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和翻译法1
汉英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处理

汉英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处理:翻译一个具体句子时,首先必须解决句子结构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将汉语原文的句子结构不加改变或稍加改变就移植到英译文中去,是完全可能的;但在不少的情况下,则必须改变原文的句子结构。
例如原文的句子很长或由于其他原因,译成英语时就须把它拆开,译成几个句子.如原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但其间的逻辑关系非常紧密,或由于英语本身的原因,又须将它们译为一句。
此外,如为了句子的连贯,为了强调或不强调句子的某一部分;为了传达原文句子的语气,或是由于汉语句子比较特殊(如汉语多无主语句),或是由于英语本身的特点(如被动结构较多)等等,我们都必须改变原文的结构。
改变原文句子结构的方法很多,现将常用的几种列举如下。
一、拆句将原文中的一个句子拆开,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称为拆句翻译法。
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般舱中,呜呜的响。
(鲁迅《故乡》)It was late winter。
As we drew near my former home the day became overcast and a cold wind blew into the cabin of our boat.2、中国两国是近邻,只隔一衣带水,我们两国的关系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China and Japan are close neighbours separated by just a strip of water 。
The relations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have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000 years。
3、健全自己的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周恩来《我的修养原则》)Keep fit,lead a reasonable and regular life。
This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personal training。
第十二章科技文体翻译教案

四、广泛使用被动语句
科技英语中的谓语至少三分之一是被动态。
这是因为科技文章侧重叙事推理,强调客观准确。第一、二人称使用过多,会造成主观臆断的印象。因此尽量使用第三人称叙述,采用被动语态。
2)被动语态的应用
3)运用复合词
4)运用合句法
1.名词化(Nominalization)
在论述科技英语时提出,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是科技英语的特点之一。因为科技文体要求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
名词化倾向主要指广泛使用能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抽象名词(如下例中的determination, transmission, evaluation)或起名词功用的非限定动词。
Cutting tools should be inspected carefully prior to use.
6、自动生产线工作正常。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is found in proper operation.
7、自从采用数控以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
Since numerical control was applied to machine tools ,the productivity has been raised greatly.
cup杯子皮碗,轴套
bed床底座,机床身
bench长凳拉床,钳工台
house房子箱体,罩
disk唱片硬磨盘
desk书桌控制屏
unit12 汉译英中从句的使用

副词从句
副词从句在整个句子中起状语作用,一般划 分为九种:时间、地点、方式、比较、原因、 结果、目的、让步和条件。每种从句都有相 应的引导连词,这些连词可以是单字或者词 组。在很多情况下,从汉语复句中使用的关 联词,很容易找出对应得英语关联词,已构 成副词从句。
e.g. 只要他一进屋,她就不说话了。 She fell silent whenever he came into the room. 你一旦了解它们的处境,就会改变看法。 Once you know their plight, you will change your opinion. 但汉英在表达形式上有差别。 孩子们现在应该做作业,却在玩儿电子游戏。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video games when they should be doing their homework.
但是,这种汉英大体对应的情况只会出现于英语形容 词从句修饰名词的时候。如果英语形容词从句修饰代 词、短语或句子,汉语往往要换用其它结构。 E.g. He laughs the best who laughs the last (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美); She said she was in a traffic jam, which was quite possible. (她说路上堵车了,这倒有可能) ; He tried to persuade his wife, which was in vain. (他试图说服妻子,但徒劳无益);
3 她不喜欢他那样盯着她看。 She doesn’t like him to stare at her like that. She doesn’t like the way he stares at her.
Unit 12 汉英翻译应试技巧

