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教案设计--7

合集下载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明确记叙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构成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 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记叙文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记叙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让学生明白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3. 示范:以一篇范文为例,分析其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展示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两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总结自己在阅读记叙文时的经验和感悟,与同学交流分享。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评价学生对记叙文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运用方法和技巧的情况,评价其阅读理解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分析其阅读记叙文的分析能力和感悟。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记叙文的奥秘。

2. 通过案例分析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和阅读方法。

3.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 案例分析法:以具体范文为例,分析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展示阅读方法。

记叙文阅读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征,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组织方式,能够识别记叙文的文体特征。

2.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记叙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阅读记叙文,了解不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沿革,领悟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基本特征。

2.记叙文的组织方式和阅读技巧。

3.文化传承和历史沿革的阅读理解。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事件的阅读难度。

2.提高对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的把握能力。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给学生讲一段有趣的故事或阅读一篇记叙文来引起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讲授法:通过讲解文本的内容、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

3.问答法:通过问题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记叙文的内涵和意义。

4.课堂练习法:通过讲解案例和实际练习,提高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篇目:《骆驼祥子》导入方式: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或者讲述一段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2.讲授① 记叙文的基本特征(1)正常的时间序列,情节讲述方式为时间发展的线性结构;(2)语言表达方式富于形象与感性;(3)情节中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具有生动性和鲜明性。

(4)文本情感色彩丰富,能够感动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共鸣。

② 记叙文的组织方式和阅读技巧1. 整体阅读文本,了解主题和文本结构:画出文本的脉络结构,注重情节叙述和事件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

2. 点读细节内容,把握情感表达:注重语言形象、细节描写、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通过于文本的细致阅读,掌握文本的情感色彩和内涵意义。

3. 多维度的理解文本,加强文本思考:注重探索背后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进行分析和思考,准确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义。

3.问答教师提问:1.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你认为一个好的记叙文应该具备哪些品质?3.你对于记叙文阅读前的准备有何建议?4.你在阅读一篇记叙文时,通常通过哪些方式加强心理体验?学生回答:1.答: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时间线性结构、形象感性的语言表达、生动的事件和人物描写和文本情感色彩丰富等。

新初一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新初一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新初一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在新初一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个针对新初一学生的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技巧和提升对记叙文的理解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 熟悉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2. 掌握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如寻找关键词、理解上下文等;3. 提高记叙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准确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4. 能够运用所学技巧分析和解读不同类型的记叙文。

二、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张插图或给出一个简短的句子来引发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兴趣,并让学生对所要阅读的文本产生好奇心。

2. 论述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在这一部分,我们要给学生介绍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可以通过示例故事、提问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记叙文的认识。

3. 教授记叙文阅读技巧针对初一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我们可以教授一些简单实用的记叙文阅读技巧。

例如:- 放大关键词: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关键词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理解上下文:帮助学生通过上下文来推断词义和理解句子的含义;- 认知故事结构:指导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开头、过程和结尾。

4. 分析解读记叙文在这一部分,我们选择一篇符合学生年龄和语言水平的记叙文作为教学材料。

通过分段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可以逐段进行问答、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5. 阅读理解练习在阅读理解练习中,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与所学记叙文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可以分为字面理解、推理理解和主旨理解等不同层次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本内容。

6. 创作记叙文通过让学生自主创作一篇记叙文,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巩固他们对记叙文结构和要素的理解。

可以提供一些开头或写作提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完成作文。

7. 总结与反思在本节课的最后,我们应该对学生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给予一些建议和反思。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感受记叙文的美。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3. 记叙文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的分析方法4. 优秀记叙文作品的欣赏与鉴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鉴赏。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课后阅读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记叙文教材或文章。

2. 准备优秀记叙文作品供学生欣赏和鉴赏。

3.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记叙文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五、教学过程:2. 新课: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如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鉴赏。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分享各自的看法。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和鉴赏记叙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分析与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记叙文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时的逻辑性和深度。

4. 小组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环节,观察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优秀记叙文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和欣赏。

2. 组织记叙文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 结合语文学科,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欣赏记叙文作品。

4. 开展记叙文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理解程度。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

第一篇: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及句子赏析之教案教学目标: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技巧。

