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一、概述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终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一个长达百年的历史时期,期间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二、主要事件与时期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由于英国对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引发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由于英法联军侵华引发的战争。
2、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3、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1894-1895年,中日之间因朝鲜问题引发的战争。
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皇帝推行的一场旨在改革政治、经济的变法。
4、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
5、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919年,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的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一场旨在倡导科学、民主的文化运动。
6、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日战争:1931-1945年,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解放战争:1945-1949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战争。
三、重要人物1、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
2、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3、孙中山:辛亥革命的领袖,中华民国的创立者。
4、鲁迅: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四、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与评价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与抗争的历史。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同时,这也是一个民族觉醒和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多次尝试和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以期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然而,在近代史上,中国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政治上,国家四分五裂,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经济上,传统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民族工业发展困难;文化上,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社会价值观混乱。
近代中国历史框架
专题二总体了解近代中国历史(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的框架结构一、三个重要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近代史开端;1919年五四运动,新旧民主革命转换的标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不是“完全胜利”,中国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二、政权更替(联系古代中国王朝更替):晚晴(清王朝政权1840—1912年)→1912-1949年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或北洋政府1912-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年)三、社会性质(将1840—1949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遭受侵犯,又保留了部分国家主权;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这两个层面都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四、两大基本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五、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帝)与反封建。
↓六、革命性质:反侵略(反帝)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七、革命的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侵略反封建革命)↓→参考必修ⅢP70“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诞生;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封建革命)八、四条发展线索1、列强侵华,将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屈辱史);必修Ⅰ专题二2、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历史(抗争史);必修Ⅰ专题二史抗英斗争收复新疆海战斗争反帝运动救亡抗战3、中国志士仁人探索国家出路(发展前途——近代化)的历史(探索史);必修Ⅰ专题三;必修Ⅲ专题三、四;选修4中的孙中山、毛泽东4、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近代化)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发展史)。
必修Ⅱ专题二、四说明:四条线索交互作用,第一条线索代表近代中国社会的“沉沦”(当然要注意殖民主义“双重历史使命”的问题);第二、三、四代表中国社会的“上升”。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知识框架
年 辛 亥 革 命
甲 午 战 争
新 文 化 年 运 年 动 五 四 运 动
1919
1842
1840
1898
1901
1915
1936
1860
1895
1905
1926
1949
1900
1911
1921
1937
1948
1927
1931
1934—1936
1938
1946
1947
1940
1945
年 中 国 共 产 党 诞 生
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北 伐 战 争 时 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近代化探索
土地革命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年 鸦 片 战 争
年 《 南 京 条 约 》
洋 务 运 年 动 年
1894
年 《 马 关 条 约 》
年 戊 戌 变 法
年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年 《 辛 丑 条 约 》
年 废 科 举
年 北 伐 战 争
年 南 昌 起 义 井 冈 山 革 命 根 据 地 创 建
年 九 一 八 事 变
·
年 西 安 事 变
年 七 七 事 变
年 台 儿 庄 战 役
年 百 团 挺 进 大 别 山
年 三 大 战 役
年 渡 江 战 役 新 中 国 成 立
年 红 军 长 征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
. 鸦片战争(1840-1842年)虎门销烟(1839.6),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Array侮的坚定决心,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 左宗棠收复新疆,收复除伊犁外的整个新疆地区。
. 甲午中日战争(1894.7—1895年),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以身殉国。
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增强,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900年6月,国联军开始侵华, 8月北京陷落,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西逃。
中国战败,被迫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
至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中国人民的抗争:1、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中,关天培血战虎门,为国躯; 3、甲午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4、左宗棠收复新疆;5、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6、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在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刺激下产生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积极作用:洋务派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为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840——1949)教学目标:一、知识概念:(1)了解中国近代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事实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实和探索道路。
二、方法与能力:以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和情景再现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近代的过程,培养学生多种历史史观认识中国近代化教学要点:1、教学重点:侵略与反侵略的史实、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
