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重点学科

合集下载

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简章及目录等--中国语言文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简章及目录等--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学术学位硕士(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院系:中文系联系电话:87557713 联系人:陈燕玉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华中大中文系的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中国语言研究所(首任所长为著名语言学家严学宭先生),1985年正式建系。

2013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高校一级学科排行榜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居全国并列第12名,是国内同类高校中的佼佼者。

中文系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被评为湖北省“中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

目前本系共有硕士点8个(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博士点8个(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并建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

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

中文系现有专任教师34名,教授12名,副教授13名,余为讲师,大都拥有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具有优良的学术背景和扎实的教学科研功底;其中“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名,1人次担任全国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次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次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5人次先后分别担任了全国、省级相关学会的副会长、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

本系自建立以来,严学宭、尉迟治平、汪平、黄树先、王乾坤等知名学者曾执教于此,何锡章、方方、李俊国、程邦雄、何洪峰、王毅、路成文、蒋济永、黄仁瑄等一批在职教师,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音韵学、计算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等领域,学术成果丰富,在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已形成华中大中文系的语言与文学并重、基础与前沿兼顾的学术传统和特色。

中文系主办的《语言研究》杂志(CSSCI来源)在海内外影响甚大,入选“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简介2005-12-31 12:58:14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共济网·[考研一站式]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招生相关文章索引·[考研一站式]华中科技大学硕士专业课试题、[订购]考研参考书、专业目录学科概况kaoyantj112室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简介济该学科由铸、压、焊及热处理组成。

1988年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0年建立了塑性成形模拟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96年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1998年被批准建立科技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同年,获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

该学科自1988年以来共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68项,获国际奖3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奖72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7 项,发表论文1400余篇,被三大索引检索收录170篇。

目前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26项,在研项目经费共2098万元。

学科研究设施先进,拥有一支由院士和知名教授率领的整体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国内外博士占37%。

021-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带头人48号①现代模具技术,以CAD/CAE/CAM技术为基础,包括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塑料成型模拟及模具技术、铸造凝固过程模拟、新型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等面向新产品开发的模具快速设计与制造。

学术带头人:李志刚、李德群、崔崑。

彰武②快速成形与制模,包括快速原型制造系列技术、快速金属硬模制造,对薄材叠层、粉末激光烧结、光固化等成形的材料、工艺、数据处理、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学术带头人:黄树槐、张海鸥、叶升平。

021-③精密成形,包括液态金属精确成形、固态金属塑性精密成形领域的研究。

学术带头人:夏巨谌、黄乃瑜、罗吉荣。

辅导④材料加工设备及其自动化,包括塑性成型设备的数控技术研究与开发、新型塑性成型设备的开发、焊接过程自动化及其在线检测设备开发、绿色铸造成套工艺设备开发等。

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序号学科名称学校名称学科名称学校名称1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3复旦大学吉林大学4北京大学南京大学5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6南开大学中山大学7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8厦门大学中国哲学武汉大学9武汉大学逻辑学中山大学10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湖南师范大学11中央财经大学宗教学四川大学12南开大学山西大学13厦门大学东北大学14北京大学南京大学15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16中国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17政治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18北京大学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19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华中科技大学20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辽宁大学2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22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大学23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兰州大学24体育学北京体育大学东北财经大学25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26北京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7复旦大学辽宁大学28南京大学复旦大学29四川大学武汉大学30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1复旦大学暨南大学32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33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34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35二级学科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实力和水平。

到2007年为止,我国共组织了三次评选工作:共评选出全国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P.S.第一1986-1987年。

