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六国论》比较——古典诗文比较之二 (1)

合集下载

《过秦论》,《六国论》和《阿房宫赋》比较阅读

《过秦论》,《六国论》和《阿房宫赋》比较阅读

《过秦论》、《六国论》和《阿房宫赋》三部著作是我国几千年来历史发展和转折中重要的政治著作,这三部著作更是我国历史研究发展的重要贡献。

秦始皇在他森严的统治下的秦朝南征北伐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非凡成就,但是因其统一的统治方式,引发了许多对它权威的质疑和反对。

而《过秦论》就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反对统一的著名著作。

它的作者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墨子,他用论说的方式在文章中质疑秦始皇的统治,挑战秦始皇所追求的统一,墨子提出了一种反秦统治的模式,主张以自然和政治平衡统治地区,提供给民众更大的自由,加强邻国间的联系,减少敌对势力之间的争斗,而实现和平统一。

《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政治思想家荀子撰写的著作《六国论》,荀子以其独到的政治见解,重新把中国地域政治的状况分成六个主要的政治中心,分别为秦、赵、楚、齐、燕、魏,并提出国家治理的智慧思路和君主统治的思想,这一思想建立了中国几千年来君主专制形式的统治,强调君主要以理智与情操来统治,以及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社会环境,使有利的政治秩序得以发挥,使国家的政治稳定,把国家的繁荣和国人的幸福放在首位全方位地去完善政治秩序。

《阿房宫赋》是关于秦始皇的著作,由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所作,文章描述了秦始皇所建立的全新政权朝代,秦始皇以巨大的魄力统一全国,一改分裂一迷乱的政局状况,使中国迎来了全新的局面。

文中对秦始皇的政治手腕、整个国家统一,以及全新的统治手段等方面点评,运用成语比喻的方式轻喻统治和变革的政治大智慧,使得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大一统朝代。

从《过秦论》、《六国论》和《阿房宫赋》三部著作之比较阅读来看,这三部著作梦想启迪了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它们在各自时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过秦论》用反思秦始皇统治思想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反秦统治模式,主张一种以自然和政治平衡统治地区,提供给加强邻国间的联系,减少敌对势力之间的争斗等原则。

而《六国论》从地域上重新将中国政治状况进行了分割,他把整个中国未来的统一作为他的目标,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了如何统治一个大国,以及怎样才能实现一个有效的政治秩序。

“三苏”《六国论》的分析与比较

“三苏”《六国论》的分析与比较

“三苏”《六国论》的分析与比较
《六国论》是东汉末年的三苏的经典著作,以“把握当下,面临
时代”为主题,描写了汉朝统一舆国内政治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状况,也
提出了对于当时各种历史事件的诸多见解。

在这部作品中,三苏分析了六国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态,
及其各自的特点。

首先,敦煌的平原地区影响大陆的政治,经济发展
迅速;其次,涿鹿地区的政绩更为显著,以其严明的政治而备受喜爱;最后是海陆河域的开拓,贸易兴盛,参与的民族多样,互助和谐。

接下来,三苏将“六国”分别与汉朝进行比较,发现汉朝在当时人
们眼中,并不是比其它国家更强大,而是一个政治体系不完善、内外
纷争不断的国家。

同时,他也引出了一些反思,即“内乱多而甚,疆域
下乱,古今思想流失,安居乃苦也”,提出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政治体制,拓宽宏之宦,开拓百城,提高民众的素质,恢复地方的统一,以实现
汉朝的昌盛。

总之,三苏的《六国论》在分析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
同时,也比较六国与汉朝,深刻剖析当时的历史,进而提出了关于汉
朝的反思和建议,对汉朝的未来影响甚深。

六国论比较——精选推荐

六国论比较——精选推荐

三篇六国论1、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人才的角度)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2、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了解天下形势,目光短浅,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战略的角度)3、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借古讽今——六国赂秦,放弃斗争(关心时务,警示当朝)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4、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1)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2)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

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

(3)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洵、苏辙《六国论》比较一、两篇文章都以六国破灭作为议题,借史论政。

1、苏洵的《六国论》从“赂秦而力亏”的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最后引出“为国者无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

2、苏辙的《六国论》则从“韩魏附秦”招致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批评六国之士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3、苏洵的《六国论》抓住“赂秦而力亏”生发议论,实际上是借六国破灭的教训告诫当权者改弦更张,免得重演覆亡的悲剧。

文章的思想性战斗性很强。

4、苏辙的《六国论》选取战略的角度,立足六国不知天下形势,目光短浅,不知团结,扼要而中肯5、苏洵的《六国论》文简而理周。

文章开头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一言以弊之曰:“弊在赂秦”。

旋即补充道:“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三篇比较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三篇比较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一、课文标题对比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阿房宫赋》中的“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不同于今天的“赋”,它讲究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往往发点议论,以寄托讽刺之意。

它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而后两篇中的“论”,即议论、评论,这类文章,或阐明某个道理,或批驳别人的观点。

时代不同的文坛泰斗,他们选择了差不多同一历史时期的史实作论据,都以标题暗示了题旨:或以秦亡旧事以讽今,或以六国破灭以谏时。

二、文章结构对比《阿房宫赋》是杜牧针对唐敬宗“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的。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半部分用铺陈夸张手法,描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后半部分由描写转为富有抒情色彩的议论,直抒胸臆,严正深沉,画龙点睛。

