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水质指标及其超标危害
水污染指标有哪些
水污染指标有哪些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进展,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全面了解和衡量水质的好坏,科学家和环保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水污染指标。
本文将探讨水污染指标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物理指标1. 水温:水温是指水体的温度,它对水生生物和水体的生态平衡有重要影响。
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2. 浊度:浊度是指水中悬浮颗粒物质的浓度。
水体浊度较高通常表示水质较差,不适宜人类生活和工业用水。
3. pH值: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
pH值在不同范围内对水生生物有不同影响,一些水生生物对pH值的变化非常敏感。
二、化学指标1. 溶解氧: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量。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2. 氨氮和亚硝酸盐:氨氮和亚硝酸盐是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它们来自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高浓度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度生长。
3. 重金属:重金属是指具有较高密度和较高毒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铬等。
水体中含有过多的重金属对生物造成严重危害,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三、生物指标1. 水藻类:水藻类是水体中最常见的植物类群,它们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水体中的营养状况和水质变化。
大量的藻类富集往往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2. 底栖生物:底栖生物是指栖息在水底或附着在水底物上的生物,如螺类、甲壳类和桡足类等。
水体中底栖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可以间接反映水质的优劣。
3. 鱼类:鱼类是水生动物中使用最广泛的生物指标之一。
水体中的鱼类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程度。
综上所述,水污染指标涵盖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的指标。
通过检测和监测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质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和恢复。
只有确保水质的良好,人类和其他生物才能享受到洁净的水资源。
水体主要理化指标
水体主要理化指标1、PH值:养殖水体正常水质PH值为7.6~8.8。
PH值偏高机理及危害: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大量消耗水中碳源(二氧化碳),致使水体PH值快速上升(光合细菌过度生长繁殖也会造成PH值上升)。
PH值偏高,水体中铵氮以氨分子氮形式存在,增加了氨氮的毒性;另外,高PH值水质对鳃部组织有腐蚀作用。
PH值偏低机理及危害:水体缺氧,水体有机质过多,在厌氧菌厌氧发酵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有机酸,致使水体PH值偏低。
PH值偏低,致病菌容易大量繁殖,且硫化氢毒性增强。
2、溶解氧:养鱼虾水质溶解氧一般为4~6毫克/升,当溶解氧为3毫克/升,则鱼虾就出现浮头、游塘等现象;溶解氧低于2毫克/升,养殖的鱼虾则出现死亡。
溶解氧来源:水生植物(如藻类)光合作用放氧、空气溶氧(如开增氧机)、化学增氧剂增氧等。
水体耗氧因素:氧化还原反应耗氧(如有机质的分解)、生物呼吸作用耗氧等。
3、氨氮:养殖水体正常水质氨氮为<0.2毫克/升。
氨氮主要是由于生物呼吸作用和氮源有机质(如残饵、水产动物排泄物、过量施肥、浮游生物尸体等)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产物。
分子氨毒性较强,离子铵则无毒性,两者的比例取决于水体PH值的大小和温度高低,PH值偏高、温度较高条件下,分子氨比例就较高。
鱼虾类发生氨中毒引起的症状轻重有别,若因急性中毒,可能发生呼吸急促、浮头游塘,会迅速死亡;若因慢性中毒,可能发生下列不正常现象:(1)、可能会干扰鱼虾类的渗透压调节系统;(2)、易破坏鱼虾鳃的黏膜层;(3)、会降低血蛋白携氧能力,表现为厌食、靠边、游动缓慢,严重时会出现游塘、浮头等现象。
4、亚硝酸盐:养殖水体要求亚硝酸盐<0.01毫克/升。
亚硝酸盐是氨氮向硝酸盐转化过程的中间产物,在缺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很难向硝酸盐转化。
所以说,亚硝酸盐的累积,多因池塘低溶解氧的结果。
亚硝酸盐对养殖动物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体诱发爆发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水产动物亚硝酸盐中毒时,会氧化其血蛋白而形成高价铁蛋白,导致血液呈暗色,严重影响其携氧能力。
水质评价的指标
水质评价的指标
水质评价的指标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pH值:它反映水的酸碱性,一般范围为6.5-8.5,若pH值偏离这个范围会影响水中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 溶解氧:它是水中溶解的氧气,对于水中的生物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若水中溶解氧过低,水中生物会死亡。
3. 氨氮:它是水中最常见的有机氮之一,若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中藻类过度繁殖,使水变绿,对水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4. 总磷:它是水中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若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造成水的富营养化。
5. 水温:它是水的温度,对水中生物的生长繁殖有着重要的影响。
6. 悬浮物:它是水中悬浮的颗粒物,会影响水的透明度和生物的生存环境。
7. 水质类别:按照国家标准,水质分为Ⅰ~Ⅴ五个类别,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水质等级。
通常情况下,水质为Ⅰ~Ⅲ类的水可供人们生活和饮用,水质为Ⅳ~Ⅴ类的水则不宜直接饮用。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质的重要标准,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控制,可以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和维护水环境的健康。
- 1 -。
TOC、COD、色度、浊度等超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吗?