第二次评选工作是在2001-2002年。

第三次评选工作是在2006年。

清华大学东北财经大学36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37南开大学山东大学38吉林大学暨南大学39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40南京大学湖南大学41浙江大学劳动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4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财经大学43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44四川大学清华大学45北京大学吉林大学46清华大学华侨大学47复旦大学国防大学48南京大学军事经济学院4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法学理论吉林大学50北京大学法律史华东政法大学51南开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浙江大学52吉林大学刑法学吉林大学53复旦大学民商法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4南京大学诉讼法学西南政法大学55浙江大学经济法学西南政法大学5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57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8天文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59北京大学武汉大学60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61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62大气科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63厦门大学复旦大学64中国海洋大学中外政治制度华中师范大学65地球物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66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67中国地质大学中共中央党校68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69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70清华大学国际政治中国人民大学7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复旦大学72南京大学南京大学7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74武汉大学人类学中山大学75中山大学民俗学北京师范大学76北京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77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社会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国际法学政治学理论产业经济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云南大学78北京大学兰州大学79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8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81大连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82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政治学院83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8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8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86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87西安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8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89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史浙江大学90吉林大学学前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91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92燕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93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技术学华南师范大学94浙江大学北京大学95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96湖南大学西南大学97中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98重庆大学华南师范大学99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心理学浙江大学100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101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102南开大学暨南大学103天津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北京语言大学104长春理工大学安徽大学105南京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106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浙江大学107华中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108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10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110天津大学中山大学111哈尔滨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112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113西安交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1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师范大学115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116天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117东北大学内蒙古大学118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史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新疆大学119上海交通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上海师范大学120浙江大学北京大学121山东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122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123武汉理工大学南京大学124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125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126四川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127西北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128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129东北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130清华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131西安交通大学印度语言文学北京大学132哈尔滨工业大学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延边大学133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134浙江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35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136清华大学艺术学东南大学137西安交通大学中央音乐学院138浙江大学上海音乐学院139华中科技大学美术学中国美术学院140重庆大学设计艺术学清华大学141北京大学中央戏剧学院142清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143北京邮电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中国传媒大学144复旦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145东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吉林大学146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14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148清华大学历史文献学四川大学149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150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151北京邮电大学四川大学152东南大学云南大学153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15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155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56清华大学山东大学157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15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159音乐学戏剧戏曲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东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160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161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162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163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164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165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166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16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168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169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170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17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172清华大学武汉大学173天津大学中山大学174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175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176清华大学湘潭大学176哈尔滨工业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南大学177同济大学应用数学新疆大学178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79湖南大学浙江大学180中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181清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182天津大学山东大学183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184河海大学吉林大学185武汉大学四川大学186西安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87武汉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大连理工大学188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吉林大学189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190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191天津大学厦门大学192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193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194南京工业大学武汉大学195吉林大学中山大学19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业大学197成都理工大学南开大学198北京科技大学山西大学199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200凝聚态物理光学世界史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中国近现代史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1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华东师范大学202西南石油大学华南师范大学203中国石油大学无线电物理武汉大学204纺织科学与工程东华大学无机化学中山大学205轻工技术与工程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206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207同济大学湖南大学208东南大学四川大学209中南大学兰州大学210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11长安大学福州大学212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213哈尔滨工程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山大学214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2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217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218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地理学中山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军械工程学院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工程中国农业大学海洋地质同济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北京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地球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构造地质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江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厦门大学园艺学浙江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畜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云南大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气象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光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天体物理林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兽医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水产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四川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大学发育生物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西医结合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吉林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云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浙江大学系统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精密仪器及机械生物物理学生态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林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河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南昌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燕山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钢铁冶金上海大学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工程热物理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江苏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海军工程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路与系统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有色金属冶金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解放军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天津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解放军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华中科技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应用化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大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矿产普查与勘探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中南大学地质工程长安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西安科技大学油气储运工程后勤工程学院天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江南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四川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水声工程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西北工业大学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核能科学与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农业水土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江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昌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工程食品科学轮机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农业机械化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矿产普查与勘探采矿工程纺织工程发酵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中国海洋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华南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广西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基础兽医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临床兽医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保护学南京林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山东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预防兽医学水产养殖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土壤学植物病理学农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蔬菜学中南大学汕头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放射医学苏州大学内科学(肾病,心血管病, 血液病)北京大学内科学清华大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心血管病)首都医科大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中国医科大学内科学(传染病, 肾病, 心血管病)复旦大学内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内科学(血液病)苏州大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南京医科大学内科学(传染病)浙江大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山东大学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华中科技大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中南大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中山大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广州医学院内科学(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四川大学内科学(传染病)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南方医科大学内科学(消化系病)第二军医大学内科学(传染病,呼吸系病,心血管病)第三军医大学内科学(传染病,消化系病)第四军医大学内科学(呼吸系病,肾病)军医进修学院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老年医学军医进修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理学法医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重庆医科大学外科学(骨外,泌尿外)北京大学外科学(骨外,胸心外)清华大学外科学(神外)首都医科大学外科学(泌尿外,神外)天津医科大学外科学(普外)中国医科大学外科学复旦大学外科学(骨外,整形)上海交通大学外科学(普外)南京大学外科学(骨外)苏州大学外科学(普外)浙江大学外科学(泌尿外,普外)华中科技大学外科学(胸心外)中南大学外科学(普外)中山大学外科学(骨外,普外,胸心外)四川大学外科学(泌尿外)西安交通大学外科学第二军医大学外科学第三军医大学外科学(骨外,神外,胸心外)第四军医大学外科学(骨外,烧伤)军医进修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青岛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军医进修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运动医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口腔基础医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卫生毒理学中山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科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剂学药理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军事预防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口腔临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几

