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相关资料
颐和园景点详细介绍
![颐和园景点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882c6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7.png)
颐和园景点详细介绍1. 介绍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区。
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和西方建筑技巧,并被誉为中国皇家园林之冠。
颐和园占地面积约290公顷,其中湖泊面积约为220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
2. 历史沿革2.1 清朝初期颐和园最初是清朝乾隆皇帝为养老而修建的寿康宫,名为寿康园。
经过数次增建和扩建,逐渐形成了大规模的皇家园林。
2.2 19世纪19世纪时,颐和园曾多次遭受战争破坏和洗劫,园林建筑严重受损。
2.3 20世纪20世纪初,慈禧太后下令修复颐和园,并将其更名为颐和园。
修复工程历时多年,耗资巨大,重新恢复了园林的壮丽景观。
3. 景点介绍3.1 大致布局颐和园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核心,构建了巧妙的景观布局。
园内主要景点包括长廊、十七孔桥、苏州街、三孔桥、大观园、佛香阁等。
3.2 颐和园长廊颐和园的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全长728米,是一条绚丽多彩的画廊。
长廊上悬挂着数千幅石刻画,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3.3 昆明湖昆明湖是颐和园最大的景点之一,是一座人工湖泊。
湖中有许多小岛和亭台,景色优美宜人。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湖中游览,欣赏湖光山色。
3.4 万寿山万寿山是颐和园的主峰,海拔高度约为70米。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颐和园的全景,景色壮美。
山上还有一些古建筑和庙宇,如万寿观、千佛殿等。
3.5 佛香阁佛香阁是颐和园内一座独特的建筑,高达41米。
阁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舍利,香火十分旺盛,吸引了众多虔诚的信徒前来瞻仰。
4. 参观攻略4.1 入园时间颐和园每天早上8点开放,下午5点闭园。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参观时间。
4.2 入园费用颐和园的门票价格为35元/人,但游客还需要额外购买游船、长廊等特定景点的门票。
各景点门票价格不等,游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购买。
4.3 游览顺序由于颐和园面积较大,游客在参观时可按照以下顺序游览:先游览昆明湖和万寿山,然后进入长廊参观,最后依次游览其他景点。
颐和园文化遗产介绍资料
![颐和园文化遗产介绍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edc6c7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f.png)
颐和园文化遗产介绍资料1.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郊,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起初被命名为“清漪园”,后来乾隆的子孙将其改为“颐和园”。
颐和园以其雄伟壮丽的建筑、精美独特的园林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接下来,我们将带您逐一介绍颐和园的特点和魅力。
2. 颐和园的园林景观2.1 大型湖泊颐和园占地非常广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景观就是位于园中心的大型湖泊——昆明湖。
昆明湖面积广阔,水域碧波荡漾,湖岸上遍布各种奇花异草。
湖中心的玉堤是园内的主要景点之一,沿着玉堤漫步,可以欣赏到湖的美丽景色。
2.2 仿古建筑颐和园内还有许多仿古建筑,这些建筑以其华丽的外观和精细的工艺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湖畔的“万寿山”和“长廊”,它们被认为是颐和园的精华所在。
这些建筑依山傍水,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中,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2.3 园中的小景点除了大型湖泊和仿古建筑,颐和园内还有许多小景点值得一提。
例如,有著名的西堤、东堤,这两条人工筑堤连接了湖的两岸,形成了一条环绕湖泊的走廊。
还有慈禧太后的寿康宫,这是一个精美的宫殿,曾是慈禧太后休息和享受娱乐的地方。
3. 颐和园的历史意义3.1 皇家园林的代表作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展示了清朝皇室对园林艺术的高度追求和造诣,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建筑工艺。
3.2 与乾隆帝的相关性颐和园是由乾隆帝亲自主持建造的,吸收了他的建筑理念和审美观点。
乾隆帝对颐和园的建设非常用心,他甚至为园内的一些景点亲自命名,并亲自参与了一些绘画和雕刻的设计。
3.3 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一认可使颐和园的地位更加凸显,也为保护和传承颐和园的文化遗产价值提供了更多支持。
4. 颐和园的文化内涵4.1 人文景观颐和园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场所。
北京颐和园详细介绍
![北京颐和园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492315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f.png)
北京颐和园详细介绍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860年(清乾隆十五年),至公元1904年(光绪二十六年)全部建成。
该园林以其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是清代皇家园林中最宏伟壮丽的一座。
后又经几次扩建,形成现在规模。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
颐和园分为宫殿区、山区和湖区三大部分,以昆明湖为中心,占地313公顷。
其中水
面占889公顷,占总面积的84.1%。
山岭起伏,丘陵、湖荡、
平原星罗棋布,山水相依。
有万寿山、昆明湖等自然湖泊54个,其中湖面占85%以上。
颐和园的建筑分为宫殿区和湖区两大部分,宫殿区主要有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等建筑;湖区主要有昆明湖、万寿山、十七孔桥等建筑。
此外还有东宫门、照壁、玉澜堂、知春亭等建筑及长廊等园林建筑。
从颐和园大门入园,经石舫、德辉殿到佛香阁。
—— 1 —1 —。
关于颐和园的资料
![关于颐和园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db0b3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4.png)
关于颐和园的资料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郊,距离北京市中心有约15公里的距离。
它是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所建,历经多次修复和扩建,成为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精华,占地面积约290公顷,其中水面占据了三分之一的面积。