苏洵数十年潜心贯注,研读《战国策》,且晚年入仕,虽才识非凡,而风格显得雍容含蓄,老辣精炼。

他的《六国论》采用“先议———后叙———再议”的结构方式,使其文章显得内容繁杂,但又条理井然,逻辑严密,有纵横家诡谲善辩的风格。

再看《过秦论》,它是贾谊在被汉孝文帝征召为博士时写的,年方二十,少年得志,英气逼人,作者宏词雄辩,洋洋洒洒,文章用四个段落铺写了六国诸侯创建霸业的史实,并在第五段精辟阐述了秦国灭亡的原因作结,作者采用先蓄作“浩如江河之势”,最后以议作“点睛”之笔, “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三、论证手法对比“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这句名言,说明了论证手法是文章题旨与论据之间联系的逻辑纽带。

巧妙的论证手法,会使议论文的中心显得更为集中、鲜明、突出。

1.这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论证法,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

具体对比见图表(下页) 。

2.《六国论》、《过秦论》都运用了喻证法,生动具体地阐析事理。

如《过秦论》中的“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何等生动地论述了陈涉动摇秦朝统治那摧枯拉朽的壮举!“子孙弃之不甚惜,如视草芥”,则系《六国论》生动形象地揭示“以地事秦”的荒谬行径的一种高妙的论证手法。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陈友冰战国后期,山东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对抗函谷关西的秦国,当时无论是内在力量还是外表声势,六国都大大超过偏于西隅的秦国,但其结局恰恰是六国纵散约败,一个个被秦国蚕食鲸吞。

公元前221年,嬴政终于横扫六合,登上始皇帝的宝座。

这一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一直引起历代学者的深思,纷纷探究其中的原因,力图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以为史鉴。

北宋苏氏父子和元代李桢的《六国论》,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三篇。

由于他们立场、观点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六国破灭这一历史事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结论虽然不同,但又都能言之成理,史论虽不全面却又都持之有故,而且选材典型、论证周密,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因此,比较一下他们在确立论点、选择材料、组织论证时的不同方法,分析一下他们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历史现象,乃至论说文的教学与写作,是有帮助的。

一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全文就围绕这样一个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进行论证。

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一语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

”这里采用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非兵不利、战不胜”,目的在于要把“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突显出来。

然后,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赂秦之害:一是从赂秦者来说,“赂秦而力亏”,这是破灭之道;另一是从不赂秦者来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结果“不赂者以赂者丧”。

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

首先,作者从敌我双方的利弊来分析论证“赂秦而力亏”。

从秦国方面来看,它扩大领土、增强力量的渠道,不是靠战争而是靠受赂,从受赂中所获得的好处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从赂方来看,他们想通过割地赂秦的方法来苟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到力量消耗殆尽,再想抗秦,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只有束手待毙,所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论三苏三篇比较

六国论三苏三篇比较

六国论三苏三篇比较1.苏洵《六国论》1.全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2.注释:1.赂秦:向秦国割地求和。

赂,赠送财物。

2.或曰:有人说。

3.率:都,皆。

4.厥:其,他们的。

5.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6.厌:满足。

7.与嬴:与秦国交好。

嬴,秦王族的姓,这里代指秦国。

8.洎:及,等到。

9.以谗诛: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

10.数:命运。

11.为积威之所劫: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比较赏析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比较赏析

同中见异各具特色——《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比较赏析川雪战国末期,秦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国力,一举称雄,先后灭掉了其他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真是声震八极,威加宇内。

但它仅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

这一奇特的历史现象,引起了后人的极大兴趣,以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文章更是层出不穷。

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优秀篇章。

这三篇文章尽管写作的时代不同,作者各异,但在写法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是写作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借古喻今,借古讽今。

贾谊、杜牧、苏洵写作这类文章,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于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借古喻今,规劝最高统治者以史为鉴。

因此文章在评述史实时都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

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但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表面的繁华,看到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

当时,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汉民族同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宝座有动摇的危险。

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封建王朝长治久安,贾谊在他一系列的著名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

《过秦论》就是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得失,为汉文帝提供借鉴。

正如贾谊所说,他之所以要“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其目的是求得“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这就是所谓“前世不忘,后事之师也”(贾谊《过秦论》下篇)作者论述秦王朝兴亡及其原因,目的是讽劝汉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正确治理国家,巩固封建统治。

晚唐时期,唐王朝内忧外患严重,国势衰微,可是最高统治者仍大造宫殿,沉迷声色,这引起了杜牧的忧愤,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唐敬宗李湛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此赋是有感而发的,意在借古讽今。