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几

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几
2022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几
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中大,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2022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几,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2022年全国大学排行榜中,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五位。

重点学科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热能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物理电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五位
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目前国内水平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学校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

华中科技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在华中科技大学所有专业中,光学工程、机械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排名第一;电气工程专业排名第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排名第三。

【2022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几】。

华中科技大学各研究方向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各研究方向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各研究方向介绍群里某人发的,粘过来希望对大家有用,一华中科技大学保研生搜集的帖子一本来是想保送浙大的(已拿到offer),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本校,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暑期实习是在光电这边吧,有点感情了。

另外是因为去了浙大一趟,发现浙大计算机未必有华科好,至少硬件和环境是绝对比不上的。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总结,如有偏颇请指正!先谈谈华科和武大吧。

不是我bs武大,而是事实在那里,武大哎,计算机真的差华科很远。

我最近保研闲的蛋疼就去笔试了几家比较不错的公司(包括之前暑期找实习也面过一些),一看那笔试名单或者面试名单,没办法,华科人数真的平均至少要占一半吧,很多公司过来招人直接说,在华科招满了,就不去武大了。

情何以堪。

我同学成绩挺差的(本科),但工资却比其他学校的,包括武大啊,理工啊,地大啊多将近1000。

像是百度啊,腾讯啊,华为啊,相当的低调(特别是华为),他妈的光电的,金海的,人直接就提走了,具体消息就不说了。

所以如果相信自己,就报华科吧,不然你找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后悔的。

当然最重要还是要看个人,只要努力干,以后什么工作找不到!再谈谈华科内部实验室情况。

现在华科内部最火的实验室应该是冯丹和金海吧,谢长生貌似人要少一点。

今年保研的人数比往年少,信安原本只有20人,计算机66人左右,但是后来我们的金海院长和李院长到学校争取,最终导致信安的保研人数达到32/98,计算机74/342。

今年几乎所有保外的学生去的地方只有3个:中科院(20+),北大(5+),浙大(10+)。

其余剩的人数基本上是冯丹那儿最多,然后是金海,然后是谢长生,然后是网络,图像所,数据库之类的实验室。

我最终的选择是冯丹,丹丹姐,哈哈。

首先谈下信安,学校的信息安全发展很快啊,本科生他们取得了很多成就(不然保研率也不会到30%了),另外各个实验室其实都有搞安全这方面的研究。

然后谈谈我了解到的各个实验室的优势和劣势。

冯丹实验室:973项目两个(每个时长5年,其中一个明年启动),863至少2个(时长2年左右),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至少一个,横向的和公司的合作项目未知。

机械类专业考研院校简介

机械类专业考研院校简介

机械类专业考研院校简介[转]机械类专业考研院校介绍。

编辑从网上找的,复制了这里吧。

全国招收机械类研究生的院校有190多所,既包含老牌的机械强校如原机械部四小龙的吉林工业大学(现并入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燕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又包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名牌大学,此外,还有一些名气虽不大,但机械专业颇具实力的地方院校。

这些院校的机械专业各具特色,可谓是处处皆精彩。

目前,我国开设机械专业的院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专门的工业院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

也许,这类院校名气不如一些名牌大学,但其工科专业实力雄厚,具有传统优势,其机械专业通常都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学术底蕴。

