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显示技术简介
立体显示技术
3D立体显示技术虚拟现实是一种新兴的、极有应用前景的计算机综合性技术。
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
立体显示是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使人在虚拟世界里具有更强的沉浸感,立体显示的引入可以使各种模拟器的仿真更加逼真。
研究立体成像技术并利用现有的微机平台,结合相应的软硬件系统在平面显示器上显示立体视景。
一、立体显示原理由于人眼有 4 - 6cm的距离,所以实际上我们看物体时两只眼睛中的图象是有差别的。
两幅不同的图象输送到大脑后,我们看到的是有景深的图象。
这就是计算机和投影系统的立体成像原理。
依据这个原理,结合不同的技术水平有不同的立体技术手段。
只要符合常规的观察角度,即产生合适的图象偏移,形成立体图象并不困难。
从计算机和投影系统角度看,根本问题是图象的显示刷新率问题,即立体带宽指标问题。
如果立体带宽足够,任何计算机、显示器和投影机显示立体图象都没有问题。
二、四种立体显示技术下面就介绍4种技术如何将片源输送给双眼,其中前三种,分色、分光、分时技术的流程很相似,都是需要经过两次过滤,第一次是在显示器端,第二次是在眼睛端:1)分色技术:分色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让某些颜色的光只进入左眼,另一部分只进入右眼。
我们眼睛中的感光细胞共有4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感觉亮度的细胞,另外三种用于感知颜色,分别可以感知红、绿、蓝三种波长的光,感知其它颜色是根据这三种颜色推理出来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要注意这和美术上讲的红、黄、蓝三原色是不同的,后者是颜料的调和,而前者是光的调和。
显示器就是通过组合这三元色来显示上亿种颜色的,计算机内的图像资料也大多是用三原色的方式储存的。
分色技术在第一次过滤时要把左眼画面中的蓝色、绿色去除,右眼画面中的红色去除,再将处理过的这两套画面叠合起来,但不完全重叠,左眼画面要稍微偏左边一些,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次过滤。
第二次过滤是观众带上专用的滤色眼镜,眼镜的左边镜片为红色,右边的镜片是蓝色或绿色,由于右眼画面同时保留了蓝色和绿色的信息,因此右边的镜片不管是蓝色还是绿色都是一样的。
三维显示技术介绍
三维显示技术介绍目前的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共可以分为分光立体眼镜 (Glasses-based Stereoscopic)、自动分光立体显示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全息术 (Hologram)和体三维显示(V olumetric 3-D Display)4大类。
其中的前两类应该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技术了,它们都采用了视差的方式来给人以3D显示的感觉:分别为左眼和右眼显示稍有差别的图像,从而欺骗大脑,令观察者产生3D的感觉。
由于人为制造视差的方式所构造的3D景象并不自然,它加重了观察者的脑力负担,因此看久了会令人头痛。
而全息术则利用的并不是数字化的手段,而是光波的干涉和衍射,它一般只能生成静态的三维光学场景,并且对观察角度还有要求,所以就目前而言,它对于人机交互应用而言还并不适合。
体三维显示则与前三者不同,它是真正能够实现动态效果的3D技术,它可以让你看到科幻电影中一般“悬浮”在半空中的三维透视图像。
体三维显示技术目前大体可分为扫描体显示 (Swept-V olume Display)和固态体显示 (Solid-V olume Display)两种。
其中,前者的代表作是Felix3D和Perspecta,而后者的代表作则名为DepthCube。
Felix3D拥有一个很直观的结构框架,它是一个基于螺旋面的旋转结构,如下图所示,一个马达带动一个螺旋面高速旋转,然后由R/G/B三束激光会聚成一束色度光线经过光学定位系统打在螺旋面上,产生一个彩色亮点,当旋转速度足够快时,螺旋面看上去变得透明了,而这个亮点则仿佛是悬浮在空中一样,成为了一个体象素(空间象素,V oxel),多个这样的voxel便能构成一个体直线、体面,直到构成一个3D物体,过程很直观,不是么?Perspecta可能是扫描体3D显示领域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了,它采用的是一种柱面轴心旋转外加空间投影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与Felix3D不同,它的旋转结构更简单,就一个由马达带动的直立投影屏,这个屏的旋转频率可高达730rpm,它由很薄的半透明塑料做成。
3d显示基本原理 -回复
3d显示基本原理-回复3D显示基本原理是指在显示设备上呈现立体画面的技术原理。
它通过模拟人眼对物体的视觉感知,使观看者能够感受到深度和立体感。
本文将一步一步解释3D显示的基本原理,从产生3D景象的原始数据开始,到最终在显示设备上呈现真实感的3D画面。
首先,产生3D景象的原始数据是一张具有深度信息的图像或视频。
深度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如使用双目摄像头获取场景的深度图像,或者使用激光扫描仪来获取场景的三维点云数据。
这些深度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不同点在场景中的距离,并且用于后续的3D处理。
接下来,图像或视频数据会进入3D渲染引擎。
这个引擎负责将二维数据转换为适合3D显示的格式。
它会使用场景的深度信息以及其他的图像处理技术,如纹理映射和光照模型,来计算每个像素的物体在场景中的位置和亮度。
这个处理过程叫做渲染,它的目标是生成逼真的3D画面。
在渲染完成后,3D图像需要经过投影变换。
这个变换模拟了人眼对物体的视角和透视感知。
投影变换将渲染后的图像从三维空间转换为二维平面上的透视投影。
这个过程包括放大或缩小特定的物体、压缩远处的物体以及调整投射的角度和位置。
通过投影变换,3D图像可以在显示设备上看起来具有深度和逼真感。
在投影变换之后,3D图像将进入立体显示设备。
立体显示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来呈现立体画面,如立体投影、自动视差屏幕或者立体眼镜。
其中最常见的是立体眼镜技术,它通过控制每个眼睛看到的图像不同来模拟人眼的视差效果。
这样,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会看到不同的图像,产生深度感知和立体效果。