《六国论》和《过秦论》《阿房宫赋》的比较阅读

《六国论》和《过秦论》《阿房宫赋》的比较阅读
《六国论》和《过秦论》 《阿房宫赋》的比较阅读
三篇经典文学作品在历史传承和社会价值上有着重要地位。本文将以比较的 方式探究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与共通之处。
《六国论》和《过秦论》的比较
六国论
强调兵家必争的军事思想,提倡“臣道不信而终于 信”的外交策略,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过秦论
探究了历史的规律:秦朝能够一统天下的主要原 因,是因为采取的是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阿房宫赋的主题和背景
纪实主义
通过真实的历史事实和精 致的描写手法,表现了一 幅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华 丽画卷。
背景事件
《阿房宫赋》是司马迁笔 下的一篇叙事文学,描述 了项羽在攻下咸阳后在阿 房宫内的豪华生活。
文化变迁
表达了古代文艺重视富丽 堂皇的趋向,同时反映了 对西周传统文化的批判。
六国论的写作动机和历史背景
1
写作动机
司马迁为了正视中国六国时期的分裂状况,编写了这部杰出的历史著作。
2
历史背景
杀兄之仇的发生,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名震天下的楚汉战争。成书于汉朝,政治环 境影响深远。
3
深刻洞察
提倡士人以德为立身之本,反对以战争扩张国土的野心。
过秦论的论点和思想内涵
1 政治洞察
明确强调了政治体制对国家命运的影响,指出中央集权是统一中国的关键。
2 行政方法
推崇“兵不厌诈”的策略,提出集权的治国方略。这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 哲学思考
揭示了深刻的历史规律和人性弱点,成为中国思想史中扬名海内外的巨著。
六国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反映
分裂状态再现 异族侵入威胁
思想文化分歧
贵族政治割裂了六国,加快了亡国的比赛。
大量游牧民族的介入多方角力,军事竞争日 趋激烈。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三篇比较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三篇比较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一、课文标题对比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

《阿房宫赋》中的“赋”就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不同于今天的“赋”,它讲究字句的整齐与声调的与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往往发点议论,以寄托讽刺之意。

它就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而后两篇中的“论”,即议论、评论,这类文章,或阐明某个道理,或批驳别人的观点。

时代不同的文坛泰斗,她们选择了差不多同一历史时期的史实作论据,都以标题暗示了题旨:或以秦亡旧事以讽今,或以六国破灭以谏时。

二、文章结构对比《阿房宫赋》就是杜牧针对唐敬宗“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的。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半部分用铺陈夸张手法,描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后半部分由描写转为富有抒情色彩的议论,直抒胸臆,严正深沉,画龙点睛。

苏洵数十年潜心贯注,研读《战国策》,且晚年入仕,虽才识非凡,而风格显得雍容含蓄,老辣精炼。

她的《六国论》采用“先议———后叙———再议”的结构方式,使其文章显得内容繁杂,但又条理井然,逻辑严密,有纵横家诡谲善辩的风格。

再瞧《过秦论》,它就是贾谊在被汉孝文帝征召为博士时写的,年方二十,少年得志,英气逼人,作者宏词雄辩,洋洋洒洒,文章用四个段落铺写了六国诸侯创建霸业的史实,并在第五段精辟阐述了秦国灭亡的原因作结,作者采用先蓄作“浩如江河之势”,最后以议作“点睛”之笔, “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三、论证手法对比“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这句名言,说明了论证手法就是文章题旨与论据之间联系的逻辑纽带。

巧妙的论证手法,会使议论文的中心显得更为集中、鲜明、突出。

1、这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论证法,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

具体对比见图表(下页) 。

2、《六国论》、《过秦论》都运用了喻证法,生动具体地阐析事理。

如《过秦论》中的“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何等生动地论述了陈涉动摇秦朝统治那摧枯拉朽的壮举!“子孙弃之不甚惜,如视草芥”,则系《六国论》生动形象地揭示“以地事秦”的荒谬行径的一种高妙的论证手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三苏《六国论》的优劣比较

横看成岭侧成峰——三苏《六国论》的优劣比较

苏辙 : 子 由发秦策范睢、 赵 策苏秦之言强调韩 魏作六国心
以终之尽亡于秦也 。 此亦司马温 公通鉴 所论之意 , 故言特 识则
秦则远交近攻, 六 国败藩篱根柢 内斗, 此所 苏 ”就 每人写 了一 篇 《 六 国论 》( 清 代李 桢也 写了一篇 《 六 国 腹咽喉之战略地位 ,
言行文则纡徐委婉 , 平和雍穆, 则别有胜处也。 最近 , 我在 教学 《 语文 必修 I I 》选文苏 洵的 《 六 国论》之 逊于父兄, 后, 又 指导学生 学习了 《 语文读本 I I 》选 文苏 氏兄 弟 的 《 六 国 1 引言
国, 这就是 所谓 的 “ 合纵” 。 但他们又各 有 自己的打算 , 所 以这
苏轼: 六国之败, 父洵论在赂秦不已, 弟辙本国策言六国不 种联 合并不巩固。 秦 国采取 “ 远 交近 攻”的军事 战略, 韩、 魏、
知厚韩亲 以为屏障, 秦遂 得乘, 轼 则昌言养士盖六 国久存而秦 楚三 国都紧靠秦 国, 因此直接 受到秦 国的威胁和侵略 , 在秦 国 速亡之 因。 盖智勇辩力四者, 犹鸟兽之猛鸷, 必厉 民而 以自养。 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 纷纷割地 求和, 并最早被消灭。 齐、
心。 然后, 作者解释 论点:“ 赂秦而力亏, 破 灭之道也。 ” 这就指 家。 秦 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 出了贿赂 的危害, 言简 意赅, 要言不烦 。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 , 而 经济 和军事实力都 强大起来 ; 而原本强盛 的六 国却因宗法势力
是借题 发挥 。 苏洵的写作 目的不在于总结六 国灭亡 的教训 , 而 的强大 , 因循守旧, 经济和军事 实力 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 在于警告宋朝 统治者勿蹈六 国灭亡 的覆辙 。 借古喻今, 以谈论 积极 向东方发展 , 夺取六 国的土地 。 六 国也曾联 合起来 对抗秦 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 , 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比较阅读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比较阅读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比较战国末期,秦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国力,一举称雄,先后灭掉了其他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真是声震八极,威加宇内。