抓住主要信息点进行组句 在汉译英中要抓住主要信息点进行组句,使 译文重点突出。 例: 唐长安城包括今西安市城区和近郊区,面积 相当于现在西安城的七倍半,城周有三十六 点七千米,城内居住着约一百万人口。
例:唐长安城包括今西安市城区和近郊区,面积 相当于现在西安城的七倍半,城周有三十六点七 千米,城内居住着约一百万人口。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Chang’an included present-day Xi’an and its suburbs, 6.5 times larger than pre-liberation Xi’an. It was 36.7 km in circumference, and had a population of one million. In Tang Dynasty, its capital city Chang’an, with a circumference of 36.7 km, was 7.5 times as large as Xi’an today, equal to the whole area of present-day Xi’an together with its outskirts, and had a population of about one million.
吃透原文,周密考虑每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 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Our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Eighth Route and New Fourth Armies led by our Party are troops of the revolution. Troop → battalion
努力传达原文中的各方面信息 ●首先要确定译文的基本时态和基本语域。 例: 他回到离别三年的故乡。 ① He returned to his hometown from which he had been away for 3 years. ② He returned to his hometown which he had been away from for 3 years. ③ He returned to his hometown he had been away from for 3 years.
英汉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英汉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1. 英语中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在汉语中常被翻译为主语+宾语+谓语的结构。
例如:英语句子 "I drink tea" 在汉语中翻译为 "我喝茶"。
2. 汉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而英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
例如:英语句子 "a red car" 在汉语中翻译为"一辆红色的车"。
3. 汉语中的状语位置较为灵活,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句尾,而英语中的状语一般放在句尾。
例如:英语句子 "I often go to the park" 在汉语中翻译为 "我经常去公园"。
4. 英语中存在被动语态,而汉语中没有被动语态,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
例如:英语句子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 在汉语中翻译为 "他写的书"。
5. 汉语中的句子通常比英语中的句子更加简洁,在翻译时可能需要增加一些修饰语或补充语来传达完整的意思。
例如:英语句子 "He is a teacher" 在汉语中翻译为 "他是一位老师"。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句子结构差异,实际翻译时还会受到具体语境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正确的翻译需要考虑词语选择、语序调整和意义传递等因素。
新英汉翻译教程-第十二章表达转换译法答案

29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2: 翻译句子, 注意肯定译否定(参考译文)
5.We may safely say so. 【译文】我们这样说万无一失。 6.He laughed till his side split. 【译文】他把肚子都要笑破了。
30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2: 翻译句子, 注意肯定译否定(参考译文)
12.1.1 反话正说,否定译肯定
英语中有一些否定句,可根据词句的涵义、 逻辑关系,按汉语表达习惯,把否定译肯定,才 符合汉语思维和行文习惯。
10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1:An opportunity is not likely to repeat itself.
【译文】机会难得。
例2:Such things are of no rare occurrence.
其他用于表达否定意义否定形式: ● 大量使用否定词缀; ● 形式肯定意义否定的动词等; ● 介词和副词等; ● 形容词等; ● 相关的名词等; ● 短语等以及其他结构等。
7 返回章重点 退出
汉语的否定词比英语少得多,在表达否定意 义时,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表达形 式比较简单,易于辨认,几乎所有表达否定意义 的词语中都含有明显的标志性否定词,以副词居 多,个别形容词或少数动词。
12.3 按词汇意义译
12.3.1含有否定意义的动词,译为否定句 12.3.2含有否定意义的名词,译为否定句 12.3.3含有否定意义的代词,译为否定句 12.3.4含有否定意义的形容词,译为否定句 12.3.5含有否定意义的连词,译为否定句 12.3.6含有否定意义的副词,译为否定句 12.3.7含有否定意义的介词(短语),译为否定句 12.3.8 含有否定意义的句子结构,译为否定句
汉英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处理

汉英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处理在汉英翻译中,处理句子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处理汉英句子结构的方法:1.识别主谓宾结构:在汉语中,主谓宾结构很常见。
翻译时,要确保将主语、谓语和宾语正确地对应到英语中。
例如:汉语句子:他喜欢吃苹果。
英语句子:He likes to eat apples.2.处理被动语态:汉语中的被动语态使用较多,而英语中的被动语态用法不同。
在翻译中,需要将汉语的被动结构转换为英语中的主动结构。
例如:汉语句子:这个故事被他讲了。
英语句子:He told this story.3.转换状语位置:在汉语中,状语通常放在句子的后面,而英语中的状语位置可能不同。
在翻译时,需要根据英语语法习惯将状语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例如:汉语句子:他每天晚上都去图书馆学习。
英语句子:He goes to the library to study every night.4.解决并列结构:汉语中经常使用并列结构,可以通过连接词或标点符号来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句子或短语。
在翻译时,需要正确处理并列结构,并使用适当的连接词或标点符号。
例如:汉语句子:我喜欢读书,他喜欢看电影。
英语句子:I like reading, and he likes watching movies.5.考虑语序:汉语和英语的语序有所不同。
在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以符合英语的习惯。
例如:汉语句子:他昨天去了商店。
英语句子:He went to the store yesterday.总之,在汉英翻译中,处理句子结构是一个关键步骤,需要根据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来进行相应的转换和调整。
翻硕复习第十二讲转态译法资料

