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的护理常规
【实用】-肝硬化护理常规

肝硬化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病史:询问有无肝炎、胆道疾病等;有无接触疫水、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史;是否长期使用损肝药物、酗酒等。
2.肝功能损伤表现:消瘦、乏力、低热、浮肿、恶心、呕吐、腹胀、黄疸、出血倾向和贫血、内分泌紊乱、精神症状等。
3.心理社会反应:病程长、预后差,易出现消极悲观、绝望的心理。
4.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有损害。
【护理问题】1.营养失调2.体液过多3.活动无耐力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5.潜在并发症【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精神状态,对人物、时间、地点的定向力,有无浮肿,皮肤黄染及出血倾向,有无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情况。
2.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易消化饮食。
血氨高者限制或禁食蛋白质,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腹水者应低盐或无盐饮食,钠限制在每日500-800mg,进水量限制在1000ml左右。
禁烟和忌食刺激怀、粗糙的食物,多食水果和蔬菜,并注意细嚼慢咽。
3.休息:代偿期可参加轻便工作,减少活动量,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
4.心理护理:给予精神安慰和支持,使其保持愉快心理,安心休养,有助于疾病的缓解。
5.腹水的护理:5.1休息大量腹水者取半卧位,可抬高下肢,以使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运动,减轻呼吸困难和心悸。
5.2避免腹内压突然增高的因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
5.3皮肤护理每日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衣着柔软宽大,床铺清洁平整。
定时更换体位,皮肤瘙痒者避免抓挠。
5.4控制水钠摄入,措施见饮食护理。
5.5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定期测量体重和腹围以观察腹水消退情况,体重减轻以每日不超过0.5kg为宜。
5.6腹腔穿刺放腹水的护理术前说明注意事项,测量体重、腹围,生命体征,排空膀胱以免误伤,术中及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术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激部位,腹带加压包扎以免腹内压骤降,记录腹水的量、颜色和性质,标本及时送检。
6、作好并发症的护理,如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见相关章节。
医院肝硬化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肝硬化患者护理常规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
发病高峰年龄在35〜48岁,男女比例约为(3.6〜8):lo临床上常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本病无特殊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加强一般治疗、改善肝功能和抢救并发症。
一、护理评估(一)健康史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主,国外以酒精中毒多见。
1.肝炎后肝硬化由乙型、丙型或乙型与丁型重叠感染,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
2.血吸虫性肝硬化日本血吸虫长期或反复感染后。
3.酒精性肝硬化长期大量饮酒(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
4.胆汁性肝硬化持续肝内淤胆或肝外胆管阻塞。
5.心源性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膜炎,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
6,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碑等,或服用双醋酚丁、甲基多巴、四环素等。
7.代谢障碍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
8.营养障碍慢性炎症性肠病,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抗脂肝物质等。
(二)身心状态大多数肝硬化起隐隐匿,病程发展缓慢,可经历多年或10年以上才出现肝功能障碍等表现,临床上将肝硬化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1.代偿期患者易疲乏,食欲不振,性欲降低,可伴有腹胀、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等,也有不少人无症状。
9.失代偿期症状显著,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症和全身多系统症状。
(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面色晦暗,精神不振,消瘦乏力,皮肤干燥,低热,浮肿。
2)消化道症状: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黄疸等。
3)出血倾向和贫血: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瘢、胃肠出血倾向及不同程度的贫血。
4)内分泌紊乱:男性患者性欲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女性患者月经失调、闭经、不孕。
患者面、颈、上胸、肩背处出现蜘蛛痣,肝掌。
肝硬化护理常规

