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与兼爱
3.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的异同
3.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的异同一.相同之处1.天道根源相同儒家认为“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爲心。
”即人的仁爱之心来自于天地之心,墨家认为“天之行廣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
”将践行兼爱看做天意2.基本内涵一致“仁爱”与“兼爱”,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
在主张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反对以强凌弱上显然是相通的。
3.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孔子的仁爱和墨子的兼爱都是产生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昏乱纷争的理想。
二.不同之处1.具体内涵不同儒家的“仁爱”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按照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
墨家的兼爱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亲疏、厚薄、贵贱的差别,即“爱而有兼”“爱无差等”藉此达到利人如己、无私利他的“交相利”之目的。
2.爱的倾向不同儒家的仁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伦,不过问自己的权利。
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和利他倾向。
墨子站在功利的角度,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交相利”3.推行方法不同儒家认为推行“仁爱”并不需要外在力量的辅助。
孔子在对“仁”的推行上,向来是不相信“天、鬼、神”的,他更强调的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
墨子在如何贯彻和推行“兼爱”这一主张上,却倚重于超自然的力量:天、鬼、神。
4.具体代表的阶级不同孔子的“仁爱”学说代表宗法社会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利益。
_仁爱_与_兼爱_的异同及其现实意义
“仁爱”与“兼爱”的异同及其现实意义杨丽娟(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摘要:“仁爱”与“兼爱”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学说,各自表达了不同的见解。
“仁爱”与“兼爱”的真正分歧在于两者的出发点、依据、侧重点、“爱”的性质、爱与利的关系以及体现的主体性的不一致。
但是同为爱人之道,它们还是有相通之处,对它们两者的理解,对现当今的社会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仁爱;兼爱;区别;现实意义先秦诸子百家当中,儒家与墨家的爱人之道是值得称赞的。
儒家的仁爱以“亲亲”为本,讲“爱有差等”。
而就其所及的范围而言,最高境界的仁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墨子主张“兼以易别”,但是墨子批评孔子的仁爱是“亲亲有术、爱有差等”,而孔子反过来攻击墨子是“无父也”、“是禽兽也”,实质上他们所爱的对象以及最终理想境界是没有分别的,他们都把道德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孔墨的真正分歧在于他们学说的依据、出发点、侧重点等呈现出不同的局面,因此,对它们异同点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进一步的了解“仁爱”、“兼爱”学说。
在分析“仁爱”、“兼爱”的异同点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仁爱”与“兼爱”的涵义。
一、“仁爱”与“兼爱”的涵义孔子的“仁爱”学说,根据对象的先后次序不同,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爱亲”,孔子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亲亲,仁也”6对它的最好的诠释。
“爱亲”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指属于一定血缘关系范围内人的相亲相爱。
第二层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7里的“人”泛指相对于己而言的他者。
从而在进一步扩大了的社会关系交往中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达到“泛爱众”的最高境界,这就是“仁爱”的第三个层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3墨子主张“兼以易别”,“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4,“兼爱”即对天下之人不分远近亲疏,兼而爱之,“为彼犹为己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古人“兼爱”与“仁爱”思想的不同点
古人“兼爱”与“仁爱”的不同点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
此所乱也。
(《兼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兼爱》)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中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君子之为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比较分析“兼爱”与“仁爱”的不同点。
【答案】①爱的基础:兼爱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仁爱是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上的。
①爱的关系:兼爱一定是双向交互的;仁爱则不一定,也可以是单向不求回报的。
①爱的含量:兼爱是无差等的,均衡的;仁爱是有差等的,不均衡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从爱的基础上看:由“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可知,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使损害君主受损失以自利。
