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朱熹传》节选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朱熹《大学章句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朱熹《大学章句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
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三代之隆,其法浸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士、众子,以至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
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俯焉以尽其力。
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
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
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
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
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
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间以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
(节选自朱熹《大学章句序》)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贤圣之君A不作B学校C之政D不修E教化F陵G夷H风俗I颓败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皆入小学”与“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两句中的“小学”含义不同。
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①,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②,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③敌领。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④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宰悦,免成役。
【注释】①虫:文中指“促织”,促织,蟋蟀的别称。
②成:成名,文中人物。
③龁:用牙咬东西。
④翼:通“翌”,第二天。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自名“蟹壳青”(命名)B. 少年固强之(本来)C. 力叮不释(放下)D. 虫尽靡(倒下)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B.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D.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12.下列句子中与“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B.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C.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朱熹传》专练
《宋史-朱熹传》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
熹幼颖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纳粟赏行,遂受职名。
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
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
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
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光宗即位,除江东转运副使,以疾辞,改知漳州。
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减经总制钱四百万。
以习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以教子弟。
常病经界不行之害,会朝论欲行泉、汀、漳三州经界,熹乃访事宜,择人物及方量之法上之。
宁宗之立,韩侂胄自谓有定策功,居中用事。
熹忧其害政,数以为言,且约吏部侍郎彭龟年共论之。
会龟年出护使客,熹乃上疏斥言左右窃柄之失,在讲筵复申言之。
御批云:“悯卿耆艾..。
..,恐难立讲,已除卿宫观。
”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
明年卒,年七十一。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
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
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
所著书皆行于世。
疾且革,手书属其子在及门人范德念、黄干,拳拳以勉学及修正遗书为言。
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B.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C.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D.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宰相书①(宋)朱熹六月八日,具位谨奉书再拜献于某官:熹尝谓天下之事,有缓急之势;朝廷之政,有缓急之宜。
当缓而急,则繁细苛察,无以存大体;当急而缓,则怠慢废弛,无以赴事几。
均之二者,皆失也。
然愚以为当缓而急者,其害固不为小,若当急而反缓,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不可以不察也。
窃观今日之势,可谓当急而不可缓者矣,然今日之政则反是,愚不知其何以然也。
窃惟朝廷今日之政,无大无小,一归弛缓,今亦未暇一一条数。
且以荒政论之,则于天下之事,最为当急而不可缓者;而荒政之中,有两事焉,又其甚急而不可少缓者也。
一曰给降缗钱②,广籴米斛。
储蓄既多,缓急足用,政使朝廷别有支拔,一纸朝驰,而米夕发矣。
此一事也;二曰速行赏典③,激励富室。
盖此一策,本以诱民,事急则籍之,以为一时之用;事定则酬之,以为后日之劝。
旋观今日,失信已多,别有缓急,何以使众?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此二事也。
然或者之论,则以为朝廷撙节财用,重惜名器④,以为国之大政,将在于此,二者之请,恐难必济。
愚窃以为不然也。
夫撙节财用,在于塞侵欺渗漏之弊;爱惜名器,在于抑无功幸得之赏。
今将预储积蓄,以大为一方之备,则非所谓侵欺渗漏之弊也;推行恩赏,以昭示国家之信,则非所谓无功幸得之赏也。
且国家经费,用度至广,而耗于养兵者十而八九。
至于将帅之臣,则以军籍之虚数,而济其侵欺之奸;馈餫⑤之臣,则以簿籍之虚文,而行其盗窃之计;苞苴⑥辇载,争多斗巧,以归于权幸之门者,岁不知其几巨万。
明公不此之正,顾乃规规⑦焉较计毫末于饥民口吻之中,以是为撙节财用之计,愚不知其何说也?大抵朝廷爱民之心,不如惜一费之甚,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盖民之与财,孰轻孰重?身之与国,孰大孰小?财散犹可复聚,民心一失,则不可以复收;身危犹可复安,国势一倾,则不可以复正。
《朱熹传》阅读练习
《朱熹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
父松字乔年。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
”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
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
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大子与之进论访白鹿洞书院址奏复其旧为《学规》倪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荼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
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纳栗赏行,遂受职名。
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躅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
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
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单之。
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
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
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半与之共。
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