肝硬化护理常规一、评估与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有无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有无特殊嗜好。
2.评估患者有无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呕血、出血倾向、肝掌、蜘蛛虑、门静脉高压症等表现。
3.了解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结果。
4.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二、护理措施1.按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代偿期患者应适当减少活动,从事轻劳力工作;失代偿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
3.以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宜,严禁饮酒。
肝功能显著损害、血氨偏高或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以软食为主;腹水明显者应限制钠盐,给予无盐或低盐饮食,入水量限制 1000ml/d左右,腹水减退后,仍需限制钠的摄入,防止腹水的再次出现。
4.遵医嘱使用利尿、护肝等药物,利尿速度不宜过快,体重减轻不超过0.5kg/d,下肢水肿者不超过1kg/d,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密切观察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5.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以便及时做好抢救准备。
6.观察腹水和下肢水肿的情况,准确记录出入水量,每日测量腹围,体重。
7.做好口腔、皮肤护理。
8.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避免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指导患者沐浴时应注意避免水温过高,或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皂类和沐浴液,皮肤瘙痒者给予止痒处理,嘱患者勿用手抓挠,以免皮肤破损。
3.指导患者家属理解和关心患者,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
4.活动与休息的指导。
四、出院回访1.询问患者有无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呕血等不适。
2.了解患者休息及生活起居情况,并予以指导。
3.了解患者是否正确遵医嘱服用药物。
4.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医院感染科肝炎肝硬化及腹水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感染科肝炎肝硬化及腹水患者护理常规
1.个体防护: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2.环境整洁:保持病房、床单、衣物等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3.合理饮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富含
维生素的饮食。
4.避免药物肝损伤:对用药患者进行严格的药物管理,避免使用对肝
脏有毒性的药物。
5.观察肝功能: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
1.观察病情: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
吸等。
2.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避免感染源。
3.腹胀缓解:通过饮用少量、多次的饮食,减少腹部膨胀感。
4.控制出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引起腹压增高,导致食管静脉
曲张出血。
5.注意情绪:提供患者心理支持,减少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1.定期引流:根据医嘱进行腹水引流,维持适当腹压,避免并发症的
发生。
2.观察腹水性质:观察腹水的性质、颜色、量等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控制饮食:限制盐的摄入,控制体液过多的积聚。
4.测量体重:定期测量患者体重,观察腹水的增减情况。
5.卧床休息:保持患者卧床休息,减轻腹部压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对于肝炎、肝硬化和腹水患者,在感染科进行护理时需要注意
个体防护、环境整洁、合理饮食、观察病情、预防感染、腹胀缓解、控制
出血等内容。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护理方案,提供全面的护理
服务,确保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肝硬化护理常规

肝硬化护理常规一.定义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
二.症状、体征(一)代偿期肝硬化: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以乏力、食欲不振、低热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腹胀、恶心、厌油腻、上腹隐痛及腹泻等。
(二)失代偿期肝硬化:1.全身症状和体征:一般状况较差,疲倦、乏力、精神不振;消瘦、皮肤干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肝病面容)。
2.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是最常见肝硬化症状,有时伴有恶心,呕吐。
3 出血和贫血:常有鼻衄,齿龈出血,皮肤淤斑,胃肠粘膜糜烂出血,鼻腔出血,呕血与黑粪,女性常有月经过多等症状。
4.内分泌失调:皮肤色素沉着,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等。
5.脾大。
6.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曲张。
7.肝硬化腹水形成:肝硬化晚期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大量腹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亮,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显著抬高,出现呼吸困难和脐疝。
(三)体征:肝触诊:早期:表面尚平滑;晚期:表面颗粒状,可触及结节,常无压痛。
其他:黄疸、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腹壁静脉曲张等。
三.护理问题(一)出血的危险与肝功能减退凝血因子减少有关。
(二)有感染的危险与肝功能减退、大量腹水有关。
(三)营养不良,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障碍有关。
(四)体液过多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水钠潴留有关。
(五)活动无耐力与肝功能减退、大量腹水有关。
(六)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营养不良、水肿、皮肤干燥、瘙痒及长期卧床有关。
(七)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经济负担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休息与活动代偿期: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可参加轻量工作,但避免过度疲劳。
失代偿期:以卧床休息为主,不能熬夜,轻度腹水取平卧位。
大量腹水取半卧位。
避免腹内压骤增,如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
下肢有水肿时,抬高下肢。
肝硬化护理常规