学会分析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重点:分析语言的运用。

教学难点:注重语言的特点,语言的特色。

在小学阶段,阅读题在整张卷子中所占的分数比重是很大的,因此能否做好阅读非常关键。

而在所有的短文类型中,记叙文的阅读又是重中之重。

那到底什么是记叙文呢?记叙文就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常见的小说、童话、散文、寓言、人物传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从内容来看,记叙文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三类:写人的记叙文,记事的记叙文和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不同类别的记叙文,阅读方法也有所差异:1、写人的记叙文:首先,要了解短文里面所写的事情,因为写人和写事是分不开的,人物的个性、思想等往往都是在事件中体现出来的。

其次,要了解人物的描写方法。

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通过这些描写,我们更能够了解主人公的特点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最后,还要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

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语言、行动、思想等,同时环境描写还能对人物够起到重要的衬托作用。

2、记事的记叙文:首先,要弄清楚短文中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理清了六要素也就等于理清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次,理清文章的层次,也就是题目里经常出现的分段。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分成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几个部分;二是按事情的因果关系分,分成起因、经过、结果几个部分。

最后,要抓住文章重点,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抓住关键的字词句,从中领悟作者的意图。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教师中心稿)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教师中心稿)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主题、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的分析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记叙文阅读获取信息、提炼观点、发表见解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记叙文阅读技巧,提升阅读速度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要素:主题、情节、人物、环境3. 记叙文阅读技巧:快速阅读、细致阅读、批判性阅读4. 记叙文阅读实践:短文分析、主旨提炼、观点发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要素和阅读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阅读方法。

3. 实践训练法:布置记叙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记叙文阅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第3-4课时:分析记叙文的要素3. 第5-6课时:教授记叙文阅读技巧4. 第7-8课时:进行记叙文阅读实践5. 第9-10课时:讲评记叙文阅读练习6. 第11-12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记叙文阅读交流与讨论7. 第13-14课时:总结回顾,查漏补缺8. 第15课时:布置课后记叙文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记叙文概念、要素和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2. 阅读练习:评估学生在实际阅读中运用记叙文阅读技巧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能力。

4. 课后任务: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与特点记叙文要素的分析方法记叙文阅读技巧的运用记叙文阅读实践的能力培养2. 教学难点:记叙文深层含义的解读批判性思维在记叙文阅读中的应用快速阅读与细致阅读的平衡七、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选择适合初中生水平的记叙文文本。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白板、教学卡片等。

记叙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记叙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记叙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记叙类文本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由于学生对记叙类文本的理解和阅读策略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类文本的基本特点和阅读要求;2. 掌握记叙类文本的阅读策略,如快速浏览、精读理解等;3. 培养学生对记叙类文本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或朗读一篇引人入胜的记叙类文本,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引发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猜想和好奇心。

2. 分析理解a) 学生阅读整篇记叙类文本,并对文本的主题、情节、人物进行初步分析和理解。

b)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文本中的重要事件和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3. 阅读技巧指导a) 引导学生通过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整体故事情节;然后再进行细读,把握细节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等。

b) 教师给出相关的记叙类文本阅读技巧,如标注关键词、重要事件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4. 情感体验a) 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深入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

b) 组织学生分享对文本的感受和思考,进行小组讨论或开展课堂展示。

5. 反思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记叙类文本的特点和阅读策略,梳理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对记叙类文本阅读理解和情感体验的情况。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课文或自选记叙类文本进行阅读并写读后感,以便评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延伸拓展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网络资源或多媒体技术,引入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态,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记叙类文本的阅读,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了解记叙文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准确、快速地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引子、主体、结尾。

2. 记叙文的特点:真实、生动、有情节。

3. 记叙文阅读策略:快速浏览、仔细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总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特点和阅读策略。

2. 难点: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特点和阅读策略。

2. 示例法:分析典型记叙文,展示阅读过程。

3. 实践法:学生自主阅读,运用阅读策略。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述记叙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引子、主体、结尾。

3. 分析记叙文的特点:真实、生动、有情节。

4. 讲解记叙文阅读策略:快速浏览、仔细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总结。

5. 示例分析:选取一篇典型记叙文,展示阅读过程。

6. 实践操作: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阅读策略。

7. 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讨论阅读策略的运用。

8. 总结提升:强调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记叙文。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分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记叙文阅读方面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介绍不同类型的记叙文:如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

