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外观专利侵权
专利的侵权判定通俗易懂的例子

一、说明专利的概念和作用专利是指国家对发明者创造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作出的保护和奖励制度,是一种由国家赋予的独家使用权。
专利的获得可以为发明者带来经济效益,也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二、侵权行为的定义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所有人的允许,利用了专利的技术或者产品,或者超出了专利声明的权利范围的行为。
侵权行为给专利所有人带来了经济损失,因此需要依法追究责任。
三、侵权行为的举例以某某公司申请的一种发明专利为例,该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并取得了专利。
然而,在市场上发现了另一家公司生产的类似产品,这家公司没有取得专利所有人的许可,因此构成了侵权行为。
在另一个案例中,甲公司申请了一种专利,专利声明中明确规定了该技术只能用于某一具体领域,但乙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该技术应用到了其他领域,这同样构成了侵权行为。
四、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在侵权行为的判定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专利权的存在:必须确保被侵权的对象确实是一项拥有专利权的技术或产品。
2. 侵权行为的事实:需要证明被告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专利技术或产品进行了利用。
3. 侵权行为的主观故意:需要证明被告具有主观故意侵犯专利权的行为,而非无心之失或不可避免的情况。
4. 侵权行为的损害后果:需要证明被侵权行为给专利所有人带来了实际经济损失。
五、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和救济措施侵权行为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专利法对侵权行为做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救济措施。
专利法规定,侵权行为可以通过诉讼、和解、赔偿等方式来解决。
专利所有人可以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对侵权行为采取制止、消除、赔偿等措施,并赔偿经济损失等。
六、总结专利的侵权判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只有明确专利的范围和侵权行为的事实,才能更好地保护专利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正确理解与应用专利法,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激发创新动力,推动我国创造型国家建设。
欧盟外观侵权判定标准

欧盟外观侵权判定标准欧盟对于外观侵权的判定标准主要由欧盟外观保护条例(Regulation (EC) No 6/2002)和欧洲法院的相关判例构成。
以下将对欧盟外观侵权判定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欧盟外观保护条例对外观的定义给出了明确的界定。
根据该条例,外观指的是对产品或其一部分造型、轮廓、线条、颜色、外观装饰、纹样等的设计。
这一定义对外观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使得判定标准更加具体。
欧盟外观保护条例规定,外观应当具有新颖性和个性。
新颖性要求外观在欧洲范围内没有在法律保护有效期内进行公开披露过,个性要求外观本身具有与现有设计区别明显的特点。
对于新颖性的判定,可以通过查看在申请日期之前的先行技术来确定。
个性的判定则需要考量外观在整体上与现有设计的差异性。
欧洲法院的判例对外观侵权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
根据欧洲法院的相关判例,外观侵权的判定主要依据两个方面:全貌相似性和整体相似性。
全貌相似性是指两个外观的总体印象是否相似。
这主要通过比较外观的整体造型、轮廓、线条等方面来判断。
如果两个外观在这些方面大致相似,即使细节上存在差异,仍然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整体相似性则从抽象的角度出发,对比外观的一些重要特点,判断其在整体上是否相似。
这些重要特点可能是某些独特的线条、纹样、颜色等。
如果在这些方面两个外观相似,也可能构成侵权。
欧洲法院还强调了外观保护的广泛性。
根据一些相关的判例,即使两个外观在总体上相似,也可能被认定为不侵权。
这是因为广泛的外观保护标准要求差异性较大,即便总体上相似,在一些重要特点上的差异仍然可以使其不构成侵权。
综上所述,欧盟对于外观侵权的判定主要依据欧盟外观保护条例和欧洲法院的相关判例。
在判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外观的新颖性和个性,判断其与现有设计的区别;还需要比较外观的全貌相似性和整体相似性,并且要考虑外观保护的广泛性。
这些判定标准的建立使得外观侵权的判定更加具体和科学。
外观非正常申请的认定标准

外观非正常申请的认定标准外观设计是指产品外观的形状、图案、颜色或其组合,以及产品的装饰部分,通过外观设计可以使产品具有艺术感和美观性。
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有时会遇到一些非正常的申请,即申请人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专利权。
为了保护专利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需要制定一些认定标准来判断外观非正常申请。
首先,外观非正常申请应该具备明显的违反道德伦理的特征。
例如,如果申请人的设计明显抄袭他人的作品,或者恶意模仿其他产品的外观,就属于外观非正常申请。
此外,如果申请人的设计存在违反公序良俗的问题,如涉及淫秽、暴力等不良内容,也应被认定为非正常申请。
其次,外观非正常申请还应该具备明显的技术性缺陷。
外观设计专利的核心在于其独创性和创新性,如果申请人的设计缺乏独创性,只是简单地复制已有的外观,或者只是对已有外观进行微小的改动,那么就不能满足专利法对于外观设计的要求。
此外,如果申请人的设计明显不符合产品的实际使用需求,或者存在明显的功能性缺陷,也应被认定为非正常申请。
再次,外观非正常申请还应该具备明显的商业欺诈的特征。
商业欺诈是指申请人通过虚假陈述、隐瞒事实等手段,以获取不当利益或者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在外观设计申请中,如果申请人故意隐瞒已有的相似设计,或者虚构不存在的技术特点,以误导专利审查机关,获取专利权,就属于外观非正常申请。
最后,外观非正常申请还应该具备明显的恶意侵权的特征。
恶意侵权是指申请人明知他人已经拥有相似的外观设计专利,但仍然故意申请相同或者相似的外观设计专利,以侵犯他人的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申请人的目的是为了阻碍他人的正常生产经营,或者通过侵权行为获取不当利益。
这种恶意侵权行为应该被认定为外观非正常申请。
总之,外观非正常申请是指申请人通过违反道德伦理、存在技术性缺陷、具备商业欺诈或者恶意侵权等特征的行为,试图获取不当的专利权。
为了保护专利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需要制定一些认定标准来判断外观非正常申请。
浅析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中的“设计空间”

浅析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中的“设计空间”外观设计专利是针对外观即外表、外形和图案等方面的设计形式所授予的专利权。