最后,观看者佩戴眼镜后,左眼和右眼分别接收到不同的图像。
这些图像通过视觉系统处理和合成后,将给人一种存在深度的感觉。
观看者会感到图像中的物体跳出屏幕,或者具有一定的远近关系。
这种深度感知是通过模拟人眼的双眼视差来实现的。
总结起来,3D显示基本原理是通过产生具有深度信息的原始数据、使用3D渲染引擎生成逼真的3D画面、投影变换模拟视角和透视感知、采用立体显示设备模拟人眼的视差效果,最终使观看者可以感受到立体和深度效果。
立体显示技术
虚拟现实立体显示技术虚拟现实是一种新兴的、极有应用前景的计算机综合性技术。
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
立体显示是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使人在虚拟世界里具有更强的沉浸感,立体显示的引入可以使各种模拟器的仿真更加逼真。
研究立体成像技术并利用现有的微机平台,结合相应的软硬件系统在平面显示器上显示立体视景。
一、立体显示原理由于人眼有4 - 6cm的距离,所以实际上我们看物体时两只眼睛中的图象是有差别的。
两幅不同的图象输送到大脑后,我们看到的是有景深的图象。
这就是计算机和投影系统的立体成像原理。
依据这个原理,结合不同的技术水平有不同的立体技术手段。
只要符合常规的观察角度,即产生合适的图象偏移,形成立体图象并不困难。
从计算机和投影系统角度看,根本问题是图象的显示刷新率问题,即立体带宽指标问题。
如果立体带宽足够,任何计算机、显示器和投影机显示立体图象都没有问题。
二、四种立体显示技术下面就介绍4种技术如何将片源输送给双眼,其中前三种,分色、分光、分时技术的流程很相似,都是需要经过两次过滤,第一次是在显示器端,第二次是在眼睛端:1)分色技术:分色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让某些颜色的光只进入左眼,另一部分只进入右眼。
我们眼睛中的感光细胞共有4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感觉亮度的细胞,另外三种用于感知颜色,分别可以感知红、绿、蓝三种波长的光,感知其它颜色是根据这三种颜色推理出来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要注意这和美术上讲的红、黄、蓝三原色是不同的,后者是颜料的调和,而前者是光的调和。
显示器就是通过组合这三元色来显示上亿种颜色的,计算机内的图像资料也大多是用三原色的方式储存的。
分色技术在第一次过滤时要把左眼画面中的蓝色、绿色去除,右眼画面中的红色去除,再将处理过的这两套画面叠合起来,但不完全重叠,左眼画面要稍微偏左边一些,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次过滤。
第二次过滤是观众带上专用的滤色眼镜,眼镜的左边镜片为红色,右边的镜片是蓝色或绿色,由于右眼画面同时保留了蓝色和绿色的信息,因此右边的镜片不管是蓝色还是绿色都是一样的。
立体显示技术介绍
3D虚拟现实:
虚拟房地产场景
虚拟游戏场景
互动游戏
虚拟驾驶
THE END
谢谢观赏
实现原理:主动3D是显示设备分 别显示左右眼画面,通过快门式 眼镜进行画面的物理遮挡,同一 时刻,只有一只眼镜看见相应的 画面,在视觉残留的作用下,让 人脑中组合成3D立体画面
。
主动式3D立体:
主动3D眼镜与显示设备的同步有2种方法 1.采用DLP link技术同步,无需外置红外发 射器,成本低,但是传输距离近,稳定性 差。 2.采用红外无线发射器,增加了成本,但 是传输距离远,使用同步信号分配器,还 可以支持多个发射器同时工作,稳定性好。
4D、5D、6D、7D立体:
虚拟过山车
环境4D剧场
体感互动影院
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
3D/4D影院:
目前的主动3D大多融合设备融合来实现大画面显示以及异形幕显 示,来增加观众的临场感。 当多台投影机融合实现主动3D时必须考虑和快门式眼镜的信号同 步,解决办法有2种。 1.使用 DLP link技术实现同步----不需要使用发射器,成本低,传 输距离短,稳定性略差 2.使用同步信号分配器来实现同步----传输距离长,信号稳定,成 本略高 选用哪种方式,需要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同 步信号分配器方式。 投影机之间的同步通常是通过投影机同步接口的串联来实现。
立体显示原理图-左右眼观察到的图像是有区别的
•3D的概念:Three Dimensional(三个维度), 这里的维度“原本”指的是“空间方向”的维度, 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X轴Y轴Z轴,三个维度组 成了三维空间-立体空间。2D也就是二维,也就 是X轴Y轴组成的平面。3D电影能看出“一个物 体从屏幕里飞出来”的效果,这就观众感受到是 画面Z轴的效果。) •3D立体投影是为了提升观众的真实感而出现的 一种显示方式。 •从实现原理上来说,就是利用人眼的视觉差和 视觉残留,从而在二维的屏幕上感受到三维的画 面效果。
三维显示技术
双目视差技术的本质 • a.首先通过软件和电路功能使某一时刻的一 对视差图像,左眼视图输出到LCD偶数列 像素上,右眼视图输出到LCD奇数列像素 上; • b.然后使用如柱面光栅等手段使观察者的左 眼只能看到偶数列像素上的信息,右眼只 能看到奇数列像素上的信息; • c.通过大脑的综合,形成具有深度感的立体 图像。
当今的立体视觉
• 科技的进步正逐步使我们在显示器上观看 的图像和我们用双眼直接看到的事物相一 致,这是由于有很多种原因促使人们对三 维显示感兴趣。 • 许多专业应用需要具有立体感的视觉,还 有一些场合采用三维图像从复杂的虚拟数 据中快速而更加精确地抽取信息,并且具 有改善交互效率和减小图像信噪比的优势。
20世纪 80 年代,基于 CRT 的立体显示 器采用了将左右眼图像作为独立帧连续显示 的技术。观看时,图像以下列两种方式之一 进行同步 • 方法一:佩戴采用快速切换LCD快门的眼镜, 来连续适时遮挡左眼和右眼图像; • 方法二:采用 CRT 产生在相反方向上的圆偏 振图像,该图像是通过放在显示器前面的一 个响应时间很快的液晶板产生的,并通过比 较轻的圆偏振眼镜观看。 为了避免闪烁,CRT的刷新速率是正常帧 速度的两倍,大约是100HZ。
3、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 、
• 技术发展:基于前述能产生有深度感的立体图像技 术上,建立具有多视点的立体显示效果。该技术产 生除具有前述深度感的图像外,随着观察者水平位 置变化的同时,图像产生随之旋转的效果,与人在 水平运动中眼睛观察真实物体的效果相似。
3D技术综述