2. 分析不同类型记叙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3. 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提高对文章情感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七、教学实践:1. 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记叙文,运用相应的阅读策略。

2.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给学生如何快速浏览、仔细阅读、理解分析和归纳总结。

3. 检查阅读效果: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记叙文的阅读》教案

《记叙文的阅读》教案

《记叙文的阅读》教学设计胶州六中杨永芳一、导入:1、由爱因斯坦的公式:成功=刻苦努力+正确方法+不说空话。

引出正确方法的重要性。

2、揭示课题:《记叙文的阅读》课3、出示教学目标:(1)、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2)、提高记叙文的阅读能力。

二、以《掌心娃娃》为例,归纳总结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一)、课文的写作顺序是:(顺叙)知识链接:顺叙的作用: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记叙文还有那些写作顺序?1、倒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单调,增强生动性。

2、插叙:补充情节、衬托人物,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二)、本文的叙事线索是:(掌心娃娃)小窍门:文章常见的线索有:1、以人为线索——《最后一课》、《木兰诗》2、以事为线索——《散步》3、以物为线索——《皇帝的新装》4、以时间为线索——《山市》、《月亮上的足迹》5、以感情变化为线索——《蝉》(三)、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习题答案:一位得脑瘤的小男孩,为了让即将做手术的他忘记病痛,让爸爸在他掌心画了一个娃娃,三天后小男孩因病去世。

小窍门: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引导总结格式:“小男孩”是文中的人物,“让爸爸在他掌心画了一个娃娃”是事件,“三天后小男孩因病去世”是结果。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格式就是“人物+事件+结果”。

2、引导归纳方法:(1)、段意合并法:“他病了”是第一段的内容,“让爸爸在他掌心画了一个娃娃”,是第二段的内容,“三天后小男孩因病去世”是第三、四段的内容。

我们把这几个段落的内容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段意合并法。

这种方法适合较短的文章。

(2)、题目扩展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所以有的文章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要素归纳法:还有的文章要素比较集中,把文章中的要素归纳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就是第三种方法——要素归纳法。

知识运用:1、请用“要素归纳法”概括《羚羊木雕》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记叙文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阅读的意义3. 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阐述记叙文阅读的意义。

3.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阅读一篇记叙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阅读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记叙文的基本特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记叙文的辨识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记叙文的特点进行阅读。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3. 记叙文的语言特点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记叙文的特点。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特点、结构和语言特点。

3.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记叙文的特点阅读一篇记叙文,并分析其结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记叙文结构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阅读方法与技巧分析记叙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提高记叙文阅读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阅读的方法2. 记叙文阅读的技巧3. 提高记叙文阅读效果的方法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2. 讲解:讲解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分享提高记叙文阅读效果的方法。

3.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与技巧,阅读一篇记叙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阅读方法与技巧分析记叙文的能力。

第四章:记叙文中的角色与事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析记叙文中角色与事件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记叙文中角色与事件的关注度。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案(共7篇)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案(共7篇)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案(共7篇)第1篇:语文记叙文讲评教案文学类文本阅读《取景器里的人》张华教学设想: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必考题。

一模考试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得分率较低。

规范答题是一个增分点。

教学目标:1、针对学生的失分和得分情况讲评试卷_题到_题。

2、总结归纳方法,规范答题,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一、快速浏览文本,思考:文中写了哪些人?都是属于取景器里的人吗?(关注标题)生回答:师追问,生回答:第一小节提示和关注主旨,得出白领除外。

二、讲评试卷题目1、请学生先看第_小题。

作者的取景器里摄取了哪几类人?请分别概括他们在面对镜头时的心理。

(5分) 此题平均得分,得分率考纲要求:分析综合 C 师问:审题注意点。

生:“概括”。

并回答问题。

(“乞丐”概括不到位。

“心理”不完整)学生评分。

师出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l)有乞讨者、拾荒者和民工三类人。

(1分)(2)乞讨者有时平和安详(1分),有时警觉、害怕,甚至是愤怒、憎恶的(1分)。

拾荒者面对镜头时有一点局促不安(1分)。

民工面对镜头时大多是坦然的(1分)。

2、请学生看第_题。

第(3)节和第(6)节分别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技巧,请选择一小节分析其主要表达技巧及作用。

