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方法转化与化归思想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 转化与化归思想

高中数学 转化与化归思想

第四讲转化与化归思想知识整合一、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含义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数学方法,一般是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二、转化与化归的常见方法1.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2.换元法:运用“换元”把式子转化为有理式或使整式降幂等,把较复杂的函数、方程、不等式问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基本问题.3.数形结合法:研究原问题中数量关系(解析式)与空间形式(图形)关系,通过互相变换获得转化途径.4.等价转化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问题,以达到化归的目的.5.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问题的结论适合原问题.6.构造法:构造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把问题变为易于解决的问题.7.坐标法:以坐标系为工具,用计算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是转化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8.类比法:运用类比推理,猜测问题的结论,易于探求.9.参数法:引进参数,使原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进行解决.10.补集法:如果正面解决原问题有困难,可把原问题的结果看作集合A,而把包含该问题的整体问题的结果类比为全集U,通过解决全集U及补集∁U A使原问题获得解决,体现了正难则反的原则.1.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典题例析例1(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差数列,则cos A+cos C1+cos A cos C=45.[思路探究]看到a,b,c成等差数列,可联想到等边三角形举特例求解.[解析]显然△ABC为等边三角形时符合题设条件,所以cos A+cos C1+cos A cos C=cos60°+cos60°1+cos60°cos60°=11+14=45.(2)已知f (x )=33x +3,则f (-2 019)+f (-2 018)+…+f (0)+f (1)+…+f (2 020)=__2_020__.[思路探究] 看到求f (-2 019)+f (-2 018)+…+f (0)+f (1)+…+f (2 020)的值,想到求f (x )+f (1-x )的值.[解析] f (x )+f (1-x )=33x +3+331-x +3=33x +3+3x3+3x =3x +33x +3=1,所以f (0)+f (1)=1,f (-2 019)+f (2 020)=1,所以f (-2 019)+f (-2 018)+…+f (0)+f (1)+…+f (2 020)=2 020. 规律总结化一般为特殊的应用(1)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 (2)对于选择题,当题设在普通条件下都成立时,用特殊值进行探求,可快捷地得到答案.(3)对于填空题,当填空题的结论唯一或题设条件提供的信息暗示答案是一个定值时,可以把题中变化的量用特殊值代替,即可得到答案.1.AB 是过抛物线x 2=4y 的焦点的动弦,直线l 1,l 2是抛物线两条分别切于A ,B 的切线,则l 1,l 2的交点的坐标为__(0,-1)__.[解析] 找特殊情况,当AB ⊥y 轴时,AB 的方程为y =1,则A (-2,1),B (2,1),过点A 的切线方程为y -1=-(x +2),即x +y +1=0.同理,过点B 的切线方程为x -y -1=0,则l 1,l 2的交点为(0,-1).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12,|AD →|=8.若点M ,N 满足BM →=3MC →,DN →=2NC →,则AM →·NM →=( C )A .20B .15C .36D .6[解析] 方法一:由BM →=3MC →,DN →=2NC →知,点M 是BC 的一个四等分点,且BM =34BC ,点N 是DC 的一个三等分点,且DN =23DC ,所以AM →=AB →+34AD →,AN →=AD →+DN →=AD→+23AB →,所以NM →=AM →-AN →=AB →+34AD →-(AD →+23AB →)=13AB →-14AD →,所以AM →·NM →=(AB →+34AD →)·(13AB →-14AD →)=13(AB →+34AD →)·(AB →-34AD →)=13(AB →2-916AD →2)=13(144-916×64)=36,故选C.方法二:不妨设∠DAB 为直角,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AD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M (12,6),N (8,8),所以AM →=(12,6),NM →=(4,-2),所以AM →·NM →=12×4+6×(-2)=36,故选C.2.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转化 典题例析例2 (1)已知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对任意的x ∈[1e ,1],总存在唯一的y ∈[-1,1],使得ln x -x +1+a =y 2e y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B )A .[1e ,e]B .(2e ,e]C .(2e,+∞)D .(2e ,e +1e)[解析] 设f (x )=ln x -x +1+a ,当x ∈[1e ,1]时,f ′(x )=1-x x ≥0,f (x )是增函数,所以x ∈[1e ,1]时,f (x )∈[a -1e ,a ].设g (y )=y 2e y ,则g ′(y )=e y y (y +2),则g (y )在[-1,0)单调递减,在[0,1]单调递增,且g (-1)=1e <g (1)=e.因为对任意的x ∈[1e ,1],存在唯一的y ∈[-1,1],使得f (x )=g (y )成立,所以[a -1e ,a ]⊆[1e ,e],∴2e<a ≤e ,故选B.(2)(文)(2019·沈阳模拟)已知函数f (x )=x +4x ,g (x )=2x +a ,若对∀x 1∈[12,3],∃x 2∈[2,3]使得f (x 1)≥g (x 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C )A .(-∞,1]B .[1,+∞)C .(-∞,0]D .[0,+∞)[解析] 当x ∈[12,3]时,f (x )≥2x ·4x=4,当且仅当x =2时等号成立,此时f (x )min =4.当x ∈[2,3]时,g (x )min =22+a =4+a .依题意f (x )min ≥g (x )min ,∴a ≤0.选C.(理)(2019·济南调研)已知m ,n ∈(2,e),且1n 2-1m 2<ln mn ,则( A )A .m >nB .m <nC .m >2+1nD .m ,n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解析] 由不等式可得1n 2-1m 2<ln m -ln n ,即1n 2+ln n <1m 2+ln m .设f (x )=1x 2+ln x (x ∈(2,e)),则f ′(x )=-2x 3+1x =x 2-2x3.因为x ∈(2,e),所以f ′(x )>0,故函数f (x )在(2,e)上单调递增.因为f (n )<f (m ),所以n <m .故选A . 规律总结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相互转化的应用1.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联系密切,解决方程、不等式的问题需要函数帮助. 2.解决函数的问题需要方程、不等式的帮助,因此借助于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进行转化与化归可以将问题化繁为简,一般可将不等式关系转化为最值(值域)问题,从而求出参变量的范围.1.已知函数f (x )=ax 2-2x +2,若对一切x ∈[12,2],f (x )>0都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B )A .[12,+∞)B .(12,+∞)C .[-4,+∞)D .(-4,+∞)[解析] 由题意得,对一切x ∈[12,2],f (x )>0都成立,即a >2x -2x 2=-2x 2+2x =-2(1x -12)2+12在x ∈[12,2]上恒成立,而-2(1x -12)2+12≤1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 2.已知a =13ln 94,b =45ln 54,c =14ln4,则( B )A .a <b <cB .b <a <cC .c <a <bD .b <c <a[解析] a =13ln 94=13ln(32)2=23ln 32=ln 3232,b =45ln 54=ln 5454,c =14ln4=14×2ln2=ln22.故构造函数f (x )=ln x x ,则a =f (32),b =f (54),c =f (2).因为f ′(x )=1-1·ln x x 2=1-ln xx2,由f ′(x )=0,解得x =e.故当x ∈(0,e)时,f ′(x )>0,函数f (x )在(0,e]上单调递增;当x ∈(e ,+∞)时,f ′(x )<0, 函数f (x )在[e ,+∞)上单调递减.因为54<32<2<e ,所以f (54)<f (32)<f (2),即b <a <c ,故选B.3.