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_王天琳

合集下载

一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

一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

一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一、案例背景知识简介利奈唑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1],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A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2]。

利奈唑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可逆性的骨髓抑制,包括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其中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为13.8%~60.5%[3]。

本文通过追踪一例高度怀疑利奈唑胺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的住院患者,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利奈唑胺之间有无关联性,加强对利奈唑胺致不良反应的用药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二、病例内容简介患者,女,84岁,以间断咳嗽、痰多10天,加重伴呼吸困难8天为代主诉入院现病史:10天前可疑受凉后出现咳嗽,伴咳痰,为黄白色黏痰,粘稠不易咳出,伴乏力、懒言,无发热、咯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意识较前无明显变化(痴呆状),家属给予吸氧治疗,症状较前未见明显好转;8天前出现气促、呼吸费力,伴意识障碍,表现为呼之不应,余症状同前,为求进一步治疗急呼120,院前指尖血氧饱和度为80%,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并呼吸机辅助通气后血氧饱和度升至96%,急诊完善相关检查后以“呼吸衰竭”收入EICU。

入EICU后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

患者肺泡灌洗液回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予以加用万古霉素抗感染,后出现拔管困难2天前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

入科后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美罗培南、利奈唑胺抗感染、化痰平喘、抗凝抗聚、营养支持等治疗。

既往史:“高血压病、冠心病”病10年余,口服“氯吡格雷片75mg qd、倍他乐克47.5mg q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qn 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10余年,近期进食差,未使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监测餐后血糖8mmol/l左右个人史,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查体:T:37.0℃,P:99次/分,BP:132/56mmHg,R:15次/分,SpO2:98%(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2021.11.21血常规+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3% 偏高, C反应蛋白37.69 mg/l;PCT:1.3ng/ml。

1例利奈唑胺致MRSA感染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

1例利奈唑胺致MRSA感染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

1例利奈唑胺致MRSA感染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姜继锋;王丽;童凌斐【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ption of the drug and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in specific condition with MRSA infection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and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ing a case tetralogy of fallot with infectious endocarditis induced by MRSA and pulmonary infection.Results: The platelet continuously decreased during the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with the 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and linezolid, which is linked with the linezolid.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after changing the drug programs.Conclus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clinical disease,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must master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monitor the related index.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need to review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judge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 when they face to the possible adverse reaction.%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在特殊情况下的药物选择及不良反应监测,以提高医疗质量及改善患者预后。

1例利奈唑胺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药学监护

1例利奈唑胺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药学监护

1例利奈唑胺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药学监护邓英光;张紫萍;林茵;郭秀彩【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利奈唑胺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个体化用药和用药监护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例肺部感染患者发生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资料,判断可疑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总结实施药学监护的要点.结果血小板减少症是利奈唑胺所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其高危因素有高龄、治疗周期长、联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及肾功能不全等.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学监护,可以促进临床更加规范、合理地用药,更好地体现个体化用药及用药监护.%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individualized drug use and medication monitoring of linezolid-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 patient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drug-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jud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picious drugs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of implementation of pharmaceutical care. Results Thrombocytopenia was the severe adverse drug reaction induced by linezolid. The high risk factors were advanced age, long-term treatment, combined use of more than 3 kinds of antibiotics and renal insufficiency.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e in pharmaceutical care can promote more standardized and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al, and better reflect individualized medication and medication monitoring.【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7(026)023【总页数】3页(P75-77)【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药师;药学监护;药品不良反应【作者】邓英光;张紫萍;林茵;郭秀彩【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0620;广东省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062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广东省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0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R978.1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因某些药物致使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减少(低于正常值)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当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时可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重症为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1]。

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局部浓度太高引起。

因此在达到一定浓度时产生浑浊的配伍,而在低浓度时虽然肉眼没有看见浑浊,但是有没有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

3.3辅料的影响PPC注射液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一栏中,明确记录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但许多常用注射液的辅料中均含有电解质,如胃复安注射液的辅料为:浓盐酸、无水醋酸钠、亚硫酸氢钠等。

电解质总量虽然不多,但在局部浓度过高时也可能会影响混合液的性状。

3.3逐步完善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是医护人员和患者了解药品特性、指导医师正确用药、以及评价医师用药是否合理、药师审核处方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6]。

在PPC注射液的药品说明书中虽然明确说明静脉注射时“不可与其他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但在静脉输注栏中,配伍禁忌可参考的信息太少,没有具体不宜配伍的药品名称,是导致临床频频发生不良配伍事件的主要原因。

因此,针对药物配伍不稳定的文献报道,各药品生产厂家应及时收集验证,并反映到说明书上,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1]刘梅,陆伦根,曾明德.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肝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肝脏,2006,11(1):43-45.[2]蔡爱宁.肝得健与维生素C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6.[3]陈美花,陆秀英,陈晓蓓.多烯磷脂酰胆碱与4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J].医药导报,2009,28(11):1515-1516.[4]韦曦,刘丽珍.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几种药物的配伍变化[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4):310-312.[5]高敏.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护理研究,2010,24(1):93.[6]温学群.关于药品说明书的调查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10):249-252.(收稿日期:2011-07-17编辑:郭述金)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陈超1a郭代红1a*曹秀堂1b蔡云1a王芝林2徐元杰1a朱曼1a马亮1a赵鹏芝1a(1解放军总医院a药品保障中心,b统计科,北京100853;2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110033)中图分类号:R978;R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29(2012)02-0071-06基金项目: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项目(10KMM41)。

不可忽视利奈唑胺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不可忽视利奈唑胺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不可忽视利奈唑胺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胡小玲;严毅【摘要】本文中1例因重症肺炎引起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过程中发生严重血小板下降。