(6分) 此题平均得分,得分率考纲要求:鉴赏语言表达的艺术和内容的思想性。

D 师问:审题注意点。

“分别”“选择以一小节”。

此类的答题规范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效果怎么样?生回答。

生打分。

问为什么扣分?师点评。

出示答案,评分标准。

_.第③小节:主要运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

(1分)作者根据经济地位、…生活状况将乞讨者和城里人分别比喻(类比)成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和周边不远处徘徊的狮子、猎豹,(2分)形象地刻画出乞讨者恐惧不安的心理,表现出贫富悬殊和情绪相悖的现实状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3分) 第⑥小节:主要运用了反衬(衬托)的表现手法。

(1分)作者以美丽的花墙反衬垃圾桶旁拾荒的妇女,(2分)逼真地刻画了贫富悬殊的现实状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现状的担忧。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教师中心稿)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教师中心稿)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3)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2)运用阅读策略,培养学生快速捕捉记叙文信息的能力;(3)采用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解读记叙文的主题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激发阅读热情;(2)培养学生尊重作者,珍惜文字的价值观;(3)通过记叙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美好情感,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介绍记叙文的定义;(2)分析记叙文的特点:真实性、生动性、完整性等。

2.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1)叙事方法:顺叙、倒叙、插叙等;(2)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3)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4)情感表达: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和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在实际文本中的运用;(2)学生独立分析、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激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课堂讲解:(1)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3)运用阅读策略,培养学生快速捕捉记叙文信息的能力。

3. 课堂练习:(1)学生阅读指定记叙文,理解文意;(2)学生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3)学生评价记叙文的优点和不足。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锻炼写作能力。

记叙文教案(优秀8篇)

记叙文教案(优秀8篇)

记叙文教案(优秀8篇)记叙文作文课教学设计篇一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复习目标:1、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2、了解常见题型,能够运用解题方法规范答题。

复习过程:一、导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中考记叙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类问题。

二、明确复习依据(一)中考回放1、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作简要赏析。

(3分)——2014《五猖会》第21题2、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3分)——2015《寒冷的冬夜》第20题3、从选文第⑤段内容看,祥子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2016《骆驼祥子节选》第20题4、从选文第⑥段看,周有光先生的哪些精神品质令人敬佩?(3分)——2017《至深至纯师生情》第19题5、从选文第④ ⑤ ⑥段看,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2018《回忆齐白石先生》第18题从这五年的中考题中我们不难看出,近几年人物形象分析类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而且分值相当大。

(二)《语文课程标准》、河北省初中语文考试说明: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1 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明确复习目标四、方法探究:首先我们结合学过的课文一起来探讨一下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说出选段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以及判断依据。

⑴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回忆我的母亲》母亲:勤劳能干依据:母亲每天早晨煮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具体事件。

⑴(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的要素。

2. 通过阅读记叙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意义、推断结论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够对记叙文进行评价和分析。

4.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记叙文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要素。

3. 记叙文评价和分析: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结构等方面。

4. 推荐阅读材料:现代文、经典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记叙文阅读策略和评价方法。

2. 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推荐材料,进行实践和体验。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进行评价和分析。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案例,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合作态度等。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记叙文阅读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计划:1. 第1-2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记叙文阅读策略。

2. 第3-4课时:学生自主阅读推荐材料,进行实践和体验。

3. 第5-6课时: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进行评价和分析。

4. 第7-8课时:分析具体记叙文案例,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阅读的记叙文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文章中的某个角色进行扮演,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性格。

3.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记叙文写作技巧,创作一篇短篇记叙文。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含记叙文定义、特点、阅读策略等要点。

2. reading materials:收集和整理一批适合学生水平的记叙文材料,包括报纸、杂志、文学作品等。

记叙文的作文教案(通用12篇)

记叙文的作文教案(通用12篇)

记叙文的作文教案(通用12篇)记叙文的作文篇1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阅读中考考点,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2、掌握基本答题原则和记叙文相关知识点。

3、掌握记叙文解题方法、答题格式和一些常用语。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关键词句含义及作用是训练重点。

教学难点:判断各种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及分析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聚集1、记叙线索、顺序、详略。

2、理清文章思路,概述内容。

3、理清题旨及文章主旨。

4、揣摩理解关键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用。

5、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8、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9、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答题技巧及原则1、四大意识:整体意识、对应意识、原文意识、要点意识2、六大步骤:整体感知--审清题意--回扣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组织表达3、答题原则:一定要有原文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一定有根据)4、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1)学会摘关键词(2)学会摘关键句(3)要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出来三、知识清单(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