2、教学难点: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三、教学过程: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陷入侵略与反抗 1林则徐虎门销烟2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抗 3邓世昌命捐黄海4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1840——1919)学技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救亡图存近代化的探索学制度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开始:五四运动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1、国民革命时期 1、黄埔军校 (第一次合作)(1924-1927) 2、北伐战争1、南昌起义2、土地革命时期 2、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937) 3、井冈山会师(第一次分裂 4、长征(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转折点)十年内战)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19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1919——1949) 3、抗日战争时期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1945) 3、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1937)(第二次合作) ①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4 抗战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③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百团大战1、重庆谈判:《双十协定》2、内战爆发: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3、揭开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4、解放战争时期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1945-1949) 4主力决战②淮海战役奠定解放长(第二次分裂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三年内战) ③平津战役解放华北5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政权垮台讲课小结:本课的内容比较多,课程较紧,在讲述的过程应该找到重点来讲,其他的内容点即止即可。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Ⅰ、冲击→反应模式(中国中国近代史观宏观)一、冲击:资本主义体系的冲击(列强的侵略)→半球化的冲击(冷战的影响)→全球化的冲击(合作发展)(一)、资本主义的冲击→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1、经济上:商品输出;2、政治经济上:瓜分中国;(二)、半球化的冲击→促进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形成和发展。
(三)、全球化的冲击→促进中国改革和开放的新发展。
二、反应: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近代化探索。
Ⅱ、中国近现代各阶段时代特征:冲击→反映模式(微观)一、1840—1861:近代的孕育(一)、冲击(背景):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并进一步加深;1、经济:商品输出;2、政治:瓜分中国→从沿海到内地;(二)、反应:各阶级的探索:1、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受到冲击;地主阶级探索:军事上:领导两次反侵略战争失败。
农民阶级探索:三元里人民抗英和义和团。
3、思想上:地主阶级新思想的萌发。
二、1861—1894:近代化的开始(一)、冲击:阿古柏入侵新疆→这个半殖半封进一步加深;(二)、反应:各阶级的探索;1、经济近代化的开始:地主阶级: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含经济、外交、教育、军事)。
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2、政治上没有整体进入近代化的开始:地主阶级:左宗棠收复新疆。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失败。
3、思想上没有进入近代化的开始:洋务思想(中体西用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和求富)。
三、1894—1919:近代化的整体发展(一)、冲击: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这个半封半殖大大加深,最终完全形成。
1、经济上:资本输出。
2、政治上:扶植代理人(清政府→北洋政府)(二)、反应:各阶级的探索:1、经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894—1911)。
(2)、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1911—1919)。
2、政治上近代的整体发展(1)、地主阶级的新政不属于政治近代化,但客观上推动政治近代化整体发展。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知识提纲
2、俄国侵占的领土: 150多万平方千米 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 龙江以北60万平方千米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 割占乌苏里江以东, 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 3、60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占据天山南北; 1871 年沙俄侵占伊犁 1876年缓进急战阿古柏; 1881年收回伊犁——1884年新疆建省
二、 近代军事与国防建设带动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1880----1893年,( )竣工,中国开始有了自己铁路。 ( )年,( )设立。 ( )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 (一)状元实业家——( ),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 在南通创办( ) 。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 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二 )( )——( )年建成( )。
评价: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背景:(---------------------) 代表人物:(----------------) 揭开序幕:(----------------) 运动的发展:(--------------) 运动的高潮:(---------------) ①变法开始的标志:(-------) ②内容: 经济: 军事: 政治: 文化教育: ③作用: ④失败的原因:
2、鸦片战争 : (1)借口: 中国禁烟;——直接原因 (2)原因: 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英国原料产地 和商品市场;——根本原因 (3)开始: 1840年6月侵入中国广东海面; (4)结果: 1842年8月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3、1842.8《南京条约》
(一)内容: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 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 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二)影响: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 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 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魏源与《海国图志》 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 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作用: 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巧记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
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 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 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 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 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 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
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 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 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 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卅 运动、 一二·九运动 九运动” 运动、“一二 九运动”。