在今天的商业竞争中,外观设计成为了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产品能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在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下,能够保护到知识产权人的创新和劳动成果,给他们带来了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运营空间。
然而,在保护外观设计专利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可能的争议。
这些争议主要是关于侵权问题。
侵犯外观设计专利就是指利用、制作、销售、运输外观设计专利的被保护产品,被他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从而产生侵权行为。
那么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断中,“设计空间”这一概念则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这一概念进行浅析。
一、什么是“设计空间”设计空间(Design Space)是指在一定制约下,使得特定外观形式的设计可以实现的最大可变性区域。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外观产品设计可变的限度。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改变一些非专利权保护范畴的设计元素,来获得与外观专利权要求同等的外观效用,而不会产生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设计空间是外观创意的基础,也是舞台,设计者的活动范围始终在此限制之内。
在外观设计专利判定中,需通过判断被控侵犯设计与专利权要求中的设计要素是否相同或相似来确定侵权行为是否存在。
而设计空间概念的引入,就是防止专利权的拥有者通过其专利权对相对应的技术成果实施全部控制而所提出的一个限制性条件。
当两者相同或相似时,设计元素的出现可能会被视为专利权侵权,但如果相似程度小到一定程度,限制性条件也进一步缩小,对外观的保护起到了间接或直接的限制作用。
设计空间不仅适用于现有外观设计专利的判断,在外观专利权的授权过程中,也需要对申请人的外观设计作出所谓的“限制或放弃”决定。
即申请者必须承认其设计在专利权保护范围之外的某些特定领域内已经被广泛使用,而不享受任何专利权保护。
因此在制定所要保护的设计时,则需要结合整体外观要素及存在的“空间”,为确保专利权有效性,适当地缩小专利权保护范围。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规则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规则
1. 整体观察法很重要哦!比如说,有两个手机,乍一看外形特别像,但仔细瞧就能发现很多不同点,这就是判断侵权的关键呀!
2. 直接对比产品特征呀!就像两个杯子,一个有独特的手柄设计,另一个没有,这明显的区别不就体现出来了嘛!
3. 设计空间大小也得考虑呀!像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设计空间小,相似之处多了可就容易侵权喽!
4. 功能性设计要不要排除呢?好比一个工具,它的独特外形是为了实现特殊功能,这可不能随便说侵权呀!
5. 普通消费者的视角不能忘呀!消费者要是分不清两个产品,那可就有侵权嫌疑咯!
6. 组件产品侵权咋判断?就像电脑的各个配件,单个看和组合起来看都得考虑呢!
7. 创新程度高低也很关键呢!一个超级有创意的设计被模仿,那侵权没跑啦!
8. 在先设计得重视呀!要是之前已经有类似设计,那后面的相似设计就危险咯!
9. 等同原则也得知道呀!差不多的设计但换了种方式呈现,难道就不是侵权啦?哼,当然也是呀!总之,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断很复杂,要综合各种因素来考虑,不能轻而易举地就下结论呀!。
外观设计专利权侵权认定标准是什么

What we are most proud of is not that we never fall, but that we can get up every time we fall.(页眉可删)外观设计专利权侵权认定标准是什么导读:1、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时,应当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审美观察能力为标准,不应当以该外观设计专利所属领域的专业设计人员的眼光和审美观察能力为标准。
2、整体观察、综合判断是外观设计侵权判断的主要方式。
一、外观设计专利权侵权认定标准是什么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即判断被控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否构成相同或者相近似。
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时,应当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审美观察能力为标准,不应当以该外观设计专利所属领域的专业设计人员的眼光和审美观察能力为标准。
判断被控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否相同或者相似,不同水平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用不同的眼光,可能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例如,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普通美术人员与普通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分辨能力有很大差异,有些相似产品之间外观上的细微差别,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普通美术人员能很容易地分辨出来,而普通消费者却极易忽略。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目的,在于防止不正当的竞争,防止抄袭、仿冒行为的发生,这就要求生产者在设计其产品的外观时,应当尽量与其他生产者的产品的外观区别开来,使消费者不致混淆、误认、误购。
因此,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水平为尺度,判断产品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是较为合理的标准。
普通消费者并非任何公民,而是指该外观设计专利同类产品或者类似产品的购买群体或者使用群体。
因为,只有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或者使用商品的消费者,才需对该产品与同类其他产品的相同与相近似作出比较和判断。
第二,整体观察、综合判断是外观设计侵权判断的主要方式。
整体观察、综合判断是相辅相成的。
对被控产品的外观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外观是否相同、相近似,不应仅从一件设计的局部出发,或把一件设计的各个部分分割开来,而应从其整体出发,从一件设计的整体或其主要构成上来比较判断二者是否相同、相近似。
外观专利侵权判定标准

外观专利侵权判定标准
外观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具体体现为外观设计申请书中的主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后视图等,必要时还有剖视图、剖面图、状态参考图,尤其是图中富有美感的要素。
2. 判断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与专利产品相同或实质相似。
这里涉及到一个“普通消费者”的概念,普通消费者是指相关领域中具有一般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消费者。
在进行外观设计侵权判定时,需要以普通消费者的认知能力为标准,对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实质性相似。