尽管已对血小板的指标进行了监测,但由于对该药可引发严重血小板下降的原因认识不足,仍然发生了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故对利奈唑胺在肾功不全患者的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血小板减少需高度警惕,当低于正常值或基础值的25%时须及时停药,以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安全性。

%In this paper, 1 cases of severe pneumonia caused by renal insufficiency occurred in patients with the use of linezolid in the process of severe thrombocytopenia was reported. In spite of platelet parameters were monitored, due to the severe thrombocytopenia may caused by the drug, and other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for those people with renal dysfunction with the use of linezolid. Once thrombocytopenia appears, it requires a high degree of vigilance. When it is less than 25% of normal values or basic values, the patient shall stop the medicine promptl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 safety.【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6(013)008【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肾功能不全【作者】胡小玲;严毅【作者单位】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江西南昌 330003;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江西南昌 33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利奈唑胺(linezolid)为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通过与细菌50S亚基的23S核糖体RNA上的位点结合,阻止形成细菌和转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功能性70S始动复合物,从而发挥抗菌作用,与其他抗菌药物间不太可能产生交叉耐药性[1]。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车仙花;王晓雪;姜哲;陈文倩;张丹;李朋梅;张相林【摘要】利奈唑胺为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用于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和皮肤感染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引起的感染.血小板减少症是利奈唑胺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很高.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为高龄、长时间用药及肾功能不全.临床应用利奈唑胺时,应重视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密切监测血常规及药物浓度.【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8(018)011【总页数】3页(P1450-1452)【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症;治疗药物监测【作者】车仙花;王晓雪;姜哲;陈文倩;张丹;李朋梅;张相林【作者单位】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吉林延吉 133000;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吉林延吉 133000;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利奈唑胺是首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唑烷酮类抗菌药物,于2000年4月在美国被批准上市,2007年以来在我国广泛应用。

利奈唑胺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该药的结构和作用机制独特,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有良好的组织和体液分布特征,给药方法便捷,使其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随着该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随之增多,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血小板减少症[1-2]。

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利奈唑胺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之一[3-5]。

因此,部分学者提出,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必要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1 利奈唑胺的作用机制及抗菌活性利奈唑胺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50 s亚基,与细菌50 s 亚基上核糖体RNA的23 s位点结合,阻止形成70 s始动复合物,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抑菌作用,而以往的抗菌药物均未将此阶段作为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靶位。

利奈唑胺致超高龄患者血小板减少4例

利奈唑胺致超高龄患者血小板减少4例

利奈唑胺致超高龄患者血小板减少4例尹冬华;周辰;潘晓东;赵慧娟【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12(026)003【总页数】2页(P257-258)【作者】尹冬华;周辰;潘晓东;赵慧娟【作者单位】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干部保健科;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干部保健科;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干部保健科;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干部保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8.2利奈唑胺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2000年在美国首先上市,我国于2007年9月应用于临床[1-2]。

我科的住院患者绝大部分年龄>90岁,2009年应用利奈唑胺以来,4例出现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例1:男,102岁,2008年以来因“认知功能持续减退”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胸腺瘤等一直住院治疗。

入院后行鼻饲,改善心功能以及促智、改善颅脑血供和营养神经等治疗。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2011年2月1日患者出现低热、躁动,胸部CT检查提示两肺感染,痰培养提示铜绿假单胞菌优势生长,先后经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抗炎,氨溴索痰,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

但患者持续性发热,痰培养仍为铜绿假单胞菌优势生长,2011年2月15日单用利奈唑胺600 mg,静脉滴注,12 h 1次,7 d后症状消失,体温正常,痰培养阴性停药。

用利奈唑胺前血小板83×109/L,血常规监测,2011年2月22日(停用利奈唑胺第1天)血小板78×109/L,2011年2月27日(停用利奈唑胺第5天)23×109/L,考虑为利奈唑胺所致血小板减少。

由于患者超高龄且合并诸多疾病,为预防出血,紧急输注血小板悬液10 U。

2011年2月28日复查血常规示血小板52×109/L,2011年3月2日复查血常规示血小板72×109/L。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1例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1例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1例李智勤【摘要】1例89岁男性患者,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双肺间质纤维化.给予利奈唑胺片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出现血小板明显下降.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详细排查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探讨可能药物与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考虑其血小板减少可能由利奈唑胺引起.给予停药及相关对症治疗,加强对血常规等指标的监护,确保用药安全.【期刊名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7)006【总页数】3页(P63-65)【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药学监护【作者】李智勤【作者单位】泰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利奈唑胺作为新型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均有非常良好的抗菌活性,但随着利奈唑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而利奈唑胺相关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中,血小板减少相对较为多见。

本文通过对1例高龄重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分析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和临床特征,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9岁,主因间断咳嗽咳痰30余年,发热15天于2016-10-31入院。

主要化验指标(10.31):WBC 10.72×109L-1,N%82.7%,RBC 2.68×1012L-1,HGB 84g · L-1,PLT 173×109L-1;PCT 0.69ng· mL-1;CRP 104mg·L-1;白蛋白24g/L;ALT 54IU/L,AST 45IU/L,尿素35.44mmol/L,肌酐258.0umol/L。

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病例报告1例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病例报告1例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病例报告1例利奈唑胺是一种广谱的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等真菌相关疾病。

然而,近年来关于利奈唑胺引发血小板减少的报道越来越多。

本文通过报告一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病例,讨论其原因、诊断和治疗。

我院收治了一名62岁的女性患者,主诉出现多发性瘀斑和皮下出血,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