肝硬化护理常规
1、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神志、性格变化,遵医嘱记录24小时
尿量,注意有无上消化道出现症状,腹水及下肢的消长,测量腹围、体重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遵医嘱给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使用利尿剂时注意监测尿量及
体重,注意有无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4、肝硬化代偿患者,可参加轻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失代偿期患者以卧床休
息为主;大量腹水患者每日监测体重,协助取舒适体位。
避免使腹压突然剧增的因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
穿刺放腹水按腹腔穿刺术常规护理。
5、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肝性脑病除外)、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血氨
高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腹水者给予低盐(每天1.5~2.0克)或无盐饮食。
禁烟酒及坚硬、粗糙食物。
6、保证充足睡眠,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
对患者及家
属做好心理安慰,缓解紧张、焦虑和恐惧。
7、做好患者皮肤及口腔护理,沐浴时避免水温过高,勿用刺激性皂类和沐浴
露,皮肤瘙痒者勿抓挠,定期翻身,预防发生压疮及感染。
8、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评估给予相应的照护,落实安全
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林**芬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肝硬化患者护理常规

肝硬化患者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如有无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胆汁淤积、循环障碍、触工业毒物或药物等2、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特殊嗜好。
3、评估惠者目前的症状和体征,如有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出血倾向、贫血、肝掌、蜘蛛痣、门静脉高压症表现。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和社会状况。
【护理措施】1、代偿期患者应适当减少活动,从事轻劳力工作;失代偿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
忌酒,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物,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肝功能显著损害者、血氨偏高或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以软食为主;腹水明显者应限制钠盐,给予无盐或低盐饮食,宜(1.2~2.0)g/d,入水量限制100mld左右,如有显著低钠症,则应限制在500md以内。
腹水减退后,仍需限制钠的摄入,防止腹水的再次出现。
3、遵医嘱使用利尿药、护肝、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等药,密切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4、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等,及时做好抢救准备。
5、评估腹水的增减情况,协助做好腹水的治疗。
放腹水治疗1次在4000-6000ml,不超过10000ml,防止患者因放腹水过量而发生虚脱。
6、给予口腔和皮肤护理,腹泻患者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并经常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7、理解患者的情绪反应,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稳定患者情绪。
【健康指导】1、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症状、体征及可能的并发症。
2、指导患者合理休息和饮食,避免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预防并发症发生。
3、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和避免损害肝功能药物,延长肝硬化代偿期。
(完整word版)肝硬化护理常规

肝硬化【定义】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者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地作用于肝脏,造成肝组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损害,引起的以门静脉压增高和肝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
【临床表现】以门静脉压增高和肝功能障碍为主一、肝功能代偿期:病人易疲乏,食欲减退,可伴有腹胀、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等二、肝功能失代偿期: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症和全身多系统症状和体征1、肝功能减退:(1)全身表现:面色晦暗,精神不振,消瘦乏力,皮肤干燥,低热,水肿(2)消化系统表现: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黄疸等(3)出血倾向和贫血: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胃肠出血倾向及不同程度的贫血(4)内分泌紊乱:男性病人性欲减退、毛发脱落,女性病人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病人面、颈、上胸、肩背处出现蜘蛛痣,肝掌2、门静脉高压症:(1)腹水:这是肝硬化最突出的表现,失代偿期病人75%以上有腹水(2)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食管静脉曲张易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腹壁静脉曲张在脐周和腹壁可见迂曲的静脉,痔静脉曲张易形成痔核(3)脾大:晚期脾功能亢进而呈全血细胞减少(4)电解质紊乱:低钾和低钠是肝硬化病人常见的现象【护理问题】一、营养失调:与肝功能减退,胆汁分泌不足有关二、体液过多:与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浆白蛋白低等因素有关三、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利尿、大量放腹水、主动摄水量不足有关四、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营养不良、全身水肿及长期卧床有关五、气体交换受损:与大量腹水、肺部感染有关六、潜在并发症:出血—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关【护理措施】一、卧床休息,有腹水时可协助安排舒适的半卧位,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协助患者抬高下肢,以利于水肿消退,注意患者安全二、饮食护理,1对于无腹水和食管静脉曲张的肝功能代偿期的患者可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食和软食,避免食用刺激性调味品和油腻食物。
每4-5餐有利于提高营养摄入量2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宜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食或少渣软食3对于胸腔积液的病人应采用低盐饮食4对于肝功能明显减退或有肝性脑病征兆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一、皮肤护理,1保持床单位清洁及衣物清洁,如穿着柔软内衣、避免衣着过紧2按时翻身按摩,预防压疮3修剪病人指甲,以免抓伤皮肤4对严重瘙痒的病人,按医嘱使用止痒水等四、认真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以观察水肿的消长情况五、严格准医嘱用药,将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减到最小量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七、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若同时处于肝炎活动期,应实施隔离措施八、肝功能不全或有肝昏迷前期症状出现时,不能随意使用镇静药和麻醉药九、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和忧虑,增加与病人交谈的时间,在精神上给予病人真诚的安慰和支持。
肝硬化护理计划