TOC、COD、色度、浊度等超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吗?在纯水设备安装后,具体过滤水质情况我们通常根据设备上的电导率仪或TDS数值来判断出水水质好坏,但是需要提醒的是:TDS指标检测结果也不能代表水质就健康,TDS值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我们今天来谈谈为什么要检测TOC、COD等指标,以及这些指标超标对人健康的威胁。
TDS溶解性总固体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
TDS主要成分是水中Ca2+ MG2+ Na+ K+ 等离子的浓度。
国家限制标准为: 1000mg/L。
COD:化学需氧量COD超标,生活污水、各种工业废水、水中腐殖质等是水中耗氧量的来源。
健康威胁:会让人体免疫力降低、影响生育能力、导致癌症、对神经系统产生干扰,消化道疾病等与耗氧量呈显著的相关。
国标限值:故标准规定耗氧量的限值为1mg/l,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mg/L。
TOC总有机碳TOC超标,说明水中的细菌、病毒、抗菌药物、化学农药、多环芳烃有机物等物质超标。
健康威胁:将引起人呕吐、腹泻、肝胆损伤,神经、免疫系统受损等。
国标限值:5mg/L。
色度色度超标:纯净清洁的水本为无色透明,其外观颜色是由于水中带色物质及悬浮物颗粒形成,主要来源于土壤、腐败植物,还有铁、锰、铜以及各种工业废水。
健康威胁:水中带色有机物本身没有明确的健康危害,然而,其与氯反应产生的氯化副产物,包括三卤甲烷对健康是有害的,受污染带色的水,不同的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不同。
国标限值:不应超过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浊度浊度超标:表示水中悬浮状态的胶体物质含量超标,如铁超标如果是地下水的话,到了地面后也会使水变成茶色,有腥臭味等。
健康威胁:饮用这样的水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呕吐、发热、出汗、全身疼痛和倦怠等症状,摄入铁过多易于在肝、胰和淋巴结等处沉积,导致肝硬化和糖尿病,可诱发癌症。
国标限值:1NTU。
所以大家可以看出TOC、COD等指标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你还用单一的TDS指标判断水质吗?多参数检测综合判断才靠谱。
水质超标的危害
铁锰:超标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
过多易于在肝、胰和淋巴结处沉积导致肝硬化和糖尿病可诱发癌症。
人的体内缺铁,会得缺铁性贫血等疾病。
色度、浊度:超标会使人产生厌恶感和不安全感。
总硬度:常年饮用硬度小于5的水较饮用正常硬度的水心血管死亡率高达10%以上。
长期饮用硬度过高的水对泌尿系统结实有促进作用。
(最理想值为170mg/l)TDS:其值越小,水越软,喝软水得心脏病的机率大10~15%.小孩长期饮用容易得软骨病。
(最理想值为30Ml/L左右)电导率:电导率过低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
余氯超标:含氯量过高本身是含有毒素的化学物品因为与水作用后,会起到氧化,漂白作用。
水中余氯含量过低会造成大肠杆菌和菌群总数超标。
PH:长时间饮用PH过高的水一般会造成一些肝肾损伤。
大肠杆菌:1、肠道外感染。
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
婴儿、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2、急性腹泻。
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腹泻。
其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会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
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
细菌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繁殖。
此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
砷:砷急性中毒主要是口服所致。
误食后首先有口腔、咽喉部烧灼感,经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与频繁的腹泻,大便呈米汤样,甚至为血样便。
同时伴有口周麻木、全身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躁动、谵妄、幻觉、妄想、抽搐、昏迷等症状。
慢性砷中毒患者除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外,突出表现为皮肤损害,症状为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角化过度、疣状增生及皮肤癌。
水质超标对人体的危害
1、硬度超标最常见的金属离子是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与水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硫酸根离子(SO42-)、氯离子(Cl-)以及硝酸根离子(NO3-)等结合在一起,形成钙镁的碳酸盐、碳酸氢盐、磷酸盐、氯化物以及硝酸盐等硬度。
长期饮用高硬度的水,会引起心血管、神经、泌尿造血等系统的病变。
2、硫酸盐超标天然水中硫酸盐浓度差别甚大,从几mg/L到数千mg/L(海水中)。
硫酸盐超标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对人体的危害:在大量摄入硫酸盐后出现的最主要生理反映是腹泻、脱水和胃肠道紊乱。
人们常把硫酸镁含量超过600mg/L的水用作导泻剂。