颐和园主要由山水园林和建筑群组成,它的特点是以自然山水作为基础,融入人工建筑和园林布局,形成了一幅充满诗意和画意的美丽画卷。
颐和园的建筑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长廊,另一个是宫殿建筑。
长廊是颐和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全长728米,被誉为“世界第一长廊”。
长廊上覆盖着上千种不同图案和花纹的彩绘,形成了一道绚丽多彩的长廊画廊。
长廊两旁种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种珍贵花木,给人一种宛如进入仙境般的感觉。
除了长廊,颐和园的宫殿建筑也是其独特之处。
分布在园内的宫殿建筑有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万寿山大殿和佛香阁。
万寿山大殿是颐和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是乾隆皇帝的主要寝宫和办公场所。
大殿以金黄色为主色调,屋顶是琉璃瓦和金顶,金碧辉煌。
佛香阁是一座七层八角形的宝塔,高约41米,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颐和园的山水景观也是其特色之一。
园内有一座人工湖,名为昆明湖。
湖水清澈见底,湖畔绿树成荫,湖中还有多座岛屿和桥梁,景色宜人。
周围的山峦、花草植被将湖水围绕,形成了一片自然和谐的景色。
湖畔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做十七孔桥,它是一座仿照杭州的西湖上的断桥建造的,十七孔桥上建有十七个拱洞,造型独特,让人赏心悦目。
颐和园除了山水景观和宫殿建筑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景点值得一提。
例如,长廊里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做寿皇殿,它是乾隆皇帝为庆祝其母的寿辰而建造的,是中国古代皇后的寝宫。
此外,园内还有一些风景如画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和假山,增添了园林的艺术氛围。
总的来说,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之一,其独特的山水景观和宫殿建筑使其成为了一座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国人还是外国游客,都能在这里体验到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美妙与魅力。
北京颐和园资料
![北京颐和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680b5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3.png)
北京颐和园资料1. 简介北京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郊,距离市区约15公里。
它占地面积达到约290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
颐和园于1998年被列为世界遗产,被誉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皇家园林。
2. 建设历史颐和园的建设始于18世纪中叶,由清朝皇帝乾隆下令修建。
当时,颐和园被定位为一个宫廷花园,用来供皇帝和皇后休息娱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建筑和景点加入到颐和园中,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和格局。
3. 主要景点3.1 颐和园长廊颐和园长廊是颐和园的主要景点之一,它是位于颐和园南部的一条长廊,全长728米,有近5000块彩绘的湖石板。
长廊内饰以宫廷风格,绘有各种动物、人物和山水图案,给人一种华丽而又庄重的感觉。
3.2 玉芬轩玉芬轩是颐和园内的一座古建筑,它是乾隆皇帝送给他的母亲的礼物。
玉芬轩是一座仿古建筑,以红木建造,屋顶覆盖金黄琉璃瓦。
内部装饰精美,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3.3 昆明湖昆明湖是颐和园内的一座人工湖,也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湖之一。
湖面如镜,周围山水相映,给人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感觉。
湖中还有一座仿古建筑——西堤楼,是欣赏昆明湖景色的绝佳地点。
4. 参观指南4.1 开放时间颐和园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对游客开放,旺季和淡季的开放时间可能有所调整,请提前查询相关信息。
4.2 门票价格颐和园的门票价格根据旺季和淡季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在旺季(4月至10月)的门票价格为70元人民币,淡季(11月至次年3月)的门票价格为40元人民币。
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可享受半价优惠。
4.3 游览路线颐和园拥有广阔的面积,游客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时间安排游览路线。
一般建议从东堤楼开始游览,然后依次参观长廊、玉芬轩和昆明湖。
5. 总结北京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自然风景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游览颐和园,可以领略古代皇家园林的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上是关于北京颐和园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颐和园资料
![颐和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a29dd8ebceb19e8b9f6ba0d.png)
颐和园苑林区颐和园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
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
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
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
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
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
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
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
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
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
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
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颐和园昆明湖万寿山的南坡(即前山)濒昆明湖,湖山联属,构成一个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