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
所著书皆行于世。
熹没,朝廷以其“四书”训说立于学官。
平生为文凡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
四年,熹以年近七十,中乞致仕。
五年,依所请。
明年卒,年七十一。
(选自《宋史·朱熹传》,有删改) 【注】①荒政:赈济灾荒的措施。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 《学规》俾守之B.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C.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所欲旧/为《学规》俾守之D.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登旧/为《学规》俾守之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阅读答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阅读答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后人常用它来赞美忠贞的爱情,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
你可曾想到,这诗句之中,也包含着十分有趣的力学现象。
蚕丝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蚕“吐”出来的吗?蚕卵孵化成蚁蚕后,经过30天左右成为熟蚕。
这时蚕腹内充满了黏液体——丝液,也就是蚕丝的原料。
让我们观察蚕作茧的过程:蚕先把嘴里的丝液粘到某个相对稳固的物体上,通过嘴上的“调节口”调节丝液的流量,头按照∞字形左右摇摆,把丝液拉成丝线,并靠丝线表面上的丝胶将其粘到茧的内侧,慢慢地做成了茧。
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让粘着丝液的这个物体也随着蚕的脑袋一起摆动,结果蚕就“吐”不出丝线来了。
或者将拉出的丝线剪断,蚕也难以继续拉丝,它的头会在空中摇晃,想再找一个拴线的地方。
这说明,蚕丝不是“吐”出来的,而是“拉”出来的。
通过力的作用把丝液拉成丝线,这种现象叫“牵引凝固”。
研究者还发现,如果将作茧的蚕捏住头尾,猛地一下左右拉开,会拉出一条直径约1毫米、长约30厘米透明结实的丝线。
蚕的丝液是黏性液体,主要成分是丝蛋白,丝蛋白的链状分子是线团状态。
这些线团状分子呈圆球状,没有拉力或拉力不够时,圆球分子之间常常只滑动,没有其他变化。
一定的牵引拉力,会使各个分子还来不及流动就被抻开了。
被拉开的丝蛋白链状分子有了新的排列,产生了变异,相互靠近的分子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结合力,就形成了很结实的蚕丝。
蚕腹的丝液如果借助蚕嘴拉出,丝线纤细而漂亮,直径可细到0.002毫米,长度可达1200米左右。
在现代化学纤维工业中,人们模仿蚕,用“拉伸”的办法来制造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但现在还不能只靠拉牵就能制出漂亮而结实的丝线。
除了桑蚕,柞蚕和天蚕等也都是拉丝的。
蜘蛛结网也是这样,它肚子里有“蛛丝液”,从腹部末端拉出丝来,织成网。
蜘蛛网很有弹性,布满黏液珠,用来粘住飞虫供蜘蛛饱餐。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诗句“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正是对这一情景的描述。
龙岩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龙岩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太平州①新学记王安石①太平新学在子城②东南,治平三年,司农少卿建安李侯定仲求所作。
侯之为州也,宽以有制,静以有谋,故不大罚戮而州既治。
于是大姓相劝出钱,造侯之庭,愿兴学以称侯意。
侯为相地迁之,为屋百间,为防环之,以待水患。
而为田二十顷,以食学者。
自门徂堂,闳壮丽密,而所以祭养之器具。
盖往来之人,皆莫知其经始,而特见其成。
既成矣,而侯罢去,州人善侯无穷也,乃来求文以识其时功。
②嗟乎!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
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而李侯知以为先,又能不费财伤民,而使其自劝以成之,岂不贤哉!然世之为士者,知学矣,而或不知所以学,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____________。
③盖继道莫如善,守善莫如仁。
仁之施,自父子始。
积善而充之,以至于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推仁而上之,以至于圣人之于天道,此学者之所当以为事也。
昔之造书者实告之矣。
有闻于上,无闻于下,有见于初,无见于终,此道之所以散,百家之所以盛,学者之所以讼也。
学乎学,将以一天下之学者至于无讼而止。
游于斯,餔③于斯,而余说之不知,则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
李侯之为是也,岂为士之美食逸居而已者哉?治平四年九月四日,临川王某记。
注:①太平州:宋代设置,州治设今安徽当涂姑孰城。
②子城:姑孰城的内城,在姑孰城北面。
③餔:吃饭。
(1)可填入第②段横线处的虚词是()A.也B.者C.焉D.耳(2)第②段从“为吏者”写到“为士者”,分析其用意。
(3)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就这是圣人之道流传、百家之说形成、读书人彼此称颂的原因。
B.就这是用来流传圣人之道、兴盛百家之说、让读书人争辩的方法。
C.就这是圣人之道离散、百家之说兴盛、读书人争辩不止的原因。
D.就这是散播圣人之道、形成百家之说、使读书人互相颂扬的方法。
(4)对第③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立州学目的在于统一士人思想,最终目标是没有思想争辩分歧。
2022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分析专项复习卷二十三(含答案)104847
2022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分析专项复习卷二十三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100分)(3)结合选文,说说朱熹是一个怎样的人。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檐①堂②洿③【乙】折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
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以为④⑤(3)【甲】文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从什么角度表现了莲的哪种品质?4(节选自郑燮《游江》)【注】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4中考模拟新题速练17文言文阅读(读书学习类)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新题速练】文言文阅读(读书学习类)(全国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2024·宁夏银川·一模)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冕①者,诸暨②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踏田者,父怒,挞③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④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⑤闻而异之,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宋濂《宋学士文集》)注:①王冕:元末著名画家、诗人。
②诸暨:今浙江境内。
③挞:用鞭棍等打人。
④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
⑤韩性:元末大学者。
【丙】许衡,字仲平。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①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②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③诸义而后发。
朱熹《与长子受之》(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朱熹《与长子受之》(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与长子受之朱熹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④,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⑤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⑥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⑦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子大全》)【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借指父母。
③汩(ɡǔ):搅乱,扰乱。
④闻见:这里指相互探讨,增长见识。
⑤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⑥乡党:乡里、家乡的人。
⑦无忝(tiǎn):不要辱没。