3. 判断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具有新颖性。
新颖性是外观设计获得专利权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在进行侵权判定时需要判断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具有新颖性。
如果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不具备新颖性,则不能判定为侵权。
4. 判断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属于相同或相似的外观设计。
如果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产品的外观设计相同或相似,且在相同或相似产品上使用了与专利相同或相似的外观设计,则可以判定为侵权。
5. 判断被控侵权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
如果被控侵权人明知或应知其制造、销售、进口的被控侵权产品是侵犯他人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产品,仍然进行制造、销售、进口的行为,则可以判定被控侵权人存在主观过错,构成侵权。
综上所述,外观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判断。
在进行外观设计侵权判定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外观专利侵权赔偿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People don't have to be beautiful, but they must be beautiful.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外观专利侵权赔偿认定标准是怎样的外观专利侵权赔偿认定标准按照实际经济损失作为赔偿损失额,也可以按照侵权的非法所得利润作为赔偿或者按照不低于专利许可使用费的数额作为赔偿。
专利权的主体和归属问题一般都是属于研究开发人的。
一、外观专利侵权赔偿认定标准是怎样的专利侵权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曾作出司法解释规定了三种计算方法:(1)以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受到的实际经济损失作为损失赔偿额。
(2)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全部利润作为损失赔偿额。
其算术式可以表示为:每件侵权产品所获利润(侵权产品销售总数=侵权利润。
(3)以不低于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数额作为损失赔偿额。
此外,受一些国家法定赔偿制度的影响,中国法院对一些知识产权案件损失赔偿额难以计算的,则采用定额赔偿方法。
定额赔偿的幅度,一般掌握在5000元至30 万元之间,具体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被侵害的专利的经济价值、侵权持续的时间、专利权人因侵权所受到的影响程度等因素,个案确定。
二、专利赔偿责任的免除情形《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侵犯专利权要承担哪些责任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民事责任:1、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断原则及方法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断原则及方法1、判断相同的原则。
对于两种以上要素结合的设计,必须两种以上要素完全相同时,才能判断为相同的设计。
2、判断相近似的原则。
物品相同,设计相近似,判断为相近似;物品相近似,设计相同,判断为相近似;物品相近似,设计相近似,判断为相近似。
你知道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断原则有哪些吗?你清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具体判定方法是什么吗?关于这两个问题,是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当中的大问题,下面小编就来为您做详细介绍吧。
在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审判中,判断被告的被控产品是否落入原告专利的保护范围,一直是专利审判工作的一个难点。
我国第十一条第二款、第二十三条和第五十九条第二款,对外观设计授予的条件、构成侵权的要件及保护范围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那么,如何判断被控产品与原告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相同、相近似?▲一、主要有以下几项原则:▲1、判断相同的原则:物品相同和设计相同,判断为相同。
所谓物品相同,是指产品的用途和功能完全相同。
如机械手表和电子手表,尽管它们的结构不同,但它们的用途和功能相同,故它们是相同的产品。
所谓设计相同,是指形状、图案、色彩(或者结合),三个要素相同。
一般产品的设计内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单纯的形状或图案设计;形状和图案二者结合的设计;图案和色彩二者结合的设计;形状、图案、色彩三者结合的设计。
对于两种以上要素结合的设计,必须两种以上要素完全相同时,才能判断为相同的设计。
▲2、判断相近似的原则:物品相同,设计相近似,判断为相近似;物品相近似,设计相同,判断为相近似;物品相近似,设计相近似,判断为相近似。
所谓物品相近似,是指同一类的产品,即是指用途相同、功能不同的物品。
如钢笔与圆珠笔都是书写工具,其作用相同,但二者的功能不同,故二者属相近似的物品。
▲二、判断被控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除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判断外,在判断过程中还要注意运用以下判断方法:▲(1)以市场上一般购买者的水平判断。
外观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

外观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
外观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如下:
1. 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在要部上基本相同,整体上属于近似,则判定专利相似侵权成立。
2. 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完全相同,则判定专利相同侵权成立。
3. 发明专利侵权的免责。
主要是指单位、个人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其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并且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
4. 赔偿标准。
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外观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涉及到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比较多,如果您对此类问题存在疑问,建议您咨询法律相关专业人士,以便于更好的为您解答。
外观设计相同侵权判断规则

外观设计相同侵权判断规则
1. 整体观察很重要呀!比如说两个手机,你得从整体上看看是不是长得特别像,就像双胞胎一样。
2. 是否容易引起混淆也得考虑呢!如果一个产品和另一个太相似了,让人一下子分不清,那这很可能就是侵权啦。
就好比把李逵和李鬼放一起,不仔细看还真以为是同一个人呢!
