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综述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研究报告
02
研究综述
机械工程历史发展
1 2
古代机械工程
从古埃及、古希腊到中世纪的机械工程发展, 以及古代机械工程对后世的启示。
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工程
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探讨机械工程的快速 发展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3
20世纪的机械工程
概述20世纪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包括流水线 生产方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机器人技 术等。
加强实践环节
机械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 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完善教学资源
为了提高机械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 验设备等。
THANKS
详细描述
机械工程在交通运输领域中扮演着基础支撑的角色。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 运输方式的发展都离不开机械工程技术的支持。机械工程师在设计、制造、维护 交通工具和设施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捷和安全保障。
航空航天领域
总结词
高科技、国家形象
详细描述
航空航天领域是机械工程的重要应用领域 之一,是国家形象和技术实力的体现。机 械工程师在飞机、火箭、卫星等航空器的 设计、制造、试验和维护方面提供技术支 持,确保其性能和质量达到要求。同时, 机械工程师也在航空航天器的应用方面提 供技术支持,如空中交通管制、航空救援 等。
能源领域
总结词
关键领域、绿色发展
详细描述
能源领域是机械工程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机械工程师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领域发挥着重 要作用,涉及风力发电、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技术开发和应用。同时,机械工程师也在节能减排、能源循环利 用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为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0802机械工程学科基本要求
0802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机械工程是以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各类机械产品在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全寿命周期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的应用学科。
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任务是融合并综合应用机械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和数学、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 对机械结构、机械系统、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研制满足人类生活、生产和科研活动需求的产品,并不断提供设计和制造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
本学科具有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以及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使能技术的特性,它是发现规律并用以改造世界的强有力工具。
机械工程学科主要包括5个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和微机电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产品和装备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等进行构思、创新和分析优化的一门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研究加工制造过程及其自动化理论与技术的学科;机械电子工程是融合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等技术而形成机电一体化产品理论和技术的学科;车辆工程是研究动力驱动陆上运动车辆的基础理论、设计和制造的重要工程应用学科;微机电工程学科是研究具有微纳米尺度特征的功能器件与系统的设计、制造与性能表征的一门学科。
机械工程学科的各研究方向之间相互联系,学科技术相互渗透,学科发展相互促进。
近年来,机械工程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数字化制造、微机电系统、微纳制造、生物制造、智能制造等前沿和新兴研究领域。
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制造是今后制造技术遵循的重要原则;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使制造进入数字化时代,传统制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制造技术进一步与生物、纳米、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相融合,为制造科技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制造技术不断在非常规制造方向取得突破,在特殊尺度(大、小)、极端环境等条件下,制造出极高功能和性能的器件、装备和系统。
机械手文献综述
机械手文献综述(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设计(论文)题目: 4自由度气动机械手设计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卢锋学号: 07403010309 指导教师:杨超珍2010年 12 月 24 日机械手的发展及应用前言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
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要标志。
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
生产水平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带动了整个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
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
然而在机械工业中,加工、装配等生产是不连续的。
单靠人力将这些不连续的生产工序接起来,不仅费时而且效率不高。
同时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有时还会出现失误及伤害。
显然,这严重影响制约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机械手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情况,它不存在重复的偶然失误,也能有效的避免了人身事故。
1.机械手的组成1.1 执行机构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其组成及相互关系如下图:(1)手部手部安装在手臂的前端。
手臂的内孔装有转动轴,可把动作传给手腕,以转动、伸屈手腕,开闭手指。
机械手手部的机构系模仿人的手指,分为无关节,固定关节和自由关节三种。
手指的数量又可以分为二指、三指和四指等,其中以二指用的最多。
可以根据夹持对象的形状和大小配备多种形状和尺寸的夹头,以适应操作需要。
(2)手臂手臂有无关节和有关节手臂之分本课所做的机械手的手臂采用无关节臂手臂的作用是引导手指准确的抓住工件,并运送到所需要的位置上。
为了使机械手能够正确的工作,手臂的三个自由度都需要精确的定位。
总括机械手的运动离不开直线移动和转动二种,因此,它采用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直线油缸、摆动油缸、电液脉冲马达、伺服油马达、直流伺服马达和步进马达等。
机械工程培养方案、选课要求与细节
机械工程一、专业领域简介机械工程包括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主要学科领域,是支撑国家装备制造业这一基础支柱产业的重要学科。
由于现代人类制造活动正在由技艺上升为科学,以及制造活动的综合性与开放性,使机械工程学科与现代物理、数学、化学、信息、材料、自动化、生命、管理和系统等科学的发展密切结合和交叉,又是富有活力和迅速发展的学科。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具有几十年的历史,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辽宁省重点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下设的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机械工程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学科。
学科拥有以闻邦椿院士为首的一批学术带头人和杰出科研学术队伍,包括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15人)、副教授57人,并具有良好的实验研究条件和公共研究支撑平台。
近五年在重大装备动力学和综合设计、机械结构强度及可靠性、高速高效加工工艺技术、数字化并联制造装备、网络化制造、设备监测故障诊断等几个重要方向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大项目及其他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近0.6亿元,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余项、发明等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近千篇,出版著作近百部。
