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信用风险管理分析论文(共4篇)

信用风险管理分析论文(共4篇)第1篇:网络时代众筹融资的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1引言随着全民网络化的逐步实现,传统金融业开始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实现自身经营模式的改革,而作为其中重要一环的众筹融资也从中受益。
2014年12月,中国证券协会发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方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标志着中国的股权众筹融资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监督与管理。
在2015年7月由国家多部门共同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明了目前中国的众筹融资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创新模式,其发展理应受到鼓励与保护。
中国的众筹融资起步相较欧美略晚,但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浪潮,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根据《2015年中国众筹市场发展报告》,中国目前有数十家家登记在案的众筹平台。
其中包括天使汇、京东众筹、淘宝众筹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众筹平台。
报告选取了2014年全国规模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13家众筹融资平台,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得出,截止到2014年底,该13家互联网众筹融资平台总共产生融资项目达到9088起,涉及众筹融资金额达到13.81亿人民币。
众筹融资模式高速发展的背后,其背后所潜在的信用风险却不能被忽视,相对于已经构建起完整信用风险应对机制的传统金融业,依托于互联网存在的网络众筹融资一再简化融资程序,降低融资难度后,其信用风险也凸显出来,同时由于互联网的高覆盖率,高关联性,一旦发生信用风险,其后果将是难以设想的,必定会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
所以必须在了解潜在信用风险的前提下,提前构建可行的预防机制,确保众筹融资的健康发展。
2我国众筹融资存在的信用风险长久以来,传统的融资业务一直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信用风险领域之一,即便是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如风险定价、风险评估、征信体系建立之后,信用风险管理依旧是一大难题。
受到融资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对称以及主观性影响,每年仍有大量的贷款无法按期收回。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论文-经济学理论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论文经济学理论论文【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信贷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在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强化信贷风险管理,保证信贷资产业务的健康发展。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并提出在金融危机下治理信贷风险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信贷风险【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信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贷放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而形成逾期、呆滞或呆账,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贷风险管理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
如何准确把握和有效防化信贷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上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授权操作与内控自律制度建设的严重不协调,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运行。
在金融不断对外开放的今天,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便成了银行能否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着手,提出了治理信贷风险的相关措施。
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现况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加强信贷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内部风险起主导作用,并决定外部风险。
1.1 内部风险1.1.1 素质风险。
是指因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原因导致的信贷风险,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品德素质两个方面。
业务素质偏低的信贷员一般很难对一笔贷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贷款的风险增大;品德素质较差的信贷人员则容易导致以权谋私、以贷谋私的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摘要]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目前尚处于发展时期,在经济转轨时期面对难以遏制的不良资产上升趋势常常束手无策,而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体系、法律制度、信用基础等宏观环境的不断完善,尤其是我国对商业银行股权改革,以及商业银行的上市,进入资本市场。
将更多地融入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开放性的竞争中我国商业行也终将与国际接轨,同国际活跃银行进行“面对面”的激烈竞争。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最新风险管理理论,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设问题进行反思,阐述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差距,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提供可参考的分析依据。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若干问题研究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银行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它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性。
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对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诸多因素及其发生的频率与其可能形成损失的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控制、疏导和防范的风险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以最小的耗费达到分散、降低和转移风险,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与世界各国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体系建设、涵盖范围、文化建设、管理方法和计量手段等各方面都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结构很不健全,尤其是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根本性问题未能解决,并没有有效地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商业化程度并不高,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仍很多,风险承担的最终边界并不明确。
董事会的组成和运作缺乏独立性,风险管理的层次多但效率差,对市场信号反应慢,部门行使职能过程中易受到各种外界的限制和干扰,决策的效果不佳。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摘要:信用风险一直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本文通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完善提供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银行的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得到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按照契约规定按时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在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规模很大,因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一直都是其所面临的最主要最严重的问题。
而此次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等国家银行大量倒闭或被政府接管,虽然我国的银行系统相对较为安全,但这也不能不为我们敲响警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直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对于风险管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运作机制,但是相比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
其中,最核心本质的问题也是最基础的问题就是银行内部对于风险管理这一理念的认知问题。
花旗银行前董事长瑞斯顿曾经说过:所谓银行就是基于风险处理能力而盈利的组织。