被动语态翻译方法
1. 顺译法 Translation in Original Order
1.1 顺译成被动句 1.译成“被”字句 They are deprived of their rights. 他们被剥夺了权利。
He was beaten black and blue. 他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
一部分光或全部的光可能给挡住其去路的东西或 物体说反射、吸收或投射。
Our roof was damaged in last night's storm. 在昨夜的暴风雨中,我家的屋顶遭到了破坏。
Our foreign policy is supported by th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2. 译成“挨”字句 This time he was tipped over by his
buddies. 这次他挨了哥儿们一顿揍。
The little boy was criticized three times last week.
这个小男孩上周挨了三次批评。
3. 译成“给,叫,让,由,受,遭到,受到,予 以,加以,为...所“等
反动派的军队到处挨打。
1.2 顺译成主动句 1. 顺译成形式上是主动,意义上是被动的句子 He was assassinated in a theater last night. 他昨晚在一家剧院遇刺身亡。 His leg was broken in an accident. 他的腿在一次事故中折断了。
This new theory has now been adopted by many scientists who are searching life in outer space.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1.语序:英语的语序为主谓宾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汉语的语序
为主谓宾结构或主宾谓结构,即主语+(宾语)+谓语。
因此,在翻译时需
要注意将英语的主宾关系转换为汉语的主宾或主谓关系。
2.主谓一致:英语中,主语和谓语动词的数和人称要一致;汉语中,
主谓之间没有要求一致。
翻译时要注意这种差异,尽量在译文中保持一致。
3.助动词:英语中助动词的使用较为普遍,用于构成各种时态、语态
和概括性表达;汉语中没有助动词,时态、语态等信息主要通过上下文或
其他词语表达。
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4.从句结构:英语中从句的引导词较多,从句可以作为主语、宾语、
状语等;汉语中从句的引导词较少,从句通常作为主语、宾语、状语等存在,但位置较灵活。
在翻译时要注意将从句准确地引导出来。
翻译时,首先要理解英语句子的句法结构,包括主谓宾关系、时态、
语态等,然后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汉语句法结构,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以保持目标语言的语法正确性和自然度。
总之,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是在语言结构和用法上的相互比较和
互相转换,要求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句法规则和差异,并在翻译过程中
灵活运用。
青岛滨海学院精品课程

一、专业术语翻译 专业术语因专业而异。翻译时,首先要熟悉专业知识,根据所译材料的不 同学科和不同专业领域,仔细分析上下文,然后选择正确、符合专业要求的词 汇。拿不准时,要勤查专业英文资料、词典、互联网,或请教他人,以求得确 切的译文。例如: 1.高清晰度电视 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 (HDTV) 2.一艘吃水5米的 a ship of 5m draught 3.温室效应 the greenhouse effect 4.遗传工程生物品种 genetically-engineered organisms 5. 克隆技术 cloning technology 6.纳米技术nanometer technology 翻译这类词汇切不可望文生义,而应根据其所在学科领域和所处的上下文 认真分析,搞清真实含义、选择恰当的英语对应词。再如:
1.如蓄电池的电平降低过甚,电话机随即自动断路。 The telephone turns off by itself if the level of power in the battery falls too low. 2.直线被称作是一维的。 A line is said to have one dimension. 3. 大气中臭氧层保护地球免受太阳的有害辐射。 Ozone in the atmosphere protects the earth from harmful radiation from the sun. 4. 到2050年左右,土壤中细菌的碳释放量有可能大于林木的吸收量, 地球会加速变暖。 Around 2050, the amount of carbon released from the soil by bacteria would be greater than the amount soaked up by trees, and global warming would be accelerated.
英汉句子结构分析及其翻译技巧