(即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1、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2、充当线索的一般有: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见闻等。

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记叙文》 教学设计

《记叙文》 教学设计

《记叙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掌握记叙文的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使文章生动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优秀记叙文,分析其写作特点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增强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记叙文六要素的把握和运用。

各种描写方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如何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写出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相关知识,包括六要素、写作顺序、描写方法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优秀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3、阅读分析法让学生阅读经典记叙文,分析其结构、语言、描写等方面的特点,从中汲取写作经验。

4、写作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展示一段生动的生活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记叙文的主题。

2、知识讲解(15 分钟)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记叙文有初步的了解。

详细介绍记叙文的六要素,通过举例说明每个要素在文章中的重要性。

讲解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如顺叙、倒叙、插叙,并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重点讲解各种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动作描写要生动形象;心理描写要细腻真实;外貌描写要抓住特征;神态描写要传神等。

3、范文分析(15 分钟)展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范文,让学生分组阅读并讨论以下问题:文章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顺序?为什么?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加深学生对记叙文写作技巧的理解。

记叙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记叙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记叙文的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而记叙文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叙文阅读能力,教师需要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介绍一种有效的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二、背景知识概述在进行记叙文阅读教学之前,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记叙文以及其特点。

记叙文是以叙述事件的经过为主要目的,通过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描述,展示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记叙文常常具有场景描写、以事论人、感情描写等特点,通过阅读记叙文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运用不同阅读策略的能力,包括预测、推理、总结等;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4. 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通过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或精彩的片段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理解篇章结构: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篇章结构,如开头、中间和结尾。

可以通过展示一张记叙文的思维导图或提供一篇简短记叙文进行讲解和讨论。

3. 分析人物角色:引导学生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角色及其关系。

可以通过提供一段对话或人物形象的描述,让学生思考人物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

4. 理解语言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叙文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描写场景、描绘人物情感、展示冲突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5. 运用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总结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叙文的内容和意图。

可以提供一篇较长的记叙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尝试使用不同的策略。

6. 拓展思维发散:通过提问、讨论或写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拓展对记叙文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可以要求学生以故事的发展为基础,编写自己的结尾或续写故事。

《记叙文》 教学设计

《记叙文》 教学设计

《记叙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并能在写作中清晰地体现。

(2)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使记叙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畏难情绪,培养他们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习惯。

(2)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材,挖掘有意义、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相关知识和写作技巧,让学生对记叙文有系统的认识。

2、示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记叙文范文,引导学生学习其写作方法和技巧。

3、实践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展示一段生动的记叙文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记叙文的主题。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具有真实性、生动性、完整性等特点。

(2)讲解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强调在写作中要清晰地交代这六个要素,让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情有全面的了解。

(3)讲述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是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倒叙是先写结果,再写起因和经过;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与之相关的另一件事。

3、范文分析(15 分钟)展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范文,让学生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2)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3)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写作指导(15 分钟)(1)指导学生如何从生活中选材。

记叙文教案汇编7篇精选

记叙文教案汇编7篇精选

记叙文教案汇编7篇教学目标:1、掌握记叙文选材方法:合题旨;有新意;小角度;避生就熟。

2、提高选材能力,增强学生写作信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你会想到了什么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亦或是一个人、一桩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一句话、一首诗?总之,众多的、你所亲身经历的、难忘的日子将涌上你的心头,等着你去编织;众多的、你所熟悉的,和你精神上、感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各色各样的人物,带着各自的命运,各自的性格,各自的音容笑貌,来到你的眼前。

也许你的书房只有八平方米,也许你的书桌又小又旧,然而,当你拿起笔来,在这个不平凡的时刻,一幅又一幅的画面,一个又一个的旋律,都将一齐涌向了你的心头、你的笔端难道不是吗?就在前不久,我让大家把最让你感动的事写下来,结果大家一写就是一箩筐。

这下,我们都困惑:我到底写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记叙文该如何选材。

二、如何选材探讨请把“不是脸〞的材料剔掉!这里材料罗列的是“感动你的事迹〞,那怎样的材料才算是“不是脸〞的局部?就是绝对不可能感动你的事迹,不扣题旨的局部,请找出来,写在学案上。