一、3D显示技术原理简介3D 技术原理分类1立体图像对技术:原理:先产生场景的两个视图或多个视图,然后用某种机制(如佩戴眼镜)将不同视图分别传送给左右眼,确保每只眼睛只看到对应的视图而看不到其他视图,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这种技术的本质只是在空间中产生两张或多张平面图像,通过“欺骗”人眼视觉系统而立体成像,会使人眼产生矛盾的晶状体焦距调节和视线汇聚调节,长时间观看会产生视觉疲劳。
目前市面上的3D显示技术都属于立体图像对技术范畴。
2体显示技术:此种技术是在物理上显示了三个维度,能在空间中产生真正的3D效果。
成像物体就像在空间中真实存在,观察者能看到科幻电影中一般“悬浮”在半空中的3D透视图像。
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说,平面图像对应了二维数组,每个元素被称为像素;而三维图像对应三维数组,每个元素被称为体素。
体显示技术正是在空间中表现了这个三维数组。
3全息技术:全息技术是利用光波的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的真实感的一种成像技术。
全息技术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
除用光波产生全息图外,现在已发展到可用计算机产生全息图,然而需要的计算量极其巨大。
全息术应该是3D显示的终极解决方案,但目前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短期内难有成熟产品量产。
图片中的女士即全息虚拟影像二、眼镜式3D技术1色差式最早出现3D显示技术就是色差式,从技术层面上来看也是最为初级的一种3D效果显示方法,这种3D显示的辅助设备只需购买一付红青(红淡蓝)色差眼镜就可以了。
成本也最为低廉。
色差式3D显示可以称为分色立体成像技术,是用两台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
用肉眼观看的话会呈现模糊的重影图像,只有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才可以看到立体效果,就是对色彩进行红色和蓝色的过滤,红色的影像通过红色镜片蓝色通过蓝色镜片,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缺点:显示效果有限,3D效果体验不足但是其低廉的成本却使很多财力有限的3D影片爱好者选择他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维显示技术介绍
三维显示技术介绍目前的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共可以分为分光立体眼镜 (Glasses-based Stereoscopic)、自动分光立体显示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全息术 (Hologram)和体三维显示(V olumetric 3-D Display)4大类。
其中的前两类应该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技术了,它们都采用了视差的方式来给人以3D显示的感觉:分别为左眼和右眼显示稍有差别的图像,从而欺骗大脑,令观察者产生3D的感觉。
由于人为制造视差的方式所构造的3D景象并不自然,它加重了观察者的脑力负担,因此看久了会令人头痛。
而全息术则利用的并不是数字化的手段,而是光波的干涉和衍射,它一般只能生成静态的三维光学场景,并且对观察角度还有要求,所以就目前而言,它对于人机交互应用而言还并不适合。
体三维显示则与前三者不同,它是真正能够实现动态效果的3D技术,它可以让你看到科幻电影中一般“悬浮”在半空中的三维透视图像。
体三维显示技术目前大体可分为扫描体显示 (Swept-V olume Display)和固态体显示 (Solid-V olume Display)两种。
其中,前者的代表作是Felix3D和Perspecta,而后者的代表作则名为DepthCube。
Felix3D拥有一个很直观的结构框架,它是一个基于螺旋面的旋转结构,如下图所示,一个马达带动一个螺旋面高速旋转,然后由R/G/B三束激光会聚成一束色度光线经过光学定位系统打在螺旋面上,产生一个彩色亮点,当旋转速度足够快时,螺旋面看上去变得透明了,而这个亮点则仿佛是悬浮在空中一样,成为了一个体象素(空间象素,V oxel),多个这样的voxel便能构成一个体直线、体面,直到构成一个3D物体,过程很直观,不是么?Perspecta可能是扫描体3D显示领域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了,它采用的是一种柱面轴心旋转外加空间投影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与Felix3D不同,它的旋转结构更简单,就一个由马达带动的直立投影屏,这个屏的旋转频率可高达730rpm,它由很薄的半透明塑料做成。
3D显示技术及原理
3D显示技术及原理目前,主流的3D显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活动式立体显示技术(Active Stereo Display)、自动立体显示技术(Autostereoscopic Display)、延迟立体显示技术(Lenticular Display)、亮点调制立体显示技术(Parallax Barrier Display)和体感互动立体显示技术(Interactive Stereoscopic Display)。
下面对这几种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活动式立体显示技术是通过佩戴一副特殊的眼镜实现的。
这种眼镜通过活动式的方式,在用户的左右眼分别显示不同的图像,从而使得用户产生立体感。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需要佩戴特定的眼镜才能够获得立体效果。
自动立体显示技术是一种无需佩戴额外设备就能够获得立体效果的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了视差(parallax)原理,通过在屏幕上显示不同深度的图像,使得观众在不同角度观看时能够看到不同的图像。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不需要额外设备,缺点是视角受限,仅适合单个观众使用。
延迟立体显示技术是通过在屏幕前方放置特殊的透镜来实现的。
这种透镜可以将左右眼的图像进行分隔,并且能够根据观众的位置调整透镜的倾斜程度,从而使得观众在不同位置观看时能够看到不同的图像。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观看角度较大,缺点是视角范围内存在图像的失真。
亮点调制立体显示技术是通过在屏幕上放置像素级的透镜来实现的。