3. 细节特征不能忽视呀!像某个产品上独特的花纹,要是另一个也有,这可不是巧合哟。
比如说两款包包上都有一模一样的小花朵装饰。
4. 设计风格一致也要小心哦!如果都是那种很特别的酷炫风格,那也许就有问题呢。
就像都走的是嘻哈风的服装。
5. 功能对应的设计是不是一样呢!假如同样功能的产品,设计也几乎一样,那可不对哦。
就好像两个同样是削皮器,形状啥的都差不多。
6. 色彩搭配相同也值得留意呀!一个产品是红黑搭配,另一个也是,这难道不奇怪吗?好比两只笔都是红黑相间的颜色。
7. 消费者的感受也很关键呢!如果消费者很容易认错,那侵权的可能性就大啦。
就像大家容易把这两个长得像的饮料弄混。
8. 在先设计的比较很重要哇!和之前已经有的设计对比对比,是不是太像了呢。
比如新出的一款玩具和以前的一款特别像。
9. 行业惯例也得参考呢!在这个行业里一般是怎样的设计,如果超出常规的相似,那可不行哦。
就像在某个特定领域中,独特的设计被模仿得很厉害。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在判断外观设计侵权时,这些方面都得仔细考虑,一个都不能马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判断是否侵权,保护好知识产权呀!。
欧盟外观侵权判定标准

欧盟外观侵权判定标准欧盟外观侵权判定标准主要依据欧盟外观保护条例和欧洲法院的相关判例。
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外观设计的新颖性和个性:根据欧盟外观保护条例,外观设计应当具有新颖性和个性。
新颖性要求外观在欧洲范围内没有在法律保护有效期内进行公开披露过,个性要求外观本身具有与现有设计区别明显的特点。
对于新颖性的判定,可以通过查看在申请日期之前的先行技术来确定。
个性的判定则需要考量外观在整体上与现有设计的差异性。
外观的全貌相似性和整体相似性:欧洲法院的判例对外观侵权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
全貌相似性是指两个外观的总体印象是否相似,这主要通过比较外观的整体造型、轮廓、线条等方面来判断。
如果两个外观在这些方面大致相似,即使细节上存在差异,仍然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整体相似性则从抽象的角度出发,对比外观的一些重要特点,判断其在整体上是否相似。
这些重要特点可能是某些独特的线条、纹样、颜色等。
如果在这些方面两个外观相似,也可能构成侵权。
考虑一般消费者的认知能力:在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相近似时,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视觉效果为准,而不应以该外观设计专利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设计人员的观察能力为标准。
一般消费者指的是一种假设的“人”,对其应当从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两方面进行界定。
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是指,他通常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日之前相同种类或者相近种类产品的外观设计及其常用设计手法具有常识性的了解。
一般消费者的认知能力是指,他通常对外观设计产品之间在形状、图案以及色彩上的区别具有一定的分辨力,但不会注意到产品的形状、图案以及色彩的微小变化。
考虑产品的用途:根据外观设计的用途(使用目的、使用状态),认定产品种类是否相同或者相近。
如果外观设计产品与被诉侵权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使用目的、使用状态)没有共同性,则外观设计产品与被诉侵权产品不属于相同或者相近种类产品。
总之,欧盟对于外观侵权的判定非常严格,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赔偿标准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赔偿标准简介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外观的形状、图案等方面的保护。
一旦他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制造、销售或引入与外观设计专利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就构成了侵权。
为了保护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合法权益,侵权者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本文将探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赔偿标准的相关问题。
专利侵权的概念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在专利权有效期内,他人实施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内的行为。
在外观设计专利方面,侵权主要包括制造、销售或引入与专利文件中的图样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外观的产品。
侵权行为对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赔偿标准,以保护专利权人的权益。
侵权赔偿标准的制定为了合理规范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赔偿标准,我国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损失赔偿•损失赔偿是侵权赔偿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使专利权人在侵权行为中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得到补偿。
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考虑:–损失赔偿可以根据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所受经济损失的大小进行计算。
–如果专利权人无法提供具体的损失证据,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所造成的盈利能力损失以及相应的专利授权费用进行估算。
–对于恶意侵权行为,法院可以酌情加倍计算赔偿数额,以起到惩罚和震慑的作用。
2. 赔偿计算方法•赔偿计算方法是指赔偿数额的具体计算方式,主要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范围和影响来进行决定。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如果侵权造成了销售额的下降,可以根据下降额度进行计算。
–如果侵权行为对专利权人的声誉造成了损害,可以根据声誉损失进行计算。
–如果侵权行为导致了授权费用的增加,可以根据增加的费用进行计算。
–另外,法院还可以根据专利权的期限、专利技术的影响力以及侵权行为的恶劣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 其他赔偿形式•除了损失赔偿外,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的赔偿方式,以达到更好的保护专利权人的权益。
这些赔偿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停止侵权行为,迫使侵权方停止生产、销售或引入侵权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认定标准是什么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认定标准是什么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定方法有三个步骤:1、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
3、将外观设计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对比,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对被授予专利的外观设计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要部观察,整体判断。
▲一、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认定标准是什么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定方法,也有三个步骤:1、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其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向专利局提交的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包括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
其中主视图最为重要,因为它最能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的美感。
在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还要注意从这些视图中找出能够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美感的各项要素。
2、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
中国法官的认定方法,通常是以产品的功能、用途作为标准,同时参考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即洛迦诺条约)有关商品的分类。
如果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确定二者是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并继续进行下面3的比较。
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认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类似商品,到此就可以结束我们的侵权判定步骤,认定专利侵权不成立。
3、将外观设计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对比。
即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对被授予专利的外观设计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要部观察,整体判断。
经过对比,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结果:(1)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完全相同,就认定前者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成立。
(2)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在要部上与专利外观设计基本相同,整体上属于近似,将可能根据等同原则,也认定专利侵权成立。
(3)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在整体上既不相同,也不近似,就认定被控侵权产品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不成立。
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

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
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也没有法定的抗辩或免责事由,擅自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
