在空 中巡逻 活动 中搜 索 、 发现 目
标 的全过 程 , 并 利用 计算机 进行 大量 的模 拟统计 , 分
同方式对舰载机空 中巡逻效果的影响 ; 最终 给出超视距 协同空战条件 下 , 舰载机空中巡逻的组织方 法。 关键词 : 超视距空 战 ; 空 中巡逻 ; 蒙特 卡洛 中图分类号 : E 9 2 6 . 3 9 2 文献标志码 : A
通常 歼击机 的对 空作 战活动 主要有空 中待战 、 空
: a r c t an
( 6 )
式( 2 ) 中: 0 9 为舰载机盘旋 时的角速度 ; R为舰载机盘
f
1
旋 时的回旋半径 ; 、 Y 为舰载机 由平飞转入盘旋 时
在巡逻坐标系中的坐标 ; 0 为舰载机 由平 飞转入 盘旋 时, 飞行 航迹相对 于坐标横轴 的偏角 。 3 ) 转 弯与直 飞转换模型 : l √ f O + ) , 未 ) v f t ,
外形脱胎换骨,万变不离其宗超视距海空作战的核心竞争力
![外形脱胎换骨,万变不离其宗超视距海空作战的核心竞争力](https://img.taocdn.com/s3/m/71deebec767f5acfa0c7cd6e.png)
COVER STORY❻/美国a -4“天鹰”式攻击机在航母甲板上借助弹射器起飞,在弹射器发明之前,航空母舰在放飞舰载机之前必须转向逆风航行,借助风势增加舰载机的 起飞速度,而以蒸汽作为驱动力的弹射器,可产生足够的速度助推飞机起飞。
从越南战争起,美军航母上开始广泛使用蒸汽弹射器外形脱胎换骨,万变不离其宗超视距海空作战的核心竞争力文丨顾伟欣q 941年11月11日夜,意大利南 部军港塔兰托沉睡在一如往昔 -L 的安静中,深夜23时,一群闪着红绿光的空中不速之客突然闯入港 区,不顾值班探照灯的投射和高炮射出的道道火舌,在港区的夜空中横冲 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不时有爆炸声传出。
前一刻还在睡梦中的意大利水兵们被枪炮声惊醒,来不及穿衣服就各 自向自己的岗位飞奔,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
他们知道这肯定是英国人的空袭,但根本不知道空袭来自何方, 更遑论应对措施。
直到一个小时后天空中的引擎声消失后,港内的大小高炮还在徒劳地向夜空中疯狂射击。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结果却让各方大跌眼镜的战斗:塔兰托港是防守严密的军事要港,四周有300门轻重 高炮,外加众多的探照灯和阻塞气球,港内的水中还设有防雷网防备敌方潜 艇,布防不可谓不严密;而英国方面 只有两个攻击波次总共20架“剑鱼”双翼鱼雷轰炸机(第一波12架、第二波8架),放飞它们的是由4艘驱逐舰44 |国家人文历史■拥抱航母时代・护航下的“光辉”号航空母舰。
看上去这并不是一个重量级对手的对决,可结果却是停泊港内的意大利海军“加富尔伯爵”号战列舰被命中一枚鱼雷坐沉在泊位上、崭新的"利托里奥”号战列舰被3枚鱼雷命中半沉、刚完成现代化改装的“杜伊里奥”号战列舰被中一枚鱼雷重创、新锐的重巡洋舰“特伦托”号中一枚鱼雷重创,另有两艘辅助舰艇被炸弹炸伤;港内油库和水上飞机场也因轰炸而遭受重大损伤,短时间内无法使用。
此次遇袭后,意大利海军主力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放弃了塔兰托港、分散转移到更靠北的第勒尼安沿岸各港;3艘战列舰的毁伤导致意大利海军在一夜之内损失了一半的战列舰力量,和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战列舰的力量比一下子从6:4的优势转变为3:4的劣势。
超视距空战的应用超视距空战
![超视距空战的应用超视距空战](https://img.taocdn.com/s3/m/6a91bc5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3.png)
超视距空战的应用超视距空战超视距空战的应用超视距空战超视距空战一般指在飞行员目视距离外发射导弹攻击目标,因此采用中程导弹和远程导弹都属于超视距范畴。
其优点是在速度比选择恰当时能对目标实施360度的全向攻击,明显地扩大了攻击区;由于可以从目标前半球超视距攻击,从而将拦截线外推,提高了保卫目标的安全性;在机载武器、火控系统较先进的条件下或通信指挥等信息保障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具有先敌发现先敌发射的优点,从而提高了进攻飞机的空战优势。
