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文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陶校长的演讲》PPT课件二

《陶校长的演讲》PPT课件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 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 说话方式。
演讲的特点:
(1) 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 鼓动性(感情激烈,有感召力)
读书要求: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3、把生字生词圈出来多读几遍。
4、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读一 读
否则 锻炼 堡垒 需要 道德 激励 鞭策 承担
值勤 源泉 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 身体健康 学问进修 工作效能 道德品格
你能说出陶校长讲话的主要内容吗?
陶校长开门见山说明要和大家谈 (四个问题),再分别要求学生从(健康 )、 (学问)、(工作)、( 道德)四方面问问 自己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并 讲了这样问的(原因 ),最后总结全文,希 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在 (各方面)取(长足的进步)。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kejian/yingyu/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38/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0/
我会自 学了!
自学二、三、四 问,思考: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 (3)怎样才能使自己有进步?
再次自由读课文后填空: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 的观点,筑起(健康堡垒),学习上认准 (目标),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责任心),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事), 要学( 做人),学习( 做真人)。这样就 可以有(长足的进步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5/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6/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PPT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PPT


二、以他“爱满天下”的胸襟培养我们博感情操
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爱又 是一种巨大的力量,陶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是与他的普及教 育理想,振兴中华的抱负,与人类的解放事业紧密结合在一齐的。他 这样执着、坚定的为改革旧教育,发展人民教育而坚持不懈的工作, 最本质的原因是在于他心里装着人民,装着祖国,他用自我的行动实 践着自我的“爱满天下”这种伟大的胸襟,他把对人民、祖国的特殊感 情表此刻博爱之中。陶先生的爱是大公无私的爱,爱憎分明的爱,是 真善美合一的爱。教育、引导我们不仅仅要爱自我,还要爱长辈,爱 他人,爱身边需要帮忙的人,爱自我的群众,爱家庭,爱家乡,爱和 平……引导我们努力做一名有博爱精神的人。
二、内容简介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 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 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 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 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 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 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 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 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 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 教育家;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透过教育“救国,建国”; 他用心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 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 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 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 私无畏奋发向上的境界培养我们诚信品格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ppt课件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ppt课件
6
《陶行知教育名篇》之观点: 1、献身教育的精神
2、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相联系 3、培养创造的能力 4、论教师 5、论校长 6、把节制生育控制人口作为国家民族基本方针
7
三、读书感悟
一、以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抱负引导我们树立远 大理想
陶行知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深知穷人吃不饱,上不了学的痛苦,便立志“ 要使全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要他留下来继续深造, 但他为了完成自我的心愿,毅然回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的人生价值观更 明确了,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 这一大事就是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祖国。他深深明白,旧中国最大多数是农 民,最穷困,最需要文化的也是农民。所以,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书》,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 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目标是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新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 的壮举,多么远大的抱负!于是,他放下教授的优越生活,辞去大学校长的高位, 脱去西装穿上草鞋,率领同志在长江边上,燕子矶旁的劳山上开辟了晓庄师范,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始实践他的人生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 刻。
他用心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 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 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 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 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
5

二、内容简介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 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 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 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 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 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 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 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陶行知教育文集.2ppt

陶行知教育文集.2ppt

他说“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这是千千万万祖先, 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 之精华。”
只有承认儿童创造力,才能谈得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所以,教育者要启发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真诚地与孩 子生活在一起,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创造力,进一步把 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是为了培养 发挥儿童的创造力。如何培养?陶行知提到了充分的营养、 良好的习惯及因材施教三点:首先要为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提供体力的与心理的充分的营养,包括健康的体魄,清醒 的头脑,渊博的知识,创造的欲望,事业心以及意志、求 知欲、自我批评精神等个性特征,因为创造力是架在个性 与才能之间的桥梁。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的 习惯有助于学习和思维,以利于发挥创造力。再次要注意 “因材施教”,这犹如“松树和牡丹所需的肥料不同。” 他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指出“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 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处 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从而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 趣特长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 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 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 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 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 “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 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 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陶老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 题。
陶老先生给我们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 问”: •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陶行知PPT课件

陶行知PPT课件
④“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教育。
➢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是以学校为整体 的狭义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 教育。 所说的“生活”是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 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 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个过程,教育离不开 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3)教学做合一
➢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是为批判传统 单一的教授法,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 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 ➢ 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 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 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 以种田为例,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所以必须在田里学, 田里教。 ➢ 因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1939年7月创办育才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的一株奇葩。
1946年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成为一座民主 革命的堡垒,并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四大方针,这就是 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
1946年4月到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 主的斗争。
1946年7月25日,因为劳累过度和受刺激过深,突 发脑溢血不幸逝世。
二、主要教育思想 (一)生活教育理论 1、主要内容:
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 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 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好书推荐《陶行知教育名篇》PPT