二、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该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专业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现代技术和方法,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具备独立担负本职业领域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社会人文、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解决专业问题的现代技术和方法。
该学位获得者应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机械基础教案(模板)
05
06
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和制作成果。
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成果展示
实验报告
学生需按照实验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 记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部分。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
各小组需将设计成果进行展示,包括设计方案、制作过程、功能演示和成果评 价等。展示形式可以是PPT、视频或实物等。同时,学生需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 和成果展示材料。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中的案例分析、实验和课程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机械工程 领域的发展需求。
课程内容与结构
机械工程基本概念
介绍机械工程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发 展历史等。
经验设计
根据同类产品已有的设计经验,结合实际情 况进行改进和优化。
试验设计
通过试验手段探索设计方案,验证设计理论 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优化设计原理及应用
优化设计原理
数学规划方法
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目标函数的 极值,得到最优设计方案。
运用数学规划理论和方法,建立优化数学 模型,通过计算机求解得到最优解。
机构运动学分析
机构运动学概述
机构运动学是研究机构运动规律的学 科,主要研究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 速度等运动参数。
机构位置分析
通过机构的几何关系,确定机构中各 构件的相对位置。常用方法有解析法 和图解法。
机构速度分析
研究机构中各点的速度以及构件间的 相对速度。通过速度瞬心法、速度多 边形等方法进行分析。
多目标优化方法
智能优化算法
针对多个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寻求综合最 优方案。
机械工程课程总结模板
机械工程课程总结模板[机械工程课程总结]一、课程介绍机械工程是一门专注于机械结构、动力学、材料和能源转换等领域的工程学科。
在本学期的机械工程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多个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涵盖了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力学分析和工程实践等方面。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机械工程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在实际问题解决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在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机械元件的设计原理、CAD软件的应用和工程图的绘制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通过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践,掌握了常用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和标准,学会了使用Pro/E等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并能够根据设计要求绘制出符合工程标准的图纸。
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力学分析力学分析是机械工程中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力学分析,我们能够对力、力矩、应力、应变等物理量进行分析和计算。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分析等内容,对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数学建模、力学原理的运用和计算软件的辅助,我们能够有效地解决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分析问题,提高工程效率和安全性。
四、工程实践机械工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工程实践课程中,我们分为小组进行了多个实践项目,如机械组装、机械加工和控制系统设计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同学们共同分工合作,根据实际要求制定了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实操操作。
这些实践项目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学期的机械工程课程学习,我对机械工程学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不仅掌握了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还学会了力学分析的方法和工程实践的应用。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机械工程课程的总结。
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201)
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201)(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一、学科简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21世纪先进生产工程领域最注重开发的高新技术方向之一,是现阶段国民经济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发展的战略重点。
该学科主要研究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模式、现代设计与制造方法、系统工程与生产管理等有关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同时,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改变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面貌,使该学科已成为多种技术相互渗透与集成的综合学科。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实力的学术队伍。
现有教职工38人,教授7人,副教授11人,高级工程师2人,其中博士学位5人,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
自2002年以来,该学科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级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项目18项和承担各类横向科研项目多项。
发表学术论文256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4篇、发表在国外重要刊物上10篇、国内核心刊物上150余篇。
目前,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的条件,拥有较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与仪器,是机制方向硕士生比较理想的深造场所。
二、培养目标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着眼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研究生应在本学科中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制造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本学科创新技术研究分析方法、实验测试技术、科研与开发的方法和技术;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分析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的研究;至少熟练掌握和应用一门外国语;初步具备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研究和工程项目开发的能力。