忝,辱。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盖汝好学 / 盖大苏泛赤壁云 B.千里从师 / 齐师伐我C.即是自不好学 / 是故谋闭而不兴 D.然今遣汝者 /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11.用自己的话说说朱熹让儿子离家千里从师的原因。
(3分)答案:9. D(A.如果/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B.老师/军队。
C.表肯定判断,是/指示代词,这。
D.表转折,但是。
)10. (3分,每错、多、少1处扣1分)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11. (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①担心儿子在家里被俗务缠身,不能专心读书;②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儿子,影响父子关系;③担心儿子在家里没有朋友一起探讨,增长见识。
【参考译文】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
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
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宋代人物传记《朱熹》训练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宋代人物传记《朱熹》训练题含答案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
父松字乔年,中进士第。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
”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
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
明年,以辅臣荐,与徐度、吕广问、韩元吉同召,以疾辞。
孝宗即位,诏求直言,熹上封事言:“圣躬虽未有过失,而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
朝政虽未有阙遗,而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
利害休戚虽不可遍举,而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
陛下毓德之初,亲御简策,不过风诵文辞,吟咏情性,又颇留意于老子、释氏之书。
夫记诵词藻,非所以探渊源而出治道;虚无寂灭,非所以贯本末而立大中。
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
”次言:“修攘之计不时定者,讲和之说误之也。
夫金人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则不可和也明矣。
愿断以义理之公,闭关绝约,任贤使能,立纪纲,厉风俗。
数年之后,国富兵强,视吾力之强弱,观彼衅之浅深,徐起而图之。
”次言:“四海利病,系斯民之休戚,斯民休戚,系守令之贤否。
监司者守令之纲,朝廷者监司之本也。
欲斯民之得其所,本原之地亦在朝廷而已。
今之监司,奸赃狼藉、肆虐以病民者,莫非宰执、台谏之亲旧宾客。
其已失势者,既按见其交私之状而斥去之;尚在势者,岂无其人,顾陛下无自而知之耳。
”隆兴元年,复召。
入对,其一言:“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
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其二言:“君父之仇不与共戴天。
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
”且陈古先圣王所以强本折冲、威制远人之道。
朱熹《与长子受之》(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朱熹《与长子受之》(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与长子受之朱熹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④,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⑤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⑥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⑦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子大全》)【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借指父母。
③汩(ɡǔ):搅乱,扰乱。
④闻见:这里指相互探讨,增长见识。
⑤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⑥乡党:乡里、家乡的人。
⑦无忝(tiǎn):不要辱没。
忝,辱。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盖汝好学 / 盖大苏泛赤壁云 B.千里从师 / 齐师伐我C.即是自不好学 / 是故谋闭而不兴 D.然今遣汝者 /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11.用自己的话说说朱熹让儿子离家千里从师的原因。
(3分)答案:9. D(A.如果/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B.老师/军队。
C.表肯定判断,是/指示代词,这。
D.表转折,但是。
)10. (3分,每错、多、少1处扣1分)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11. (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①担心儿子在家里被俗务缠身,不能专心读书;②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儿子,影响父子关系;③担心儿子在家里没有朋友一起探讨,增长见识。
【参考译文】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
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
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解题步骤】 第一步,根据文段大意理解句子意思。 第二步,翻译重点字词。 第三步,根据“直译”原则表述句意。 注意事项】 判断句多以“……者……也”或“乃”“即”“皆” “则” 等为标志。
被动句多以“为”“见”“于”等为标志。 省略句常见地是省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于”或 “以”。 倒装句:何陋之有(正常语序“有何陋”);甚矣,汝之不惠 (正常语序“汝之不惠甚矣”);吾谁与归(正常语序“吾与 谁归”)
选文叙述了朱熹重视民众教化地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①挑选县里地优秀人才作学生,给它们讲 授修身治人地道理;②访问郡学,与学子交流学问;③访 问白鹿洞书院遗址,奏请朝廷修复书院;④制定学规,让 学子遵守。
】 题干要求概括“朱熹重视民众教化”地事迹。从选文后 半部分中找出关键语句,如“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 圣贤修己治人之道”“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 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等,进行分点概括即可,不可照抄原文。
阅读 第38课时 文言文阅读(二)
专题突破Βιβλιοθήκη 1 考点 2 5年中考聚焦
1 考点
· 考点3 句子翻译 · 考点4 文意理解与概括 · 考点5 人物形象分析
考点3 句子翻译 解题方法】 文言文句子翻译六字诀: 留: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保留不译。 直:古今词义相同,直接翻译。 补:有省略地词语或成分,加以补充。 删:有多余地,无实在意义地词语或成分,删去。 调:遇到特殊句式,要调整语序。 换:古今词义不同,表述不同,要替换。
解题方法】 1. 通读全文,把握文段大意。 2. 依据题干要求,精读有关语段,筛选有效地信息。 3. 找准有关语句,从细处着眼,判断信息是否符合题干要 求。 4. 分点归纳概括要点,准确,有条理地表述答案。
《宋史·朱熹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熹,字元晦,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孝宗即位,诏求直言,熹上封事..言:“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而可以应天下之务。
”隆兴元年,复召。
入对,其一言:“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
”洪适为相,主和,论不合,归。
淳熙元年,始拜命。
五年,史浩再相,除知南康军,降旨便道之官,熹再辞,不许。
明年夏,大旱,诏监司、郡守条其民间利病,遂上疏言:“今宰相、台省..、谏诤之臣皆失其职,而陛下所与亲密谋议者,不过一二近习之臣。
名为陛下独断,而实此一二人者阴执其柄。
”上读之,大怒曰:“是以我为亡也。
”熹以疾请祠,不报。
熹以前后奏请多所见抑,幸而从者,率稽缓后时,蝗旱相仍,不胜忧愤。
复奏言:“为今之计,独有君臣相戒,痛自省改。
其次惟有尽出内库..之钱,诏户部免征旧负,遴选贤能,责以荒政,庶几犹足下结人心,消其乘时作乱之意。
”光宗即位,改知漳州。
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减经总制钱四百万。