好书推荐《陶行知教育名篇》PPT

4 伟人对陶行知的评价
1.毛泽东:“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2.周恩来:“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 尔什维克”; 3.朱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 独立和平民主而斗争”; 4.董必武:“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 人”。
5 陶行知的名言摘录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 笑中有爱迪生。
4.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
5.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6.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8.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6 读后感悟
《陶行知教育名篇》感悟到 一个灵魂中镌刻着中华文化印记 的知识分子的民族情怀和崇高追 求,真切地感受到这位现代教育 家为了理想教育的构建和少年儿 童的健康成长倾其一生所做的种 种努力。
2 《陶行知教育名篇》简介
该书讲述了从“教学合 一”、“学生自治”等各个 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 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 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3 《陶行知教育名篇》主要思想内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 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 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 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 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 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 正的教育。
好书推荐
《陶行知教育名篇》
推荐人:***
目录
1 方明、陶行知简介 2 《陶行知教育名篇》简介 3 《陶行知教育名篇》主要思想内容 4 伟人对陶行知的评价 5 陶行知名言摘录 6 读后感悟

陶行知教育文集ppt课件

陶行知教育文集ppt课件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 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 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 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 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 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 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 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 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 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 《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 信》、《行知诗歌集》。
• 第一个,是“一”字。
• 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 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因为有了一个专一 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搜广引, 自然而然的广博起来了。
• 第二个,是“集”字。
• 集是“搜集”的集。我们有了丰富的材料, 便可以源源本本的彻头彻尾的来研究它一 个明明白白,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问题的 症结所在,才能够“迎刃而解”,才能够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 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 “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 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 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 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 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 的学术价值,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 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一些难管的小孩,他谈到了 解决的办法:
1, 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 蛋,这个态度要立定,否则你主观上咬定劣童则 一切措施都错,也就越来越难了。
2,仔细考虑他所以难管的原因,在源头上予以 解决。
3,体力充沛,无法发泄的有时捣乱,可以多给

陶行知ppt课件

陶行知ppt课件

是陶行知。陶行知学习杜威的教育理论,并不是一味的盲从,而是创
造性地接纳和吸收。在后来的教育实践中,陶行知结合中国实际,把
杜威的教育理论翻了个个儿,变“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把“从教中学”发展为“教学做
合一”,创建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教育理论。 1917年陶行知在哥伦
• 陶行知十分重视农村教育。1926年1月,他提出开展“师范教育下乡运动”。 他放弃了月薪4000多银元的教授不做,于 1927年1月开始创办南京晓庄师范 学校。当时,南京晓庄村头出现在了这样一则有趣的招生广告:“本样准备 田园二百亩,供学生耕种;荒山十里,供学生造林;最小数经费,供学生造 茅屋居住;中心小学数处,供学生实地学做;指导员数人,指导学生学做…… 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崭新的教学理念,吸引了一大批有志 青少年前来报名。
15
你想去远方,就要离开你现在站的 地方。不知所措的时候,所有的改
变都是对的。
16
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8
• 陶行知的“求学梦” • 陶行知的“救国梦” • 陶行知的“教育梦”
9
教育梦
• 当时的中国有四亿人口,却只有八千万人有机会读书。陶行知对此触动很大。 怀着“要使中国人都能受到教育”的宏大志向,陶行知开始了前无古人的平 民教育实践活动。他把教育惠民、教育强国,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伟大目标, 并为之不懈探索和努力。
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陶行知
1
陶行知生平
•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男, 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 育 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 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 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 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 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 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 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 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 《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 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 信》、《行知诗歌集

第五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第五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 4.1932年,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
生,团以保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 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生育训练等,还开展小先生运 动。
❖ 5.1936年初,成立国难教育社,被推为社长,把 生活教育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结合起来。1938年参 加国民参政会,致力于抗战期间的教育活动。
❖ 工学团是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 社会,
❖ 方法:创立“即知即传人”的小先生制。 ❖ 内容:六个培养:培养普遍的军事能力;培
养普遍的生产能力;培养普遍的科学能力; 培养普遍的识字能力;培养普遍的运用民权 的能力;培养普遍的节制生育的能力。
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 认为抗日战争中那些流离失所的难童中,必 有许多新中国的建设人才。1939年7月在四 川省重庆市合川县,亲自从孤独院里挑选了 来自全国13个省的150多位有特殊才能的儿 童,针对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特长,在普及基 本知识的同时,分为音乐、舞蹈、绘画、戏 剧、文学、自然、社会七个组,精心培养人 才幼苗。
生活教育思想包括
❖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 。
生活即教育
❖ 在先生看来,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 ❖ 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 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 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均由生活 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没有“生活 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三、改造乡村教育
❖ 1926年开始,陶行知的视线由研究平民教育转到了 乡村教育。
❖ 提出教育必须下乡,知识必须给予农民。 ❖ 他说 ❖ “以农立国的中国,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