肝硬化护理计划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脏组织发生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脏功能受损。
肝硬化可能是由长期酗酒、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患有肝硬化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以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是针对肝硬化患者的护理计划。
一、饮食护理。
1. 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摄入,避免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生。
2. 增加蛋白质摄入,但要注意选择易消化的蛋白质,如鱼、禽肉和豆类。
3.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
4.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水果,有助于维持肝功能和肠道健康。
5. 饮食要规律,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
二、药物治疗。
1.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可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
2. 定期检查肝功能指标,观察药物对肝脏的影响。
3. 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肝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三、生活护理。
1. 避免饮酒,戒烟,避免接触有毒化学品和有害物质。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 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四、心理护理。
1. 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2. 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避免孤独和抑郁。
3. 参加一些适当的娱乐活动,如音乐、阅读、旅行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
五、定期随访。
1. 定期到医院进行肝功能和相关指标的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变化。
2. 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必要的治疗和调整。
六、并发症护理。
1. 注意观察体征,如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及时就医治疗。
2. 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放置腹水引流管、给予止血药物等。
以上是针对肝硬化患者的护理计划,希望患者及家属能够认真执行,配合医生的治疗,共同抗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常规

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常规肝硬化(cirrhosisofliver)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
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国外以慢性酒精中毒多见。
其他原因有药物或化学毒物、胆汁淤积、循环障碍、代谢障碍、营养障碍、免疫紊乱、日本血吸虫病等,部分病例发病原因难以确定。
2.发病机制主要特征为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且有结缔组织弥漫性增生及假小叶形成,导致肝内血管扭曲、受压甚至闭塞,血管床缩小,血液循环障碍。
严重的肝内循环障碍一方面可加重肝细胞营养障碍,促使肝硬化病变进一步加重;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基础。
门静脉压力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等因素导致机体水、钠潴留而形成肝硬化腹腔积液。
【临床表现】肝硬化起病隐匿,病程缓慢,潜伏期可达3~5年或更长,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但两期的界限有时难以区分。
(一)代偿期患者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早期以乏力、食欲缺乏为主要症状,可伴有恶心、厌油腻、腹胀、上腹不适及腹泻等。
患者营养状况一般或消瘦。
肝脏轻度大,质偏硬,可有轻度压痛;脾脏轻、中度大。
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
(二)失代偿期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两大类临床表现。
1.肝功能减退的表现(1)全身症状:一般状况与营养状况均较差,消瘦、乏力、贫血、精神不振。
(2)消化道症状:食欲缺乏为最常见症状,甚至畏食。
(3)出血倾向和贫血: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出血等倾向。
2/3的患者有轻、中度贫血,主要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4)内分泌紊乱:雌激素与雄激素比例失调,部分患者出现肝掌、蜘蛛痣。
2.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腔积液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
肝硬化的护理常规

(3)大量腹水、全身浮肿者保持皮肤清 洁、干燥,防止压疮产生。
(4)准确记录出入量,每日测量腹围与 体重,以了解腹水增减情况。
3.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2)注意有无精神、性格、行为改变,
以便及早发现肝性脑病。
(3)观察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状改变, 警惕消化道出血发生。
(4)应用利尿剂时应注意水、电解质平 衡情况。
4.健康教育: (1)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2)禁酒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取。 (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5)避免应用对肝脏有害的药 物。
(6)注意个人清的护理
1.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2.一般护理:
• (1)休息 肝硬化失代偿期应卧床休 息,伴大量腹水时取半卧位。
(2)饮食 :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 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有腹水或 浮肿时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肝 功能显著损害或血氨偏高应限制 或暂时禁食蛋白质,有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时,应严格戒烟,避免 进坚硬及粗糙食物。
综合内科肝硬化的护理常规