这种透镜能够根据左右眼的视点位置调整透镜的透光率,从而使得观众的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图像清晰度高,缺点是成本较高,且需要较高的分辨率支持。
体感互动立体显示技术是将3D显示技术与体感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显示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获取观众的体感数据,根据观众的动作姿态来调整显示的立体图像,从而使得观众能够实现虚拟世界中的互动体验。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增强了用户的沉浸感和参与感,缺点是设备复杂且成本较高。
立体显示技术介绍
3、立体显示分类
透镜成图像对于大的视场要求高分辨率。对两个视场必须实时显示, 而且图像被切片并放在透镜后面的垂直条中。可显示的视场的数目受 到圆柱透镜聚焦能力不完善性的限制。透镜畸变和光的绕射减少了透 镜方向性,于是由背面屏幕聚焦的图像,不是以平行射线出现,而是 以某种角度散布。这种散布限制了彼此区分的子区域数目。透镜面显 示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背部屏幕图像必须对准缝口或透镜,否则子区 域图像将不会导向合适的子区域。
2、3D立体显示技术的原理
人眼的另一种工作方式是注视近处的固定点F。这时两眼的光轴的交 角就是图中的会聚角。因为两眼的光轴都通过点F,所以F点在两个 视图中都在中心点。这时,与F相比距离人眼更远或更近的其他点, 会存在视差。人眼也可以利用这种视差,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深度 感。 目前市场上的3D立体技术的产品主要围绕着裸眼立体和非裸眼立体 两种方式,其中涉及的主要产品有:液晶显示设备、等离子显示设备、 便携式显示终端设备、投影设备等。
3、立体显示分类
切片堆积显示技术
切片堆积方法描绘一个照亮的体积,使物体是透明的,而被遮档的物 体不能消隐。对空间数据集和固体建模问题这可能是理想的。但它不 适于有消隐表面的照片和真实图像。增加头部跟踪就允许消隐表面在 绘制步骤对一个观看者近似地去掉。然而,不是所有表面都可以正确 绘制,因为两眼可能由不同位置观看。
3、立体显示分类
视差挡板显示技术
3、立体显示分类
切片堆积显示技术
切片堆积显示也称为多平面显示。它由多层二维 图像(切片)构成三维体积。正如发光二极管 (LED)的旋转线可以产生平面图像感,LED的 旋转平面可以产生体图像。运动镜面必须以高频 运动很大距离,所以也可以用变焦距镜面。一般 用30Hz声音信号振动反射膜片。在镜面振动时, 聚焦长度改变,反射的监示器在截断的金字塔型 观看体积中形成图像。镜面连续改变其放大率, 使随时间扫描的图像连续改变其深度。
立体投影知识点总结
立体投影知识点总结一、立体投影的原理立体投影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光学原理和电子原理。
1、光学原理:立体投影技术利用光的物理特性来实现图像的立体效果。
通过透镜、反射镜、棱镜等光学元件的设计和使用,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和焦距,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在立体投影中,通常采用分屏显示的方式,通过左右眼分别观看不同的图像,再合并成一个立体的图像,使人眼产生立体效果。
2、电子原理:立体投影技术也需要借助电子技术来实现。
通过高清晰度的显示屏、快速的刷新率、精确的颜色控制等电子元件的设计和使用,可以实现更加真实和清晰的图像显示效果。
同时,立体投影还需要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和优化,以提高立体效果的质量。
二、立体投影的类型立体投影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立体电视:立体电视是利用立体显示技术来呈现立体图像的电视系统。
它通常采用分屏显示的方式,通过左右眼分别观看不同的图像,再合并成一个立体的图像。
2、3D影院:3D影院是利用立体显示技术来呈现立体图像的电影院系统。
它通常采用极化或活动式3D眼镜,通过左右眼分别观看不同的图像,再合并成一个立体的图像。
3、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模拟真实环境的技术。
它通常采用头戴式显示器、体感交互设备等硬件设备,让用户身临其境地体验虚拟环境。
4、立体投影灯:立体投影灯是一种利用透镜、反射镜等光学元件来实现立体效果的投影设备。
它通常采用分屏投影的方式,通过左右眼分别观看不同的图像,再合并成一个立体的图像。
5、全息投影:全息投影是一种利用全息技术来实现立体效果的投影技术。
它不需要特殊的眼镜,可以直接呈现真实的立体图像,具有更加真实和逼真的效果。
三、立体投影的应用立体投影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娱乐、科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1、娱乐产业:立体投影技术在3D电影、游戏、虚拟现实等娱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真实和身临其境的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娱乐体验。
3d显示原理
3d显示原理
3D显示原理是通过模拟人眼的视觉效果来实现立体显示的技术。
它利用不同的视角来呈现出不同的图像,让观察者看到的图像具有立体感。
目前,3D显示技术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通过使用特殊的眼镜来实现,另一种是利用裸眼技术来呈现3D效果。
使用眼镜的3D显示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红蓝眼镜,它通过将红色和蓝色滤镜分别覆盖在左右眼镜片上,然后在屏幕上显示红色和蓝色的图像,让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图像,从而实现立体效果。
另一种是偏振眼镜,它通过将左右眼镜片上的偏振方向不同,让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偏振方向的图像,从而实现立体效果。
裸眼3D显示技术则不需要使用任何眼镜或者其他特殊的设备。
它主要是通过在显示屏上采用自适应光栅或者透镜,将左右眼所看到的图像分别投射到不同的位置,让观察者在不经过任何镜片或者过滤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感受到立体效果。