正难则反的转化 典题例析例3 (1)若对于任意t ∈[1,2],函数g (x )=x 3+(m2+2)x 2-2x 在区间(t,3)上总不为单调函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B )A .(-5,-103)B .(-373,-5)C .(-5,-2)D .(-5,+∞)[解析] g ′(x )=3x 2+(m +4)x -2, 若g (x )在区间(t,3)上总为单调函数,则①g ′(x )≥0在(t,3)上恒成立,或②g ′(x )≤0在(t,3)上恒成立.由①得3x 2+(m +4)x -2≥0,即m +4≥2x -3x 在x ∈(t,3)上恒成立,所以m +4≥2t -3t 恒成立,又t ∈[1,2],则m +4≥21-3×1=-1,即m ≥-5;②得m +4≤2x -3x 在x ∈(t,3)上恒成立,则m +4≤23-9,即m ≤-373.所以函数g (x )在区间(t,3)上总不为单调函数的m 的取值范围为-373<m <-5.(2)已知函数f (x )=ax 2-x +ln x 在区间(1,2)上不单调,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0,18) .[解析] f ′(x )=2ax -1+1x.(ⅰ)若函数f (x )在区间(1,2)上单调递增,则f ′(x )≥0在(1,2)上恒成立,所以2ax -1+1x ≥0,得a ≥12(1x -1x2).①令t =1x ,因为x ∈(1,2),所以t =1x ∈(12,1).设h (t )=12(t -t 2)=-12(t -12)2+18,t ∈(12,1),显然函数y =h (t )在区间(12,1)上单调递减,所以h (1)<h (t )<h (12),即0<h (t )<18.由①可知,a ≥18.(ⅱ)若函数f (x )在区间(1,2)上单调递减,则f ′(x )≤0在(1,2)上恒成立,所以2ax -1+1x ≤0,得a ≤12(1x -1x2).②结合(ⅰ)可知,a ≤0.综上,若函数f (x )在区间(1,2)上单调,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0]∪[18,+∞).所以若函数f (x )在区间(1,2)上不单调,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0,18).规律总结转化化归思想遵循的原则1.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我们熟悉的问题. 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的问题.3.直观化原则:将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如数形结合思想,立体几何向平面几何问题转化).4.正难则反原则:若问题直接求解困难时,可考虑运用反证法或补集法或用逆否命题间接地解决问题.1.若抛物线y =x 2上的所有弦都不能被直线y =k (x -3)垂直平分,则k 的取值范围是( D )A .(-∞,12]B .(-∞,12)C .(-12,+∞)D .[-12,+∞)[解析] 设抛物线y =x 2上两点A (x 1,x 21),B (x 2,x 22)关于直线y =k (x -3)对称,AB 的中点为P (x 0,y 0),则x 0=x 1+x 22,y 0=x 21+x 222.由题设知x 21-x 22x 1-x 2=-1k ,所以x 1+x 22=-12k .又AB 的中点P (x 0,y 0)在直线y =k (x -3)上,所以x 21+x 222=k (x 21+x 222)=k (x 1+x 22-3)=-6k +12,所以中点P (-12k ,-6k +12).由于点P 在y >x 2的区域内,则-6k +12>(-12k )2,整理得(2k +1)(6k 2-2k +1)<0,解得k <-12.因此当k <-12时,抛物线y =x 2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y =k (x -3)对称,于是当k ≥-12时,抛物线y =x 2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y =k (x =3)对称.所以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12,+∞).故选D.2.若二次函数f (x )=4x 2-2(p -2)x -2p 2-p +1在区间[-1,1]内至少存在一个值c ,使得f (c )>0,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是 (-3,32) .[解析] 若在区间[-1,1]内不存在c 满足f (c )>0, 因为Δ=36p 2≥0恒成立,则⎩⎪⎨⎪⎧f (-1)≤0,f (1)≤0解得⎩⎨⎧p ≤-12或p ≥1,p ≤-3或p ≥32.所以p ≤-3或p ≥32,取补集得-3<p <32,即满足题意的实数p 的取值范围是(-3,32).4.形体位置关系的转化 典题例析例4 (1)如图所示,已知多面体ABCDEFG 中,AB ,AC ,AD 两两互相垂直,平面ABC ∥平面DEFG ,平面BEF ∥平面ADGC ,AB =AD =DG =2,AC =EF =1,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__4__.[解析] 方法一:(分割法)因为几何体有两对相对面互相平行,如图所示,过点C 作CH ⊥DG 于H ,连接EH ,即把多面体分割成一个直三棱柱DEH -ABC 和一个斜三棱柱BEF -CHG .由题意,知V 三棱柱DEH -ABC =S △DEH ·AD =(12×2×1)×2=2,V 三棱柱EBF -CHG =S △BEF ·DE =(12×2×1)×2=2.故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V 多面体ABCDEFG =2+2=4.方法二:(补形法)因为几何体有两对相对面互相平行,如图所示,将多面体补成棱长为2的正方体,显然所求多面体的体积即该正方体体积的一半.又正方体的体积V 正方体ABHI -DEKG =23=8, 故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V 多面体ABCDEGH =12×8=4.(2)如图1所示,正△ABC 的边长为2a ,CD 是AB 边上的高,E ,F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现将△ABC 沿CD 翻折,使翻折后平面ACD ⊥平面BCD (如图2),求三棱锥C -DEF 的体积.[解析] 方法一:如图,取CD 的中点M ,连接EM ,则EM ∥AD ,且EM =12AD =a2,又AD ⊥平面BDC ,故EM 为三棱锥E -DFC 的高.求三棱锥C -DEF 的体积,即求三棱锥E -DFC 的体积. 由题意,知CD ⊥BD ,AD ⊥CD ,F 为BC 的中点, 所以S △CDF =12S △BCD =12×12CD ·BD =14(2a )2-a 2·a =34a 2.所以V 三棱锥E -CDF =13S △CDF ·EM =13×34a 2×12a =324a 3.即V 三棱锥C -DEF =324a 2.方法二:如图所示,知三棱锥C -DEF 与三棱锥E -DFC 的体积相等,且三棱锥E -DFC 是三棱锥A -BDC 的一部分.因为平面ACD ⊥平面BCD ,点E ,F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故三棱锥E -DFC 的底面积和高分别是三棱锥A -BDC 的底面积和高的一半.由题意,知CD ⊥BD ,AD ⊥CD ,AD ⊥BD ,AD =BD =a ,DC =3a ,所以S △BCD =12×3a ·a =32a 2. 故V 三棱锥A -BDC =13S △BCD ·AD =13×32a 2×a =36a 3,则V 三棱锥C -DEF =14V 三棱锥A -BCD =14×36a 3=324a 3. 规律总结形体位置关系的转化是通过切割、补形、等体积转化等方式转化为便于观察、计算的常用几何体,由于新的几何体是转化而来的,一般需要对新几何体的位置关系、数据情况进行必要分析,准确理解新几何体的特征.1.(2019·吉林模拟)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BCEG 均为直角梯形,AD ∥BC ,CE ∥BG ,∠BCD =∠BCE =π2,平面ABCD ⊥平面BCEG ,BC =CD =CE =2AD =2BG =2,则五面体EGBADC的体积为 73.[解析] 如图所示,连接DG ,BD .由平面ABCD ⊥平面BCEG , ∠BCD =∠BCE =π2,可知EC ⊥平面ABCD , 又CE ∥GB , 所以GB ⊥平面ABCD .又BC =CD =CE =2,AD =BG =1,所以V 五面体EGBADC =V 四棱锥D -BCEG +V 三棱锥G -ABD=13S 梯形BCEG ·DC +13S △ABD ·BG =13×2+12×2×2+13×12×1×2×1=73.故填73. 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 AD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ABCD 是∠ABC =60°的菱形,M 为PC 的中点.(1)求证:PC ⊥AD ;(2)求点D 到平面P AM 的距离.[解析] (1)证明:如图,取AD 的中点O ,连接OP ,OC ,AC ,由题意可知△P AD ,△ACD 均为正三角形,所以OC ⊥AD ,OP ⊥AD .又OC ∩OP =O ,所以AD ⊥平面POC , 又PC ⊂平面POC ,所以PC ⊥AD .(2)点D 到平面P AM 的距离即点D 到平面P AC 的距离,由(1)可知,PO ⊥AD ,又平面P AD ⊥平面ABCD ,平面P AD ∩平面ABCD =AD ,PO ⊂平面P AD ,所以PO ⊥平面ABCD ,即PO 为三棱锥P -ACD 的高.在Rt △POC 中,PO =OC =3,PC =6,在△P AC 中, 因为P A =AC =2,PC =6,所以边PC 上的高 AM =P A 2-PM 2=22-(62)2=102, 所以△P AC 的面积S △P AC =12PC ·AM =12×6×102=152.设点D 到平面P AC 的距离为h ,由V D -P AC =V P -ACD ,得13S △P AC ·h =13S △ACD ·PO ,又S △ACD =12×2×3=3,所以13×152×h =13×3×3,解得h =2155.故点D 到平面P AM 的距离为2155.。