以习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以教子弟。
土俗崇信释氏,男女聚僧庐为傅经会,女不嫁者为庵舍以居,熹悉禁之。
宁宗即位,有旨修葺旧东宫,为屋三数百间,欲徙居之。
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疏入不报,然上亦未有怒熹意也。
始,宁宗之立,韩侂胄自谓有定策功,居中用事。
熹忧其害政,数以为言,在讲筵..复申言之。
赵汝愚既相,收召四方知名之士,中外引领望治,熹独惕然以侂胄用事为虑。
汝愚方谓其易制,不以为意。
及汝愚亦以诬逐,而朝廷大权悉归韩侂胄矣。
庆元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
明年卒,年七十一。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B.嘉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C.嘉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D.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封事,是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时,为防止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宋】朱熹《诗集传序》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宋】朱熹《诗集传序》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宋】朱熹《诗集传序》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诗集传序(节选)【宋】朱熹曰:“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
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行有是非。
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
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
昔周盛世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
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
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巡守,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陟之典。
降自昭、穆而后,寖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
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
而其善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
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
”曰:“然则国《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是,何也?”曰:“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
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
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
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故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
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犹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
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
”……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辑《诗传》,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
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书。
百丈山记朱熹阅读答案
百丈山记朱熹阅读答案①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山之胜盖自此始。
②循磴而东,既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
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
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
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
门内跨池又为石梁。
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
庵才老屋数间,卑痹迫隘,无足观。
独其西阁为胜。
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
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
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
乃壁其后,无所睹。
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③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
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
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
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
畏险者或不敢度。
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④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
而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⑴山之胜盖自此始()⑵日光烛之()⑶台当山西南缺()⑷日薄西山()⑴美景⑵照⑶面对、正对⑷迫近(4分)1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十余级乃得度其沫乃如散珠喷雾B.既皆赋诗以纪其胜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C.其声溅溅然阁据其上流D.出山门而东十许步曲折而上C(2分)(A前:才,副词;后:竟,副词B前:来,连词;后:把,介词;C它的,代词;D前:并且,连词;后:地,连词)19.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⑴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⑵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6分)⑴乡里的人在石壁上凿出石级为路,用来行走,并且在它的东面修造了祭神的祠堂(容、度、而,各给1分)⑵因此每处另外写了一首小诗来记述这些地方的景致,献给一起游玩的几个朋友。
《宋史·朱熹传》节选阅读答案
《宋史·朱熹传》节选阅读答案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
父松字乔年。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
”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
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
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
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
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纳粟赏行,遂受职名。
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
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
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
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
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
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
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
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
所著书皆行于世。
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悉厘而革之厘:整理。
B.为《学规》俾守之俾:并且。
C.单车屏徒从屏:使……退避。