〔提示:有两个材料〕第5那么材料;为什么?你有没有感动?没有。

假设硬要说感动的话,只可能是谁感动了?姑姑。

所以,有没有感动你?没有。

非常准确。

第7那么材料;为什么?你给乞丐硬币,你自己可不可能感动?不可能。

假设硬要说感动的话,只可能是谁感动?乞丐。

所以,属不属“感动你〞的事?不属于。

第二步: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这里属于“陈谷子、烂芝麻〞的材料是哪些呢?请找出来,写在学案上。

第1那么材料;第2那么材料;第8那么材料;第9那么材料删去有同学疑惑:就上个星期,妈妈冒雨给我送药了,不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吗?怎么能算“陈谷子、烂芝麻〞呢?也许确实,你妈妈刚刚冒雨给你送过药。

妈妈冒雨送药,在很久以前,在别的同学身上也发生过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材料旧了。

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完整版】

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完整版】

记叙文阅读之旅教学目标1、复习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步骤。

2、了解记叙文阅读的常见题型。

3、通过阅读《阳光下的守望》这篇文章,掌握概括内容、解释词语、理解句子、发表见解这几种题型的答题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阳光下的守望》这篇文章,掌握概括内容、解释词语、理解句子、发表见解这几种题型的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对解题方法的归纳和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关于阅读的名言,学生齐读:知阅知天下,知大事。

品书品乾坤,品珍藏。

明理明道德,明事理。

唯有阅读才洗礼心灵!2、指名学生说说感受。

3、过渡:这句话足以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确实,阅读使人聪慧,阅读使人优美,阅读使人快乐,而记叙文阅读又是小学阶段的重中之重。

那么怎样才能让阅读更有效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开启记叙文阅读之旅。

(学生齐读课题)4、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进行比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温故知新1、质疑:同学们,当你拿到一篇记叙文阅读时,你是怎样完成题目的(指名学生说,教师小结。

)2、过渡:那我们只要按照这几个步骤,就一定能把一篇记叙文阅读题目完成的很好吗(不是)是的,记叙文阅读牵涉的知识很广,题型很多(复习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所以要想完成好记叙文阅读题,还需要掌握一些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阳光下的守望》这篇阅读文章为例重点探讨概括文章内容、解释词语、理解句子、发表见解这几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板书:概括内容、解释词语、理解句子、发表见解。

)3、第一站:整体感知——概括内容(1)指名学生回忆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教师评价总结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2)学生快速阅读《阳光下的守望》这篇文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第二站:词语花篮——解释词语(1)学生进行解释词语的抢答游戏。

要求解释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解释这个词语的方法。

(2)总结解释词语的方法。

5、句子乐园——理解句子(1)四人为一小组,讨论理解句子的方法。

(2)小组代表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规律,能独立、准确地阅读篇幅较长的记叙文体,能基本把握其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基本常识、阅读的基本题型及基本解答方法。

【考点归纳】1、整体感知,分清要素、线索、顺序。

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

3、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4、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

5、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等。

【教学安排】七课时(知识讲解三课时,巩固练习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进行专题复习:记叙文的阅读。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容的一种文体,从广义角度理解,初中阶段所学随笔、写景状物的散文、小说、寓言、童话、新闻等文体都属于记叙文畴。

对记叙文的考查,包括课教读记叙文的语段和课外整篇的记叙文,其考查点一般有以(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容的把握。

二、记叙文的基本文体知识:按一般文章体裁来分文章可分为记叙文(其中含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1、记叙文的种类:一般分记事为主的、记人为主的、写景为主的三种。

2、线索: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有关的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

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空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或人的感情等)、一事、一物为线索(一般贯穿文章的始终)。

如《藤野先生》明线为对藤野先生的崇敬的怀念,暗线为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多数的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一条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因此,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3、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六个要素不一定在记叙文中都出现。

4、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 (同一件事)、插叙(另一件事)。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顺叙过程通常不是平均用笔直接进行记叙,而是有详写,有略写;有正面写,有侧面写;有直接写,有间接写。

如何处理素材,安排笔墨,采用不同的写法,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和效果来决定。

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讫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5、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我,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第三人称他,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明确记叙的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容和结构。

6、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5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叙述: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如人物的经历、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进展、环境的摆设等。