2012-04教学实践三、病因把脉,诊断病灶我国传统医学讲究望、问、闻、切,教师对学生学习错误的诊断则必须从学生错答的字里行间、每一个错误选项中去推理与分析。
或者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诱导学生自己分析解释所得答案,从中把脉错因,诊断病灶。
高三地理复习中常见的错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识记能力不足。
如,对一些概念习惯上死记硬背,不能掌握其内涵,导致运用出错。
如,“地形”与“地质构造”区分不清,或对一些地理名称识记模糊,如,洋流名称不能正确记忆,导致张冠李戴,等等。
(2)地理空间定位能力不足。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中,才能加以正确分析和评价。
学生不能根据区域轮廓、经纬度位置或者典型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等来确定地理位置,那解决问题也无从入手了。
(3)图表、材料阅读能力不足。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大部分同学的图文转换能力都比较薄弱,训练中的很多错误都与此有关。
图表、文字资料不会分析,不懂如何分析。
还有同学受思维定式干扰,南北半球不分,垂直分布图与平面图混淆。
(4)理解、思维能力不足。
如,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导致在解决一些地理事物运动问题中出错,如,地球运动、日照图判断、地理过程分析能力不够,只会机械记忆一些地理规律,却不会运用。
如,大气运动中很多问题的基础都是热力环流知识,但很多同学只能简单地记住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却不能用来解决问题。
(5)其他如文字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等等不足。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病历”,诊断出他们的“病因”。
四、开具药方,对症下药病因诊断出来了,就要考虑如何给学生治“病”,进行纠错并进行知识补偿了。
对照病症,教师开出纠错药方,即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病因”,精心编制纠错巩固训练。
这份练习卷,可以包含这样几个内容:错题重现、相关知识点或运用的分析评价、变式训练等,这也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自主反思、纠正错误、培养能力的一种方式。
通过诊断式教学,教师学生都能够学会自我反思与总结,迅速掌握知识与能力的缺陷所在,使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抓住重点,从而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学生搏浪题海提供一叶风帆。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1.主谓结构:英语中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位置固定,而且一般不允许有其他成分插入;汉语中则允许主谓之间插入状语、宾语等成分,主语通常出现在句首,谓语动词出现在句尾。
英语:He is reading a book.
汉语:他正在看书。
2.宾语结构:英语中宾语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而且一般不允许有其他成分插入;汉语中宾语可以放在动词前面或后面,并且可以有其他成分插入。
英语:She likes to eat apples.
汉语:她喜欢吃苹果。
3.状语结构:英语中状语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信息;汉语中状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或句尾。
英语: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every day.
汉语:他每天坐公交车去学校。
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根据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差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换。
具体翻译方法有:
1.主谓结构的翻译:将英语的主语翻译为汉语的主语,谓语动词翻译为汉语的谓语动词。
2.宾语结构的翻译:将英语中的宾语翻译为汉语中的宾语,并根据需要放置在动词前面或后面。
3.状语结构的翻译:将英语中的状语翻译为汉语中的状语,并根据需要放置在句首、句中或句尾。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考虑句子结构的差异,还要考虑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和上下文的语境。
对于复杂的句子结构和长篇文章的翻译,还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翻译。
英汉汉英视译教程上篇英译汉第十二单元 定语句视译

上篇 英译汉 英汉汉英视译教程
精品文档
第12单元 定语句视译
定语句,在此既指包含定语从句的句子,也指包含定语词 语的句子。英语定语词语多为前置修饰,同时也有后置修 饰的。鉴于定语词语较简短,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固定, 其视译技巧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在此就不再仔细探究,仅 见实例即可。英语定语从句修饰名词或代词,被修饰的名 词,词组或代词即先行词。定语从句通常出现在先行词之 后,由关系词(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出。在此详述英 语定语从句结构的目的是因为定语从句在英语里出现频率 很高,且为后置修饰,而汉语里的定语词语或定语从句的 位置多为前置,从而形成英汉之间思维方式的极大反差, 从而给瞬间需要思维方式转换的视译带来巨大困难。
5. Dietrich, already an indefatigable inventor, started toying with the idea of producing a flying car that enthusiasts and businesspeople could take on short trips.
2. One day last February, a Twitter user in California named Billy received a tweet from @ JamesMTitus.
【笔译】 去年二月的一天,加利福尼亚一个名 叫比利的推特用户收到了一条来自
【视译】 @JamesMTitus 的帖子。 去年二月,加州一位推特用户,名叫比 利,收到了一条来自@JamesMTitus 网 站的帖子。
精品文档
第12单元 定语句视译 (要点梳理)
英汉思维方式极大反差 英语定语:定语词语,前置修饰;定语从句,后置
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和翻译法2