可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三、学习年限三年。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四、主要研究方向(1)现代制造与动态测试技术子方向:1、虚拟制造与网络化制造技术2、特种加工与精密制造技术3、快速成型技术4、虚拟仪器开发平台与体系结构5、机械设备动态测试理论与方法(2)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子方向:1、CAD/CAE/CAM2、产品建模、仿真及分析3、机械产品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设计4、机械产品一体化加工技术5、CIMS与制造业信息化6、虚拟设计自动化理论与方法;(3)机械系统测试与控制子方向:1、机械设备数控系统研究2、制造过程智能化测试与控制3、机械制造精度设计与控制4、流体传动与控制5、微机电系统6、汽车电子与智能仪表(4)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子方向:1、机械动力学动态设计及仿真2、机器人机构学3、机械传动及摩擦学4、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五、课程设置与培养环节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所修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社会实践及补修课程(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补修课程,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
浅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
浅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工科院校机械类和机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对学生工程系统训练、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选择常用零件并对其进行强度计算的能力。
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尤其是专业课的学习。
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与高等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思路。
ﻭ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培养目标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大多是面向生产第一线.所以,学生应具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能力,而不需要象本科生那样,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设计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应学生对工程实际中常用机构、零件等知识的学习和结构的拆装等动手能力的培养.ﻭ(2)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目前,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普遍存在内容不符合必须与够用的原则,有的教材重理论分析,轻实际应用,而与工程实际结合的相关内容偏少,且实例少;有的教材则是在本科教材基础上的压缩和删繁就简,而导致所含内容不够或教学时数较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求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数高于理论教学课时数。
(3)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与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不相适应.注入式教学在教育目标上,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采用的是单向填鸭式的强制灌输,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4)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的大信息量、**求相互矛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是四多,即讲授的机构多、零件多、图表多及设计计算多,仅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陈旧教学手段显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知识的。
二、教学的原则及基本思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本着理论必须与够用及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原则来实施教学。
机械基础课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机械基础课程作为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然而,当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 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需求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2. 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4. 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手段落后。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本研究提出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构建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体系;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创新意识;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4. 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通过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调研,分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2.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机械工程实际需求,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方面。
3.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等,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创新意识。
4.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5. 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教学改革的有效性;4. 实践研究法:在教学中实施教学改革措施,验证改革效果。
《机械基础》最终教案
天津城市学院附属渤海职专机械基础——教案学校城市学院附属渤海职专课程名称机械基础授课班级电气、机电班任课教师:殷旺教学过程及说明;★教具演示并导入新课:(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螺纹联接:利用螺纹零件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相对固定起来的联接。
螺旋传动:利用螺纹零件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从而传递运动或动力的装置.一、螺纹的形成二、螺纹的类型1、按线数分在圆柱体上沿一条螺旋线切制的螺纹,称为单线螺纹。
也可沿二条、三条螺旋线分别切制出双线螺纹和三线螺纹。
单线螺纹主要用于联接,多线螺纹主要用于传动。
2、按螺旋线绕行方向按螺旋线绕行方向的不同,又有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之分。
通常采用右旋螺纹,左旋螺纹仅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3、位置分螺纹有外螺纹和内螺纹之分。
在圆柱体外表面上形成的螺纹,称为外螺纹,在圆孔的表面上形成的螺纹,称为内螺纹。
普通螺纹又有粗牙和细牙两种。
公称直径相同时,细牙螺纹的螺距小,升角小,自锁性好,螺杆强度较高,适用于受冲击、振动和变载荷的联接以及薄壁零件的联接。
细牙螺纹比粗牙螺纹的耐磨性差,不宜经常拆卸,故生产实践中广泛使用粗牙螺纹。
三、螺纹的主要参数螺纹的主要参数:(1)大径(d、D)——螺纹的最大直径。
对外螺纹是牙顶圆柱直径(d),对内螺纹是牙底圆柱直径(D)。
标准规定大径为螺纹的公称直径。
(2)小径(d1、D1)——螺纹的最小直径。
对外螺纹是牙底圆柱直径(d1),对内螺纹是牙顶圆柱直径(D1)。
(3)中径(d2、D2)——处于大径和小径之间的一个假想圆柱直径,该圆柱的母线位于牙型上凸起(牙)和沟槽(牙间)宽度相等处。
此假想圆柱称为中径圆柱。
(4)螺距(P)——在中径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5)导程(S)——同一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之间的轴向距离。
对单线螺纹,S=P;对于线数为n的多线螺纹,S=np。
(6)牙形角(α)——在轴向截面内螺纹牙形两侧边的夹角。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思政的设计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思政的设计在当今时代,机械制造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培养出更多具备机械制造技能的优秀人才,同时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本文将介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在此基础上,还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机械制造观念,提高其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将思政教育融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认识到国家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振兴国产机械制造业的远大志向。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了解机械制造业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机械制造技能和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为主线。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政教育:将爱国主义、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元素融入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学科融合:注重跨学科学习,将机械制造与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进行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内外机械制造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在机械制造领域发挥所长。