兼爱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
由“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可知,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仁爱是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上的。
从爱的关系上看: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可知,墨子认为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象爱自己,就不会有不孝的,即兼爱一定是双向交互的。
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知,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也就是说仁爱也可以是单向不求回报的。
从爱的含量上看:由“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臣若其身,恶施不慈?”可知,如果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像自己一样,就不会做出不孝的事呢,不会有不慈爱的;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像自己一样,就不会做出不慈的事。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摘要:孔子、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两位颇具盛名的学者,墨子主张“兼爱”,孔子主张“仁爱”,两位圣贤的这两种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观点。
本文将对孔子“仁爱”以及墨子的“兼爱”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出孔子“仁爱”和墨子“兼爱”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分析出两种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仁爱墨子兼爱目录1“仁爱”和“兼爱”不同之处 (2)1.1阶级基础 (2)1.2内容不同 (2)1.3具体要求不同 (2)2“仁爱”和“兼爱”的相同之处 (4)2..1 两种思想都主张“仁” (4)2..2 倡导公利,反对私利 (4)2..3注重实践 (4)3启示 (6)参考文献 (7)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1“仁爱”和“兼爱”不同之处孔子倡导的“仁爱”以及墨子倡导的“兼爱”。
这两种思想都注重对他人的关心,但两位圣贤的思想却有许多不同之处。
在阶级基础,具体内容及两者实施要求有许多不同之处。
1.1阶级基础春秋末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变动,社会的生产力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带来了生产工具的发展,生产关系内大幅度的调整。
奴隶的斗争使一些奴隶主失去了原来的地位,甚至无力维持生活。
孔子就是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家庭背景决定了孔子强调等级差别,宗法制度和封建礼仪的思想主张,这就决定了孔子“仁爱”的思想是建立在亲人这个基础之上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的一种爱,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再爱他人,“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
墨子与孔子不同出自侠士,和很多农工失业流民以及刑徒苦役有很多的接触,墨子是这些贫苦百姓的代表人物。
因此,更能体会老百姓的艰辛和疾苦,墨子的背景决定了其思想更多的反应社会底层的诉求,即博爱。
1.2内容不同由于孔子所倡导的“仁爱”建立在亲人这个基础之上,所以他的思想强调亲疏贵贱,血缘尊卑,宗教程度,是一种由近及远的爱。
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出自《中庸》)。
浅析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之区别
浅析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之区别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尽管都强调一个”爱“字,然而二者之间有一个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仁爱是一个由近及远的等差之爱;兼爱则是无差别的平等之爱。
事实上墨子曾师从于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
但墨子极力反对儒家的繁文缛节,尤其是墨子对儒家核心的仁爱思想有不同见解——从墨子对儒家的攻讦中可以看出:两者在爱的问题上似乎没有什么截然对立。
而且墨子构建兼爱体系使用的术语或概念基本上是儒者惯用的词汇,如孝、慈、仁、义等,表明墨子基本上认同、认可儒家的价值理念,只是在具体走向上以不同的诠释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墨子兼爱思想和儒家仁爱思想的差异导致墨子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
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
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时期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为“显学”。
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
那么兼爱和仁爱的区别究竟何在呢?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
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而儒家的仁爱是一个以自我为圆心向外扩散的体系:一个人首先应该爱的是自己的父母妻儿,然后是兄弟姐妹,再然后是堂兄弟、表兄弟,再然后应该爱自己的家乡父老,再然后爱自己的祖国同胞,再然后爱外国人,最后儒家这种仁爱甚至还能波及动物——孔子就曾按礼仪规范埋葬自己的狗,但对动物的爱必须排在最后。
墨家打破了这种界限,要求每一个人平等地爱天地万物,所以孟子说墨家的兼爱思想是:”无君无父,乃禽兽也。