当水中硫酸钙和硫酸镁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000mg/L和850mg/L时,有5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水的味道令人讨厌,不能接受。
3高氟水:长期摄入超过人体需要量的氟元素而引起的慢性中毒病,以影响骨骼和牙齿等硬组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早期病变为损害发育中的牙釉质发生氟斑牙,继续发展可引起骨骼变化,表现为腰腿疼、关节活动受阻。
重者骨骼变形、致残甚而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对儿童智力的发育有显著影响。
4高砷水:如果长期饮用含砷量较高的水,会出现疲劳、乏力、心悸、惊厥,还能引起皮肤损伤,引起色素沉着症、角化症、蜕皮、脱发、及皮肤癌。
5高铁锰水:饮用水锰过多,可引起疲倦乏力、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情绪上不稳定、抑郁或激动、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据美国,芬兰科学家研究证明,人体中锰铁过多对心脏有影响,甚至比胆固醇更危险。
氧化铁超标还可引起尿毒症及代谢失调。
6硬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容易导致胆结石、肾结石得结石病,同时会造成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病的发生。
饮用水中含有中金属氧化物、氯化物、汞及铅等重金属化合物可影响肾脏和中枢神经,并可致癌;钙镁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铝、三氧化二砷、胶质可影响肝脏和神经系统,可致结石,并致癌。
水污染报告
水污染报告
根据专家的水质检测结果,我们向您呈现水污染的报告。
1. 氮污染:水中的氮含量超过了安全标准。
氮污染通常源于化肥和废水的排放。
高水平的氮污染可能导致水中的蓝藻水华的形成,对生态系统和饮用水源造成危害。
2. 铅污染:水中检测到的铅含量超过了健康标准。
铅通常来自老旧水管、工业废水和大气沉降。
暴露于高浓度的铅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贫血和认知问题。
3. 悬浮固体: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固体,这可能是由于泥沙、废物和有机物的沉积引起的。
这些固体对水的可见度和透明度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可能会阻塞水管和过滤器。
4. 化学物质:水中检测到一些化学物质的浓度超过了安全限值。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是工业废水、农药和其他污染源的产物。
长期暴露于这些物质可能对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5. 微生物污染:水中检测到了大量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能来自各种污染源,如动物粪便和下水道泄漏。
饮用被微生物污染的水可能导致胃肠道感染和其他健康问题。
请注意,以上报告仅为初步结果,我们建议您进一步采取行动以确保水的安全和清洁。
我建议你与当地的环境保护部门、水质监测机构或专业的水质公司联系,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和解决方案。
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危害实用六篇
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危害实用六篇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危害 1一、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根据以上罗列的主要污染源,按其成分不同,将主要污染物归纳为以下几种:1.固体悬浮物悬浮物主要是指悬浮在水中的污染物质,包括泥沙、碎纸、菜叶、废金属等。
冶金、化肥、化工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都含有悬浮状污染物。
悬浮物在水体中沉积后,会淤塞河道,危害水体生物的生长、繁殖;灌溉时,会阻塞土壤孔隙,不利于作物生长。
大量悬浮物还会影响废水处理和回收效率。
2.生物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是指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的生物体。
主要包括病毒、病菌、寄生虫卵等各种致病体。
病原微生物的水污染危害历史最久,至今仍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水体污染物。
3.需氧有机污染物废水中能通过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而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统称为需氧污染物。
而在水污染__中,一般情况下需氧污染物为有机物。
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进入水体后,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水体中需氧有机物越多,耗氧也就越多,水质就越差,即水体污染越严重。
需氧有机污染物是当前我国最普遍的一种水污染。
4.富营养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是指可以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主要指含有氮、磷等植物所需营养物质的无机、有机化合物。