素质目标: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为了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课程内容:理论知识:涵盖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材料选用等方面的知识。
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评价方式: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实验操作等表现,期末考试则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教学设计依据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本课程是以高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企业有关专家与本院专业教师共同反复研讨下,结合专业教学经验与专业工作过程特点,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从事机械制造工作的专业必修课程。
其功能与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机械的机构与通用零件设计有深刻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具备从事机械机构与通用零件设计的基本专业技能,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的顶岗实习作前期准备。
课程的设计思路:以机械设计过程涉及到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领域为课程主线,以各种机械制造的工作过程所需要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与技能特各种点,采用循序渐进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学习领域、知识点、技能点典型案例分析与讲解等工作项目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掌握各种类型机械机构设计、受力分析、强度计算与金属材料的应用及通用零件的选型设计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实际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
课程特色:理念创新:本课程构建了“总——分——总”的体系形式,课程内容及项目选取着眼解决机械设计的实际问题,以实际应用项目为载体选取知识点,进行项目分解与重组,以“必须、够用”为度,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精选并优化组合,使其成为一门完整系统的综合化课程。
方法创新:在教学中灵活采用项目教学、案例分析、现场教学、专项设计与训练等多种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形式创新:将本课程的学习与中级钳工、中级制图员及二维和三维CAD 的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将机械零件及设备的测绘、折装、调整、应用和维护穿插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并设置培训中心,派专门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通过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就业上岗创造良好的条件。
2、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学会应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中简单的力学问题。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综述报告
技术改造—27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综述报告谷 龙(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1、引言《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注重方法论述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同时在论述过程中根据工科学生的具体情况尽量避免高深的数学论证,紧密结合控制工程与机械工程实际,用机械与电气实例解释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其能很好地在数理知识和专业知识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安徽的经济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其优先得到的发展机会是不言而喻的。
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的实验现状2.1国内高校的实验方法 国内的一些高校从自身的办学定位出发,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 一是以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为代表的国内著名理论研究型高校,其办学宗旨是培养高水平的理论创新型人才。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必须从传统的控制理论知识的讲述,转变到如何引导学生应用课堂上所学的相关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去解决机械工程中相关的控制工程问题,为此,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
二是以众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实际操作型学校,其办学宗旨是培养企业设备的操作工人,他们大多采用的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为目的的实验方法。
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企业直接提供来之即用的产业工人。
2.2国外高校的实验方法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实验室成为从事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建设规模和实验室的功能得到了不断加强,由此带来的实验室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2015 年12 月18 日,据人民网报道:“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一博士后实验人员当场死亡。
”此次实验室安全事故再一次敲响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警钟。
为了保障实验室财产与实验人员的安全,高校应把实验教学安全规范与管理作为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首要任务。
国外实验室安全规范与管理情况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其高校对安全管理高度重视,每所高校都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实验安全工作,机构内成员大多是专业技术人员。
机械研究生学习计划
机械研究生学习计划引言机械工程是一门广泛而又有深度的学科,它涉及到机械设计、材料科学、动力学、控制学、自动化等多个领域。
作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我怀着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和追求知识的激情,下定决心要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这个学术领域,我既希望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希望能够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创新和应用。
本文将对我的机械研究生学习计划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力求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能够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和职业抱负。
