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五、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管
口咽腔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泄殖腔
肝脏 消化腺
胰脏 • 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共同开口于泄殖腔。 • 具颌间腺,湿润食物,辅助吞咽,不能消化食物。
肝脏
胆囊
脂肪体 背大动脉 输卵管
卵巢
后大静脉
子宫
动脉圆锥
动脉弓 肺泡
心脏
肺脏
肝脏
胰脏 胃 十二指肠 肾脏 小肠 输尿管 脾脏 直肠 膀胱
• 蟾蜍抱对行为(迁徙中)
• 蛙蟾类个体发育过程
蛙的胚胎发育过程
• 蛙蟾类胚后发育——变态
• 蝌蚪和成蛙的特征比较
特征 栖居类型 运动器官
侧线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排泄系统
蝌蚪 水栖 膜质的尾鳍 有侧线 鳃呼吸 一心房一心室 单循环 消化管长而盘曲 植食性 前肾、前肾管
成蛙 水陆两栖 五趾型附肢,尾消失 侧线消失
• ㈡淋巴系统 • 包括淋巴管、淋巴窦和淋巴心等结构。
腹面
背面
• ㈢循环系统的特点
• 两栖类幼体心脏似鱼,为心室、心房各 1个的两腔 心脏,成体为3腔心脏。
• 由于仅为一腔心室,所以体循环与肺循环不能完全 分流,故称为不完全双循环。
• 两栖类呼吸作用和血液循环都比较缓慢,体动脉中 血液含O2量不高, 全身组织不能获得充足的氧,因 此新陈代谢率低。
前颌骨
上颌骨
鼻骨
方轭骨
额顶骨 枕髁
颌弓与脑颅相连的类型
脑 颅
上 下颌 颌
上颌骨
前颌
腭翼

骨骨
舌颌 骨 舌骨 舌接式
舌颌 方骨骨
自接式
上颌骨 腭




方骨(砧骨)

关节骨(锤骨)

舌颌骨(镫骨)
茎突
下颌 颅接式
颌弓和脑颅为自接型联结 – 舌接型:颌弓通过舌颌骨和 脑颅联结(多数鱼类) – 自接型:颌弓直接和脑颅联 结(陆栖脊椎动物) – 双接型:颌弓自身和脑颅联 结,并通过舌颌骨和脑颅联 结(原始的软骨鱼类)
• 脊柱
脊柱分区
颈椎:1枚,为寰椎 躯干椎:7-200枚 荐椎:1枚 尾椎:1-数十枚
寰椎
荐椎
尾杆椎
椎体类型
蚓螈类 双凹型 部分蝾螈类
前凹型 后凹型
部分蝾螈类 蛙蟾类
• 附肢骨骼
• 自两栖类开始形成在陆地上支撑动物体重与运动的 器官,即五趾型附肢。
肩带 肩胛骨+乌喙骨+锁骨 出现胸骨 带骨

腰带 髂骨+坐骨+耻骨
肾静脉
最后的一对肾静脉
肾 肾上腺
右肾与腹膜附着的部分
尿生殖管
左肾与腹膜附着的部分
雄蛙的肾脏(腹面观)