此外,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维生素类物质、热污染等也能触发或促进富营养化过程。
从农作物生长角度看,这些营养物是其生长所需的宝贵物质,但过多的营养物进入天然水体,会促使藻类等绿色植物大量繁殖,在流动缓慢的水域聚集形成大片的水华(在湖泊、水库)或赤潮(在海洋)。
藻类的__和腐化又会引起水中溶解氧的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水生生物__。
严重时,由于某些动植物残骸的淤塞,会导致湖泊逐渐消亡。
5.有毒污染物废水中能对生物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有毒污染物,简称为毒物。
工业上使用的有毒化学物已超过12 000种,而且以每年500种的速度递增。
大量有毒物质排入水体,不仅危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生存,而且许多有毒物质能在食物链中逐级转移、浓缩,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
14项水质毒理检测指标
14项水质毒理检测指标1、砷:砷化合物有剧毒,容易在人体内积累,造成慢性砷中毒。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水体中砷的最高饮用标准值为0.01mgL,我国的最高饮用标准值为0.05mg/L。
饮水除砷是防治地方性砷中毒的关键措施。
2、镉:毒性是潜在性的。
即使饮用水中镉浓度低至0.1mg/L,也能在人体(特别是妇女)组织中积聚,潜伏期可长达十至三十年,且早期不易觉察。
所以国家对镉的限制非常严格,饮用水控制在0.005mg/L以下。
3、铬(六价):六价铬是一种常见的致癌物质,对人体和农作物均有毒害作用。
它能降低生化过程的需氧量,从而发生内窒息,铬盐对肠胃均有剌激作用。
铬的化合物在工业上应用较多,如电镀、化工、.印染等行业都含有三价铬或六价铬的废水排出,使局部地区受到铬的污染。
废水或者雨水等的冲刷,使铬侵入饮用水中,国家规定饮用水中含铬(六价)量不得超过0.05mg/L。
4、铅:很多工业废水、粉尘、废渣中都含有铅及其化合物,进入饮用水可造成污染。
铅可与体内的一系列蛋白质、酶、氨基酸的官能团相结合,干扰机体许多方面的生化和生理活动。
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人体每人每周耐受量为0.3mg,研究表明,饮用水中铅含量为0.1mg/L时,可能引起血铅浓度超过30μ g/100ml, 这对儿童是过高的,成人每日摄入铅量大于230μ g,则超过人体耐受量。
我国规定饮用水中铅含量不得超过0.01mg/L。
5、汞:人的中毒剂量为0.1~0.2g,致死量为0.3g。
有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大。
饮水中的汞主要是无机汞,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汞,并可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生物(如鱿、贝类等)体内富集,人食用后,可引起慢性中毒,损害神经和肾脏,如日本所称的“水俣病”。
基于其毒理性和蓄积作用,标准限值为0.001mg/L。
6、硒:水中硒除地质因素外,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
硒是人体必备元素,对人体中辅酶Q的生物合成很重要,而辅酶Q存在于心肌,可防止血压的_上升。
水质检验指标
水质检验指标水质检验是对水样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水质是否符合特定的标准和要求。
水质检验指标是衡量水质优劣的重要依据,通过检测不同的指标可以了解水样中的各种物质含量和水质状况。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水质检验指标及其意义。
1. 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水体中氢离子的浓度。
pH值的正常范围为6.5-8.5,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会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鱼类的生长和繁殖能力下降。
2. 溶解氧(DO)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含量,它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
溶解氧的含量过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现象,从而危害水生生物的健康。
3. 总悬浮物(TSS)总悬浮物是指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质的总量,包括泥沙、污泥等。
高浓度的总悬浮物会使水变浑浊,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4. 水温水温是指水体的温度,它对水生生物的生理活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5. 氨氮(NH3-N)氨氮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氮源,它主要来自于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等有害藻类的大量繁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6.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中有机物氧化所需的氧气量,它反映了水样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污染程度。
高浓度的COD值表明水体受到了有机污染物的严重污染。