5.同位语从句常考 同位语从⼀般都较长,考⽣先将该从句⽤顺译法或合成法(视具体情况⽽定)译成⼀独⽴分句,然后前⾯的先先词视具体情况取舍或巧妙安排。
例(1)We were most impressed by the fact that even those patients who not told of their serious illness were quite aware of its potential outcome. 解析:此句重点考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译法,该从句中还套⽤⼀个who引导的定语从句。
考⽣可以把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单独译成⼀分句。
译⽂为:给我们留下极深印象的事实是:甚⾄那些没有被告知严重病情的疾⼈,对其疾病的潜在后果也是⾮常清楚的。
例(2)But for many, the fact that poor people are able to support themselves almost as well as without government aid as they did with it is in itself a huge victory. 解析:该句是⼀个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作主语,考⽣先将that后⾯内容翻译出来,然后把“the fact”调到后⾯作is主语。
译⽂为:对许多⼈⽽⾔,穷⼈象以往⼀样在没有政府救济的情况下,⽣活照样过得很好,这⼀事实本⾝就是⼀个巨⼤的胜利。
6.⾮谓语动词常考 英语中⾮谓语动词包括分词(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不定式和动名词。
英译汉考得较多的是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考⽣可⽤前置限定合成翻译法,把后置定语译在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前。
例(1)In the1880s the United States was a land sharply divided between the immensely wealthy and the very poor. 解析:此句结构简单,考⽣翻译关键是把divided修饰的后置定语巧妙安置到land前。
句子的结构与翻译

句子的结构与翻译怎样着手翻译想好了的句子呢?我的方法是,先弄清句子的结构,不要拿到题目就从第一个词译起。
英语有五个基本句型,它们是构成英语句子的基础,再长再复杂的句子也是由这五个基本句型(或它们的变体)按一定的规则构建而成的它是我们判断句子正确与否的标准,是英语写作、阅读的基础:一,怎样翻译出地道的英语简单句:第一步:找出句子主干;第二步:确定主干的相关词汇;第三步:翻译句子主干;第四步:添加修饰成分。
例句:害怕挨骂,那个淘气的男孩没关水龙头就跑了。
①主干:男孩 + 跑了②相关词汇:boy, run away③翻译句子主干:The boy ran away. ------考虑:④添加修饰成分The naughty boy ran away.The naughty boy ran away without turning off the water.Afraid of being scolded, the naughty boy ran away without turning off the w ater.巩固练习:1.穿红色羊毛衫的女孩是我们班长。
2.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3. 十五岁他就成为有名的钢琴家了。
4.在过去的十年里,我的家乡已经发生了巨大5.那位先生能流利地说三种语言。
二双宾语结构S (主)+vt.(谓)+ InO(间接宾)+ DO(直接宾)= S (主)+vt.(谓)+ DO(直接宾)+ to / for + InO(间接宾)如:He brings cookies to me every day. / She made a beautiful dress for me.用to侧重指动作的方向,表示朝着,向着,对着某人。
用for 侧重指动作的受益者,表示为了某人,替某人。
常跟双宾语的动词有:(需借助to的)bring, give, lend, hand, offer, pass, pay, promise, return, send, show, teach, tell, write, ask等;(需借助for 的)buy, call, cook, choose, draw, find, get, make, order, sing, save, spare等。
第十二讲 正反说摘要

(6)具有否定意义的连词和连词词组
before, since, till, unless, until, would rather…than Eg.1)I’ll do it now before I forget it. 在我忘记之前,我先做这件事。 趁着还没忘记,我现在就来做这件事。 2)He’ll certainly come unless he is ill. 除非他病了,否则他肯定来。 只要他没有生病,他肯定会来。 3)I would rather go hungry than go begging. 我宁愿挨饿也不去乞讨。 就是饿死,我也不会去乞讨。
张伟红
形式上肯定,意义上否定
Eg.1)The boy becomes very insolent and it is more than his parents can bear. 这个男孩变得非常无礼,到了他父母都不能忍受的地步。 2)He is anything but a scholar. 他绝对不是一个学者。 3)It’s still raining heavily outside; we may as well stay here over the night. 外面依然在下着大雨,我们还不如待在这里过夜呢。 4)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 再聪明的父亲也未必了解自己的孩子。 ※5)It is a gentle horse that never casts its rider. 再温顺的马也会摔下骑手。
张伟红
7)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并非所有发光的都是金子。/发光的并非都是金子。 8)The responsibility is not altogether mine. 责任并不全在于我身上。 9)I can hardly find any mistakes in her translation. 在她的译文中,我几乎找不到任何错误。 10)There is nothing unusual there. 那里没有不正常的情况。(双重否定) 那里的一切都很正常。(肯定) 11)I have brought back your servant not without risk and danger. 我冒着危险才把你的仆人带了回来。(肯定)
第十二讲 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和翻译法1