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
前山接近园的正门和帝、后的寝宫,游览往返比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区,所以园内主要建筑物均荟萃于此。
造园匠师在前山建筑群体的布局上相应地运用了突出重点的手法。
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从湖岸直到山顶,一重重华丽的殿堂台阁将山坡覆盖住,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
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
颐和园八大景点简介
![颐和园八大景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a8c106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5.png)
颐和园八大景点简介一、万寿山万寿山是颐和园的中心景区,位于园林的中央,是颐和园的中心点。
万寿山是一座人工山,高约41米,山上有着众多的建筑和景观,如万寿寿山门、九龙壁、宝瓶亭、千步廊等。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标志性景点,也是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
二、昆明湖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景观之一,是中国的人工湖泊之一,面积约为220公顷。
湖中分布着大小岛屿,湖畔建有众多的宫殿和亭台楼阁。
昆明湖的水清澈见底,湖中荷花香气扑鼻,是颐和园最美的景点之一。
长廊是颐和园的一条长廊,长约72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之一。
长廊内有着数千幅精美的画作,其中最的是清代画家顾恺之的《游春图》。
长廊是颐和园有文化内涵的景点之一,也是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
四、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桥长150米,共有17个拱洞。
桥上有着众多的石雕和浮雕,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点之一。
五、琼花园琼花园是颐和园中一座以花卉为主题的园林,园内种植了大量的花卉,如牡丹、月季、蔷薇等。
园内有着众多的亭台楼阁和水景,是颐和园最美的花园之一。
石舫是颐和园中一座石制的仿木船,船长36米,宽约17米,是颐和园最的景点之一。
石舫建于乾隆年间,是颐和园中有艺术价值的景点之一。
七、万春园万春园是颐和园中一座以春季花卉为主题的园林,园内有着大量的花卉和树木,如樱花、李花、桃花等。
园内还有着众多的亭台楼阁和水景,是颐和园最美的春季景点之一。
八、颐和园剧场颐和园剧场是颐和园中一座仿古建筑,建于清代,是中国最古老的剧场之一。
剧场内设有舞台、包厢和观众席,曾经是清代皇帝和们观看戏剧和音乐会的场所。
今天,剧场已经成为了颐和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颐和园的介绍
![颐和园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bf341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3.png)
颐和园的介绍
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北郊,毗邻北京市海淀区和北京市顺义区,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和"世界文化遗产"。
以下是对颐和园的介绍:建筑特色:颐和园占地约290公顷,主要景点有昆明湖、佛香阁、乐寿堂、石舫、大水法等。
颐和园建筑融合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山水画和诗词艺术,建筑结构优美,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历史文化:颐和园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8世纪中叶),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作,曾是清代皇帝的行宫和避暑胜地。
颐和园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艺术而享有盛誉。
景点分布:颐和园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以昆明湖为主体的水景区,后半部分是以乐寿堂为主体的山水景区。
昆明湖面积约为220公顷,湖水清澈,四周树木葱茏,是颐和园的核心景点之一。
文物收藏:颐和园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古代石刻、绘画、书法、瓷器、玉器等,其中不乏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和国宝级文物。
旅游景点:颐和园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游客可以在颐和园内观赏山水景观、游船湖上、游玩园林、参观古迹和文物展览等。
颐和园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精美的园林建筑和珍贵的文物收藏而享有盛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和世界历史遗产。
1。
颐和园的资料
![颐和园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97231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11.png)
颐和园的资料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的西北郊,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布局、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颐和园的相关资料。
颐和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最初是一座皇家家园。
这个庞大的园林占地约290公顷,其中水域占一半以上。
它是汇集古代园林理念和造园技巧的完美结晶,以自然山水为基调,巧妙地融入建筑群,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卓越艺术。
整个颐和园可以分为山水区和宫殿区。
山水区以昆明湖为主,湖水宽广,碧波荡漾。
围绕湖泊的山峦错落有致,绿树成荫。
湖中岛屿上分布着各种亭台楼阁,犹如仙境一般。
湖畔的长廊以及颐和园内的三大精华景点——苏州街、长廊和十七孔桥,也都在山水区。
苏州街是颐和园宫苑的风景名胜之一,是清朝乾隆皇帝为皇后建造的真正的“燕京八景”之一。
它还原了江南水乡的街巷风貌,仿佛带您来到了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之中。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石桥、浅水倒影、风格独特的店铺和传统的工艺品。
长廊是全园最长的建筑,也是园内主要观赏区域之一。
它位于昆明湖畔,全长728米,共有273间房间。
整个长廊的顶上都绘制了各种精美的图案,包括花鸟、山水和人物等。
这些图案多彩斑斓,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
