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生产要素(PPT 41页).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
APL=12+6L-0.1L2
d(APL)/dL = 6-0.2L=0
L=30
结论:APL最大时,需雇佣30工人。
MPL=dQ/dL=12+12L - 0.3L2
d(MPL)/dL =12 - 0.6L=0
L=20
结论: MPL最大时,需雇佣20工人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一、长期生产函数 函数形式: Q=F(L,K)
60
40
c
20
O 20 40 60
3、特点: 3)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 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 交
Q1≠Q2 a∈Q1; b∈Q2 a=c,b=c→a=b Q1= Q2
Q1 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Q2
原因:边际技术替代率
80 100 120 L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三、等产量线
4、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技术和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
柯布-道格拉斯的计算结果: QAL0.75K0.25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短期生产函数 函数形式:
Q = F ( L,K )
资本是不变的,只有劳动力可以改变 问题: 某同学学习英语,从一开始学习,到学习时间逐渐延长 的过程中,学习的“效率”会怎样变化? 农业生产中,在某一给定的土地上施肥,以达到提高产 量的目的,在逐渐增加施肥量的过程中,产量会如何变 化?
L的数量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0
0
0
0
1
38
38
48
2
94
47
63
3
162
54
72
4
236
59
75
5
310
62
72
6
378
63
63
7
434
62
48
8
472
59
27
9
486
54
0
10
470
47
-33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TP 拐点
顶 TP与MP的关系: 点 TP切线的斜率=MP TP 0- 4:MP递增段
的投入所能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K
M RTSLKK/L
证明: MRTSLK=MPL/MPK
K1
a
证明过程:
MPK
Q2Q1 Q2Q1 K2K1 ac
K2
c
b
Q1
MPLQ L12Q L12 Q1bcQ2
Q2
M P L/M PKac/bc
a c /b c d K /d L K / L M R T S L K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四、等成本线
3、等成本线的移动:
K
状态1): 总成本增加了——向右上方移动 总成本减少了——向左下方移动
状态2): 劳动力价格较低了 ——AB移动为AB1
劳动力价格提高了 ——AB移动为AB2
K
O
L
A
O B2 B
L B1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五、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1、厂商均衡:产量给定的情况下,成本最小
三者关系:
MP
TP TP、AP、MP都为先升后降
AP
MP与AP相交于AP的最高点
MP为零时,TP达到最大值
AP
L
O
MP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四、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含义:在其它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致的
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分为三个阶段
根据平均产量变化情况划分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含义: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 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 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 的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 减少
条件: 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每个单位是同质的; 在所有可投入的生产用要素中,只有一种是可变的; 只适用于可变技术系数生产函数;
TP
MP 阶
AP