但它仅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

这一奇特的历史现象,引起了后人的极大兴趣,以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文章更是层出不穷。

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优秀篇章。

这三篇文章尽管写作的时代不同,作者各异,但在写法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是写作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借古喻今,借古讽今。

贾谊、杜牧、苏洵写作这类文章,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于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借古喻今,规劝最高统治者以史为鉴。

因此文章在评述史实时都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

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但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表面的繁华,看到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

当时,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汉民族同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宝座有动摇的危险。

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封建王朝长治久安,贾谊在他一系列的著名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

《过秦论》就是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得失,为汉文帝提供借鉴。

正如贾谊所说,他之所以要“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其目的是求得“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这就是所谓“前世不忘,后事之师也”(贾谊《过秦论》下篇)作者论述秦王朝兴亡及其原因,目的是讽劝汉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正确治理国家,巩固封建统治。

晚唐时期,唐王朝内忧外患严重,国势衰微,可是最高统治者仍大造宫殿,沉迷声色,这引起了杜牧的忧愤,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唐敬宗李湛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此赋是有感而发的,意在借古讽今。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之比较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之比较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之比较作者:周宙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11期【摘要】文章将《过秦论》《阿房宫赋》和《六国论》三篇文章从背景、文体、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全面的比较,较为深入地剖析了三篇文章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这三篇文章,出自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朝代,虽然描述的都是战国至秦的这一段史实,但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在中国古代史评类型的文章中各领风骚,独树一帜。

以下试从几个方面对三篇文章做简要的对比分析。

一、写作背景《过秦论》描述的是战国到秦朝灭亡的这一历史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逐渐解体,各国竞相改革。

其中,秦国在商鞅所主导的变法下国富民强,国家实力强劲。

于是秦国开始了以一统天下为目的的旷日持久的兼并战争,短短数年时间,秦国就完成了统一大业。

但人们的生活未能安定下来,反而由于秦的暴政,人们一直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使用严刑峻法,钳制民众;大兴土木,营造长城、阿房宫和陵墓;实行文化上的专制,焚书坑儒;收缴民间的兵器铸成十二个铜人;修筑宽阔的运兵驰道。

暴虐的统治激起了天下人民的大规模抗争,秦王朝最终二世而亡。

这些距离贾谊所处的西汉初年并不遥远,贾谊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秦朝覆灭的历史原因,进而对当时的汉朝统治者进行劝诫,不要像前朝皇帝那样对百姓进行剥削压榨,不要愚弄百姓,实行严酷的刑罚,要与民休息,恢复国家的经济。

为使汉朝长治久安,贾谊提出各种主张,改革时弊。

正是站在这一角度,贾谊写下了《过秦论》,希望当朝统治者能够以秦王朝暴起暴落的历史为镜鉴,广施仁政,安化万民。

《阿房宫赋》也是作者杜牧为讽谏时君所作。

据杜牧自述,此文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

这时唐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

唐敬宗李湛少年时期即登大位,其性格飞扬跳脱,喜好打猎,耽于声色犬马,大兴宫室楼台,是一位只知享乐而丝毫不理政务的君主。

三苏六国论的比较解读

三苏六国论的比较解读
批判尖銳,融舊鑄新
似是而非,強詞奪理。
以史論史,論證平實。
風格
古勁簡直,有「」之風。
「」,才氣縱橫。
發為文章,「」。
二、借古諷今(六國與北宋相似之處)
六國
北宋
外敵名稱
屢遭「」侵襲
屢遭外族「」、「」侵擾
對外政策
以「」奉外族
政策損失
賂秦所失之地較戰敗所失之地「」
獻歲弊的損失較戰敗引起的損失「」
政策效果
羨地只換來「」
1、三蘇六國論的比較
三蘇
蘇洵(老蘇)
蘇軾(大蘇)
蘇轍(小蘇)


主旨
申論六國「」而亡,用「」的手法,呼籲宋不可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比起蘇轍的六國更具意義深度。
由「」而論六國久存而秦速亡的原因。
分析六國滅亡之因,提出六國應該團結抗秦。
結構
扣緊主題,深入論證,脈絡清晰
文字冗長,結構鬆散
結構嚴謹,較平板。
六國篇中語言風格
真宗景德元年與遼訂「」,宋每年必須給聊白銀絹布,並與遼約為「」。
仁宗慶曆二年,遼又派使者向北宋索求「」(包括今山西太原和河北)的土地,北宋與遼再度訂約。
慶曆三年,「」請和,北宋賜歲幣。
獻歲幣為一時的苟安
政策影響
暴秦貪得無饜
外族貪得無饜
失敗原因
未能「」
朝廷上下未能「」
總結
忍辱求和,苟且偷生,步向滅亡。
三、借古諷今(六國與北宋相異之處)
六國
北宋
地位
國勢
六國任何一國實力都比秦國弱
國存較西夏、遼強宋真宗
宋仁宗(慶曆二年)
宋仁宗(慶曆三年)
採取政策
宋初建國採「」政策,最後未能收復「」,故宋太宗兩次征遼,但結果都為「」,從此對外政策從「」改為「」。