而颐和园的建筑和宫殿区域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园内有众多精美的建筑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七孔桥、宝灵殿和九龙壁。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是一座古老的石桥,桥身由17个拱洞组成,形态独特。
宝灵殿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之一,是明代的造园艺术典范。
九龙壁则是中国现存的最长的一座九龙壁,龙的图案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它展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的杰出代表之一。
无论是游赏其风景,还是品味其文化内涵,都能够给人带来极大的享受。
颐和园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辉煌成就,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于颐和园的介绍资料
![关于颐和园的介绍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125a44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d.png)
关于颐和园的介绍资料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处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和皇家建筑风格于一体的著名旅游景点。
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础,借鉴了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和意境,被誉为皇家园林的典范。
以下是关于颐和园的详细介绍:一、颐和园的历史沿革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历时15年竣工。
它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咸丰十年(1860年),颐和园被英、法侵略军焚毁。
光绪十二年(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改名颐和园。
光绪二十一年工程结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
光绪二十六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翌年修复。
二、颐和园的地理环境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占地面积约290公顷。
园区以昆明湖、万寿山为核心,山水相依,风景秀丽。
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湖面宽阔,湖水清澈,是颐和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寿山位于昆明湖西岸,山势起伏,绿树成荫,是颐和园的标志性景观。
三、颐和园的建筑布局颐和园的建筑布局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
宫廷区位于昆明湖东岸,包括仁寿殿、乐寿堂、养心殿等皇家建筑。
这些建筑典雅华丽,体现了皇家园林的尊贵与气派。
苑林区位于昆明湖西岸,包括长廊、石舫、听涛馆等景点。
这些景点以山水为背景,错落有致,形成了优美的园林景观。
四、颐和园的景点介绍1. 仁寿殿: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殿内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极具皇家气派。
2. 乐寿堂:位于仁寿殿北面,是慈禧太后的寝宫。
堂内陈设豪华,体现了慈禧太后的尊贵地位。
3. 养心殿:位于乐寿堂北面,是光绪皇帝的寝宫。
殿内简洁大方,与仁寿殿、乐寿堂形成了鲜明对比。
4. 长廊:位于昆明湖西岸,是一条长达728米的画廊。
廊内绘有各种山水、花鸟、人物等精美的壁画,堪称艺术瑰宝。
5. 石舫:位于长廊北端,是一座仿古建筑。
舫内陈列着古代书画、瓷器等文物,展示了皇家园林的品味。
颐和园资料
![颐和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5e22bf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b.png)
颐和园资料(一)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
位于北京市,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
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占地面积290公顷,原名清漪园,于清乾隆年间,与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并称为五园,是清朝的皇家园林。
最开始是为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庆祝五十大寿修建的。
因为乾隆皇帝的母亲信佛,所以在翁山的圆镜寺基础上修建了大报恩延寿寺。
并将山名更名为万寿山、山前的西湖更名为昆明湖。
昆明湖是取自汉武帝打云南的典故,借此希望自己也能够像武帝那样开疆拓土。
万寿山的外形像一只蝙蝠,昆明湖的外形像一个寿桃,所以万寿山加上昆明湖是福山寿海,希望他的母亲健康长寿。
(其实颐和园最开始是为解决京城水源问题,引水用的。
把昆明湖又人工扩大了一倍,并把挖出的泥土堆在了万寿山的东侧,形成现在的摸样。
万寿山和昆明湖的名称也可以追溯到金代,但是篇幅有限,在此就不细说了。
)后来英法联入侵北京火烧三山五园(三山是万寿山、香山、玉泉山),把三山五园一个没落全给烧了。
颐和园是光绪年间借着训练海的名义重修的,实际是为了给慈禧太后祝寿。
从这个时候开始清漪园就改名了,叫颐和园。
颐和是颐养天年、颐养充和之意。
意思就是这里是给太后养老的地方。
不过第二次鸦片战争颐和园再一次遭受炮火被毁。
于成立后再次重修。
所以颐和园是三建两毁。
颐和园的主要建筑是皇上及太后处理政务的仁寿殿(原名勤政殿),皇上的卧室玉澜堂(同时也是光绪皇帝的“监狱”)皇后隆裕的卧室宜芸馆(原为乾隆皇帝的书楼)慈禧太后的卧室乐寿堂还有园中之园谐趣园(谐趣园著名的是园中八趣:时趣、声趣、书趣、楼趣、桥趣、画趣、廊趣、仿趣)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水木自亲码头、德和园戏楼、长廊、云辉玉宇(星拱遥枢)牌楼、排云殿、佛香阁、众香界(祈树林)琉璃牌楼、智慧海、四大部洲、青宴舫、苏州街、铜牛、十七孔桥、廓如亭、西堤六桥、景明楼等。
颐和园简介【精选资料】
![颐和园简介【精选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a0f09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6.png)
颐和园简介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颐和园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始建于金代,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15公里,占地面积290公顷。
景区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
整个园林分为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即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区;以玉澜堂、宜芸馆及乐寿堂为中心的生活区;以长廊、昆明湖、苏州街等为主体的游览区。
颐和园将全国的美景及著名建筑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达到“虽为人做,苑如天成”的艺术效果。