判断专利侵权的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侵权行为实施的客体是否落入专利保护范围。
判断侵权行为实施
的客体是否属于专利保护范围,需要考察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技术方案的关系,即被控侵权产品是否包含了专利技术方案中的全部技术特征。
2.被控侵权产品是否与专利技术方案实质相同。
如果被控侵权产品
与专利技术方案实质相同,则可以认定被控侵权产品落入了专利保护范围。
3.被控侵权产品是否能够替代专利技术方案。
如果被控侵权产品能
够替代专利技术方案,则可以认定被控侵权产品落入了专利保护范围。
4.侵权行为是否造成了专利权人的损失。
如果侵权行为造成了专利
权人的损失,则可以认定侵权行为成立。
综上所述,判断专利侵权的标准包括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技术方案的关系、被控侵权产品能否替代专利技术方案以及侵权行为是否造成了专利权人的损失。
怎么判定专利侵权,有什么判定原则

怎么判定专利侵权,有什么判定原则我国规定的专利包括发明创造、实⽤新型以及外观设计,侵犯其中⼀种专利项⽬都是违法的,那怎么判定专利侵权,有什么判定原则?接下来由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了⼀些关于这⽅⾯的知识,欢迎⼤家阅读!怎么判定专利侵权,有什么判定原则⼀、发明和实⽤新型专利侵权判定(⼀)判定原则1、全⾯覆盖原则全⾯覆盖是指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法)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案的必要技术特征全部再现,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法)与专利独⽴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对应并且相同。
全⾯覆盖原则是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个最基本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种形式:(1)字⾯侵权⼜称全部技术特征覆盖,即如果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法)的技术特征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则落⼊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上位概念侵权当专利独⽴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采⽤的是上位概念特征,⽽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法)采⽤的是相应的下位概念特征时,则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法)落⼊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3)特征数量侵权如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法)在利⽤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仍落⼊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此时,不考虑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法)的技术效果与专利技术是否相同。
(4)从属专利侵权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法)对在先专利技术⽽⾔是改进的技术⽅案,并且获得了专利权,则属于从属专利⼜称依存专利。
未经在先专利权⼈许可,实施从属专利也覆盖了在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等同原则“等同原则”的概念:是指以基本相同的⼿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所属领域的技术⼈员在侵权⾏为发⽣时通过阅读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
等同原则的“等同”,是指具体技术特征在功能、作⽤上的等同,⽽不是侵权产品与专利两个技术⽅案的整体等同。
故被控侵权产品该三个技术特征的结合与专利权利要求必要技术特征“弹性罩边”是以基本相同的⼿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了基本相同的效果,应认定是等同的。
《专利法》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认定

《专利法》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认定一、概述外观设计专利是专利法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主要保护的是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而非产品的功能或者结构。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对于企业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专利法》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认定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法律规定。
在本文中,将对《专利法》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认定进行深入探讨。
二、侵权认定的条件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侵权行为是针对已经取得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外观设计;2. 侵权行为是在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内;3. 侵权行为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进行的;4. 侵权行为是在公开、使用、许诺使用或者进行实质准备等侵权行为中的一种。
三、判定标准《专利法》规定有关外观设计专利的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 对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进行界定,以确定侵权行为是否在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内;2. 对侵权行为进行实质性比对,判断其是否与专利权的外观设计相一致;3. 对被控侵权产品或者方法进行鉴定,判断其是否适用于侵权认定的条件。
四、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说明《专利法》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认定:某企业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权人认为另一企业的产品涉嫌侵犯了其外观设计专利权。
在起诉到法院后,法院依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判定,对被告产品进行了形状、纹样、颜色等方面的比对,最终认定被告产品构成了对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行为。
五、个人观点和建议就个人观点而言,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要注重专利的布局和申请工作,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也建议加强对《专利法》相关规定的学习和理解,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
六、总结《专利法》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认定,从法律层面确保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了外观设计的创新成果。
企业和个人在利用外观设计专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保护自身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专利权侵权的判定

专利权侵权的判定1、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侵权判定1)、全面覆盖原则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要求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并以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所对应的全部技术特征逐一进行比较。
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术特征的,应当认定其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比,缺少权利要求记载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特征,或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应当认定其没有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2)、相同侵权相同侵权包括以下几种情形:一)、全部技术特征完全相同。
即被诉技术方案与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并且相同,或者二者虽然在文字表述上存在一定区别,但经过一一比对,所述区别仅仅是文字表述的不同,其技术内容完全一致。
二)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为下位概念。
三)、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在专利权利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技术特征。
3)、等同侵权等同侵权,是指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中相应技术特征从字面上看不相同,但属于等同特征,应当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
(等同特征:是指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想到的技术特征)。
4)功能性特征相同/等同侵权功能性特征:是指对于结构、组分、步骤、条件或其之间的关系等,通过其在发明创造中所起的功能或者效果进行限定的技术特征,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仅通过阅读权利要求即可直接、明确地确定实现上述功能或者效果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除外。
与说明书及附图记载的实现前款所称功能或者效果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相比,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相应技术特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相同的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相应技术特征与功能性特征相同或者等同。
外观专利侵权时间认定条件

外观专利侵权时间认定条件
1. 哎呀呀,外观专利侵权时间的认定条件之一就是看侵权行为啥时候开始的呀!比如说,就像有人偷偷仿照你的独特设计去生产产品,那从他开始这么干的那一刻起,不就可能侵权了嘛!