阶 TP 阶




阶段Ⅰ:平均收益递增阶段 阶段Ⅱ :平均收益递减阶段 阶段Ⅲ :负边际收益阶段
企业应该将生产阶段控制在哪一 个阶段?
生产合理区域在第二个阶段。
如果企业希望AP最大
O
AP L1 L2
L 如果企业希望TP最大 如果企业希望总利润最大
MP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三、等产量线
组合方式 L
K
Q
A
10 80 100
K
B
20 40 100
C
40 20 100 120
D
60 13.33 100 100
E
80 10 100 80
F
100 8 100
60
40
20
O
Q=100 20 40 60 80 100 120 L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前言
第四章生产理论
二、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美国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研究美国1899-1922年资本 和劳动对总产量的影响,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 Q ALK
含义: A:将要素单位转变为生产单位,代表技术水平;
每单位劳动力和资本能够产生的产量 α:劳动的产出弹性;劳动力增减1%,产量增减α % β:资本的产出弹性;资本增减1%,产量增减β%
前言 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章生产理论
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生产要素:
资本(有形资本、无形资本)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 企业家职能
前言
第四章生产理论
二、生产函数 定义:
一定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种组合它所能生 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函数 一般形式: Q=f(L、K、N、E) 产量=函数(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简化形式: Q=f(L、K)
边际产量: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M P L = T P L / LM P L = d T P L /d L M PL=2724L3L2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TPL=27L+12L2L3 APL=27+12L-L2 M P L=2724L3L 2
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
二、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PK QK PL QL M
MPK MPL
PK
PL
条件1: 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的总投入既不能少于也不能多于总的可用 的货币量
条件2: 每一单位货币购买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购买劳动力的边际 产量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产量: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TPL =F(L,K) TPL=27L+12L2L3
平均产量: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L=F(L,K)/L APL=27+12L-L2
TP逐渐增加
6--9:AP逐渐减少;
O
L
TP缓慢增加;
69
9---:AP继续减少;
AP
TP开始减少;
对应点: AP最高点——TP射线斜率最大点
AP
O
L
69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AP MP
MP
O
46
AP L
问题:
某班级30人,前20人的数学 平均成绩为80分,如果第21 人的成绩82分,平均分如何 变动?如果第21人的成绩78 分,平均分如何变动?
五、生产技术进步对产量的影响
TP C
100
B
TP3
A
50
TP2
TP1
L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练习:A企业以变动要素L生产服装产品,短期生产函数
为: Q=12L+6L2-0.1L3,
求: APL最大时,需雇佣多少工人? MPL最大时,需雇佣多少工人?
MP与AP的关系:
边际产量: 0- 4:先增加 4---:后减少
平均产量: 0-6:先增加 6---:后减少
两者关系: MP> AP,AP逐渐增加 MP=AP, AP达到最大 MP< AP ,AP逐渐减少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总结TP、MP、AP的关系:
TP
边际收益 递减规律
K2
b
Q1
MRTSLk变化由大到小
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具有递减规律
O L1 L2
L 回顾:等产量线为什么都凸向原点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三、等产量线
5、等产量线的类型
比较:等产量线和无差异曲线
差别:无差异曲线——序数性质;等产量线——基数性质
差别: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恒为负;
TP切线斜率逐渐增大
快速增加,呈下凹状
O
4
MP
MP
L 4-9:MP递减段
9
TP切线斜率逐渐减少
慢速增加,呈上凸状
9---:MP变成负值 TP开始递减
对应点:MP最高值——TP拐点 MP为零点——TP最高点
O
4
L
9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TP
TP与AP的关系:
TP射线的斜率=AP TP 0- 6:AP逐渐增加;
K
在Q1的产量下,成本最小
a
点为切点E
c
e
E
Q1的E点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LK=MPL/MPK cd的E点斜率为
Q1 =PL/PK
O
L E点斜率等于其边际技术替代率
fd b
所以有, MPL/MPK =PL/PK
既, MPL/PL =MPK/PK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五、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三、等产量线
K 120 100
3、特点: 1)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向 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 负的
80
2)在同一平面图中,可
60
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
Q=300 40
20
Q=200
Q=100
O 20 40 60 80 100 120 L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三、等产量线
K
120
ຫໍສະໝຸດ Baidu
100
80 ab
的投入所能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M RTSLKK/L
K K1
a
举例: 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
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相
同产量,则MRTSLK为(?)
K2
c
b
Q1
-3
Q2
O
L1 L2
L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三、等产量线
4、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技术和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
三、等产量线 1、含义: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 产量的一条曲线
2、计算:生产函数 Q 1 K L 当Q=100单位时,可采 8 用的生产组合形式:
组合方式
L
K
Q
A
10
80
100
B
20
40
100
C
40
20
100
D
60
13.33
100
E
80
10
100
F
100
8
100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2、厂商均衡:成本给定的情况下,产量最大
K
在ab的成本下,切点E所在
的产量Q2最大
a
ab的E点斜率为
E
=PL/PK Q2的E点边际技术替代率
Q3 Q2
MRTSLK=MPL/MPK
O
Q1
E点斜率等于其边际技术替代率
b
L 所以有, MPL/MPK =PL/PK
既, MPL/PL =MPK/PK
等产量线——有可能出现正值
K
K
OA、OB称为 脊线;OA-OB
维持相同产
称为有效替代
量,需要同
A
区域
时增减两种
a
生产要素
B
Q1
b
O
O
L
L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三、等产量线
5、等产量线的类型
K
类型1:生产要素之间具有一定
的替代性
Q1
类型2:生产要素之间具有固定
技术系数,无替代性 1):直角形等产量线
的替代性
Q1
类型2:生产要素之间具有固定
技术系数,无替代性 1):直角形等产量线
2):O折线形等产L量线
类型3:生产要素之间具有完全 K
可替代性
O Q1 Q2 Q3
L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四、等成本线
1、定义: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
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

K
2、举例:设每单位资本(一台 机器)价格PK=10,000元,每个 劳动力的年工资PL=25,000,总 成本C=150,000元
当L=0,则K=15;当K=0,则L=6
当L=4,K=5, C=4×25000+5×10000=150000
证明: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
值=PL/PK
O
L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O
L1 L2
L
M R TSLKM P L/M P K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三、等产量线
4、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技术和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
的投入所能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K
M RTSLKK/L证MR明T:SLK=MPL/MPK
证明意义:a b
K1 a
MPL变化由大到小 MPK变化由小到大
2):O折线形等产L量线
K L:K=1 6 :2
4
2
O 123
1:2的技 术系数比率
K
Q3=300 15
1:11 2:8
4:5
Q2=200 Q1=100
L
10
Q3
Q2 7:3
5 Q1
10:1
O
L
5 10 15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三、等产量线
5、等产量线的类型
K
类型1:生产要素之间具有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