第十二讲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和翻译法12004-6-19 16:15:22英译汉试题是1996年1月始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测试学生能力的试题,它主要是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汉语来准确而又完整地表达英文意思的能力。
这其中涉及到词汇、语法、句子结构剖析,表达方式等各方面知识。
翻译的过程是个创作过程,严格意义上讲它要求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但从四六级考试角度而言,一般只要求做到“忠实”、“通顺”即可。
但纵观历届考生试卷,许多考生在翻译这一项得分不高。
许多考生做此项题的最大感受是心理明白英文意思,可就是不能用汉语准确表达出来。
这主要是因为考生平时在此方面训练得少,没有掌握英译汉基本技巧。
近几年此类题型成为考试的一种趋势(考研英译汉必考,占15%),为此,我们在研究大学英语四六级真题基础上,总结出英译汉试题命题的一些规律,并详细解析各类考题的应试方法和技巧。
一、命题规律1. 定语从句常考英译汉中要求巧妙地翻译定语从句是最常见的题型。
英语中,定语从句都放在被修辞词后面,考生关键就是把英语原句中的定语从句翻译成带“的”的定语词组,放置于被修饰词之前。
此类方法一般叫前置限定的合成翻译法,即把英语的后置定语译在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前。
例(1)We were most impressed by the fact that even those patients who were not told of their seriou s ill were quite aware of its potential outcome.解析:此句中有个who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前面的“those patients”,我们要用合成翻译法把who引导的定语从句变成一个前置性定语来修饰“patients”。
所以此句话可译为:给我们留下极深印象的是:即使那些没有被告知严重病情的病人,对其疾病的潜在后果也是非常清楚的。
例(2)Even a skilled writer probably could not describe all the features that make one face different fr om another.解析:此句中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features”,考生只要用合成翻译法把该定语从句变成一个前置性定语,此句就不难翻译为:即使是老道的作家也很可能不能完全描述出决定人的面孔各不相同的所有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讲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和翻译法1
2004-6-19 16:15:22
英译汉试题是1996年1月始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测试学生能力的试题,它主要是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汉语来准确而又完整地表达英文意思的能力。
这其中涉及到词汇、语法、句子结构剖析,表达方式等各方面知识。
翻译的过程是个创作过程,严格意义上讲它要求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但从四六级考试角度而言,一般只要求做到“忠实”、“通顺”即可。
但纵观历届考生试卷,许多考生在翻译这一项得分不高。
许多考生做此项题的最大感受是心理明白英文意思,可就是不能用汉语准确表达出来。
这主要是因为考生平时在此方面训练得少,没有掌握英译汉基本技巧。
近几年此类题型成为考试的一种趋势(考研英译汉必考,占15%),为此,我们在研究大学英语四六级真题基础上,总结出英译汉试题命题的一些规律,并详细解析各类考题的应试方法和技巧。
一、命题规律
1. 定语从句常考
英译汉中要求巧妙地翻译定语从句是最常见的题型。
英语中,定语从句都放在被修辞词后面,考生关键就是把英语原句中的定语从句翻译成带“的”的定语词组,放置于被修饰词之前。
此类方法一般叫前置限定的合成翻译法,即把英语的后置定语译在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前。
例(1)We were most impressed by the fact that even those patients who were not told of their seriou s ill were quite aware of its potential outcome.
解析:此句中有个who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前面的“those patients”,我们要用合成翻译法把who引导的定语从句变成一个前置性定语来修饰“patients”。
所以此句话可译为:给我们留下极深印象的是:即使那些没有被告知严重病情的病人,对其疾病的潜在后果也是非常清楚的。
例(2)Even a skilled writer probably could not describe all the features that make one face different fr om another.
解析:此句中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features”,考生只要用合成翻译法把该定语从句变成一个前置性定语,此句就不难翻译为:即使是老道的作家也很可能不能完全描述出决定人的面孔各不相同的所有特征。
但是,当定语从句较它时,如果翻译成位置的定语,就会不符合汉语表达的习惯。
在此种情况下,往往把该定语从句用转换法把翻译成并列的分句或作插入语,放在原来它所修饰词后面。
例(1)They are striving for the ideal which is close to the heart of every Chinese and for which, in the p ast, many Chinese have laid down their lives.
解析:此句中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较它,我们可以用转换法把它译成并列分词。