总的来说,3D显示技术是通过模拟人眼的视觉效果来实现立体显示的技术,目前主要有眼镜方式和裸眼方式两种实现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3D显示技术出现。
- 1 -。
详解4种立体显示技术
详解4种⽴体显⽰技术详解4种⽴体显⽰技术要使⼀幅画⾯产⽣⽴体感,⾄少要满⾜三个⽅⾯的条件:⼀、画⾯有透视效果透视效果是观看三维世界时的基本规律,是画⾯产⽣⽴体感的基本要求。
如果画⼀个⽴⽅体却不遵照⽴⽅体的透视规律来画,那么画出来的作品就⼀定不会产⽣⽴⽅体所应有的⽴体感,不过即使是这样的作品还是有透视效果的,只不过是别的东西的透视效果。
那么什么是没有透视效果呢?⼀个正⽅形就没有透视效果,如果画⾯中只有⼀个孤零零的正⽅形的话就绝对不会有⽴体感。
⼆、画⾯有正确的明暗虚实变化真实世界中根据光源的亮度、颜⾊、位置和数量的不同,物体会有相应的亮部、暗部、投影和光泽等,同时近处的物体在⾊彩的饱和度、亮度、对⽐度等⽅⾯都相对较⾼,远处的则较低。
如果画⾯中没有这些效果或是违反这些规律,都不会产⽣好的⽴体感。
三、双眼的空间定位效果⼈眼在观看物体时,两只眼睛分别从两个⾓度来观看,看到的两幅画⾯⾃然有细微的差别,⼤脑将两幅画⾯混合成⼀幅完整的画⾯,并根据它们的差别线索感知被视物的距离。
这就是双眼的空间定位,是⼈眼感知距离的最主要的⼿段。
如果重放画⾯的时候不能再现这种空间定位的感觉,那么即使前两点做很不错也总觉得⽋缺点什么。
以上三点只有同时满⾜才能产⽣⽐较完美的⽴体效果,普通显⽰器可以实现前两点却⽆法实现第三点,⽽所谓的⽴体显⽰技术也就是能够再现空间定位感的显⽰技术。
关于为什么普通显⽰器⽆法再现空间定位感,可以藉由观察视差⾓的不同来理解。
视差⾓就是双眼和⼀点的两条连线之间的⾓度,距离近则视差⾓⼤、距离远则视差⾓⼩,物体的表⾯有⽆数个点,那么就有⽆数个视差⾓,我们只需找其中有代表性的⼏个作分析。
如图显⽰,⼈眼在看真实的圆柱体和看屏幕上显⽰的圆柱体时,视差⾓有明显的不同,看屏幕时的视差⾓实际上和看平板玻璃时是⼀样的,因此不管屏幕上显⽰的内容如何变化,⽴体感始终是⼀个平⾯,这也是普通显⽰器⽆法实现⽴体显⽰的原因。
既然如此,⾸先想到的解决办法⾃然就是把显⽰器做成圆柱体形状,这样当然可以完美的显⽰圆柱体,不过这样的显⽰器不管显⽰什么内容时都会机械的制造出中间近、两边远的效果。
虚拟现实之立体显示技术
实验室部分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
多兵种武器平台级分布式 虚拟战术综合演练场
编号
2001AA1 15130
负责人 赵沁平
起止 时间
20012003
经费/万 元
520/520
类别 863计划
多兵种武器平台级分布式 2004AA1 梁晓辉 2004- 680/680
虚拟战术综合演练场
15130
2005
863计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布式虚拟环境技术
2002CB31 2100
虚拟奥运博物馆关键技术 60533070
的研究
F02050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 Z0005191 幕式创意仿真支撑平台及 041211
逼真演示环境开发
基于IPV6的高性能视频传 CNGI-04-
输和共享虚拟现实
15-8A
教育部考试中心网络系统 的研究和实施
吴威 赵沁平 郝爱民
周忠 夏春和
20022007
20052008
20052007
150/85 180/108 250/150
863计划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重点 科技奥运专
项
20052006
20012005
400/200
270.8/ 270.8
国家发改委 教育部
2007-5-15
波音公司日前获得一份6880万美元不确定交付/不确定数 量的严格固定价格合同,合同订购全速产品4(FRP 4)联合 头盔显示系统(JHMCS)。截至目前,全部资金已交付。工 作将于2009年12月完成。位于俄亥俄州Wright-Patterson空军基 地的空军材料指挥司令部签署该合同(F33657-01-D-0026/交 付订单0058)。
3D显示原理和种类
3D显示原理和种类3D显示原理分为两种:立体感和视差感。
立体感是通过为左右眼提供不同的视觉信息来模拟真实的深度感,而视差感是通过让左右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目标物体来产生3D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3D显示技术和设备。
1.偏振光技术偏振光技术通过将左右眼的图像分别使用不同方向的偏振光进行过滤,使得观众通过配戴偏振光眼镜可以同时看到两幅不同的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这种技术常用于电影院等大型场所的影片放映。
2.主动式快门技术主动式快门技术是通过使用快速切换的快门来使左右眼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观看到不同的图像。
通过专门设计的“主动式”眼镜,观众可以只看到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图像,从而产生3D效果。
这种技术常用于3D电视和电脑显示器。
3.自动视角跟踪技术自动视角跟踪技术是一种无需特殊眼镜的3D显示方法,它利用摄像头追踪观众的视角,并根据观众的位置和角度调整图像的显示方式。
这种技术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提供3D效果,因此适用于展览和房间等多人观看的场景。
4.自由视线技术自由视线技术通过使用特殊的透镜和屏幕来实现从不同角度和距离观看图像时都能产生正确立体效果的显示。
这种技术适用于小型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5.全息投影技术全息投影技术是一种高级3D显示技术,它使用激光束或LED光源以及具有高分辨率的全息投影器将完整的3D图像投影到空间中。
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并获得逼真的3D效果。
这种技术常用于展览、演讲和艺术表演等活动。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常见的3D显示技术,还有其他一些正在研究和发展中的技术,如体感技术、眼球追踪技术和光场立体显示技术等。
