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鹿城中学田光海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
2. 学科:数学
3. 课时:2课时
4.教学内容:高中新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选修1-1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圆锥曲线的第一课时,它是继学生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有了一些了解,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坐标法研究曲线。椭圆的学习可以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这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1. 教法分析结合生活经验观察发现、启发引导、探究合作。在学生的生活体验、直观感知、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建构概念,为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打下基础。利用多媒体课件, 精心构建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平台,启发引导学生观察, 想象, 思考, 实践, 从而发现规律、突破学生认知上的困难,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获得知识, 体验成功。主要采用探究实践、启发与讲练相结合。
2. 学法分析从知识上看,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椭圆图形的实物与实例,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有了一些了解,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从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看,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积累了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语
言转换能力
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学生头脑中虽有一些椭圆的实物实例,但并没有上升为“概念”
的水平,如何给椭圆以数学描述如何“定性” “定量”地描述椭圆是学
生关注的问题,也是学习的重点问题。他们渴望将感性认识理性化,渴望通过自己动手作图、观察来辨析和完善概念,通过对比产生顿悟,渴望获得这种学习的积极心向是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情感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椭圆的定义;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椭圆标准
方程的两种形式,会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模型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概括能力;通过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坐标法,并渗透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
难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教学方法
5.教学准备
通过百度搜索与椭圆有关的图片资料,利用百度搜索相关的教学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绘图板、图钉、细绳。
三、教学过程
方程
X 2
笃1 ( a b 0) (☆)叫做椭圆的标 a b
准方程。它表示焦点在x 轴上,焦点坐标为
F i ( c,0),F 2(C ,0),其中 c 2 a 2 b 2 .
2 2
y r X
r 1 ( a b 0),它也是椭圆的标准
a b
方程。
此时,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
焦点坐标为Fd0,c) F 2(0, C ),其中C 2 a 2 b 2 我们可以发现,以
上两种方案是最好的。
问:观察一下焦点分别在x 轴、y 轴上的椭圆 的标准方程,如何根据方程判断其焦点在 x 轴 上还是在y 轴上(看分母大小,哪个分母大焦 点就在哪一条轴上) 说明:
(1) 在两个方程中,总有a>b>0
(2) 椭圆的三个参数a 、b 、C 满足:C 2 a 2 b 2
流。 确定性,理 解曲线与
学生思考
后主动发 言回答。
方程的关 系,感受恰 当选择坐 标系的优 越性,感受 标准方程 的简洁、对 称、
和谐之 美,并在实 践中通过 对比提
高 决策能
力、 计算能
力、 培养学
生 简约的思 维能力。
以上三条, 尽量由学
生总结出培养学生
的观察、分 析归纳能
2 2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为:提出问题一一探索一一解决问题一一归纳反思一一提高。在问题的设计中,从多角度探究,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这样的设计不但突出了重点,更使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本节课以问题为纽带,以探究活动为载体,学生在自觉进入问题情境后,在问题的指引下和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探索、体验、反思等活动把探究活动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数学的情感体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在思想方法运用、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课堂进行中通过实际操作、多媒体课件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希望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数学思想的建立、心理品质的优化起到良好的作用。
本节课学生活动较多,知识拓展较深,运算较困难,因此本节课不能按预计完成,剩余问题下节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