该患者患有前列腺癌,正在接受化疗和放疗治疗,此次入院前亦使用了利奈唑胺治疗念珠菌感染。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皮肤多处有明显瘀斑,并出现了几个直径约为1-3cm的皮下出血点。

血常规检查显示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仅为40×10^9/L,明显低于正常范围。

在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后,我们注意到在使用利奈唑胺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开始下降。

于是,我们怀疑其血小板减少可能与利奈唑胺治疗有关。

为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检查。

血小板骨髓象显示患者的骨髓中有一定程度的血小板减少,而其他造血细胞数量正常。

骨髓穿刺检查未见异常增生或异常细胞。

除此之外,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其他检查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

因此,我们最终确定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与利奈唑胺治疗有关。

在明确诊断后,我们立即停止了患者的利奈唑胺治疗,并给予了对症治疗。

患者接受了输血治疗,以提高血小板计数。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克指胶囊增加患者的血小板释放。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密切监测了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相关临床症状。

经过几周的治疗,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开始逐渐恢复,相关症状也有所缓解。

血小板减少是一种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对于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具有其他因素使血小板计数下降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应立即停药,并给予输血等对症治疗。

此外,临床医生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告知他们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皮下出血等,以便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我们报告了一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病例。

对于此类患者,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96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年1月20日第19卷第1期Chin J Infect Chemother,January2019.Vol.19,No.1・综述•利奈卩坐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窦林杰,韩欣妍,董海燕关键词:利奈哇胺;血小板减少症;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58.2;R9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708(2019)01-0096-05DOI:10.16718/j.1009-7708.2019.01.019Research progress of linezolid-induced thrombocytopeniaDOU Linjie,HAN Xinyan,DONG Haiyan.{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 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利奈哇胺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噁醴烷酮类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临床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都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是治疗常见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替换药物及最后防线⑷。

利奈哩胺通过与细菌50S亚基上核糖体RNA的23S位点结合,阻碍fMet-RNA与核糖体连接,从而抑制70S复合物的形成,最终达到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⑷。

利奈醴胺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不易与其他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在体外也不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由于其作用机制独特、耐受性良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随着利奈哇胺在临床应用的增加,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特别是其使用过程中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利奈哩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文献中,其发生的判定标准多以用药前血小板计数正常(> iooxio9/l)而用药后血小板计数<iooxio9/l,或用药前血小板计数viooxio T l而用药后血小板计数低于用药前血小板基线值的75%作为血小板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NO.2016SF-167)a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西安710061o第一作者简介:窦林杰(1993-),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和药剂学研究。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与二氧化碳分压相关性分析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与二氧化碳分压相关性分析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是利奈唑胺临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介于11% ~ 40%之间[1-4],尤以重症患者高发,机制研究多考虑药源性骨髓抑制、免疫介导和血小板氧化损伤等。

临床研究也已证实,年龄、基础血小板值、血清白蛋白水平、肾功能是该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

近期有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5],除骨髓巨核细胞外,肺脏也是血小板产生的重要脏器,即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肺功能存在相关性。

本研究通过收集肺部感染后应用利奈唑胺并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分析血小板计数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值(PaCO2)间的相关性,探讨肺功能在血小板减少中的潜在作用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采用回顾性、单中心、队列观察的研究设计,利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与二氧化碳分压相关性分析王天琳1,张 欢2,李 晶1,夏 蕾1(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853; 2.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重庆 400016)[摘要]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致患者血小板减少程度与二氧化碳分压间的相关性。

方法:利用解放军总医院药物大数据平台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单独或联合使用利奈唑胺后血小板计数下降的47例患者,观察利奈唑胺治疗前、治疗后和停药后血小板计数下降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情况并评价其相关性。

同时,按血小板计数下降程度分为轻度下降组(n = 21)、中度下降组(n = 17)和重度下降组(n = 9),评价血小板下降程度与合用其他抗菌药物品种数或利奈唑胺使用疗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血小板计数与PaCO2变化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 = – 0.205,P = 0.015),血小板下降程度与治疗前PaCO2值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 = 0.350,P = 0.016),血小板下降程度与患者联用抗菌药物品种数及利奈唑胺疗程无显著性相关。