总结起来,3D显示技术的发展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不同的3D显示原理和技术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设备,如电影院、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和展览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未来会有更多先进的3D显示技术出现,并为我们带来更加惊人的视觉效果。
3D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D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立体显示技术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技术发展、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探讨3D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技术发展3D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
最初的3D技术是基于红蓝眼镜的原理,将两幅不同颜色的图像分别给左右眼观看,通过不同颜色的滤光片将对应的图像过滤出来,使得人眼产生立体的错觉。
然而,这种技术很容易导致观看者眼部疲劳,并且图像效果也不够清晰。
随着技术的进步,全息投影技术成为了新的研究重点。
全息投影技术利用激光光束在光敏材料上记录并再现物体三维信息,从而实现真正的三维效果。
这项技术在军事、医学以及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医学中,全息投影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病变组织,从而提高诊断效果。
另外,眼球跟踪技术也是3D立体显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感知观看者眼球的位置和方向,系统可以调整图像的投射方向,使得观看者在不同角度下也能获得立体效果。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提供了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二、应用领域3D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电影和电视行业是3D显示技术最为常见的应用领域之一。
如今,许多影院都提供3D影片的放映,观众可以通过戴上特制的眼镜享受更加逼真的观影体验。
同时,许多电视制造商也推出了3D电视,观众可以在家中观看3D内容。
此外,3D立体显示技术还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3D投影仪或者虚拟现实设备,教师可以将生动的三维模型投影到课堂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培训中,3D立体显示技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提供更真实的训练体验,例如在飞行模拟器中,飞行员可以进行虚拟飞行培训。
除此之外,工业设计、建筑和医疗等领域也广泛应用3D立体显示技术。
工业设计师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将设计图像转化为真实的产品模型,提高设计效率。
在建筑领域,通过使用3D建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筑师可以更好地展示设计方案,并提供客户更直观的参考。
3D显示技术原理及发展
3D显示技术原理及发展一、3D显示技术的原理1.视差原理:人眼观察物体时,左右眼分别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这种左右眼角度的差异造成了视差,从而形成了立体感。
2.立体成像原理:通过显示屏幕上的不同图像让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以模拟人眼观察物体时的视差现象。
3.眼镜技术:通常情况下,观看3D影片需要配戴特殊的眼镜,这些眼镜能够过滤掉特定频率的光线,使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右眼图像。
二、3D显示技术的发展1.早期的3D显示技术主要是通过红蓝眼镜实现,这种技术的显示效果相对较差,容易导致观影者出现眼睛疲劳和不适感。
2.随着技术的进步,3D显示技术逐渐采用了更先进的极化技术和活动式眼镜技术。
极化技术将左眼和右眼的图像以不同的极性呈现,观众只需佩戴极化眼镜即可获得更好的立体效果。
活动式眼镜技术通过电子信号控制眼镜的透明度,在观看时,只有对应眼睛的镜片透明,从而实现左眼右眼的图像分离。
3.近几年来,自动立体显示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该技术无需佩戴任何眼镜,观众可以直接通过3D显示屏进行观看。
这种技术常用的原理包括互锁光栅和眼球追踪技术。
互锁光栅技术使用特殊的光学元件,使左右眼只能看到屏幕上的对应图像。
眼球追踪技术通过摄像头追踪观众的眼球位置,并根据眼球位置调整图像的显示方式。
4.3D显示技术在电影、电视和游戏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电影院和电视屏幕外,现在还有3D虚拟现实设备和头戴式显示器,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3D效果。
三、3D显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提高显示效果:未来3D显示技术将不断提高显示效果,使观众能够更清晰、逼真地观看3D影片。
2.无需佩戴眼镜:科技公司正在努力研发无需佩戴眼镜的3D显示技术,这将进一步提升观看体验和舒适度。
3.混合现实技术:3D显示技术与混合现实技术的结合将创造出新的观影体验。
观众可以与3D场景进行互动,获得更加真实的观影体验。
4.全息投影技术:全息投影技术将为观众带来真正的立体感,可以在空中投射出实体般的图像,使观众能够全方位地观看。
3D显示简介
偏光眼镜-FPR 3D
FPR显示原理
FPR(Film Pattern retarder),是在Panel的表面精确贴附一层retarder film(相位差膜), 它的作用是接收到显示Panel出射的某一方向的偏振光后,利用液晶分子层将不同区域的偏振光方 向旋转成不同方向,再通过偏光眼镜将两种偏振光筛选出来,从而实现3D效果。
注:屏幕刷新率要达到120HZ,人才能对图像不会产生抖动感,并保持与2D视像相同 的帧数,两只眼镜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在大脑中产生错觉,便看到立体影像。