一、基础课程学习1.1 《高级力学》高级力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包括刚体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等内容。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将深入理解刚体和弹性体的力学性质,学习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掌握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将对机械系统的力学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日后的工程设计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2 《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另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循环、传热和流体动力学等内容。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将学习热力学基本原理和定律,掌握传热和流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将了解能源转换和传递的基本原理,为机械系统的能量效率和性能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1.3 《机械系统动力学》机械系统动力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涉及到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振动和噪声控制、机械系统模态分析等内容。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将深入了解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和振动特性,学习现代噪声控制和机械系统模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将对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和振动噪声控制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日后的工程设计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4 《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数值分析、计算方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等内容。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将学习数值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技术和工程应用。
福大机械专业课资料
福大机械专业课资料福大机械专业课资料综述1. 介绍福大机械专业课程是福建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开设的一系列课程,涉及机械设计、制造、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这些课程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他们成为优秀工程师的基础。
2. 课程内容福大机械专业课程涵盖了机械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其中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材料学、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学科。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3. 课程资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福大机械专业课程,学院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教材、讲义、实验指导书、课程PPT等。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学院网站或在线教学平台获得这些资料。
一些老师会将自己编写的教学资料分享给学生,这些资料常常涵盖了深度和广度更为全面的内容。
4. 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在学习福大机械专业课程时,深度和广度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深度指的是对某一特定课题的深入研究和理解,而广度则是对于整个机械工程领域的全面掌握。
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应注重建立起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理解和掌握。
逐步扩展知识范围,学习更深入的专业课程。
还应注重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机械专业学生,我一直对福大机械专业课程的学习充满热情。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我逐渐掌握了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了解。
通过教材、讲义、实验指导书和老师的授课,我逐步建立起了对机械专业课程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对于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我认为应该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知识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课堂上,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实践。
学生也应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多阅读相关文献和参与实践项目,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机械工程学科
机械工程学科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80200)一、培养目标1、进一步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动向,具有在本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使用外文进行科技写作的能力,能基本听懂用外语所作的本学科学术报告,进行初步的国际学术交流。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科方向1、CAE 、VP 技术。
主要研究:机械产品或系统的可视化技术、数字化样机技术、虚拟制造技术、NC 技术等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以加深对工程对象的形状、功能、性能等方面的表达与分析,研究和开发特色鲜明、专业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促进机械产品的设计自动化、分析自动化、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的进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2、材料加工过程仿真研究。
主要研究:①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利用有限差分法计算材料成形过程温度场的方法和应用;②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求解过程及其在材料成形中的应用;③刚塑性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④金属成型加工过程中的数值模拟;⑤塑料注射成形中的数值模拟。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3、农产品物流技术与装备研究。
主要针对大宗农产品开展储存个性化研究和储存系统设计,储存智能化研究和智能化管理技术,物料载运系统设计与物流智能决策研究,智能交通流决策与控制研究。
(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4、粮油食品机械设计及理论。
基于对食品物性和食品原料及其在制品的多样性研究,综合运用现代设计思想和方法,创新地设计机械产品,推动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深化粮油食品的精深加工和高效转化。
机械工程百科
机械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共 14 所)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燕山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凝汽器
机,用以驱动矿井排水泵。但是这种蒸汽机的燃料消耗率很高,基本上只应 用于煤矿。1765 年 J.瓦特发明了有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降低了燃料消 耗率。1781 年瓦特又创制出提供回转动力的蒸汽机,扩大了蒸汽机的应用范 围。蒸汽机的发明和发展,使矿业和工业生产、铁路和航运都得以机械化。 蒸汽机几乎是 19 世纪唯一的机械动力源。但蒸汽机及体积庞大、笨重,应 用很不方便。19 世纪末,电力供应系统和电动机开始发展和推广。20 世纪 初,电动机已在工业生产中取代了蒸汽机,成为驱动各种工作机械的基本动
目录
机械工程简介 机械工程(代码:0802)学科分类 拥有机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 发展过程 涉及范围 服务领域 工作内容 学科内容 机械工程简介 机械工程(代码:0802)学科分类 拥有机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 发展过程 涉及范围 服务领域 工作内容 学科内容
• 未来展望 • 开设机械工程课程的高校
喷气发动机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机械产品的需求猛增。生产批量的增大和精密加工技术 的进展,促进了大量生产方法(零件互换性生产、专业分工和协作、流水加 工线和流水装配线等)的形成。