纵观五千年中华史,一代代王朝的兴衰, 纵观五千年中华史,一代代王朝的兴衰,一次次 神州大地上的硝烟与战火,早已刻进了我们的心。 神州大地上的硝烟与战火,早已刻进了我们的心。从 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开始,中国版图已历经变迁, 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开始,中国版图已历经变迁,却始 终统一多于分裂,这在世界上也是难得一见的。 终统一多于分裂,这在世界上也是难得一见的。 秦朝可以说为中国的版图打下了基础。 秦朝可以说为中国的版图打下了基础。嬴政即位 的那一刻起,便进入了统一中国的征战之中, 的那一刻起,便进入了统一中国的征战之中,先用十 年时间,灭六国,统一中原, 年时间,灭六国,统一中原,六百多年的割据局面结 接着,他又向北从匈奴手中收回河套地区, 束。接着,他又向北从匈奴手中收回河套地区,并修 筑了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以抵挡匈奴南下。此后, 筑了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以抵挡匈奴南下。此后,他 又派兵进攻南方的越族,使之首次纳入中国版图。 又派兵进攻南方的越族,使之首次纳入中国版图。秦 王朝为海棠叶式的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 王朝为海棠叶式的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中,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中, 中国,这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中国,这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将站 得更高,看得更远。因为今天的中国, 得更高,看得更远。因为今天的中国, 到处展现着蓬勃的生机; 到处展现着蓬勃的生机;今天的中华民 再次展现出以往的活力。 族,再次展现出以往的活力。她已经跟 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为美好的明天, 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为美好的明天, 必会作出更大的飞越! 必会作出更大的飞越!
(完整版)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知识框架
中国近代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北伐战争时期
1860年1842年《南京条约》
近代化探索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洋务
运动新文
化
运动
1949
年1948年三大战役
1947年挺进大别山
1946年内战爆发
1945年日本投降
1940年百团大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6年西
安事变1934—1936年
红军长征
1931年九
·一八事变
1927年1840年鸦片战争
1938年台儿庄战役
1926
年北伐战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
四运动
1905年废科举1901年《辛丑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98年戊戌变法1895年
《
马
关
条约》1894年甲午战争1915年新中国成立
渡江战役
南昌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框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1,5月保路风潮中,四川省尤其强烈;武昌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封建君主专制1912,2,12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制度的覆灭和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1912,3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①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②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弄明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③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有的土地和财产。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的胜利意义&局限性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文档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流《Bolshevism的胜利》,讴歌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确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5,6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全国②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唯物史观、经济学说、社会主义理论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创立&历史特点: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8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临时书记,成员有李汉俊、李达等)1.早期共产党组织成员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了3次论战:①同胡适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②同张东荪、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③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2.1920,11李中主持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上海机器工会。
3.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成为共产党的后备力量。
近代中国历史知识框架_近代中国历史框架
近代中国历史知识框架_近代中国历史框架中国近代历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的近代中国历史知识框架,希望大家喜欢。
近代中国历史知识框架欣赏中国近代历史知识一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封建统治已腐朽衰落,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危机重重;而英国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英货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大,这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还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殖民主义者大量地向中国推销鸦片。
鸦片贸易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的。
”[1]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2张)州,并严肃表示禁烟的决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2] 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十三日(6月3日至6月25日),将缴获的鸦片全部在虎门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
虎门销烟之后,英国开始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从道光二十年五月(1840年6月)开始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年8月)结束,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
鸦片战争刚刚结束,美法两国以武力威胁下,迫使清政府分别和他们签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与司法、关税等主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
中国近代史 框架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节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侵略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四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第五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天京变乱重建领导核心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太平天国的失败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新思想萌发的原因新思想的萌发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一节清朝政局的变动总理衙门的设立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第二节洋务运动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洋务运动的破产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第四节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第六节瓜分中国狂潮第七节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背景康、梁的维新思想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第八节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暴行《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第三节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第四节中国民国的成立“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南方:伍廷芳;北方:唐绍仪]