7. 总磷(TP)总磷是衡量水体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它主要来自于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
高浓度的总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和水生生物死亡。
8. 高锰酸盐指数(KMnO4-I)高锰酸盐指数是一种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氧化性的指标,它反映了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
高浓度的高锰酸盐指数表明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9. 氟化物(F-)氟化物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适量的氟化物可以预防牙齿疾病。
但是,高浓度的氟化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骨骼病变和牙齿病变等。
水质检测指标T
水质检测指标T水质检测是对水中各种物质、微生物和物理性格参数等进行监测和测定的一项工作。
水质检测指标是用来评价水质好坏的参考值和判断标准。
不同的水体有不同的水质指标,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水质检测指标以及对水质的影响。
1.pH值pH值是评价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其数值范围从0至14,7为中性。
pH值对水质有一定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pH值对水中生物造成危害。
例如,当水中的pH值过低时,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力会受到影响。
2.溶解氧(DO)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对水中的生物是必需的。
溶解氧水平高时,水中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得到促进。
相反,溶解氧低时可能导致水中生物窒息,甚至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3.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代表着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高COD值表示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
过高的COD值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生物生态系统失衡。
4.总悬浮物(TSS)总悬浮物是指水中的浮游物质,包括悬浮颗粒、沉降物、浮游生物等。
高TSS值表示水质较差,会影响水中生物生存和繁殖。
5.氨氮(NH3-N)氨氮是一种有机氮化合物,其含量高低代表着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程度。
过高的氨氮含量会导致水中藻类和水生动物大量繁殖,从而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6.高锰酸盐指数(KMnO4)高锰酸盐指数是评价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的一种指标。
高锰酸盐指数值过高可能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缺氧情况加重,从而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7.浑浊度浑浊度是指水体中微粒和悬浮物对光线散射的程度,也是反映水质清洁程度的一个指标。
过高的浑浊度可能代表水体中有大量的悬浮颗粒和污染物。
8.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是指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高BOD值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浓度较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生物死亡。
9.高氯酸盐浓度高氯酸盐浓度可以反映水中的污染物含量,特别是光气等有毒物质的存在。
10.重金属含量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是评价水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35个指标的说明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35个指标的说明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健康意义重大。
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水质标准,共涵盖了35个指标。
本文将对这些指标进行逐一说明,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水质标准及其重要性。
1. pH值:pH值是水中酸碱程度的指示,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一般为6-9,保持在这个范围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2. 溶解性总固体:水中所含的溶解性总固体代表了水中的矿物质含量,其中包括盐类等。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一般为500mg/L以下,高于此值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氨氮:氨氮是水中一种常见的污染物,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15mg/L以下。