结论:基础PaCO2值可作为预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的潜在因素之一,PaCO2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血小板减少预后的潜在指标之一。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㊃专题研究㊃∗通讯作者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Thrombocytopenia Caused by Linezolid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王全军1,赵㊀颖(ZHAO Ying )2∗(1.汉中市南郑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汉中,723100;2.西安电力中心医院康复科,西安,710032;1.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People s Hospital of Nanzheng District ,Hanzhong ,723100,China ;2.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he Electric Power Center Hospital of Xi an ,Xi an ,723100,China )摘㊀要:㊀目的㊀探讨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并给予对策㊂方法㊀以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将患者分为减少组(n =30)和未减少组(n =70)㊂分析影响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㊂结果㊀单因素分析显示未减少组与减少组患者性别㊁年龄㊁体质量指数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㊁高血压㊁糖尿病㊁高脂血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两组用药时间㊁血小板计数㊁总蛋白㊁血清白蛋白㊁天冬氨酸氨甲酰转移酶㊁总胆红素㊁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显著(P <0.05)㊂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时间(OR =4.453)㊁血小板计数(OR =0.440)㊁血清白蛋白(OR =0.669)与血小板减少症密切相关(P <0.05)㊂患者应在服用利奈唑胺期间每周㊁停药后7d 内检查血常规,密切关注血红蛋白水平㊁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等㊂结论㊀用药时间㊁低蛋白血症㊁血小板计数低为影响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㊂关键词:㊀利奈唑胺;重症肺部感染;血小板减少症[中图分类号]R459.5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6213(2020)05-0818-02㊀㊀重症肺部感染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1]㊂临床常需寻求新的药物用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㊂利奈唑胺是一种新型的抗菌药物,该药进入体内后主要在肺组织内聚集,经肝脏代谢,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样适用,可用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㊁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重症肺部感染[2],但利奈唑胺在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血小板减少㊁贫血等不良反应㊂本文对利奈唑胺治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以2016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对象㊂纳入标准:确诊为重症肺炎;均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纳入病例遵循知情同意原则㊂排除标准:合并白血病㊁骨髓抑制等疾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组前接受化疗或服用抗血小板药物㊂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将患者分为减少组(n =30)和未减少组(n =70)㊂血小板减少症为血小板计数降低程度超过25%,且最终计数低于100ˑ109/L㊂减少组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55.82ʃ6.45)岁,体质量指数(23.01ʃ3.04)kg /m 2㊂未减少组男5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3.48ʃ6.08)岁,体质量指数(22.71ʃ2.96)kg /m 2㊂1.2㊀方法㊀收集患者性别㊁年龄㊁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基础疾病(高血压㊁糖尿病㊁高脂血症)㊁用药时间;检测血小板计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监测总蛋白㊁白蛋白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㊁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㊁总胆红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肌酐清除率㊂1.3㊀统计学处理㊀数据分析用SPSS 22.0㊂计数资料用n (%)表示,用 χ2 检验㊂计量资料用 ʏx ʃs 表示,用t 检验㊂利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㊂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㊀果2.1㊀影响血小板减少症的单因素分析(表1)㊀单因素分析显示未减少组与减少组患者性别㊁年龄㊁体质量指数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㊁高血压㊁糖尿病㊁高脂血㊃818㊃㊀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2020Vol 26No 5㊀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用药时间㊁血小板计数㊁总蛋白㊁血清白蛋白㊁天冬氨酸氨甲酰转移酶㊁总胆红素㊁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㊂2.2㊀影响血小板减少症的多因素分析(表2)㊀将用药时间(<10.42d=0,ȡ10.42d=1)㊁血小板计数(>208.73109/L=0,ɤ208.73109/L=1)㊁总蛋白(>58.72g/L=0,ɤ58.72g/L=1)㊁血清白蛋白(> 28.94g/L=0,ɤ28.94g/L=1)㊁天冬氨酸氨甲酰转移酶(<40.16U/L=0,ȡ40.16U/L=1)㊁总胆红素(<11.21μmol/L=0,ȡ11.21μmol/L=1)㊁肌酐清除率(<85.49mL/min=0,ȡ85.49mL/min=1)作为自变量,将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未发生=0,发生=1)作为因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时间(OR=4.453)㊁血小板计数(OR= 0.440)㊁血清白蛋白(OR=0.669)与血小板减少症密切相关(P<0.05)㊂表1㊀影响血小板减少症的单因素分析[n(%)]因素未减少组(n=70)减少组(n=30)χ2/t P 性别㊀男53(75.71)22(73.33)0.0630.801㊀女17(25.29)8(26.67)年龄(岁)53.48ʃ6.0855.82ʃ6.451.7320.086体质量指数(kg/m2)22.71ʃ2.9623.01ʃ3.040.4610.646用药时间(d)8.31ʃ1.0611.38ʃ1.3712.123<0.001血小板计数(109/L)225.87ʃ18.63162.61ʃ15.2016.392<0.001总蛋白(g/L)60.51ʃ8.7853.74ʃ8.593.556<0.001血清白蛋白(g/L)30.87ʃ5.1726.79ʃ3.763.898<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30.07ʃ3.4229.52ʃ3.200.7510.45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33.46ʃ3.7843.20ʃ4.1511.465<0.001总胆红素(μmol/L)10.47ʃ1.3911.57ʃ1.803.3100.001肌酐清除率(ml/min)77.96ʃ5.8388.39ʃ7.067.685<0.001高血压㊀是25(35.71)12(40.00)0.1650.684㊀否45(64.29)18(60.00)糖尿病㊀是16(22.86)7(23.33)0.0030.959㊀否54(77.14)23(76.67)高脂血症㊀是12(17.14)6(20.00)0.1160.733㊀否58(82.86)24(80.00)表2㊀影响血小板减少症的Logistic回归分析因素βSE Wald P OR95%CI用药时间0.3180.1128.6700.0164.4532.795~6.814血小板计数-0.2290.1130.3580.0420.4400.328~0.613总蛋白-0.8960.1160.9710.0861.0630.973~2.805血清白蛋白-0.3070.1110.5720.0230.6690.412~0.726天冬氨酸氨甲酰转移酶0.1660.1201.8080.1731.7460.901~2.352总胆红素0.1030.1270.6790.3041.2410.779~1.850肌酐清除率0.0750.1241.0900.3920.7570.437~1.3252.3㊀防治措施㊀患者在服用利奈唑胺期间每周㊁停药后7d内检查血常规㊂对于治疗前合并贫血㊁粒细胞减少等疾病患者,接受利奈唑胺治疗14d以上,需密切监测㊂对于合并骨髓抑制者应考虑停药㊂(下转第822页)㊃918㊃㊀血栓与止血学2020年第26卷第5期血-纤溶系统的失衡,进而导致血栓的形成[5]㊂此外,感染与DVT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㊁影响的关系㊂患者接受手术时长期处于截石位,患者的下肢屈曲固定在重力作用下,可对腘静脉神经造成损伤,阻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引起血管内压力升高,破坏血管内膜,导致DVT的发生㊂手术时间的延长患者麻醉时间同样延长,患者术中出血量增加,机体血液的灌注量降低,组织内呈现低氧及水电解质紊乱,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并影响血流动力学指标,且麻醉时间的延长,导致患者肌肉长时间的松弛状态,对血管壁的压迫作用降低,导致血流缓慢,增加DVT发生的概率[6]㊂综上所述,截石位手术㊁尿路感染㊁手术时间高于45min及卧床时间高于72h为泌尿外科患者术后DVT的危险因素,术后应对此类患者密切注意并制定干预措施,防止DVT的发生参考文献[1]㊀向军莲,田小平,刘佳.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4,029(004):317-318.[2]㊀罗艳萍,孙庭,马明,等.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泌尿外科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学,2016,017(010):84-86.[3]㊀张契敏,康栌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03(008):P.90-90.[4]㊀王晓丹,刘盼盼.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9, 28(05):20-21.[5]㊀魏松青.泌尿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010(005):163-164.[6]㊀彭晓琼,王政平.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8,039(0z1):79-82.(收稿日期:2020-05-19)﹏﹏﹏﹏﹏﹏﹏﹏﹏﹏﹏﹏﹏﹏﹏﹏﹏﹏﹏﹏﹏﹏﹏﹏﹏﹏﹏﹏﹏﹏﹏﹏﹏﹏﹏﹏﹏﹏﹏﹏﹏﹏﹏﹏﹏﹏﹏﹏(上接第819页)3㊀讨㊀㊀论利奈唑胺是恶唑烷酮类抗菌药,其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较好,但该药易引起血液系统相关不良反应㊂其引起血液系统疾病的机制可能与免疫介导的骨髓抑制㊁阻碍成熟巨核细胞的血小板释放㊁氧化应激刺激血小板消除等有关㊂数据显示利奈唑胺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概率约13%~49%[5]㊂本实验中30%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因素,结果显示,用药时间㊁血小板计数㊁血清白蛋白与血小板减少症密切相关㊂发生血小板减少症与未发生患者的用药时间节点为10d,治疗时间高于28d时,发生贫血的概率约12.3%,治疗时间在10~14d时刻增加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风险,是以笔者推荐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超过10 d后应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㊂参考文献[1]㊀赵丰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重症医学科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2017, 22(4):695-698.[2]㊀周立民.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症肺炎25例临床评价[J].中国药业,2015,024(014):64-65,66.[3]㊀翟静,李向欣.美罗培南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㊁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026(010):110-114.[4]㊀张胜靖,林梅瑟,张贻雯.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重症医学科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031(009):734-736.[5]㊀董海燕,邹雅敏,董亚琳,等.模型和ROC曲线对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预测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033(022):1827-1831.(收稿日期:2020-05-26)㊃228㊃㊀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2020Vol26No5㊀。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摘要】利奈唑胺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但其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风险一直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探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分析方法包括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利奈唑胺使用与血小板减少存在显著相关性,亚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结果。