银行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风险,但是如何管理风险,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如何认知风险的本质却是银行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而这一点,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相比其他国际商业银行所欠缺的地方。
在我国,风险管理往往仅是为了做而做,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完全没有形成一种风险控制的文化理念,激励机制以及个人利益也没有达到协调,上下级之间在经营行为和控制管理方面还存在欠缺。
而国际先进银行则十分注重风险管理理念的培养,如德意志银行,其十分注重风险管理文化的统一,要求每名员工严格恪守银行的纪律约束,并且能够清楚认识自己银行对于风险管理所应达到的要求;又如加拿大银行,其发放贷款有严格的要求,对于员工的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其次,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数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以及政府管理级次进行的机构设置,总行和分支机构按照职能来进行组织模式划分。
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精选4篇)

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精选4篇)摘要: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加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中心之一,针对当前次贷危机发展蔓延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增大的可能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次贷危机1加强商业银行存量贷款资产和新增贷款资产的质量控制对于还没有到期的存量贷款资产,应密切监测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如果企业生产的是没有什么市场的产品。
生产落后,应同意其破产,并进行破产清算以保全银行资产或减少损失;如果企业很有发展潜力,只是出现了暂时的资金困难,银行应允许其提出贷款展期申请,甚至于对其新增贷款以帮助其度过难关,企业救活了,银行的资产也就安全了,这是个双赢的结果;对于一些其它的特殊的企业,银行可采取增加抵押和担保的方式降低信用风险。
对于即将发放的新贷款,银行应严格执行贷款审批条件,加强银行的内控制度和强化外部监管,做好贷前调查和审查,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及方法的监督、检查和引导,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评估体系。
应主动积极争取支持国家建设的大型项目贷款融资,对于国家出台的降低贷款条件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银行应在国家的政策的指引下,制定出各自更为具体的措施和细则,对于数额比较大的贷款,应组织银团贷款以分散信用风险。
2大力降低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效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成本过高且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科技支持落后,我国商业银行要不断的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入。
使得信息管理延伸到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功能强大的信息数据库,实行信用管理的量化分析和管理,从而降低信用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落后,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规范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起高效并且相互监督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近年来,为了化解银行信用风险,我国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
我们不仅按照《巴赛尔协议》的规定计算风险资产、补充资本金,还运用较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法,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企业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并采取较先进的以风险度为依据的贷款五级分类法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进行分类管理。
但多方面的管理措施并没有大幅度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果不显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体制、组织体系、技术等方面存在不足。
在风险管理体制方面。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
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
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
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
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
在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
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强,银行风险管理也变得日趋复杂。
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上虽然有所改进,但仍远远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
根据以上情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应该是:(一)体制改进。
要把我国商业银行建设成为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要这样才能提高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与分析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与分析【摘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银行资产安全和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定义,然后深入探讨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体系架构、方法和工具,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展望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总结了研究的结论。
本文旨在为商业银行提供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确保其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分析、定义、体系架构、方法、工具、问题、挑战、案例分析、启示、未来发展、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作为金融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于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对信用风险的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债务人未能按时履行债务而造成的金融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中介机构,承担着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其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其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金融稳定的基础。
随着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违约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 促进经济发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进而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摘要: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巴塞尔协议iii》是全球银行业最新的改革和最先进经验的代表。
研究了《巴塞尔协议iii》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新变化,结合我国银行业的情况,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巴塞尔协议iii》在信用风险管理变化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iii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150-02 风险管理是现代银行业管理的核心,信用风险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巴塞尔协议iii》是国际银行业最新的研究成果,汇集了国际银行业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最高的管理水平,代表着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认真研究《巴塞尔协议iii》,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这对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 信用风险的内涵1.1 信用风险的概念传统意义上的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则包括了交易对手信用水平和履约能力的变化而导致的投资组合中资产价格下降进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也就是说,交易对手违约的事实和违约的可能都会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
1.2 信用风险的成因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流在互动过程中存在着时间上的不同步,对手直接违约或者交易对手可能违约都会给投资组合造成损失。
1.3 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风险体系中的地位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并日益成为金融风险生成的主要根源。