但是早期的中程武器系统战果并不理想,以越南战争为例,其击毁概率不到7%,比理论值整整低了一个数量级。
究其原因,主要是导弹及武器火控系统不够理想。
航空技术的进步使得中程武器系统日趋成熟,在海湾战争中AIM-7导弹取得了较好的战绩。
据资料报道命中率已达70%左右。
当然如作战双方在空战中都采取积极主动的战术,命中率可能要低一些。
目前中程导弹的发展,在射程上没有明显提高的趋势,而将注意力放在发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攻击上。
发射后不管导弹不采用单纯半主动雷达制导而是用复合制导形式。
因此载机发射导弹后很短时间即可机动脱离或开始攻击下一个目标,避免了以前那样长时间不能做大机动的缺点,提高了自身安全性和作战有效性。
但如果作战双方均已装备发射后不管导弹,那么雷达作用距离远和导弹射程大的一方具有先敌发现、先敌发射的优势。
可是应该注意到,如果雷达武器指标较低的另一方在被击中之前也已发射了发射后不管导弹,尽管载机已被击中,飞行中的导弹仍可以击中对手。
因此,他们之间有可能只是被击中的时间有几秒至十几秒的差异,但结局却有同归于尽的可能性。
因此在采用发射后不管武器系统时,具有先敌发现先敌发射优势的一方并不意味着具有战胜对手的绝对优势。
相反的优势可能是在采用了“狼群战术”的一方,即拥有数量较多、价格较便宜的战斗机,且具有良好的协调配合能力以及从不同方位发起攻击的一方。
从作战费效比的角度考虑,战机技术复杂、价格昂贵的一方损失将更为惨重。
打赢一场远程超视距不接触现代战争
![打赢一场远程超视距不接触现代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da983a7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d.png)
打赢一场远程超视距不接触现代战争总体思想,利用地形和武器投射能力进行远程区域分割包围,分割军民,阻敌运动;运用我军军事长处,打击重点目标,运用战术无效台岛高效武器;控制节奏和规模,紧盯外部势力与台内部政治变化,打与喊相结合;采取点穴战术,以少量兵力择区登陆震动台岛社会,分区不接触打击令台投降,结合特战擒敌首,至全域登岛。
即使用传统分割包围的战术和现代武器的战术实现,打赢一场远程超视距不接触的现代战争。
一、台岛地理及主要交通情况,防御地形1、地形特点:狭长,多山,多溪流,多桥;城市多以河流为界,容易被切断分割,不利于部队南北运动;部队驻扎山地也可被切断打击,分割其重装备的投入;2、西海岸南段,台中至屏东265公里岸线已人工改造,以阻碍重装备登陆。
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阻碍方式:前置湿地,红树林湿地和养殖渔场、工程围堰和沙丘,港口结构本身,以61号公路(滨海快速公路)为主体的公路和铁路形成的岸基坝体;该岸线这两级反登陆设施深2~3公里;需尤为注意,精选登陆地点和方案,避免长时暴露。
请见附图1#岸线工事;西海岸北段,基隆、台北至苗栗160公里岸线为山地:依托高落差地形不可登陆,(桃园有沙滩但有重兵把守);3、东海岸,宜兰为孤城,花东海岸为崖壁,花莲有港口和重兵,台东无港口(有小渔港名富冈渔港);花东纵谷美若仙境;台岛南部屏东县恒春半岛为明、清,日时期攻台登陆地点;4、台岛西海岸主要交通干线海岸到山体依次有61号滨海快速路,3号福高高速(1987-2004,高架),1号中山高速(1971-1978,高架);5、东西两岸连接道路,环铁;北部有雪山隧道和5号高速;中部有中横公路;南部有纵贯公路,9号,26号,11号公路;6、台岛公路具有明显的战备特征,除海岸防御公路,干线公路外,还需要研究山地与城市间的链接公路,山地衔接公路也是第一波的打击对象;阻止其重装备自部队营区入城入岸线;二、主要山脉至岸线的贯通河流及其桥梁;阻隔分区,分区打击;1、高屏溪(高雄-屏东),长171公里,平均宽500米,流量268m³/s;里港大桥,里岭大桥,福高高速大桥,高屏大桥,88高速大桥,双园大桥;2、浊水溪,长186公里,平均宽500米,流量22000m³/s;名竹大桥,中沙大桥,溪洲大桥,西螺大桥,19公路中央大桥,西滨大桥;3、大安溪,尖丰公路桥,中山高速桥,福高高速桥,1号公路桥,61公路大安溪桥,4、头前溪,油罗溪桥,竹林大桥,福高高速桥,新中正桥,经国大桥,中山高速桥,前头溪桥,牛埔溪桥;利用上述4条河流把台西海岸(台全岛)有效的分离成5块;区块1#屏东恒春花东;区块2#高雄台南嘉义云林;区块3#台中南投彰化;区块4#苗栗新竹;区块5#台北桃园基隆宜兰;分区阻隔打击和山地衔接打击是瓦解台岛抵抗,实现分割包围,点穴战术的重要手段。