“因为在墨家子弟眼中本国国君和自家父母都和外国人是一样平等的。
事实上我们后世的中国人大多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我们有同情心,但看到本国的灾难和外国的灾难心态是不一样的,自己的亲人、熟人遭遇不幸和陌生人遭遇不幸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甚至面对动物时如果我们看见一只猴子被杀死在自己眼前的刺激远远大于踩死一只蚂蚁,因为猴子无论是在体型、体态各方面都比蚂蚁更接近人类。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比较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比较摘要: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是在一定背景下诞生出来的具备丰厚内涵的精神。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以一己私利为出发点导致战火不断,社会秩序崩坏,诸子百家以保民利民为出发点提出有明显各自观点的良方,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而儒家与墨家是当时最盛行的思想学派。
文章主要从孔子的仁爱观点与墨子的兼爱观点出发,讨论两者在思想上面的异同。
儒家的“爱人”是以“仁爱”为核心,而墨家则强调平等互爱为根本的兼爱。
所以“仁爱”与“兼爱”思想上有怎样的碰撞和实现要求,对两者的差异共同进行分析,有利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到不一样的力量。
关键词:仁爱;兼爱;墨子;孔子;百家争鸣;传统作为春秋时期的两个著名思想学家,孔子与墨子虽然只是一介寒士,终生都无权无势,但是他们有非常渊博的学识,并且在通过学习、走访之后,将自己的思想传播下来,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随着影响的增大,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有学识的先生、君子,所以关于孔孟道德学说哲学思想都是历代学者研究的重点。
在关于孔子与墨子思想上的研究,人们更是区别看待,认为兼爱与孔子的仁爱两者是对立的,但是忽视两者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异中有同,同时也是异中存同的。
1.两者的思想内涵解读1.1仁爱倡导“爱人”的核心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十分动荡,价值体系并没有系统的完成,人们从封建历史当中学习到的价值观念、哲学理念都十分有限。
所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思想上的碰撞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礼崩乐坏”强调是指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僭越,需要强调此时是封建时期,这种制度跨越是十分大胆的行为,但是在这一时期制度全部崩溃,孔子的思想正是形成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孔子感叹礼乐制度的不复存在,实际上是感叹制度、理论、伦理体系的破坏,而他认为要想恢复这一切,维护体系的前提是坚守“仁”[1]。
在“仁爱”思想当中,仁是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围绕“爱人”来展开的,孔子认为“爱人”不是毫无区别热爱所有人,而是建立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是以“身、家、国、天下”的登记体系,是一种“亲亲有术士、尊贤有爱”,那么“爱人”的前提是亲近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试论“仁爱”与“兼爱”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评价项目满分得分总分教师签字论点、论据写作规范性论述逻辑性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题目:试论“仁爱”与“兼爱”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学生姓名袁兵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层次高起专批次 121学号 W110402121027学习中心校本部顺义2013年 10 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摘要“仁爱”与“兼爱”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和谐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既要制定和谐的国家典章制度,又要建立处理个人、家庭、社会关系的和谐原理。
孔子以“仁爱、爱人”为指导原则;墨子从“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出发,认为和谐是治理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关系的原理、原则。
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兼爱仁爱和谐社会目录1、“仁爱”与“兼爱”的思想内涵 (3)1.1“仁爱”思想的起源及内涵 (4)1.2“兼爱”思想的起源及内涵 (4)2、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差异 (4)2.1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共性 (4)2.2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区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仁爱”“兼爱”思想与建构现代和谐社会 (8)3.1儒家“仁爱”思想与构建现代社会 (8)3.2墨家“兼爱”思想与构建现代社会 (9)4、“仁爱”“兼爱”理论在现代化社会的作用 (10)参考文献 (10)试论“仁爱”与“兼爱”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先秦诸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文人人格相对独立,思想最为活跃的时代,也是一个异彩纷呈、硕果累累、学术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在当时涌现出的许多思想主张互不相同的学派中影响最大的两个,一个为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个为墨子开创的墨家。
