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分析和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分析和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发病特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儿科2010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缺铁性贫血病儿进行原因分析并进行铁剂治疗和去因治疗。结果104例,治愈78例(75%),好转21例(20.2%),自动出院3例(2.9%),死亡2例(1.9%)。结论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并不难,但是关键在于预防,要求孕妇在怀孕期间要注意补充一定的铁,同时对出生4个月的婴幼儿食物中要添加富含铁丰富又易于吸收的食品诸如动物肝脏、鸡蛋黄、豆腐类、芝麻酱、蔬菜水果等食物才可以把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降到最低。

标签:小儿;缺铁性贫血;分析;治疗

小儿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综合征,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计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戏蛋白合成所致的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小细胞必贫血。从生后6个月~2岁发病率较高,占7岁前儿童的30%以上。其原因主要是初生时铁贮存不足,饮食缺铁,长期少量失血等。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又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的常见病,主要发生在6月~3岁的婴幼儿。具有小细胞低色性、血清铁和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剂治疗效果良好等特点。解放以来,各种营养缺乏症都已明显减少,但缺铁性贫血仍是常见的威胁小儿健康的营养缺乏症。本文介绍我院儿科2010年3月~2014年10月小儿缺铁性贫血104例的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04例,男68例,女36例。年龄6个月~1岁28例,2~3岁47例,4~7岁19例,8~14岁10例。以婴幼期发病,以冬春季多见。轻度贫血49例,,中度贫血38例,重度贫血17例。

1.2临床表现104例中,肝大86例,发热66例,脾大54例,淋巴结肿大38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46例,肺炎44例,佝偻病41例,腹泻31例。人工喂养61例,母乳喂养27例,混合喂养16例。

1.3方法

1.3.1铁剂治疗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含铁量为20%;富马酸铁,含铁30%。对婴儿为服用方便,多配成

2.5%硫酸亚铁合剂溶液(硫酸亚铁2.5g,稀盐酸2.9ml,葡萄糖12.5g,氯仿水100ml)。剂量应按所含铁元素计算,根据实验,以4.5~6mg/(kg·d),分3次服用为宜,(折后硫酸亚铁0.03g/(kg·d);富马酸铁0.02g/(kg·d);2.5%硫酸亚铁合剂1.2ml/(kg·d)[1]。

1.3.2去因治疗一般在药物治疗开始数天后,临床症状好转地,逐渐添加辅食,以免由于增加食物过急而造成消化不良。1岁左右的婴儿可加蛋类、菜泥、肝和肉末等。幼儿与儿童必须纠正偏食,给予富含铁质、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

1.3.3输血治疗对于血红蛋白的30g/L以下者,应立即进行输血,但必须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或输入浓缩的红细胞,2~3ml/(kg·次)。输血速度过快、量过大,可引致心力衰竭。若心力衰竭严重,可用换血法,以浓缩的红细胞代替全血,一般不需要洋地黄治疗[2]。

2 结果

本组结果104例,治愈78例(75%),好转21例(20.2%),自动出院3例(2.9%),死亡2例(1.9%)。

3 讨论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当体内缺铁或铁的利用发生障碍时,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新生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不足。明显缺铁对幼红细胞的分裂增殖也有一影响,但对血红蛋白合成影响更明显,故新生的红细胞体积变小,胞浆中血红蛋白量减少,从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儿时期由于不断生长发育,故每日从饮食中补充的铁量要较成人多[3]。严重缺铁时不仅发生贫血,也可引起体内含铁的酶活性减低,致细胞呼吸发生障碍,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临床上可发生胃肠道、循环、神经等系统的功能障碍。由于贫血,携氧能力不足,更使功能障碍加重。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使家长认识到本病对小儿的危害性及做好预防的重要性。

缺铁性贫血是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4]。体内缺铁时不但影响造血系统产生贫血,同时对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及智能和体格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缺铁性贫血又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另外,用不经加热的鲜牛奶喂养婴儿,也可导致婴儿对牛奶过敏而发生肠出血,引起铁的流失。小儿发生缺铁性贫血后,常有以下临床表现皮肤粘膜逐漸苍白,尤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最为明显,同时伴有易疲乏、不爱活动、精神不振、对周围环境反应差、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年长患儿可自诉头昏、眼前发黑、耳鸣等。部分患儿还可有异食癖(如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5]。

为预防婴幼儿贫血必须在出生后4个月开始添加含铁丰富又易于吸收的食品[6]。①动物肝脏:肝脏含有丰富的营养,每100g猪肝含铁25mg,且易被人体吸收。为便于小儿食用,可将各种动物肝制成肝泥,肝羹加入调料蒸熟后喂食;

②鸡蛋黄:每100g鸡蛋黄含铁7mg。虽然吸收率仅有3%,但鸡蛋黄脂肪易消化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③动物血:猪血、鸡血中的铁利用率为12%,可将动物血制成血豆腐食用;④豆腐类:各种豆腐及制品也含有铁,加入调料可制各种软

菜食用;⑤芝麻酱:每100g含铁58mg,可制作各种婴儿主食,或放入粥中食用;

⑥蔬菜水果:可将蔬菜水果制成菜泥果泥,或切碎煮软食用。

参考文献:

[1]姚宏景,伏卫强,杨静.小儿缺铁性贫血非造血系统的表现6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8,14(151):83.

[2]刘玉梅.间隔补铁治疗农村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20:49-50.

[3]母灿荣.小儿缺铁性贫血7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59-60.

[4]吴金英.182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与预防[J].当代医学,2008,5:81.

[5]梁晖.160例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4:99-100.

[6]杨爱民.芪血颗粒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6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4: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