在一份由麦肯锡公司出具的对国际银行业的研究报告中,以银行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各占20%。
这说明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对整个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起到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
商业银行信誉风险管理探究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0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许多风险问题逐渐显现。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阶段,国际金融形式复杂多变。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为各国经济风险防范敲响了警钟。
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经济发展速度趋于缓慢,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信用风险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无庸置疑,银行业在国际经融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银行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许多风险,譬如利率风险、法律风险、会计风险、操作风险、策略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这之中,信用风险是最主要面临的风险之一。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不当很容易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商业银行危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伴有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信用风险越来越受到国际金融机构的关注。
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其主要形式在我国,银行大致可以分为: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分制商业银行、合资银行、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
它们在不同的的经济领域中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
其中,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和中间业务等。
于是其信用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者债务人不能正常履行合约或者信用品质发生变化而导致交易另一方或者债券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狭义的信用风险仅指交易对手或者债务人到期不能履行合约义务的违约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还包括交易对手或者债务人信用品质变化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信用价差(信用风险溢价)风险[1信用风险普通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违约风险,一种是结算风险。
(1)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者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者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导致银行、投资者或者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可以针对个人来说、也可只对企业来说。
(2)结算风险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却违约的风险。
常在外汇交易中浮现[2]。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解决潜在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推广信用卡知识教育
商业银行应积极宣传和推广信用卡知识,提高客户的风 险意识和识别能力。
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
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加强与监管部门 的沟通联系,及时调整业务策略。
完善催收和处置机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催收和处置机制,对逾期客户及 时采取合法合规的处置措施。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业务迅速发展,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业 务之一。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信 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此,本课题的研 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包括风险识别 、评估、控制等方面。
第三阶段
转型升级期。2010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逐渐转型升级,向精细化、多元化 方向发展。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类型与功能
• 类型:信用卡按照发行主体可以分为银行卡、信用卡和贷记卡三种类型;按照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国际卡和 国内卡两种类型;按照持卡人身份可以分为个人卡和公务卡两种类型。
• 功能 • 购物消费:信用卡作为支付工具,可以在特定商业服务购物消费支付,并银行收取一定手续费。 • 取现:信用卡可以在ATM等机具上提取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 转账:信用卡可以通过银行柜台、网银等渠道进行转账操作。 • 信用消费:信用卡可以在特定商业服务购物消费,银行根据用户信用状况提供一定额度的循环信用。 • 其他功能:此外,信用卡还可以用于缴纳水电煤气费、手机话费等公共事业费用的服务。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深入研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的 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2)加强信用风 险评估模型的研究与优化,提高风险识别 和预测能力;3)关注客户个体特征对信 用风险的影响,完善风险管理模式和策略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在商业银行的运营过程中,信用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融资业务,融资活动都需要建立在良好的信用基础上,如果信用风险管理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银行无法收回贷款,从而影响银行的利润和声誉。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以保障自身的经营安全。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定义和特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指的是在银行业务过程中,由于借款人或者融资方未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而导致银行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的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风险。
每个借款人都有自己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商业银行需要进行信用评估,确定每个借款人的风险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 集中风险。
商业银行贷款分布范围广泛,但是可能会出现某个行业、某个地区或者某个企业借款规模集中的情况,当该借款方发生问题时,将会对整个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造成较大影响。
3. 现金流量风险。
借款方未能按时偿还债务,将影响银行的收益,甚至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如果银行无法快速变现抵押品,将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原则为了有效管理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评估。
商业银行应该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借款方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定期进行信用评估。
2. 分散投资。
商业银行应该避免将大额贷款投放在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地区或者同一个借款方上,以避免集中风险。
3. 限额控制。
商业银行应制定适当的风险控制标准,对每个借款方的贷款规模、期限、担保方式等进行限额控制,限制单个借款方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4. 程序规范。
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确保操作流程规范、程序透明、风险可控。
5. 不断创新。
商业银行应不断创新信用风险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风险管理精度和有效性。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信用评估体系。
科研课题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72968 银行管理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引言:自我国商业银行诞生以来,就伴随着较高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发展初期并不注重风险管理,不良贷款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四左右,不良贷款余额高达六千九百亿。
虽然从统计数据来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近几年里正在逐渐下降,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现状仍令人堪忧。