简单的互换性零件和专业分工协作生产,在古代就已出现。在机械工程 中,互换性最早体现在 H.莫兹利于 1797 年利用其创制的螺纹车床所生产的 螺栓和螺帽。同时期,美国工程师 E.惠特尼用互换性生产方法生产火枪,显 示了互换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这种生产方法在美国逐渐推广,形成了所谓 "美国生产方法"。20 世纪初期,H.福特在汽车制造上又创造了流水装配线。 大量生产技术加上 F.W.泰勒在 19 世纪末创立的科学管理方法,使汽车和其 他大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很快达到了过去无法想象的高度。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反转法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反转法在机械设计中,凸轮机构是一种重要的传动系统组成部分。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系统中,如内燃机、压缩机、打字机等,用于控制复杂的运动模式。
其中,凸轮反转法是一种设计凸轮机构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反转凸轮的运动方向,从而实现更为精准的运动控制。
凸轮反转法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通过改变凸轮的转动方向来改变从动杆的运动方向。
具体来说,当凸轮向某个方向转动时,从动杆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当凸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从动杆则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这就是凸轮反转法的原理。
凸轮反转法在机械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的内燃机中,通过使用凸轮反转法,可以将活塞的运动方向与曲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活塞在气缸中的运动更为平稳,提高了内燃机的效率。
在打字机中,凸轮反转法也被用于控制打印头的运动,从而实现了高精度的打印。
凸轮反转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
由于凸轮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动准确等优点,因此在使用凸轮反转法时,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优点,从而实现更为精准的控制。
凸轮反转法还可以有效地减小机构的冲击和振动,提高了机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机械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凸轮反转法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例如,在机器人领域中,凸轮反转法可以用于控制机器人的关节运动,从而实现更为精准的动作控制。
随着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凸轮反转法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凸轮反转法是机械设计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相信凸轮反转法将会在未来的机械设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反转式共轭凸轮蔬菜钵苗移栽机构进行设计与仿真,旨在提高移栽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出反转式共轭凸轮机构的优点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蔬菜钵苗移栽机构,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该机构在移栽效率和精度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性能,为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基于行动导向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建设
基于行动导向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徐向红【摘要】针对机械类就业岗位工作任务的现状,对机械类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并改革考核方式,侧重学生能力的评价.【期刊名称】《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13)004【总页数】4页(P42-45)【关键词】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行动导向;课程建设【作者】徐向红【作者单位】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张家港,21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3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
这样的教学方式,以传授——接受为知识的传播方式,以学生被动地全盘接受所授知识为前提,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没有考虑学生实现批判的方式接受新知识,并能在学习中立即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强化对新知识的选择与吸收能力,实现教与学的同步与交互,提高教学效率,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理论和岗位能力实训教学相脱节,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原有教学模式,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专业学习领域的技术基础课的相关知识是学生进入专业课程与后续能力训练必须掌握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可持续发展及岗位性的特点。
技术基础课汇集了就业与再就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工程常识、实用技术、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以及创新思维等,并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是学生在大学进行系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与就业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传统的课程教学,要求为后续课程提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基础理论上提出了过多或过高的要求,过分强调学科的理论性与系统性,忽视了教学对象是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差这一客观事实,并带有本科相对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深厚的基础理论的铬印;而教学重点上没能强调在工程实践中如何合理选择、正确应用专业基础指导专业学习与工作这一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基础课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使其课程开设的实用性和教学的实际效果得不到提升,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认为专业基础课程没有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综述-----机电工程系刘小兰一、课程基本情况《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是在课改改过程中将《工程力学》和《机械设计》进行高度浓缩与提炼而整合的结果。
该课程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是机械类及近机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主要研究常用机构和传动装置以及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承载能力、结构特点、材料选择、标准和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以《机械制图》为前导,利用《机械制图》中的识图和绘图能力,最终把设计对象用图样表示出来。
本课程还为后续《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备修理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等课程提供一般性的机械常识和机械设计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机械设备课程以及参与技术改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应用平衡方程对实际结构进行外力分析和计算,掌握构件内力、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和规律。
(2)熟悉和掌握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及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
(3)具备机械零件和简单部件(如减速器)的设计能力。
2、能力目标:(1) 逐步增强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基本技能。
(2)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
将课本知识和生活、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4) 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质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素质目标:(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机械历史上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认识到我国机械设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