4. 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是一类与肠道有关的细菌,其存在通常说明水体受到粪便等污染。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100个/100mL以下。
5. 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是一种与粪便有关的细菌,存在说明水体存在粪便等污染源。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个/100mL以下。
6. 铅: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影响。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01mg/L以下。
7.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是一类常见的污染物,其存在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5mg/L 以下。
8. 总α放射性:总α放射性是衡量水体中放射性污染的指标,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1Bq/L 以下。
9. 总β放射性:总β放射性是衡量水体中放射性污染的指标,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1.0Bq/L 以下。
10. 总汞:总汞是一种常见的有毒物质,高浓度的总汞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001mg/L以下。
11. 总镉:总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其存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005mg/L以下。
水质参数超标水对人体的危害
一、硬度超标水中有些金属阳离子,同一些阴离子结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热的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形成水垢,附着在受热面上而影响热传导,这些金属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水的硬度。
最常见的金属离子是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与水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硫酸根离子(SO42-)、氯离子(Cl-)以及硝酸根离子(NO3-)等结合在一起,形成钙镁的碳酸盐、碳酸氢盐、磷酸盐、氯化物以及硝酸盐等硬度。
长期饮用高硬度的水,会引起心血管、神经、泌尿造血等系统的病变。
如发生泌尿系结石的可能性增高等。
沐浴时,头发、皮肤常有干涩、发紧的感觉,上海皮肤加速衰老二、硫酸盐超标天然水中硫酸盐浓度差别甚大,从几mg/L到数千mg/L(海水中)。
硫酸盐经常存在于饮用水中,其主要来源是地层矿物质的硫酸盐,多以硫酸钙、硫酸镁的形态存在;石膏、其它硫酸盐沉积物的溶解;海水入侵,亚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等在充分曝气的地面水中氧化,以及生活污水、化肥、含硫地热水、矿山废水、制革、纸张制造中使用硫酸盐或硫酸的工业废水等都可以使饮用水中硫酸盐含量增高。
硫酸盐超标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对人体的危害:在大量摄入硫酸盐后出现的最主要生理反映是腹泻、脱水和胃肠道紊乱。
人们常把硫酸镁含量超过600mg/L的水用作导泻剂。
当水中硫酸钙和硫酸镁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000mg/L和850mg/L时,有5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水的味道令人讨厌,不能接受。
对环境的危害:环境中有许多金属离子可以与硫酸根结合成稳定的硫酸盐,大气中硫酸盐形成的气溶对材料有腐蚀破坏作用,危害动植物健康,而且可以起到催化作用,加重硫酸雾毒性,随降水到达地面以后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对输水系统造成腐蚀。
三、其它高氟水、高砷水、高铁锰水及硬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氟水:长期摄入超过人体需要量的氟元素而引起的慢性中毒病,以影响骨骼和牙齿等硬组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常期饮用水质参数超标水对人体的危害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同时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较高,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长期饮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标的水,严重时会导致肝中毒甚至癌变。
铁锰超标:
饮用水铁锰过多,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据美国,芬兰科学家研究证明,人体中铁过多对心脏有影响,甚至比胆固醇更危险。
水质参数
常期饮用水质参数超标水对人体的危害
高锰酸盐指数
是衡量水中有机物的重要指标,指数过高,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甚至肝癌发生
氨氮