信贷风险十分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不仅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损失,更对金融系统造成了冲击,影响了金融市场秩序。
目前我国大多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方面比较薄弱,仍沿袭着老思路、老方式,控制有效性较差。
我国商业银行想要持续发展下去,必须加强信贷风险控制,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基本情况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主要业务集中在经营存款和信贷业务。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推动了社会经济流动,担负着调节经济、信用创造、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等职能,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我国金融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信贷风险一种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截止二零一三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达到四千九百二十九亿元,同比上升六百四十七亿元。
信贷风险影响因素较多,具有一定突发性和复杂性,但其深层次原因则在于经济活动中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
借贷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骗取贷款,故意隐瞒事实向商业银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伪造会计信息,制造虚利润[1]。
信贷风险总体上可划分为:非市场性风险和市场性风险两大类。
非市场性风险指的是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所引起。
市场性风险由借款人所引起。
信贷风险主要特征是:隐蔽性、扩散性、客观性。
只有做好信贷风险控制,才能把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降到最低,减少不良贷款,提高利润,加强信贷风险控制势在必行。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现状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信贷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第一章绪论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各类金融创新业务的推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也日益复杂和多元化,因此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保障银行资产质量、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有效的管理对策和措施,以支持商业银行在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方面的实践。
第二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不良资产的风险和客户违约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户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借贷资金,因此客户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
在实践中,商业银行需要认真审查客户的信用历史、资产状况以及财务状况等信息,以判断客户是否有还款能力,并为客户制定适当的额度和利率等。
(二)市场风险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其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匹配存在一定的风险。
特别是在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债券、股票等资产价值可能会受到波动的影响,这就会导致银行出现资产负债不匹配的情况。
(三)政治风险由于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可能会面临某些政治风险,例如政治变革、战争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出现不利的变化。
第三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措施为了规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银行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
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金融工具,实现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监控和控制。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一)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全行范围内加强对风险的监控和控制。
这包括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增加内控人员和技术的投入等。
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注重风险管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摘要:现代金融业的竞争与其说是资产规模的竞争,不如说是金融风险管理的竞争。
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下,由于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同时信用风险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
因此,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对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也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缺陷、必要性、对策引言:二十世纪的经济危机中由于信用风险控制不力造成银行由于坏账倒闭,而我国的例证也多了去了,四大银行上市前剥离的不良贷款均是信用风险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由于对劣变的贷款需计提准备金,这样会直接影响银行的绩效表现。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因此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对面临的信用风险经济识别、计量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措施控制风险。
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整个流程中,信用风险识别和计量是基础,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是手段,信用风险控制是目的。
一、金融全球化中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国家及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
其中,信用风险无疑是最重要的风险。
信用风险可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
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
随着我国资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
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式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
显然,在金融业日益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一、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方法二、信用风险的概念和特征2.1 信用风险的定义2.2 信用风险的特征2.3 信用风险的分类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3.1 风险管理的意义3.2 信用风险管理的原则3.3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模型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要素4.1 风险定价模型4.2 风险评估模型4.3 风险控制模型4.4 风险监测与报告五、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5.1 案例一: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风险管理5.2 案例二:商业银行信用卡逾期风险管理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挑战与对策6.1 全球化市场的挑战6.2 技术创新的挑战6.3 法律法规的挑战6.4 应对挑战的对策七、结论与展望7.1 结论总结7.2 研究展望附件:附件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图附件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附件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测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信用风险:指在金融交易中,债权人无法按照债务人约定的合同履行其义务,导致债权人无法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的风险。
2.风险管理:指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和控制,以及对风险的监测和报告等手段,来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3.风险定价模型:指用于对信用风险进行定价评估的统计模型或数学模型,用于确定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和债务人违约时的损失水平。
4.风险评估模型:指用于对银行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度量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等手段。