两篇《六国论》之比较

两篇《六国论》之比较

两篇《六国论》之比较第一篇:两篇《六国论》之比较两篇《六国论》之比较首先是立意选材。

两文均是史论,分析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但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灭亡,而在讽谏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

所以他们不像历史学家那样对历史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论述,而是剖开一个历史层面,选择一个问题,分析论述,表明自己的看法,以古鉴今。

苏洵之文着眼于当时宋朝统治者屈服妥协的对外政策,围绕“赂”选材,批评统治者屈辱苟安的国策;苏辙之文着眼于战略形势,围绕“势”选材,批评统治者缺乏战略眼光,见利忘义,不识形势而相互攻杀的错误。

其次是布局结构。

两文都是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析论证,最后指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典型的议论文结构。

苏洵之文开门见山,第一句就提出“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紧接着将这个论点分解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

中间部分以史实为依据,先从正面论述,韩、魏、楚因“赂”而亡,齐、燕、赵因力量“孤危”而亡;再从反面假设申述,若“不赂”秦,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最后讽喻现实,点明作文目的。

全文紧扣“弊在赂秦”这个中心,逻辑严密,脉络清晰,一气呵成。

苏辙之文从读六国世家入手,以“窃怪”“深思”巧妙引出中心论点——“虑患之疏,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中间用两段论述韩、魏在各诸侯国抗秦图存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得韩、魏,秦可“通其兵于东诸侯”,窥视天下;失韩、魏,山东诸侯国便失去了“当虎狼之强秦”的屏障。

最后一段指出山东诸侯国的自安之计,识“天下之势”,“厚韩亲魏以摈秦”。

文章议论精辟,一波三折,层层深入,令人信服!三是论证方法。

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正反对比是这两篇文章的一个共同特色。

从全文看,苏洵之文是“赂者”与“不赂者”的对比。

苏辙之文是秦“识势”与诸侯“不识势”的对比。

从局部看,几乎处处都在对比。

苏洵之文,秦“攻取所得”与“受贿所得”对比,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苏辙之文,范雎、商鞅“重韩魏”与昭王“轻韩魏”的对比,“厚韩亲魏”“应夫无穷”与“贪尺寸之利”“自相屠灭”的对比……大量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

《六国论》专题比较阅读

《六国论》专题比较阅读

《六国论》专题比较阅读一、教学目标:1.学会准确细致地梳理论述文的结构思路,把握作者主要观点。

2.在理清结构思路和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明确三篇《六国论》的不同之处。

二、教学重点:同目标1.2.三、教学难点:同目标1.2.四、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交流讨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钟):由三苏祠的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导入三篇《六国论》:在中国文学史上父子三人俱是文豪大家的情况不多见,更别说父子三人写过同题文章的情况了。

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学习这三篇《六国论》,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二)旧知回顾(2分钟):展示学生们已经讨论出来的苏洵《六国论》的论证结构图,进行简单回顾。

(三)研习新作(15分钟):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又论证了什么观点?是如何论证的呢?下面请大家绘出这两篇文章的论证结构图,绘好后互相交流、完善。

每篇文章指2名学生上台展示,讲解。

教师进行点评,进一步与学生交流。

参考明确:(见课件)(四)比较阅读(15分钟):比较一下,三篇文章有何不同之处?学生发言,交流看法。

参考明确:①角度不同②侧重不同③文风不同:老苏:条分缕析的外交家大苏:肆意洒脱的辞赋家小苏:冷静客观的军事家④论证不同:老苏:中心论点,条分缕析大苏:现象→提问→分析→解决小苏:逐层演绎,层层深入(五)抒发我见(10分钟):你更认同哪一篇文章的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或者,你都不认同,请你说说原因,给出自己的主张。

(课堂讨论,进一步活跃扩展思维,读与写结合,他人之间与我之见碰撞,把问题推向深入)(六)名家之见(1分钟):元代李桢的《六国论》也是一篇探讨六国败亡原因的专论,但他认为二苏之说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

他认为六国和秦一样,都是暴虐无异。

六国之亡,就亡在他们力量弱小而又欲为秦所为。

而要想免于灭亡,只有行仁义。

(给出独特的一家之见作结)六、总结本课(1分钟)。

七、布置作业:将自己的观点态度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分析《六国论》对比手法的片段作文

分析《六国论》对比手法的片段作文

分析《六国论》对比手法的片段作文
《分析〈六国论〉对比手法的片段作文(一)》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篇很厉害的文章,叫《六国论》。

这篇文章里有个特别好玩的手法,叫对比。

比如说,六国里有的国家很强大,有很多厉害的士兵和充足的粮食,可还是被秦国打败了。

而秦国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强大,但是它善于用计谋,一点点变得厉害起来。

这就是对比呀!
就像咱们班的小明和小红,小明平时很贪玩,不认真学习。

小红呢,每天都很努力,认真完成作业。

结果考试的时候,小红考了高分,小明成绩就不太好。

这就和六国与秦国一样,努力和不努力,结果大不同。

对比手法能让我们一下子就看出谁好谁坏,谁聪明谁糊涂。

这样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就能更清楚地明白道理啦!
《分析〈六国论〉对比手法的片段作文(二)》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六国论》里的有趣事儿。

