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课件..

合集下载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_图文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_图文
心动与幡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个是我们 头脑中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包括我们 自身、自然界、人类社会)。
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题。
认为意识决定了世界万物的存在(唯心)
心外无物
王守仁 (1472-1529) 原名 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 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
练一练
范 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
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
是基本元素。 莱布尼瓷: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
树叶。
3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意识是世 界的本原 意识决定 物质.意识 第一性,物 质第二性.
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思维与存在究竟谁决定谁的 问题回答得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 原,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 标准。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⑴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
B.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缺陷: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 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
康德
庄子也有如此风度,他的妻子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 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 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 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 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 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 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 不感悲伤了。” 作为哲学家,他们都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于是他 们顺应自然,服从命运的安排。这反而使他们获得了一 种面临任何问题和困难,人世间的风风雨雨,都处变不 惊,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32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32张PPT)
意识: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比如,思想,理
念,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 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 辩证关系”。
庄周梦蝶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 蝴蝶,很生动逼真 的一只蝴蝶,感到 多么愉快和惬意啊! 不知道自己原本是 庄周。突然间醒过 来,迷迷糊糊间方 知原来我是庄周。 不知是庄周梦中变 成蝴蝶呢,还是蝴 蝶梦中变成庄周呢?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二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P12):
“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 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伽森狄
“自然不是别的,它是物质世界 的整体,是物质事物的总和。 原子 是世界的本原”
——霍尔巴赫
12
1、他们认为 世界的本原 是什么? 2、简要说明 上述观点的 合理性和局 限性。
13
世 界
把客观精神(上帝、 理念、绝对精神、
的 神、道)看作世界
本 的本原。

22
合理性
看到了人 在认识过程中 的作用,对人 们认识的发展 有着或多或少 的借鉴意义。
23
唯心主义的观点:
1、物是观念的集合
主观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心外无物
主观
客观
这些观点有
4、存在就是被感知
主观
什么相同点,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二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P12):
在总结自然科学 成就的基础上,丰 富和发展了唯物主 义,把物质归结为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 原子,认为原子是 世界的本原
原子 ~10-10m
原子核 ~10-14m 核子 ~10-15m 夸克(层子) ~10-17m 亚夸克 ~10?m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02第二课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02第二课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02第二课(总1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

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各种哲学派别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吸收前入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

也有一些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他们的观点被称哲学应该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 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名 言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恩格斯 名 言为不可知论。

专家点评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在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上各不相同。

西方古代哲学主要关注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研究的侧重点则转向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

2014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2014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其一
辨证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辨证的唯心主义
哲学中的 两个对子
唯心主义
其二 辨证法 (从属)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世界怎么样(世界的状态)
辩证法的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 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 的观点。
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B.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C.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判断下列哪些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唯物主义 ②上帝七天创造世界。 唯心主义 ③存在就是被感知。 唯心主义 ④形存而神存,形谢而神灭。 唯物主义 ⑤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唯物主义 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唯心主义 ⑦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物质和意识
谁是本原
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土 是世界的本原,五行相生相克,产生万物。 ②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 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 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④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认为, 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 归复于水。
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 的哪种基本形态
1.世界的本原是一团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 .世界一切运动都是从这地方到那地方,并 且都是原子在动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3)原因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 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3)从哲学发展看: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ppt精选
17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从与生活关系看:

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 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
ppt精选
21
5.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A
D.一元论和二元论
6.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产生理
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
确地反映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医生: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ppt精选
14
知识点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
(1)原因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 在生活和实践中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即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对个人来说,他在人类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活动中不断地处理着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自 己与社会的关系。
对哲学内涵的全面理解:
1.从本义上看: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的学问。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学问,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ppt32张)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ppt32张)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 主义)
①正确性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
②局限性
A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 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
机械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
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 支配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
探究: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 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 你追求什么?” 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 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 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的第一方 面内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 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 一标准。 (2)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世界的 本原是 什么 唯心主义
辩证法 世界的 状态是 形而上学 怎么样
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代表法代表人物:黑格尔等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代表人物:杜林等
小 结 1 根本分歧 唯 物 主 义 和 唯 心 主 义 2 唯物主义 的基本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正确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 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局限性
A 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 B 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 种事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 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 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能达到的物质结构的最深层 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 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 变的属性,各种元素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 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质,得出: 世界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即问是什么
[典例]
(2013· 天津高考)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 年 3 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 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 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 之谜。2013 年 3 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 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 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 )
• 命题点3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演进顺序的是( )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答案:C •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 A.③→④→② B.②→③→④ • C.③→②→④ D.②→①→③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1个基本问题
2个基本派别 2个对子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百 舸 争 流 的 思 想
哲学 的 基本 问题
回 答
思维 和存 在的 关系 问题
思维和存在 何为本原
思维和存在 有无同一性
哲学 的 基本 派别
唯物主义
易错观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思维和存在的辩 证关系问题(或物质和意识)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谁 是本原、谁决定谁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两 个方面的内容。(不考虑有无能动作用)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属于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范畴,它的基本内容是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它是对思维和存在 关系问题的科学回答。
第一步:审题干 找题眼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备课ppt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备课ppt精品课件