综合内科肝硬化的护理常规
【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障碍
有关。
2、体液过多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水钠潴
留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营养不良、水肿、长期卧
床等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低下、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开
放有关。
5、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护理措施】
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禁酒,限
制水钠摄入。
(有腹水限制食盐 1.5-2.0g/d,进水量1000ml/d左右)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2、卧床休息,可抬高下肢。
大量腹水时避免腹内压突然剧
增。
遵医嘱用利尿剂时每天监测体重(体重减轻不超过
0.5 g/d,下肢水肿不超过1g/d)。
观察腹水和下肢水肿
的消长,准确记录出
——
入量。
测腹围、体重。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平整,使用无刺激性沐浴液,皮
肤瘙痒给予止痒,勿用手抓挠。
4、监测血压、脉搏的变化,根据病情安排休息与活动,生
活规律,增加机体抵抗力。
5、如有并发症依据相关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健康宣教】
1、保持愉快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合理饮食,禁酒。
3、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4、根据病情安排休息与活动,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5、遵医嘱服药,学会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发生性格、
行为改变等及时就医。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常规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常规
按本系统的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病情观察】
1.根据病情随时观察神志、表情、性格变化以及扑翼样震颤等肝昏迷先兆表现。
2.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应用约束带、床栏等保护性措施,以免坠床。
3.观察鼻、牙龈、胃肠等出血倾向,若有呕血及便血时,做好记录,及时与医师联系作对症处理。
【对症护理】
1.饮食以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低盐、多维生素软食,忌吃粗糙过硬食物。
2.伴水肿和腹水患者应限制水和盐摄入(每日3—9g)。
3.肝功能不全昏迷期或血氨升高时,限制蛋白在每日30g左右。
4.正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5.禁烟,忌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及食物。
【一般护理】
1.肝功能代偿期患者,可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
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应卧床休息。
2.大量腹水的患者,可采取半卧位或取患者喜欢的体
位,每日测腹围和体重,详细记录。
衬衣、裤要宽松合适,每日温水擦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有牙龈出血者,用毛刷或含漱液清洁口腔,切勿用牙签剔牙。
3.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B族维生素类。
4.注意观察用利尿药后的尿量变化及电解质情况,随时与医师取得联系。
【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心情。
2.按时正确服药。
3.正确指导患者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4.避免感冒等各种感染的不良刺激。
肝硬化护理常规1

肝硬化护理常规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
其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并有再生小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破坏,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成为肝硬化。
肝硬化在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肝功能失代偿期。
肝功能代偿期:病人可参加一般的轻体力工作。
但应注意避免劳累、精神紧张,饮食规律,合理搭配营养,并定期随诊,有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一、护理措施1、病人应卧床休息,有腹水时可协助安排舒适的半卧位。
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协助患者抬高下肢,以利水肿消退。
注意患者安全,防止因乏力或腹水量多而导致摔伤、碰伤。
2、饮食方面:对于无腹水和食管静脉曲张的肝功能代偿期的患者,可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通饭或软饭,避免食用刺激性调味品及油腻食物。
每日4—5餐有利于提高营养摄人量;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宜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饭或少渣软饭。
饮食一定要细软,避免粗糙坚硬、带刺带骨的食物。
烹调方式以蒸、煮、炖等为好;对腹水的病人应采用低盐饮食,“低盐”指膳食中禁用一切盐制食品,但允许在烹调或就餐时另加食盐,一般2—3s/d食盐或酱油10—15mVdo严禁饮酒。
对于肝功能显著减退或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
3、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渣屑。
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活动不便者可协助会阴冲洗,并观察有无会阴部水肿。
男病人若有阴囊水肿,可用吊带将阴囊托起,以免与双腿摩擦损伤局部皮肤。
4、对于有黄疽及皮肤瘙痒的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
经常用温水擦洗全身,不要挠抓及使用碱性肥皂,以免抓破感染和碱性肥皂进一步刺激皮肤。
5、认真记录病人24小时出入量。
应用利尿剂者尤其要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6、肝硬化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将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减到最小量。
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将口服药研碎服,以防划破曲张变薄的静脉。
7、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若同时处于肝炎活动期(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者)则应实施隔离措施。
肝硬化护理常规