《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之所至,孔丘也。
墨之所至,墨翟也。
”从孔子和墨子的思想内容上来看,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浅谈仁爱,兼爱,博爱
浅论“仁爱”“兼爱”“博爱”爱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是人类所倡导的一种价值取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倡导“仁爱”,墨子倡导“兼爱”。
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倡导“博爱”,资产阶级革命更高举“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
三者终归都是“爱人”,只是“仁爱”是有差别的爱,不平等的爱;兼爱是没有差别的爱,是平等的爱,博爱是对人宽泛的爱,包容的爱。
“仁”是以“复礼”来规范行动,尊崇君权、父权,维护封建贵族体系。
孔子在其弟子樊迟问什么是“仁”的时候答以“爱人”,表明了“仁”的核心意义即“爱人”。
“仁爱”并不是没有区别地爱一切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认为爱是人内心真实的情感,人总是爱自己的亲人胜过爱其他人。
它要求以孝悌为本,从爱自己家中最亲近的人开始,逐步推及到社会其他人身上,在道德上实行一种推己及人的原则。
“兼爱”即对天下之人不分远近亲属兼而爱之。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在墨子看来,人生来平等,主张无差别的人道主义,要求人们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的去爱所有人。
在平等兼爱的思想逻辑下,在政治上主张“义政”。
“顺天意者。
义政也。
”“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
”“博爱”,在西方文化中,尤其以基督教倡导,它倡导人们爱上帝,爱邻人,爱仇敌,神爱等。
博爱是一种宽泛的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慈悲,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耶稣为神,但却愿为一群杀害他的罪人舍命代替他们的罪,便是博爱。
博爱是宽容,是爱所有人。
“仁爱”“兼爱”“博爱”,同样是“爱人”,但却有所不同。
①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来看,孔子提出“仁爱”是在“礼崩乐坏”之期,为“复礼”而维护封建贵族体系而提出;墨子提出“兼爱”代表平民利益,注重对少数派弱者的保护;西方“博爱”尤以基督教为代表,早期产生于古罗马帝国,同时与犹太民族苦难历史和耶稣道德情怀密不可分。
仁爱和兼爱的区别
仁爱和兼爱的区别
1、词语读音不同
仁爱:rén ài
兼爱:jiān ài
2、词语解释不同
仁爱:能同情、爱护和帮助人
兼爱:春秋时墨子的主张之一。
意指要不分亲疏,爱所有的人。
3、词语出处不同
仁爱: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枭所搏。
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
”
译文: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来自蓬莱,不小心被鸱枭击伤。
你仁爱出手拯救了我,非常感谢盛德。
兼爱:战国·荀子《荀子·成相》亦有:“尧让贤,以为民,氾利兼爱德施均。
”
译文:尧让贤给他人,为了人民,不分亲疏平均施爱给所有的人。
浅析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之区别
浅析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之区别
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虽然都是中国古代的思想观念,但在实质上有一些区别。
首先,儒家的“仁爱”强调的是从个人关系出发的爱。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师生关系,通过这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来实现仁爱。
儒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养育和关爱他人,而好的个人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比之下,墨家的“兼爱”强调的是普遍的人类情感,超越了个人关系的范畴。
墨家认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应该平等对待所有人并给予他们同样的关爱。
墨家主张取消家庭、部落和国家的利益,而将所有人都看作兄弟姐妹,实现全面的兼爱。
其次,儒家的“仁爱”更注重的是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培养,强调个人应该具备仁爱的品质才能去关爱他人。
而墨家的“兼爱”则更注重实际行动,通过行动去实现兼爱的理念并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儒家的“仁爱”更强调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维护,认为通过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可以实现仁爱。
而墨家的“兼爱”更强调同类之间的关爱,通过互助合作来实现兼爱的理念。
儒家的“仁爱”更注重个人关系和道德修养,墨家的“兼爱”更强调普遍的人类情感和实际行动。
两者都强调爱的概念,但在实践上有一些不同的侧重点。
兼爱与仁爱的异同点
兼爱与仁爱的异同点兼爱与仁爱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它们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与和谐。
然而,兼爱与仁爱在一些细节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兼爱与仁爱的异同点。
兼爱与仁爱在对他人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兼爱强调平等对待,主张将爱心普及到每一个人,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关怀和尊重。
而仁爱则更注重对亲人、朋友和亲密关系的关怀,认为应该首先对自己的家人、朋友及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行关注和维护。
这是兼爱与仁爱的一个重要差异点。
兼爱与仁爱在行为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兼爱强调广泛的关爱,注重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慈善捐助等方式来实现兼爱的价值观。