译文为:他们正在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努力,这个理想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所珍爱的,在过去,许多中国人曾为它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例(2)Even a skilled writer probably could not describe all the features that make one face different fr om another.
解析:此句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也较它。
如果考生不能精炼地表达出that后面内容而又把它放在“featur es”前,就不符合汉语表达方式。
此时,考生可用转换法把该从句变成一并列分句。
译文为:即使是最老道的作家也很可能描述出全部特征,这些特征能够体现出各人面孔的不同。
2. 宾词从句常考
宾词从句一般在句子中做宾语,它总体上也符合汉语主、谓、宾表达方式。
而四六级英译汉试题中的宾语从句本身也较容易,没有复杂结构。
故此类试题用顺向法即可翻译出,即顺着字面的内容从前向后翻译,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直译。
例(1)Scientists have reason to think that a man can put up with far more radiation than 0.1 ream wit hout being damaged.
解析:此句话的句子结构很简单,than引导的宾语从句主、谓、宾俱全,more…than是一比较结构,可译成“超过”,without引导的介词短语作状语。
全句按字面意思即可译出:科学家有理由认为一个人可以忍受远远超过0.1雷姆的幅射而不受伤害。
例(2)Too often we believe what accounts for other’s success is some special secret or a lucky brea k(机遇)。
But rarely is success so mysterious.
解析:此句句子结构也较简单,“Too often”作状语提前(汉语也有此表达方式),believe后面是一个省略that的宾语从句,但从句的主语又是一个what引导的完整句子。
第二句是一个含否定意义的倒装句。
但整个句子结构基本符合汉语习惯,故可用顺向法翻译为:我们常常相信别人的成功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奥秘或者某种机遇。
但成功是很少如此神秘的。
3. 省略处常考
英语表达中,常有省略主语、谓语而用一短语来表达句意的做法。
做此类翻译时,如果按字面意思去处理,句意就不完整,所以考生可用分译转换法,把短语变成一个分句。
例(1)Then we fed them four unidentified samples of cola one at a time, regular colas for the one gro up, diet version for the other.
解析:此句中后面两个短语其实省略了“we fed”,这样在英语表达中,句子结构精炼而又不影响表达意思。
但变译成汉语时,考生需要增添谓语等成分,把短语变成分句,才能把句意表达清楚。
译文为:然后我们给他们喝四种没贴标签的可乐样品,一次一种,给其中一组喝一般性可乐,给另一组喝低糖可乐。
例(2)…We find that we have to deal with things like climate, soil, plants, and such-like factors comm on to all biological situations.
解析:此句中“and such-like…”部分其实跟that引导的从句并列,完整的表达法应是“we find such-like f actors common to all biological Situations.”考生在翻译时,就需要用分译转换法把后面这一句转换成独立的分句。
译文为……我们发现我们必须考虑诸如气候、土壤、植物此类的因素,且此类因素是所有生态环境中常见的要素。
4. 状语部分常考
英语中作状语部分时一从句,有时是介词或连词短语。
英语的状语部分位置和汉语中的状语位置有时不同,考生做题时要符合汉语表达方式将它提前。
故可采用逆向翻译法,即先译后面内容,再译前面的。
例(1)But for many, the fact that poor people are able to support themselves almost as well without g overnment aid as they did with it is in itself a huge victory.
解析:此句中,重点考的是对“almost as well……as they did with it”部分的翻译。
考生首先要分析出句子结构,主语是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谓语是“is”,宾语“victory”。
As well … as 考生可将其调为“as well a
s they did with it without government”。
这样,整个句子各部分分清楚之后,考生翻译时把相应状语提前,整个句子表达就通顺了。
译文:但是,对许多人而言,穷人象以往一样在没有政府救济的情况下,生活照样过得很好,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例(2)What easier way is there for a nurse, a policeman, a barber, or a waiter to lose profession iden tity(身份)than to step out of uniform?
解析:此句只要把“for…,or a waiter”这个状语提前,整个句子结构就容易看出:for…,wate easier way i s there to lose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an to step out of uniform? 所以该句可翻译为:对于一名护士、一名警察、一为理发师或一名侍者而言,还有什么比脱掉制服更加便利的方法能让他们失去职业身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