在这篇文章里呀,作者用了对比的办法,可有意思啦!比如说,有些六国的君王很糊涂,只知道享受,不关心国家的安危。

而秦国的君王就很聪明,努力让自己的国家强大。

这就像咱们跑步比赛,有的小朋友一开始跑得很快,但是跑着跑着就偷懒了,没拿到好名次。

而有的小朋友一直坚持,努力跑,得了第一名。

《六国论》里的对比,就是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一样的做法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我们读了就能知道,要像秦国那样努力,不能像那些糊涂的君王一样哟!。

《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比较

《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比较

另外,《六国论》中有引证,而其他两文没有; 《过秦论》《阿房宫赋》中有铺张渲染,《六国论》 中不明显。不过两文的铺张又不尽相同:《过秦论》 只是详尽的描写,而《阿房宫赋》则是夸张的笔法。
作者的见解和局限也有差别:
苏洵看到了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没能力 抗外侮而割地苟安,但他没看到六国失败的 根本原因是因循保守,不重视改革;更没看 到秦统一的意义。 杜牧认为封建暴君荒淫奢靡必然自取灭 亡,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没有看到人民 的力量。 贾谊指出秦的灭亡在于不施仁义,也看 到人民力量的强大,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他 没认识到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始 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当然更提不出解 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
主旨不同:
《过秦论》是因时而作,意在劝汉。汉初战事甫定,人 口稀少,经济凋弊,急需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为此,贾 谊写此史论,用以规劝汉文帝要施行仁政,莫蹈暴秦覆辙。 《阿房宫赋》是为帝而作,意在戒唐。当时的唐敬宗昏 庸荒淫,大兴土木,起造宫室,劳民伤财。见此,杜牧写 此赋,借秦统治者茺淫奢侈、自取灭亡的史实,讽喻敬帝 应当节俭爱民。
《过秦论》和《六国论》虽同是论文, 但结构也不同: 《过秦论》先列举论据进行分析论证, 然后得出结论(论点在后),嘎然而止; 《六国论》先提出论点(论点在前), 然后用论据加以论证,引申劝戒。
运用对比的方式不同:
《过秦论》是纵式对比,得出“秦朝>秦国>九国 >陈涉”这样的结果,而陈涉居然能击垮强秦,其 原因就在秦自身的弊端。 《六国论》是横式对比,“赂者”与“不赂者”虽 同不免灭亡,但情况有别。 《阿房宫赋》中的对比是纵横交错、虚实相生的。
《六国论》是缘事而作,意在鉴宋。当时北宋王朝对契 丹和西夏的军事掠夺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 作者写此文是要告诉宋仁宗,应该以六国破灭为鉴,不要 对契丹和西夏屈膝求和,以免像六国那样“为积威之所 劫”。

苏洵苏辙之《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之《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之《六国论》比较估计大多数人都知道苏洵写过《六国论》,一小部分人还知道苏辙写过《六国论》,却很少人知道其实苏轼也写过《六国论》,三苏父子都写过同题的《六国论》确实是文学史上的一段趣事。

要想弄清楚三苏写的《六国论》有何异同,首先得把他们的原文搬出来。

《六国论》苏洵六国崩溃,对士兵来说不是劣势,而是战争差,劣势在秦。

毁灭的方法是接受秦的贿赂而失去金钱。

还是:六国互失,导致秦国?岳:不受贿则失。

如果失去了强大的支持,你一个人是做不到的。

所以劣势在秦。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国一直不接受秦朝,但最终五国都搬出去了,那又怎么样?不帮五国就赢了。

五国皆亡,齐国不可免。

高瞻远瞩的赵王,能守其土,对秦不仁。

所以燕国虽小国而后亡,但用兵有效。

以景清为计,丹很快就会开始遭殃。

赵国与秦国打了五次仗,输了两次,赢了三次。

秦国又攻打赵国,是李慕莲打的。

牧以祸罚之,邯郸为郡,动武而不终,可惜。

在赵岩的秦歌被摧毁的时候,可以说他的智力处于危险之中,他战败而死,所以他别无选择。

让三国爱岗敬业,让齐人远离秦朝,让刺客失败,让优秀的将领依然存在。

那么,胜败的数量,生存的原因,就会和秦朝相比,或者说不容易衡量。

喔呼!如果取秦国之地,封天下谋士,待秦之心,待天下奇才,逼西,恐怕秦人也咽不下。

悲伤的丈夫!有这样的趋势,但被秦人积攒的威望抢走了,日伐月伐,以至于趋于灭亡。

对国家来说,没办法使,被积累的威望抢了。

夫与秦为诸侯,势弱于秦,但不行贿仍有取胜之势。

李桢 苏辙 六国论比较

李桢 苏辙 六国论比较

天之爱民甚矣,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
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 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 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 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想这样啊!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 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 乎?其必不尔矣!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 之图存也哉!
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 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 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而(主张)连横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 张嘴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 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道歉 谢罪。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 可能啊!
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 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 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 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啊。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 不绝。
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 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假使以前拥有的地理形势如秦国那样有利,并且 又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 成为像秦国一样的国家。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 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 己),而导致灭亡的。
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 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 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 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
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横成功,但 从他说的话来看,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 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 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并没有什么错。那六国相 互图谋互相攻打,相互欺诈互相威胁,(他们)没有兄 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篇《六国论》比较陈友冰战国后期,山东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对抗函谷关西的秦国,当时无论是内在力量还是外表声势,六国都大大超过偏于西隅的秦国,但其结局恰恰是六国纵散约败,一个个被秦国蚕食鲸吞。