二是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这类院校的学术条件优越,学科进展均衡,学科交叉优势明显,机械专业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中获得新的进展。

专门的工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之一,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始终名列前茅。

机器人理论与技术、超精密加工与纳米加工、特种制造、自动化与数字化制造等特色研究方向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是全国重点学科。

此外,学院与企业合作非常多,开办了以博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海尔哈工大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具有较强实力与良好进展前景的科技产业公司。

就业形势:东北是我国的老重工业地区,哈工大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错。

研究生毕业多在现代制造业及有关领域内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生产组织管理、应用技术研究与科技开发与经营管理工作。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实力较强,形成了“现代集成制造理论与新型生产模式研究”、“机电液工程智能操纵及仿真研究”、“生产过程操纵与检测技术研究”与“微电子造装备研究与开发”等4个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

在珠三角地区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及科技产业化基地,与国内外很多知名的公司、高校合作成立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工程公司。

计算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

通过拥有计算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学校介绍一下几所学校计算机系的优势方向,研究重点,以飨广大考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实验室名字就叫做“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前,该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一个以从事计算机科学和软件方法与技术的基础研究为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以模式识别基础理论、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以及语音语言信息处理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人类模式识别的机理以及有效的计算方法,为开发智能系统提供关键技术,为探求人类智力的本质提供科学依据。

清华大学:体系结构和智能工程方面。

起初学校有《计算机系统结构》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现已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国家重点学科。

(后者属自动化一级学科)北京大学:软件和应用两个方向可谓全国第一,有王选院士和杨芙清院士坐镇。

拥有“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和“文字信息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内首开Case先河的青鸟系统出于此)想必方正软件和北大青鸟大家都如雷灌耳吧!再次,北大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国家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拥有CAD/CG(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国家级重点学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是在计算机软件理论、技术和开发环境等方面开展基础、应用基础与竞争前高技术的开放式研究基地,是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也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国家重点学科。

国防科技大学:一开始只拥有系统结构专业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现在以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国家重点学科。

银河系列大型机也许正是我们选择国防科大最充分的理由。

哈尔滨工业大学:拥有全国第一个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当然了,现在很多学校都有了),现在哈工大以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国家重点学科。

学校智能机器人是相当有名的。

现还拥有计算机信息内容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接口技术与接口系统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专业名单(专业设置)

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专业名单(专业设置)

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专业名单(专业设置)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突出基础学科在国家关键领域的支撑引领作用,同时聚焦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我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设置如下: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哲学。

我校将在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投放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具体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报名系统内公布为准。

华中科技大学简介华中科技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44个学科参评,全部上榜,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

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入围考核办法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性加分,下同)须达到各省(区、市)本科一批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级考试招生机构划定的相应分数线为准),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省级考试招生机构划定的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

6月26日前,符合第一类报名条件的考生,我校将依据高考成绩按照不超过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入围高校考核考生名单,高考成绩相同时,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优先确定入围名单。

学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将入围高校考核的考生入围至所填报的某一专业进行分专业考核。

符合第二类报名条件的考生,直接获得入围校考资格。

强基计划报名相关问题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开始报名答:最早于4月左右开始报名,根据前两年的情况绝大多数报名时间会从4月中旬开始。

强基计划报名流程大概是什么步骤?答:进入阳光高考网报名平台→登录系统→选择开始报名→信息核对→阅读报名须知→确认报名条件(一般是选择自己是Ⅰ类还是Ⅱ类考生)→选择是否申请破格→填写附件信息→填报志愿→确认是否需要缴纳报名费→完成报名。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11 掌握高 . 校重点学科情况,建立科学的收藏体系
掌握重 点学科情况 ,弄清是 国家级还是 省部级 重点级
s c r y C ne , h sp a e ni o t t oei e i sil ec ntu t ni nv ri l rr . T i a e da o e h ep a t e ui e tr a ly d a mp r l n k yd cpi o srci n u ies i ay t n a r i l o y t b hs p r b mtdt r c C p i e n x l t n o h b ay o a h n u ies y o il a h oo yi s c o f e cpiS a d e p oa o fte l rr fHu z o nv ri f ce C d tc n lg n te c n tu t n o k y ds il e . ri i g t s i n e e h o r i i n
W a h n i ng S a ln
( i ay uzogSi c dT cnl yU i r t,Wua 3 04 h a Lb r,H ahn c nea eho g nv sy r e n o ei h 4 0 7 ,C i ) n n
[ b灯at osutno ky i iie it r i bi i i rt.U i rt iry sh le t eiom tn A s c]C nt co e s p lSsh c en u d g n e i r i f d li c e o l n u v sy n e i ba ,a t i ru n r ao vs yl r et r f i a
高效 的优质服务 。因此 ,重点 学科建设 给我们高校 图书馆 提 出了新的要 求 ,为适 应为 重点 学科建 设和 发展 的需要 ,