肝硬化护理常规相关知识1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的终末阶段。
2 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标准*PBC:SB(µmol/L)17~68 1分;68~170 2分;>170 3分总分:Child-pughA级5~6分;B级7~9分;C级≥10分3 肝性脑病的分期4 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上消化道出血,低钾性碱中毒,低血容量与缺氧,镇静药/麻醉药,高蛋白饮食,肾功能衰竭,感染,便秘,快速大量利尿、放腹水。
护理问题/关键点1 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2 腹水3 水电解质失衡4 门脉高压5 出血6 肝性脑病7 感染8 三腔二囊管的护理9 内镜下诊治10 教育需求护理目标1 PC:出血1.1住院期间皮肤无出血点,无鼻腔出血、口腔出血、痰中带血、呕血黑便等发生1.2患者能简述出血的原因、症状及可采取的有效措施1.3患者能说出预防出血的有效方法及注意事项2 PC:肝性脑病2.1血氨值在正常范围内2.2 GCS>13分2.3识别并避免诱发因素预防其发生2.4生命体征平稳2.5保持大便通畅2.6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血胆红素正常3 机会感染(PICC置管、深静脉置管、腹/胸引管)3.1体温在正常范围3.2 WBC在正常范围3.3置管处局部皮肤干燥清洁,无感染征象3.4血、尿、痰、胸腹水等细菌培养阴性4 介入治疗的护理(栓塞术等)4.1患者能说出介入治疗的前后注意事项并配合治疗4.2未发生并发症(出血、异位栓塞等)5 三腔二囊管护理5.1患者无呼吸困难、胸闷甚至窒息等情况发生5.2三腔二囊管固定妥,牵引有效,保持通畅初始评估1 生命体征2 心理状况及家庭支持情况,经济情况3 病程、此次入院的原因、有无门脉高压,是否行过内镜下治疗4 肝硬化的病因:饮酒史、肝炎史、长期用药史、血吸虫病史、肝硬化相关疾病等5 皮肤黏膜情况:有无肝性面容、皮肤瘙痒、色素沉着、黄疸、蜘蛛痣、肝掌,双下肢及全身水肿程度等6 有无内分泌系统失调表现,如男性乳房发育、女性闭经或不孕、血糖水平异常等7 腹部体征:有无腹隆、腹胀、腹痛、腹水,有无肝脾肿大8 胃纳及大便性状,如有无便秘、腹泻,观察大便颜色及尿量、尿色9 有无侧支循环建立:如腹壁静脉曲张、痔疮、消化道出血等10 有无出血情况如呕血,便血、牙龈鼻腔出血、皮肤粘膜淤点、淤斑等11 实验室检查:CBC、肝肾功能、大便OB、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持续评估1 生命体征1.1体温:观察有无感染征象1.2心率:口服心得安患者不得<55次/分1.3呼吸节律、频率和呼吸音情况2 神志水平:有无肝性脑病2.1定向力:人物、时间、地点2.2简单计算能力2.3肝性脑病分期:四个期(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3 心理状况4 腹部体征:腹胀、腹隆和腹痛情况5 皮肤完整性6 三系降低及凝血功能低下者严密观察全身出血情况6.1颅内出血:头痛、呕吐、神志改变6.2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衄等7 尿量和全身水肿情况,使用利尿剂的患者评估有无副作用如水电解质失衡等8 大便次数、颜色和性状(肝硬化患者以每日1~2次大便为好)9 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CBC、UA、STOOL、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白蛋白、电解质水平、血氨、ABG、CT、BUS10 肝脏的储备功能,用Child-pugh分级评定11 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干预措施1 休息和活动卧床休息,适当活动,避免碰撞和剧烈活动。
肝硬化护理常规