公元前221年,嬴政终于横扫六合,登上始皇帝的宝座。

这一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一直引起历代学者的深思,纷纷探究其中的原因,力图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以为史鉴。

北宋苏氏父子和元代李桢的《六国论》,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三篇。

由于他们立场、观点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六国破灭这一历史事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结论虽然不同,但又都能言之成理,史论虽不全面却又都持之有故,而且选材典型、论证周密,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因此,比较一下他们在确立论点、选择材料、组织论证时的不同方法,分析一下他们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历史现象,乃至论说文的教学与写作,是有帮助的。

一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全文就围绕这样一个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进行论证。

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一语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

”这里采用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非兵不利、战不胜”,目的在于要把“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突显出来。

然后,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赂秦之害:一是从赂秦者来说,“赂秦而力亏”,这是破灭之道;另一是从不赂秦者来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结果“不赂者以赂者丧”。

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

首先,作者从敌我双方的利弊来分析论证“赂秦而力亏”。

从秦国方面来看,它扩大领土、增强力量的渠道,不是靠战争而是靠受赂,从受赂中所获得的好处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从赂方来看,他们想通过割地赂秦的方法来苟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到力量消耗殆尽,再想抗秦,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只有束手待毙,所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在分析赂者破亡之因后,作者再分析不赂者为什么也会破灭的原因。

因为从史实来看,当时割地赂秦的只有韩、魏等少数国家,要想使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点得以成立,这个问题是回避不掉的。

作者是个善于论事的文章大家,为了除去人们心中的疑问,他对当时未割地赂秦的齐、燕、赵三国逐一分析、论证,毫无吞吐含糊之态、避重就轻之意。

他把不赂秦的国家分为三类:一是齐国,它虽不赂秦却附秦,“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这样自挖墙角的结果,是唇亡齿寒,“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于是“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在手法上,他采取设疑的方法:“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这就把人们对此的疑问毫不回避地点出来,然后通过条分缕析得出使人信服的结论,以设疑起而释疑终,正显出这位文章大家手笔的不凡。

二是燕国,作者首先赞扬它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指出该国虽小却后亡,这正是用兵之效。

这是对他赂秦却以武力抗秦的肯定!但它后来却采取行刺这种企图侥幸取胜的方式,放弃了武备、用兵这个坚实的国策,就必然导致祸患。

三是赵国,它的败亡也是由于“用武而不终”,听信谗言,杀掉了抗秦的良将李牧。

在对不赂者破亡之因作了上述三方面分析后,作者再从两点加以总结:一是从现实出发,称赞“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仍义不赂秦,坚持用兵,“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这就从正面重申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个论点;二是从假设出发:假使韩、魏、楚三国不赂秦,齐不附秦,燕君不用荆卿,赵国李牧仍在,那么究竟谁灭掉谁,还不一定呢!这是从反面再次重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

从结构上看,文章至此,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也完备了,但作者为了增强说服力,又增加了一层主观感慨的抒发,认为六国如能招贤纳士,并力西向,那么秦人就会愁的连饭都吃不下,而他们却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反为秦人积威之所劫,采取割地赂秦的方法,结果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作者用“呜呼”和“悲夫”这些叹词来表达他对赂秦之弊的深沉感慨,又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这个感叹句式进一步的重复和强调,使“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和发挥。

从内容上看,这段是以上论据的重复和扩大;从效果上看,也使文章变得更加感人和富有说服力。

最后一段是从六国谈到当前北宋的对外政策,慨叹北宋以天下之大,而延续六国赂秦之故伎,所以连六国还不如,这是对本文论点的引申,也是本文创作主旨之所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弊在赂秦”,而且开篇就予以确定,以下几段则围绕赂秦的两个弊端,选择典型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再引申到当今统治者要引以为戒,点破本文的创作意图。

二苏辙的《六国论》虽然同是探讨六国破亡之因,但得出的结论和论证的方式都不同于他的父亲。

他认为六国的破亡之因在于他们不明白天下之势,不能全力保住韩、魏,失去这个屏障和缓冲地带,因而导致灭亡。

其论证方法也不同于苏洵:它不是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证,而是探取演绎的方法,逐层推进、步步深入。

文章一开头,苏辙就提出一个很奇怪的历史现象: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奋向西攻秦,结果却以失败告终,六国亦相继灭亡。

作者以此引起读者的注意,和他一道来思索这个问题。

苏辙的结论是:六国破灭,是由于他们“虑患之疏,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至于这个天下之势是什么,为什么不知天下之势就会破亡?作者并不急于马上告诉我们,而且也没有直接作答。

他首先着眼于六国与秦的军事态势,分析韩、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让我们知道齐、楚、燕、赵的失策之处,在于他们不了解这个天下之势。