华科考研试题及答案

华科考研试题及答案

华科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简称?A. 华科B. 华工C. 华中大D. 华科大答案:B2. 华中科技大学位于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武汉D. 广州答案:C3.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什么?A. 厚德博学,求实创新B. 求实创新,厚德博学C.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D.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答案:A4.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庆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 5月20日B. 6月20日C. 7月20日D. 8月20日答案:B5.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是哪位?A. 李元元B. 张清杰C. 周济D. 杨振宁答案:B6.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徽颜色是什么?A. 蓝色B. 红色C. 绿色D. 黄色答案:A7.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歌名称是什么?A. 华中科技大学之歌B. 华科之歌C. 华工之歌D. 华中大之歌答案:A8.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史馆位于哪个校区?A. 主校区B. 东校区C. 南校区D. 西校区答案:A9. 华中科技大学的图书馆藏书量是多少?A. 200万册B. 300万册C. 400万册D. 500万册答案:C10.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花是什么?A. 桂花B. 桃花C. 荷花D. 菊花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门类包括以下哪些?A. 工学B. 理学C. 文学D. 医学E. 管理学答案:ABCDE2. 华中科技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有哪些?A. 机械工程B. 材料科学与工程C. 电气工程D.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E. 生物医学工程答案:ABCDE3.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级研究机构包括哪些?A.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实验室B.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D.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E.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答案:ABCDE4.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哪些?A. 校园歌手大赛B. 校园辩论赛C. 校园科技节D. 校园运动会E. 校园文化艺术节答案:ABCDE5.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际交流项目包括哪些?A. 交换生项目B. 双学位项目C. 短期访学项目D. 联合培养项目E. 国际会议答案:ABCD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

华中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华中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华中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华中科技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新闻学、信息安全、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力学、预防医学、生物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药学、物流管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经济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聚焦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依托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等四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围绕未来科技产业的核心“大工程大健康”战略方向,凝练先进智能制造、生物医学成像、光电子芯片与系统、人工智能等四个未来交叉学科技术方向,着力培养具有大工程观、能在相关前沿交叉领域运用工程创新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驱动科学研究、引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变革的人才。

推行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通过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中的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一体化联动,优化学生成才路径,提升未来技术创新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的培养模式未来技术学院将推行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通过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中的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一体化联动,优化学生成才路径,提升未来技术创新能力。

打造与学分制相结合的“单人订制”课表,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允许跨专业选课和本科生跨层次选修研究生课程,尽早开展特色专业前沿教育。