D.有短熹者短:诋毁,指摘。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政事可观”和“为学”成就的一组是()A.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箪瓢屡空,晏如也B.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大抵穷理以致其知C.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D.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所著书皆行于世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的一项是()A.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史·朱熹传》节选阅读答案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
父松字乔年。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
”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
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
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
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
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纳粟赏行,遂受职名。
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
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
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
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
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
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
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
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
所著书皆行于世。
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悉厘而革之厘:。
B.为《学规》俾守之俾:并且。
C.单车屏徒从屏:使……退避。
D.有短熹者短:诋毁,指摘。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政事可观”和“为学”成就的一组是()
A.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箪瓢屡空,晏如也
B.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C.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D.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所著书皆行于世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的一项是()
A.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
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这句话表明了自己对孝道的认识。
B.朱熹非常注重教育。
政务繁忙之余,他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
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C.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
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他还只身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朱熹认为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错误很多,于是他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
17.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5分)
(2)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5分)
参考答案:
14.B(俾:使)
15.D(A项前一个是表现朱熹的年轻有为,后一个表现朱熹的安贫乐道;B项前一个表现朱熹耿直、倔强的性格;C项后一个表现朱熹高尚的气节。
)
16.D(不是“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错误很多”,而是“含混隐晦”。
)
17.(1)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
(值:逢,遇;岁:一年;全活:得以保全性命)(5分)
(2)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于是)他所管辖的境内,风纪肃然。
(惮:害怕;引去:弃官离去;所部:所管辖的境内)(5分)
【附】参考译文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
他父亲朱松字乔年。
朱熹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就是天。
”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
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
道:“不能像这样去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
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
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
淳熙五年,朱
熹受命掌管南康军。
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
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
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
参观白鹿洞书院遗址,上奏恢复它原来的样子,制定《学规》让他们遵守。
当时浙东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要求他当天轻车前往就任。
(然而)又因为朝廷对南康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朱熹辞谢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
朱熹就任后,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米商,免除(蠲:juān)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浙东,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
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
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
所有丁钱、役法这类规定条款,如对百姓不利,他全部出来加以革除。
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际进行规划,一定为百姓做长远的打算。
有人毁谤朱熹,说他政务荒疏,皇上对王淮曰:“朱熹政绩却是大有可观啊。
”
朱熹在考中进士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只有二十七年(古代官
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
家境一
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但他却能安然处之。
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并和他们一起吃饭。
朱熹常常(需要)开口向别人借钱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
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并自我检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他曾说过,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由于圣贤经书的宗旨没有阐明,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也就含混隐晦。
于是,朱熹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
他所写的书在世上广泛流传。
朱熹死后,朝廷把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
朱熹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他的学生的问答一共八十卷,还有别录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