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因素分析揭示了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启示在于对利奈唑胺使用时应谨慎监测患者的血小板水平。

研究局限性主要包括样本量不足和研究设计的差异性。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以及寻找更安全的替代药物。

这一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和促进药物安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Meta分析、风险因素、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启示、局限性、未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利奈唑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精神疾病。

一些研究表明,利奈唑胺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从而增加患者出现出血的风险。

了解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对于临床医生在使用这种药物时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

在本Meta分析中,我们将对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通过对大量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潜在风险因素,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患者的治疗方案。

中的内容。

1.2 研究目的该Meta分析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利奈唑胺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但其致血小板减少的风险仍然存在争议。

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确定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真正危险因素,并找出可能的预防措施。

这将有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评估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时的风险,并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我们将结合实验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地探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利奈唑胺对人血小板细胞的凋亡作用研究_王天琳

利奈唑胺对人血小板细胞的凋亡作用研究_王天琳

利奈唑胺对人血小板细胞的凋亡作用研究王天琳1,郭代红1,柴 栋1,张 波2,王 睿3(1.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2.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辽宁沈阳 110016;3.解放军总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北京 100853)[摘要]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对人血小板的凋亡作用。

方法:用两步离心法制备人富血小板血浆并纯化血小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评价血小板损伤程度,用Annexin V法检测磷酯酰丝氨酸外翻,用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利奈唑胺剂给药4 h可剂量依赖性引起磷酯酰丝氨酸外翻增加,Caspase-3活性增加。

150 μg·mL-1利奈唑胺给药4 h可引起血小板LDH释放增加。

结论:利奈唑胺可引起人血小板凋亡。

[关键词] 利奈唑胺;血小板;凋亡;乳酸脱氢酶;Caspase-3[中图分类号] R97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8157(2015)04 – 0209 – 03Effect of linezolid on the apoptosis of human platelet in vitroWANG Tian-lin1, GUO Dai-hong1, CHAI Dong1, ZHANG Bo2, WANG Rui3(1.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2.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Biopharmaceutics,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16, China;3. Translational Medical Center,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inezolid on the apoptosis of human platelet. Methods: Two-step centrifugation was used for platelet enrichment and purifi cation. LDH concentration in the supernatant was determined by ELISA, phosphatidylserine (PS) exposure by Annexin V-binding, and the activation of Caspase-3 by colorimetry. Results: Four hours exposure to linezolid triggered Annexin V-binding, activated Caspase-3 in dose dependent manner. Linezolid 150 μg·mL-1·4 h-1 can stimulate the release of LDH. Conclusion: Linezolid can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human platelet.[KEY WORDS] Linezolid; Platelet; Apoptosis; Lactic dehydrogenase; Caspase-3利奈唑胺(linezolid)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唑烷酮类抗生素[1]。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8-11-20T16:31:51.25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6期作者:易海燕[导读] 利奈唑胺为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是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物。