以科研实践项目牵引教学,以交叉科教平台、主流企业重大科研实践项目为牵引,推行课堂实景和远程教学相结合、科研实践和项目引导相结合的教学形态。

工科国家重点学科分布情况

工科国家重点学科分布情况

以下第一部分为本人版权,第二部分内容网上可以查得到(但我也整理了)。

一、按学校清华大学一级国重:材料、电气、电子、动力、光工、核科、化工、机械、计算机、建筑、控制、力学、生医、水利、土木、信息;二级国重:精密仪器及机械、环境工程(一级16个,二级2个)北京大学一级国重:电子、计算机、力学;二级国重:通信与信息系统、核技术及应用、环境科学(一级3个,二级3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级国重:材料、航空、机械、计算机、控制、力学、仪科;二级国重: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一级7个,二级2个)北京理工大学一级国重:兵器、光工、机械、信息;二级国重:工程力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物理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一级3个,二级5个)北京科技大学一级国重:材料、矿业、冶金;二级国重:机械设计及理论、热能工程(一级3个,二级个)北京邮电大学一级国重:电子、信息(一级2个)北京交通大学一级国重:交运、信息;二级国重:桥梁与隧道工程(一级2个,二级1个)北京化工大学一级国重:化工;二级国重: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一级1个,二级2个)中国农业大学一级国重:农工;二级国重: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一级1个,二级1个)中国矿业大学一级国重:矿业;二级国重: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岩土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一级1个,二级5个)中国地质大学一级国重:地质(一级1个)中国石油大学一级国重:石油;二级国重:化学工艺、矿产普查与勘探(一级1个,二级2个)北京师范大学二级国重:环境科学北京林业大学二级国重:木材科学与技术北京工业大学二级国重:材料学、结构工程(二级2个)华北电力大学二级国重:热能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二级2个)燕山大学一级国重:机械;二级国重:材料学(一级1个,二级1个)河北工业大学二级国重:材料物理与化学、电机与电器(二级2个)天津大学一级国重:材料、光工、化工、建筑、水利、仪科;二级国重: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动力机械及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结构工程(一级6个,二级8个)南开大学一级国重:光工;二级国重:环境科学(一级1个,二级1个)天津工业大学二级国重:纺织工程、发酵工程(二级2个)太原理工大学二级国重: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艺(二级2个)东北大学一级国重:材料、控制、冶金;二级国重: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采矿工程(一级3个,二级3个)沈阳工业大学二级国重:电机与电器东北农业大学二级国重:农业机械化工程大连理工大学一级国重:化工、力学、水利;二级国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环境工程(一级3个,二级4个)大连海事大学二级国重: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轮机工程(二级2个)吉林大学一级国重:地质、机械;二级国重:材料加工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农业机械化工程(一级2个,二级4个)长春理工大学一级国重:光工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级国重:材料、动力、机械、计算机、控制、力学、土木、仪科;二级国重:电机与电器、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飞行器设计、环境工程(一级8个,二级5个)哈尔滨工程大学一级国重:船舶;二级国重:导航、制导与控制(一级1个,二级1个)东北林业大学一级国重:林工哈尔滨理工大学二级国重: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大庆石油学院一级国重:石油复旦大学一级国重:电子;二级国重: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一级1个,二级1个)上海交通大学一级国重:材料、船舶、动力、机械、计算机、控制、力学、生医;二级国重: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一级8个,二级2个)同济大学一级国重:建筑、交运、土木;二级国重: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环境工程(一级3个,二级6个)华东理工大学一级国重:化工;二级国重: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一级1个,二级2个)东华大学一级国重:纺织;二级国重:材料学(一级1个,二级1个)上海大学二级国重:流体力学、机械电子工程、钢铁冶金(二级3个)南京大学一级国重:计算机;二级国重:材料物理与化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环境科学(一级1个,二级3个)东南大学一级国重:电子、建筑、交运、生医、信息;二级国重:热能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一级5个,二级4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级国重:航空、力学;二级国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一级2个,二级1个)南京理工大学一级国重:兵器、光工;二级国重:材料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应用化学(一级2个,二级4个)河海大学一级国重:水利;二级国重:工程力学、岩土工程(一级1个,二级2个)南京工业大学一级国重:化工南京林业大学一级国重:林工江南大学一级国重:食品;二级国重:发酵工程(一级1个,二级1个)苏州大学二级国重:纺织工程江苏大学二级国重:流体机械及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二级2个)浙江大学一级国重:材料、电气、动力、光工、机械、控制、生医、土木;二级国重:固体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化学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环境工程(一级8个,二级6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级国重:核科、力学;二级国重: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一级2个,二级2个)合肥工业大学二级国重:机械设计及理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2个)安徽大学二级国重:计算机应用技术南昌大学二级国重:材料物理与化学、食品科学(二级2个)厦门大学二级国重:环境科学山东大学一级国重:材料;二级国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一级1个,二级2个)中国海洋大学二级国重:环境科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郑州大学二级国重:材料加工工程武汉大学一级国重:测绘、水利;二级国重: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一级2个,二级1个)华中科技大学一级国重:材料、电气、动力、光工、机械、控制、生医;二级国重: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系统结构、水利水电工程(一级7个,二级3个)武汉理工大学一级国重:材料、船舶;二级国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一级2个,二级1个)湖南大学一级国重:机械、土木;二级国重: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一级2个,二级2个)中南大学一级国重:材料、机械、交运、矿业、土木;二级国重:有色金属冶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一级5个,二级3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二级国重:木材科学与技术湘潭大学二级国重: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华南理工大学一级国重:材料、轻工;二级国重:通信与信息系统、化学工程、食品科学(一级2个,二级3个)广西大学二级国重:结构工程四川大学一级国重:材料、生医;二级国重:固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化学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一级2个,二级7个)电子科技大学一级国重:电子、信息(一级2个)西南交通大学一级国重:机械、交运;二级国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一级2个,二级1个)成都理工大学一级国重:地质西南石油大学一级国重:石油重庆大学一级国重:电气、机械、生医;二级国重:精密仪器及机械、材料学、工程热物理、城市规划与设计、岩土工程、采矿工程(一级3个,二级6个)昆明理工大学二级国重:有色金属冶金西安交通大学一级国重:材料、电气、动力、机械、控制、生医;二级国重:固体力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桥梁与隧道工程、核能科学与工程(一级6个,二级4个)西北工业大学一级国重:材料、航空;二级国重:固体力学、机械电子工程、电路与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声工程、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一级2个,二级7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级国重:电子、信息(一级2个)长安大学一级国重:交运;二级国重:地质工程(一级1个,二级1个)西安理工大学一级国重:水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国重:农业水土工程西北大学二级国重:矿产普查与勘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级国重: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结构工程、环境工程(二级3个)西安科技大学二级国重:安全技术及工程兰州大学二级国重:固体力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一级国重:光工、计算机、控制、信息;二级国重:机械电子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一级4个,二级2个)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一级国重:测绘;二级国重:通信与信息系统(一级1个,二级1个)军械工程学院一级国重:兵器海军工程大学二级国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二级2个)空军工程大学二级国重: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解放军理工大学二级国重:通信与信息系统、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级2个)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二级国重:导航、制导与控制,