一、颐和园简介(一)涉及内容1、颐和园的判定语2、建园的时间、地点3、历史沿革4、园林简介(二)介绍位置:在东宫门内简介牌旁(三)导游词各位朋友,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颐和园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始建于金代,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15公里,占地面积290公顷。
景区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
整个园林分为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即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区;以玉澜堂、宜芸馆及乐寿堂为中心的生活区;以长廊、昆明湖、苏州街等为主体的游览区。
颐和园将全国的美景及著名建筑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达到“虽为人做,苑如天成”的艺术效果。
早在金代的时候,这处园林既不叫颐和园,也没有这么美,只是一处帝王游猎的天然园囿,当时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行宫,水域叫金海。
元代改山为瓮山,水域为瓮山泊。
明代时这一组山水被称为好山园,已经出现了“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美景。
清代是它的全盛时期,乾隆皇帝为了给其母庆贺六十大寿,不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后修建了不少建筑,特别是长廊的修建更是神来之笔。
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寿桃形,寓意向其母献寿,又把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并把此处园林称为清漪园。
凡事有兴必有衰,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将清漪园、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烧成一片焦土。
18 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园林,并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
颐和园文化遗产介绍资料
![颐和园文化遗产介绍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0720e3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d.png)
颐和园文化遗产介绍资料颐和园是中国明清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颐和园的文化遗产及其历史背景。
1. 颐和园概述颐和园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郊的古代皇家园林,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它占地290公顷,分为山区、水区和宫殿建筑区三个部分。
园内有山水秀丽的“万寿山水画廊”、清凉幽雅的“长廊”、维妙维肖的“西堤”、气势恢宏的“宝塔”等众多景点,是中国园林艺术建筑中的瑰宝。
2.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颐和园最初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由于雍正皇帝喜欢这里的昆明湖和丽水渠,他决定在这里建造一个“避暑山庄”,并且从那时起颐和园开始逐渐成为清朝皇家的挚爱之地。
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颐和园已经成为了以“山水为中心,殿堂为依托”的宏伟园林,也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3. 颐和园的文化遗产价值颐和园的文化遗产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园林设计价值颐和园汇集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以独特的布局和精美的建筑体系,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灵与韵。
(2) 建筑艺术价值颐和园中的宫殿建筑群体系十分雄伟壮观,许多建筑物融合了汉、藏、满等多种民族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建筑艺术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3) 文物保护价值颐和园保护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包括画像、器物、各种文献等,这些珍贵的文物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和园林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 人文景观价值颐和园汇聚了中国古代优美的文学、绘画作品,许多景点背后还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情感,这些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激起了人们浓厚的文化兴趣。
4. 颐和园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需要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
目前,颐和园已纳入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并且通过采用多种保护措施,如封闭保护、修缮保护、仿照原物保护等,确保了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除了保护,颐和园还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向世界展示这个千年古园的美丽和魅力,依靠人们的喜爱,让它延续下去,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有关 颐和园的资料
![有关 颐和园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f8cc10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e.png)
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颐和园是中国北京市西郊昆明湖畔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也是世
界文化遗产。
它占地面积达290公顷,分为山区、水区两大部分,包
括苏州街、长廊、九曲桥、万寿山、佛香阁、石舫等建筑景点。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艺术的典范,是清代皇家园林的代表
作品之一。
它的建设始于清朝雍正时期,最初只是雍正皇帝治理昆明
湖的园林,后来乾隆时期继续进行修建,成为乾隆时期的大型皇家花园。
颐和园的建筑、山水、园林、雕塑、壁画等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
文化特色,构成独特的美学意境和艺术风格。
颐和园共有3000多间房屋,其中683间为正式建筑。
园内最具代
表性的建筑有佛香阁、长廊、寿山石舫等。
佛香阁是颐和园中最高的
建筑,高达41米,造型优美,内部布置精美,是乾隆皇帝为了纪念母