高中数学常见解题思想方法——思想篇(高三适用)十、转化与化归思想 含解析

高中数学常见解题思想方法——思想篇(高三适用)十、转化与化归思想 含解析

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若要直接解决会较为困难,若通过问题的转化、归类,就会使问题变得简单,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转化与化归思想,它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问题的解决,总离不开转化与化归.转化与化归思想,指的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思想。

利用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可以实现问题的规范化、模式化,以便应用已知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来解决问题.数学解题过程,就是不断转化的过程,不断把问题由陌生转化成熟悉的来解决,几乎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转化与化归。

在其他的数学思想中明显体现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比如,数形结合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等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一、常见的转化与化归的形式常见的有:陌生问题向熟悉问题的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的转化,不同数学问题之间的互相转化,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等。

二、常见的转化策略常见的有:正与反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整体与局部的转化、常量与变量的转化、相等与不等的转化、空间与平面的转化、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等。

三、常见的实现转化与化归的方法:1.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学过的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2.换元法: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

3。

数形结合法,即数与形的转化。

将比较抽象的问题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例如在函数与图象的联系中可以体现出,把繁琐的代数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几何图形来解决4。

特殊化方法:即特殊与一般的转化,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问题、结论适合原问题。

5。

补集法,即正与反的相互转化.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正难则反,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讨,使问题获解.6.等价转化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即原问题的充要条件,达到化归的目的.7。

高中数学方法转化与化归思想

高中数学方法转化与化归思想

(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如三维空间问题 转化为二维平面问题,通过简单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获得 对复杂问题的解答启示和思路以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 (3)具体原则:化归方向应由抽象到具体. (4)和谐统一性原则:转化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 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谐统一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 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5)正难则反的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应想到问题 的反面;或问题的正面较复杂时,其反面一般是简单的;设法 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得解决.
m 解 (1)对 f(x)求导,得 f′(x)=e - 2. x m x-1 当 f(x)在(1,2)上单调递减时, e - 2 ≤0 在[1,2]上恒成立, x
x-1
∴m≥x2ex-1 在[1,2]上恒成立. 令 h(x)=x2ex-1,则 h′(x)=ex-1(x2+2x)>0 在[1,2]上恒成 立,即 h(x)中[1,2]上单调递增, ∴h(x)=x2ex-1 在[1,2]上的最大值为 h(2)=4e,即 m≥4e. 故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4e,+∞).
2 归纳拓展 本题如果从已知条件 a2 = a · a ⇒ ( a + 2 d ) = a1(a1 3 1 9 1 a1+a3+a9 +8d),解得 a1 与 d 的关系后,代入所求的式子: a2+a4+a10 a1+(a1+ 2d)+(a1+8d) = ,也能求解,但计算较繁锁, (a1+d)+(a1+ 3d)+ (a1+9d)
二、正难则反的转化与化归 例 2 已知三条抛物线: y=x2+4ax-4a+3, y=x2+(a-1)x +a2,y=x2+2ax-2a 中至少有一条与 x 轴相交,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第2讲 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一、转化与化归思想
[思想概述] 转化化归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人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 常将待解决的数学问题A,通过某种转化手段,归结为另一 问题B,而问题B是相对较容易解决的或已经有固定解决模
式的问题,且通过问题B的解决可以得到原问题A的解.用
框图可直观地表示为:
[规律方法] (1)根据问题的特点转化命题,使原问题转化为与之
相关,易于解决的新问题,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思 路. (2)本题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三维降为二 维,难度降低,易于解答的数学问题分解(或分割)
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 问题的思想策略.对问题实行分类与整合,分类标准等于增加 一个已知条件,实现了有效增设,将大问题(或综合性问题)分 解为小问题(或基础性问题),优化解题思路,降低问题难度.
分类讨论的常见类型:
(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概念本身就是分类的,如 绝对值、直线斜率、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2)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定理、
公式、性质是分类给出的,在不同的条件下结论不一致,如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函数的单调性等. (3)由数学运算和字母参数变化引起分类;如偶次方根非负, 对数的底数与真数的限制,方程(不等式)的运算与根的大小比
难以入手,因此对参数θ取特殊值,进行推理求解.
(2)当问题难以入手时,可以先对特殊情况或简单情形进行 观察、分析,发现问题中特殊的数量或关系结构或部分元 素,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形,并加以证明.
类型二
换元及常量与变量的转化
【例 2】 已知 f(x)为定义在实数集 R 上的奇函数,且 f(x)在[0,+ π ∞)上是增函数.当 0≤θ≤2时,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 m,使 f(cos 2θ-3)+f(4m-2mcos θ)>f(0)对所有的

转化与化归思想

转化与化归思想

转化与化归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就是把那些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手段,使之转化为一类已解决或易解决的问题,最终使原问题获解.使用化归思想的原则是: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转化与化归思想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问题的解决,总离不开转化与化归,它几乎可以渗透到所有的数学内容和解题过程中. 类型一 直接转化【典例1】 已知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2a na n +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答题模板】【解析】 ∵a n +1=2a n a n +2,a 1=1,∴a n ≠0,∴1a n +1=1a n +12,即1a n +1-1a n =12.又a 1=1,则1a 1=1,∴{1a n}是以1为首项,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1a n =1a 1+(n -1)×12=n 2+12,∴a n =2n +1(n ∈N *).【对点练1】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sin x +cos x ;(2)y =sin 2x -cos x +1; (3)y =cos x2cos x +1;(4)y =1+sin x 3+cos x.【解析】 (1)∵y =sin x +cos x =2sin(x +π4),∴函数的值域为[-2,2]. (2)∵y =sin 2x -cos x +1=2-cos 2x -cos x =-(cos x +12)2+94,∴函数的值域为[0,94]. (3)由y =cos x 2cos x +1,得cos x =y1-2y .∵|cos x |≤1,∴解不等式|y 1-2y |≤1,得y ≤13或y ≥1.∴函数的值域为(-∞,13]∪[1,+∞).(4)由y =1+sin x3+cos x ,得sin x -y cos x =3y -1,即1+y 2·sin(x -φ)=3y -1.∴sin(x -φ)=3y -11+y 2.∵|sin(x -φ)|≤1,∴|3y -11+y 2|≤1.平方化简得y ·(4y -3)≤0.∴0≤y ≤34,即函数值域为[0,34].类型二 换元法【典例2】 求函数y =(4-3sin x )(4-3cos x )的最小值. 【答题模板】【解析】 y =16-12(sin x +cos x )+9sin x cos x ,令t =sin x +cos x ,则t ∈[-2,2]且sin x cos x =t 2-12.∴y =16-12t +9×t 2-12=12(9t 2-24t +23). 故当t =43时,y min =72.【对点练2】 (2015·衡水调研)已知x +y =-1,且x ,y 都是负数,求xy +1xy 的最值. 【解析】 设x =-sin 2α(sin 2α≠0),y =-cos 2α(cos 2α≠0),则xy +1xy =sin 2αcos 2α+1sin 2αcos 2α=14sin 22α+4sin 22α=14(sin 22α+16sin 22α). ∵sin 22α+16sin 22α在sin 22α∈(0,1]上是减函数,∴sin 22α=1时,取得最小值,∴xy +1xy 的最小值为14(1+161)=174.【典例3】 若关于x 的方程9x +(4+a )·3x +4=0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题模板】 可采用换元法,令t =3x ,将问题转化为关于t 的方程有正解进行解决. 【解析】 设t =3x ,则原命题等价于关于t 的方程 t 2+(4+a )t +4=0有正解,分离变量a 得a +4=-(t +4t ),∵t >0,∴-(t +4t )≤-4.∴a ≤-8,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8]. 【对点练3】 设x ,y 为实数,若4x 2+y 2+xy =1,则2x +y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解析】 令2x +y =t ,则y =t -2x .则4x 2+y 2+xy =1变形为6x 2-3tx +t 2-1=0. Δ=9t 2-4·6·(t 2-1)≥0,t 2≤85.∴-2105≤t ≤2105,即2x +y 的最大值是2105.类型三 数形结合法【典例4】 求函数f (x )=2-sin x2+cos x 的值域.【解析】 函数f (x )=2-sin x2+cos x ,可看作点(2,2),(-cos x ,sin x )两点连线的斜率.点(-cos x ,sin x )的轨迹为x 2+y 2=1.函数值域即为(2,2)与单位圆x 2+y 2=1上点连线斜率的范围,由图可知,过(2,2)且与单位圆相切的直线斜率存在,不妨设为k .∴切线方程为y -2=k (x -2),即kx -y -2k +2=0.∴满足|2-2k |1+k 2=1,解之得k =4±73.∴函数f (x )的值域为[4-73,4+73]. 【对点练4】 设f (x )=1+x 2,求证:对于任意实数a ,b ,a ≠b ,都有|f (a )-f (b )|<|a -b |.【解析】 设A (x 1,1),B (x 2,1),则|OA |=1+x 21,|OB |=1+x 22,|AB |=|x 1-x 2|.在△AOB 中,||OA |-|OB ||<|AB |,即有|1+x 21-1+x 22|<|x 1-x 2|,所以|f (x 1)-f (x 2)|<|x 1-x 2|,即|f (a )-f (b )|<|a -b |. 类型四 构造法【典例5】 在三棱锥P -ABC 中,PA =BC =234,PB =AC =10,PC =AB =241,则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________.【答题模板】 用常规方法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求解体积时,无法求出三棱锥的高.但若换个角度来思考,注意到三棱锥的三对棱两两相等,我们可以构造一个特定的长方体,将问题转化为长方体中的某个问题.【解析】 如图所示,把三棱锥P -ABC 补成一个长方形AEBG -FPDC ,易知三棱锥P -ABC 的各棱分别是长方体的面对角线,不妨令PE =x ,EB =y ,EA =z ,则由已知有:⎩⎪⎨⎪⎧ x 2+y 2=100,x 2+z 2=136,y 2+z 2=164,解得⎩⎪⎨⎪⎧x =6,y =8,z =10.所以V P -ABC =V AEBG -FPDC -V P -AEB -V C -ABG -V B -PDC -V A -FPC =V AEBG -FPDC -4V P -AEB =6×8×10-4×16×6×8×10=160.故所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160.【对点练5】 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点P ,A ,B ,C 都在半径为3的球面上,若PA ,PB ,PC 两两相互垂直,则球心到截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先在一个正方体中找一个满足条件的正三棱锥,再利用正方体的性质解题.如图,满足题意的正三棱锥P -ABC 可以是正方体的一部分,其外接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且面ABC 与体对角线的交点是体对角线的一个三等分点,所以球心到平面ABC 的距离等于体对角线长的16,故球心到截面ABC 的距离为16×23=33. 类型七 参数法【典例8】 已知直线l 过点A (2,3)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M ,N 两点,则当|AM |·|AN |最小时,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设∠AMO 为θ,则θ∈(0,π2), ∴|AM |=3sin θ,|AN |=2cos θ. ∴|AM |·|AN |=6sin θ·cos θ=12sin2θ≥12. 当且仅当sin2θ=1,即θ=π4时取“=”号.此时k l =-1,∴l 的方程为x +y -5=0. 【对点练8】 (2015·北京东城联考)已知点P (3,4)与圆C :(x -2)2+y 2=4,A ,B 是圆C 上两个动点,且|AB |=23,则OP →·(OA →+OB →)(O 为坐标原点)的取值范围是( ) A .[3,9] B .[1,11] C .[6,18] D .[2,22]【解析】 设AB 的中点为D ,则OA →+OB →=2OD →,因为|AB |=23,所以|CD |=1,故点D在圆(x -2)2+y 2=1上,所以点D 的坐标为(2+cos α,sin α),故OP →·(OA →+OB →)=2OP →·OD →=2(6+3cos α+4sin α)=2[6+5sin(α+φ)],而2≤2[6+5sin(α+φ)]≤22,则OP →·(OA →+OB →)的取值范围是[2,22].。