陶行知生活教育PPT课件

陶行知生活教育PPT课件
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一、陶行知个人简介
陶行知,安徽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这一教育被称为“中国新教育的基石”。他 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社会教育社、山海工学 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践行自己的教育 主张。他一生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探索、 实践与发展,“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 去。行知耕耘自铭,陶情咏志励民”是陶行 知的人生写照。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对教学方法的阐释,它 也是生活教育理论事实的方法和途径
(一)课程目标首先是让人成为人,成为“真人”,成为“活人”,即培养儿
童的健全人格。
1、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即认为课程目标 是让人成为“真人”。
2、陶行知认为,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要让儿童成为一个“活 人”。
八、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理论的启示

使幼儿教育内容更为生活化
二 我们要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三 运用做中学的教育方法
具体实践一
首先,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贴
近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包 括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经验。 这些生活经验是幼儿一生发展的 基础。生活经验作为教育内容一 方面便于孩子观察生活,搜集资料, 同时还可以使孩子已有的生活经 验得以丰富、发展和提升。
活。
七、生活课程的评价
陶行知反对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评价制度,反对为考试而教、为考 试而学的做法,他说: “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 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不教。” 于是陶行知主张,课程评价应关注儿童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 养,要用“做”来检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掌握程度,而不 是一味的注重会考成绩。同时,他也提倡要创造性的进行考试,给 儿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儿童消化所学知识,并且学一些自己渴 望学习的学问、干一些自己愿意干的事。由此可知,陶行知的课程 评价制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儿童的创造 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1946.7.25),汉族,徽 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 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 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 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 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 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 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 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 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 《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 信》、《行知诗歌集》。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 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 “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 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 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 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 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 的学术价值,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 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他说“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这是千千万万祖先, 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 之精华。”
只有承认儿童创造力,才能谈得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所以,教育者要启发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真诚地与孩 子生活在一起,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创造力,进一步把 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是为了培养 发挥儿童的创造力。如何培养?陶行知提到了充分的营养、 良好的习惯及因材施教三点:首先要为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提供体力的与心理的充分的营养,包括健康的体魄,清醒 的头脑,渊博的知识,创造的欲望,事业心以及意志、求 知欲、自我批评精神等个性特征,因为创造力是架在个性 与才能之间的桥梁。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的 习惯有助于学习和思维,以利于发挥创造力。再次要注意 “因材施教”,这犹如“松树和牡丹所需的肥料不同。” 他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指出“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 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处 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从而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 趣特长发展。
另外教师要学会对学生实行爱的教育,这 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认 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 用,“爱的教育”是陶行知先生追求的教 育真谛,他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是陶行知的人生 格言,也充分反映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心。 “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 也做”。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
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 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 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 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 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自从阅读了 《陶行知文集》之后,我便不忍释卷,书 中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吸引着我,那一句 句动人的名言震撼着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 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 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 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 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 “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 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 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陶老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 题。
陶老先生给我们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 问”: •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 读后,感觉第二个问题感触很深。在这里 陶老先生写到“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 源泉”。学问怎样能够进步?他给了我们五
从这本书中我觉得真正的好老师要学会和学生共 同学习,在共同学习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 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喜欢和教师赛跑。 后生可谓,正是此意,所谓教师都非常乐意学生 能够有一天跑到自己的前头,所以大家也都常说 教师才是世界上最无私的职业,他们不会怕自己 的学生超过自己,反而希望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 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 今的社会日新月异,信息量瞬息万变,不断地在 更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放松,不能懈怠。
• 第一个,是“一”字。
• 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 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因为有了一个专一 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搜广引, 自然而然的广博起来了。
内容简介: 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 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 理论家。他随着西学东 渐的大潮。以民主、创造以求共和。进而 为探索、推进中国现代化乃至全球现代化奋斗终生。早在美国留 学期间,他立 志:“余今生之惟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 由 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1923年。他在给妹妹陶文渼的信中 讲到他们共同肩负的使命:“这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 来 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这是 我们对于千万年来祖宗先烈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于亿万 年后子子 孙的责任。”他不辱使命,躬亲实践,终生不渝。创立了适合中 国国情又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生活教育理论。为适应广大教 育 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特别是受教师教育者)的需要,特从四川教育 出版社修订再版的《陶行知全集》( 1—12卷)中精选出207篇编 成这栖《陶行知全集教育文集》。文集的最前面选了两封信,用 以表明陶行知的经历和终生 志愿。其余均以时间为序分段编排。
他引领我们学习做真人;他,教育我们要有独立 自主的能力;他,指引我们不断前进。陶行知是 “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 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他的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在书中处处能感受 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 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