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二级2个)后勤工程学院二级国重:油气储运工程二、按学科工学一级国重力学一级国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二级国重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湘潭大学固体力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流体力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工程力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国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燕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二级国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上海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光学工程一级国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国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二级国重精密仪器及机械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国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二级国重材料物理与化学河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南昌大学材料学北京化工大学燕山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冶金工程一级国重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二级国重钢铁冶金上海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中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国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二级国重工程热物理重庆大学热能工程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南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江苏大学化工过程机械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国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二级国重电机与电器河北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哈尔滨理工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国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二级国重物理电子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国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二级国重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国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二级国重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天津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南京理工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国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二级国重计算机系统结构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建筑学一级国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二级国重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国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二级国重岩土工程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结构工程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解放军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水利工程一级国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二级国重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华中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国重武汉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二级国重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同济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国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二级国重化学工程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化学工艺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应用化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国重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二级国重矿产普查与勘探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中南大学地质工程长安大学矿业工程一级国重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二级国重采矿工程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西安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国重大庆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二级国重油气储运工程后勤工程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国重东华大学二级国重纺织工程天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国重华南理工大学二级国重发酵工程天津科技大学江南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四川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国重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二级国重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国重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二级国重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大连理工大学轮机工程大连海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水声工程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国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二级国重飞行器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国重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二级国重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西北工业大学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国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二级国重核能科学与工程西安交通大学核技术及应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农业工程一级国重中国农业大学二级国重农业机械化工程吉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农业水土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江苏大学林业工程一级国重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二级国重木材科学与技术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国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国重江南大学二级国重食品科学南昌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中国农业大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无一级国重二级国重环境科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级学科简称与全称对照表计算机全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全称:机械工程软件全称:软件工程材料全称: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全称: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全称: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全称: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全称:土木工程化工全称: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全称: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全称: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全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全称:电气工程力学全称:力学光工全称:光学工程园林全称:风景园林学生医全称:生物医学工程仪科全称:仪器科学与技术城规全称:城乡规划学建筑全称:建筑学水利全称:水利工程交运全称:交通运输工程农工全称:农业工程安全全称: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全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全称: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全称:矿业工程船舶全称:船舶与海洋工程冶金全称:冶金工程纺织全称:纺织科学与工程航空全称: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全称:兵器科学与技术轻工全称:轻工技术与工程核科全称:核科学与技术林工全称:林业工程石油全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简介