2. 嘿,侵权时间的认定还得考虑这个侵权行为是不是持续进行着呢!好比说有人一直用着跟你专利一样的外观,那这持续的时间不就是侵权时间嘛!
3. 你想想看呀,要是别人在某个特定时间点后突然大量出现和你专利外观一样的东西,这是不是就很可能涉及侵权时间的问题啦?就像突然冒出来好多“山寨版”一样!
4. 哇塞,侵权时间的认定跟侵权者是否明知也有关系呢!如果明知道是专利还去做,那从他知道的那一刻起不就是侵权时间嘛,这多明显呀!
5. 咦,还有哦,如果有人在你的专利申请后才开始用类似外观,那这之后的时间不就可能是侵权时间吗?就像接力赛,在你之后的那段就是关键呀!
6. 可不是嘛,侵权时间的认定也要看市场上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侵权产品呀!比如突然大家都发现有类似的东西在卖了,那这个时间点就得好好琢磨琢磨啦!
7. 嘿哟,要是侵权者在某个时间开始大力推广和专利外观相似的东西,那这个开始推广的时间不也能作为侵权时间的一个考量嘛!
8. 哎呀呀,判断侵权时间还得看消费者什么时候开始混淆呀!如果消费者从某个时候起分不清你的专利产品和侵权产品了,那这时间可重要啦!
9. 哇哦,当侵权者在某个时间开始大规模生产和专利外观一样的东西,那这个生产开始的时间是不是就是侵权时间的一个标志呢?
10. 最后啊,我觉得外观专利侵权时间的认定真的好重要呀,这可关系到大家的权益呢!一定要认真对待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侵权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怎样认定外观专利侵权怎样认定外观专利侵权?■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六条在实践中,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定一般采取以下三个步骤:1.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根据《专利法》第56条第二款之规定,其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2.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类似产品。
通常是以产品的功能、用途作为标准,同时参考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即洛迦诺条约)有关商品的分类。
如果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确定二者是相同或者类似商品。
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认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类似商品,从而认定专利侵权不成立。
■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外观设计,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三款之规定,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有三个步骤:一、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其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向专利局提交的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包括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
其中主视图最为重要,因为它最能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的美感。
在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还要注意从这些视图中找出能够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美感的各项要素。
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是人们视觉可见的美感外观,后者为符合专利性的技术构思或技术方案。
二、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方法,通常是以产品的功能、用途作为标准,同时参考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即洛迦诺条约)有关商品的分类。
如果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确定二者是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并继续进行下面第3点的比较。
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认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类似商品,到此就可以结束我们的侵权判定步骤,认定专利侵权不成立。
三、将外观设计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对比即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对被授予专利的外观设计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要部观察,整体判断。
经过对比,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结果:(一)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完全相同,就认定前者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成立;(二)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在要部上与专利外观设计基本相同,整体上属于近似,将可能根据等同原则,也认定专利侵权成立;(三)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在整体上既不相同,也不近似,就认定被控侵权产品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不成立。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认定问题结合笔者几年来代理专利纠纷案件的经验,笔者认为,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认定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首先,要根据专利证书、专利授权公告、专利登记薄、原告的主体资格证明等文件对专利权的主体予以确认,看看原告是否为合格的专利权人。
2.其次,要对专利权的有效性予以确认,确认该专利权是否仍然处于专利权有效期内,受法律的保护。
3.然后,要根据专利授权时的公告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什么?被控涉嫌侵权的产品是否与外观专利产品相同或相近似?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应当首先审查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是否属于同类产品。
不属于同类产品的,不构成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
审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同类产品,应当参照外观设计分类表,并考虑商品销售的客观实际情况,对是否属于同类产品作出认定。
同类产品是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的前提,但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类似产品之间的外观设计亦可进行侵权判定。