(宁乡市人民医院湖南宁乡 410600)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患者120例,其中50 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对这50 例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指标项目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蛋白、血红蛋白、用药时间、直接胆红素、血肌酐、尿素等指标上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致病菌感染的患者时,应密切关注其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对于血小板基础值低于正常范围、肾功能不全、患有血液疾病、高龄的患者,在用药前应密切监测其血常规、血生化指标,避免该药物与其他造成血液系统损伤的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从而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和合理性。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影响因素[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latelet -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duced by linazolamide.Methods 120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nazolamide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7 were collected,among which 50 patients developed thrombocytopenia.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latelet count,RBC count,albumin,hemoglobin,medication duration,direct bilirubin,creatinine,urea,etc.,P<0.05.Conclusion using rina thiazole amine treatment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infection patients,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its cause the phenomenon of thrombocytopenia,platelet basis for value below the normal range,renal insufficiency,patients with blood diseases,age,before the medication should be closely monitored the blood routine,blood biochemical indices,avoid the drugs and other blood system damage for joint application of drugs,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rationali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Keywords] linazolamide;Thrombocytopenia;Occurrence;Factors affecting the利奈唑胺为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是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其能够选择性地结合到50S亚单位的23S核糖体核糖核酸位点,抑制细菌核糖体的翻译过程,最终防止形成含有70S核糖体亚单位的起始复合物[1]。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

• 不良反应
二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机制
机制不明
骨髓 抑制

免疫 介导

病理
Bernstein 报道1 例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患者在应用利奈唑胺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贫血 ,其骨髓活组织检查显示巨核细胞数量正常,由此 推测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能与免疫介导有关,可能 为利奈唑胺或其代谢产物与血小板表面膜蛋白结合 形成免疫复合物,被IgG 抗体识别并结合于Fab 段 ,此IgG 抗体-药物-血小板复合物被网状内皮细胞 吞噬清除,最终导致血小板减少;该患者的骨髓检 查还发现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和形成空泡的原始红细 胞,因此作者认为贫血与骨髓抑制有关,可能与氯 霉素引起红细胞生成抑制的机制类似。
治疗
入院第2日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 压术,脑血管造影栓塞术;术后患者呈 深昏迷,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2.5g, iv,tid;磷酸肌酸钠1g,iv,bid;纳洛酮 6mg,bid,静脉泵入;替考拉宁0.2g,qd.
术后多次腰穿脑脊液检查及痰培养 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 色葡萄球菌。
诊断: 右侧颞叶脑出血破入脑室,蛛网
膜下腔出血
患者病史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用药不详; 体格检查:
T:37.5℃,P:110次/min,R:25次 /min,BP:180/90mmHg。
意识清楚,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 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病理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WBC 13.57×109/L,RBC5.05 ×1012/L,PLT257 ×109/L,Cr58μmol/L。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5时18 分20.12. 1305:1 8December 13, 2020

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钟玲;邵华;陈燕;胡琳璘;于锋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年(卷),期】2018(23)10
【摘要】利奈唑胺(linezolid,LZD)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具有良好活性,但血小板毒性大大限制其应用。

近年来,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症(linezolid-induced thrombocytopenia,LIT)相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LZD被发现与骨髓抑制、抑制巨核细胞释放、氧化应激及免疫破坏等机制密切相关。

此外,大量临床研究也总结出LIT的风险因素,并探索出LZD的剂量调整方法,成为LIT防治的突破口。

然而不同文献中LIT发病机制、风险因素和LZD剂量调整的差异较大,本文对此开展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LIT提供思路。

【总页数】5页(P1196-1200)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风险因素;剂量调节
【作者】钟玲;邵华;陈燕;胡琳璘;于锋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药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8.2
【相关文献】
1.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J], 窦林杰;韩欣妍;董海燕
2.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J], 车仙花;王晓雪;姜哲;陈文倩;张丹;李朋梅;张相林
3.探讨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J], 王琳
4.探讨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J], 王琳
5.泰迪唑胺、利奈唑胺与血小板减少症 [J], 毋海兰(摘译);刘笑芬(审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奈唑胺对人血小板细胞的凋亡作用研究

利奈唑胺对人血小板细胞的凋亡作用研究

利奈唑胺对人血小板细胞的凋亡作用研究王天琳;郭代红;柴栋;张波;王睿【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年(卷),期】2015(012)004【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inezolid on the apoptosis of human platelet.Methods:Two-step centrifugation was used for platelet enrichment and puriifcation. LDH concentration in the supernatant was determined by ELISA, phosphatidylserine (PS) exposure by Annexin V-binding, and the activation of Caspase-3 by colorimetry.Results:Four hours exposure to linezolid triggered Annexin V-binding, activated Caspase-3 in dos e dependent manner. Linezolid 150 μg·mL-1·4 h-1can stimulate the release of LDH.Conclusion:Linezolid can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human platelet.%目的:研究利奈唑胺对人血小板的凋亡作用.方法:用两步离心法制备人富血小板血浆并纯化血小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评价血小板损伤程度,用Annexin V法检测磷酯酰丝氨酸外翻,用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利奈唑胺剂给药4 h可剂量依赖性引起磷酯酰丝氨酸外翻增加,Caspase-3活性增加.150μg·mL-1利奈唑胺给药4 h可引起血小板LDH释放增加.结论:利奈唑胺可引起人血小板凋亡.【总页数】3页(P209-211)【作者】王天琳;郭代红;柴栋;张波;王睿【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辽宁沈阳 110016;解放军总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北京 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5【相关文献】1.小剂量美罗华联合冰冻血浆对利奈唑胺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J], 李文静;王志伟;孙永利;赵田华;王文晋2.利奈唑胺骨水泥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中应用的系列探索研究之一--利奈唑胺骨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J], 孙长鲛;柴伟;潘勇卫;周勇刚3.利奈唑胺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刘晓慧; 张赞玲; 袁雪峰; 汤渝玲; 何鸽飞; 张顺芝; 李燕飞4.泰迪唑胺、利奈唑胺与血小板减少症 [J], 毋海兰(摘译);刘笑芬(审校)5.重症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过程中药学监护作用 [J], 陈力;刘利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奈唑胺致重症感染患儿血小板减少回顾性分析