物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是在1983年成立的原华中理工大学物理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变而来。

经过近三十年广大教职工发扬“探物穷理创新,自信自强争先”的精神,埋头苦干,艰苦创业。

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多个有突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物理学院系之一。

多年来,为国家培养输送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128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520余人,并接受了世界多个国家的留学研究生。

目前在读的本科生有近600多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0余人。

物理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精密测量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七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该学科获评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物理学院下设“理论物理中心”、“凝聚态与材料物理中心”、“光学中心”、“引力中心”、“等离子体物理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大学物理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和“物理专业教学中心”。

建有科技部“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引力与量子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本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力导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引力实验与理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并参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和磁约束核聚变(ITRE)计划平台的建设;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获准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两人),博士生导师25人,教授33人,副教授28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有3人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1人获“湖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4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人获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资助;1人被评为“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第五届全国科普作品奖”一等奖;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的称号,指导3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获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1人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十余项。

中国知名大学王牌专业

中国知名大学王牌专业

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工学第一名,管理学第一名,中国工学老大,实力超群,名副其实的大学巨无霸。

王牌专业是经济与金融、土木工程、建筑学、电子信息科学类、工程力学(钱学森力学班)、水利水电工程、临床医学。

2.北京大学北大是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都是第一名,法学第二名,稳坐综合类大学老大。

王牌专业是经济学类、法学、生物科学、元培实验班。

1.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医学第二名,文学第二名,历史学、管理学、哲学、理学、经济学实力超群,被称为南方小北大,是综合性大学的第二名。

理科最好的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软件、生命科学、医学等文科最好的专业: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哲学、新闻传播、文学、历史学、英语翻译、工商管理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培养毕业生集中在政界、社会科学界和商界等领域,科研成果也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是法学第一名,经济学第二名,哲学、文学、管理学、历史学的实力超牛,生源非常好。

最热专业是金融学。

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工学第三名,机械、电气、航海类实力强大。

合并了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为与浙江大学在工科相抗衡的强大对手。

王牌专业是土建类、机械类、电气信息类、信息安全。

4.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工学第二名,在工学、管理学、理学、医学、文学的实力超群。

浙江大学素称南方小清华。

王牌专业是:工科实验班(信息)、工科实验班(工学)、理科实验班。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是理学第三名,典型的高、精、尖的精品大学,学风正,最有资格成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王牌专业是: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

6.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是理学第二名、文学第三名,理科实力超牛。

王牌专业是物理学类、化学类、数学类、天文类。

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第一名,建筑学第二名,城市规划独步天下,连清华也甘拜下风,车辆工程也相当不错。

同济大学的三大王牌专业分数很高。

2.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第四名,80年代成为航天部的大学后,就成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强校,其它的学科也都不错。

华中科大强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发展方向

华中科大强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发展方向

华中科大强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发展方向华中科技大学的强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该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的重点学科之一。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应用数学能力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强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

因此,专业课程中注重学生对数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基础课程,学生可以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数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金融、物流、人工智能等。

因此,专业课程中也涉及到一些应用数学的内容,如数值计算、最优化方法、偏微分方程等。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能够了解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研究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专业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通过阅读文献、讨论和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学生还将参与到小组项目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的强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因此,专业课程中将安排一定的实践环节,如数学建模、实验设计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的强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基础和应用数学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应用数学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数学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科技大学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
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15个)
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学生物物理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
学计算机系统结构水利水电工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血液病)
内科学(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泌尿外)
妇产科学麻醉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通信与信息系统内科学(传染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
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12个)
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学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外科学
妇产科学麻醉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7个)
生物物理学材料加工工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水利水电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内科学
湖北省重点学科(37个)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数量经济学
社会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闻传播学
物理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
与设计)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内科学
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
药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