转换与化归思想

转换与化归思想

浅谈转换与化归思想转化思想就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却很重要的思想。

深究起来,转化两字中包含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思想,即转换与化归。

这两者其实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方法,可以说就是思维方式与操作方法的区别。

一、 转换思想(1)转换思想的内涵转换思想就是指解决问题时策略、方法、指导思想的跳跃性变化,能跳出现有领域的局限,联系相关领域,并用相关领域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现有领域内的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对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更高,必须对各个领域分别都有透彻的了解,更必须对各领域之间的联系有较多的研究,在关键时刻才能随心所欲地运用。

(2)转换思想在同一学科中的应用转换思想可以就是在同一学科的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变换,在解决问题时改变解题方向。

象数学学科中,数与式的互相转换、数与形的互相转换、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互相转换。

比如,函数、方程、不等式就是代数中的三大重要问题,而它们之间完全可以用三个知识模块的不同方法解决其她模块的各类问题。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可以转换到用函数图象解决,或者就是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也可以转换到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问题。

再比如,数列问题用函数观点来解释,那更就是我们数学课堂中一再强调的问题了。

瞧这样一个问题:已知:11122=-+-a b b a ,求证:122=+b a 。

[分析] 这就是一个纯粹的代数证明问题,条件的变形就是比较艰难的,所以希望把条件变形从而得到结论这条思路也有点令人望而生畏。

再仔细观察本题的条件、结论中所出现的形式,稍加联系,我们完全可以想到:21a -、21b -、122=+b a 这些特殊形式在另一知识模块——三角函数中经常出现,它们呈现出完全类似的规律性。

[解答]由题意1≤a 、1≤b ,则可设αsin =a ,αcos =b ,πα<≤0 11122=-+-a b b a 即为1sin 1cos cos 1sin 22=-+-αααα化简得1cos cos sin sin =+αααα所以0sin ≥=αa ,0cos ≥=αb则 1cos sin 2222=+=+ααb a[小结] 本题的解决了就是发现了不同知识模块中的类似规律,加以利用得到新的思路,本题的题设与结论中都没有出现三角函数的形式,最终却必须引进三角函数加以解决,思维已经具有跳跃性,对一般学生来说解决起来还就是比较棘手的。