快门眼镜-SG 3D
SG 优点
-应用广泛,资源较多,蓝光3D标准采用此技术; -分辨率不变,效果出众;
SG 缺点
-亮度低,闪烁严重,容易使人疲劳,不利于用眼健康; -眼镜复杂笨重,需要与显示器精确同步; -眼镜价格昂贵。
快门眼镜-SG 3D
主动快门式3D原理
主动快门式3D技术( Active Shutter 3D ), 是通过提高画面的刷新率(一般120HZ,左眼和右 眼各60HZ),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 和右眼的两组画面,连续交错显示出来,同时发射 器同步控制快门式3D眼镜左右镜片开关(使其与左 右画面的交替保持一致),然后由大脑将两幅图像 合成来实现3D的视觉效果;
3D显示技术分类
3D显示
眼镜式
全息 3D
裸眼式
偏光眼镜
偏光眼镜面板 主动偏光眼镜 面板
快门眼镜
120Hz倍频面板
快门眼镜镜片
偏光眼镜 红蓝眼镜
红蓝片源 红蓝眼镜
视差壁障 狭缝光栅 3D模组
柱状透镜 透镜3D模组
Contents
二、眼镜式3D技术
1 偏光眼镜-FPR 3D 2 快门眼镜-SG 3D 3 红蓝眼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显示技术简介陈 曦(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多媒体产业公司四川绵阳 621000)【 摘 要 】 传统显示技术只显示二维平面的信息,而立体显示技术显示的是物体的深度信息,它利用人眼的立体视觉特性来复现立体图像。
本文将对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显示原理、常见立体显示技术以及长虹立体显示产品开发历程进行初步的介绍。
【 关键词 】立体显示、光栅法、分时法、分光法一、引子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机产品正在进行更新换代,以LCD、PDP为代表的新一代高清数字平板显示设备迅速崛起并快速取代了传统的CRT显示设备。
这些新的显示技术的应用推广,虽然让电视画面的清晰度和主观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显示技术仍停留在二维平面显示阶段。
随着3D标准的制定、HDMI1.4版本的发布以及蓝光碟机对3D的支持,3D产业链正在形成。
现代显示技术在继数字化、高清化之后,正开始迎来立体化的新一轮升级大发展。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纷纷开播3D电视,尤其是2010CES消费电子展上各厂家纷纷推出3D显示设备,以及电影《阿凡达》的上映,在全球迅速掀起3D热潮,包括长虹在内的各大电视厂家纷纷研发出3D电视并上市销售。
本文将对立体显示技术的显示原理、常见立体显示技术以及长虹立体显示产品开发历程进行初步的介绍。
二、立体显示原理研究人员发现,无论用两只眼睛还是只用一只眼睛观察物体均可以获得立体感觉。
总的说来,立体视觉的形成因素包括双眼视觉差异、透视感觉、画面细腻程度的差异、光照造成的阴影深浅变化、物体运动导致其大小及角度的变化等。
其中双眼视觉差异是获取立体感觉的主要因素,这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之间存在约65毫米左右的距离,因此在观察物体时,两只眼睛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会存在一定的细微差异。
正是基于双眼视觉差异产生立体感觉的原理,研究者们绞尽脑汁,设计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重现立体图像。
三、常见立体显示技术常见的立体显示技术主要有分色法、分光法、分时法、分屏法、光栅法以及全息法等。
其中分色法、分光法、分时法、分屏法等均需要佩戴专用的眼镜,而光栅法、全息法属于自由立体显示技术,适用于裸眼观看。
通常在发送端用两台或多台摄像机,从不同方位模拟双眼进行摄像,得到具有视觉差异的图像信号,再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融合一路信号传送,电视机接收到上述信号后解码还原成分别供两眼观看的图像,在屏幕上利用不同的立体显示方法同时或分时轮流显示这些分别供两眼观看的图像,从而在人的大脑中获得立体感觉。
目前也出现了伪3D技术,即电视机在得到普通的二维图像信号后,通过一定的算法,从二维画面的亮度、色彩、物体尺寸、运动等方面分析,得出图像的深度信息,然后利用该深度信息虚拟产生一对具有一定视差的信号。
伪3D技术虽然能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立体感,但这种立体感觉常常不太真实,在某些场景下还会出现层次错乱的问题。
1、分色法分色法是将供两眼观看的两幅图像用互补的两种颜色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一般采用红色和青色这一对互补色,即给左眼的图像通过红色滤光片滤除其它颜色而只留下红色,送给右眼的图像通过青色(红色的补色)滤光片滤除青色以外的颜色而只保留青色。
观看者配戴相对应的红青眼镜,使左、右眼分别看见红色和青色图像,由于这两幅图像存在视差,因此经过大脑复合后就能获得立体感觉。
这种方法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不受观看位置的限制,但却存在较多的致命缺点:使用时必须配戴专用的眼镜,不大方便;滤色眼镜的镜片颜色深度要合适,如太浅则会导致滤色不彻底,产生重影,影响3D效果,太深又会带来亮度和颜色信息损失问题;此外,由于两眼接收到的颜色信息严重失衡,长时间使用会影响视力。
由于存在上述诸多缺陷,该方法已被摒弃。
2、分时法下图是分时法的原理示意图:分时法是在显示屏上依次轮流显示分别供左右眼观看的图像,同时观看者配戴专用液晶快门开关眼镜,该眼镜必须与屏幕当前显示图像同步进行开关动作,即当屏幕显示左眼图像时,打开眼镜左眼的液晶让其透光,而让右眼的眼镜不透光;当屏幕显示右眼图像时,打开眼镜右眼的液晶让其透光,而让左眼的眼镜不透光。
通过这种方法保证左右眼只能看见各自所需的图像。
为了保证图像的连贯性,屏幕刷新率要设置得较高。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3D电视均采用分时法的工作原理。
由于这种技术中所使用的液晶快门开关眼镜存在透光率的问题,因此存在亮度损失。
此外由于人眼视觉暂留特性的存在,以及液晶快门开关眼镜的响应时间和透光的问题,因此重影问题无法完全消除。
当图像和液晶开关眼镜的刷新率较低时,会存在闪烁感,尤其当环境亮度较高的情况下,对视力造成损害会更大。
另外,液晶快门眼镜成本非常高也是其一大劣势。
该方法在以韩国三星为代表的韩、日企业中得到大量应用,是当下3D电视市场的主流技术。