4.接下来,需要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具体保护的设计范围是什么?设计要点是什么?被控涉嫌侵权的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与外观专利产品的设计相同或相近似?(1)外观设计产品中的某些部分的设计是不受保护的,要予以排除。
首先要排除申请日以前已有的公知的外观设计部分,其次,还要排除因产品功能而决定的外观设计部分,然后还要排除产品内部不可见部分的设计。
(2)经过上一步的排除后,结合专利权人提交或专利档案中记载的设计要点图”,可以确定该外观设计专利的主要设计部位是什么,也就是要重点保护的范围是什么。
(3)将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该外观专利产品的设计相比较,判断两者是否相同或相近似。
■判断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标准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消费者不仅满足于产品的质量与功能,而且开始关注产品外型的美观,因此外观设计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自然而然,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问题也日益显得重要。
逐年递增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正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专利法在适用的过程中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标准缺乏一个完善统一的标准,给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以及侵权案件的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试对外观专利侵权的标准做一粗浅探讨。
一、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一样,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其权利客体无法像有形财产那样明晰地予以界定。
我国自1984年3月12日颁布专利法后,曾于1992年9月4日,2000年8月25日进行过两次修订,在第二次修订中,对外观设计的定义进行了修改,由原来的专利法所称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变为专利法所称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另外,专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以上两条法律对外观设计专利授予的条件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中第4.5.1判断原则中规定: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相近似的判断是指对相同或相近似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的设计进行综合判断。
由以上法律的规定分析可得出:1、产品设计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单纯的形状或图案设计;形状和图案两者结合的设计;形状和色彩二者结合的设计;图案和色彩二者结合的设计;形状、图案和色彩三者结合的设计。
2、由修改后的外观设计定义可知:对于请求色彩保护的外观设计,形状和图案是外观设计的基础,色彩附着在形状、图案之上,没有形状、图案,纯粹色彩不会被授予专利权。
也就是说如果专利申请人申请的外观设计专利的形状和图案与已有设计相近似,仅仅色彩不同,是不会被授予专利权的。
3、对于两种以上要素结合的设计,必须两种以上要素都相同或相近似时,才能判断为相同或相近似的设计。
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行为要件在确定了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后,我们需要判定被控侵权人有无侵权行为,被控侵权人实施了侵权行为是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前提条件。
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专利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专利权。
”由此看出,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行为应当具备以下要件:(一)未经权利人许可未经权利人许可即没有取得专利权人的授权。
专利权的本质是实施专利的独占权。
按照专利法第十条和第十二条之规定,相对人可以通过与专利权人订立专利转让合同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方式取得专利权人的授权而实施其专利;第三人可以通过与前述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中的被许可人签订分实施许可合同的方式而获得专利的实施权,当然,这种分实施许可合同必须得到专利权人的同意。
除此之外的实施外观设计专利的行为都属于侵权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专利法中没有对外观设计专利权效力的限制性规定,专利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推广应用制度和专利法第六章规定的强制许可制度都不涉及外观设计专利权。
■外观专利不能对抗商标侵权葡萄酒厂为中华文字及华表图形的组合”商标所有权人,四川泸州某酒厂擅自生产、销售印有中华”字样的酒,北京葡萄酒厂以商标侵权为由起诉泸州的酒厂。
在庭审中泸州的酒厂提出其生产、销售的中华系列酒的外包装盒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不侵犯北京葡萄酒厂的商标。
一审法院认定泸州的酒厂构成商标侵权,二审法院也维持了商标侵权的认定。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以享有外观专利提出抗辩的案例很多。
那么外观设计专利是否可以对抗商标侵权呢?下面我们来分析。
仍然构成侵权将和名牌相近的包装、商标标示等申请外观专利,目的是模仿名牌产品的包装、装潢或者商标标示,使消费者误认是名牌产品。
当其被起诉或者被行政查处时,主张自己享有外观专利权为由对抗商标侵权指控,这是傍名牌者比较喜欢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式其实并不新鲜,早在1995年国家工商局就发过文对此行为专门提出了解决的指导性意见:商标专用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是重要的知识产权,分别受《商标法》和《专利法》的保护。
这些权利的取得,应当遵守《民法通则》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不得侵害他人的在先权利。
对于以外观设计专利权对抗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若该商标的初步审定公告日期先于该外观设计申请日期,在该外观设计专利被撤销或者宣布无效之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依照《商标法》,及时对商标侵权案件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如果外观专利申请晚于商标初步公告日,工商行政部门仍然将按商标侵权进行查处。
法院的态度从上述案例也可以看出,法院审理类似案件,同样以侵权进行判决。
专利权将被撤销一个包装上往往含有生产者的商标,同时该包装设计是可以申请外观专利的,因为外观专利不做实质上的审查,所以一般外观设计比较容易取得专利,这给不良用心者留下了有机可乘的空间。
外观专利以及商标权都受法律保护,如果商标权和专利权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单位,必然产生冲突。
2000年8月25日九届人大十七次会议修改的《专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的国内外出版物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这条修改实际就为解决专利权与商标专用权之间的冲突提供了法律依据。