5.风险控制模型:指银行用于控制信用风险的方法和措施,包括风险分散、担保和风险对冲等手段。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第一章研究背景和意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一直是银行业务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信用风险是银行面对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风险,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维护银行的资产质量和声誉。
在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国内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日益增加。
大量资金的涌入,虽然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使得企业借款规模急剧扩大,银行风险承受能力面临更多的考验。
因此,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是非常迫切的。
本文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概括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定义和意义,并指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当前金融市场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本文也从整体上分析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改进方向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测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监测主要包括客户信用评级、信用风险预警和风险动态监测等方面,以及对信用风险暴露程度、暴露方式、暴露时间和暴露范围的分析。
客户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最基本环节。
客户信用评级是根据客户经营和财务状况、借款人交易历史、对经济环境和行业竞争力的分析评估而得出的。
银行可以根据客户信用评级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
信用风险预警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测的另一个重点。
银行需要预警客户信用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信用风险的暴露程度。
信用风险预警需要支持一定的判断与决策技能,包括图像识别、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
风险动态监测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测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成本-收益分析、风险控制与修正、信息核实与技术预测等多方面的手段,对银行业务中的信用风险进行跟踪与监控。
第三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措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是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信用风险程度。
会计-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设计

题目: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摘要自从2017年之后,中国国民经济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中国的经济正在逐渐的向着更高的高度迈进,在这种背景下,银行的信贷服务业务也逐渐的呈现出繁荣的趋势,但经济金融环境依然复杂多变,近年来中国的金融风险频繁发生,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态,在这种形势下,银行风险管理任务愈加沉重,而银行管理中信用风险管理依旧非常的重要。
加强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是商业性银行发展的需要,更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
所以,如何有效地管理及控制信用风险已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一项具有很强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文章以工商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为研究样本,结合相关的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文章结合经济发展的背景对信用管理的根源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的研究结构分成了六部分,首先是研究的社会背景和本次研究的内容以及方法等。
第二阐述了信用风险管理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其相关概念;第三通过银行管理中的信用指标和风险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出了信用管理的根源问题。
第四部分是结合现在国内银行的真实情况分析出目前存在的管理缺陷和形成风险的原因;第五主要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和对策;第六为全文总结。
通过本次研究商业银行中信用风险的管理能够有助于提升国内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通过工商银行的管理实例分析能够证明研究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保障。
由于对其信用风险进行防范和化解,并且对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工商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Research on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ICBIAbstractSince 2017,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has shown an upward trend, and China's economy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a higher level. In this context, the credit services business of banks has gradually shown a prosperous trend, but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 is still complex and changeable. In recent years, China's financial risk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and showed a growing trend. Under the situation, the task of bank risk management is becoming heavier and heavier, while the credit risk is still the most serious type of risk in bank credit services. Strengthening the credit management of banks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commercialbanks'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deman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y. Therefore, how to effectively manage and control credit risk has become a very challenging task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This study studies the credit management of Bank of China, and analyses the management risk in the current bank credit business through specific bank operation examples and related theorie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ot of honesty management. The research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this study. Secondly, it elaborates the domestic research status and related concepts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Thirdly, it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credit indicator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risk in bank management, and analyses the root causes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The fourth part combines the real situation of domestic bank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management defect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risks; the fifth part mainly aims at the problems fou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ICBC; the sixth part is the summary of the full text. Research on domestic banks can help to enrich the theory of bank management.