精巢 肾上腺
脂肪体
尿殖管
膀胱
膀胱开口 雄蛙的尿生殖模式图
输精小管 肾细管 尿殖管开口
卵巢
脂肪体
输卵管腹腔口 输卵管
肾上腺 肾
膀胱
雌蛙的尿生殖模式图
肾细管
输尿管 子宫
• 排泄系统特点: • 雄性肾脏的前部缩小并失去泌尿功能,由一些肾小
管与精巢伸出的精细管相连通,并借道输尿管运送 精子,因此兼有输尿和输精的用途。
• 泄殖腔膀胱与输尿管不直接相通,肾脏滤泌产生的 尿液经输尿管先导入泄殖腔再倒流到膀胱里。
• 两栖类的膀胱具有较强的重吸收水分的功能,一定 程度上弥补体内水分的丢失。
• 九、神经系统
• 两栖类神经系统较鱼类进化,主要表现在大脑分化 较鱼类明显。
蛙眼
• 两栖类眼结构示意图
• ㈡听觉器官
• 两栖类出现了在陆地上感受声波的结构 — 中耳。
听觉器官
内耳 中耳
出现瓶状囊(听壶lagena), 感受声波,平衡作用仍在。
鼓室:仅蛙蟾类有 耳柱骨:与鱼类舌颌骨同源 耳咽管:与鼓室相通
• 两栖类听觉器官
• ㈢两栖类感觉器官的特点
• 幼体及水生两栖类仍具侧线器官,功能与鱼类相同。
• 脊髓:具有脊椎动物首次出现的腹正中裂 ,具颈膨大和 腰膨大
• 脑神经:10对;
• 脊神经:第一对脊神经由寰椎和第二椎骨间的椎间孔穿出, 其分支往前分布到舌肌及部分肩肌,支配舌的运动;前三 对神经形成臂N丛,支配前肢,后四对(7,8,9,10)形 成腰荐N丛(后肢)
• 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 鼻腔内壁衬有褶襞状的嗅粘膜,有嗅觉和呼吸的两 重机能。
• 鲵螈类没有中耳腔,但有发达的耳柱骨与鳞骨相关 节,通过颌骨可将声波的振动传送到内耳。
• 有些种类还具有平板形的盖骨,以小形的盖骨肌连 接肩带,地面振动可由附肢经这块肌肉传导到盖骨 而达到内耳。
肩 胛 骨
鲵螈类的听觉传导系统
• 十、生殖系统
• 出现比较完整的淋巴系统,几乎遍布皮下组织,这 与防止皮肤干燥和进行皮肤呼吸有关。
• 八、排泄系统
• 两栖类排泄器官主要是肾脏(中肾)。皮肤和肺也参 与代谢废物的排泄。
肾脏
♂:中肾管,兼输精作用 排泄系统 输尿管 ♀:不具输卵作用
泄殖腔膀胱 泄殖腔 • 两栖类蛙蟾类膀胱为泄殖腔壁突出形成的结构,故 称为泄殖腔膀胱。


有尾类
心脏
颈动脉弓 3
4
5
6

无尾类
心脏
颈动脉 体动脉弓 肺动脉弓
• 鱼类单循环示意图 • 两栖类双循环示意图
心脏
鳃 身体各部分
肺 肺循环
心脏 体循环
身体各部分
单循环
双循环
• 两栖类心室仅为一个腔,所以进入心室的多氧血和少氧血有 混合,故为不完全双循环。(左心房接受从肺静脉返回的多 氧血,右心房接受从体静脉返回的缺氧血以及皮静脉返回的 多氧血,最后均进入心室)
• ㈠脑部特点
五部脑
大脑:出现了原脑皮 间脑:不发达 中脑:视叶发达 小脑:不发达 延脑:第四脑室顶壁下陷形成菱窝

基本结构(神经系统仍处于与鱼类相似的较低水平)
• 脑:大脑具原脑皮;间脑背面正中具松果体,背侧部具丘 脑(视丘),前下方为下丘脑(视交叉、脑漏斗及脑垂体 等);中脑背部具一对视叶,腹面为大脑脚 ;小脑具菱 形窝 。
泄殖窦 子宫开口 膀胱开口
蛙的内脏解剖
• 蛙类口咽腔
内鼻孔
耳咽管孔
耳咽管孔 喉门 舌
犁骨齿 食管开口
声囊口
• 蛙类口咽腔具两对孔、犁齿和肌肉质的舌。 • 口咽腔内具有内鼻孔、耳咽管孔、喉门和食管开口。
• 蛙类捕食动作 肌肉质舌伸出→卷住昆虫→舌收回至口咽腔
• 六、呼吸系统
• 两栖类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呼吸(不发达)。 • 有内鼻孔的出现。在喉头气管室中具有声带,这是陆生脊
– 原脑皮和古脑皮都与嗅觉相联系。
• 十一、感觉器官
㈠视觉器官的特点:
• ①有眼睑、瞬膜;蛙蟾类有泪腺等。 • ②有凸出的角膜,入水后变平。 • ③晶体圆而稍扁,与角膜的间距较鱼类远,出现
晶体牵引肌。
• 视觉调节能力不强,调节方式也不同于改变晶体形 状的陆生脊椎动物,故在陆上还只能说是近视。入 水后,角膜由凸变平,才可能适应地增阔视野。
青蛙的胸骨
前方 后方
硬骨质的肩胸骨 软骨质的上胸骨
硬骨质的中胸骨 软骨质的剑胸骨
• 蟾蜍类缺少前方的肩胸骨和上胸骨。
• 胸骨:上胸骨、肩胸骨(蟾蜍无此骨)、 上乌喙骨、中胸骨、剑胸骨
肩胸骨
上胸骨
上乌喙骨
中胸骨 剑胸骨
• 蛙类胸骨图
蛙类的腰带
髂骨 坐骨 耻骨
髂骨
坐骨 耻骨
• 四、肌肉系统
主要表现在适应陆地运动方面的发展
组成: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长层 真皮:疏松层:腺体、神经、血管 致密层:结缔组织、纤维
两栖动物的体壁
• 三、骨骼系统
骨骼系统
中轴骨
头骨 脊柱
胸骨**
带骨 附肢骨
肢骨
• 蝾螈骨骼系统图 • 蝾螈尾椎骨骼较多
• 头骨
• 宽而扁,无眶间隔,属平底型。枕髁两个。 • 骨化程度不高,骨块数目少。 • 颅骨通过方骨与下颌相连,为自接型连接。