如果外观专利模仿他人已有的产品包装,那么该外观专利将因为没有新颖性可以被无效掉。
当然外观专利权和商标权冲突不排除另一种形式,就是将他人享有外观专利权设计注册为商标,根据商标法的规定,这样的商标同样可以被撤销。
这样的冲突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侵权责任法法律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赢了网建议大家遇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可寻求法律咨询中心的帮助。
来源:(怎样认定外观专利侵权/w/qq/515223.html)精彩推荐:网络知识产权侵权事件频发/w/qq/523199.html如何选择合适的仓储管理系统/w/qq/523198.html物流与货代的区别/w/qq/523197.html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w/qq/523196.html物流信息化名词/w/qq/523195.html给国外客户邮寄样品有方可参/w/qq/523194.html物流信息化的影响力/w/qq/523193.html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问题/w/qq/523192.html物流人才需要掌握的技能/w/qq/523191.html我国物流信息化瓶颈与趋势/w/qq/523190.html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w/qq/523189.html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2017年最新版)/w/qq/523188.html 转关运输货物的报关程序/w/qq/523187.html空箱调运解决办法/w/qq/523186.html如何操作SGS业务/w/qq/523185.html国际物流的基本内涵/w/qq/523184.html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w/qq/523183.html如何设计企业物流流程/w/qq/523182.html欧洲警察大会聚焦打击网络犯罪/w/qq/523181.html外贸英语/w/qq/523180.html什么是冷链物流/w/qq/523179.html关于写询函的肯定答复/w/qq/523178.html什么是军事物流/w/qq/523177.html货运单证的基本常识/w/qq/523176.html关于加强上海港航危险货物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w/qq/523175.html 物流信息化的三层结构/w/qq/523174.html世界10大物流公司介绍/w/qq/523173.html什么是物流信息系统/w/qq/523172.html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可行性及必要性/w/qq/523171.html流通/w/qq/523170.html我国将修改反倾销等三大条例/w/qq/523169.htmlFCL货物进口流程/w/qq/523168.html陆运托运程序/w/qq/523167.html罗城新火车站开通客货运业务/w/qq/523166.html浅析现代信息技术落后制约物流发展/w/qq/523165.html 外关区企业到本关区备案/w/qq/523164.html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前景/w/qq/523163.html叉车的基本知识/w/qq/523162.html什么是物流/w/qq/523161.html现代物流业的基本特征/w/qq/523160.html运输函电范例/w/qq/523159.html在履行进口合同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w/qq/523158.html 出口特种柜运输/w/qq/523157.html私人行李物品出境运输流程及程序/w/qq/523156.html一起起物流纠纷追问诚信底线/w/qq/523155.html物流的概念/w/qq/523154.html时效性物流联运方式选择模型及其算法/w/qq/523153.html 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w/qq/523152.html网络安全做足四招/w/qq/523151.html物流重组流程/w/qq/523150.html知识产权纠纷持续增长/w/qq/523149.html戴尔的电子物流流程/w/qq/523148.html器官移植法律原则的比较分析/w/qq/523147.html票据行为/w/qq/523146.html货代订舱流程/w/qq/523145.html外商投资国际海运业管理规定/w/qq/523144.html和老外交流最常用1000句口语/w/qq/523143.html物流过程中存货需知/w/qq/523142.html集装箱的定义和分类/w/qq/523141.html关于明确天然肠衣适用征税率,出口退税率等有关问题的通知/w/qq/523140.html运输物流企业的流程管理/w/qq/523139.html网络隐私权侵权现状/w/qq/523138.html论电子商务中电子证据规则的完善/w/qq/523137.html出口许可证管理例外情况的处理/w/qq/523136.html空难后货物向谁索赔/w/qq/523135.html道路货物运输服务业管理办法(2017年最新版)/w/qq/523134.html办理申领出口许可证的基本程序/w/qq/523133.html什么是第三方物流/w/qq/523132.html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w/qq/523131.html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w/qq/523130.html从本案看法官在举证责任分配中司法裁量权的行使/w/qq/523129.html 现代物流从信息化走向知识管理/w/qq/523128.html货物运输公司配送流程/w/qq/523127.html采购流程简述/w/qq/523126.html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w/qq/523125.html关于网络侵权问题/w/qq/523124.html什么是物流/w/qq/523123.html第三方物流给企业带来了众多益处/w/qq/523122.html怎样登记货运代理业手续/w/qq/523121.html网络视频核实远程办理公证/w/qq/523120.html报关单‘二次核对’手续/w/qq/523119.html过境,转运,通运货物通关流程/w/qq/523118.html后推式货架/w/qq/523117.html侵权形为的法律惩处/w/qq/523116.html《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2017年最新版)/w/qq/523115.html网吧收银员沉迷网络游戏盗窃游戏点卡/w/qq/523114.html进口货物查验,放行程序/w/qq/523113.html信息化概念知识/w/qq/523112.html物流业务外包/w/qq/523111.html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选谁做合作伙伴/w/qq/523110.html基于ERP如何建立企业数据仓库/w/qq/523109.html航空货主的市场需求什么/w/qq/523108.html共同侵权行为致人死亡责任研究/w/qq/523107.html客户关系管理/w/qq/523106.html什么是绿色物流/w/qq/523105.html如何有效减少出口收汇风险/w/qq/523104.html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2017年最新版)/w/qq/523103.html 铁路货运事故赔偿和运输费用的退补/w/qq/523102.html《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w/qq/52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