兼爱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行动来为社会和他人尽一份力量。
而仁爱则更注重个体之间的关怀和帮助,主张通过关心、理解和体贴他人来实现仁爱的价值观。
仁爱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情感和亲密关系,主张通过关爱家人、朋友和亲密关系来实现仁爱的价值观。
兼爱与仁爱在社会层面上也有不同的表现。
兼爱倡导的是社会公平正义,主张通过消除贫困、改善社会福利、推动社会进步等方式来实现兼爱的价值观。
兼爱强调的是社会整体的利益和福祉,主张通过改变社会结构和制度来实现兼爱的目标。
而仁爱则更注重个体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个人的爱心和关怀来推动社会和谐。
仁爱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和谐与互助,主张通过个人的行为来传递仁爱的力量。
兼爱与仁爱在个人层面上也有一些差异。
兼爱强调个人的责任和担当,主张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和他人负责。
兼爱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有义务为他人做出贡献,通过个人的行为来传递兼爱的精神。
而仁爱则更注重个体的心态和情感,主张通过个人的善良和仁爱来影响他人和社会。
仁爱强调的是个人心灵的成长和修养,通过个人的修炼和实践来传递仁爱的价值观。
兼爱与仁爱虽然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关爱,但在对待他人的态度、行为方式、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上存在一些差异。
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之我看
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之我看浅谈“仁爱”与“兼爱”内容提要:儒家主张“仁爱”,墨家主张“兼爱”,以“仁爱”与“兼爱”为中心,两家构建了自己庞大的思想体系,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仁爱”与“兼爱”的共同点在于他们的合理价值内核及最终的理想境界是没有分别的,他们真正的区别在于:墨家主张爱无差等,儒家主张爱有差等。
今天,重新反思儒墨之争,能够对现代价值提供具体佐证。
关键词:仁爱兼爱爱有差爱无差一、仁爱与兼爱的内涵“仁爱”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爱”作为孔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最基本的涵义是爱人。
孔子在他的学生樊迟问仁时,就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人”。
爱人首先表现为“泛爱众”。
《学而》载: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这是说‘仁’不仅要求爱亲,而且要‘泛爱众’。
” “泛爱众”就是普遍的爱众人。
不过,这里所说的“爱众”相对于“爱亲”而言,是指爱父兄以外的氏族其他成员,并没有超出氏族宗法关系范围。
因而它所产生的社会的和心理的根据,仍是宗法血缘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氏族感情。
但“爱亲”与“爱众”毕竟反映了两个不同层次的伦理关系。
“爱亲”所涉及的是父子、兄弟关系,而“泛爱众”所涉及的则是氏族成员间的普遍关系,它要求爱氏族的所有成员,而这正体现了族类的整体意识。
因此“泛爱众”所涉及的实际上是个体成员与氏族整体关系,本质上是对整个氏族或宗族的爱,用以维系氏族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于是以“爱亲”为根基的“仁”就获得了更高层次的道德规定,这就是个体对氏族以至整个华夏族利益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
这是“仁”由“爱亲”而推及“泛爱众”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升华。
“仁爱”的适用范围就远远超出了氏族君子的血缘宗法关系,既包括华夏族以外的氏族,也包括受氏族君子统治的民。
百姓就不仅仅是一家一姓,它包括自己家族之外的许多家族。
众就不仅仅是贵族,而是包括奴隶在内的大众。
这就是说,孔子的仁爱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是全人类。
“仁爱”与“兼爱”之异同7页
“仁爱”与“兼爱”之异同春秋时期是从领主制向地主制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春秋末年社会大变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了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调整。
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其中,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怎样对待人的问题上,两家均以爱为出发点,形成两种不同形态的人道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倡"兼爱",两种人道思想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独特之处。
一、仁爱与兼爱的内涵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基本规定。
孔子发扬氏族人道遗风,特别是周公敬德保民思想,重视人。
他视"爱人"为"仁",所谓爱人,就是爱所有的人,即不论是在位的大人,还是无位的庶人,不论是自由之人,还是被役使之人,不论是国人还是野人,不论是中国之人还是夷狄,都应该以人道加以对待。
孔子并不抽象地谈仁,他以"孝、悌"为仁之本,孝、悌是仁在血缘关系上的体现(具体化)。
即孔子所说的"爱人"首先指亲亲之爱,也就是爱自己的家庭成员,宗族内都互敬互爱是"仁"的基础,是"仁爱"的第一要义。
儒家认为"仁"还适用于广大劳动群众,所以儒家要求把对亲族爱扩展到对其他社会成员的爱,扩展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爱,从而明确提出"泛爱众"的要求,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主张。
墨家出自侠士,亦即来自农工失业流民和刑徒苦役,他们是社会的最下层,受到来自世家贵族、官僚以及新型的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墨子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兼爱的思想。