3、分光法分光法原理示意图如下:由于光波振动具有方向性,因此将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供两眼观看的图像分别通过正交的两个偏光膜,以滤除其它振动方向的光波后再传送给观众,同时观看者戴上一副具有与屏幕偏光膜相对应的偏光眼镜,以便两眼看到一对具有视差的图像从而实现立体感觉。
如上图中显示屏设计成奇数行专门显示供右眼观看的图像,偶数行专门显示供左眼观看的图像,那么就可以在奇数行前贴上只能透过45°方向偏振光的偏光膜,而在显示屏偶数行前贴上只能透过135°方向偏振光的偏光膜。
此时观看者带上左眼只能透过135°方向偏振光、右眼只能透过45°方向偏振光的专用偏光眼镜,就可以保证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进而获得立体感觉。
分光法立体显示技术对偏光膜与显示屏像素之间相对位置的精度要求很高,但对应的偏光眼镜成本低廉。
该方法对眼睛没有伤害,立体感觉较好,但由于偏光片阻挡了特定角度偏振光以外的光线,因此存在亮度损失,而且如果观众歪着头观看,则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亮度,同时影响立体感觉。
该方法在以AUO为代表的我国台湾、韩国企业中得到应用,目前被广泛认为是有望取代分时法的立体显示技术。
4、分屏法分屏法采用两块显示屏分别显示左眼和右眼观看的图像,为了保证两眼分别只能观看到对应屏幕上的图像,因此该屏幕通常做得很小,且尽量靠近眼睛,即作出头盔显示器的形式。
其技术非常成熟,立体效果良好,但其只适合单人使用,且价格不菲,因此被广泛用于军事训练、虚拟游戏等方面。
5、光栅法光栅立体显示技术依据屏幕像素排列情况将屏幕像素设计成一定方向上的显示区域,各区域分别显示左眼和右眼的画面,如将显示屏奇像素点设计为显示左眼图像,而偶像素点显示右眼图像,就可以在显示屏幕前增加一个起视觉遮挡作用的狭缝光栅,借助其遮挡作用,使左眼看到的屏幕像素右眼看不到,而右眼看到的屏幕像素左眼也看不到,从而保证两眼获取各自所需的图像,进而产生立体感觉。
该光栅必须与屏的像素排列严格匹配,才能够获得立体感觉。
常见的光栅法一般有狭缝光栅和柱状光栅两种。
光栅立体显示技术是可供裸眼观看的自由立体显示技术,因此被广泛投入商业应用,在机场、车站、展厅、博物馆等地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当光栅尺寸及其与屏幕像素之间的距离确定后,最佳的观看位置便已经确定,只有在特定的某些固定位置才能正常获取立体感觉。
此外,采用该技术后,每只眼睛最多只能看到屏幕一半的像素,因此图像亮度和分辨率均会损失掉至少一半。
6、全息法全息技术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Dennis Gabor博士发明的,它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
通过全息法,观看者可以前后、左右或者上下移动,从各个角度来裸眼观看图像的不同细节,就好像有个真实的物体在那里一样。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立体显示技术,目前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四、长虹3D电视开发历程1、第一代立体显示产品基于双眼视差产生立体感觉的原理,2007年长虹液晶电视技术研究所利用狭缝光栅法开发了可供裸眼观看的46寸自由立体液晶显示器。
该机以LT4619P为开发平台,通过在整机面框前增加一层特制狭缝光栅面板(光栅分割必须与屏像素点相对应,尺寸精度要求较高)。
采用专用外置播放器,该播放器内的3D视频源按照屏幕各像素需显示的左右眼内容进行排列编码,通过DVI通道以屏幕物理分辨率送整机显示。
整机接收到来自视频播放器的图像信号后,对图像进行除缩放以外的其它例行处理后上屏显示。
该产品实现了裸眼立体显示,并多次在公司新品发布会上作形象展示。
由于受到当时液晶屏和立体技术的限制,该产品采用1366×768分辨率的液晶屏进行开发,再加上光栅法原理的限制,导致整机画面颗粒感很强烈,图像不够细腻。
2、第二代立体显示产品2010CES消费电子展上电视产业各厂家纷纷推出采用分时法技术的3D显示设备,此后电影《阿凡达》上映,在全球迅速更是掀起3D热潮。
鉴于分时法技术的成熟,2010年初开始,长虹液晶电视技术研究所以iTV55830DE的结构、机芯为平台开发了分时立体电视机3D55830QE,并于2010年4月上市。
考虑到液晶存在较长的响应时间、以及液晶屏图像扫描原理等因素,因此采用240Hz扫描处理与背光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容易在实现高质量立体感觉的同时,保证图像亮度。
具体工作方式为如下。
来自外部采用Top-bottom、Side-by-side、Pixel-interleaved、Line-interleaved等格式的3D 视频信号送入整机(为保证图像质量,建议通过数字通道以与屏幕物理分辨率一致的格式传输3D音视频流),整机从每一帧图像中取出分别提供给左眼、右眼观看的图像内容,对其进行格式变换,得到与屏幕物理分辨率一致的满屏图像,再进行其它画质处理,即可得到分别供双眼观看的两个独立帧图像。
下图是以Side-by-side/half格式图像为例说明图像提取、变换、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机芯板然后按照240Hz的刷新率将所得到的两帧图像依次按照L、L、R、R、L、L、R、R……的顺序传送到液晶屏逐帧扫描显示,下图“屏幕显示”部分模拟了液晶屏的扫描显示过程。
背光灯按照屏幕刷新率二分之一即120Hz的频率依次进行开、关、开、关……动作。
为了保证观看者能得到正确的图像,整机通过红外光的方式将屏幕当前显示左眼图像或者右眼图像的信息传输给液晶快门开关眼镜,开关眼镜根据接收到的同步信息控制左右眼镜镜片交替进行开关动作。
工作时序示意图如下:屏幕扫描显示、背光灯以及液晶快门开关眼镜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时序协调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立体效果,否则会损失图像亮度、加重重影感觉。
上述所谓Top-bottom格式是指来自信号源的每一帧有效显示图像中,上半部分供左眼观看,下半部分供右眼观看;Side-by-side格式是指来自信号源的每一帧有效显示图像中,左半部分供左眼观看,右半部分供右眼观看;Pixel-interleaved格式是指来自信号源的每一帧有效显示图像中,奇像素部分供左眼观看,偶像素部分供右眼观看;Line-interleaved格式是指来自信号源的每一帧有效显示图像中,奇数行部分供左眼观看,偶数行部分供右眼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