专题四转化与化归思想

专题四转化与化归思想

则a≥ x ,x∈(0, ]恒成立.
返回目录
模拟训练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转化思想和分类整合思想,分类讨论实 质上也是一种转化思想. 解法1 采用的是分类讨论的方法, 将比较复杂问题通过分类转化 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进行求解, 而每一分类中又将恒成立的问题又转 化为最值问题.
1 (0,], 变为不等式一边为参数 , 另一边为含有x的代数式,a只要大 2 1 1 于或等于y= x ,x∈(0, ]的最大值就满足上式要求. x 2
消去x2得2 x12
2 1 x1 2 6m 1 0 , m m
返回目录
模拟训练
2 1 ∴x1∈R,∴Δ= 8 2 6m 1>0, m m 1 ∴(2m+1)(6m2-2m+1)<0,∴m< . 2 1 即当m< 时,抛物线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y=m(x-3)对称. 2
x12 满足 2 x1 x 1
2 x2 x1 x 2 m 3 , 2 2 2 x2 1 . x2 m
2 x12 x 2 m( x1 x 2 6), ∴ 1 x x . 1 2 m
行转化, 使问题逐次达到规范化、模式化,直至问题的解决.
返回目录
模拟训练
1. 函数f (x)=cos2x-2 3 sinxcosx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__.
π 【解析】 ∵f(x) =cos2x-2 3 sinxcosx=cos2x- 3 sin2x=-2sin 2x ,
祝您高考成功!
作文成绩
语文作文课上, 老师布置了一篇500字的作文。
下课铃响了, 一学生发现自己只写了250字, 灵机一动,在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就就是在研究与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得到解决得一种方法、一般总就是将复杂得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得问题,将难解得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求解得问题,将未解决得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得问题、转化与化归思想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得地位,数学问题得解决,总离不开转化与化归,如未知向已知得转化、新知识向旧知识得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得转化、不同数学问题之间得互相转化、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等、各种变换、具体解题方法都就是转化得手段,转化得思想方法渗透到所有得数学教学内容与解题过程中、1、转化与化归得原则(1)熟悉化原则:将陌生得问题转化为熟悉得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得知识、经验来解决、(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 通过对简单问题得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得目得,或获得某种解题得启示与依据、(3)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得问题化为比较直观得问题来解决、(4)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得反面,设法从问题得反面去探讨,使问题获解、2、常见得转化与化归得方法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用在研究、解决数学问题时,思维受阻或寻求简单方法或从一种状况转化到另一种情形,也就就是转化到另一种情境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转化就是解决问题得有效策略,同时也就是成功得思维方式、常见得转化方法有:(1)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2)换元法:运用“换元”把式子转化为有理式或使整式降幂等,把较复杂得函数、方程、不等式问题转化为易于解决得基本问题、(3)数形结合法:研究原问题中数量关系(解析式)与空间形式(图形)关系,通过互相变换获得转化途径、(4)等价转化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得等价命题,达到化归得目得、(5)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得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得问题、结论适合原问题、随着国家经济得发展,科技得发达,人才得需求,中国教育得改革,数学新课标得出现,在对学生得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要求,学生在数学得学习方法也应该要相应改变了,要满足社会得需要、化归与转化思想得实质就是揭示联系,实现转化、除极简单得数学问题外,每个数学问题得解决都就是通过转化为已知得问题实现得、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数学问题就就是从未知向已知转化得过程,同时在生活中许许多多得事情也需要往已知得方面转化,把事情简单化,这对以后学生得能力与德育方面有很大得帮助、化归与转化得思想就是解决数学问题得根本思想,解题得过程实际上就就是一步步转化得过程、数学中得转化比比皆就是,如未知向已知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新知识向旧知识得转化,命题之间得转化,数与形得转化,空间向平面得转化,高维向低维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高次向低次转化,超越式向代数式得转化,函数与方程得转化等,都就是转化思想得体现、新得教学体制得出现, 化归与转化得思想将就是贯穿整个中学教学得一种主要得思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这种思想溶入进去,让学生体会个中得精髓、关健词化归;转化;分析;联想1、化归与转化解决数学问题时,常遇到一些问题直接求解较为困难,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选择运用恰当得数学方法进行变换,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相对来说,对自己较熟悉得问题),通过新问题得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得目得,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化归与转化得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思想得核心,就是以可变得观点对所要解决得问题进行变形,就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不就是对问题进行直接进攻,而就是采取迂回得战术,通过变形把要解决得问题,化归为某个已经解决得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得解决、它得基本形式有:化未知为已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等、化归与转化得思想也不就是随时能用,或随便用得,它需要遵循一定得原则,从而达到转化得正确性,实现这种思想得作用、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这种方法得理解、2.化归与转化得原则化归与转化思想得实质就是揭示联系,实现转化、转化有等价转化与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得作用就不用说,而不等价转换,如果没明确得附加条件,那就失去它得价值了、所以化归与转化就需要遵循一定得原则:2、1熟悉化原则:将陌生得问题转化为熟悉得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得知识、经验与问题来解决、除了及少数得原始知识外,整个中学得数学知识得学习就就是在实现转化为旧得知识而得到得、例如:学二元一次方程就用化元法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学一元二次方程用降幂法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函数与方程之间得转化等等、2、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得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得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得目得,或获得某种解题得启示与依据、这个原则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她们都会想把问题简单化,达到求解得过程、这个原则可以在无以记数得数学简便方法中体现出来、2、3与谐化原则:化归问题得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得与谐得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其方法符合人们得思维规律、也就就是说整个转化得过程中,要符合思维规律,虽然思维可以多样化,可以无以为边得想象,但也要能被人接受并能理解、体现出现在国家倡导得与谐社会、2、4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得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得问题来解决、这个主要在函数与图象得联系中体现出来、把某些枯燥乏味得代数问题转化为图形来解决,能直观得解决问题、2、5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得反面,设法从问题得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解、反证法得应用把这个原则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能理解到其中得精髓可就是可以受用无穷得,包括在生活中得应用、2、6 现实化原则:所学所用所理解得道理要用于社会实践,同时要满足社会人才得需求、3.化归与转化得方法化归与转化得方法,在千变万化得题目中,方法也各不相同,也无以统计,这里就只讲解几中常用,学生也容易理解得、3、1 直接转化法:直接把新得知识转化为前续知识、这个在讲解新课得时候,尽量让学生去体会,让她们能自己解决新得问题,获取新得知识,接着把新得知识吸收,继续解决新得问题、3、2 构造法:这个就是个重要得方法,有不少题目,不能直接解决与转化,缺少了媒介,让不少学生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构造一个数学情境,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把问题溶入进去,使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从而达到求解得过程、3、3 数与形得转化:这个主要用于函数问题得解答与某些图型中得某些量得关系、数形结合就是数学学习得一种重要得思想、3、4换元法:这个重要就是把一些繁杂得,但又有重复性得题目简单化,更直观、这个主要用于方程得解答、3、5 相等与不相等之间得转化:这个主要用与不等式得证明与函数区间、3、6实际问题与数学理论得转化:理论联系实际得一种方法、也就是学生情感方面得培养、3、7 特殊与一般之间得转化: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就就是把特殊得一般化了、同时也可以说把具体得抽象化了、3、8 数学各分支之间得转化:数学本来就就是一个连贯得整体,把各分支有机得联系起来,让人感到它得魄力、同时也能解决数学以外得我问题、5总结提炼数学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能用所学得知识解决新问题,并能总结归纳,化为新得知识并接受,这样才能满足社会人才得需求、化归与转化就就是将待解决或未解决得问题,通过转化归结为一个已经能解决得问题,或者归结为一个比较容易解决得问题,或者归结为一个已为人们所熟知得具有既定解决方法与程序得问题,最终求得原问题得解决、懂得化归与转化得基本方向就是简单化、熟悉化、与谐化、化归与转化需要广泛与灵活得联想,联想得基础就是扎实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熟练、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就是转化得基础;丰富得联想、机敏细微得观察、比较、类比就是实现转化得桥梁;培养训练自己自觉得化归与转化意识需要对定理、公式、法则有本质上得深刻理解与对典型习题得总结与提炼,要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去发现事物之间得本质联系、为了实施有效得化归,既可以变更问题得条件,也可以变更问题得结论,既可以变换问题得内部结构,又可以变换问题得外部形式,既可以从代数得角度去认识问题,又可以从几何得角度去解决问题、。

高考数学复习化归与转化思想

高考数学复习化归与转化思想

高考数学复习化归与转化思想佚名知识整合1.解决数学问题时,常遇到一些问题直截了当求解较为困难,通过观看、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变换,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相对来说,对自己较熟悉的问题),通过新问题的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实质是揭示联系,实现转化。

除极简单的数学问题外,每个数学问题的解决差不多上通过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实现的。

从那个意义上讲,解决数学问题确实是从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

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全然思想,解题的过程实际上确实是一步步转化的过程。

数学中的转化比比皆是,如未知向已知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新知识向旧知识的转化,命题之间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空间向平面的转化,高维向低维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高次向低次转化,超越式向代数式的转化,函数与方程的转化等,差不多上转化思想的表达。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转化和化归_数学思想方法

转化和化归_数学思想方法
• [分析] 正面解决较难,考虑到“不能” 的反面是“能”,被直线垂直平分的弦的 两端点关于此直线对称,于是问题转化为 “抛物线y=x2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y= m·(x-3)对称,求m的取值范围”,再求 出m的取值集合的补集即为原问题的解.
• [评析] 1.在运用补集的思想解题时,一 定要搞清结论的反面是什么,“所有弦都 不能被直线y=m(x-3)垂直平分”的反面 是“至少存在一条弦能被直线y=m(x-3) 垂直平分”,而不是“所有的弦都能被直 线y=m(x-3)垂直平分”.
[评析] 本题如果从已知条件 a23=a1·a9⇒(a1+2d)2= a1(a1+8d),解得 a1 与 d 的关系后,代入所求式子: aa21++aa43++aa190=a1a+1+d+a1+a12+d3+d+a1+a18+d9d,也能求解,但 计算较繁锁,易错.因此,把抽象数列转化为具体的简单 的数列进行分析,可以很快得到答案.
(1)若 a2+b2=1,可设 a=cosα,b=sinα; (2)若 a2+b2≤1,可设 a=rcosα,b=rsinα(0≤r≤1); (3)对于 1-x2,∵|x|≤1,由|cosθ|≤1 或|sinθ|≤1 知, 可设 x=cosθ 或 x=sinθ.
• [例3] 试求常数m的范围,使曲线y=x2的 所有弦都不能被直线y=m(x-3)垂直平 分.
[解析] 设 t=sinx+cosx, 则 t= 2sinx+π4,t∈[- 2, 2], 而 sinxcosx=21[(sinx+cosx)2-1]=12(t2-1), 于是 y=f(t)=a2-a(sinx+cosx)+sinxcosx =a2-at+12(t2-1)=12t2-at+a2-12
• [解析] 由题意得A={y|y>a2+1或y<a},B ={y|2≤y≤4},我们不妨先考虑当A∩B=∅时 a的取值范围.如图:

转化与化归

转化与化归

化归与转化一、化归与转化其实所谓化归思想,一般就是指人们将待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求得原问题的解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数学中的转化比比皆是,如未知向已知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新知识向旧知识的转化,命题之间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空间向平面的转化,高维向低维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高次向低次转化,超越式向代数式的转化,函数与方程的转化等,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

这种思想方法可分为①多维化归方法,如:换元法、恒等变换法、反证法、构造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②二维化归法,如解析法、三角代换法、向量法;③单维化归法,如:复数法、代入法、加减法、判别式法、曲线系数法、坐标变换法。

二、典型例题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个以)3,0(1-F 和)3,0(2F 为焦点、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 ,动点P 在C 上,C 在点P 处的切线与x 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且向量OM OA OB =+.求点M 的轨迹方程.[解析] 在求得曲线C 的方程)0,0(1422>>=+y x y x 后,将其转化为函数)10(122<<-=x x y 的图像来认识,通过导数得y '=-2x1-x 2设P(x 0,y 0),因P 在C 上,有0<x 0<1, y 0=21-x 02 , y '|x=x0= -4x 0y 0,得切线AB 的方程为: y=- 4x 0y 0 (x -x 0)+y 0。

于是得A(1x 0,0)和B(0,4y 0),设M(x ,y),由O M O A O B =+ 得:x=1x 0,y=4y 0,所以xx 10=,y y 40=,代入142020=+y x 得点M 的轨迹方程为: 1x 2 + 4y 2 =1 (x>1,y>2)。

[点评] 此题表面上为解析几何的试题,看似与函数无关,因此很容易想到用解析法确定椭圆切线方程的方法,这样就会陷入繁杂的计算之中,事实上,联想到函数切线的几何意义以后,将问题转化到函数的导数,问题得到了大大简化。

高中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转化与化归思想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它通过转化和化归问题的方式,将原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或相对简单的问题,从而更方便地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基本原理、步骤和一些常见应用。

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利用数学中的等价关系,将问题中的未知量或条件转化为已知量或更简单的条件;二是通过变量代换、形式转化等方式,改变问题的表达方式或结构,使其更适合我们已知的解题方法。

在具体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通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这一步非常重要,要确保我们对问题的内容和目标有清晰的理解。

2.找到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和未知量。

这些信息和未知量通常会包含在问题的描述、条件或要求中,我们需要将其抽象出来并进行变量表示。

3.分析问题的性质和特点。

我们需要考虑问题的数学特征、结构和求解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转化和化归方法。

4.进行变量代换或形式转化。

基于问题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变量代换或形式转化方式,将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或者更简单的问题。

常用的方法包括平移到原点、找到对称性、消元法等。

5.解决转化后的问题。

一旦将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或相对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来解决问题。

6.反向思考,回归原问题。

解决了转化后的问题后,我们需要反向思考,将解答归还给原问题,确保解答符合原有的要求和条件。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1.几何问题。

几何问题中涉及的角、线段、面积等都可以进行变量代换和形式转化,从而简化计算和求解。

2.代数问题。

代数问题中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可以通过变量代换和形式转化来简化计算和解决问题。

3.概率问题。

概率问题中涉及到的事件、概率等可以通过变量代换和形式转化来简化计算和求解。

4.数列问题。

数列问题中的数列、通项公式等可以通过变量代换和形式转化来简化计算和求解。

总之,转化与化归思想在高中数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基本数学思想

高中数学基本数学思想

高中数学基本数学思想1.转化与化归思想:是把那些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化归到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数学思想.这种化归应是等价转化,即要求转化过程中的前因后果应是充分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转化后所得结果仍为原题的结果. 高中数学中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在已有知识和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化归的过程.因此,化归思想在数学中无处不在. 化归思想在解题教学中的的运用可概括为:化未知为已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达到知识迁移使问题获得解决.但若化归不当也可能使问题的解决陷入困境. 例证2.逻辑划分思想(即分类与整合思想):是当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在局部上有不同点而又不便化归为单一本质属性的问题解决时,而根据其不同点选择适当的划分标准分类求解,并综合得出答案的一种基本数学思想.但要注意按划分标准所分各类间应满足互相排斥,不重复,不遗漏,最简洁的要求. 在解题教学中常用的划分标准有:按定义划分;按公式或定理的适用范围划分;按运算法则的适用条件范围划分;按函数性质划分;按图形的位置和形状的变化划分;按结论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划分等.需说明的是: 有些问题既可用分类思想求解又可运用化归思想或数形结合思想等将其转化到一个新的知识环境中去考虑,而避免分类求解.运用分类思想的关键是寻找引起分类的原因和找准划分标准. 例证3. 函数与方程思想(即联系思想或运动变化的思想):就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其数量特征,建立函数关系式,利用函数或方程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数学思想.4. 数形结合思想:将数学问题中抽象的数量关系表现为一定的几何图形的性质(或位置关系);或者把几何图形的性质(或位置关系)抽象为适当的数量关系,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实现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具体形象的联系和转化,从而使隐蔽的条件明朗化,是化难为易,探索解题思维途径的重要的基本数学思想.5. 整体思想:处理数学问题的着眼点或在整体或在局部.它是从整体角度出发,分析条件与目标之间的结构关系,对应关系,相互联系及变化规律,从而找出最优解题途径的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中“整体—部分—整体”原则在数学中的体现.在解题中,为了便于掌握和运用整体思想,可将这一思想概括为:记住已知(用过哪些条件?还有哪些条件未用上?如何创造机会把未用上的条件用上?),想着目标(向着目标步步推理,必要时可利用图形标示出已知和求证);看联系,抓变化,或化归;或数形转换,寻求解答.一般来说,整体范围看得越大,解法可能越好.在整体思想指导下,解题技巧只需记住已知,想着目标, 步步正确推理就够了.中学数学中还有一些数学思想,如:集合的思想;补集思想;归纳与递推思想;对称思想;逆反思想;类比思想;参变数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高中数学常见的思想和方法

高中数学常见的思想和方法
4 1 2 sin x cos x sin x cos x 而 2


at (t 2 1) t 2 at a 2 于是,y=f(t) 2 2 2 1 1 2 1 2 (t a) a . 2 2 2 1 1 1 原问题化归为求二次函数 f (t ) (t a) 2 a 2 2 2 2
(3)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化为比较直
观的问题来解决.
(4)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
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
讨,使问题获解. 2.常见的转化与化归的方法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用在研究、解决数学问题 时,思维受阻或寻求简单方法或从一种状况转化 到另一种情形,也就是转化到另一种情境使问题 得到解决,这种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同 时也是成功的思维方式.常见的转化方法有:
(1)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
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 (2)换元法:运用“换元”把式子转化为有理式
或使整式降幂等,把较复杂的函数、方程、不等
式问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基本问题.
(3)数形结合法:研究原问题中数量关系(解析 式)与空间形式(图形)关系,通过互相变换获
得转化途径.
(4)等价转化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 的等价命题,达到化归的目的.
则f(t)是一次函数,当t∈[-2,2]时,f(t)>0恒
成立.
(log 2 x) 2 4 log 2 x 3 0 f ( 2) 0, 则由 , 即 , 2 (log 2 x) 1 0 f ( 2) 0
解得log2x<-1或log2x>3, 0 x 1 或x 8,
3 2
变式训练2 一个自动报警器由雷达和计算机两部 分组成,两部分有任何一个失灵,这个报警器就 失灵.若使用100小时后,雷达部分失灵的概率为 0.1,计算机失灵的概率为0.3,且两部分失灵与 否是独立的,求这个报警器使用100小时后失灵的 概率. 解 先考虑报警器不失灵的概率,即求雷达和计 算机均不失灵的概率.记“使用100小时后雷达失 灵”为A,记“使用100小时后计算机失灵”为B, 由于A与B相互独立,则报警器使用100小时后失灵 的概率为