常与描写交错使用。

叙述的手法(或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2)描写:对人物、事件、环境等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3)议论:对人或事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人或事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寄情于人、事、物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1)从对象分:人物描写,景物描写(2)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3)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神态、衣着),心理,语言,动作(4)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烘托氛围或是人物的心情;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7、记叙文中的表现手法:对比(一般情况中,指的是正面和反面的对比)象征(注意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读出隐含在表面意义之后的意向)烘托(有时是环境的描写)三、小说的基本知识:文学作品可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

(1)“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情节的发展过程:(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环境可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4)小说的分类: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及小小说。

(5)小说的人物是作者虚构的。

四、散文:(1)按表达方式的侧重点的不同可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2)特点:形散而形不散(或形散神凝)。

(3)散文的“贵散”和“忌散”。

第二课时一、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思路与答题方法1、分析记叙文的段落结构:①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即抓住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同的阶段。

②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③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④按描述容的角度划分。

⑤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2、八种常用修辞手法的定义:(1)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喻体)跟甲事物(本体)作比。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要注意的是,用“像”“仿佛”不一定就是比喻。

(2)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有人一样的感情和人一样的动作神态。

(3)夸: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4)排比:是把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句子或短语量上够不上三个的,不是排比。

(5)对偶: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它一般只在诗歌或对联中出现。

(6)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短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

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重复的词、短语或句子中间插入其它容)两种。

(7)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设问分两种,一种是自问自答,一种是问而不答。

(8)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

以肯定形式问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

比喻、拟人、夸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

二、阅读步骤:分以下几步:第一:要速读全文,确定文体,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材料概要。

第二:精读文章,弄清主旨、思路和情感基调。

注意线索、过渡与照应、段落层次。

第三:看文章所设的问题,再次回头细读文章,一一找出答案。

(能用文章原文回答的,尽量用原文回答。

)第四:对拓展延伸的题目,要审清题意后再认真回答.三、阅读题答题要点:1、语段阅读的总原则:(1)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2、具体方法:对文章的整体感知(1)理解文章的中心: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容、中心或段意、层意。

答题时,注意语言的文体特色。

记叙文是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或写了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议论文是针对什么问题,作者有怎样的观点;说明文是介绍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

段意、层意的总结要针对某一段落进行。

注意提示语:题目、开头、结尾;议论句、抒情句;总结性词语。

记叙文的整体感知与记叙的六个要素密切相关,当然,有时候文章中的时间、地点是虚化了,而经过又不能多说,所以记叙文的整体感知就是如下要素:人物、事件、结果。

(2)对文章思路的理解。

文体不同,思路考查也不同。

阅读记叙文要对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行文过程能够分析理解,对人物的思想、品行的发展变化进行品析理解。

(3)能够理解上下文前后呼应、紧密相关的容。

包括:词义照应,如就某个词找出与之对应的描述句子;结构照应,如对过渡句的理解,开头与结尾的呼应等;选择照应,如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能还原到恰当的位置上。

这需要在充分理解这句话容以外,还必须弄清原来位置的语言环境。

(4)能比较阅读。

即对体裁和题材相同或相近,表达方式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文段就容、中心、结构、写作特点、语句理解等方面进行比较。

3、理解某一段的作用:首段——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过渡段——承上启下。

4、理解句子作用: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从容看,是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联系主题。

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

(2)从结构看,在文章的不同位置上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首句总起、尾句总结、中间句承上启下的作用(3)从艺术效果看:升华中心,渲染烘托气氛等作用。

★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记叙文的主旨句一般在文章的结尾。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描写的句子一般穿插在行文的过程中,而议论抒情的句子多在文章的结尾,起到点明文章主旨的作用。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引用的句子;⑤起承转合的句子。

(过渡句)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1)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

(2)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

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理解《藤野先生》中的“标致”一词,先必须知道该语境表达的是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然后才能对“标致”做出准确理解。

6、培养学生解答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能力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

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开放性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一般情况下,这种题目要针对文章的主题来理解。

②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容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是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从正面看待问题。

③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先谈这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然后再说自己对他的看法。

④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从某一个方面进入。

⑤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注意措施的可行性。

⑥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的联系;还有学科间的整合知识。

⑦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容;⑧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先写出自己对文中的哪个方面比较欣赏,然后按照赏析的基本步骤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