漫谈超视距空战
![漫谈超视距空战](https://img.taocdn.com/s3/m/4febac5c3c1ec5da50e270e9.png)
漫谈超视距空战空战的基本原编队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在兵力上要处于数量优势,同时编成利于攻击的队形。
(2)空战中尽量攻击敌长机,并分割敌僚机,使之丧失战斗力。
(3)长机要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要时刻观察敌长、僚机行动,掩护长机行动。
如条件具备,应主动攻击敌机,并及时报告长机。
(4)长机出现弹药耗尽、负伤、机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僚机应主动承担空中指挥任务。
(5)退出战斗时,编队应向战区的己方一侧、有地面防空火力掩护地区退出。
剩余油料较多、位置有利的飞机,应积极掩护其它飞机先行退出战斗。
编队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当双机编队被敌机追踪时,应根据敌机的位置和距离,采取向外上下分开的机动动作,迫使敌顾此失彼。
(2)编队其中一架被跟踪时,其它飞机应全力实施火力掩护,努力使敌机放弃攻击。
(3)尽量用一架(双)飞机引诱敌机,其余飞机对敌攻击;防御的双(单)机向敌机转弯,诱使敌机跟随,另一对己机寻找机会攻敌。
(4)当敌机数量明显多于自己编队,或编队失去战斗力的飞机较多时,应主动退出战斗。
单机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进入作战空域和判明敌机已开始实施攻击时要投掉副油箱。
要不间断地观察敌情。
要尽量减少无线电通话。
在作战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飞行。
(2)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敌人。
要把对方的飞机当成最好的飞机。
在攻击前要实施目的明确的机动。
(3)要尽可能从敌机尾后或下方进行攻击。
如果己机机动性不及对手,应以高度优势攻击。
当有速度较快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
(4)未确认敌机时不要攻击。
攻击机动动作和射击、发射动作要协调一致。
(5)遵守战斗纪律,要有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单机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发现己机处于被动时,要迅速采取果断动作,摆脱敌机追踪和导弹攻击。
当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以获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来自太阳方向的敌人。
不要让敌人尾随。
敌机位于己机尾后时,要向敌机方向做“ S ”减速机动。
(3)任何防御的目的是摆脱敌人转入进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克,三点钟方向,敌机两架。
”接到E-3A预警机的目标信息通报,霍克上尉驾驶F-15C战斗机快速右转,紧接着,僚机格雷中尉也跟着右转。
随着E—3A不断传来指令,霍克和格雷驾驶着F-15C
保持无线电静默隐密向敌机逼近。
在距敌机约100公里处,霍克打开机载雷达对前方进行搜索。
很快,雷达屏幕上出现两个亮点;为了慎重起见,霍克对目标又跟踪了几秒钟并由敌我识别器进行敌我识别,当确系为敌机后,霍克把雷达转为锁定状态,马上锁定一架敌机。
与此同时,打开了武器发射开关。
在距敌机约45公里时,霍克按动了导弹发射按钮。
“砰”地了声,一枚AIM-120空空导弹离开挂架快速向目标扑去。
数秒钟后,远处闪起一团火光,目标从雷达屏幕上消失;这时,格雷也用同样的方法打掉了另一架敌机......
这并不是一场真实的战斗,而是美军经常进行的超视距空战演练。
在海湾战争中,第一次出现了中距空空导弹击落的飞机数超过了近距格斗导弹击落的飞机数,它标志着一个空战时代——超视距空战时代的到来。
如何对付超视距空战,成为世界各国空军都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不外乎以下几种方法.