利奈唑胺致重症感染患儿血小板减少回顾性分析

利奈唑胺致重症感染患儿血小板减少回顾性分析
王亚杰;王晓玲;钱素云;杨梅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警戒》
【年(卷),期】2022(19)8
【摘要】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重症感染患儿对血小板的影响。

方法对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在北京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住院患儿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抗感染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纳入研究24例患儿,中位年龄为5.01(四分位距:1.75~9.07)岁;其中6例血小板减少(2例输注血小板对症处理,4例自行恢复正常),发生率为25.0%;血小板减少的中位时间为4.00(四分位距:3.25~5.50)d,血小板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为5.00(四分位距:3.25~6.75)d。

结论重症感染患儿使用利奈唑胺出现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有血小板基线值偏低、利奈唑胺谷浓度较高、脏器功能损害等。

建议根据利奈唑胺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

【总页数】4页(P904-907)
【作者】王亚杰;王晓玲;钱素云;杨梅
【作者单位】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94.11
【相关文献】
1.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2.老年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回顾性分析
3.33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回顾与分析
4.利奈唑胺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
5.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的升高与全血细胞计数减少 呈正相关[20]。Gorchynski 和 Rose[21]、Green 等[22]曾 分别报道利奈唑胺引起患者各类血细胞发育不全或 减少,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前血清铁和血清铁饱和
度均有所增加、血小板计数下降的同时伴血红蛋白 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降至 0、幼红细胞出现空泡。 但上述报道中患者巨核细胞数量并未减少,个别案 例还有增加现象,推测利奈唑胺可能导致巨核细胞 成熟障碍。 3. 2 免疫介导
已有学者 对 利 奈 唑 胺 的 骨 髓 抑 制 机 制 产 生 质 疑。Bernstein 等[23]对 1 例使用利奈唑胺后出现贫 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的 78 岁女性患者进行骨髓活检, 组织病理学显示存在大量的巨核细胞、环形铁粒幼 红细胞和形成空泡的幼红细胞,该现象虽与上述骨 髓抑制描述相似,但该患者脾肿大,因此作者推测存 在免疫应答的可能,为了证实该推测,作者尝试对该 患者使用人免疫球蛋白( 每天 400 mg / kg,连续 5 d) 治疗,用药后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的速度大大减缓, 且足量、正常的巨核细胞也可佐证血小板减少症的 发生可能是由于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而不是继 发于骨髓抑制。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 少症的主要机制在于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 Fe 受体,从而减少血小板的破坏[24]。 3. 3 氧化应激
Hiraki 等[18]的研究显示,利奈唑胺血清浓度达 到 22. 1 μg / ml 时,血小板计数降至最低。孙 纯 广 等[19]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HPLC-MS) 法测 定健康志愿者利奈唑胺血浆浓度,并对比研究不同 体重患者应用同样剂量利奈唑胺的药动学特点与血 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与利奈唑胺血浆浓度存在正相关。利奈唑胺致血小 板减少症的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其致病机 制与其他因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机制相似,主要有 以下三种假说。 3. 1 骨髓抑制
利奈唑胺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恶唑烷酮 类抗生素[1],2000 年在美国上市,2007 年进入我国。 利奈唑胺抗菌活性强,可在肺组织保持较高浓度且 相对糖肽类抗生素具有更佳的细菌清除率,被欧美 国家和我国相关指南确定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 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2]。随着利奈唑胺在临床 应用范围的扩大及治疗时间的延长,关于该药引起 血小板减少症的报道也逐渐增多。血小板减少症是 利奈唑胺的严重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重症监护病 房中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将严重影响其预 后,甚至与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3]。本文从流行病 学调查、临床表现、可能的发病机制、治疗与预防等 方面对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进行简要综述,以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2 年 12 月第 14 卷第 6 期
ADRJ,December 2012,Vol 14. No. 6
·365·
·安全用药·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王天琳 郭代红
摘要 血小板减少症是利奈唑胺所致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利奈唑胺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为高龄、女性、治疗周期
中图分类号: R 978.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734( 2012) 6-0365-04
Progress in studies on linezolid-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WANG Tian-lin,GUO Dai-hong.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GUO Dai-hong,Email: guodh301@ yahoo.com.cn
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认为高龄( > 65 岁) 、 女性、疗程较长( > 28 d) 、血小板计数基础值较低 ( < 200 × 109 / L) 、联用 3 种以上抗生素等均为高危 因素,其中年龄和基础血小板计数为独立因素。此 外,低肌酐清除率、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也属于高危因 素。Matsumoto 等[13]对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 11 例 成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同时段血浆药物浓度进行测 定,根据 Cockcroft-Gault 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结果 显示利奈唑胺的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相关,且血小 板计数 的 减 少 与 血 浆 药 物 浓 度 呈 正 相 关。黄 进 等[14]的研究显 示 肾 功 能 可 影 响 利 奈 唑 胺 致 血 小 板 减少症的发生率。黎颖然和卢荣枝[15]报道 4 例肺 部感染早产、极低体重儿接受利奈唑胺 10 mg / kg 静 脉泵入,4 ~ 16 d 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可能与感染 患儿的血小板活性以及血液中利奈唑胺及其代谢产 物浓度有关。由此提示肾功能不全患者、新生儿应 用利奈唑胺时应给予密切观察。利奈唑胺的不同剂 型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关联[16]。 2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表现