第一节肝硬化的护理常规【参考文献】[1] 肖莹.肝硬化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6:197[2] 梅丹.主编高血压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12[3] 周大桥,熊益群主编.肝硬化[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8[4] 邓旭荣.心内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03-204[5] 辛伟.肝硬化腹泻的病证论治探讨[J]湖北:湖北中医杂志, 2011,(11)[6] 梁扩寰、李绍白.肝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26[7] 周永明中医血液病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08] 中华医学会主编。
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09] 张希德主编.内科临床思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6-40-46[10]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1991-1986[11] 崔建华主编.肝硬化合并重度黄染21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健康大视野,2012,141-142[12] 王永红.肝硬化功能失代偿期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北京:中外健康文摘,2011,(44):299-300.[13] 聂彩莲.肝硬化患者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62[14] 乔春梅.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会[J].医学信息,2013,(8)[15] 鲁松景.1例原发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3,(4):140-141[16] 王敏.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幷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分析及护理[J].吉林医学士,2011,(5):994-995[17] 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 叶文琴,王筱慧主编.现代临床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158-164[19] 李森主编.临床内科护理细节[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172[20] 范佳玲主编.最新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与护理[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9:251[21] 管雪芬,谢莉萍,沈利平.肝硬化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实用医药,2010,(12):243[22] 邝贺龄,胡品津.主编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738[23] 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325-331[。
医院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常规

医院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常规肝硬化(cirrhosisofliver)是一种常见的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
其特点是在肝细胞坏死基础上发生纤维化,并形成异常的再生结节和假小叶。
临床早期可无症状,晚期可累及多系统,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一、病因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且具有地区差异性。
亚洲和非洲以乙肝后肝硬化为多见,而美国、欧洲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
部分肝硬化可能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可以由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后演变而来,甲型和戊型肝炎不发展成肝硬化。
多数表现为大结节或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二)慢性酒精中毒为西方国家及地区肝硬化的常见病因,我国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长期大量饮酒(每日摄入乙醇量男性40g,女性20g,>5年)时,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直接损害,形成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严重时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
乙醇量换算公式为:乙醇量(g)=饮酒量(ml)x乙醇含量(%)×0.8。
(三)长期胆汁淤积长期胆汁淤积由于胆酸及胆红素的作用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可以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与自身免疫有关者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继发于肝外胆管阻塞者称为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四)遗传和代谢疾病由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导致某些物质因代谢障碍而沉积于肝脏,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而逐渐发展成的肝硬化称为代谢性肝硬化。
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血色病:铁代谢障碍,肝组织中铁沉积过多引起的肝硬化。
②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由于先天性铜代谢异常,导致铜过量沉积于肝脏、脑基底节及角膜,临床上表现为肝硬化、铜蓝蛋白降低、精神障碍等。
③半乳糖血症:半乳糖代谢缺陷以致大量半乳糖和半乳糖-1-磷酸堆积在肝细胞,在数月和数年后可发展为肝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常规
按本系统的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病情观察】
1.根据病情随时观察神志、表情、性格变化以及扑翼样震颤等肝昏迷先兆表现。
2.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应用约束带、床栏等保护性措施,以免坠床。
3.观察鼻、牙龈、胃肠等出血倾向,若有呕血及便血时,做好记录,及时与医师联系作对症处理。
【对症护理】
1.饮食以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低盐、多维生素软食,忌吃粗糙过硬食物。
2.伴水肿和腹水患者应限制水和盐摄入(每日3—9g)。
3.肝功能不全昏迷期或血氨升高时,限制蛋白在每日30g左右。
4.正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5.禁烟,忌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及食物。
【一般护理】
1.肝功能代偿期患者,可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
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应卧床休息。
2.大量腹水的患者,可采取半卧位或取患者喜欢的体
位,每日测腹围和体重,详细记录。
衬衣、裤要宽松合适,每日温水擦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有牙龈出血者,用毛刷或含漱液清洁口腔,切勿用牙签剔牙。
3.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B族维生素类。
4.注意观察用利尿药后的尿量变化及电解质情况,随时与医师取得联系。
【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心情。
2.按时正确服药。
3.正确指导患者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4.避免感冒等各种感染的不良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