亲而建的。
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长达728米,内部装饰瑰丽,
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寿山石舫是颐和园内一座仿山
形的亭台楼阁,形态奇特,处于昆明湖的中央,是皇家游船的终点站,也是乾隆皇帝享受湖上美景的休闲场所。
颐和园以其独具匠心的园林造景、优美的陈设和精美的工艺品而吸引人们,其中像“十七孔桥”、“九曲桥”、“昆明湖”等景点,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色。
颐和园曾在历史上多次遭受兵燹、洪水等天灾,园内的建筑也多次被毁坏,但它始终保留了清朝皇家园林的典型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1998年,颐和园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颐和园已成为北京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颐和园知识点
![颐和园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152fc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6.png)
颐和园知识点颐和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郊。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文化意义。
一、历史背景颐和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的皇帝乾隆下江南时,他仿效江南园林,在北京西山修建了一个大型园林,被命名为万寿山房。
此后,园林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建。
然而,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英联军焚毁了园林,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下令重建颐和园,工程历经十五年才告竣。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人工费和财力被投入其中,使得颐和园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皇家园林之一。
二、建筑特色1. 富有南方园林风格:颐和园的设计融合了南方园林的风格,给人以亲切和温暖的感觉。
园内的湖泊、山峦、假山、廊榭、楼阁等都充分展现了南方园林的特色。
2. 明清建筑风格:颐和园中的许多建筑都采用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如静心斋、临水榭、苏州街等,这些建筑具有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细节雕刻,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3. 天人合一的理念:颐和园的设计理念是以自然为参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园内的湖泊和山水布局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山明水秀”的美学理念。
4. 独具匠心的长廊画廊:颐和园的长廊画廊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彩绘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是长约728米的“万寿长廊”,壁画数量之多,是世界上最长的壁画廊。
三、文化意义1. 皇家园林的代表: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2. 中西文化交融的象征:颐和园中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和园林艺术的元素,凸显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象征。
3. 保存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颐和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存在和维护为后人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4. 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颐和园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
颐和园景区简介
![颐和园景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9693a7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10.png)
颐和园景区简介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代皇家园林。
它以其壮美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游客。
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清漪园(即今天的清华大学校址)和静明园(即今天的北京颐和园)组成,原为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园,并改名为“昆明湖”。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后,此园成为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陵寝。
“文革”中颐和园遭到严
重破坏,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7月1日起颐和园恢复开放,更名为“颐和园”。
颐和园占地283公顷(其中水面积185公顷),主要建筑包括排云殿、佛香阁、德辉殿、苏州街等。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 1 —1 —。
北京颐和园资料简介
![北京颐和园资料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19fa1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d.png)
北京颐和园资料简介北京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郊,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
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造园始于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历时几代清朝皇帝才完工。
颐和园占地面积约290公顷,其中水域占70%,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
2000年,北京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山水之胜,以假山、湖泊、寺庙、庙宇等元素来打造壮丽的景观。
园内主要有万寿山、昆明湖和长廊三大特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的精髓。
颐和园的核心景区是万寿山,它高约60米,是园内的最高点。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颐和园的美景。
山上建有寿观,是乾隆皇帝为自己寿辰所建的宫殿式建筑。