学根源是相对主义。
(2)幽默故事分析 古代有一个希腊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未还。债主来讨债,
欠债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 这个我。因此,我不欠你债。”债主一听,鼻子都气歪了,于 是动手打了他。借债的被打后,把债主扭到法院,法官问债主: “你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说:
“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因此,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追 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上升性)俱进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开 拓创新,与时俱进。
第一课第三节第一框:主观必须符合 客观,坚持从实际出发; 第一课第三节第二框:了解国情,立 足国情。
“ 四 大 论 证 ”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飞矢不动” “二分法” “一半的时间等于一倍的时间”
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关系的错误认识
2. 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定义解读 相对主义:割裂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否认事物本身及 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稳定性和客观性的思维方式。其特征是 片面强调现实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 诡辩论:诡辩论者往往认为,认识对象的存在是相对的, 没有质的稳定性,因此也是没有质的区别的。诡辩论的哲
我并未打人。”法官一听,觉得双方都讲得有道理,不知 如何是好。
请用有关运动的哲学观点分析上述材料。
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陷入诡辩论和 相对主义。
( 3) 生 活 相对静止 场 景 模 刘 德 如 拟 华 果
……
年 龄 、 容 颜
……
绝对运动
教学建议
——典 型 课 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知 识 目 标 其 他 目 标 学 情 真理是客 了解真理的含义 提高区分真理与谬 对真理客观 观的 及最基本属性 误的能力;“树立 性特别是只 真理是具 懂得真理是具体 错误并不可怕,可 能有一个真 怕的是不能正确对 体的有条 的、有条件的 理表示怀疑; 待错误”的态度; 件的 明确认识是在不断 把真理神圣化, 向前发展的,追求 绝对化,认为 追求真理 理解认识的反复 真理是一个永无止 既然真 是一个过 性、无限性与上 境的过程的信念。 理只有一个 程 升性 就无需发展了。

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共1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共10张PPT)

代表 人物 及观 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存在即被感知(贝克莱);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 寂(王守仁); ③我思故我在(笛卡儿); ④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朱熹); 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老子)
随堂练习
P 188
2.(2014山东文综,33,4分)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 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 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 原便是 “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二: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基本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观点 物质决定意识 派别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 是原子 丰富和发展了 唯物主义,具 有机械性、形 而上学性、历 史观上的唯心 主义等局限性 辨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 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能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不能
注意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1)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即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与 意识关系问题的科学阐释和进一步发展,它包括两个方面的
区别 回答的是“世界是什 么”的问题,即世界的 本原。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32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32张PPT)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 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 须回答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 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物质:客观存在的事物。如太阳、月亮等。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只 要 世闭 界上 上眼 就睛 没, 有 什 么 悬 崖 !
19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P13):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 等)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 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P13):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神、道)看 作世界的本原
世 界
把客观精神(上帝、 理念、绝对精神、
的 神、道)看作世界
本 的本原。

22
合理性
看到了人 在认识过程中 的作用,对人 们认识的发展 有着或多或少 的借鉴意义。
23
唯心主义的观点:
20
该如何评价唯心主义?
“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 如果老鼠是小猫的视神经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 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是去抓自己的眼睛呢?这 是因为小猫不愿意为了爱唯心主义者而自己挨饿, 在它看来,对唯心主义者的爱只是一种痛苦。”
--费尔巴哈
该如何评价唯心主义?
贝克莱英):“存在即被感知”
意识: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比如,思想,理
念,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 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 辩证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质看作是永恒不变的。 “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
其三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但 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是“理性”、“意识”支 配社会的发展,即历史观却是唯心的。“英雄创造历史”。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 统一;
都有优点和局限性?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有哪些? 他们有什么不同?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 都是错误的吗?
合作探究三: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什么?他们有
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一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 的第一方面内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 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 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世界的本 原是物质. 物质决定 意识,物质 第一性,意 识第二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 物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主 ( 机械唯物主义) 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观点属于哪 一种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2)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3)学者没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 标准,是错误的。
合作探究二: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有哪些?他们都有优点
和局限性?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有哪些?他们 有什么不同?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 都是错误的吗?
(一)唯物主义:
宇永场质子 都 都 置 子宙恒所是是是是的就17由运。按世不变是原世原 动 世 一界变化物子纪子 的 界 定的 的 所 质的法和 , 是 次本 , 造 ,结国虚 虚 物 序原 世 成 就合哲空 空 质 结, 界 的 是和学构是的合上。世原分家成原世的所简界子离伽,子界,有言的及在森原运,不的之本其空狄子动可“事:原属间认是的分物物性原。位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4、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原子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6、气者,理之依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7、“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 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 的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只是一种猜测, 没有科学根据。 把物质归结于具 体的物质形态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 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 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 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具有机械性,形 而上学性和历史 观上的唯心主义 等局限性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
课前背诵:
1.哲学的பைடு நூலகம்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内容。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
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人生追求”
生活中的哲学
学者问民工:我说兄弟,都过大半辈子了,你人生都追求些啥 呀?
“人生追求”
民工:当然是赚很多很多的money,想买啥就买啥!啊 哈哈。。
①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局限性: ②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
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观点属于哪 一种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伽英森国狄化和学霍家尔约巴翰赫·道是尔形顿而在上学 1唯80物3主年义发的表主“要原代子表说人”物,。提他出们所 有关物于质物都质是的由观原点子可构以成概。括为:原
③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 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 器。
唯物主义形 态 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
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合理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 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其一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械运 动, 甚至把人看做是一个机器,所以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又称 为机械唯物主义。“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其二形而上学性:即把自然科学研究的习惯和方法推广为哲学 的分析方法,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把事物的
“人生追求”
学学者者:: 忒俗!一看你就没、没品位,你追求的是物质的满 足,是唯物主义者;不像我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是唯 心主义者。同样是地球人,做人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预习: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
主义的理解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和根本 观点分别是什么?
合作探究二: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有哪些?他们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意识是世 唯 界的本原, 意识决定 心 物质,意识 主 第一性、物 质第二性。 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 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 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 “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 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 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生成万物的 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早期 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 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正确性: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 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 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性;2、意识具有主观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能动性。
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 思想智慧
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 1、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