打掉预警机
人们在谈论空战时,常常把焦点集中在战斗机身上,却往往忽视了预警机的作用。
其实,对于超视距空战而言,预警机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决定性的。
因为在现代空战中,谁先发现对方,谁就掌握了空战的主动权。
战斗机由于机体有限,不能容纳直径较大的雷达,搜索距离近,且存在很大的死角(只能对前方一定区域内的目标进行搜索),对所处空域的空情了解有限。
而预警机则不同,其机体大,能载直径很大的雷达天线,且能360度搜索,不存在雷达盲区,对空情的掌握远远超过战斗机,如美E-3A预警机,能在9000米高空,据测到方圆400 公里以外低空飞行的战斗机;能同时处理600批目标。
指挥100架战斗机进行空战。
同时,大量的实战也说明有无预警机,空战结果大不一样。
以叙贝卡谷地空战、海湾空战。
北约与南联盟空战中,叙军、伊军、南联盟空军家的战斗机刚一起飞即被对方的预警机发现,往往还未发现对方即被击落。
所以对超视距空战来说,打掉或致盲对方的预警机,就大大减弱了对方获取信息的能力。
才使对方战斗机与己方进行对等作战。
由于预警机所载的雷达功率很强,对其进行电子干扰作用不大.最好是用远程、超远程空空导弹或地空反辐射导弹实施“硬杀”。
目前,专门对付预警机的超远程空空导弹和地空反辐射导弹均已问世,虽未进行过实战,但预警机遇到了“克星”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旦这些导弹大量装备,预警机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悠闲地信步空中了。
摆脱锁定
现代战斗机上所装的火控雷达,多为脉冲多普勒雷达,多普勒原理是利用地面速度为零的道理,将多普勒雷达频移为零的信号滤除。
也就是说,脉冲多普勒雷达只能发现径向目标,如果目标的运动方向与机载雷达波束垂直时,则雷达往往就把目标当成杂波滤掉。
因此,在超视距空战中全向告警雷达就成了必需的装备(现代机载全向告警雷达可对50公里左右的雷达信号产生响应),它可以帮助飞行员发现敌机载雷达的扫描方向。
一旦发现敌机载雷达信号变为镇定状态时。
飞行员应立即驾机倒转,转到与敌机载雷达波束垂直的方向,这样就会脱开敌雷达锁定。
即便是正处于跟踪状态的雷达也会失去目标,必须等待光点再度出现后才能重新进行搜索和跟踪。
当然倒转的同时也意味着你在远离敌机,所以侧转摆脱敌机载雷达锁定后,仍然要转回来朝向敌机,这样又会在敌机载雷达上出现。
怎么办?很简单,再进行一次倒转摆脱,这个战术就是大家熟悉的“蛇行机动”。
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空军的米格一25战斗机就曾以超音速蛇行机动突入美军F-15战斗机的视距内;在澳大利亚和美军航空母舰编队进行的演习中,澳空军的F一111战斗机也曾以低空侧转闯入美F-14战斗机的封锁线。
运用蛇行机动战术,速度是关键。
因为侧转争取的是短暂的脱锁,如果敌机改变方向,仍有可能重新搜索到你,所以你必须争取这短暂的空隙,抢占有利的位置;另外,速度还可以减少蛇行机动的次数,利于快速接敌。
甩掉导弹
如果雷达告警装置告诉飞行员敌机已发射了导弹,则应运用电子干扰、箔条诱饵和机动动作甩掉来袭导弹。
超规距空空导弹主要是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和主动雷达制导导弹。
从射程上讲,两者没有多大区别。
但有一点要清楚,超现距导弹的最大射程在实战中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如果在导弹最大射程处发射,目标机只要稍一机动,导弹就够不着了;况且空空导弹为了避开干扰,还要进行一定的机动,射程就更近了。
再者战斗机飞行员为了更准确地捕捉目标和识别敌我,更有把握地让导弹攻击目标,通常也会把目标机放近些,然后才发射导弹。
一般最大射程80公里的导弹,其实际发射距离不会超过50公里。
这个距离上,即使雷达性能较差的战斗机也能发现雷达性能较好的战斗机并进行反击。
所以,如果不解决更重要的抗干扰能力和敌我识别能力,一味去追求更远的搜索距离和导弹的最大射程,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对于来袭的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由于其发射后仍需载机雷达引导,所以目标机在收到告警信号后,仍用侧转动作摆脱雷达锁定,并施放箔条干扰,使导弹失去制导,则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就会因找不到目标而扑空。
如果来袭的是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由于其有一定的自导能力(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也不是说发射后就真的不
用管,它仍然要从外部获取信息,只有当目标进人主动雷达导引头搜索范围内,目标已很难对其进行干扰时才真正不用管,目前这种导弹的主动段距离是18公里左右),所以除了做剧烈的机动动作如蛇行机动、急剧俯冲外,同时应对其进行积极和消极干扰,从而摆脱导弹的攻击。