这样层层推进、步步演绎,使我们对六国破灭是由于“不知天下之势”这个中心论点一步步明确起来。

首先,作者从韩、魏的地理位置来阐明他们在诸侯攻伐中的重要位置:魏国东有淮颍,与宋、齐为邻;南有鸿沟,与楚为邻;北有酸枣,与赵为邻;西有函谷,与秦为邻。

韩国西当秦的函谷要冲,更是秦吞并六国的第一个障碍。

苏辙认为,从这个军事态势来看,无论是秦还是六国要争天下,都要在韩、魏郊野发生冲突。

对秦来说,韩、魏是他的心腹之疾;对山东诸国来说,韩、魏却是他们的翼蔽和屏障,作者由此得出结论:“故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是从地理位置来分析天下之势,接着,作者又从历史事实、秦与六国的国策来分析齐、楚、燕、赵等国不审天下之势,“虑患之疏,见利之浅”,从而导致六国破灭。

苏辙从秦、山东诸国和韩、魏这三个方面逐一加以剖析:首先分析秦国:秦如不先吞并韩、魏,而去贸然进攻山东诸国,就会造成“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这样一个两面夹击之势,这是“危道也”;而秦之所以敢于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也正是由于韩、魏已依附了秦国。

这样一反一正,就把韩、魏在秦吞并六国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明白地摆到读者的面前。

在列举史实时也是如此:秦孝公用商鞅之策,先击败魏,逼魏从安邑迁都大梁,这样秦就可以凭藉黄河、函谷天险,出兵进击山东诸国,从孝公到始皇都执行这个既定国策。

秦之所以能统一天下,与这个正确的方略是有一定关系的。

至于范睢说昭王收韩也是出于同样的战略考虑:韩国山地多、平原少、物产贫乏、人口稀疏,在七国中最为贫弱,易于击破。

更重要的是,它扼守函谷大门,秦要东攻齐、魏,北击燕、赵,都必须先吞并韩。

所以范睢认为“秦之有韩如木之有蠹,人之有心腹之病也”。

苏辙在此段引用范睢、商鞅先收韩、魏的言论,就在于说明商鞅等人明“天下之势”,他们采取先收韩、魏的方略是正确的,所以能吞并六国。

与此相反,山东诸国却不明白韩、魏是他们的屏障,轻易地让秦人得以出入其间。

作者反问一句:“此岂知天下之势耶?”最后再分析韩、魏。

作者强调他们是强秦窥觎对象,又加上本身弱小,被吞并是在所难免的。

韩、魏一旦被吞并,秦人就可以此为跳板去进攻山东诸国,使天下遍受其害。

在这里,作者表面上为韩、魏开脱,实际上是在强调韩、魏被吞并的严重后果,这样就愈能显示出韩、魏的重要,愈能让人们感到燕、赵诸国不助韩、魏,不明天下之势的愚蠢和不可原谅。

文章至此,是著重分析韩、魏在军事位置上的重要,告诉人们六国破灭主要在于他们不明白这个天下之势。

那么,怎样做才算是明白天下之势呢?作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齐、楚、燕、赵诸国厚韩、魏而摒秦。

为什么必须这样做呢?作者仍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对秦国来说,它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诸国;对齐、楚、燕赵来说,它可以得以自完于其间;对韩、魏来说,有四国之佐就可以有强大后盾,放心地与秦国抗衡。

总之,六国之间如能“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那么就可以应对万变,不至于为秦所亡。

这样,作者就从正面阐明了六国救亡图存的根本之道,实际上也就是要明天下之势。

正面阐述之后,作者再从反面指出六国没有采取上述做法,而是为着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这正是六国的可悲之处,再次点明六国破亡的主要原因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所以从本文的结构上看,它是围绕上述的中心论点,采取一正一反的手法,从秦、齐楚燕、韩魏这三个方面逐层演绎、步步深入下去的。

因此,无论是论点、论据还是论证方法都不同于乃父的《六国论》。

三元代李桢的《六国论》也是一篇探讨六国败亡原因的专论,但他认为二苏之说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

他认为六国和秦一样,都是暴虐无异。

六国之亡,就亡在他们力量弱小而又欲为秦所为。

而要想免于灭亡,只有行仁义。

在论证方法上,他也不同于二苏:不是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围绕论点选择材料进行论证,而是先破后立,首先排除对六国败亡原因的偏颇之论,然后再阐明自己的看法,直到文章结尾时,才点明论点。

文章一开头,李桢先简要地提出二苏的论点。

二苏的论点对不对,他先不置可否;本人的论点是什么,也只字未提,而是笔锋一转,去驳世人对秦的偏颇看法。

作者采用设问的方法:“夫秦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耶?”然后针锋相对地指出:“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为了证明这个论点是正确的,作者从六国本性、六国谋士、秦国谋士言行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李桢认为六国本性与秦国无异,也是“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弱肉而强食”如果他们得逞,未必不是又增加一个暴秦。

作者又以六国的主要谋士苏秦的言行加以证明:苏秦掛六国相印,力倡合纵,好像誓与六国共存亡,合纵之法也似乎真可抑秦,其实并非如此。

作者指出:苏秦为人朝秦暮楚,惟利是图,他起初投秦,因为他知道秦必将统一天下,只是秦不用他,他才转而去倡合纵、说六国的。

况且,他也并非不知道纵约之不可保,只不过靠其来沽名钓誉、谋取财富罢了。

这样就会使人觉得六国合纵之不可靠,苏秦为人之不可信。

接着,作者又以秦国谋士张仪的言行来证明:张仪认为父母手足之间尚要争钱财、耍手段,更何况六国之间呢?再说国家兴亡又远非钱财之类小事可比,又加上秦国的威胁利诱,纵散约败是不可避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