墨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儒家学说的回应,墨子代表的是"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他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之道。
兼爱和仁爱的不同
(3682字,大约需要10分钟)兼爱和仁爱的不同春秋时期是从领主制向地主制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春秋末年社会大变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了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调整。
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其中,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怎样对待人的问题上,两家均以爱为出发点,形成两种不同形态的人道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倡"兼爱",两种人道思想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独特之处。
一、仁爱与兼爱的内涵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基本规定。
孔子发扬氏族人道遗风,特别是周公敬德保民思想,重视人。
他视"爱人"为"仁",所谓爱人,就是爱所有的人,即不论是在位的大人,还是无位的庶人,不论是自由之人,还是被役使之人,不论是国人还是野人,不论是中国之人还是夷狄,都应该以人道加以对待。
孔子并不抽象地谈仁,他以"孝、悌"为仁之本,孝、悌是仁在血缘关系上的体现(具体化)。
即孔子所说的"爱人"首先指亲亲之爱,也就是爱自己的家庭成员,宗族内都互敬互爱是"仁"的基础,是"仁爱"的第一要义。
儒家认为"仁"还适用于广大劳动群众,所以儒家要求把对亲族爱扩展到对其他社会成员的爱,扩展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爱,从而明确提出"泛爱众"的要求,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主张。
墨家出自侠士,亦即来自农工失业流民和刑徒苦役,他们是社会的最下层,受到来自世家贵族、官僚以及新型的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墨子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兼爱的思想。
墨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儒家学说的回应,墨子代表的是"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他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之道。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一、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相同之处:
1、思想价值。
二者蕴含丰富的人道主义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内容,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社会意义。
二者都要求用爱心去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并且强调不断强化自身修养,以此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助互爱。
3、文化内涵。
二者都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标准,都强调用心去爱人,在当时的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并延续至今,是时代精神的结晶与核心。
二、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不同之处:
1、价值取向不同。
孔子“仁爱”思想以“仁”为核心,强调“忠恕”之道,注重主观道德修养,通过“克己复礼”的途径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而墨子反对孔子以恢复周礼为“仁”的思想,注重做事情的结果,强调在做具体的事情中体现“仁”。
2、“爱”的对象不同。
孔子“仁爱”思想强调以血缘为纽带产生“爱”的不同等级;墨子“兼爱”思想中的“爱”不分等级,是一种平等之爱。
不同之处:
1、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
孔子仁爱思想主张强调封建礼仪、宗法制度和等级差别,墨子的思想主张更多反应劳苦大众要求。
2、具体的内容不同。
兼爱是爱人要远施周边,尊卑长幼之间要互相爱护。
孔子的仁爱是对他人的关心爱护同情理解尊重,爱人要以亲亲为出发点,主要是处理宗法家族关系内部的亲戚关系,而且爱人涉及到国家、上下、君臣及国际关系。
相同之处:
1、都是爱人的思想。
2、都注重仁。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作 者简 介 :赵 恒君 ,女 ,陕西 宝鸡 人 ,上 海 师 范大 学哲 学 学院博 士研 究生 ,主要 研 究 方 向 :应 用伦 理 学 。
1 .
1 1 9 、
“ 爱”论的异同究竟在哪里呢?我们如何看待儒墨 缘 关 系是人 与 人之 问关 系的起 始处 , 在 此基 础 上 , 主 两家的这种差别? 日: ‘ 爱人 ’ ’ ’ J p 。 “ 泛爱众而亲仁” p 3 ;以 “ 仁” 张泛爱众 。由此可见 ,儒家讲 “ 爱”确实是存在差
的基本 内涵之一就是 “ 爱人” , 即所谓 “ 仁者 , 爱人, J . “ 泛 为 “ 兼 爱 ”源 自 “ 天志 ”, 墨子 《 法仪 》 篇 中说 : “ 天 志 ・ 下 》中他 又说 说 : “ 顺 天之 意 何若 ? 日 :兼 爱 天下 之人 。” P 墨子 在这 两 句话 中主要 阐述 的一
学 ”是 对 孔 子 儒学 的 新 发展 。在 分歧 说 上 ,有 学 者 认 为 ,儒 学 以 崇文 尚 礼 为特 点 ,在道 德 倾 向和 文化
无父也 ;无父无君 ,是禽兽也 ”[ 5 ] P 1 5 5 ,使得儒墨两
家各趋一途 ,显得更加水火不容。那么 ,儒墨两家
收稿 日期 :2 0 1 4 —1 0 —1 0
2 0 1 5年 2期 ( 总第1 6 1 期)
湖湘 论坛
h u x i a n g f o r u m
N 0. 2. 20l5
Ge n e r a l No. 1 6 l
-
文史哲 -
论 “ 仁爱"与 “ 兼爱’ ’之 异 同
赵 恒 君
( 上 海 师范大 学 ,上海 2 0 0 2 3 4 )