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

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

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一、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含义化归指的是转化与归结.简单的化归思想就是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成熟悉问题的数学思想.即把数学中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转化,归结到某个或某些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上,最终解决原问题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称为化归思想.化归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转化的过程.数学中的转化比比皆是,比如将未知向已知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命题间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空间向平面的转化;高次向低次的转化;多元向少元的转化;无限向有限的转化等都是化归思想的体现.化归思维模式:问题→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解决原问题.化归与转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决;(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3)和谐化原则:化归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谐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其方法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4)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5)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解。

二、化归思想的解题途径1、一般与特殊的转化21(0)11,2.243y ax a F P Q PF FQ p q p q A a B a C a D a =>+例 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若线段、的长分别为、则的值为( )2.具体与抽象的转化.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是在数学解题中常有的化归途径,它是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和再认识,在抽象.例2、设函数 的定义域为D ,若所有点 构成一个正方形区域,则a 的值为A .-2B .-4C .-8D .不能确定3. 正面与反面的转化在处理某一问题时,按习惯思维从正面思考比较困难,这时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反面去考虑,往往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

转化与化归思想

转化与化归思想
返回
3.直观化原则 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 4.正难则反原则 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应想到考虑问题的反面, 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得解决,或证明问题的 可能性. 总之,化归与转化是高中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掌 握好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的特点、题型、方法、要素、原 则对我们学习数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返回
返回
等与不等是数学解题中矛盾的两个方面,但是它们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本例,表面看来似 乎只具有相等的数量关系,且根据这些相等关系很难解 决,但是通过挖掘其中的不等量关系,转化为不等式(组) 来求解,则显得非常简捷有效.
返回
正向与逆向的转化
[例3] 某射手射击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他连续射击4 次且他各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是相互独立的,则他至少击中 目标1次的概率为 ________.
返回
2.转化与化归的常见方法 (1)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 或基本图形问题. (2)换元法:运用“换元”把式子转化为有理式或使整式降幂 等,把较复杂的函数、方程、不等式问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基 本问题. (3)数形结合法:研究原问题中数量关系(解析式)与空间形 式(图形)关系,通过互相变换获得转化途径. (4)等价转化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问题, 以达到化归的目的.
同一区间,故a=1.
返回
“化归与转化”还有“数与形的转化、数学各分支之间的转 化”等,应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熟悉化原则 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运用熟知的知识 和经验来解答问题. 2.简单化原则 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 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

数学思想之一转化与化归思想(概述)

数学思想之一转化与化归思想(概述)

数学思想之一:转化与化归思想(概述)
1、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
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数学中一切
问题的解决(当然包括解题)都离不开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以上三种思想方法都是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具体体现。

各种变换方法、分析法、反证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等都是转化的手段。

所以说,转化与化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灵魂。

2、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
等价转化要求在转化过程中的前因后果既是充分的又是必要的,这样的转化能保证转化的结果仍为原问题所需要的结果,不等价转化其过程则是充分的或必要的,这样的转化能给人带来思维的启迪,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不等价变形要对所得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改。

3、转化与化归的原则
将不熟悉和难解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易解的或已经解决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直观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一般性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特殊的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问题便与解决。

4、转化与化归的基本类型
(1)正与反、一般与特殊的转化;
(2)常量与变量的转化;
(3)数与形的转化;
(4)数学各分支之间的转化;
(5)相等与不相等之间的转化;
(6)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的转化。

高考复习资料: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高考复习资料: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第7讲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一、知识整合1.解决数学问题时,常遇到一些问题直接求解较为困难,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变换,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相对来说,对自己较熟悉的问题),通过新问题的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2.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实质是揭示联系,实现转化。

除极简单的数学问题外,每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实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数学问题就是从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

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思想,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步步转化的过程。

数学中的转化比比皆是,如未知向已知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新知识向旧知识的转化,命题之间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空间向平面的转化,高维向低维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高次向低次转化,超越式向代数式的转化,函数与方程的转化等,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

3.转化有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

等价转化前后是充要条件,所以尽可能使转化具有等价性;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不等价转化,应附加限制条件,以保持等价性,或对所得结论进行必要的验证。

4.化归与转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决。

(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

(3)和谐化原则:化归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谐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其方法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4)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

(5)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解。

二、例题分析例1.某厂2001年生产利润逐月增加,且每月增加的利润相同,但由于厂方正在改造建设,元月份投入资金建设恰好与元月的利润相等,随着投入资金的逐月增加,且每月增加投入的百分率相同,到12月投入建设资金又恰好与12月的生产利润相同,问全年总利润m与全年总投入N的大小关系是()A. m>NB. m<NC.m=ND.无法确定[分析]每月的利润组成一个等差数列{a n },且公差d >0,每月的投资额组成一个等比数列{b n },且公比q >1。

高中数学-化归与转化思想

高中数学-化归与转化思想

一、 考点回顾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方式,借助某种函数性质、图象、公式或已知条件将问题通过变换加以转化,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思想。

转化是将数学命题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变换过程,化归是把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化归转化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堪称数学思想的精髓,它渗透到了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和解题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转化有等价转化与不等价转化。

等价转化后的新问题与原问题实质是一样的,不等价转则部分地改变了原对象的实质,需对所得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

应用化归转化思想解题的原则应是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尽量是等价转化。

常见的转化有: 1、等与不等的相互转化等与不等是数学中两个重要的关系,把不等问题转化成相等问题,可以减少运算量,提高正确率;把相等问题转化为不等问题,能突破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正与反的相互转化对于那些从“正面进攻”很难奏效或运算较难的问题,可先攻其反面,从而使正面问题得以解决。

3、特殊与一般的相互转化对于那些结论不明或解题思路不易发现的问题,可先用特殊情形探求解题思路或命题结论,再在一般情况下给出证明,这不失为一种解题的明智之举。

4、整体与局部的相互转化整体由局部构成,研究某些整体问题可以从局部开始。

5、高维与低维的相互转化事物的空间形成,总是表现为不同维数且遵循由低维想高维的发展规律,通过降维转化,可把问题有一个领域转换到另一个领域而得以解决,这种转化在复数与立体几何中特别常见。

6、数与形的相互转化通过挖掘已知条件的内涵,发现式子的几何意义,利用几何图形的直观性解决问题,使问题简化。

7、函数与方程的转化 二、经典例题剖析例1、设0a ≥,2()1ln 2ln (0)f x x x a x x =--+>.(Ⅰ)令()()F x xf x '=,讨论()F x 在(0)+,∞内的单调性并求极值; (Ⅱ)求证:当1x >时,恒有2ln 2ln 1x x a x >-+.解析:(Ⅰ)讨论()F x 在(0)+,∞内的单调性并求极值只需求出()F x 的导数'()F x 即可解决;(Ⅱ)要证当1x >时,恒有2ln 2ln 1x x a x >-+,可转化为证1x >时2ln 2ln 10x x a x -+->,亦即转化为1x >时()0f x >恒成立;因(1)0f =,于是可转化为证明()(1)f x f >,即()f x 在(1,)+∞上单调递增,这由(Ⅰ)易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3=λ(λ2+22)+λ3+(2-λ)×22=2λ3+23, a4=λ(2λ3+23)+λ4+(2-λ)×23=3λ4+24. 由此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n-1)λn+2n,n∈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 n=1 时,a1=2,等式成立.
时等式成立, ②假设当 n=k(k≥2 且 k∈N*)时等式成立, = ≥ ∈ 时等式成立 即 ak=(k-1)λk+2k, - 那么 ak+ 1= λak+ λk+1+(2-λ)2k=λ(k-1)λk+ λ·2k+λk+1+2k+1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析 设 f(x)=2x, ,则符合题意,结合图象知④正确.
四、函数、不等式、方程之间的转化 函数、不等式、 m 例 4 设函数 f(x)=ex-1+ (m∈R), = ∈ , x (1)若 f(x)在(1,2)上为单调减函数,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若 上为单调减函数, 的取值范围; 在 上为单调减函数 (2)若 f(x)在 x=1 处有极值,且函数 g(x)=f(x)-n 在 (0, 若 在 = 处有极值, = - , +∞)上有零点,求 n 的最小值. 上有零点, 的最小值. 上有零点
变式训练 1
e4 e5 e6 , , (其中 e 为自然常数 的大小关系是 其中 为自然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16 25 36
e4 e5 e6 < < 16 25 36 . ____________.
e4 e4 e5 e5 e6 e6 解析 由于 = 2, = 2, = 2,故可构造函数 f(x) 16 4 25 5 36 6 ex e4 e5 e6 = 2,于是 f(4)=16,f(5)= 25,f(6)=36. x ex ex·x2-ex·2x ex(x2-2x) 而 f′(x)= 2′= = ,令 f′(x)>0 x x4 x4 得 x<0 或 x>2,即函数 f(x)在(2,+∞)上单调递增,因 e4 e5 e6 此有 f(4)<f(5)<f(6),即16< 25< 36.
(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如三维空间问题 简单化原则: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简单化原则 转化为二维平面问题,通过简单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 转化为二维平面问题 ,通过简单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获得 对复杂问题的解答启示和思路以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 对复杂问题的解答启示和思路以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 (3)具体原则:化归方向应由抽象到具体. 具体原则:化归方向应由抽象到具体. 具体原则 (4)和谐统一性原则:转化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 和谐统一性原则:转化问题的条件或结论, 和谐统一性原则 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谐统一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 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谐统一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 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5)正难则反的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应想到问题 正难则反的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 到困难时 到困难时, 正难则反的原则 的反面;或问题的正面较复杂时,其反面一般是简单的; 的反面;或问题的正面较复杂时,其反面一般是简单的;设法 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得解决. 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得解决 .
变式训练 3 已知定义在实数集 R 上的函数 y=f(x)恒不为 = 恒不为 零,同时满足 f(x+y)=f(x)·f(y),且当 x>0 时,f(x)>1, + = , > > ,
④ 一定有________(填序号 . 填序号). 那么当 x<0 时,一定有 < 填序号
<-1; ① f(x)<- ;②-1<f(x)<0;③ f(x)<1;④0<f(x)<1. <- < < ; < ; < <
a≤2 由 2 a +1≥4
a≤2 得 a≥ 3或a≤-
3