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一节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袁世凯专权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第二节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主要军阀割据形势表:直系冯国璋、曹锟江苏、江西、湖北英国、美国皖系段祺瑞安徽、浙江、山东、福建日本奉系张作霖黑龙江、吉林、辽宁日本滇系唐继尧云南、贵州英国、美国桂系陆荣廷广东、广西英国、美国第三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历史背景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的壮大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一节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第二节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国民党“一大”的举行黄埔军校的建立第二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冯玉祥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第三节国名革命运动的发展北伐胜利进军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第四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帝国主义的干涉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领导权“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中国近代史[下]第一章国共十年对峙第一节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工农武装起义井冈山的星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三节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第四节红军的长征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第五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华北事变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反分裂华北]西安事变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第二节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野蛮的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皖南事变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独裁统治和经济掠夺第四节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百团大战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942[主观、宗派、党八股]中共七大的召开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的爆发第二节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第三节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的胜利第四节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将革命进行到底”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第四章中国近代文化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追奸国民党残余军队:民主革命性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土地改革运动[民主革命性质]镇压反革命运动[社义革命性质]“三反”“五反”运动[社义革命性质]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严峻的经济形势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新民主主义;建立社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社义革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三大改造的完成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八大: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7[主观、宗派、官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第七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一节全国大动乱“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全面夺权”和二月抗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1968]第二节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动乱中的国民经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第一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在徘徊中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第二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新格局[1979:广东、福建→1980:(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4:(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上海、天津、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环渤海地区1988:海南成为经济特区1991: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改革开放的成就第三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自己的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安定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第四节“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的交流第九章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1985以后]各民族共同繁荣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国际环境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拓外交新局面第二节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防事业建设成就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建设现代化的国防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时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Secret gardenHe arts call Hearts fallSwallowed in the rainwho knows life grows hollow and so vainWandering in the winter nightThe wicked and the sameBe Witness to SalvationAnd life starts over againNow the clear sky is all around youAh AhLov es shadow will surround youAll through the nightStarGlowing in the twilightTell me trueHope whispersAnd I will followTill you love me tooAh ah ah...。
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框架
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框架一、时空定位二、宏观综述1、时间:1840-1949年。
(1)前期:1840-1919年。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属于就主义革命。
(2)后期:1919-1949年。
从五四运动到北平政协召开属于新主义革命。
2、基本问题:(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主义革命。
(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即推翻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们幸福。
(4)两大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容主线:(1)列强侵华:①手段:军事、政治、经济、文化。
②经济侵略: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界,签订前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签订后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2)中国资本主义发展:①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艰难发展、获得新生。
②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覆灭。
(3)思想解放运动发展:①地主阶级:新思潮、中体西用。
②民族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三义。
③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主义者发展成为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
④无产阶级:思想。