长、联用 3 种以上抗生素、基础血小板计数低、肾功能不全等。利奈唑胺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局部症状可见牙龈、鼻腔出血,紫
癜等,严重者可出现胃肠道出血; 全身症状则以发热、寒颤、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腹痛、关节痛等常见。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
少症的机制可能包括骨髓抑制、免疫介导或氧化应激。维生素 B6 可能对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有效,但机制尚未明确。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血小板减少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全身症状与其他药 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类似,多以发热、寒颤为主[8],极 易与感染混淆,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腹痛、关节痛 等症状也较常见。Attassi 等[10]报道 6 例利奈唑胺 致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 < 100 × 109 / L) 的患者中 1 例出现胃肠道出血。袁进[17]报道 1 例老年患者应 用利奈唑胺后血小板计数降至 27 × 109 / L,输液部位 和穿刺部位出现大块瘀斑。此外也有部分患者出现 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紫癜等局部症状[11]。 3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目前虽无证据显示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氧化 应激反应存在直接关系,但氧化应激影响血小板的 聚集、活化已是不争事实[25]。Araujo 等[26]报道间日 虐原虫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其丙二醛、谷 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表达明显增加。Dikshit 等[27]的 动物实验发现,肺动脉栓塞的小鼠在血小板减少的 同时,血小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过氧化 氢酶活性下降。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均 能产生自 由 基 引 起 血 小 板 聚 集[28]。 也 有 报 道 抗 坏 血酸可能通过其代谢产物脱氢抗坏血酸提高中性粒 细胞一氧化碳的释放、激活血小板鸟苷酸环化酶来 阻止血小板聚集[29]。Erel 等[30]更提出,间日虐原虫 感染患者血小板的氧化损伤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 重要原因。此外,血小板的可逆性聚集、移行和周围 扣留均可造 成“血 小 板 减 少 ”的 误 报[31]。 上 述 报 道 均提示氧化损伤与血小板减少的关系复杂而密切, 需要进一步阐明。
作者单位: 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 通信作者: 郭代红,Email: guodh301@ yahoo. com. cn
促进临床提高安全用药意识,防范不良后果。 1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前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并无明确诊断标 准,国内多以血小板计数 < 100 × 109 / L 作为诊断标 准。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国内外报道 差异 较 大。 郭 代 红 等[4] 和 王 海 燕 等[5] 分 别 对 410 例、102 例接受利奈唑胺注射治疗的住院患者进 行调查,结 果 显 示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的 发 生 率 分 别 为 19. 0% 和 31. 3% 。刘岩和俞森洋[6]对 53 例应用利 奈唑胺的高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血小板减少症 的发生率高达 67. 9% ,显著高于 Aneziokoro 等[7]报 道的 11% 和 Birmingham 等[8]报道的 7. 4% ,提示国 人可能存在血小板减少症的易感因素。
国内外报道利奈唑胺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平均 发病时间较为相近,约为 10 d[9-11]。郭代红等[4]、陈 超等[12]、王海燕等[5]对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
·366·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2 年 12 月第 14 卷第 6 期
ADRJ,December 2012,Vol 14. No. 6
药பைடு நூலகம்不良反应杂志 2012 年 12 月第 14 卷第 6 期
ADRJ,December 2012,Vol 14. No. 6
·367·
明显影响,却可导致药物代谢产物消除半衰期的延 长。虽无直接证据显示 PNU-142300 和 PNU-142586 会引起 血 小 板 减 少,但 结 合 二 者 在 尿 液 中 的 高 分 布[32]、在肾衰竭患者体内的高血浆浓度[33]、肾功能 低下是血小板减少症的高危因素[34]等证据,笔者大 胆假设: 肾功能低下可能诱发 PNU-142300 和 PNU142586 的排泄障碍,导致二者体内含量升高进而引 起血小板减少。 4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与预防
监测血小板计数已成为保障利奈唑胺用药安全 的常规方法。血小板计数下降的同时还可伴有其他 血细胞数量 减 少,但 不 如 血 小 板 明 显[20],及 早 发 现 异常并进行干预可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 与预防措施包括: 遵照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使用 利奈唑胺; 对于存在风险因素的患者,使用前、治疗 中应常规监测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基础值低的患者 应尽量避免使用; 尽量避免与其他可引起血小板减 少症的药 物 联 用,确 需 联 用 时 应 权 衡 利 弊、谨 慎 给 药。用药期间一旦发现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 50 × 109 / L 或有明显出血倾向须立即停药。轻度血小板 减少症停药 1 周多可自行恢复,必要时给予促血小 板生成素、糖皮质激素并输注血小板。有报道称,静 脉注射维生素 B6 100 mg / d 可缓解利奈唑胺致全血 细胞减少的趋势,特别对血小板和红细胞作用明显, 推测与维生素 B6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的作用有 关[35]。但是 Youssef 等[36]的研究表明,对于使用利 奈唑胺的肿瘤患者,联合应用维生素 B6 ( 50 mg / d) 可纠正利奈唑胺所致贫血,却对血小板减少症无效, 可能与维生素 B6 的给药剂量或放、化疗对骨髓的抑 制和对血小板的直接杀伤有关,具体原因尚需进一 步深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