∴a≤- 3或 3≤a≤2. 即 A∩B=∅时,a 的取值范围为 a≤- 3或 3≤a≤2. 而 A∩B≠∅时,a 的取值范围显然是其补集,从而所求范围 为{a|a>2 或- 3<a< 3}.
三、抽象问题与具体问题的转化 已知等差数列{a 的公差 ≠ , 例 3 已知等差数列 n}的公差 d≠0,且 a1、 a3、 a9 成等比
13 a1+ a3+ a9 数列, 的值是________. 数列, 则 的值是 16 . a2+ a4+ a10
解析 由题意知, 只要满足 a1、 3、 9 成等比数列的条件, a a {an}取何种等差数列与所求代数式的值是没有关系的. 因 此,可把抽象数列化归为具体数列.比如,可选取数列 a1+a3+a9 1+3+9 13 * an=n(n∈N ),则 = = . a2+a4+a10 2+4+10 16
分类突破
一、特殊与一般的转化
+ 在数列{a 中 例 1 在数列 n}中,a1=2,an+1= λan+ λn 1+(2-λ)2n , - +
(n∈N*),其中 λ>0.求数列 n}的通项公式. ∈ , 求数列{a 的通项公式 的通项公式. > 求数列

a2=2λ+λ2+(2-λ)×2=λ2+22,
+ + - λ·2k= [(k-1)+1]λk 1+ 2k 1. - + + +
这就是说, 这就是说,当 n=k+1 时等式也成立. = + 时等式也成立. 可知, - ∈ 都成立. 由①②可知, an= (n-1)λn+2n 对任意 n∈N*都成立. ①② 可知
时采用了特殊化的方法, 这是归纳—— 归纳拓展 本题求 an 时采用了特殊化的方法, 这是归纳 猜想——证明的归纳推理,当问题难以入手时,应先对特殊 证明的归纳推理,当问题难以入手时, 猜想 证明的归纳推理 情况或简单情形进行观察、分析, 情况或简单情形进行观察、分析,发现问题中特殊的数量或 关系结构或部分元素,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形, 关系结构或部分元素 ,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形,以完成从特殊 情形的研究到一般问题的解答的过渡, 这就是特殊化的化归 情形的研究到一般问题的解答的过渡, 策略. 策略. 数学题目有的具有一般性,有的具有特殊性,解题时 , 数学题目有的具有一般性,有的具有特殊性,解题时,有时 需要把一般问题化归为特殊问题, 有时需要把特殊问题化归 需要把一般问题化归为特殊问题, 为一般问题. 为一般问题.
二、正难则反的转化与化归 已知三条抛物线: y= y= 例 2 已知三条抛物线: =x2+4ax-4a+3, =x2+ (a-1)x - + , - 轴相交, + a2,y=x2+ 2ax-2a 中至少有一条与 x 轴相交,求实数 = - a 的取值范围. 的取值范围.
∆1=(4a)2-4(3-4a)<0 2 2 解 令 y=0,由∆2=(a-1) -4a <0 , ∆ =(2a)2+8a<0 3 3 解得- <a<-1, 2 3 ∴满足题意的 a 的取值范围是 a≤- 或 a≥-1. 2
归纳拓展
本题若从正面讨论则需分类讨论求解, 本题若从正面讨论则需分类讨论求解, 繁不堪
轴相交”着手, 言,但从其反面“三条抛物线都不与 x 轴相交”着手,求出 但从其反面“ a 的取值范围,再求其补集,则使问题简单得多了.一个题 的取值范围,再求其补集,则使问题简单得多了. 目若出现多种成立的情况,则不成立的情况一般较少,易从 目若出现多种成立的情况,则不成立的情况一般较少, 反面考虑,在概率计算中有较多这样的问题. 反面考虑,在概率计算中有较多这样的问题.
归纳拓展 本题如果从已知条件 a2= a1·a9⇒(a1+2d)2= a1(a1 3 a1+a3+a9 的关系后,代入所求的式子: + 8d),解得 a1 与 d 的关系后,代入所求的式子: , a2+ a4+ a10 a1+ (a1+2d)+(a1+ 8d) + 也能求解,但计算较繁锁, = ,也能求解,但计算较繁锁, (a1+d)+(a1+ 3d)+(a1+9d) + + 易错. 因此, 把抽象数列转化为具体的简单的数列进行分析, 易错. 因此 , 把抽象数列转化为具体的简单的数列进行分析, 可以很快得到答案. 可以很快得到答案.
§4 转化与化归思想 方法解读
1.转化与化归思想 . 所谓转化与化归思想, 所谓转化与化归思想, 就是将待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 问题,采取某种策略, 问题 ,采取某种策略,转化归结为一个已经能解决的问 题; 或者归结为一个熟知的具有确定解决方法和程序的 问题;归结为一个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问题 ;归结为一个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求得原问 题的解. 题的解. 2.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原则 . (1)熟悉已知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 熟悉已知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 熟悉已知化原则 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 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以便于我们运用熟知的 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决. 知识、 经验和问题来解决.
(6)类比法: 运用类比推理 ,猜测问题的结论 ,易于确定转 类比法:运用类比推理,猜测问题的结论, 类比法 化途径. 化途径. (7)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 , 并证 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 特殊化方法 明特殊化后的结论适合原问题. 明特殊化后的结论适合原问题. (8)等价问题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 等价问题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 等价问题法 达到转化的目的. 达到转化的目的. (9)加强命题法:在证明不等式时 , 原命题难以得证 , 往往 加强命题法:在证明不等式时,原命题难以得证, 加强命题法 把命题的结论加强, 把命题的结论加强 , 即命题的结论加强为原命题的充分条 反而能将原命题转化为一个较易证明的命题, 件 ,反而能将原命题转化为一个较易证明的命题,比如在证 明不等式时,原命题往往难以得证 ,这时常把结论加强, 明不等式时,原命题往往难以得证,这时常把结论加强 ,使 之成为原命题充分条件,从而易证. 之成为原命题充分条件 ,从而易证. (10)补集法:如果正面解决问题有困难,可把原问题结果看 补集法:如果正面解决问题有困难, 补集法 作集合 A,而包含问题的整体问题的结果类比为全集 U,通 , , 及补集∁ 使原问题得以解决. 过解决全集 U 及补集∁ UA 使原问题得以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