是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在人体转化为亚硝酸盐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不仅会使人中毒,它还有致癌作用。亚硝酸盐可以与食物或胃中的仲胺类物质作用生成亚硝酸胺,亚硝酸胺能导致癌症。
总硬度超标:
长期饮用硬水容易导致胆结石、肾结石
总硬度超标:长期饮用硬水容易导致胆结石、肾结石;
铅超标:导致肾病、神经痛、麻风病等;
砷超标:导致神经炎、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等;
镉超标:导致骨骼变形、腰背痛、中毒、红血球病变等;
汞超标:导致神经中毒症、精神紊乱、疯狂、痉挛乃至死亡;
铬超标:导致肾脏慢性中毒、造成肾功能紊乱、癌等。氟超标:早期表现为损害发育中的牙釉质出现氟斑牙,继而引起骨骼变化,表现为腰腿疼、关节活动受阻,重者骨骼变形、致残甚至瘫痪,生活不能麻木和疼痛等,总汞中的甲基汞在人体内极易被肝和肾吸收,其中15%被脑吸收,但首先受损的是脑组织,并且难以治疗,往往促使死亡或遗患终生,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有机汞,汞污染主要是水产品。
汞超标:导致神经中毒症、精神紊乱、疯狂、痉挛乃至死亡;
水质超标的危害
水质超标的危害第一篇:水质超标的危害铁锰:超标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
过多易于在肝、胰和淋巴结处沉积导致肝硬化和糖尿病可诱发癌症。
人的体内缺铁,会得缺铁性贫血等疾病。
色度、浊度:超标会使人产生厌恶感和不安全感。
总硬度:常年饮用硬度小于5的水较饮用正常硬度的水心血管死亡率高达10%以上。
长期饮用硬度过高的水对泌尿系统结实有促进作用。
(最理想值为170mg/l)TDS:其值越小,水越软,喝软水得心脏病的机率大10~15%.小孩长期饮用容易得软骨病。
(最理想值为30Ml/L 左右)电导率:电导率过低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
余氯超标:含氯量过高本身是含有毒素的化学物品因为与水作用后,会起到氧化,漂白作用。
水中余氯含量过低会造成大肠杆菌和菌群总数超标。
PH:长时间饮用PH过高的水一般会造成一些肝肾损伤。
大肠杆菌:1、肠道外感染。
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
婴儿、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2、急性腹泻。
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腹泻。
其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会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
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
细菌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繁殖。
此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
砷:砷急性中毒主要是口服所致。
误食后首先有口腔、咽喉部烧灼感,经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与频繁的腹泻,大便呈米汤样,甚至为血样便。
同时伴有口周麻木、全身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躁动、谵妄、幻觉、妄想、抽搐、昏迷等症状。
水质六大分类及主要污染物对水体的危害
水质六大分类及主要污染物对水体的危害水体主要有哪三类?水体是水汇集的场所,按水体所处的位置,可粗略地将其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三类。
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太阳能、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水在不同水体之间不断地循环着。
Q我国水质分为几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城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我国的地表水水质分为:I,II,III,IV,V和劣V类。
Q哪几类水质能用于饮用水?I类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
II类水质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后,可供生活饮用。
III类水质经过处理后也能供生活饮用。
III类以下水质恶劣,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超过Ⅴ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则称为劣Ⅴ类,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Q地球上有多少可以利用的淡水?地球表面的71%覆盖着广阔的海洋,只有29%是陆地。
但是,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全部水资源的十万分之七(或0.0075%)。
因此,地球上目前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极其有限的。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在内,缺水现象十分严重!污染对水的危害据专家介绍,水污染通常可分为三大类,即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物。