(4)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①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②资产阶级: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③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光绪支持变法、清末新政。
④无产阶级:新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和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4、历史分期:旧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1)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世纪60年代)(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20世纪初-1919年5月。
新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1924)(2)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3)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即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4)抗日战争(1937-1945)(5)解放战争(1945-1949)注意:按政府分:晚晴政府(1840-1912);北洋政府(1912-1927);国民政府(1927-1949)5、近代历史特点:变化剧烈而复杂。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中国近代史的知识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梳理:1.历史分期:晚清时期(1840 年—1912 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 年—19 世纪 60年代):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1864—1894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对封建统治和列强侵略的一次大规模反抗;洋务运动则是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1901 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国时期(1912 年—1949 年):●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 年):这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时期,也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育时期。
政治上,北洋军阀政府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战后又迅速萧条;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和民主科学思潮影响扩大,新文化运动开展,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年):也被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六章 新~时期 -------1927 大革命 扶植军阀 制造惨案 农会政权 考察报告
国民革命 新三民义 五四中共工运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时期
阶段 划分
1840--1864
-20c初 --1919.5.4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1927 大革命
列强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二十一条 扶植军阀 侵华 俄占北方领土 八国侵华 山东问题 制造惨案
无
新~时期 -----1927 大革命
国民革命 新三民义 五四、中 共、工运
基本线索三:近代化
阶段 划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864
--20c初 --1919五四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新~时期 -------1927 大革命
经 洋务企业 济 民资义产生 初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
近政 代治 化思
2、《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 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A、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B、反映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 C、意味着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 D、反映了日本抵制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扩张
例:概括民国初年在政治斗争、经济发展、思想
无法稳定原因:略。
划分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大革命
列强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二十一条 扶植军阀 侵华 俄占北方领土 八国侵华 山东问题 制造惨案
方式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
军事后盾
瓜分中国 扶植工具 扶植工具
国家 英最早、主力 英仍占优势 日美上升 日英美干 法参与、美俄 国增多日升 日英力敌 涉
农 太平天国 义和团
级 田亩 资政 扶清灭洋
抗争 地 新思想 洋务运动
探索 资
戊戌辛亥 反袁新文化 国民革命
级
立宪共和 民主科学 新三民义
无
五四共工运
民族 资义
产 初步 生 发展
进一步 萧条 发展
基本线索一:列强侵华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时期
阶段 1840--1864
--20c初 --1919五四 -------1期
1840--1864 --20c初 --1919五四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甲午战争
八国侵华
农
义和团
级
扶清灭洋
地
资
戊戌 辛亥
级
立宪 共和
无
初步发展
新~时期 -------1927 大革命
结构
阶段 划分
第三四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864
--20c初 --1919五四
世资 第一次工业革命 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 帝国主义阶段
基本线索二: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
阶段 划分
抗争 探索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864
--20c初 --1919五四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农 太平天国 义和团
级 田亩资政 扶清灭洋
地 新思想 洋务运动
资
戊戌辛亥 新文化
级
立宪共和 民主科学
1、判断A曲线属于哪一种经济形式?其变化特征如何? 为什么?
2、B曲线属于何种经济形式呢?19世纪90年代破产的原因?
3、C曲线属于何种经济形式?说明理由。
4、D曲线属于哪种经济形式?1914—1918年间比重迅速
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1、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促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客观上有利于手工纺织的发展 D、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结构 第一章
阶段 划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864
--20c初 --1919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列强 两次鸦片战争 侵华 俄占北方领土
农 太平天国 级 田亩 资政
抗争 地 新思想 洋务运动 探索 资
无
民族
产
资义
生
新~时期 -----1927 大革命
结构 阶段 划分 列强 侵华
抗争 探索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新~时期 -------1927 大革命
列强 侵华
农
二十一条 山东问题
地
抗争 资 探索 级
无
民族 资义
反袁.新文化 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
进一步 发展
结构
阶段 划分 列强 侵华
农
抗争 地 探索 资
级 无 民资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864 --20c初 --1919五四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进步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并由此说明反动统治无法 稳定的原因。
主要表现:
政治斗争: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反对封建统治、维护共和 的斗争,如二次革命;全国人民反复辟斗争;无产阶级登 上政治舞台成为革命主力,如五四运动。
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思想进步: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 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想
师夷长技 以自强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早期 康梁 民主科学 新三民义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教
洋务学堂 维新学堂
黄埔军校
育
派留学生 废八股98 废科举1905
所
近代经济形式及其变化
占
比
A
重
B
C
D
1840 60
80
1900 14 18 20 27 时间
上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27年四种经济 形式发展变化情况。回答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