对孔 子之 后 的 儒学 进 行 了批 判 ,主要 矛 头指 向是 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社会过渡时期,战争不断、烽火连天是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特征。
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当时涌现出的诸多学派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一为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为墨子开创的墨家。
在怎样对待人的问题上,两家均以爱为出发点,形成了两种不同形态的人道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倡”兼爱”,两种人道思想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独特之处。
本文扼要阐述了仁爱与兼爱的内涵。
二者在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各自的差异和独特之处。
然而,“仁爱”与“兼爱”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仁爱”是“兼爱”的基础和来源,“兼爱”是对“仁爱”的延续、扩展和创新。
因而,二者又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仁爱兼爱儒家墨家一、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的主要内容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等思想,构成了墨家学说的核心。
其中,“兼爱”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如穿珠之线,贯穿“非攻”、“天志”、“明鬼”、“节用”等思想。
亦如梁启超《墨子学案》所言:“墨学所标纲领,虽说十条,其实只从一个基本观念出来,就是‘兼爱’”。
关于“兼爱”,甚至曾批评墨子“无父”、“禽兽”的孟子亦言:“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墨家思想的精义在于“兼爱”,“兼爱”是墨家的重要理论思想,而“兼爱”思想的核心内容则是“兼”。
墨子倡导“兼爱”不是停留在空泛的说教上,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要着眼于实利。
“兼爱”论的提出,其普遍性、彻底性、平等性的特性,迅速吸引世人的眼光,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一时蔚为风潮。
孔子的仁学观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
孔子关于“仁”的观念,发端于西周时期的人本思想。
孔子吸收了西周时期“德”的观念发展形成的诸多成果,用“仁”概括了“德目”的众多内容,将“仁”的观念系统化,铸造起以“仁”为核心的哲学范畴——即“仁学观”,成为儒学和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根本观念导向。
“仁”,即“爱人”,这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和爱心,它既是一种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通联系与相互关照,又是一种主体内在的意识自觉,是可以自己决定的道德自律和价值追求。
二、“仁爱”与“兼爱”的共通之处(一)均注重个人内在修养儒家的“仁爱”是从修己开始的,强调个体的道德主体性和个体的道德自主人格,惟有如此方可成圣。
为此,孔子提出“反躬自省”“吾日三省吾身”,重视“克己”的内心修养功夫,以达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②。
孟子也主张人要尽心、知性、知天,要求人能克己,养成浩然之气,从而成己成物,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一。
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修养的反映和体现。
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不太平,人们之所以不相爱,那是因为人的欲望过多且过度地膨胀。
因而,只有人人都在内心抑制利欲的膨胀,天下方可太平,人们方会相爱。
因此,墨子重视人自身的修身养性,注重人自身的发展。
由此可知,“仁爱”与“兼爱”都把个人内在修养摆在重要地位,借此来实现各自“爱”的理想。
(二)“仁爱”与“兼爱”都具有普遍性“仁爱”与“兼爱”的对象带有普遍性。
仁爱大体上包括两个层面:其一,建立在亲情基础之上的有差等之爱。
其二,泛爱众的平等之爱。
《论语-学而》记载:“泛爱众,而亲仁。
”“仁”爱的道德内在性首先表现为“爱人”。
当然,孔子“爱人”里的人是一普遍概念,即包括各个等级的人也包括自己的亲属。
当然光爱自己的亲人是不够的,还应由己及人,把爱亲之仁推广到爱众之仁。
墨子的“兼爱”思想实际上是对孔于泛爱一切人的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兼爱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普遍地爱。
认为爱人应该“远施周遍”。
不受范围局限,对所有的人都去爱。
他倡导的是“天下之人皆相爱”。
三、“仁爱”与“兼爱”的不同之处(一)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各自所包含的对象不同墨子“兼爱”观所指的对象是具体的人:君臣,父子,大夫,诸候。
只要这些具体的人能够兼相爱,那么社会就会和谐安定。
“仁”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作为孔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最基本的涵义是爱人。
孔子在他的学生樊迟问仁时,就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人”。
爱人首先表现为“泛爱众”。
不过,这里所说的“爱众”相对于“爱亲”而言,是指爱父兄以外的氏族其他成员,并没有超出氏族宗法关系范围。
因而它所产生的社会的和心理的根据,仍是宗法血缘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氏族感情。
但“爱亲”与“爱众”毕竟反映了两个不同层次的伦理关系。
“爱亲”所涉及的是父子、兄弟关系,而“泛爱众”所涉及的则是氏族成员间的普遍关系,它要求爱氏族的所有成员,而这正体现了族类的整体意识。
因此“泛爱众”所涉及的实际上是个体成员与氏族整体关系,本质上是对整个氏族或宗族的爱,用以维系氏族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于是以“爱亲”为根基的“仁”就获得了更高层次的道德规定,这就是个体对氏族以至整个华夏族利益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