在美伊围绕禁飞区的一次冲突中,美战斗机曾发射了4枚AIM-120空空导弹,但都被伊军飞机甩掉,令美军大为吃惊。
所以对于高技术兵器,应客观评价,既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也不能把它吹上天。
思考
透过超视距空战的表面,还应看到其背后更深层的东西:超视距空战并不是唯一的空战样式超视距空战现在受到了各国空军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空战重点加以研究,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现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超现距空战将主宰未来空中战场,这就有失偏颇了。
虽然超视距导弹在近几十年里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战斗机的发展也没有停步;而且随着队形技术和超音速巡航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战斗机的可探测性,同时也将大大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双方战斗机有可能进入到格斗距离才能彼此发现。
例如美国YF一23在和YF-22竞标落败的原因就是YF-23过多地强调了隐形能力而机动性不足,不适合格斗空战,也不利于在超视距空战中甩掉来袭导弹。
目前,一些空军强国在研制新型中距空空导弹的同时,也没有放松新型格斗导弹的研制。
如美国的AIM-9X、以色列的“怪蛇4”、俄罗斯的R-73改进型等。
所以既要认真研究超视距空战,也不能忽视近距格斗空战,二者不可偏废。
在研制和装备新型战斗机和导弹的同时。
努力提高人的素质
对于超视距空战,并不是有了高性能战斗机和超视距导弹就能打胜仗。
装备是作战的物质基础,要想把它变成战斗力,必须通过高素质的人来实现。
现代战斗机飞行员与过去相比,最大特点是飞行员已成为整个作战系统的一个节点,而不仅仅是个战斗员。
他要处理大量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并且要从这些庞杂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东西,没有相当的知识水平和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是做不到的。
计算机虽然减轻了人的负担,但不能替人决定一切。
例如美国有先进的E-3A预警机和快速的数据键,却没能阻止F-15击落自己的“黑鹰”直升机。
再如摆脱雷达锁定和导弹攻击所做的机动动作,看似简单,却相当精确(精确的角度、精确的速度才能摆脱)、危险(任何俯冲动作都是危险的),只有基本功扎实、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才能做到。
即使是装备先进的美国、以色列,对于飞行员的训练也是非常严格的。
美军飞行员年飞行小时达200以上且难度大、安全限制少;以色列飞行员在实战中常驾驶战斗机以高速进行超低空突防,密集编队时翼尖贴翼尖、上下高度差只有1米,没有妇熟的技术是根本做不到的。
培养顽强的战备作风装备落后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丧失信心。
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大小很大程度体现在其战斗作风上。
武器可以过时,军人的勇猛顽强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抗美援朝战争时,志愿军空军正是凭着“有我无敌”的气势和美国空军对抗,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在60年代的国土防空作战中,面对敌人技术先进的高空侦察机,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飞行员毫不气馁,他们积极研究敌机的弱点,并对手套的摆放位置、待命室到飞机前跑多少步都做了精确计算,以求以最短的时间快
速出击。
这种顽强的战斗作风,使他们不但屡屡击落敌机,而且赢得了“霹雳中队”的称号。
以色列飞行员在空战中不但技术娴熟,而且头脑冷静灵活,这得益于以空军注重战斗作风的培养。
以色列四面受敌,所以以色列人有着强烈的“一输就要亡国”的忧患意识。
以空军飞行员正是在这种忧患意识下培养起强烈的责任感,其作风凶悍,在空战中富有主动攻击精神;大多数飞行员日出动强度可达8次,勇猛加上高超的技术,以色列空军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神话”。
培养顽强的战斗作风,要注意每一个细节的培养;勇猛不是鲁莽,要科学地分析敌我装备的优缺点,善于以己之长攻敌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