系 体腔

(体腔液的流动,腹肌收缩、 输卵管口周围纤毛的摆动)
输卵管 子宫 泄殖腔
体外
• 蛙类生殖系统
• ㈡生殖方式
• 两栖类生殖方式主要有两大类:
生殖方式 卵生(多数) 卵胎生(泳蟾、尾蟾等)
幼态成熟(neoteny)
处于幼态时期的动物就能进行生殖的现 象。如虎螈的幼体美西螈。
幼体生殖(paedogensis)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一、外部形态 1、体型
蚓螈型:尾短、穴居、眼和四肢退化 鲵螈型:尾发达、四肢短小、终生或繁期、水栖 蛙蟾型:成体无尾、四肢强健、体短宽、
陆栖爬行或跳跃
口 外鼻孔 眼睛 鼓膜
蛙 头 部 特 征 图
眼睑
瞬膜
• 雄蛙声囊
二、 皮肤特点
•皮肤裸露 •轻度角质化 •真皮厚而致密 •具多细胞腺:粘液腺,毒腺,色素细胞 •分布大量淋巴间隙和皮下血管
• 肌肉系统的特点:
1.具有四肢肌肉,四足类肌肉的分节现象消失,成为肌肉 束。(幼体和水生种类有,如蝾螈等) 2.躯干部肌肉特化不明显; 3.四肢肌强大而复杂: 4.鳃肌退化:部分转化为咽喉部肌肉。
• 肌肉系统的特点
• 躯干背部的轴上肌由于水平隔的位置上移到椎骨横 突外侧,因而体积已大为减缩,仅占躯干肌的一小 部分。
小肠系膜动脉 臀静脉
肾门静脉 股静脉
两栖类的动脉
由动脉圆锥延伸 出左、右两条动 脉干。每条动脉 干内以2个隔膜 分为3支,由内 向外依次为:颈 总A.,体A.,肺 皮A.
1
2
3
4