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credit risk. Therefore,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bank creditrating. It can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banks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enhance the national economic strength, and provide the necessary guarantee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Because of its credit risk prevention and resolution, and to promote its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Keywords:ICBI The credit risk Risk management目录1.第一章引言 (5)1.1研究背景及意义 (5)1.2研究内容及方法 (6)2.第二章信用风险管理国内研究现状及其相关概述 (7)2.1国内研究现状 (7)2.2相关概念 (8)3.第三章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9)3.1中国工商银行主要资产现状 (9)3.2工商银行信用监管风险指标 (18)4.第四章工商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2)4.1资产质量相对较低 (22)4.2贷款结构不均衡 (23)4.3行业贷款集中度偏高 (25)4.4信用风险的成因 (26)5.第五章信用风险管理改进措施和建议 (26)5.1提高银行风险管理量化评估能力 (26)5.2对不同行业和地域进行针对性管理 (27)5.3加强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28)第六章结论 (29)1.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本次研究是在2017年之后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系列研究。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oc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摘要:信用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信用风险是银行首要风险,文章指出,应通过贷款分类、贷款质量评价、建立信贷文化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举措;管理文化传统意义上,信用风险指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给贷款人造成损失的风险。
现代意义的信用风险是由交易对手违约给银行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造成信用风险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如信贷文化、风险管理水平、银行治理结构、银行内部控制度;外部因素如国家经济和法律的变动,社会政治变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
一、执行贷款分类标准,针对性进行信用风险有效管理贷款分类标准是衡量贷款风险和质量的尺度,是贷款类型划分准则。
我国传统贷款分类以借款合同的到期日为标准,未到期贷款一律视为正常贷款。
对过期贷款按时间长短划分逾期、呆滞、呆帐贷款,这三类贷款合称不良贷款。
由于传统的贷款分类方法不能动态反映企业贷款资产质量,也难以真实反映银行资产质量。
为了加强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提高资产质量,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制定《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后三类为不良贷款。
1.正常类贷款。
借款人一直以来能正常还本付息,各方面情况正常,不存在影响偿还贷款本息的消极因素。
2.关注类贷款。
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没有问题,但存在情况将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贷款本息偿还,一是企业改制,对银行债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二是借款人股东或母子公司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三是借款人的主要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存贷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四是借款人不按规定使用贷款;五是贷款抵押品、质押品价值下降;六是贷款保证人财务状况出现问题。
3.次级类贷款。
贷款缺陷明显,正常经营收入不足保证还款。
次级类贷款特征:一是借款支付出现困难;二是借款人内部管理发生问题;三是借款人隐瞒事实套取贷款;四是借款人经营发生亏损;五是借款人只能拍卖抵押品作为还款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经济形势已经和过往有所不同,在以前的时代中只有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两种形式的银行。
现如今,商业银行迅速发展崛起,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经营模式,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获取经济效益。
近年来,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更加合理、系统,稳定。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商业银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其原因。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的核心,在商业银行的经济发展、稳定经营、健康发展、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今时代潮流下的房地产信贷业务充分显示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发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信贷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因此,加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和风险度量的角度,对信用风险定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当前信用风险管理信息。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金融危机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s slightly different. Only the central bank and the investment bank have their own business model, which can make the commercial bank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make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more reasonable and systematic
Commercial bank is the core of modern finance, which is developing steadily and healthily. The real estate credit busi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fully shows that the occurrence of bank credit risk is the main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credit risk is also the main risk faced by commercial banks. Therefore, strengthen bank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risk measurement of bank credit risk,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of credit risk and puts forward the current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Financial crisis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
1.2.2 国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第2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定义及类别 (3)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定义 (3)
2.2 信贷风险的主要类别 (3)
2.2.1 操作风险 (3)
2.2.2 担保风险 (3)
2.2.3 道德风险 (4)
2.3 信贷风险管理办法 (4)
2.4信贷风险特点 (5)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6)
3.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6)
3.1.1 消费者方面存在制约因素 (6)
3.1.2 商业银行方面存在制约因素 (6)
3.1.3 市场与宏观经济环境方面存在制约因素 (6)
3.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缺陷 (7)
3.2.1 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6)
3.2.2 危险管理体制存在不全 (7)
3.2.3 风险管理理念认识片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改善发展消费信贷的环境 (8)
第4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原因 (9)
4.1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 (9)
4.2 银行有关风险管理方面十分担忧 (9)
4.3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 (9)
4.4 外部监管机制不完善 (9)
第5章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对策 (11)
5.1 完善个人信息收集系统 (12)
5.2 大力发展农村信贷消费 (12)
5.3 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和风险传输机制 (12)
5.4改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营销手段 (12)
第6章结论 (12)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附录一中文译文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