寿观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乾隆皇帝对自己的庆祝和祝福。
此外,还有诸多寺庙,如伏虎寺、韦庄佛寺等,让游客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园内的昆明湖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湖之一,占地面积达220多公顷。
湖水清澈湛蓝,周围垂柳依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景画。
湖中有三座岛屿,分别是南、北、西三岛。
南岛上有一座仿照苏州园林建造的西堤小园,景色迷人。
北岛上的静心亭是一座休憩的好地方,游客可以在此欣赏湖景,聆听湖面上的小船橹声。
西岛上的万寿山植物园集中了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给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和鼻腔的盛宴。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长廊是其最为著名的景观之一。
长廊长达728米,拥有上千幅精美的彩绘,被称为“万里长城上的寻梦廊”。
长廊以精美的绘画和雕塑,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历史事件、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等。
龙椅、断桥等是长廊的重点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的驻足观赏和拍照纪念。
除了上述主要景点,颐和园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提的景观,如琉璃堂、九龙壁、玉澜堂、宜花园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游览体验。
北京颐和园以其独特的园林风貌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赞赏和喜爱。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颐和园基本情况资料
![颐和园基本情况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565a10f581b6bd97f19ea93.png)
导游服务中心社会化志愿者培训资料一、颐和园基本情况1、简单概况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 1750 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 ------" 康乾盛世 " 时期;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 1886 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
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1898 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 1902 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在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
1924 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颐和园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 "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的造园准则。
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3.02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 20 余处, 3000 余间古建筑,面积 70000 多平方米,古树名木 1600 余株。
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
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
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e55d83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2.png)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资料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大家平时会关注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资料吗?关于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景区简介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
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
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世界第一廊”。
长廊之前是昆明湖。
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
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历史沿革金明时期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为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大泊湖、瓮山泊、西湖。
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
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
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明孝宗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瓮山前建圆静寺,后荒废。
此后瓮山周围的园林逐渐增多。
明武宗在湖滨修建行宫,称“好山园”,为皇室园林。
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游乐。
明熹宗时,魏忠贤曾将好山园据为己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前期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同时广泛仿建江南园林及山水名胜,如凤凰墩仿太湖、景明楼仿岳阳楼、望蟾阁仿黄鹤楼。建造之初的设计图,出自宫廷画师、建筑设计师郎世宁之手
颐和园相关资料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2.97平方公里),与圆明园相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建成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所以说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颐和园几经风雨和磨难,现在经过修复,终于恢复了美丽和繁华。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妙
的园林艺术构思,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