这是“仁”由“爱亲”而推及“泛爱众”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升华。
爱人不仅仅爱自己的家族、亲属、尊长等等,还要爱这以外的别人。
“孔子提倡‘安百姓’,主张‘泛爱众’,赞赏‘博施济众’。
”百姓就不仅仅是一家一姓,它包括自己家族之外的许多家族。
众就不仅仅是贵族,而是包括奴隶在内的大众。
这就是说,孔子的仁爱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是全人类。
在他看来,人不仅仅是家族、等级的成员,还是人类的一员。
人应该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给予同情与关心。
孔子弟子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它很清楚地表明,仁是一种人类之爱。
(二)墨子“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各自所阐发的角度不同墨子倡扬“爱利万民,爱利百姓”,即“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的“兼相爱”常与“交相利”相提并论。
墨子认为人若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须先关爱他人;希望得到他人的善待,须先利益他人,利人是利己的必经之路,自己的利益存在于他人的利益实现过程中。
墨子为了调和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将爱与利结合,借着主动的先爱他人,从而达到人人互爱、互利的境界,使得墨家的兼爱具有功利主义的色彩。
孔子所说的“仁”包含多层意义,儒家的仁道精神有利于人们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确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仁”的内涵包括物与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相通,痛痒相关,即社会普遍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孔子的“仁”不仅具有“爱人”等感性方面的内容,也具有作为道德本体的形而上的意义。
孔子在对“仁”的阐发上,将“仁”作为道德的本源,并以“仁”统摄“孝悌忠信”等伦理原则和外在的礼仪规范;在对“仁”的证立上,他以人为目的,已经认识到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并对人作为道德主体的内在力量表现出了高度的确信。
这表明,“仁”在孔子那里,既具有“爱”、“不忍”等自然情感方面的涵义,同时作为道德理念,这一范畴又上到了道德本体“道”的高度。
正是在后一意义上,“仁”常常与“道”相通。
“仁”在内涵上的这种双重性,使它既能够向下落实,又可以向上提升,既不拘泥于具体情感又免于玄虚空幻,从而充分表现出了“仁”作为道德理念的内在张力和独特理论魅力。
墨子所谓的兼爱,似乎没有理论方面的超越性,只略同于儒家在事行方面的仁。
爱虽常有同于仁在事行上之功效,但不一定就像仁一样的合乎中庸。
另一方面爱只是仁的一部分,子曰:“仁者爱人。
”爱可以是仁,但仁不一定是爱。
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乃在于动机上的差异。
试举忠孝说明如下:儒者的忠是爱之固然要忠,不爱之也要忠,这是责任之自发,良心之无愧,尽心尽力以合天理,以求心安。
墨家的爱,也可以表现为忠,但其所以忠乃是希望人人都忠,既可利人又可利己。
这种有条件的忠不是仁,因为仁是无条件的。
墨子认为人应该去爱别人之亲,其原因是这样做自己的双亲也可以得到别人的爱与利,即投之以桃,抱之以梨。
如果一个人按“兼爱”而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得到别人的回报,或者说别人报的梨的价值比他付出的桃要低,那么他继续长期做下去的动力就会大打折扣。
以上用道德与功利的角度来分析仁与爱的差异,然而必须强调墨子的爱虽是功利的,但它仍是利人利己的,仍是人类德行最基本的觉醒。
(三)墨子“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的历史进程不同。
墨子一生所言所行,“形劳天下”,“自苦为极,以救世之弊”。
但遗憾的是,两汉以后,而墨学日渐式微。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末期,是一大动荡的时期,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当时的社会,那就是“礼坏乐崩”。
这就意味着社会的整体结构,如经济、政治、道德、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都处在大破坏、大崩溃之中。
孔子为解决当时社会冲突,提出了两个理论原则:一是仁,二是和。
仁的功能和价值,不仅是调整生产方式的变革、礼乐典章的改革、观念转变的外在方法、工具和钥匙,而且是和谐此三者的内在原则、原理和规范。
“和”既是具体解决冲突的方法,亦是促使对象世界、人类社会继续产生、发展、运动、变化的动力。
“仁”、“和”是统一的,“仁”即“和”,“和”即“仁”。
“仁爱”的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并经后儒的不断充实成为影响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
结论我认为“仁爱”与“兼爱”双方都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以仁爱之心对人,他们阐扬的都是爱的哲学。
但是,儒墨两家在“爱人”学说上,仍有重大的区别。
墨子讲“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是不同的,兼爱是“爱无差等”之爱,即不分等级、不别亲疏地爱天下人。
墨子的爱的学说比儒家更彻底、更富于理想性,因而也更脱离中国农业宗法社会的实际。
但是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思想,仍然有它不朽的价值。
参考文献《墨子·兼爱中》墨子《集注》朱熹《法仪》墨子《先《论中国古代社会与传统哲学》周继旨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先秦学术概论》吕思勉著东方出版中心1996版《先秦诸家的人生哲学与传统的人生价值观》邱文山管子学刊1996.1《墨家思想新探》薛柏成 2006年12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二十世纪墨学研究史》郑文杰 2002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墨学与当代社会》陈克守, 桑哲 200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孔子与中国文化》陈卫平 2000 郁振华贵州人民出版社《墨子与中国文化》张永义 2001 贵州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