5 6










脊 椎 动 物 动 脉 弓 的 演 变
颈动脉导管
动脉导管 肺动脉
3
45
6





内颈动脉
• 两栖动物一般雌雄异体,多为体外受精。 • ㈠生殖系统的组成
性腺 ♂:精巢 ♀:卵巢
生殖系统
♂:中肾管,兼输精作用 生殖导管 ♀:输卵管
子宫:雌体所具有的结构 泄殖腔
八、离不开水环境的生殖方式
雄 精巢(1对) 性 输精小管(数根) 系 统 (肾脏)
输精管(输尿管)
贮精囊
泄殖腔
体外
雌 卵巢(1对)
在性成熟和具有生殖能力时,仍保留着 幼体时期的某些特征,这种现象称之。 如洞螈、山溪鲵。
• ㈢生殖系统的特点:
• 蛙蟾类生殖腺的前方都有 1对黄色的指状脂肪体, 是供给生殖腺发育所需的营养结构。
• 水中产卵,多体外受精(有抱对现象),胚胎无隔 膜,幼体水中发育,个体发育经变态。
• 少数种类如蚓螈类、美国尾蟾具有泄殖腔长或尾状 突等类似的交配器官,营体内受精。
– 幼体蝌蚪:前肾;成体蛙:中肾 – 排泄物主要是尿素 – 排泄系统承担调节体内水分的功能 – 蛙的肾小球对水有很强的通透性,对于水栖种类维持
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功能较差,此功能由膀胱承担
(但仍不能补偿体表蒸发所造成的失水。因此,两栖 动物只能生活在湿润地区)
后腔静脉
肌柱
心室
• 心室内的肌柱具有分流多氧血和少氧血的功能。
内颈动脉 颈动脉腺 肺皮动脉
肺动脉
锁骨下动脉
动静 脉系

体动脉弓
背大动脉 脂肪体
精巢
肾动脉
肾脏
髂动脉
外颈动脉 皮动脉
前大静脉 动脉干 外颈静脉 内颈静脉 肺静脉 锁骨下静脉
动脉干
静脉窦 肝静脉
腹腔肠系膜动脉
后大静脉
皮静脉 肝脏
肝门静脉
肾静脉 腹静脉
大脑分化为两个半球,具原脑皮(为大脑皮层 的雏形),有10 对脑神经。
– 在系统进化中,脑皮可以分为3个阶段:古脑 皮、原脑皮和新脑皮
– 古脑皮是原始类型的脑皮,灰质位于内部靠近 脑室处,白质包在灰质之外。
– 原脑皮出现于肺鱼和两栖类,灰质分为3部: 位于脑顶部外侧的为古脑皮;位于脑顶部内侧 的原脑皮(神经细胞已开始由内部向表面移动), 以及位于腹侧的纹状体。



前肢 肱骨+桡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肢骨
后肢 股骨+胫腓骨+跗骨+跖骨+趾骨
• 蛙骨骼系统图
外枕 颈骨 椎 躯椎
荐 椎 尾杆 骨
蛙的骨骼(背面观)
指骨 掌骨 腕骨 肱骨 桡尺 骨股骨 胫腓骨
趾骨 跖骨 跗骨
• 胸骨
• 从两栖类开始出现胸骨,胸骨是陆生四足类所特有 的结构。两栖类无明显的肋骨,故虽有胸骨,但不 与脊柱形成胸廓。
• 喉门开启,将空气吸入肺 内行肺呼吸。
• 腹壁肌肉收缩、口底下降 和肺脏的弹性完成呼气。

外鼻孔
吸气
源自文库
入肺
咽呼吸
呼气
• 七、循环系统
• 包括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 ㈠心血管系统 心脏
心血管系统 血管
心房:2个 心室:1个 动脉圆椎 静脉窦
出现分隔
血液
• 蛙类心脏模型结构图
右心房
动脉圆锥
左心房
泥螈等具有外鳃。 外鳃
蝌蚪的外鳃和内鳃
• ㈡两栖类肺结构
• 肺是一对中空半透明和富有弹性的薄壁囊状结构, 肺脏内被网状隔膜分隔成许多小泡(即肺泡)。
肺的结构
喉头支气管 喉门
鲵螈的肺
蛙蟾类的肺
两栖类
爬行类
陆生四足动物肺脏的比较
哺乳类
• ㈢蛙的口咽式呼吸 • 外鼻孔瓣膜张开,喉门紧
闭,口底下降将空气吸入 口咽腔行口腔粘膜呼吸。
椎动物的特征之一。
• ㈠两栖类呼吸器官 鳃:幼体呼吸器官 肺:成体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 皮肤:辅助呼吸器官 口咽腔黏膜:辅助呼吸器官 外鳃:幼体和成体的辅助呼吸器官
• 皮肤呼吸大约相当于肺获氧量的2/5。
• 外鳃: • 为显露在身体前部咽部两侧的一丛丝状或羽状的突
起物,少数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 • 鲨鱼、肺鱼、少数硬骨鱼的胚胎和蛙的蝌蚪、洞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