生物性污染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物理性污染物包括悬浮物、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物包括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1 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 危及鱼类的生存导致水中缺氧, 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
而正是这些需氧微生物因能够分解有机质, 维持着河流, 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
它们死亡的后果是: 河流和溪流发黑, 变臭, 毒素积累, 伤害人畜。
2 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化工, 药厂排放, 造纸、制革废水, 建筑装修, 干洗行业, 化学洗剂, 农用杀虫剂, 除草剂等等污染。
绝大部分有机化学药品有毒性, 它们进入江河湖泊会毒害或毒死水中生物, 引起生态破坏。
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 致使人食用后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指标超标危害
一、色度
1.限值:<15°
2.超标危害:色度超标表示水受到有机物等或其它物质的污染。
二、浑浊度
1.限值:<1.0NTU
2. 超标危害:超限值的浑浊度表示水中悬浮状态的胶体物质含量超标,如粘土、泥沙、有机
物和无机物等。
三、臭和味
1.限值:不得有异臭、异味
2. 超标危害:饮用水如有异臭和异味,会使人产生厌恶感,同时还提示水体已受到污染,水
体中可能存在着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和致病菌。
四、肉眼可见物
1.限值: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2. 超标危害:水中存在肉眼可见物会令人厌恶,并会使饮用者对水体的水质产生怀疑。
饮用
水中不允许出现肉眼可见物。
如长期饮用这种不洁水会对人体产生极大伤害。
五、PH
1.限值:6.50-8.50
2. 超标危害:酸性体质容易导致心血管类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对身体不好;碱性体
质的身体比较好,特别是弱碱性身体能抵制癌细胞的发育。
但碱度过高不利于皮肤健康,并
易导致癌症。
六、铁
1.限值:<0.30mg/L
2. 超标危害:饮用铁指标超限值的水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呕吐、发热、出汗、全身疼痛和
倦怠等症状,摄入铁过多易于在肝、胰和淋巴结等处沉积,导致肝硬化和糖尿病,可诱发癌症。
七、锰
1.限值:<0.10 mg/L
2. 超标危害:饮用锰指标超限制水早期表现为疲倦乏力、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情绪上不稳定、抑郁或激动。
随着病情的发展又逐渐出现下肢有沉
重感,走路晃动,语言不清或“口吃”,表情呆滞。
晚期重症又可出现面具样面容;肌肉僵直、肌张力增高;尤其是出现明显的肢体震颤、书写困难,字越写越小(又称“小字症”);有的
出现发烧和呼吸困难,但不能用抗生素治疗。
走路时身体前倾,倒退行走更困难。
八、耗氧量
1.限值:<3.00 mg/L
2. 超标危害:耗氧量超标不仅反映水受到有机污染的程度,而且反映水的净化程度。
受污染
的水或净化不良的水都会导致疾病。
例如,耗氧量高的水质,消毒后余氯容易消失,微生物
易于生长繁殖,会引起肠道疾病。
消化道疾病(包括肝癌)与耗氧量正相关。
九、氨氮
1.限值:<0.50 mg/L
2. 超标危害:超限制的氨氮受微生物作用,可分解成亚硝酸盐氮,继续分解,最终成为硝酸
盐氮,完成水的自净过程。
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氮过高,饮用此水将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十、二氧化氯
1.限值:0.10 mg/L-0.80 mg/L
2..超标危害:二氧化氯过低达不到杀菌目的,易引发细菌超标;二氧化氯过高则影响水质色度、臭和味。
十一、菌落总数
1.限值:<100CFU
2.超标危害:水质菌落超标,容易患痢疾等肠道疾病,可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危害人体
健康安全。
但需要强调的是,菌落总数和致病菌有本质区别,菌落总数包括致病菌和有益菌,对人体有损害的主要是其中的致病菌,这些病菌会破坏肠道里正常的菌落环境,一部分可能
在肠道被杀灭,一部分会留在身体里引起腹泻、损伤肝脏等身体器官,而有益菌包括酸奶中
常被提起的乳酸菌等。
但菌落总数超标也意味着致病菌超标的机会增大,增加危害人体健康
的几率。
十二、总大肠菌群
1.限值:不得检出
2.超标危害: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
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
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
害性的大小。
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
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
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十三、耐热大肠菌群
1.限值:不得检出
2.超标危害: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耐热大肠菌群与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相似,主要以其检
出情况来判断食品是否受到了粪便污染。
与大肠菌群相比,说明水质受到了更为不清洁的加工,肠道致病菌和食物中毒菌的可能性更大。
天津天化科威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