(3)感受机械设计成果的美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并以此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5)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采用项目化教学,按项目的不同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培养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四、课程设计思路1、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
2、让学生在了解常用机构及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及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能进行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设计,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特征,加大学生工程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五、教学内容的组织根据生产一线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专业及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型高技能岗位人才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能力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群的特征,将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的学科型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以任务引领知识、以生产过程组织教学的职业课程模式。
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将工作任务设计成“学习项目。
教学内容的组织六、教学模式与方法1、教学模式《机械工程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如概念、公式多,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如计算题量大、试验繁琐、课程设计等。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摸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
(1)项目导向模式高职教育要求学生理论知识够用,重点突出实际工作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实际的项目内容贯穿整个课程教学,实施以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来课程的界限,将课程教学内容分割为与专业密切联系的项目与任务,引领教学过程,强调实训环节,设计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职业环境中,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到了实践这一层面。
将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
,实现“双教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同时进行,使得学生能真正进入到“在做中学”的理想学习环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任务驱动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学习相关的新知识。
同时,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总结与反思,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实践经验,有目的、巧妙地提出问题,请学生来回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它能使课堂呈现出一种浓厚的探讨气氛。
这种愉快的探讨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还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给教师提供了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机会和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
教师还可根据互动情况调整教学广度和深度,补充必要的知识内容。
(2)模型演示法模型演示法是通过在教室(或实验室)向学生展示实验教具(或演示模型、真实的机器、机构),或教师做示范性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系统观察展示、演示效果,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把感性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授螺纹的参数时,先让学生观察钳工用的虎钳,分析哪些地方有螺纹结构,虎钳与工作台是怎样连接的。
然后转动手柄,使活动钳身移动把工件夹紧或松开。
通过这一演示,学生对螺纹的两个主要作用——连接和传动产生深刻印象。
然后讲解几个螺纹模型,有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等。
教师一边用手触摸内、外螺纹的表面(手指触到的是螺纹的牙顶,触不到的沟槽底部是螺纹的牙底),一边说明:螺纹本质上是在圆柱(或圆锥)的表面加工出的机械结构。
在此基础上,再把螺纹模型分给学生仔细观察并让学生分析这些螺纹模型之间的区别,学生自然就会得出这些螺纹的最大区别在于:牙型、直径、线数、螺距和导程、旋向等方面。
教师在讲清五个概念之后,总结如下:(1)不同结构的螺纹运用于不同的场合,三角形螺纹多用于连接,梯形螺纹、矩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用于运动或动力的传递。
(2)内、外螺纹都是成对使用的,它们的五个参数必须完全相同,这样内外螺纹才能旋合在一起。
(3)现场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仪器设备和材料进行现场实际操作,观察研究实验对象的发生和变化,从而获得新知识或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通过独立运用仪器实验操作,培养其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研究科学的兴趣。
实验法可分为课前实验和课后实验,也可分为小组实验和个人独立实验。
实验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整个《机械工程基础》教学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讲述机构自由度时,机构运动简图和机构运动示意图是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
它是用符号和线条清晰简明地表达机器或机构的运动情况,是机构运动分析、动力分析以及设计新机构的一种基本工具,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贯穿始终。
通过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让学生对照机构实物画简图后,再计算自由度检验机构运动简图或机构运动示意图的正确性。
这样进行实验可培养学生依照实际机构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能力,熟悉常用机构及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加深对自由度计算方法的印象。
(4)多媒体辅助法课程组成员制作了本课程的全部多媒体课件。
课件内容包含大量的动画或实物动作录像,图文并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同类比较法在讲解各种传动时,将不同传动类型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讲解。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6)讲练结合法在每一个知识点之后都适当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内作业,学练结合,加强记忆和理解。
七、考核与评价对学生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团队活动的合作能力、职业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体现。
1、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学生实践教学体会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考核知识点与技能点全面开放,以项目带动知识点的学习。
5、考核方式:(1)阶段评价30%:课堂提问、作业、平时测验、出勤(2)实践操作30%:学生实践操作进度、完成情况和基本技能考试(3)理论考核40%:期末试卷八、课程建设情况1、课程建设目标(1)突出教学理念(2)创新教学方法(3)加强实践教学(4)深化考核方式2、课程建设步骤(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切实可行的帮带方式,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高水平人才的引进。
(2)结合专业最新发展动态,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力求使教材完善和优化,符合高职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结构,使其具有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
(3)制作完成具有较高水平的电子课件,多制作一些典型机构设计,制作设计说明书等。
(4)充分利用学院的网络资源,将所有教学资料上网共享,开展网上答疑、网上批改作业、网上论坛等网上教学活动。
(5)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依托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